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出生的年代,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多于90%,夫妻的一方如果有创伤,另一方很可能也会有,就因为这些创伤的存在,才会促使这两人看对眼成为夫妻。 另外,创伤不是坏事,一旦看到并承认自己的创伤,那是一辈子最大的财富和取之不竭的源动力,对孩子和配偶都大有益处。很多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是认清并克服自己的创伤,然后去帮助有类似创伤的其他人。创伤让他们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和不畏惧黑暗的勇气。 May you have courage when there is fear May you have compassion when there is suffering May you have light when there is darkness
在我们出生的年代,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多于90%,夫妻的一方如果有创伤,另一方很可能也会有,就因为这些创伤的存在,才会促使这两人看对眼成为夫妻。 另外,创伤不是坏事,一旦看到并承认自己的创伤,那是一辈子最大的财富和取之不竭的源动力,对孩子和配偶都大有益处。很多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是认清并克服自己的创伤,然后去帮助有类似创伤的其他人。创伤让他们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和不畏惧黑暗的勇气。 May you have courage when there is fear May you have compassion when there is suffering May you have light when there is darkness tomjust 发表于 2025-05-11 23:18
其实我赞同层主。 也就是我跟娃有时说的,A lot time, you learn much more from difficult projects. And that frequently is the other side of the same coin.
tomjust 发表于 2025-05-11 23:18 在我们出生的年代,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多于90%,夫妻的一方如果有创伤,另一方很可能也会有,就因为这些创伤的存在,才会促使这两人看对眼成为夫妻。 另外,创伤不是坏事,一旦看到并承认自己的创伤,那是一辈子最大的财富和取之不竭的源动力,对孩子和配偶都大有益处。很多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是认清并克服自己的创伤,然后去帮助有类似创伤的其他人。创伤让他们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和不畏惧黑暗的勇气。 May you have courage when there is fear May you have compassion when there is suffering May you have light when there is darkness
tomjust 发表于 2025-05-11 23:18 在我们出生的年代,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多于90%,夫妻的一方如果有创伤,另一方很可能也会有,就因为这些创伤的存在,才会促使这两人看对眼成为夫妻。 另外,创伤不是坏事,一旦看到并承认自己的创伤,那是一辈子最大的财富和取之不竭的源动力,对孩子和配偶都大有益处。很多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是认清并克服自己的创伤,然后去帮助有类似创伤的其他人。创伤让他们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和不畏惧黑暗的勇气。 May you have courage when there is fear May you have compassion when there is suffering May you have light when there is darkness
我真心的认为,大部分人的托举真的不会对孩子过得好不好有多少改变。你说的对,除了给你孩子增加焦虑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别的实际意义
父母能帮忙的无非是转学,可是对娃伤害还是很大的
完全和我娃一样,骨瘦如柴。我姐姐说来我家,都不敢抱她,怕把她骨头抱折了。她啥也不肯吃。
作为中国人,中国长大的,最难的地方就是 把国人那一套 各种 育儿理念 抛弃掉,绝大部分 其实是 糟粕 ,打着 为了孩子好,希望他们过得好,实际是 为了满足自己的 作为父母的 面子,以及 应付各种 虚无缥缈的 内心 焦虑感,而在那里 control freak
同样最难的地方在于 不去 盲目攀比,
学会尊重孩子是一个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同的 独立个体,
养第一个娃,初为父母,犯了很多错误,走了很多弯路,再养第二个 第三个娃,自己不断地 重塑自己的价值观 认知,不仅仅能够更 enjoy 养孩子的 辛苦,同时 孩子的成长过程 也让自己 更成熟,更成为一个 正常的 接地气 的 成年人。
还有孩子小时候半夜发烧 一家人都不能睡 跑去急诊 只要不生病 啥都不是大问题 不过现在孩子大了 又有点担心他的感情问题 LOL
大了就好了,特别是上小学以后,除了陪写作业,样样都能自理了就好了。
到了青春期叛逆期,又开始心累。
最难的是怎么说服自己无条件的付出,耐心和爱。 人非圣贤,总会有一些时刻觉得真是挖坑给自己找罪受LOL
是啊,有些时候真的是想放弃,实在是卷不动
最难的是意识到娃是完全独立的一个人,父母要不带任何偏见地去“看见”她/他,和他们一起生活在此时此刻,不能被原生家庭的特定思维习惯锁死,要反思要改变,让代际创伤在自己这里终结。
顺便推荐一本育儿书《看见孩子》Good Inside,微信读书app上有,每个孩子都是Zen Master,他们做到了活在此时此刻。
evolutionary pressure 在大部分人的基因里,不算无条件付出。华人版艾迪们例外。
让不是有毒原生家庭出身的那一位帮忙。
承认自己如果是有毒原生家庭出身的话,这一点确实是输在起跑线上,只能慢慢追,以及两人合作。
育儿书看过千遍,也比不过非有毒原生家庭出身的不看育儿书就一遍水过。没办法也是事实。
小孩非常粘人,大人没有自己的时间了
但还是热爱无性婚姻不是?有时间不也是追剧?
