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说人生的容错率大到无法想象?

U
Unionville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猫猫 我小学的时候干了一个事得罪了老师,当时记得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根本不敢上学,甚至想到从楼上跳下去就好了。 如今30多,仍能回想起那晚的难受劲,但是死活回想不起来当时到底犯了个什么事了 赞同 1.5万
愤怒的小马 我喜欢在B站看国内的各种大案要案解说,我发现很多罪犯的人生容错率大到无法想象。 因为很多通缉犯在逃亡路上都能结婚生子,当演员,当男模,当家教,上相亲节目,成为寺庙住持,成为企业家,和有钱人谈恋爱,当官。 这些人给我一种感觉,但凡他们当初没犯罪,他们都能靠自己过得很好,比一般人都要好。 为啥呢?因为他们的胆子够大吗? 赞同 1 万​
Cathayblue 无聊是我
小时候我爸常对我说,小错误可以犯,犯多少都无所谓;大错误一次都不能犯,比如吸毒。 长大后我自己的体会是,人生总会有几次那种关键时刻,如果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或者获得了一个不好的结果,其实并不可怕。因为有大把的时间可靠努力扳回来。 可怕的是因为一次错误而慌乱了、不自信了,自暴自弃了。可怕的是一次错误选择之后,又接连做了几个错误的选择,一串错误叠加起来,结果就很难挽回了。 赞同 4129​
哆来咪 猫好,人坏,别烦我,滚!
我曾经模拟过一次流浪。 因为我想看看我对外物的需求到底能低到什么限度。 于是,一个人,走国道,住帐篷,吃干粮和水,在草丛里尿尿,在路过的村民家歇脚。有时候甚至连帐篷也不搭,国道上有很多给货车司机的饭店旅馆聚集处,我跟饭店老板说一声,在他们门口铺上防潮垫盖上小被子就能睡一下午。 醒来的是傍晚,一睁眼就对上满天的云彩,刚醒赖着不想动弹,就这样躺在路边,看着天一点点由浅蓝到深蓝再到黑,云隐去,星满天。 我就这样看着,心里无比平静,躺够了就起来,感觉精力充沛,继续去往下一个村庄。 除了平静,还有喜悦,无与伦比的喜悦。 在遇到树下的小松鼠时,在闻到遍布山野的花香时,在月光照亮整个山谷如银昼时——我抬头,我知道我和李白都曾在这样深夜的山谷,看见过同一个月亮。 生命的奇迹,时空的重叠,来自宇宙与人类浩大渺茫的震颤,都曾流遍我心神。 当然,模拟只是模拟,我并非真的在流浪,全程为了保证安全,绝不离开公路和人烟,隔两三天也会吃饭店睡旅馆,到了城市还会好好住几天。 我只是想通过这种短暂将外物归零的方式,抛却掉一切大他者附着的目光,追寻真正属于我的答案:我在活什么。 我必须找到这个答案。 因为我发现,我原先活着的方向都是整个外界给我构建起来的,但我以为是我想要,我以为那真的是我的理想。我被骗了。 发现被骗,来自于一场人生的全面崩塌。 我学生时期是一个活得很假很空,包袱很重的人。 打记事起,我出门从不穿拖鞋,校服扣子扣到最上面。长大后每天化妆上早八,对自己有着近乎苛刻的礼貌和道德要求,连说话嗓音都是跟播音员一样字句分明,温柔平稳。 对人对事看永远温和大方冷静持重,该营业的时候也可以很热络控场。对自己要求很高,知道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就实习和竞赛连轴转,拿个二等奖都觉得天塌了。 非常非常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小心翼翼维护着自己的对外形象,致力于把自己活成一个漂亮的人生模板,不敢踏错一步。 我当时真的觉得,如果我哪一步走错了,我的理想人生就会全盘崩塌,还不如死了算了。 我没想到那一天来得那么快。 因为双相抑郁,我失去了一切,昔日规划全部作废,疫情,负债,无业,发胖,又压上家庭重担,被逼入死角。 所有在意的东西全盘摧毁,专注力,记忆力,创造力,思维水平,做事能力。 甚至健康,甚至自信,甚至勇气。 最惨的还是智商骤降,脑雾,终日恍惚。我最严重那两年真的跟个废物一样动弹不得,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好起来,也许永远好不起来。 当时我20岁,在对未来最满怀期待的时候,我崩了,毁了,坏了,就如题目所说,仿佛人生就这么被轻易摧毁了一样。 