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就给你举个例子啊。 最近,我一个电话打到市政府。 我要他们来修我门前的路。路面有些破损。 接电话的是位女士。我说:our city ranks #1 livable now in the country. She said: yes, I heard that. I said: congratulations! But you know why? She asked: why? "It was because of me. I moved here, then it becomes no. 1" I said.电话里传来长时间爽朗的大笑声。我陪她一起笑了几十秒。结果,当天就有人来查看路了。 这个笑话,改编于一个著名的包袱。 就是一对新人在海边 新郎对着大海说: 太阳啊,你就升起吧。新娘说:亲爱的,你真厉害!你叫太阳升起,太阳就升起啦。
这么多年,我也没闲着,跳槽很频繁。 现在在家工作,跳槽更加方便了,因为不用搬家了啊。 因为我跳槽多,每次工资都涨个10%到20%,所以,我的工资和那些不跳槽的比,还是比他们高的。 同时也见识了不同的风景,结识了各地的同行,也挺好的。找reference都能轻松找一大把。 真正地体会到:人挪活啊。
不过,我也有底线:1年内绝对不跳槽。2+年,很可能跳槽,看我对单位满意不满意了(包括岗位,同事关系,领导关系,等等),而不是等单位不满意我了来对我动刀子。
未雨绸缪。我没事就看看工作,有满意的,就到LinkedIn上,看看领导和同事都是些什么人,以便大概确定一下值得去与否。记住:千万千万不要仅仅看工资决定哪个单位最好。工作环境,就是说同事和领导,最重要。每个想要你的公司,给的工资差不了多少。
你可千万别管:“ 啊!公司离了我怎么办啊?”, “撂挑子就走,是不是不道德啊?” 要知道,咱们一个螺丝钉没有那么重要!再说了,公司赶你走时,那可是冷酷无情啊。经历过的都是知道吧?所以,你给他客气啥啊?
一代移民,不太容易啊。毕竟文化啊、语言啊,鸿沟太大了。否则,我还真的自己开张了呢。
赞一个
切忌太严肃,一定要把会议气氛搞成轻松愉快型的。这样有利于各位发挥,也有利于主持人发挥。 许多难事,一笑就大事化小了
就一个indeed 就够了. 或者ziprecruitor 也行。 多了,重复,眼花缭乱的,不利于管理和跟踪。是不是这样?
怎么找到remote的?我感觉现在都要求rto
这个,可能主要和职业有关吧? 当然了,你多找找,肯定有在家工作的啊。
啰嗦一句,其实在家工作,也就是远程工作,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开会发言能力,尤其是那些容易胆怯的人,因为你可以在自己面前放一个草稿啊。等你熟悉了,熟练了,那就不需要这个草稿了。就像游泳练习好了,就可以到大海里去搏击风浪了。
所以,在家工作,还是很有好处的啊。不单单是有利于摸鱼,呵呵~~
说的太对了。刚到一个新单位,适应期,雇主对你要求不高。和原单位比,工资高了,任务轻了。那么如何不断找到新工作呢?我的经验就是不停地看着工作。用2年去找工作,提前下手。而不是雇主对你不满意了才开始愤然起兵,太晚了啊。早做准备,总比被人裁了,那样悲鸣的好吧?你看到的发出“找工作真难啊”感概的,都是平时没有计划和忧患意识的。要以不停地找工作,就当练习面试玩了吧,来应对美国工作极端不稳定的现实。以动制动是良策。搬家?总比你没有地方搬好吧?尤其是那些485觉得不保险的,更加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停地找工作,以防万一。你平常有忧患意识的,忧患不一定来。没有忧患意识的,忧患未必不来。有准备的仗,即使敌人突然来了,你也不至于慌不择路。
咱们在上学时有个座右铭叫做“小考小玩,大考大玩,不考不玩”,是不是? 职场,一样的啊,平时有危机意识,不停地看着工作市场点,大风大浪来袭时,才能临危不乱,胜似闲庭信步。
不停换工作,还有一个好处:技术面宽,见识多。会用的软件也多。这样你的竞争力就比别人强。 面试经历的多了,也会驾轻就熟了。同样的面试,你是沙场老将,你的对手是战场新兵,他们怎么可能是你的对手呢?所以,经常会出现,老是换工作的,反而不断拿到工作,不太换工作的反而输了面试。
金融不少在家工作的啊。我也是金融之类啊。
金融可以远程工作,必须到现场的不行,如医生,科研实验者,工厂流水线等。
LZ全方位能力都强,非常人能比。头脑清楚,更是龙凤之辈
楼主说自己做金融的,工作都indeed上找的,indeed上啥金融职位这么好啊,cashier么?
你输入关键字搜索工作。 啥所谓的高大上的工作,应该都有吧? 不信,你试试看?
