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太子萧统

L
Lantianbihai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萧统是一个非常悲情的人物,博学多才,善良温和,对整个世界和百姓苍生都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如果他最后成功登上皇位,南朝梁的历史肯定会是另一番模样,绝不至于像现在我们在史书上所见到的那样黑暗悲催。可惜天不假年,他遗憾地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大家说说,中外历史上还有类似萧统的太子吗?即使政治水平有,也不可能有他的文学才能吧? 昭明文选,是一座高峰啊。
巴菲特小号2.0
刘据
s
springwaterhot
老好人当不了皇帝。
L
Lantianbihai
回复 2楼 巴菲特小号2.0 的帖子
刘弗陵也还不错啊,只是寿命太短。汉宣帝刘病已 (刘询) 还是位中兴之主。
但是南梁从萧衍之后,皇帝不是傀儡就是短命,当然南梁本身就只有55年,萧衍自己就占了47年。
最不能原谅的是毁书的萧绎,毁的是文明。
L
Lantianbihai
回复 3楼 springwaterhot 的帖子
嗯,比如朱允汶和扶苏。
f
foreverf
回复 1楼 Lantianbihai 的帖子
记得很多年前看过一部言情小说,男主就是萧统,结局成仙了好像。
m
mysrrx
昭明太子死得早是好事,没见到宇宙大将军侯景践踏这片土地。他没可能改变什么的,他爹活得太长了,他爹接纳侯景的时候,南梁就不可挽回了。南梁那时候已经弱得难以想象,真是高欢宇文泰棋逢对手,腾不出空来,不然随便哪一方都能轻松把南梁拿下。
L
Lantianbihai
回复 6楼 foreverf 的帖子
Mm 还记得小说的名字吗? 昭明太子英年早逝,太可惜了!
学会游泳还是很有用啊。鲁肃, 王勃,明武宗朱厚照,都是因落水不会游泳而失去性命的。
L
Lantianbihai
回复 7楼 mysrrx 的帖子
您说得很有道理。
南梁的崩溃是萧衍长期统治积弊加上侯景之乱的合力结果,而非单纯“弱”或“对手太强”。若萧衍没有活那么长( 中国活得第二长的皇帝)或晚年没那么昏溃,历史或许会不同,但昭明太子萧统确实,并非关键变量。
f
fatcat0524
善良温和,悲天悯人- 这基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料了,换这种估摸更乱。
L
Lantianbihai
回复 10楼 fatcat0524 的帖子
善良不等于无能和优柔寡断啊。 历史上还是有“仁君”成功的例子的,比如: 汉文帝,宋仁宗和明孝宗。
善良皇帝未必无能,暴君反而容易翻车,比如秦始皇和隋炀帝。治乱的关键在于能否用仁义聚民心,以权术稳大局。善良仁政的基础上,还要有果断的权术和平衡。
m
mysrrx
回复 10楼 fatcat0524 的帖子
善良不等于无能和优柔寡断啊。 历史上还是有“仁君”成功的例子的,比如: 汉文帝,宋仁宗和明孝宗。
善良皇帝未必无能,暴君反而容易翻车,比如秦始皇和隋炀帝。治乱的关键在于能否用仁义聚民心,以权术稳大局。善良仁政的基础上,还要有果断的权术和平衡。
Lantianbihai 发表于 2025-05-11 01:55

汉文帝的手段可不一般,在李世民出现之前,他是中国皇帝的楷模,此人心机手段一样不缺,并且该狠的时候一点不弱,不说他原配的可疑死亡,他逼死舅舅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个软弱的皇帝。当然他对老百姓很宽厚,他统治的时候竟然免除了全国的农业税13年,可称千古一人,直到两千年后的江泽民时代中国才有第二个政府能做到。他不喜欢用兵,但他对军事的眼光可不弱,周亚夫就是他提拔的。宋仁宗就比他差了很远,明孝宗就差得更远了。
L
Lantianbihai
回复 12楼 mysrrx 的帖子
嗯,基本同意您说的。有几个小点:
汉文帝免税时长是11年(前167—前157年),而非13年。
逼死舅舅薄昭,是确有其事。因薄昭擅杀朝廷使者,汉文帝为维护法度逼其自杀,显示其"外柔内刚"的特质。
汉文帝是阶段性减免,2006年是制度性废除。
汉文帝原配之死:存在疑点,但无实证指向汉文帝本人。
汉文帝是皇帝的楷模是在李世民之前吗?我觉得是逐渐形成的。 那刘邦,刘彻,刘秀呢?
我个人最喜欢宋仁宗,他那个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群星闪耀时啊,唐宋八大家中的5位都在他的时代,还有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沈括,狄青,包拯,种世衡...
m
mysrrx
Lantianbihai 发表于 2025-05-11 02:51
回复 12楼 mysrrx 的帖子
嗯,基本同意您说的。有几个小点:
汉文帝免税时长是11年(前167—前157年),而非13年。
逼死舅舅薄昭,是确有其事。因薄昭擅杀朝廷使者,汉文帝为维护法度逼其自杀,显示其"外柔内刚"的特质。
汉文帝是阶段性减免,2006年是制度性废除。
汉文帝原配之死:存在疑点,但无实证指向汉文帝本人。
汉文帝是皇帝的楷模是在李世民之前吗?我觉得是逐渐形成的。 那刘邦,刘彻,刘秀呢?
我个人最喜欢宋仁宗,他那个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群星闪耀时啊,唐宋八大家中的5位都在他的时代,还有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沈括,狄青,包拯,种世衡...

