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allion 发表于 2025-07-12 08:11 NO, NO, 外籍医生可以在中国行医,provided 你的国籍和行医执照是同一个国家,现在不知道改了木有哈, 本大叔许多年以前去中国的时候,卫生部就有这么个文件,允许外籍在中国行医,给临时执照,好像是每次给半年还是一年,忘了。本大叔在中国期间,这个文件还修订了一次,修订的时候还征求了本大叔的意见,估计是因为本大叔看的懂中文,LOL!
NO, NO, 本大叔不知道现在改了木有,但以前是可以的。争论这个没有意义,因为本大叔亲身经历过。本大叔去的时候,还有另外两位外籍医生,一个是美国的,一个是Australia的,那临时执照应该可以一直续着,如果这位外籍医生愿意一直呆在中国的医院里。 新加坡也是一样的。本大叔就是用美国执照去Singapore换的他们的执照,但需要美国的state medical board给他们发个你木有受到什么disciplinary action的证明。 本大叔觉得现在在中国应该还是一样的,因为这有利于国际交流。你不可能让美国医生到中国重新做住院,LOL!
medallion 发表于 2025-07-12 08:32 NO, NO, 本大叔不知道现在改了木有,但以前是可以的。争论这个没有意义,因为本大叔亲身经历过。本大叔去的时候,还有另外两位外籍医生,一个是美国的,一个是Australia的,那临时执照应该可以一直续着,如果这位外籍医生愿意一直呆在中国的医院里。 新加坡也是一样的。本大叔就是用美国执照去Singapore换的他们的执照,但需要美国的state medical board给他们发个你木有受到什么disciplinary action的证明。 本大叔觉得现在在中国应该还是一样的,因为这有利于国际交流。你不可能让美国医生到中国重新做住院,LOL!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参考性不大。😄
警察没钱了,专抓泡妞的,罚款5千。再把照片贴一下,亲戚朋友全知道了。当然你如果没老婆的话无所谓😄
寻衅滋事 哈哈哈
美国医生执照不能直接在中国医院执业。在中国医院执业需要获得中国医师执业资格,并且需要通过中国医师资格考试,以及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般都是原来在国内是医生的,跑美国弄了医生执照后回中国继续当医生教授博导可以的。 如果以前没在中国当过医生的,是去和睦家这种外资医院执业没事的。但在大三甲医院当不了医生。你当的是非临床教授?
当然可以行医是在和睦家这样的外资医院,而非你说的三甲医院,除非你出国前就是中国医生。不然你需要考中国医生证才能在中国TOP5三甲医院行医。 美国医生执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专业能力的证明,但想要在中国医院执业,必须满足中国的执业注册要求,通过中国医师资格考试并获得执业证书
外国医师申请来华短期行医应当具备国外合法行医资格、无犯罪纪录,并通过我国业务水平和语言水平评估等条件。 外国医师申请来华临床学术交流,是指取得 外国合法行医权的外籍医师,应邀来华参加教学医疗机构或学术团体进行不超过 15 个工作日的非营利性的医学临床技术交流、手术演示以及会诊等诊断、治疗相关活动。 应邀或应聘在中国境内医疗机构从事累计不超过一年的临床诊疗活动。 对于短期的临时执照,你语言合适。
长期的话,需要考试,对毕业学校也有要求 外国医师申请来华长期行医应当参加我国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并经执业注册,取得《医师执业证书》。 第二十条 外国医师申请参加中国医师资格考试,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持有外国国籍; (二)毕业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医学院校名录》中收录的外国医学院校,并取得本科以上学历; (三)在外国取得合法行医资格,并在该国依法设立的医疗机构中不间断执业满三年,执业期间无不良记录; (四)无刑事犯罪记录。 外国医师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类别为临床和口腔。考试语言为中文。
中国大三甲 高山也有类似想法。此前在美国医院面试时,这个中国学生就被考官问道:“你有没有想过将来如果回中国,可能要重新开始住院医培训?”“完全可能!”高山丝毫不避讳回国发展的可能性,但她笑侃,“未来大概只能去和睦家这样的私立医院,上海的名牌三甲医院都要博士,而我只有本科学历……” 原文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4-06/26/content_76.htm 文汇报】上海医学生“组队”参加美国执业医资格考 这已经2014年的事了
好办法👍
据说国内性病艾滋病其实比例很高的,是真的吗?怎么避免?
