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xe 发表于 2025-05-25 19:01 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那种需要先用DOS1启动,再换DOS2的老机器。对一个连计算器都没碰过的年轻人来说,那种黑底白字、闪烁光标的世界,震撼得让我一时说不出话来。 虽然系统很原始,但我立刻意识到:这东西,将来对我一定有用。 有了那次触动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编程。那时大家普遍也觉得计算机会“挺有用”,但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一种工具。而我却不这么看。也许是因为我所学的专业背景,也许是那种“程序听你说话”的体验让我着了迷,我心里越来越坚定地觉得:它不仅是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个行业,一个世界。 我还记得大学里有一位留美归来的教授,开了一门叫《专家系统》的选修课。人工智能,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听说这个词。课程内容很基础——规则推理、知识库、推断引擎,但我从第一节课就被深深吸引了。遗憾的是,当时国内软硬件环境都还不成熟,也没人愿意在这种“不接地气”的方向上投入太多。 那时候大家最常见的“计算机用途”,是打字、排版、算账,用来“提高效率”,就像高级点的办公文具。直到后来PC性能越来越强,游戏、动画、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接连兴起,才有了更广泛的应用。但说到底,那还是对特定人群的影响。 我在行业里打拼了多年,也一直保持着一个朴素的想法:程序将来是可以自己写程序的,甚至比人写得更好,程序也会自己扩展自己。 我不是在AI领域工作的人,但我每年都会关注图灵奖,看看这个行业的边界又往前推进了多少。当你把人工智能的发展当作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来看,你就不会对某一个爆点太惊讶。 所以,当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时,我并不感到意外。我只是觉得,这又是一个标志性节点,它远远不是终点。 它做得很好,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冲击,还在后面。 它会写代码、解释代码、修复Bug、生成测试样例、理解上下文、写文档……我多年前那个“程序会写程序”的念头,在这一刻被现实照亮。而我,也开始认真思考:我们这些程序员,会不会真的变得“不再需要”? 从那时起,我开始从“尝试”和“好奇”走向了“验证”和“落地”。 公司管理层交给我一个任务:看看我们能不能把AI引入到当前系统中。我心里明白,如果需要大幅重构流程,投入成本过高,这事八成就搁浅了。但经过我调研后,发现:这次的AI革新,并不需要你重建系统,它只需要你把已有的资源接给它就行了。 我们的数据表、字段、模型结构都是现成的,只要给AI Agent提供清晰的描述,它几乎就能完全理解业务逻辑。而且更关键的是:使用者不需要懂编程,也不需要知道数据结构,只要用自然语言表达需求就可以了。 AI会分析用户想要什么,判断我们系统里能提供什么,生成相应的命令语句,调用已有的数据管理工具完成操作,并以可视化形式展示结果。甚至,它还能根据新的业务需求,自动扩展我们原有的数据结构甚至业务逻辑程序。 走完这一整套流程,我回头一看,程序员在哪?没有啊,真的不需要。 而且,它的冲击还不止于此。 你以为你做业务分析就安全了?不好意思,AI已经“知道用户在说什么”,也“知道系统里有什么”,它还会主动优化结构、建议字段、自动归类流程。那你还分析什么?分析谁? 其实,它正在一步步地吞噬传统职能的边界。 我并不焦虑,但我很清醒。 作为一个在技术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的老程序员,我不会轻易被什么新东西吓倒。但我想说:这一次,我们每一个人都该认真思考:自己还能做什么,如何去适应它。 AI的浪潮,会带来失业,会逼迫很多人去转型、去学习新的技能,去经历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但它也会带来新的岗位、新的需求、新的行业。 就像我正在思考的,“AI监控者”“AI业务测试者”这类岗位,现在已经在某些公司出现。但我也知道,也许几年之后,它们也会被AI自己取代。 所以我想说一句话,送给那些准备进入程序员行列,或者正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 别再把自己当作一个工具人,AI干得比你更像工具。 真正值得你投资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对变化的敏感度、以及人类所独有的判断、责任、创造和思考能力。 未来不会等人,也不会惯着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别被落下。
aegeanboat 发表于 2025-05-25 19:11好奇啥机器用DOS1启动再换DOS2?
gokgs 发表于 2025-05-25 19:58 AI 就是个工具, 工具好了, 人为什么要害怕呢?