秦皇汉武的地位都是现代才抬起来的,在古代,他们是暴君的代名词,汉武要相对好一些。你在古代说一个皇帝象汉武帝,绝对不是夸他,如果说他象秦始皇,那就是指着鼻子骂了。刘邦的名声比较两极,真正干事的人称赞他,明白他的能力真的非常强,也与民生息。但司马迁把他的缺点也全写出来了,所以名声就相对没汉文帝那么完美。刘秀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完全是小透明,在点评的时候根本不会有人想起他来。
h
heartstorm2025
善良也可以是好君主,南朝相对来说还是团结的,败就败在萧衍老头身上了。
S
Shimuzhijian
这个假设是不存在的。侯景之乱是萧衍所致,侯景军入建康,陷台城,萧衍病/饿死,然后简文萧纲才继位。 萧纲与萧统一母同胞,也一样博学好文。在侯景掌控之下名为皇帝苟延残喘,最后他一家大部分子女一同被杀,这样悲惨的结局,萧统如果没死估计就轮到他。反而因为他早死,他的年纪较长的儿子们都在外面,萧詧后来还是西梁“皇帝” — 隋炀帝萧后的祖父 萧家很多人都文采斐然,包括萧衍,萧绎,萧衍还好,有50年承平,其余的都是乱世悲催
L
Lantianbihai
回复 14楼 mysrrx 的帖子
您的说法有很多可以商榷的地方啊:
我觉得这几位帝王的历史评价也是经历过高低起伏的。具体来说-
秦始皇:汉代贾谊《过秦论》虽批判其暴政,但也承认"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的制度开创性;李白赞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古风》),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封建论》)。 负面评价集中于滥用民力,而非否定其统一功业。现代评价也不是单纯抬高:现代史学仍批判其严刑峻法,只是更强调历史贡献。
汉武帝:班固《汉书》称其"雄才大略",司马光虽批评其穷兵黩武,但承认"袭文景之遗德,师其故智"。   唐代设"武庙"以汉武帝为配享(与秦始皇并列),宋太祖赵匡胤公开效仿其削藩政策。  
  "轮台罪己诏" 在古代是帝王反省的典范,不是单纯负面符号。
汉武帝在汉唐被尊崇,宋明因财政压力更强调其弊政。 刘秀在乱世(如东晋、南宋)常被提及为"复兴"象征。
唐宋以降,刘邦始终是"布衣天子"的典范(如苏轼《论汉高祖》)。
汉文帝以"仁德"著称,刘邦以"开创"闻名,后人对二者评价维度不同,并非此消彼长。
刘秀在古代是"中兴之主"的标杆,尤其受儒家和兵家推崇,绝非"无人想起的小透明"啊。
L
Lantianbihai
回复 16楼 的帖子
您说的侯景之乱是萧衍所致的说法有些过于简单了。 虽然萧衍晚年的失策(如对侯景的姑息养奸,宠信奸佞,还有内奸萧正德等)是侯景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但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一人。侯景自身的野心,南梁内部的政治矛盾和社会问题也是重要的因素。我个人觉得侯景真是个大恶魔。 多说一句题外话,我眼中的中国古代的四大恶人( 皇帝在另一个榜单)是董卓,贾南风,侯景和安禄山,他们给百姓造成了长期的战乱和灾难。
萧纲与萧统是一母同胞是不对的。 萧统的母亲是丁贵嫔(丁令光); 萧纲的母亲是阮修容?他们是同父异母兄弟。
“萧统如果没死估计就轮到他”的说法是您的推测吧?虽然侯景之乱对南梁皇室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如果萧统没有早逝,他是否会遭遇同样的命运是无法确定的。他作为贤明太子,或许能更好地应对危机,当然也可能成为侯景的目标。
萧纲确实也是个才子,文学创作才能甚至在萧统之上,只不过他的诗词立意不高,是宫体诗的鼻祖吧?
设想一下: 侯景之乱是不是可以避免呢?从现在留下来的大量历史资料来看,给南中国带来毁灭性破坏的侯景之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萧衍稍微重视一点,把侯景的问题拿上台面处理一下,侯景的叛乱就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无数苍生就不会妄遭涂炭之灾。侯景的这次本来可以防患于未然的叛乱,只因为帝国领导萧衍一个人的昏聩,由火药变成火星,再由火星变成火苗,最终形成燎原之势,烈焰冲天,烧毁了南梁的文明与繁华。算起来,南梁政府至少有三次机会能以正当的理由逮捕侯景,将他斩首或驱逐出境,完美消灭祸乱源头。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也没有如果...
s
spyj007
老萧衍长期吃素一天只吃一顿饭,弄得毫无火气万事都能忍什么欺骗都甘之如饴,他生的孩子怕也是些忍者神龟
旗亭画壁
Lantianbihai 发表于 2025-05-11 02:51
回复 12楼 mysrrx 的帖子
嗯,基本同意您说的。有几个小点:
汉文帝免税时长是11年(前167—前157年),而非13年。
逼死舅舅薄昭,是确有其事。因薄昭擅杀朝廷使者,汉文帝为维护法度逼其自杀,显示其"外柔内刚"的特质。
汉文帝是阶段性减免,2006年是制度性废除。
汉文帝原配之死:存在疑点,但无实证指向汉文帝本人。
汉文帝是皇帝的楷模是在李世民之前吗?我觉得是逐渐形成的。 那刘邦,刘彻,刘秀呢?
我个人最喜欢宋仁宗,他那个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群星闪耀时啊,唐宋八大家中的5位都在他的时代,还有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沈括,狄青,包拯,种世衡...