但事实上并没有,我不仅活着,这一切,好像?也没什么? 对,并没有什么可怕到无法承受的后果,只要没死,太阳照常升起,我照常得吃饭睡觉。 该看病看病,该吃药吃药,存款用完了没钱看病就去借钱。好像,也没什么? 没有心力精力按照规划进名企拿高薪,攒了一大堆奖项履历最后草草找了个普通工作混日子,好像,也没什么? 病情愈发严重无法维持工作,无业,躺平,失去经济来源,那就花呗度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躺着,好像,也没什么? 家里出事那就信用卡套现支撑家用,能借的借了遍,再周转,偶尔逾期也没办法,总得先应付眼前,好像,也没什么? 我的身材必须要穿收腰的衣服,不然很难看,但后来我开始故意穿松垮宽松的衣服,故意邋里邋遢行走在大街上,还不洗头,好像,也没什么? 不再用自己的生命力滋养维护我曾苦苦维持的和谐家庭关系,发疯,从“别人家的孩子”变成了最大的笑料和耻辱,好像,也没什么? 和家暴的母亲断绝关系,拉黑一切去陌生城市,她信念崩塌陷入抑郁闹自杀,我平静的说这是你自己该面对的命题,好像,也没什么? 这些事情很幼稚,对于久经波折见过风浪人来说也许不值一提,但我当时20岁。每一件都是曾觉得这辈子也逃不脱跑不掉的枷锁,都是比死了还难以面对的事情。 但真的面对上了,也能活得好好的,也能在无尽沉默的不眠夜晚之后,把一个个走入死局的棋盘掀翻。我不玩了,都别玩了,都去死。 活着,活着,活着。 饮食,睡觉,保持呼吸。 慢慢地,有一天就能动弹了,能做事了,于是就一件件去处理那些崩掉的事情。没钱了就赚,动不了的时候就歇一下,就像收拾一个原子弹爆炸后的废墟,慢慢也就收拾完了。 收拾完后甚至比以前更好——掀桌子之后,走不通的许多路反而走通了,我一身轻松,天地阔朗,从未过得如此自在。 当你把以为永远摘不掉的枷锁就这样打碎时,你真的会发现过往构建起来的一切理想人生模板就是骗局。 我无数次感恩命运,如果我没有在20岁的时候崩盘,我会顺着这个路径走下去,发展事业和人生进度,在最好的年纪挑一个称心的丈夫,缔结看起来和谐的婚姻,给所有人满意的答卷。 ——再在40岁的时候崩掉:去他妈的!到底是!谁他妈的!给我的人生布置了试卷!我他妈怎么一辈子都在交答卷! 随即意识到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试卷。 哦,碎掉了呢。 上天眷顾我,20岁正要开启人生的时候,它把我包袱里那些“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光鲜优雅体面他者凝视自我形象理想人生”都尽数扯出来,砸了个粉碎。 然后掐着我的喉咙说:你自己好好看看你自己,你是谁。 我以前总怕出错,我觉得出错了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我总想把事情都做好,可对错是谁来分?好坏是谁来判?我们是何时被植入了对错好坏的概念,然后又何时开始把自己塞进那个正确的做题模板? 我们总把大他者之欲当成自我之欲,这两者虽然往往重合,担内核完全不同。 大他者之欲是:“我应该所以我想要”。 自我之欲是:“我喜欢所以我想要”。 直到大病一场,在生物层面见到死亡的影子,或者流浪一次,在社会层面见到死亡的影子,才感受到,不对,不对。 如果你直面过死亡,最终会发现一件事,就是自己的命只有自己来担,其它人的命也得他们自己来担。 我生命的体验都落于我,半点都不会分给其它人,可在是个世界上活着,我们都早早被剥夺了自己最初始的感受,不知道什么是喜欢,只剩下了,正确,正确,正确。 模拟流浪,就是让大他者归零的一次尝试。 这种极端抛却一切,跳出世俗框架的方式,可以让自己摆脱附着的大他者凝视。我不是任何人的孩子朋友学生,我只是这天地间的一个行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想要什么,我自己来感受我的心。当我真的只有我自己时,我第一次没有被干扰地听到了身体的感受,本心的感受。 别误会,我可没有大彻大悟。 事实上我经过这一遭,更明白了我就是个彻头彻尾吃不了苦的城市废物。我需要柔软的大床,洗澡的热水,干净漂亮的衣裳和干净漂亮的我自己。我还得吃肉,蔬菜和水果,我还需要喝奶茶和咖啡,干粮太难吃了。 我就想要吃好吃的,喝好喝的,在舒适的环境里生活。喜欢就是喜欢,没有对错,没有应该,我只需要去触摸到事物的本身——就是它原原本本的本身——再自己来判,我喜不喜欢,我想不想要。 