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了解了心理学上的术语“喜恶同因”,太deep了

j
jdgnks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意思是一个人所有性格特征本质都是一体两面的,所谓的优点和缺点,只不过是角度不同的特点。比如,你开始被他的浪漫打动,久了可能会觉得他轻浮风流;他曾让你惊艳于体面,转头就让你受不了他的挑剔和傲慢;你欣赏他的敏感细腻,久了就觉得他虚伪得让人如同吞了苍蝇;你被他的理性,情绪稳定吸引,却也开始觉得他冷淡,难以共情。
大衣被禁
其实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只要不是既要又要就可以了。生活就很幸福了
爱慕忘机
最近学了个词,叫情绪共振。 一言未尽,情已几转;给个眼神就够了,接话全是默契。 但这种关系,通常俩人都太敏感,情绪浓度太高,相处太累,不一定走得远。
z
zyy813
这个很好理解啊,勇敢是莽撞,谨慎是懦弱,自信是自大,聪明是算计。所有人性格的形容词都有褒贬两面。
s
susansd
回复 1楼 jdgnks 的帖子
一句话,男人没有好东西,就行了。
s
susansd
zyy813 发表于 2025-05-16 13:06
这个很好理解啊,勇敢是莽撞,谨慎是懦弱,自信是自大,聪明是算计。所有人性格的形容词都有褒贬两面。

就是,爱你的时候,你放的屁都是香甜的, 不爱了,你呼吸都是错
等你的季节
susansd 发表于 2025-05-16 13:52
就是,爱你的时候,你放的屁都是香甜的, 不爱了,你呼吸都是错

嗯, 爱你时候, 老婆你好聪明, 不爱的时候, 老婆你怎么这么斤斤计较。。
q
qas168888
是的呀!
e
eijiakaso
有钱有势是挑剔的基础,不分男女。
a
adsffdbhg
没错的
G
Guava2024
全是从自己内心滋生出来的假象 观照 剥离开 其耐我何
N
Njma
我发现有DeepSeek后,没法写自己的东西。它写的比我自己想的又深又全。
"喜恶同因"是一个深刻的人际关系洞察,它揭示了人性评价中的相对性和主观性。这一概念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理解:
1. **认知透镜效应** 人们往往通过自身需求滤镜观察他人特质。当某个特质符合当下需求时(如热恋期需要浪漫),它被定义为优点;当情境变化后(如寻求稳定时),同一特质就变成了缺点。这反映了评价者自身状态的投射。
2. **特质的双极性** 所有性格特征都像硬币的两面: - 决断力强 ↔ 独断专行 - 谨慎细致 ↔ 优柔寡断 - 热情开朗 ↔ 边界感弱 特质本身是中性,其价值取决于具体情境和互动对象的心理需求。
3. **关系发展阶段的影响** • 蜜月期:大脑会主动将特质"正向标签化" • 磨合期:开始注意到特价的代价 • 稳定期:能否共存取决于能否理解特质的完整性
4. **自我认知的启示** 这个概念同样适用于自我接纳。当我们纠结于"改变缺点"时,可能需要思考: - 这个所谓缺点是否是某个优势的共生体? - 它是否在特定情境下曾带来益处? - 真正的成长不是剔除特质,而是学会情境调控
5. **人际智慧的运用** 成熟的关系管理在于: ① 建立特质转换意识(看到对方让你不满的行为正是当初吸引你的品质) ② 设置合理期待(承认没有"完美适配"的人格) ③ 发展调节能力(在不同情境中激发特质的积极面)
这种理解能帮助我们超越非黑即白的评价体系,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包容的视角。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说:"光明与阴影永远相伴相生,所谓完整人格,是能够容纳自己所有对立面的人。"
f
fj033
为什么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恐同即深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