你说的没错。我这个帖子,就是针对所谓的performance review 发的。 我经历了那么多单位,几乎清一色的老板,各级各类,大部分给你的的分数都是3 (满分5)。是不是这样? 这是有原因的:第一,给你4分,就要提拔了。而提拔,从来没有等到performance review 以后再提拔的。要提拔早提拔了。随时随地可以啊。 第二,给你2分就要解雇你了。而解雇一般是事先不会让你觉察的。所以,2分也不会轻易给你。 第三,我私下问了许多做老板的(那是私交关系很好的),另外的就是观察了。发现,都是按照你平时和他的关系来考评的,而不是根据你的工作好坏。第四,奖金,其实没有几个钱,所以这就决定了老板们不会给你太高评价。第五,给你三分,老板们是要告诉你:努力啊,别骄傲! 因此,这个所谓的performance review 实在起不了什么好作用。搞得员工基本上人人都觉得委屈啦。performance review的存在,和找工作时要reference,以及西方的小费制一样,都是不咋的的文化。 不必当真。 结论就是:你该干啥干啥。想涨工资了,跳槽比这个有效的多。换公司,不是坏事。没必要一棵树吊死。马斯克和川普也好不了多久啊。花无百日红,在一个公司2年不提拔,你理他干啥?跳!一些CEO都几年就一跳,你一个底层员工那么在意公司干啥?尤其是一个个开人时冷酷无情,像防贼一样孬种的雇主们,你可怜他们?你不亏欠任何人,干活拿钱,不爽走人。我管你公司倒闭与否呢?当然我也没有那么本事,呵呵😊你公司倒闭了,我换一家照样乐呵呵。不做CEO,更没拿CEO的工资,我当然就不管你公司死活了:那不是我职责范围的事啊!这就是资本主义职场。
笑话怎么讲?举个栗子?
这是最难的,你老板不带带你吗?
我现在就给你举个例子啊。 最近,我一个电话打到市政府。 我要他们来修我门前的路。路面有些破损。 接电话的是位女士。我说:our city ranks #1 livable now in the country. She said: yes, I heard that. I said: congratulations! But you know why? She asked: why? "It was because of me. I moved here, then it becomes no. 1" I said.电话里传来长时间爽朗的大笑声。我陪她一起笑了几十秒。结果,当天就有人来查看路了。 这个笑话,改编于一个著名的包袱。 就是一对新人在海边 新郎对着大海说: 太阳啊,你就升起吧。新娘说:亲爱的,你真厉害!你叫太阳升起,太阳就升起啦。
这里,就需要你具备和同事搞好关系的能力啦。没错,这是能力!是比你技术还重要的能力! 这种能力,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显然,你不具备这种能力,对吗? 老板那么忙,哪里有功夫教你啊?不需要人,招你干嘛? 抓住一个啥都懂的同事啊! 谁懂?这个要你实地观察啦。 怎么抓住他帮你?这就是本事啦。可以讲10天。 所以啊,各位,功夫在技术之外! 有几个人真正懂得我这句话的含义?并且做到了的?
哈 我那个马屁精同事就是这个能力强 拍老板 大会小会唱赞歌 多肉麻都说的出口 要求人帮忙 也是口口声声多么感谢你 多么appreciate you,有机会她能来黑你一把 也不会手软 我也算是工作了许多年 这样的也是第一次遇到 日常是尽量的惹不起躲得起
谢谢楼主分享职场感言!
老板倒是找了个人带我,问题是感觉他比较没耐心,新行业新工作确实很多不懂的,但是他好像就给定性了,觉得没他想的那么好,不知道印度老板是不是都要求太高🥹
感知你的回复,我跟同事关系不错,带我的那个人和同办公室同事关系都很好,问题是老板,他不怎么带我,但是给的压力不小
完全同意,感觉刚开始是最难的,幸好周围同事都很不错,很乐意帮忙,现在就是感觉要怎么跟老板搞好关系,建立好信任
嗯,怎么说呢? 就拿我来说吧,年龄,绝对没有优势啦。不过,我找的是高级职位啊,所以也不存在年龄问题。 职业?我们职业的机会(也就是就业面)几乎是最窄的之一啦。 家庭?我不觉得有啥问题啊。恰恰是为了家庭,我才需要稳定,而这个所谓的稳定,在美国,你必须以不停找工作来应对随时可能的失业与裁员啊。 所以,我不觉得这些是问题,而感觉更加像借口,给自己安慰?