我要这些东西,不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什么生活方式,什么社会定位,仅因为这些东西让我愉悦,而我乐于给自己努力创造愉悦。 那如果得不到呢?也没关系,吃干粮也能活,我在流浪的路上吃着干粮与月亮对视时也很快乐。 生命真的很简单,活着也很简单。 只要不死,人就能活着。只要活着,人就能继续走下去。 不优秀,不努力,不好看,不体面,一无所有,居无定所,灰头土脸,都不影响我活着,都不影响我在这种活着里体验自然与生命。 当然,我还就是那个吃不了苦的城市废物,肯定是想要更让自己舒适的体验,所以我两个月的模拟流浪结束之后就快快乐乐回城市赚钱去了。 看起来又是回归了原有轨迹,但心境早已变了天地。人在心思澄明的时候,是不会被工作内耗的,也不会焦灼拧巴,殚精竭虑。 钱很重要,外物都很重要,但它们不是活着的意义,更不是活着的枷锁,而是我享受生命体验的途径。 如果你真的体会到了“想要”所以就去做了这种简单到极致的思维,你就会抵达心中的无限安宁自洽。 我想,万一我以后入狱,残疾,破产,重病……好像也没什么,如果命运非要安排这些降临,我一切皆可接受。大不了多哭几次。哭也是一种体验。 它们不代表任何东西,我的人生并不会因为这些被摧毁,只要我还活着,我的人生就在继续着。 不必说什么容错率,生命本就没有对和错,只有活着。







a
aprilween
一方面是幸存者偏差,另一方面有些人当初见识不够,以为天大的事情,其实在整个人生里是无关紧要的
T
Temporarilycalm
虽然但是,在中国,一个孩子跳楼了,大家会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一个考上好大学的孩子退学了,大家就会拍着大腿说“啊!为什么!太可惜了! 容错率个鬼
U
Unionville
物质上养自己和滋养自己的心灵往往很难统一,饺子导演是幸运的,坚持做自己最喜欢也最擅长的事,这个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刻(转行、长期创作没收入)还有他父母支持托底,到他后来的成功。如果是张雪峰,他会说如果你家里有矿,那你爱学啥学啥,不然就老老实实选个能就业的专业。
有托底跟没托底不一样,但是一般人会把这个底想得很高,要有房有存款能支撑生活开销,为了这个底而打拼,而实际上这个底其实是财富自由,是大多数人的天花板,真正的底也有可能是金牌讲师的底,脏兮兮,睡帐篷,领救济食物。然后被收容,又买了旧房车,再到现在的考卡车驾照。最近卡车司机的形势有变,不过以他强大的精神内核,估计他总能找到属于他的路。
相比较而言,另一个润人甜甜圈就比他还惨,润中的遭遇不提,他后来自己买了辆破车跑外卖,其实起点比讲师高,可惜精神上似乎有问题,又染上了毒瘾,现在都在传他已经挂了
看过一些婚姻生活过得一地鸡毛又不肯离婚的帖子,恐怕是担心一个人无法承受单亲妈妈的压力,然而在美国单亲妈妈也很普遍,人家也都还在生活,实际状态未必说哪个一定更好或更差
之前刷到过一些国内向前农场的视频,博主自己上山养猪失败了,拍视频搭房子有了点名气,开始有人加入,没收入,管吃管住管干活,不少生活和生产物资都是网友捐助的,居然越做越大,一个农场分几个大队,还成立了分农场。去的人有真正财富自由的,也有抑郁、生活迷茫或者纯粹想找个地方打发时间的,看起来也都还挺开心(不开心随时可以跑,没人拦着)
绝大多数人很难有物质和精神都富足的幸运,也很难接受流浪街头的底,还是要兼顾物质和精神。但是相比一味追求财富自由、达不到就焦虑的托底,了解一下自己想象的底之外还有很多可能也没什么不好
U
Unionville
Temporarilycalm 发表于 2025-05-24 10:21
虽然但是,在中国,一个孩子跳楼了,大家会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一个考上好大学的孩子退学了,大家就会拍着大腿说“啊!为什么!太可惜了! 容错率个鬼

社会的评判和接受度跟人生的容错率是两码事。人生是要靠自己走过来的,有时候要放下很多东西才能走得更轻松一些,包括外人的评判
朱令25
不要太拿别人当回事. 得罪老师什么的,老师也就是一份职业,没有到黄袍加身的程度,和这个合不来就换一个班级,有什么大不了? 而且很多老师自己都没什么人品,跟学生索要财物的可不少,我一次都没惯着,有这个苗头马上举报上去,不是没有钱,只是不能惯这个毛病.
