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差距大,家长该怎么调节?不想伤害任何一方的感受

A
Alkicha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家里俩娃,老大已经在上学,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要在后面推着、哄着、讲条件才肯学的类型。 老二还没正式上学,就主动要求做题,做完了还问“还有吗”。最近做的一些题,明显看出理解力比老大同龄时高出不少。 但问题是,老大也在旁边,看着弟弟进步快,开始发脾气、闹情绪,还说“弟弟是不是更聪明”。我们夫妻也开始焦虑了,不敢太夸老二,但也不能一直演。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同样经历的?学习差距大,到底要不要对老大的感受“报喜不报忧”?还是说,该表扬就表扬,慢的就慢着走,别遮掩?
g
generalB
把家庭资源向愿意学的孩子身上倾斜。千万别搞共产主义一碗水端平。不然到后来你发现,不愿意学的孩子一直浪费资源,愿意学的孩子因为资源不够没能达到高水平
h
hive
因材施教,不要搞平均,不要认为家长一碗水端平就是要将来孩子都有差不多的生活水平,因此家长倾向于扶持比较弱的那个,这对自推的那个孩子不公平。托举应该同样使力,甚至向自推孩子倾斜
扶苏
你可以把做题当作一个routine。比如到时间了,大家一起做题。做多少,做什么,让孩子自己挑。尽量不要比较。老大上学了,那么作业是一定要做的。这是规矩。额外的,让孩子自己选择。
同时呢,多开发老大自己的兴趣。他比较擅长什么。比如,交朋友啦,体育啦,手工啦,之类的。把老大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
在美国,我觉得“成功”的出路很多。不像过去,在国内唯有读书,有了学位才能如何如何。而且,现如今的形式,白领也要看工种,不是上了大学将来就一定如何了。
扶苏
我自己的经验,比如我家孩子不太爱读书的。没办法,我就只能主动读书给他们,或者陪着他们读书。记得我读了一整本哈利波特(英文版)。就为了培养他们的语感。有些事情做家长的得主动做,又不能让孩子反感,厌学。
有的时候呢,家长也要接受自己的想法和事实不符的现实。比如我希望孩子多学多练游泳。给他们报了集体班,也有私人教练的单独上课。有一段时间,每周带着他们去游泳池游泳,包括几个下雪天。但是孩子们兴趣不大,他们觉得自己学会了,差不多了,就不想再学了。私人教练就上了两堂课好像,就下线了。那么,我也就接受了。差不多对游泳有个概念,淹不死也就达成目的了。
学习也是一样。家长定的目标得符合孩子自己的特质。孩子的品行比成绩更重要。在学习上,有些时候,随其自然效果更好。
开心一下
如果你家老二真的比老大聪明,就直接告诉老大勤能补拙,让他多努力。
K
Kathy8214
我儿子有个同学 是哥哥 家里还有个弟弟 小两岁 然后现在弟弟跳两级和哥哥上一个数学课 学校里组织数学竞赛 兄弟俩都参加 弟弟拿奖 哥哥拿不到
L
Liverpoolll
先看一下siblings without rivalries 这本书
s
shanggj
generalB 发表于 2025-07-04 12:03
把家庭资源向愿意学的孩子身上倾斜。千万别搞共产主义一碗水端平。不然到后来你发现,不愿意学的孩子一直浪费资源,愿意学的孩子因为资源不够没能达到高水平

我倒是觉得这种情况下 更要注意 家庭资源要一碗水端平
w
whatever.
直接告诉老大,高中之前的课程,只要认真努力,都可以学会
建议不要单独安排学习时间,到点就集体开始做练习,先做完的安静阅读

t
twokiddos
劝老大不要玻璃心 比他聪明的又不止弟弟 让他找找自己的优点吧 人生又不是只有学习做题这一条路
H
High.eee
你家俩娃年纪差的小吧?我家也是老大学习不行,但她比老二大5个年级,所以没法比,老二曾经一度以为姐姐很厉害。其实老二很聪明,学习很好很轻松。老大花的钱都在补课上,一遍学不会再学第二遍第三遍,辅导作业等等。老二花的钱都在额外提高和出去比赛。各有侧重吧。老大也问过,我说:你不要在意,你有你的优点。列举了几个,她就蛮开心的了。
p
pwwq
Alkichae 发表于 2025-07-04 11:58
家里俩娃,老大已经在上学,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要在后面推着、哄着、讲条件才肯学的类型。 老二还没正式上学,就主动要求做题,做完了还问“还有吗”。最近做的一些题,明显看出理解力比老大同龄时高出不少。 但问题是,老大也在旁边,看着弟弟进步快,开始发脾气、闹情绪,还说“弟弟是不是更聪明”。我们夫妻也开始焦虑了,不敢太夸老二,但也不能一直演。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同样经历的?学习差距大,到底要不要对老大的感受“报喜不报忧”?还是说,该表扬就表扬,慢的就慢着走,别遮掩?