顺便说一句啊:没有人吃饱了撑的,没事找工作玩啊。形势要求,现实所迫吧?资本主义就这样啊。未雨绸缪是良策啊。 当然,你如果干的好好的,各方面都满意,你跳槽干啥啊?除非你觉得现在的庙,容不下你这位高僧啦。比如我那位黑人朋友。 人家就是牛,就像邓文迪一个个换老公(我不支持也不反对。那是邓文迪的私事)。
说的好! 欢迎补充和不同意见。 我也不是大拿,说说经验和教训,大家讨论呗。 道理不辩不明。互相学习,总没有坏处。 方方面面都是技能啊。 相比较,技术倒是个一般般的"技能"。华人哪位在自己领域不是技术大拿啊,是不是? 咱们需要迎头赶上的是其他方面。 而“其他方面”在美国职场又如此重要。 比如,说废话的本事。是本事吗?是。 许多时候,也谈不上经验,都是教训吧。 但是咱们能不能很快改变,并去适应这么一种文化? 唉,这是一个问题。吃亏不可怕,可怕的是总是吃亏还不改变。是不是? 所以大家才会说:吃亏是福啊。
朋友,渐渐地你会发现,真的不单单是因为钱,虽然最初的动机往往的确就是它。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世界没有那么简单! 你有没有听说“凡是钱能买到的,都不是事儿”?说明钱不是唯一的。 还有一句“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那是万万不能的”! 也说明,钱不是一切。有点道理吗?
在这Dream Company15年了,无压力
好问题! 关于这个,我也想问问你呢。找熟人最好,但是你不可能每个公司都有熟人吧?不太熟悉的人都是打马虎眼,说,都好,都好。
我基本就是一下几种方式吧: 1。 你面试时,感觉这个manager怎么样?感觉不好的,估计不会好。感觉好的未必好,大概率会好吧。 2。 LinkedIn上,看看都是什么人?虽说不能歧视吧,白人还是好许多。华人多了么,大概率不好(不好意思啊,各位。得罪了)。华人比较特别,没有利害冲突时,比哪个民族都好。当然,如果你会来事,华人应该也很好。说白了,就是你要能忍让着咱同胞。 3。 你问问招聘人,原来的人为啥辞职。这个呢,又有很多情况,大概率是他和原老板(也就是你未来的老板)不合。这个,不一定是老板的原因。也不一定是雇员的原因,要具体看。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另外,再差的环境,你呆个1年2年的应该没有问题的。如果想长呆,要打听好了。如果2年就可以了,那就也足够了。你说呢?
现在WFH了,跳槽的事,更加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了,因为不用搬家了啊。
你这个想法挺好。但是我不是说的manager职位啊。 我觉得高级技术岗挺好的啊,工资高,不带兵没有责任,但是你的能力要和manager一样,否则,别人也会不服你, 你也会很不舒服啊。搞得好,就就像个组里的顾问,老资格的技术顾问,和manager平级,还不担任何责任。
我从来没有把年龄、家庭、收入看作要跳槽,要干啥的前提。
美国需要有经验的人啊。我没有感到过年龄歧视。 当然,我本人看起来很有活力,看起来很年轻,这是心态问题。 我本人基本没白发。我弟弟(在国内),以及我同龄的美华,几乎都是白发苍苍了。 这个,可能真的就和心态有关了。我特别能睡,现在每天可以睡接近9小时。天大的事,不操心。 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未雨绸缪足以。这是另外的话题了,有兴趣的可以单独另外开贴探讨。
不好意思,不谦虚了啊。我道歉!没啥恶意
其实想折腾的是这样的,就是有时候懒得折腾了…每次换工作感觉都能带薪两头加起来休养半年
对,你说到了点子上。能折腾。 关键在于过程。我一个比较悲观的好朋友,他做IT合同工的,说:“你比我还能换工作呢?” 就像有些人整容成瘾一样,因为她爱美,尝到了甜头吧?否则,上来就遇到几次失败的整容,估计也是早就偃旗息鼓了。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凑合听吧,各位。
还有一个好玩的收获:面试成了大拿。
我发出去的简历,第一轮可以收到80%到90%的回应。 面试从来不需准备了。我可以做到叫他继续下一轮,基本就能进入下一轮, 叫他停止(我不想去他们那里),就可以叫他停止,还不着痕迹。 面试回答简洁明了,幽默风趣。时间卡的刚刚好。 基本可以做到和HR做朋友,让面试manager喜欢我。
这是我的意外收获。锻炼了口才和控场能力吧。想不到我居然拿面试做起了锻炼演讲和口才吧? 一句话,绝对不紧张。基本做到了行云流水、驾轻就熟。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77047&fid=398&page=6
这位捣蛋鬼。4年了,才是一个上校,你要好好学习别人,包括我。你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啊。
首先,你这心态就和我20年前一样,你令我想起了我的青葱岁月啊。谢谢你! 不知道你是不是很年轻啊?如果不是,你要好好反思了。 这辈子留给你做出(对你自己有利的)改变的时间不多了。
的确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