真正有师德的老师是不会打学生主意, 或者跟学生要钱的. 不想自己的人生被毁掉,就要隔离掉会毁掉你的人,防着一万遍都不为过.
U
Unionville
流落街头和吸毒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是不能接受的,然而电影《流浪猫鲍勃》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吸毒的流浪汉,只是救了一只流浪猫并且花了自己仅有的一点钱帮它治病,一人一猫相依为命,后来他居然戒毒成功、出书、全球畅销、故事被拍成了电影、买了房,完成了一条在常人眼里完全不可能的逆袭之路。那只猫也成了他的底线,在猫咪遭遇车祸身亡之后,他再度沉沦,复吸,卖了房子。
最新的消息是他再度戒毒成功,并开始做一些慈善工作。他的第一次逆袭是个奇迹,但好在还有那只神奇的猫咪鲍勃,第二次其实更艰难,因为鲍勃不在了,然而他还能走出来,也很让人惊讶并敬佩
同样的,我无法想象自己缺了手脚或者瞎了会怎样,也能看到那些没有双臂或者瞎了的人仍然自立、乐观、还干活养家。我以为的底线在某些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健康人抑郁了,而脑瘫的小佳和近乎全盲的黑灯去讲脱口秀居然也讲得很成功,小佳讲段子是真的讲得好,并不是因为你觉得他残疾博来的同情分,你能看出来他是发自内心地快乐。黑灯是看到过光明的,比天生的盲人可能更难接受,现在也很放松、自信、强大
没人愿意处在绝境里,但是看到有人从常规认知里的绝境中走出来,也总会给人以力量
U
US2020
感谢上帝给了我一个有智慧的妈,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早就把这些道理给我讲明白了。
大学同学的妈跟她说,你不要晚上单独出去,如果遇到什么事,你干脆就去死了吧。 我妈跟我说,遇到坏人就拿出不要命的气势去反抗,如果对方也不要命,就千万保护好自己的性命,宁可吃眼前亏,就当被狗咬了。
感谢上帝我们都没有遇到很坏的事,但我活得一直都很有底气,觉得可进可退,什么样的环境都是暂时的。
c
centenario
Unionville 发表于 2025-05-24 12:39
流落街头和吸毒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是不能接受的,然而电影《流浪猫鲍勃》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吸毒的流浪汉,只是救了一只流浪猫并且花了自己仅有的一点钱帮它治病,一人一猫相依为命,后来他居然戒毒成功、出书、全球畅销、故事被拍成了电影、买了房,完成了一条在常人眼里完全不可能的逆袭之路。那只猫也成了他的底线,在猫咪遭遇车祸身亡之后,他再度沉沦,复吸,卖了房子。
最新的消息是他再度戒毒成功,并开始做一些慈善工作。他的第一次逆袭是个奇迹,但好在还有那只神奇的猫咪鲍勃,第二次其实更艰难,因为鲍勃不在了,然而他还能走出来,也很让人惊讶并敬佩
同样的,我无法想象自己缺了手脚或者瞎了会怎样,也能看到那些没有双臂或者瞎了的人仍然自立、乐观、还干活养家。我以为的底线在某些人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健康人抑郁了,而脑瘫的小佳和近乎全盲的黑灯去讲脱口秀居然也讲得很成功,小佳讲段子是真的讲得好,并不是因为你觉得他残疾博来的同情分,你能看出来他是发自内心地快乐。黑灯是看到过光明的,比天生的盲人可能更难接受,现在也很放松、自信、强大
没人愿意处在绝境里,但是看到有人从常规认知里的绝境中走出来,也总会给人以力量

再度戒毒成功就是戒毒不成功。我认为吸毒是容错率为零,不要想着回头上岸
e
ellenalmy
回复 7楼 Unionville 的帖子
电影是电影。吸毒的人是不可能好的,除非是大麻这种。但是街上那些吸毒无法生活的基本上不可能是大麻这种程度的。毒品会物理性改变脑袋,不可能戒掉的。
a
awen
如果你身上承担着另一个人的责任,该怎么办呢?比如小婴儿,比如老年不能自理的父母。自己的需求再低,感觉也没有退路。难道可以抛弃他们?
o
oliveandlemon
鸡汤罢了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