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女子成功买房圆梦,却称是最糟糕的决定

i
iijl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这是我人生中最错误的决定。”
25岁那年,Cat Young在温哥华郊区Burquitlam买下一套公寓,距离Lougheed天车站仅几步之遥。通勤便利、生活配套齐全,这个看似完美的选择,却成了她口中“人生中最糟糕的决定”。
从卡尔加里搬到温哥华时,Young怀揣着对新鲜生活的向往。她凭借会计学位进入科技行业,用薪水贷款买了房,但很快发现:“我根本不在乎这些。我不想为了还房贷而困在一份不喜欢的工作里,更不想过一种无法让我感到充实的生活。”
两年后,她卖掉公寓,搬回卡尔加里。这个决定让她如释重负:“卖掉房子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之一。”

“别为房子而活”
在YouTube视频中,Young坦言,25岁成为“房主”的头衔曾让她骄傲,但最终意识到这不过是虚荣的枷锁。“生活不该只是为了还房贷而做一份毫无意义的工作。”她的经历并非个例——许多年轻人正因高昂的生活成本陷入“工作只为生存”的循环。

一位Reddit网友的留言道出共鸣:“我感觉自己活着就是为了工作,工作就是为了活着……这严重消磨了动力和心理健康。” 温哥华VS卡尔加里:生活成本的残酷对比
Young的离开,直指温哥华的核心痛点:成本与孤独。
在温哥华:每月房贷、物业费等固定支出高达4000加元,加上饮食娱乐约1500加元;
在卡尔加里:暂住父母家,房租、 groceries( groceries 食品杂货)和通勤费用归零。
“这里的生活更实惠,我也能更靠近家人。”她坦言,温哥华充斥着“与超级富豪攀比”的压力,而自己“厌倦了迎合这种扭曲的常态”。
逃离温哥华,已成趋势?
Young的选择反映了一个现实:近年来越来越多BC省居民迁往阿尔伯塔省。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仅第一季度就有近7700名BC人搬至阿省,净流入超3000人。
当然,也有人反向而行。比如曾移居阿省的Tara Barron,最终选择回到温哥华,尽管“这里可能永远买不起独立屋”。但对Young而言,温哥华的绿意和朋友虽令人不舍,却“不再值得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
“重置人生,需要勇气”
如今,Young将这次搬迁视为“个人与创作的重启”。她放弃稳定工作,全职投入内容创作,并呼吁年轻人:“如果意味着能投资自己、构建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我宁愿降低物质标准。”
她的故事撕碎了“有房即是成功”的单一叙事,也抛给所有人一个问题:当“加拿大梦”变成沉重的负担,我们是否该重新定义幸福?
参考链接:
https://dailyhive.com/vancouver/vancouver-woman-calgary-condo-decision 
B
BubbleDream
"暂住父母家,房租、 groceries( groceries 食品杂货)和通勤费用归零", 这啃老啃的理直气壮啊, 住父母家出点饭钱意思一样也是应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