在我们出生的年代,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多于90%,夫妻的一方如果有创伤,另一方很可能也会有,就因为这些创伤的存在,才会促使这两人看对眼成为夫妻。
另外,创伤不是坏事,一旦看到并承认自己的创伤,那是一辈子最大的财富和取之不竭的源动力,对孩子和配偶都大有益处。很多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是认清并克服自己的创伤,然后去帮助有类似创伤的其他人。创伤让他们有强大的共情能力和不畏惧黑暗的勇气。
May you have courage when there is fear May you have compassion when there is suffering May you have light when there is darkness
你如果知道没有能力托举,就要学会放手!
其实我赞同层主。
也就是我跟娃有时说的,A lot time, you learn much more from difficult projects. And that frequently is the other side of the same coin.
不过话说回来,两个都有创伤的,难度更高不少。因为比较难判断是不是两个人都在逆行道上。
这就是我说的,出了国的老中,
重塑自己的一切认知和价值观,
能做到这一点,家人 孩子 获得重生,过正常人该过的日子
做不到,基本上还是 陷入 国人文化的 糟粕里
想起有次逛商场看到一个男的带个坐婴儿车里的小孩,小孩哭闹了半小时,男的玩了半小时手机
有一种说法夫妻往往是创伤程度匹配的,潜意识相互吸引。不知对不对。
说实话我觉得“无条件的付出“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付出了就想得到就有期待,对配偶对子女都会这样。这是人性,那就承认它,接受它,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好了。
也许,在付出的时候需要认真想一下,这是不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付出?如果不是赶紧停手,不管对谁。如果真是自己无怨无悔的付出,以后没有回报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更容易接受呢,毕竟当初是你自己主体性的选择。
最难的是无法接受娃试错的过程,确保父母就是娃的顶点永远无法超越,而且是千秋万代的顶点,并且还美而不自知。
话糙理不糙!
Total package 理论,帅哥美女一见钟情的不一定,但我等穷矮丑日久生情的完全很有可能。
大部有毒家庭出身的做不到,无法改变。
部分原因可能是理论错误,我们过去的理论太强调合作,认为 NPD 和 ASPD 是一种人格缺陷。
但最新的理论不这么认为,而是认为 NPD 和 ASPD 更像是 alternative evolutionary survival strategy,个人觉得是适应人类历史里 lawless 缺乏警察机制的时期。
而如果这个理论正确,我觉得如果婚姻里的另一半不是创伤家庭出身的话,应该把婚姻家庭里跟创伤家庭出身的互动,更多使用人类性竞争模式而不是性合作模式。当然总体是个度的掌握。
我同意你说的。不过感觉有2个难点。 1. 你在亲密关系或者亲子关系的遇到了各种冲突,有时候能照见自己的创伤,有时候不一定能看见。而且这些创伤是一个个的结点,不是说今天你看见和克服了一个,明天就雨过天晴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遇到孩子的青春期,有时候感觉好难。 2. 即使照见了自己过往的创伤,有时候自己并不一定有能量去克服,尤其是没有从父母身上习得好方法,对于书上可行的路径并不笃定,或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路径。我觉得能做的就是做好课题分离,尊重他人命运,即使他人是你最心爱的孩子。
也就是说,这种 alternative evolutionary survival strategy 有一个弱点就是情绪不稳定。或者说,不能稳定地 stay 在一个 mental state 里。
而在 evolutionary 竞争的过程中,进化给了他们她们一种生存的办法,就是让周围的人情绪也不稳定,这样他们她们的情绪不稳定就不会成为弱势。
(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大优势的,特别是竞争的环境。但是话说回来,这类没有成为 primary evolutionary survival strategy,只能是 alternative,那肯定是有其弱点即使是隐藏的弱点)
所以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 controlled space-out, controlled dissocaition,并且一直停留在这个稳定的半脱离状态。而这样一来他们就束手无策。
比如隔壁鸡蛋妈楼里,小孩的一个被利用的,就是跟妈说了打算试着做复杂牛扒,结果就热情也就是 motivation 就被利用然后 gaslighting。
其实反过来想想,焦虑妈最怕的是啥,是对方没有 motivation,也就是怕对方情绪稳定。
(对,根据最新的 NPD 和 ASPD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缺陷,而是 alternative evolutionary survival strategy 的角度,其之所以不能成为 primary evolutionary survival strategy,也许就是无法应对周围人情绪稳定并且理性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环境,至少是劣势)
那解决的方法就很简单,不需要 kill 自己的 motivation,而是一直长期保持 space-out 的距离和观察状态,如果一旦有被过激,就第一时刻逃离并且 stay 在这个 space-out 的观察状态,表现出一副没有任何 motivation 的样子(或者 motivation 不受外界影响)。这样无论是轻度 NPD 还是 BPD 还是 ASPD,统统轻松拿下。
其实也是有一定道理,虽然不绝对。
就好比华人版抱怨很多生活不能自理男,但从某一个角度,生活不能自理男,确实是容易吸引有毒创伤家庭出身女,可能是潜意识感觉容易控制生活不能自理男。
确实生病最难。
我家老二也是饭渣,从小不喜欢吃饭, 每天变着花样还这不吃那不吃。出门旅行更严重, 只吃超市里的零食,当地的美食一律不吃。现在快高中了还是挑食的厉害
我同意的,当把自己的创伤处理好了,不光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职场关系,甚至和原生家庭的关系都可以处理好。有一把钥匙,可以开启所有的大门。
学会尊重他人命运,是寻找这把钥匙的一个必经过程,前面还有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