我也喜欢宋仁宗,中国历史上一半的名相贤相都在仁宗一朝
b
baicaiye
mysrrx 发表于 2025-05-11 02:28
汉文帝的手段可不一般,在李世民出现之前,他是中国皇帝的楷模,此人心机手段一样不缺,并且该狠的时候一点不弱,不说他原配的可疑死亡,他逼死舅舅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个软弱的皇帝。当然他对老百姓很宽厚,他统治的时候竟然免除了全国的农业税13年,可称千古一人,直到两千年后的江泽民时代中国才有第二个政府能做到。他不喜欢用兵,但他对军事的眼光可不弱,周亚夫就是他提拔的。宋仁宗就比他差了很远,明孝宗就差得更远了。

江时代和胡时代能取消农业税也是国力的增长为后盾,而且也是农业里的副产业有了很多税收收入的情况下
S
Shimuzhijian
Lantianbihai 发表于 2025-05-11 04:08
回复 16楼 的帖子
您说的侯景之乱是萧衍所致的说法有些过于简单了。 虽然萧衍晚年的失策(如对侯景的姑息养奸,宠信奸佞,还有内奸萧正德等)是侯景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但不能完全归咎于他一人。侯景自身的野心,南梁内部的政治矛盾和社会问题也是重要的因素。我个人觉得侯景真是个大恶魔。 多说一句题外话,我眼中的中国古代的四大恶人( 皇帝在另一个榜单)是董卓,贾南风,侯景和安禄山,他们给百姓造成了长期的战乱和灾难。
萧纲与萧统是一母同胞是不对的。 萧统的母亲是丁贵嫔(丁令光); 萧纲的母亲是阮修容?他们是同父异母兄弟。
“萧统如果没死估计就轮到他”的说法是您的推测吧?虽然侯景之乱对南梁皇室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如果萧统没有早逝,他是否会遭遇同样的命运是无法确定的。他作为贤明太子,或许能更好地应对危机,当然也可能成为侯景的目标。
萧纲确实也是个才子,文学创作才能甚至在萧统之上,只不过他的诗词立意不高,是宫体诗的鼻祖吧?
设想一下: 侯景之乱是不是可以避免呢?从现在留下来的大量历史资料来看,给南中国带来毁灭性破坏的侯景之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萧衍稍微重视一点,把侯景的问题拿上台面处理一下,侯景的叛乱就会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无数苍生就不会妄遭涂炭之灾。侯景的这次本来可以防患于未然的叛乱,只因为帝国领导萧衍一个人的昏聩,由火药变成火星,再由火星变成火苗,最终形成燎原之势,烈焰冲天,烧毁了南梁的文明与繁华。算起来,南梁政府至少有三次机会能以正当的理由逮捕侯景,将他斩首或驱逐出境,完美消灭祸乱源头。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也没有如果...

Huh? 萧统萧纲是同胞,梁书里明确说了,萧纲,昭明太子母弟也。 阮修容是萧绎的母亲。 侯景之乱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素,但是萧衍应该是责任最大。萧统以及他的弟弟们,当时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 除了文学之外。何况,侯景攻入台城—》萧衍死—〉萧纲继位,这继位的是萧纲还是萧统都一样的…… 另外昭明文选是萧统组织文人编辑,他在里面当然算是负责人,本人文学素养很高,但是参与的南朝文人们也贡献了不少,刘孝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