说说我在国内看病经历,中国的药让人挫折感

j
jeso1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我在2年前曾经表扬过国内看病快,那时还没有这么多回国贴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6055 国内医疗真是太方便,像流水线,一个头部核磁共振才92加元

现在在叙述一下我这次回国看病反面经历,正反两面balance一下,力图提供一个公正平衡的意见。
我最近一个libre2贴全国人民都知道我高血糖了。 我现在再告诉全国人民一个秘密,我还高血压

j
jeso1
事情是这样的: 我一直吃阿提洛尔Atenolol 50mg和氯噻酮 chlorthalidone 25mg, 都是最小剂量,血压控制在115/65, 非常好。 但是四月药店氯噻酮断货,于是他们给我医生打了一个电话,要他开替代药 我的医生开了同类替代药Indapamide吲达帕胺, 都是利尿排泄体内钠盐钾盐的。医生开了最小剂量1.25mg
药店给我打电话取药是我回国出发前3天, 我很不高兴药店没有先通知我。直接让我医生换药 我不记得我authorize药房这么做。也许我不经意签了同意,但是我真不记得。
一路在欧洲,中东玩,也没觉得有啥异样 回到国内一测 血压爆棚,160/92
我就去了国内三甲医院要求开氯噻酮 医生说国内从来没有氯噻酮, 问我是不是国外回来的。  医生给我开了厄贝沙坦,最便宜的药,这是血管紧张素抗剂, 和我以前用的利尿剂是两类药 用了五天,血压没有任何好转
又去了另一家三甲医院 这次医生把我的阿提洛尔Atenolol 换掉了 过了4天,血压更高了。 阿提洛尔是我的心率和降压特效神药。

j
jeso1
我家人原来在国内血压控制不好 后来在加拿大探亲,看到一个美国报道说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奇效 他们回国后找了几个医生,最后开到这个药,果然特效。
于是我就让医生开非洛地平,因为一个药对家族一个成员有效,大概率对另一个也有效。
结果国内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说她没有处方权。 医院只许开集采药谈判药。即使我自费,她也没有处方权 她说全科医生比心血管内科处方权大,让我去全科试试,我将信将疑
集采药物特别便宜, 比如非洛地平要120多一盒,而厄贝沙坦才10元
集采药这些年国内抱怨此起彼伏,所谓麻药不麻、泻药不泻 ,血压不降 这些仿制药和集采药功能只有原产药效果的30%,成为众矢之的。
没办法,我只好蹭我家人的非洛地平,直到回加拿大。
回到加拿大后我去找我的家庭医生 他说换药后应该观察一段时间,他不知道我旅行。 国内医生应该给我加大indapamide吲达帕胺剂量,而不是换其他药 正常程序应该是试新药从最低剂量开始。不行。加大剂量。再不行,才换药。 
现在用了非洛地平同类的’地平‘AMLODIPINE最低剂量,血压又回到120/70 我最近发9万点击的阿红贴,一口气看了20多个小黄片,血压也没有上升
国内看病便宜,检查快,但是用药是短板
c
cool.mint
春节前回国陪我爸住院检查,心血管,我爸妈家附近的普通三甲医院。 两人一间病房,同房住的另一个人是50几岁,常年高血压高血脂,那次住院就是来调药的。之前是吃进口药,换了国产药之后血压控制不住,来调整。他住院主治的年轻医生,后来有次早上来病房,直接跟他说,建议他去北京大三甲医院继续开进口药。进口药现在大三甲还能开,我家那边那个普通三甲开不出。
我和朋友聊起这事,有朋友说很奇怪,有些进口药,社区医院还能开,普通医院还开不了;还一个朋友在广州,春节期间爸爸去一个普通医院做holter monitor,住院期间那边医院直接把他的他汀换成进口的了。之前在广州中山一(应该对标北京大三甲了),反而给开了国产的。
所以国内集采药这事是个谜,进口药是能开到的,就是哪里能开需要自己去试。另外就是网上买药不走医保,是能买到进口药的。网上开处方很简单。西药其实不贵;也是因为集采把药价打下来的,包括进口药。我婆婆一直心血管病,常年吃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进口版本),以前还挺贵的,现在波立维现在大三甲可以开,自己买也不贵的。(我爸因为住院检查后,医生也给开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我后来直接网上给他买进口波立维吃了)
只要能吃进口药,就不要国产的,这个是大家有共识的
h
helloterran4
mark
a
angelamela
有的人换了环境和生活状态,即便吃同样的药,血压也会有明显变化的。你在国内见了两个或三个医生,加上你原本的医生就是三四个医生了,短期内看这么多不同的医生就不要太指望有很好的效果。
m
momo099
我家人也是高血压,原来是在国内开药,到加拿大以后,这边的医生帮她增加一个药。原来的药我感觉剂量有所增加。反正现在控制的还不错。
之前就听说过不少对于国内药的吐槽了,但衷心的希望这只是集采之后必经的一个痛苦的转型之路。
m
momo099
顺便说一下,我家人在国内控制的也还不错的。反正没有听到她抱怨过。
k
keetkeety
其实不用担心 现在国内biotech发展之快 令人乍舌 等到我们年纪大了需要大量吃药的时候 这已经不是个问题了
m
momo099
看到有这么多人已经开始吃这种长期的控制血压控制血脂和血糖的药物了,我还是老老实实多吃鱼油好了,好歹再怎么说,这只是食品。。
c
cool.mint
jeso1 发表于 2025-07-16 14:16
我家人原来在国内血压控制不好 后来在加拿大探亲,看到一个报道说非洛地平对高血压奇效 他们回国后找了几个医生,最后开到这个药,果然特效。
于是我就让医生开非洛地平,因为一个药对家族一个成员有效,大概率对另一个也有效。
结果国内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说她没有处方权。 医院只许开集采药谈判药。即使我自费,她也没有处方权
集采药物特别便宜, 比如非洛地平要120多一盒,而厄贝沙坦才10元
集采药这些年国内抱怨此起彼伏,所谓麻药不麻、泻药不泻 ,血压不降 这些仿制药和集采药功能只有原产药效果的30%,成为众矢之的。
没办法,我只好蹭我家人的非洛地平,直到回加拿大。
回到加拿大后我去找我的家庭医生 他说换药后应该观察一段时间,他不知道我旅行。 国内医生应该给我加大indapamide吲达帕胺剂量,而不是换其他药 正常程序应该是试新药从最低剂量开始。不行。加大剂量。再不行,才换药。  国内医生显然没有follow这个程序。 而且很多药没有进口或者不许用。
现在用了非洛地平同类的’地平‘AMLODIPINE最低剂量,血压又回到120/70

