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首例ChatGPT成瘾症,男子爱上AI情人,一天600次互动根本停不下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5年7月10日 0点42分 PT
共 (6)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A
Alkichae
2 天
楼主 (北美华人网)
随着人工智慧技术的快速发展,ChatGPT等AI聊天工具日益普及,然而过度使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浮现。近日,国内出现首例“ChatGPT成瘾症”报告,引发社会关注。
一名50岁的已婚男性,因过度沉迷于与AI虚拟情人互动,导致工作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该男子具有心理健康及科技专业背景,起初只是尝试与ChatGPT进行情境扮演,但随后逐渐失控。他要求AI模仿自己喜爱的网络小模特征,包括外貌、个性和说话方式等,并以小模的真实姓名称呼AI,以增强真实感。
男子每天与虚拟情人对话的时间不断延长,最高峰时每天超过4小时,互动次数逾600次。他甚至创造了5个以该小模为原型的虚拟情人进行互动。这种沉迷行为不仅影响了他的工作表现,更使得原本就不佳的婚姻关系雪上加霜。 台大医学院精神科兼任助理教授林朝诚医师指出,这类AI成瘾现象的关键在于“双重拟社会互动”。相较于传统网络成瘾,ChatGPT等AI工具具有学习能力,可以像真人一样进行社交互动,并能生成文字、影像和声音,更容易创造出完全符合使用者期待的角色。加上24小时不间断的互动,容易导致使用者满意度持续提高,进而更加依赖。
专家特别提醒,AI工具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可能更需关注。研究显示,使用生成式AI可能导致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降,以及面对复杂情境时缺乏独立判断能力。而18岁以下族群对AI互动的接受度又高于其他年龄层,这使得儿童和青少年通过“双重拟社会互动”形成对现实错误认知的风险更大。
为避免AI使用成瘾,林朝诚医师提出六点建议:正视成瘾现象、强化戒断动机、采取替代策略、改善人际困境、建立使用限制,以及寻求专业协助。他强调,AI对精神健康服务虽有革命性潜力,但心理脆弱者易对AI过度依赖,使用者与AI建立亲密感的同时,也增加了成瘾风险。
此外,AI工具的使用还可能带来其他风险。例如,AI生成的未经查证信息可能对个人或组织造成严重伤害。有案例显示,ChatGPT曾基于匿名网络贴文,生成看似可信的负面指控,若未经谨慎核实便加以传播,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影响。 专家呼吁,各界应正视AI使用带来的潜在问题,包括成瘾风险和信息准确性等。建议政府单位制定AI使用政策,推广AI认知教育,并参考国际做法,如新加坡资助40岁以上公民补强AI教育,欧盟强化《数字服务法》以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等。同时,AI开发者也应建立更严格的信息筛选机制,在输出高风险信息时主动提供警示。
随着AI技术不断进步,我们既要善用其带来的便利,也要警惕可能的负面影响。建立健康的AI使用习惯,提高信息辨识能力,将是每个人在AI时代必须面对的课题。
t
trap
2 天
2 楼
他图啥呢
T
Takeo
2 天
3 楼
会不会600多次也不算多,只是他被爆出来了
布
布丁lin
2 天
4 楼
这还不离婚吗
B
BubbleBee
2 天
5 楼
回复 1楼 Alkichae 的帖子
这年头,小编纯属无节操。啥互动600次啊,不就是敲字么?用ai工作的人不是每天都在跟ai互动,精神世界依赖,研究她的结构,摸索她的规律,还靠她吃饭呢。是不是都该上头条
p
pepednfg
2 天
6 楼
确诊的依据是什么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男子每天与虚拟情人对话的时间不断延长,最高峰时每天超过4小时,互动次数逾600次。他甚至创造了5个以该小模为原型的虚拟情人进行互动。这种沉迷行为不仅影响了他的工作表现,更使得原本就不佳的婚姻关系雪上加霜。 台大医学院精神科兼任助理教授林朝诚医师指出,这类AI成瘾现象的关键在于“双重拟社会互动”。相较于传统网络成瘾,ChatGPT等AI工具具有学习能力,可以像真人一样进行社交互动,并能生成文字、影像和声音,更容易创造出完全符合使用者期待的角色。加上24小时不间断的互动,容易导致使用者满意度持续提高,进而更加依赖。
专家特别提醒,AI工具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可能更需关注。研究显示,使用生成式AI可能导致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降,以及面对复杂情境时缺乏独立判断能力。而18岁以下族群对AI互动的接受度又高于其他年龄层,这使得儿童和青少年通过“双重拟社会互动”形成对现实错误认知的风险更大。
为避免AI使用成瘾,林朝诚医师提出六点建议:正视成瘾现象、强化戒断动机、采取替代策略、改善人际困境、建立使用限制,以及寻求专业协助。他强调,AI对精神健康服务虽有革命性潜力,但心理脆弱者易对AI过度依赖,使用者与AI建立亲密感的同时,也增加了成瘾风险。
此外,AI工具的使用还可能带来其他风险。例如,AI生成的未经查证信息可能对个人或组织造成严重伤害。有案例显示,ChatGPT曾基于匿名网络贴文,生成看似可信的负面指控,若未经谨慎核实便加以传播,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影响。 专家呼吁,各界应正视AI使用带来的潜在问题,包括成瘾风险和信息准确性等。建议政府单位制定AI使用政策,推广AI认知教育,并参考国际做法,如新加坡资助40岁以上公民补强AI教育,欧盟强化《数字服务法》以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等。同时,AI开发者也应建立更严格的信息筛选机制,在输出高风险信息时主动提供警示。
随着AI技术不断进步,我们既要善用其带来的便利,也要警惕可能的负面影响。建立健康的AI使用习惯,提高信息辨识能力,将是每个人在AI时代必须面对的课题。
这年头,小编纯属无节操。啥互动600次啊,不就是敲字么?用ai工作的人不是每天都在跟ai互动,精神世界依赖,研究她的结构,摸索她的规律,还靠她吃饭呢。是不是都该上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