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5-05-01 16:18 这个四次AMO绝对是被枪毙的原因,爹到处哭诉,被知道的家长反复蹂躏,逗他玩儿,因为之前他太猖狂了。
我家孩子是靠大奖进的T5,但进去了以后我发现,很多人进去的并没有大奖,包括很多亚裔。所以大奖这个东西,也不是必要的。没有大奖,一堆中奖/小奖,再加好的推荐信和运气,也是可以进的。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5-05-01 16:22
Anita21 发表于 2025-05-01 15:46 奥化对于卷区卷校不容易吧?每个学校每年只有两个名额?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5-05-01 16:27 难不难只能是相对的,对于奥数,前面讨论了4次AMO 啥概念这成绩基本从小学5/6年级就得开始,每个寒暑假都需要上课,幸亏他爸自己开班 别的体育活动就不用想了 奥化,初中7年级开始就行了,只拿出假期里每天1.5 小时,只要不是笨的出奇,基本可以拿到奖。但是前提是家长得明白,要么就找到好老师,要么自己上 好老师确实不容易找,目前我没看到, 现在我们在training老师按我们的要求做。有几个不错的签约老师,明后年换成H和M的学生 你说这样算不算难?!
一个用户 发表于 2025-04-30 20:53 捐钱啊 拐弯抹角知道一个老美,N年前爷爷给某名校捐了几千万,家里人都进这学校
Freemind2024 发表于 2025-04-30 21:22 真心话鸡娃不如鸡己,让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
superdog97 发表于 2025-05-01 00:43 牛娃大家都知道,没有静悄悄的牛娃,牛娃藏不住的。
poorms 发表于 2025-05-01 15:05 只有9/10算大奖。8算OK。要靠Spike扫T5,9/10大奖基本是充要条件。
Dongjie 发表于 2025-05-01 15:20 我家娃和队友拿了第一和第三在两个项目上都进了T5。当然也有其他的奖项,有可能是幸存者偏差。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5-05-01 16:30 搞奥化,以后要学医或化学的话还值得。如果只是为了考好大学而去搞奥化,有点浪费时间。
发表这种讨论也上马甲?说明你也知道自己是胡侃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5-05-01 16:47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5-05-01 16:42 如果10/9 算大奖了话 确实是充要条件 但是能有几个人呢?T5每年加起来也有1万人吧,剩下的9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落哪里了
所有的人都是从不了解开始的。 poorms 发表于 2025-05-01 15:40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5-05-01 16:50 说的有没有道理跟上不上马甲没关系。以后要学CS的,花好几年时间去拼奥化,不是深井吗。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5-01 16:55 对,但是“了解”,是靠在相关领域发展的过程中,从相关的专业人士(老师,同学,其他相关人等)了解的。 这种了解,应该能达到按照孩子当前以及将来可预测的水平,给他/她安排活动的目的。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大概率是孩子这方面的引路人(比如,老师) 不合格。 比如, 你孩子弹钢琴。那么他的钢琴老师,如果不知道孩子现在的水平(或者可能能达到的水平)可以去参加的,有影响力的(针对孩子的水平)的奖项,那还说啥呢?难道要家长靠这种单子去研究? 外行才需要从这种泛泛的榜单去了解自己孩子不擅长的领域的一系列奖项活动都是啥 - 问题是,(孩子)根本不做那个领域的活动的话,你去了解那些,除了心理满足之外,还有啥用?
MajiaZ 发表于 2025-05-01 16:53 更关键的是聪明的大部分都在奥数赛道上较劲儿,奥化竞争对手相对少很多。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5-05-01 17:01 眼光太短浅了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5-05-01 16:28回复 91楼 hiromice 的帖子 我家二个大点的孩子,有据H 有据M的,你说谁是盲人呢?