结果国内三甲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说她没有处方权。 医院只许开集采药谈判药。即使我自费,她也没有处方权
那个医生应该是不想付责任,万一你吃坏了。。。
h
hellohey
一月份,我看我姨住院后,原来吃的进口利沙坦钾25MG在大三甲住院时换成国产利沙坦钾和国产地平(原来她吃的络活喜)后,利沙坦钾从原来25MG换成50MG,地平剂量没变,她血压在医院检测下控制很好,也就是住一次院后药都变成国产了,但是血压也控制住了。
我妈目前还吃着辉瑞家的络活喜和进口的利沙坦钾(科素亚)还是能开到,医保报销,copay比国产的高一些。
r
ruirui123
多大年纪啊,又是高血压又是高血糖的
a
awesomeiris
回复 3楼 jeso1 的帖子
集采后听到很多抱怨药无效。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药原本价位是100块。集采要降到1块。如果认为1块的药跟100块的是一样的,我也没证据说不是。
h
hellohey
momo099 发表于 2025-07-16 14:30
顺便说一下,我家人在国内控制的也还不错的。反正没有听到她抱怨过。

我一月份回国是跟小时候邻居家吃饭,他大三甲主任医,他爸爸80多吃的是国产降压药,控制很不错,他爸爸是军级教授。所以这些基础药估计都没有大问题,就是剂量可能多少的问题。
我记得版上有国内老人来美,美国医生按照国内药物和剂量给药,结果吃完血压降太低,她爸爸把这边的药吃一半剂量就正好了。好几年前这里一华人写的一个回帖。
希望转型国内药物越来越好,集采牙科治疗便宜很多,种牙便宜了,也有麻醉医抱怨,说明药物剂量不好掌控,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m
momo099
hellohey 发表于 2025-07-16 15:03
我一月份回国是跟小时候邻居家吃饭,他大三甲主任医,他爸爸80多吃的是国产降压药,控制很不错,他爸爸是军级教授。所以这些基础药估计都没有大问题,就是剂量可能多少的问题。
我记得版上有国内老人来美,美国医生按照国内药物和剂量给药,结果吃完血压降太低,她爸爸把这边的药吃一半剂量就正好了。好几年前这里一华人写的一个回帖。
希望转型国内药物越来越好,集采牙科治疗便宜很多,种牙便宜了,也有麻醉医抱怨,说明药物剂量不好掌控,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就希望国内的药使劲儿发展吧。就像电车的速度一样。。
反正确实在国内论坛有不少对药的抱怨,但是我自己的亲人来说,没感觉有啥问题,家人的化疗药都是国产的,也挺好。
另一个稍远的亲戚是癌症晚期以后,用了不少据说是从印度过来的靶向药。这个具体细节就不清楚了。
h
hf.w
看来需要带药回国
l
llz0336
血压药也不能随便换吧,虽然不是太懂,但是这样换药也挺危险的吧
c
cool.mint
hellohey 发表于 2025-07-16 15:03
我一月份回国是跟小时候邻居家吃饭,他大三甲主任医,他爸爸80多吃的是国产降压药,控制很不错,他爸爸是军级教授。所以这些基础药估计都没有大问题,就是剂量可能多少的问题。
我记得版上有国内老人来美,美国医生按照国内药物和剂量给药,结果吃完血压降太低,她爸爸把这边的药吃一半剂量就正好了。好几年前这里一华人写的一个回帖。
希望转型国内药物越来越好,集采牙科治疗便宜很多,种牙便宜了,也有麻醉医抱怨,说明药物剂量不好掌控,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吃药这事,经常不是简单的加量和减量可以平衡的。有些需要加另外的药来平衡。。。 比如一种进口药换了国产药,除了药量,可能需要调整其他。 而且医生的理念也不同,有些医生是想让病人吃种类少的药达到目的;也有医生求稳,原来药不动,再加其他,以求平衡。。。 这还是病人情况稳定的时候调药,如果病人情况变化,比如楼主这个变动,就更不容易调了 (都是我前几个月和各方医生和病人聊天总结出来的)
所以这个换药之后,能顺利达到新平衡是运气好,达不到慢慢调,也是很麻烦的。所以现在抱怨的人很多
冰糖梨
我妈高血压吃药十几年了,一直吃国产药,有调过剂量换过品种,我看了之前版上的讨论,还专门确认以前的药是不是进口的,我妈说从来没吃过进口的都是便宜的。
c
cool.mint
我妈高血压吃药十几年了,一直吃国产药,有调过剂量换过品种,我看了之前版上的讨论,还专门确认以前的药是不是进口的,我妈说从来没吃过进口的都是便宜的。
冰糖梨 发表于 2025-07-16 15:19