生个老三
然后你就明白了 很多基本常识
一个用户
人生不只是学习。一方面多捕捉老大的闪光点, 告诉他你很欣赏他的这些这些。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弱点,鼓励他勤能补拙,陪他一起努力。
j
joy35113115
楼主你不是一个人 我感觉我们老大也是要推推推才动 还讲条件 老二就记性好 看着聪明 好在老大老二年龄差比较大 现在不好说啥 学习一下其他麻麻的分享
l
lovejames
说实话家长先转变思维 ,爱做题学习好 又未必是多么了不起的优点。老大不爱做题就不要太勉强、尤其不要布置额外作业,家长不要加作业、把学校课业任务完成了就行。 多看到他的优点特长,给予他信任,鼓励他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对于老二也是如此 鼓励他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比如钻研一些领域的知识, 不要以家长的局限性给他留一堆没用的作业。
w
whisperer
回复 1楼 Alkichae 的帖子
同样的苦恼
i
ipanther
喜欢学的多学点,喜欢玩的多玩点。家长能鼓励就别批评教育比较。资源可以分别对待,爱要尽可能平衡,能多给的爱不要吝啬
T
TallynsReach
其实两娃各有所长,只是家长只看到了做题。
家里老大比老二高4个年级,尽管我们做家长尽量在老大面前不夸老二(妹妹一人在时单独夸),但是她很早就知道妹妹厉害。因为各类统考出来,妹妹的成绩是和姐姐的同学一样。我就会说,妹妹是你教出来的,你应该为你教出这么厉害的妹妹,感到骄傲。所以老大特别为妹妹做出的任何成绩高兴。 妹妹更自律,我就让妹妹出去学习时问问姐姐是不是一起去。姐姐爱时髦,爱吃喝,时常给妹妹买礼物,带她去吃喝玩乐。 姐姐和我说:妹妹以后给你们挣面子,去好学校,我带你们去吃喝玩乐,挣里子。
q
qgp
把家庭资源向愿意学的孩子身上倾斜。千万别搞共产主义一碗水端平。不然到后来你发现,不愿意学的孩子一直浪费资源,愿意学的孩子因为资源不够没能达到高水平
generalB 发表于 2025-07-04 12:03

我现在很厌恶这种家庭达尔文主义。孩子学习好不好跟他们得到什么家庭资源有毛的关系。有能力的自然跟社会拿更多资源,不需要父母进行pre selection,父母要做的是爱每一个孩子,as if you have only this child。做父母的就得一碗水端平,不然枉为人父母。
s
saison
老大有的擅长的么,总有喜欢不用推的方面吧。
布丁lin
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不一样,父母角色不是裁判,有的需要鼓劲,有的需要减速
i
iloveapplebeez
哎 等大了再看。我们家老大三五岁的时候好动,坐不住,也不想学,各种磨洋工。老二三五岁的可以一坐两个小时读书写作业。现在大了,老大知道该干的事一定要干的,所以做什么都很快就可以去玩游戏。老二到了又有distraction又还未开窍的年龄,坐在那写作业就各种distract 🤣
B
Brandypurple
实事求是,没必要哄着,是什么就是什么。但对孩子的态度和资源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偏向任何一个。你哄着大的其实就是对小的不公平。不论批评还是鼓励都要基于事实,强调态度和努力而不要强调聪明。其实小娃娃学习好赖并不重要,有礼貌有对家人有爱心,学习时能专心这些品质才更重要。
x
xiaotianbing
表扬每个孩子不同的优点。老二的优点是爱做题,老大肯定有别的优点。都表扬,不耽误。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喜爱的东西
P
Peacelife
给他们相同的爱,不要遮掩,关键也没法遮掩啊。。 其实哥哥嫉妒弟弟,说明他认识到差距了,说不定能化嫉妒为奋斗呢 我家小的学习也不好,哥哥比较好,但是小的一点感觉都没有,完全没有比一比的想法,每天就是玩玩玩。。也是头疼
c
crystalyysu
Alkichae 发表于 2025-07-04 11:58
家里俩娃,老大已经在上学,怎么说呢……就是那种你要在后面推着、哄着、讲条件才肯学的类型。 老二还没正式上学,就主动要求做题,做完了还问“还有吗”。最近做的一些题,明显看出理解力比老大同龄时高出不少。 但问题是,老大也在旁边,看着弟弟进步快,开始发脾气、闹情绪,还说“弟弟是不是更聪明”。我们夫妻也开始焦虑了,不敢太夸老二,但也不能一直演。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同样经历的?学习差距大,到底要不要对老大的感受“报喜不报忧”?还是说,该表扬就表扬,慢的就慢着走,别遮掩?

你问问老大,他觉得什么是“聪明”。 有人觉得聪明是天生的,有人觉得成就更多的是因为努力和成长。 你这个case完全就是弟弟更自推更努力,这也不是哥哥完全做不到的。 跟他说,愿意不愿意努力是他自己的decision, 不是天生聪不聪明,看他自己的选择。
m
magnoliaceae
generalB 发表于 2025-07-04 12:03
把家庭资源向愿意学的孩子身上倾斜。千万别搞共产主义一碗水端平。不然到后来你发现,不愿意学的孩子一直浪费资源,愿意学的孩子因为资源不够没能达到高水平

Conditional love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典型代表
s
sky54321
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优点,真正有爱的父母一定能发现并且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很棒- 参考美国老师。lz这种已经深受“唯有读书高”思想影响,已经觉得“孩子差距大”的父母,无形中一定会让另一个孩子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