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峸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有人说比特币会归零, 为什么?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5年7月4日 15点41分 PT
共 (2)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B
BFang
15 天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有人认为比特币(BTC)可能会“归零”的原因通常基于对比特币技术、市场、经济或监管环境的担忧。这些观点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包括技术缺陷、市场泡沫、监管压力或替代技术的竞争。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分析:
1. 技术缺陷与安全问题 观点:批评者认为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可能存在致命漏洞,例如量子计算的威胁或51%攻击,导致网络崩溃或价值清零。 具体理由: 量子计算:未来量子计算机可能破解比特币的加密算法(如ECDSA),使私钥被盗。 网络攻击:如果矿工或节点被恶意控制(51%攻击),可能破坏交易信任。 技术过时:比特币的交易速度(约7 TPS)和高能耗可能被更高效的区块链(如以太坊或新公链)取代。 反驳: 量子计算威胁仍需多年发展,且比特币可通过升级(如量子抗性算法)应对。 51%攻击成本极高(需控制全网超50%算力),且比特币网络已运行16年未发生致命攻击。 比特币定位为“数字黄金”而非高性能支付系统,其价值在于去中心化和稀缺性,而非交易吞吐量。
2. 市场泡沫与投机 观点:比特币被认为是投机泡沫,缺乏内在价值,价格由炒作驱动,最终可能崩盘至零。 具体理由: 无实体支撑:比特币不像黄金有物理用途,或股票有公司盈利支持,价值仅来自市场共识。 历史波动:比特币曾多次暴跌(如2018年跌80%),可能再次崩盘。 庞氏骗局论:批评者认为比特币依赖新投资者资金,类似传销。 反驳: 比特币的价值基于去中心化信任、固定供应(2100万枚)和网络效应,类似黄金的“共识价值”。 尽管波动剧烈,长期趋势向上,2024年突破10万美元,2025年达109,838美元,显示市场韧性。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机制(无单一控制者)与庞氏骗局不同,且机构投资(如ETF、企业持仓)增强其合法性。
3. 监管打压 观点:全球政府可能通过严格监管或全面禁止比特币,使其失去使用场景和价值。 具体理由: 非法活动:比特币曾被用于洗钱或暗网交易(如丝绸之路),可能引发监管禁令。 税收与控制:政府可能禁止比特币以保护法币体系或加强资本管制。 中国禁令:中国多次禁止加密交易和挖矿,显示监管风险。 反驳: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设计使其难以被完全禁止,节点遍布全球,P2P交易难以封锁。 监管趋严(如美国SEC批准BTC ETF)更多是规范而非消灭,2024年特朗普政府对加密友好的政策进一步降低禁令风险。 非法用途占比下降,链上分析工具(如Chainalysis)提高了交易透明度,缓解监管担忧。
4. 竞争与替代 观点:其他加密货币或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能取代比特币,导致其市场份额和价值归零。 具体理由: 竞争币种:以太坊、Solana等提供更高性能和智能合约,可能吸引更多用户。 CBDC威胁:各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可能取代加密货币的支付功能。 市场分散:比特币市值占比从90%降至2024年的约50%,显示竞争加剧。 反驳: 比特币的品牌效应、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使其成为“数字黄金”,而非直接与功能性公链竞争。 CBDC通常是中心化系统,难以取代比特币的抗审查和去中心化特性。 尽管市值占比下降,比特币仍主导市场(2024年市值超1.8万亿美元),机构持仓(如MicroStrategy)巩固其地位。
5. 经济与环境因素 观点:比特币的能源消耗或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其不可持续,最终归零。 具体理由: 高能耗:比特币挖矿耗电量巨大(2024年全球约1-2%电力),可能因环保压力受限。 通胀与利率:高利率环境(如2022年)压低风险资产价格,比特币可能进一步下跌。 经济崩溃:全球经济危机可能导致流动性枯竭,投资者抛售高风险资产。 反驳: 挖矿正转向可再生能源(如水电、太阳能),2024年约50%算力来自绿色能源,缓解环保批评。 比特币在高利率环境下(2022-2023)仍反弹,2024年突破10万美元,显示抗压能力。 经济危机可能反而推高比特币需求,因其被视为法币通胀的对冲工具。
为什么有人坚持“归零”论? 心理因素:比特币的剧烈波动和高风险让保守投资者或传统金融人士怀疑其可持续性。 知识误区:部分批评者不了解区块链技术或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机制,误以为其类似传统资产。 利益冲突: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可能因比特币威胁其中介地位而唱衰。 极端预测:媒体和意见领袖为吸引关注,常放大“归零”或“暴涨”等极端观点。
现实可能性 比特币归零的可能性极低,但并非零。以下是可能导致归零的极端场景: 全球协同禁止加密货币并成功封锁网络(技术上极难实现)。 发现致命技术漏洞且无法修复(概率低,社区可通过硬分叉升级)。 市场完全失去信心,新技术彻底取代比特币(需多年,且比特币可适应性强)。