有些老药,生产线比较成熟,国产药也算稳定的。总体来说,进口药/原产药相对比国产药杂质少,副作用小。长期使用,原产药更好。 而且每个人合适的药不同,国产药吃着稳定,合适最重要。
我婆婆十年多以前开始吃波立维的时候,医生就是直接跟她说,负担得起吃这个肯定好的。
h
hellohey
cool.mint 发表于 2025-07-16 15:16
吃药这事,经常不是简单的加量和减量可以平衡的。有些需要加另外的药来平衡。。。 比如一种进口药换了国产药,除了药量,可能需要调整其他。 而且医生的理念也不同,有些医生是想让病人吃种类少的药达到目的;也有医生求稳,原来药不动,再加其他,以求平衡。。。 这还是病人情况稳定的时候调药,如果病人情况变化,比如楼主这个变动,就更不容易调了 (都是我前几个月和各方医生和病人聊天总结出来的)
所以这个换药之后,能顺利达到新平衡是运气好,达不到慢慢调,也是很麻烦的。所以现在抱怨的人很多

我看我妈的医生都是用几种药最小剂量混合用药达到平衡,这样减少每个药的副作用吧。
x
xil
短板不少呢,住久了经历几次就知道了。
c
co1201
回复 9楼 keetkeety 的帖子
两码事。不是研发, 是生产问题。
y
yanle
大家说的中国进口药都是哪里产的? 我都糊涂了,现在美国药房起码90%的药品都是印度产的。 所以中国的进口药是不是也是印度产的?难道中国的进口药都是欧洲产的?
p
pennyhappy001
生产,工艺,质量管理这块差别很大的,标准也不一样。不过国内研发很厉害了。
r
rabbit66
好像大医院进口药有额度... 前一阵我妈就医, 就给开了进口药.第二个疗程, 医院药房没有了. 后来从外面药房买的...不是什么症状明显的病..要药,进口药主要是心理安慰...
n
nobully
回复 1楼 jeso1 的帖子
这次娃跟老公回国我还好特意给他们带了退烧的和过敏的。老公发烧国内药根本压不下去,还是2颗泰诺还有motrin压的下。娃过敏吃的都是国外过敏药,吃一回红疹就下去了。
s
sagegreen
现在国内医改,也开始搞DRG了,医生都不愿开药了,医保局按病种付钱,钱花多了,医院得自己填。进口药比国产药贵,医生当然不愿开了,或者医院就干脆不进货。三甲盘子大,费用比普通医院压力大。
h
hellohey
sagegreen 发表于 2025-07-16 17:28
现在国内医改,也开始搞DRG了,医生都不愿开药了,医保局按病种付钱,钱花多了,医院得自己填。进口药比国产药贵,医生当然不愿开了。三甲盘子大,费用比普通医院压力大。

跟美国学了?按病种收费?以后住院床位周转率也要跟美国学了?
X
Xiaojiao
多年前在中药厂工作的一个人告诉我,很多药丸都是面粉做的,没效但吃不死人,当时我那震惊;还有一个北医大毕业的医生,说她就保证治不死人,能不能治好就不管了,那以后我再也不托她找人看病了
l
layjohns
血糖不懂,但是血压药按照我家里人的经历看,有时候降压药是个玄学。开始长辈被医生要求要开始一直吃降压药后,我本着吃点好药的原则,开始买了比较贵的,作用不明显。后来按照医生的指示,试用了几种国产的,最后在一种相对很便宜的药上看到了显著的效果,从吃到现在几年了,控制得很好。所以我觉得降压药这东西,好像不是越贵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