poorms 发表于 2025-05-01 17:02 至少从我家的经历,你讲的又错了。牛娃的成长不是家长能预测的。而且牛娃的成长主要靠自己,家长做好各种后勤就行了。
我说的和家长预测有关系么? 我说的是,娃在哪方面牛,那么在这方面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就会逐渐得到这方面有关的(竞赛,活动)的信息(除非是那种完全自己干自己的,不需要任何老师指导,不需要和同行交流。。。) 不需要家长(或者娃自己)通过这个单子去得到这些。 当然家长如果没有密切参与娃的活动(如果有,自然也会知道相关的信息),而又自己有这个心理需求,想去通过单子了解点儿啥,这是另一回事。但对娃的发展本身,意义不大。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5-01 17:06
poorms 发表于 2025-05-01 17:08 “这种了解,应该能达到按照孩子当前以及将来可预测的水平,给他/她安排活动的目的。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大概率是孩子这方面的引路人(比如,老师) 不合格。” 这不是你自己说的吗
说的有没有道理跟上不上马甲没关系。以后要学CS的,花好几年时间去拼奥化,不是深井吗。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5-05-01 16:50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5-01 17:15 我说的不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 首先,这个描述,是指孩子在这领域的引路人(老师?)有这个能力,不是指家长(除非你家孩子的EC 是你们家长指导的)。 其次,我那么说,是为了严密一点。我本意是,“这种了解,应该能达到按照孩子当前水平能安排的活动“。但万一有人非要说:”我孩子现在水平不高,但他很快就水平高了,你如果只知道和他现在水平对应的比赛,那哪儿行啊。。。“ 所以我加了一个“将来可预测的水平”。 总的来说,就是,孩子在EC方面,除非完全是他们自己一个人钻研,不用找老师学,不找其他人交流,否则在这个EC进展的过程中,孩子就应该会能得到适合于他水平的相应活动/奖项的信息,用不着家长找这种单子来告诉孩子该参加什么什么。 如果孩子得不到这种信息,那大概率是他的引路人(老师)有问题。
poorms 发表于 2025-05-01 17:24 我家小娃六年级之前我们都不知道美国有数学竞赛这回事。和很多版上的网友一样,AMC就是影院。所以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非常重要。娃最后的结果完全出乎意料,至少我有了足够了解能写这么个总结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06415
Centauri 发表于 2025-05-01 17:29 所以你对小孩儿该参加什么竞赛的了解是从这个单子来的? 我的意思很清楚,我没有说这个单子上的东西是错的,我只是说绝大部分人根本不需要这个单子就能够从正常的途径了解到这些东西。这个正常的途径包括 - 一些比较专的,那是从老师那儿; 一些比较普遍的,比如各种奥赛,那是从参与的周围人群和网上的直接了解,这些事儿大家基本上都是会做的。 或者换句话说,你觉得如果没有这个单子,你家孩子和你们对他参与的竞赛的了解是不是就会明显减少?我认为不会,我要说的就是这个。
夏风吹过 发表于 2025-05-01 17:35回复 75楼 saiguajiataoyan 的帖子 听说了,爸爸本人也是大学老师?感觉很特别的一个人。那娃不会就去了马大了吧?
情况和这个单子类似。 就是大娃一个的同学去考了AMC8,跟娃吹得了州里第一。这是我们第一次知道AMC。那时学校根本不组织AMC8,那个娃是自己去外面考的。学校开始组织考试的时候,小娃已经七年级了。第一次参加AMC8已经七年级,按当前搞数竞的进度,那是黄花菜都凉了。 那时MAA还公开AMC成绩,小娃参加数竞之后一查,那个同学根本不是什么州里第一。 poorms 发表于 2025-05-01 17:43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5-05-01 18:44回复 123楼 saiguajiataoyan 的帖子 学化学和学数学、物理是很不同的两回事。对以后不学医学化学专业的、学STEM的学生来说,要说锻炼脑子,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搞数竞物竞机器人编程大赛都比搞奥化好。奥数没拿到名次,至少把数理基础打好了,以后工作中也受用。而高中的化学知识在以后工作中根本没有一点用。奥化,奥生这些,既花时间又没用,纯粹为了爬藤去弄,得不偿失。我相信你能力强,但你能力强也不会是你搞奥化搞出来的。你不搞奥化搞别的,能力一样能显现出来。你自己觉得你以前记的一堆化学知识,现在有啥用?
公用马甲7 发表于 2025-05-01 20:19 这楼里没人说藤没用吧,我说的是如果不是为以后专业而只为爬藤,学奥化奥生浪费时间,不如搞数竞物竞机器人编程之类。
saiguajiataoyan 发表于 2025-05-01 20:28回复 3楼 saiguajiataoyan 的帖子 基本可以总结:通过抛砖引出几块玉,二个互不服气的争论实际很有见地,你们是殊途同归我理解,细枝末节不用统一 我个人觉得1-10 的奖里面都算很了不起的奖。我孩子在6以下有多项,多年的奖,T5 中有一个学校不喜欢,没有申请。剩下的都拿到offer了,我对这些奖项没有那么清楚,孩子做了之后才跟了解,我想这是大多数人努力能做到的,如果按照捐个楼或几个米,基本华人上的ID做不到,暂不讨论 另外,睿说的一点是对的,如果哥哥姐姐在H,其他兄弟姐妹相对容易。我家小孩子可以借点儿光。不过我还是认为他们可以靠实力,不说躺进应该相对来说容易些
wingofdream 发表于 2025-05-01 20:36 小娃妈不明觉厉的问哪里能看到这些奖是啥?