结论 “比特币归零”的说法主要源于对其技术、市场、监管或环境风险的担忧,但这些担忧大多被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设计、网络效应和市场韧性所抵消。过去16年,比特币从0涨至2025年的109,838美元,经历了多次危机仍屹立不倒,显示其抗压能力。尽管波动性和风险存在,短期归零的可能性极低,长期价值则取决于市场采用和技术进化。
f
fridec2
14 天
2 楼
钱多了,总有人惦记着,blockchain 记录又是没法改的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1. 技术缺陷与安全问题 观点:批评者认为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可能存在致命漏洞,例如量子计算的威胁或51%攻击,导致网络崩溃或价值清零。 具体理由: 量子计算:未来量子计算机可能破解比特币的加密算法(如ECDSA),使私钥被盗。 网络攻击:如果矿工或节点被恶意控制(51%攻击),可能破坏交易信任。 技术过时:比特币的交易速度(约7 TPS)和高能耗可能被更高效的区块链(如以太坊或新公链)取代。 反驳: 量子计算威胁仍需多年发展,且比特币可通过升级(如量子抗性算法)应对。 51%攻击成本极高(需控制全网超50%算力),且比特币网络已运行16年未发生致命攻击。 比特币定位为“数字黄金”而非高性能支付系统,其价值在于去中心化和稀缺性,而非交易吞吐量。
2. 市场泡沫与投机 观点:比特币被认为是投机泡沫,缺乏内在价值,价格由炒作驱动,最终可能崩盘至零。 具体理由: 无实体支撑:比特币不像黄金有物理用途,或股票有公司盈利支持,价值仅来自市场共识。 历史波动:比特币曾多次暴跌(如2018年跌80%),可能再次崩盘。 庞氏骗局论:批评者认为比特币依赖新投资者资金,类似传销。 反驳: 比特币的价值基于去中心化信任、固定供应(2100万枚)和网络效应,类似黄金的“共识价值”。 尽管波动剧烈,长期趋势向上,2024年突破10万美元,2025年达109,838美元,显示市场韧性。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机制(无单一控制者)与庞氏骗局不同,且机构投资(如ETF、企业持仓)增强其合法性。
3. 监管打压 观点:全球政府可能通过严格监管或全面禁止比特币,使其失去使用场景和价值。 具体理由: 非法活动:比特币曾被用于洗钱或暗网交易(如丝绸之路),可能引发监管禁令。 税收与控制:政府可能禁止比特币以保护法币体系或加强资本管制。 中国禁令:中国多次禁止加密交易和挖矿,显示监管风险。 反驳: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设计使其难以被完全禁止,节点遍布全球,P2P交易难以封锁。 监管趋严(如美国SEC批准BTC ETF)更多是规范而非消灭,2024年特朗普政府对加密友好的政策进一步降低禁令风险。 非法用途占比下降,链上分析工具(如Chainalysis)提高了交易透明度,缓解监管担忧。
4. 竞争与替代 观点:其他加密货币或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能取代比特币,导致其市场份额和价值归零。 具体理由: 竞争币种:以太坊、Solana等提供更高性能和智能合约,可能吸引更多用户。 CBDC威胁:各国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可能取代加密货币的支付功能。 市场分散:比特币市值占比从90%降至2024年的约50%,显示竞争加剧。 反驳: 比特币的品牌效应、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使其成为“数字黄金”,而非直接与功能性公链竞争。 CBDC通常是中心化系统,难以取代比特币的抗审查和去中心化特性。 尽管市值占比下降,比特币仍主导市场(2024年市值超1.8万亿美元),机构持仓(如MicroStrategy)巩固其地位。
5. 经济与环境因素 观点:比特币的能源消耗或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其不可持续,最终归零。 具体理由: 高能耗:比特币挖矿耗电量巨大(2024年全球约1-2%电力),可能因环保压力受限。 通胀与利率:高利率环境(如2022年)压低风险资产价格,比特币可能进一步下跌。 经济崩溃:全球经济危机可能导致流动性枯竭,投资者抛售高风险资产。 反驳: 挖矿正转向可再生能源(如水电、太阳能),2024年约50%算力来自绿色能源,缓解环保批评。 比特币在高利率环境下(2022-2023)仍反弹,2024年突破10万美元,显示抗压能力。 经济危机可能反而推高比特币需求,因其被视为法币通胀的对冲工具。
为什么有人坚持“归零”论? 心理因素:比特币的剧烈波动和高风险让保守投资者或传统金融人士怀疑其可持续性。 知识误区:部分批评者不了解区块链技术或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机制,误以为其类似传统资产。 利益冲突: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可能因比特币威胁其中介地位而唱衰。 极端预测:媒体和意见领袖为吸引关注,常放大“归零”或“暴涨”等极端观点。
现实可能性 比特币归零的可能性极低,但并非零。以下是可能导致归零的极端场景: 全球协同禁止加密货币并成功封锁网络(技术上极难实现)。 发现致命技术漏洞且无法修复(概率低,社区可通过硬分叉升级)。 市场完全失去信心,新技术彻底取代比特币(需多年,且比特币可适应性强)。
结论 “比特币归零”的说法主要源于对其技术、市场、监管或环境风险的担忧,但这些担忧大多被比特币的去中心化设计、网络效应和市场韧性所抵消。过去16年,比特币从0涨至2025年的109,838美元,经历了多次危机仍屹立不倒,显示其抗压能力。尽管波动性和风险存在,短期归零的可能性极低,长期价值则取决于市场采用和技术进化。
钱多了,总有人惦记着,blockchain 记录又是没法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