不是同志的话风险就不大。 其实的毛病恐怕没法避免,所以有洁身自好一说。
先养着,等养肥了然后使劲罚!😄
纯粹冲文笔、条理点赞👍🏻
>> 就去房产中心把房产证改成美国护照名下,很容易改,免费。 请教要准备什么材料,比方说怎么证明是同一人?
普通小病街上到处都是的药店都能解决的差不多。剩下的普通大病各种医院当天都能解决。疑难杂症找三甲多花点精力也能找到专家。中国和美国最大区别主要是服务环境和保险。美国最大的好处就是本来人少,还通过预约分流了。这个中国多少年也追不上。美国保险有上限花销,还有低收入保险,但是本身保险成本也很高。各有优缺点。对于年轻点身体很可以的人,在国内看病根本不是问题。
用套套。如果是太担心的人也不会会做这个
除了医疗有关系是特例。其他的还是有借鉴意义的。比如房产和官司那些。😂 话说东北人为啥爱甩鞭子。
层主这个质疑也很好, 家里有医生的也在问
哇,说得很地道,东北人剁肉那个真的太形象了 哈哈。打官司那么容易吗?都不用请律师的?我也想打,可是人不在国内,不好打,承包商把我家房子盖的天花板上全是洞,就我老父亲在家,拿他们也没办法,天天好喝好吃供着那群王八蛋,给我用劣质水泥盖房子!斗不过他们的,房子签字我爸也没有办法签了,烦不起那么多事,我就只能干上火。
你这个id好像就是本大叔最爱吃的😄
去外资医院执业也要看情况的,就是因为缺乏你说的这些步骤,和睦家的美国或其它外国医生,有些手术或者临床操作是不能做的,需要是挖来的中国医生做。
不光医生需要资质,医院要开展某些治疗和操作也需要资质,外资医院至少几年前还好多没有,有中国医生也没用。一些常见门诊小病就算了,真的大病、疑难杂症,最好别去外资医院。楼主自己也说了,他要回美国看。
中美医疗水平对比有点复杂。其实医生水平差不多,国内医生练手练得多。但是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内主要面向的服务群体,不能负担好多医疗实践,医生还是性价比思维比较重。就算你想自费也负担得起,如果周边这个群体不够大,整个医疗供应系统也跟不上,所以总的来说,江浙沪这方面好很多,其它地区就不好说了。
大城市去哪里买这种肉啊?以前从来不知道,没见过
你不用死磕了,小红书上好几个美国拿到执照回国去三甲,教学医院工作现在又归海的。即使要考,中国那个执照我又不是没考过,弱智都能过。
"大病方面中国的医疗水平比美国差很远", ---请问楼主,这个差距主要是什么?是设备?医药等硬件方面, 还是医生的判断能力之类的方面?诚心求教,并无抬杠之意
也还好啦。三个国家的医生执照,确实也有炫耀的资本。我其实对于他人炫耀不炫耀无所谓的,有资本当然可以炫耀。
不说别的 就说一个乳腺癌 这边从检查到治疗到追踪,一步一步的都清清楚楚,我这个半吊子都看的明明白白,更何况专科医生那里了
但是国内的,那真是一笔糊涂账,家里有人得过这个,所以经历过了。
是的,我们最近来了个协和的医生,在美国一个一般的医院做Observorship ,反馈说她碰到的美国医生知识比国内教授扎实多了。现在国内教授都是做研究,其实不好好带学生,大家都比较浮躁都在发paper,临床方面没人重视。但版上都觉得国内大医院医生牛得很,比美国医生有经验的多。其实都是外行人看热闹而已。
你可以去上海的外资医院
农贸市场,我还很怀念农贸市场卖的新鲜豆腐,热气腾腾的,下午下班后去买口感就不好了,所以只能周末买。到美国后看到超市里卖的豆腐保质期能有两个月,我当时是被吓傻了。
绝对的,我朋友家和邻居俩家都是别墅,但是比较近。邻居把空调和一个发动机之类的东东对准我朋友家的窗子,官司打了一年多,不了了之。没人管的。
如果住在广州深圳,是很容易折腾的,每120天去香港看个电影再回来就行了。其它地方就太折腾了。
有不少人是美国的公司或机构外派到中国,美国的401K和社保都是要交的。他们在中国可以买房,外派到上海的,一年后就可以在上海买房了。