poorms 发表于 2025-05-01 17:51 感觉Maryland的录取挺奇葩的。当年Daniel Yuan不知为啥,去了马大。 不过金子总会发光 https://cmns.umd.edu/news-events/news/umd-students-place-fourth-putnam-mathematical-competition
Dongjie 发表于 2025-05-01 15:04 团体奖也有用的。science olypic national比赛MIT是每年都有人去围观选秀的,能stand out一定有用。就是要学校强,有很多牛蛙一起。团队冲不进national,个人再强也没用。
四次AMO是否减分看怎么present了。
不管怎样,四次AMO在州大妥妥的头部。在除了M的T5里,至少也是脖子了。
没大奖又没legacy没hook很难。打枣可以,但是要正视现实,不要有不切实际的预期。
难不难只能是相对的,对于奥数,前面讨论了4次AMO 啥概念这成绩基本从小学5/6年级就得开始,每个寒暑假都需要上课,幸亏他爸自己开班 别的体育活动就不用想了
奥化,初中7年级开始就行了,只拿出假期里每天1.5 小时,只要不是笨的出奇,基本可以拿到奖。但是前提是家长得明白,要么就找到好老师,要么自己上
好老师确实不容易找,目前我没看到, 现在我们在training老师按我们的要求做。有几个不错的签约老师,明后年换成H和M的学生
你说这样算不算难?!
我家二个大点的孩子,有据H 有据M的,你说谁是盲人呢?
搞奥化,以后要学医或化学的话还值得。如果只是为了考好大学而去搞奥化,有点浪费时间。
请问为什么四次AMO会减分呢?
从你的例子知道是N年前,现在基本不行了
T5 不差钱
不鸡娃 = 娃健康成长 可能吗?自欺欺人还差不多
金子的光芒很难掩盖
如果10/9 算大奖了话 确实是充要条件
但是能有几个人呢?T5每年加起来也有1万人吧,剩下的9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落哪里了
应该是同时还有别的奖项
这种是大多数被录取的常态,也是后来人能有借鉴意义的。
我自己的孩子就是8以下多项national的奖,而且连续数年,这能看出孩子的天赋 努力及热爱
发表这种讨论也上马甲?说明你也知道自己是胡侃
说的有没有道理跟上不上马甲没关系。以后要学CS的,花好几年时间去拼奥化,不是深井吗。
答案在这里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3087128&postid=103690318#103690318
更关键的是聪明的大部分都在奥数赛道上较劲儿,奥化竞争对手相对少很多。
对,但是“了解”,是靠在相关领域发展的过程中,从相关的专业人士(老师,同学,其他相关人等)了解的。 这种了解,应该能达到按照孩子当前以及将来可预测的水平,给他/她安排活动的目的。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大概率是孩子这方面的引路人(比如,老师) 不合格。
比如, 你孩子弹钢琴。那么他的钢琴老师,如果不知道孩子现在的水平(或者可能能达到的水平)可以去参加的,有影响力的(针对孩子的水平)的奖项,那还说啥呢?难道要家长靠这种单子去研究?
外行才需要从这种泛泛的榜单去了解自己孩子不擅长的领域的一系列奖项活动都是啥 - 问题是,(孩子)根本不做那个领域的活动的话,你去了解那些,除了心理满足之外,还有啥用?
眼光太短浅了
至少从我家的经历,你讲的又错了。牛娃的成长不是家长能预测的。而且牛娃的成长主要靠自己,家长做好各种后勤就行了。
这个是事实
你少忽悠人了
我娃今年也横扫大藤了,祝你好运找到化学学习小组的队友,哈哈
我说的和家长预测有关系么?