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那种需要先用DOS1启动,再换DOS2的老机器。对一个连计算器都没碰过的年轻人来说,那种黑底白字、闪烁光标的世界,震撼得让我一时说不出话来。 虽然系统很原始,但我立刻意识到:这东西,将来对我一定有用。 有了那次触动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编程。那时大家普遍也觉得计算机会“挺有用”,但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一种工具。而我却不这么看。也许是因为我所学的专业背景,也许是那种“程序听你说话”的体验让我着了迷,我心里越来越坚定地觉得:它不仅是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个行业,一个世界。 我还记得大学里有一位留美归来的教授,开了一门叫《专家系统》的选修课。人工智能,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听说这个词。课程内容很基础——规则推理、知识库、推断引擎,但我从第一节课就被深深吸引了。遗憾的是,当时国内软硬件环境都还不成熟,也没人愿意在这种“不接地气”的方向上投入太多。 那时候大家最常见的“计算机用途”,是打字、排版、算账,用来“提高效率”,就像高级点的办公文具。直到后来PC性能越来越强,游戏、动画、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接连兴起,才有了更广泛的应用。但说到底,那还是对特定人群的影响。 我在行业里打拼了多年,也一直保持着一个朴素的想法:程序将来是可以自己写程序的,甚至比人写得更好,程序也会自己扩展自己。 我不是在AI领域工作的人,但我每年都会关注图灵奖,看看这个行业的边界又往前推进了多少。当你把人工智能的发展当作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来看,你就不会对某一个爆点太惊讶。 所以,当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时,我并不感到意外。我只是觉得,这又是一个标志性节点,它远远不是终点。 它做得很好,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冲击,还在后面。 它会写代码、解释代码、修复Bug、生成测试样例、理解上下文、写文档……我多年前那个“程序会写程序”的念头,在这一刻被现实照亮。而我,也开始认真思考:我们这些程序员,会不会真的变得“不再需要”? 从那时起,我开始从“尝试”和“好奇”走向了“验证”和“落地”。 公司管理层交给我一个任务:看看我们能不能把AI引入到当前系统中。我心里明白,如果需要大幅重构流程,投入成本过高,这事八成就搁浅了。但经过我调研后,发现:这次的AI革新,并不需要你重建系统,它只需要你把已有的资源接给它就行了。 我们的数据表、字段、模型结构都是现成的,只要给AI Agent提供清晰的描述,它几乎就能完全理解业务逻辑。而且更关键的是:使用者不需要懂编程,也不需要知道数据结构,只要用自然语言表达需求就可以了。 AI会分析用户想要什么,判断我们系统里能提供什么,生成相应的命令语句,调用已有的数据管理工具完成操作,并以可视化形式展示结果。甚至,它还能根据新的业务需求,自动扩展我们原有的数据结构甚至业务逻辑程序。 走完这一整套流程,我回头一看,程序员在哪?没有啊,真的不需要。 而且,它的冲击还不止于此。 你以为你做业务分析就安全了?不好意思,AI已经“知道用户在说什么”,也“知道系统里有什么”,它还会主动优化结构、建议字段、自动归类流程。那你还分析什么?分析谁? 其实,它正在一步步地吞噬传统职能的边界。 我并不焦虑,但我很清醒。 作为一个在技术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的老程序员,我不会轻易被什么新东西吓倒。但我想说:这一次,我们每一个人都该认真思考:自己还能做什么,如何去适应它。 AI的浪潮,会带来失业,会逼迫很多人去转型、去学习新的技能,去经历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但它也会带来新的岗位、新的需求、新的行业。 就像我正在思考的,“AI监控者”“AI业务测试者”这类岗位,现在已经在某些公司出现。但我也知道,也许几年之后,它们也会被AI自己取代。 所以我想说一句话,送给那些准备进入程序员行列,或者正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 别再把自己当作一个工具人,AI干得比你更像工具。 真正值得你投资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对变化的敏感度、以及人类所独有的判断、责任、创造和思考能力。 未来不会等人,也不会惯着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别被落下。 zyxe 发表于 2025-05-25 19:01
swef 发表于 2025-05-25 19:12 真正值得你投资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对变化的敏感度、以及人类所独有的判断、责任、创造和思考能力。 很遗憾,这些AI都有,也都比你强。可能就一个含糊的“创造”能力还能说是人类独有。可是你看看身边,有多少人是靠“创造力”就业的?
