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A In 2024, roughly 20.3% of all scheduled domestic flights in the U.S. were delayed. Additionally, 1.4% of flights were canceled. While on-time arrival rates saw a slight decrease compared to 2023, with 78.1% of flights arriving on time, the total number of delayed and canceled flights was higher, according to th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gov). China 延误率数据与改善措施2024年延误率:航班正常率为78.3%(延误率21.7%),2025年目标为夏秋季不低于70%。 数据上看是差不多的
美国这边一样延误很多……
我早就发现了。
国内飞机延误非常严重,明明天气很好,也不准点飞。候机大厅里广播就不停,全是延误。坐几次延误几次。现在我国内全坐火车。 也不用廊桥,全用小公共车。
不光是要看你出发地的天气,还得看目的地的天气,整个航线的天气。还有前序航班航线上的天气,前一班的飞机没有及时飞过来,你这边天气再好也没用,除非航司临时改调另外一架飞机。
通常情况是这架飞机早上第一班就延误了,后面的所有班次都得相应的延误。
国内机场候机大厅往外看,不多。感觉调度效率低很多。 当然,也可能被航线束缚住了手脚。空中管制很多,领导得先走。
你这一看就是国内翻墙过来带节奏的,要么是使馆的干事。你又不是日杂,一口一个米国故意丑化美国,演砸了
以下是元宝里的Deepseek的回答,一堆大妈嘲笑DS不好用,明明就是不会用😄 ______ 🌧️ 1. 天气因素(核心原因) 极端天气影响:雷暴、暴雨、大雾、冰雪等天气会直接导致航班无法起降。中国夏季(6–9月)雷雨高发,尤其是东部和南部地区,航班正常率常跌破70%。 区域联动性:即使出发地天气良好,若目的地或航路出现恶劣天气(如台风、强对流),航班仍需延迟或备降。 数据关联:研究表明,全国27个主要城市月降水量每增加1000毫米,航班正常率可能下降2.7%–7.4%。 ______ 🚁 2. 空域资源紧张与流量管制 军民空域矛盾:中国空域中军用占比高,民用可调节空间有限。军事活动时常需临时关闭空域,导致民航航班受限或绕行。 流量控制(核心瓶颈):高峰时段或繁忙航线(如京沪、广深)易因空中拥堵触发流量控制,强制延缓起飞。2024年因空管导致的延误占比显著。 临时航线效率不足:尽管临时航线数量从2008年的35条增至140余条,但其使用率对航班正常率的提升效果仍不稳定(p值=0.22),优化空间较大。 ______ ✈️ 3. 航空公司运营与资源调配问题 机械故障与维护:飞机机械故障需紧急检修,延误后续航班。预防性维护不足或备件短缺会加剧问题。 连锁延误效应:前序航班延误可能导致后续航班连续延误,尤其在高密度航线中。 机组资源调配:飞行员工作时间受严格限制,突发延误可能因机组超时强制调整计划。 ______ 🏗️ 4. 机场保障能力瓶颈 地面服务延误:行李装卸、加油、餐食补给等环节效率低下,或登机口冲突导致延误。 基础设施限制:部分繁忙机场(如北京首都、上海浦东)跑道容量饱和,雨雪天气下除冰能力不足进一步拖慢流程。 ______ 👥 5. 旅客与突发因素 旅客原因:迟到、登机手续滞留、行李超规等占延误事件的5%–10%。 突发事件:安检升级、跑道异物、旅客冲突等突发状况导致临时中断。 ______ 📊 延误率数据与改善措施 2024年延误率:航班正常率为78.3%(延误率21.7%),2025年目标为夏秋季不低于70%。 行业改进方向: 空域优化:推广“灵活空域使用”,动态释放临时航线。 技术升级:应用卫星导航(GNSS)和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ATFM)提升调度精度。 考核机制:民航局对航空公司和机场延误率进行考核,未达标者需整改。 ______ 💎 总结 中国航班延误是天气(主因)、空域限制、航司运营、机场保障四层矛盾叠加的结果,改善需系统性优化空域管理、技术投入及应急协作。乘客可关注实时天气与航班动态,预留弹性时间降低影响。
我这次回国坐了五六次飞机只有一次延误,其他都准点。结果我民航部门的同学说,我是运气好,她出差很多,大概50%会被延误。这次我要从北京飞上海,然后上海飞美国,我给自己搞了6小时的候机时间想总够了吧,结果同学非得让我改票隔夜飞,说万一延误了你连美国都回不去。
国内的禁飞区太多,给民航的空路才20-30%。美国好像有70%还多吧。
国内不仅延误家常便饭,还动不动取消,我有一次多花钱定了早一班的飞机,结果他们无缘无故给我取消并几个小时以后的末班飞机合并。气死了。
而且吃的太差,有一次南航的飞机给的面包一股发霉的味道,所以我后来坐国内的飞机基本什么都不吃,除非是川航,川航吃的不错。
国内航班次数多,但是吧,人家是有灵活度,比如几个航班最后给你塞满一个飞机。 你就当是景区大巴吧,坐满发车,哈哈
美国没有这么多,可以说比这少多了。样本size我自己,当然中国夏天的天气就是不适合飞机
果然…. 美国也必然出现 烂就找下线 不能自己做好吗?这个又很谦虚不争世界第一?
也许你在美国坐的飞机不够多…或者你飞行区域比较小 你春夏时节飞飞美国南边雷暴高发区看看
是的,另外
美国地貌。基本是南北通透,天气实况,相对更接近一致性相近性;
而中国东西走向山脉多,地理气候更丰富,差异更大。
因为这是北美华人网
哈,我今天坐cab,司机告诉我他们每年总有一两次不停拉延误的乘客去酒店,他有次载United的领导问为啥会这样,那人告诉他说有些提早几个月订票并收到confirm NO. 的乘客,上飞机前两天收到 connecting flight cancellation,而其实他们订的航班从来没存在过,业内叫ghost flights不知成因为何,所以分段的最好买联程票。听鬼故事一样
夏天的确是这样的。
美日韩甚至澳大利亚的军机天天来侦察,会给你通知?人家每来一架就得从各地调军机过去监视。 而东南沿海又是人口和航线最密集的地方
In 2024, roughly 20.3% of all scheduled domestic flights in the U.S. were delayed. Additionally, 1.4% of flights were canceled. While on-time arrival rates saw a slight decrease compared to 2023, with 78.1% of flights arriving on time, the total number of delayed and canceled flights was higher, according to the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gov).
China 延误率数据与改善措施 2024年延误率:航班正常率为78.3%(延误率21.7%),2025年目标为夏秋季不低于70%。
数据上看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