他是美国公民只要在美国工作过10年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拿社安金,绿卡族需要保持绿卡不中断在国内也可以拿社安金,跟美国公民一样交税,但是绿卡族中断绿卡后会被停掉社安金,所以才会有人来回飞半年,或者办回美证两年,要不然就是填写一个放弃绿卡的表,就还可以继续领社安金,只是要交30%税。如果你问的是低收入福利钱SSI,比如把父母移民过来拿的那个福利钱,那是出了美国就不能领了。
只要工作过都会有401K或者pension(你可以用这些单词查一下就明白了)
401K还有股票账户里的钱都可以转到ROTH IRA 继续在美国滚,401K你不需要用钱,没到必须取的年龄你不需要往外边拿,股票你依然可以管理买卖的。或者有钱人托管给某些专业机构帮助打理。有的人请了personal assistant 管理自己所有的房屋,账单处理,维修,联系律师,接送,买机票,收信处理信件等等。
这段说的很精准了
美国医生更加标准化,流程化,法律高压下的医疗体系,不按照protocol做会吃官司。医生高度依赖指南。手术方式也通常是stand of care 规定。普通医生不敢创新手术方式,完全follow指南就好,一旦出事被告,医疗责任保险很重,美国也有强大的医疗诉讼系统。违反指南,手术方式太另类,一旦出事就是重大责任。
而在中国经验为主,手术个体差异,术中发现问题医生会根据这些及时改变方式,制度灵活。有的医生是乳腺+甲状腺都做,有的外科是全能型,创新空间更大,也伴随风险,有些术中改进更适应某些情况,但也带来不可控的术后问题。
美国医保会报销乳房切除和重建,包含对称。中国有的地方重建需要自费,有的家庭出不起那个钱,穷国的医生只能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做出术中对病人最好的选择。其实中国医生挺难的也没有美国医生的团队帮助力量。但是因为某些手术方式不符合国际指南标准,反而增加了中国医生的创新,比如瑞士医生会跑山东省立医院做手术,保住子宫,她那个在瑞士和美国都会被按照指南protocol切掉子宫,因为都按照指南办事。
你说专科医生中国顶尖医生不如美国顶尖医生,高长青院士拿到中英法三国院士外加美国微创与机器人外科学会委员,他发明创新的关键手术方式,及微创不停跳冠脉搭桥改良版这些才会让他有那些荣誉,来自中国医生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美国医生需要完全follow指南,有GYN医生打开腹腔发现病人癌肿侵犯肠管或膀胱呼叫需要别的科医生,或者需要暂时结束手术,等MDT讨论后再进行二次手术,follow 指南还有他本身的专业执照做不了那些器官手术。比如术中发现肿瘤粘连膀胱底部,无泌尿外备台,只能终止手术,择期再次手术让泌尿外处理,而中国医生术中发现问题,判断为可控粘连,亲自主刀分离膀胱并局部修补,根据经验用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不用为找不到人而耽误手术或增加患者负担,从而创造了某些新的手术方式,也可能失败。在美国这种即兴处理是制度严格禁止的。要完全follow指南。中国医生术中动脑子解决问题能力也是中国人聪明的体现,也是可能造成失败的原因。
美国大多数医生严格follow protocol是制度对安全,责任,规范的要求。中国法律制度越来越规范,也会变成follow protocol,但也可能还是如现在的某些美国医生off -label 用药和治疗。指南只是指导,临床判断才是核心。美国的顶尖医生也会非指南的操作,要不然哪里会有创新的手术方式?创新的方式最开始不会被医保批准,所以我朋友是NP,她老公是美国某医学院前金融VP就自费做过创新方式。innovative technique,individualized surgical plan,experience-based surgery,non-standard approach ,off label相信你们也都见过使用的美国医生,医学的推进需要敢于创新的医生,和愿意尝试创新方式的病人。