shanggj 发表于 2025-05-25 19:25 不知道 DOS 还有 1 和 2
thymesu 发表于 2025-05-26 20:05回复 32楼 圣地亚哥小鹿 的帖子 我不会V B A代码,用deepseek写了一个500行的代码,在Excel里排几百场考试的正副监考人员,全部代码是A l生成,当然要不断的调整,会一定读代码能力,最后的结果很好,觉得DS编V B A能力是够的。不过还是有人工干预,最开始它的方法总是排不对,给了它思路后就大方向成功了,再加一些小的调整。对语言不熟但有一点编程基础的,感觉A I还是很有用的,相信将来会更厉害。
圣地亚哥小鹿 发表于 2025-05-26 20:30 我跟你一样,我对ai编码也是充满信心,其实我觉得ai出的结果跟我需求的有偏差,应该也是因为我逻辑解释的不清楚,这个prompt肯定也不是一般人能写的完美的。我曾经上传过两个文件,让ai根据两个表的变化写一个prompt,然后我可以将这个变化逻辑应用到另外一个表,然后它写出来的prompt特别漂亮,分段分行,逻辑清楚。我要是有这个prompt engineer的能力就牛了。
fantancyseeker 发表于 2025-05-26 23:06 问题是,人类程序员写代码时,也需要这么详细的Prompt 吗?这个其实跟多年前,流行写代码前,先写Pseudo cide一样,纯属浪费时间。
虽然系统很原始,但我立刻意识到:这东西,将来对我一定有用。
有了那次触动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编程。那时大家普遍也觉得计算机会“挺有用”,但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一种工具。而我却不这么看。也许是因为我所学的专业背景,也许是那种“程序听你说话”的体验让我着了迷,我心里越来越坚定地觉得:它不仅是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个行业,一个世界。
我还记得大学里有一位留美归来的教授,开了一门叫《专家系统》的选修课。人工智能,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听说这个词。课程内容很基础——规则推理、知识库、推断引擎,但我从第一节课就被深深吸引了。遗憾的是,当时国内软硬件环境都还不成熟,也没人愿意在这种“不接地气”的方向上投入太多。
那时候大家最常见的“计算机用途”,是打字、排版、算账,用来“提高效率”,就像高级点的办公文具。直到后来PC性能越来越强,游戏、动画、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接连兴起,才有了更广泛的应用。但说到底,那还是对特定人群的影响。
我在行业里打拼了多年,也一直保持着一个朴素的想法:程序将来是可以自己写程序的,甚至比人写得更好,程序也会自己扩展自己。
我不是在AI领域工作的人,但我每年都会关注图灵奖,看看这个行业的边界又往前推进了多少。当你把人工智能的发展当作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来看,你就不会对某一个爆点太惊讶。
所以,当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时,我并不感到意外。我只是觉得,这又是一个标志性节点,它远远不是终点。
它做得很好,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冲击,还在后面。
它会写代码、解释代码、修复Bug、生成测试样例、理解上下文、写文档……我多年前那个“程序会写程序”的念头,在这一刻被现实照亮。而我,也开始认真思考:我们这些程序员,会不会真的变得“不再需要”?
从那时起,我开始从“尝试”和“好奇”走向了“验证”和“落地”。
公司管理层交给我一个任务:看看我们能不能把AI引入到当前系统中。我心里明白,如果需要大幅重构流程,投入成本过高,这事八成就搁浅了。但经过我调研后,发现:这次的AI革新,并不需要你重建系统,它只需要你把已有的资源接给它就行了。
我们的数据表、字段、模型结构都是现成的,只要给AI Agent提供清晰的描述,它几乎就能完全理解业务逻辑。而且更关键的是:使用者不需要懂编程,也不需要知道数据结构,只要用自然语言表达需求就可以了。
AI会分析用户想要什么,判断我们系统里能提供什么,生成相应的命令语句,调用已有的数据管理工具完成操作,并以可视化形式展示结果。甚至,它还能根据新的业务需求,自动扩展我们原有的数据结构甚至业务逻辑程序。
走完这一整套流程,我回头一看,程序员在哪?没有啊,真的不需要。
而且,它的冲击还不止于此。
你以为你做业务分析就安全了?不好意思,AI已经“知道用户在说什么”,也“知道系统里有什么”,它还会主动优化结构、建议字段、自动归类流程。那你还分析什么?分析谁?
其实,它正在一步步地吞噬传统职能的边界。
我并不焦虑,但我很清醒。
作为一个在技术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的老程序员,我不会轻易被什么新东西吓倒。但我想说:这一次,我们每一个人都该认真思考:自己还能做什么,如何去适应它。
AI的浪潮,会带来失业,会逼迫很多人去转型、去学习新的技能,去经历一个并不轻松的过程。但它也会带来新的岗位、新的需求、新的行业。
就像我正在思考的,“AI监控者”“AI业务测试者”这类岗位,现在已经在某些公司出现。但我也知道,也许几年之后,它们也会被AI自己取代。
所以我想说一句话,送给那些准备进入程序员行列,或者正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人:
别再把自己当作一个工具人,AI干得比你更像工具。
真正值得你投资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对变化的敏感度、以及人类所独有的判断、责任、创造和思考能力。
未来不会等人,也不会惯着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别被落下。
是想说让大家all in mag7股票?
很遗憾,这些AI都有,也都比你强。可能就一个含糊的“创造”能力还能说是人类独有。可是你看看身边,有多少人是靠“创造力”就业的?
程序员看看历史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机器早就可以造机器了,那发展到程序可以写程序又有什么奇怪呢?
不知道 DOS 还有 1 和 2
这篇好象AI写的啊~~~
我最近时不时试试用 chatgpt 干干我的活。 感觉幸好我老板是 行政型官僚, 我估计能挺到退休。 如果他是 技术型官僚的话, 我还是一定程度地担心工作的安全性。
机器没有硬盘,5英寸的软盘容量小,第一张盘专注于启动,第二张盘则提供扩展功能。
用ChatGPT帮助干活目前应该还是没问题,毕竟还需要跟现有体系整合,还需要编译部署等等有点技术含量的事情,还需要程序员。可你看我在正文中的案例分析,根本就不需要程序员了。
因为人类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群体,不是一个利益集团。人类不需要害怕,但人类中的很多人会害怕
我自己没有什么恐慌,说实话,我是挺欢迎AI的。 对我来说,它不是威胁,更不是“敌人”,反而是一种久违的兴奋感。就像当年我第一次用DOS时的震撼,或者第一次写出一个能自动跑起来的小程序——它又把我从熟悉的节奏里拽出来了,让我重新开始思考:我们还能怎么做。 它确实会让一些工作变少,也会让很多人不得不重新学习、转型,这个过程肯定不会轻松。但我也相信,它也会带来新的工作机会,新的行业,只是我们现在还看不清而已。 过去三十年的很多技术变革,每次都有些人跟不上,每次也都有很多人从中找到新路。AI这次只是影响的人更多一些,范围更大一些,节奏快一些。 我自己是做好准备的,也不怕它来。 现在做的事,就是看看AI怎么跟我们现在的产品搭起来,怎么用得稳当点,能帮上忙。当然也有可能,哪天连这种“规划”也不需要人来做了,反倒成了自己岗位的“掘墓人。
什么网站(AI),能自动写程序?
如果AI的程序员没有写过那一段代码,你让AI怎么给你写那段代码?
现在很多写程序的AI,后台都是实时连线 码工的。
就和自动驾驶的后台,连线一个游戏杆实时视频驾驶员,是一样的。
公司不这样诈骗,它的股票就上不去。
cursor我也用过,想试试refactor,根本不行,还是要自己来。后来就只用cursor 写script和paper了。
科研工作者,都是靠创造力吃饭的
要看自己上是咋定义的。我们都是用这些,然后review & iterate,junior SDE 肯定是越来越不需要了。
因为大多数本来就是工具人啊!
我完全没有编程经验,但是有商业经验。一直都有一个应用Application 是我想做的。以前投入太大,现在用自然语言表达,和AI进行了三轮尝试。这一版我感觉能完成(作出一个完整的App并上架)
两张碟片
没这么牛,试过AI写的code,看起来头头是道,但不能运行😄现在基于NN的AI,就是个大号搜索整理工具,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智能。
dos有三张软盘
我不会V B A代码,用deepseek写了一个500行的代码,在Excel里排几百场考试的正副监考人员,全部代码是A l生成,当然要不断的调整,会一定读代码能力,最后的结果很好,觉得DS编V B A能力是够的。不过还是有人工干预,最开始它的方法总是排不对,给了它思路后就大方向成功了,再加一些小的调整。对语言不熟但有一点编程基础的,感觉A I还是很有用的,相信将来会更厉害。
我跟你一样,我对ai编码也是充满信心,其实我觉得ai出的结果跟我需求的有偏差,应该也是因为我逻辑解释的不清楚,这个prompt肯定也不是一般人能写的完美的。我曾经上传过两个文件,让ai根据两个表的变化写一个prompt,然后我可以将这个变化逻辑应用到另外一个表,然后它写出来的prompt特别漂亮,分段分行,逻辑清楚。我要是有这个prompt engineer的能力就牛了。
问题是,人类程序员写代码时,也需要这么详细的Prompt 吗?这个其实跟多年前,流行写代码前,先写Pseudo cide一样,纯属浪费时间。
有什么证据证明,不是chatgpt后台的程序员帮你调试的呢?
然后大家拿着它都去赚大钱。
为何这样的东东,在人间根本就不存在呢? 说明AI编不出人类想要的高级一点的东西。只能停留在低级的东西,比如:课本上的编程题库。
先写Pseudo code 很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