美国手术有团队的力量,中国医生得到的辅助力量太少,美国的手术病人治疗团队包含医生,营养师,物理治疗师,OT功能治疗师,呼吸治疗师,护士,药剂师,麻醉医。整个团队在协助帮助病人更好的康复。中国比较简化,中国医生其实挺难的,在医疗资源缺乏及医保限制病人钱少的情况下聪明的创新很多。1992年还有个王俊院士创新一个5元钱的器材帮助了很多病人。还有他的王氏技术也写进指南。
中美最顶尖的医生都会创新,为世界的医学贡献力量。
我也是近年开始关注这些,因为在为自己以后的养老做准备,外加考虑需要回国时陪老时中美自己的医疗及资产怎么处理,我想每个关心的人都会留意这些。该分享的我已经在别的帖子里分享过了。
学习了
学习了,不一样的视角
这个同一人证明出入境可以开, 包括你中国护照到美国几本护照的连接他们都有记录
------------
本大叔也用常驻中国,包括买房和打官司的经历,来说说回国 well,1st thing 1st,本大叔拿蓝皮护照,不说拿什么护照就写在中国的经历,是没有意义的。
1、先说买房。本大叔以前到中国一向住marriott,但每次一般都只住一个月左右就回美国了。前两年开始本大叔在中国长住,所以一直住marrriott不方便,主要是吃饭不方便,一直在外面吃,受不了。所以本大叔就去买了房子,当时本大叔还有中国户口,所以就用中国户口买了房子。后来中国户口注销了,就去房产中心把房产证改成美国护照名下,很容易改,免费。
2、签证。本大叔一直用的是120天的探亲签证,所以每120天出境一次。这对本大叔来说没什么问题,因为本大叔本来就到处乱跑,在日本还有房子,所以一般不到120天本来就会出境一次。关键是,重点来了,频繁的出入境,中国户口就保不住了。本大叔的中国户口就是因为出入境的时候被发现还在,就不得不去注销,不然每次关在小黑屋里看duboku看两集才让走,本大叔冲冠一怒,就去注销了。注销后到目前为止,没感觉任何不便利的地方。
3、打官司。本大叔买了房子,不省心的事情就来了。楼上邻居把空调外机挂在本大叔的窗户上方,本大叔忍无可忍,就把楼上邻居告到法院去了。用美国护照告的,跟用中国身份证告没什么区别。唯一区别就是美国护照需要找个翻译公司翻译一下,护照翻译件本大叔在办上面第一条房产证转移的时候就需要过了,所以没什么额外问题。本大叔告赢了,然后让法院强制执行,把楼上王八的空调给拆了,LOL!哦,对了,还有一点,因为美国人在中国告状,属于外事,一审法院一般没区别,但很多地方二审法院有专门指定,所以如果要上诉,就不一定是当地的中院,很多地方会指定个外事的上诉法院,全省的外事上诉都指定在那个法院。
4、银行,支付宝,微信,12306,etc.,这些都很容易,本大叔以前有一套是用中国身份证办理的。注销户口以后,本大叔就用美国护照重新办了一遍,很简单。说实话,如果连这些都搞不定,就不要考虑到中国长住了。
5、人口素质问题。这点是本大叔在中国感觉最不好的地方。随地吐痰,斑马线不停,等等。哦,对了,选择长住城市,千万不要选东北人多的地方!!! 就简单一点,东北人爱剁肉,那声音,你在房间里什么都不要干。东北人还有很多怪癖,什么在公园里甩鞭子之类的。本大叔不是要挑起地域争论哈,但东北人实在是不注意自己形象。关键是大部分的宜居南方城市都被东北人占了,所以想避开,不是太容易,if not impossible at all。
6、看病。本大叔自己是医生,有美国,中国,新加坡三个国家的行医执照,所以看病对本大叔来说不是什么大事,这方面本大叔有特权,LOL!所以经验不足以他人借鉴。
7、吃的。这点是最让本大叔在中国逗留的地方。用本大叔现在的标准,以前在美国超市买的肉、菜和鱼,那都是给猪吃的。新鲜度的问题。举个例子,在农贸市场买多宝鱼,1斤左右一条的,活的大约是35一斤,死的就只要20一斤,价钱几乎是腰斩。其它海鲜也一样。美国的中超就没见过活的海鱼,养在鱼缸里的都是些tilapia之类的,卖的那些croker, snapper之类的,那新鲜度,本大叔会美国是再也吃不进去了。肉也是一样,猪肉本大叔买的都带着猪体温,刚刚在屠宰场杀的。这个板上大妈们推荐的costco的澳洲羊肉,本大叔以前也经常买,回美国本大叔估计不会买了,因为那都是不知道冰冻了多久的。
先写这么多,想起什么再继续写,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