我说的是,娃在哪方面牛,那么在这方面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就会逐渐得到这方面有关的(竞赛,活动)的信息(除非是那种完全自己干自己的,不需要任何老师指导,不需要和同行交流。。。)
不需要家长(或者娃自己)通过这个单子去得到这些。
当然家长如果没有密切参与娃的活动(如果有,自然也会知道相关的信息),而又自己有这个心理需求,想去通过单子了解点儿啥,这是另一回事。但对娃的发展本身,意义不大。
“这种了解,应该能达到按照孩子当前以及将来可预测的水平,给他/她安排活动的目的。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大概率是孩子这方面的引路人(比如,老师) 不合格。”
这不是你自己说的吗
我说的不是你理解的那个意思。
首先,这个描述,是指孩子在这领域的引路人(老师?)有这个能力,不是指家长(除非你家孩子的EC 是你们家长指导的)。
其次,我那么说,是为了严密一点。我本意是,“这种了解,应该能达到按照孩子当前水平能安排的活动“。但万一有人非要说:”我孩子现在水平不高,但他很快就水平高了,你如果只知道和他现在水平对应的比赛,那哪儿行啊。。。“
所以我加了一个“将来可预测的水平”。
总的来说,就是,孩子在EC方面,除非完全是他们自己一个人钻研,不用找老师学,不找其他人交流,否则在这个EC进展的过程中,孩子就应该会能得到适合于他水平的相应活动/奖项的信息,用不着家长找这种单子来告诉孩子该参加什么什么。
如果孩子得不到这种信息,那大概率是他的引路人(老师)有问题。
从我个人的经历驳斥一下,我高中做过数学,物理 化学竞赛 没人辅导就是老师认为在学校内只有我能代表(确实我妈是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的,但是从来都是管别人家孩子,那个年代的人)没有人可以辅导,我跟着另外二个男生(后来去了清华物理和北大化学)是校队自己辅导自己,下课老师就跑,怕我们问问题,他知道答不上来,最后得个省里的头奖。高中比赛主要是思考方式的训练,化学只是媒介,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周围的朋友很欣赏我的能力。没有好老师带领,很难走的远。
参加一项理科的national 竞赛对你的一生都有着不可摧毁的自信,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认识朋友孩子得奥化奖的,有学CS(是女孩,她妈就是CS教授,给孩子还搞了一篇文章,奔着学医的路)
我家小娃六年级之前我们都不知道美国有数学竞赛这回事。和很多版上的网友一样,AMC就是影院。所以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非常重要。娃最后的结果完全出乎意料,至少我有了足够了解能写这么个总结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2906415
所以你对小孩儿该参加什么竞赛的了解是从这个单子来的?
我的意思很清楚,我没有说这个单子上的东西是错的,我只是说绝大部分人根本不需要这个单子就能够从正常的途径了解到这些东西。这个正常的途径包括 - 一些比较专的,那是从老师那儿; 一些比较普遍的,比如各种奥赛,那是从参与的周围人群和网上的直接了解,这些事儿大家基本上都是会做的。
或者换句话说,你觉得如果没有这个单子,你家孩子和你们对他参与的竞赛的了解是不是就会明显减少?我认为不会,我要说的就是这个。
听说了,爸爸本人也是大学老师?感觉很特别的一个人。那娃不会就去了马大了吧?
情况和这个单子类似。
就是大娃一个的同学去考了AMC8,跟娃吹得了州里第一。这是我们第一次知道AMC。那时学校根本不组织AMC8,那个娃是自己去外面考的。学校开始组织考试的时候,小娃已经七年级了。第一次参加AMC8已经七年级,按当前搞数竞的进度,那是黄花菜都凉了。
那时MAA还公开AMC成绩,小娃参加数竞之后一查,那个同学根本不是什么州里第一。
感觉Maryland的录取挺奇葩的。当年Daniel Yuan不知为啥,去了马大。
不过金子总会发光
https://cmns.umd.edu/news-events/news/umd-students-place-fourth-putnam-mathematical-competition
确实爸爸也是教授 但这孩子在M
20年前我就知道AMC 还专门听过辅导班讲座
我是最有条件推数学的
前几年,娃神秘的问AMC是啥?我说你没去看过电影名?他说:seriously? 我老师让我明天去考试。我说必须吗? 那你就去吧!回来你就知道了
我很高兴我这么多年没有动一分的心思搞数竞,把孩子保护的很傻很天真,但是我知道我想发力的时候,该有的奥赛奖牌还是会有的!孩子自己已经是一个非常阳光自信的人了,在体育运动建立起的自信和努力能力用到学习上势不可挡
AMC是影院 没记错的话,是我在华人上首先说出来的
可以去M读博,最后都殊途同归
学化学和学数学、物理是很不同的两回事。对以后不学医学化学专业的、学STEM的学生来说,要说锻炼脑子,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搞数竞物竞机器人编程大赛都比搞奥化好。奥数没拿到名次,至少把数理基础打好了,以后工作中也受用。而高中的化学知识在以后工作中根本没有一点用。奥化,奥生这些,既花时间又没用,纯粹为了爬藤去弄,得不偿失。我相信你能力强,但你能力强也不会是你搞奥化搞出来的。你不搞奥化搞别的,能力一样能显现出来。你自己觉得你以前记的一堆化学知识,现在有啥用?
化学跟物理有一部分是重叠的。这就是为啥你能看见学化学的忽然得了物理诺奖,或者学物理的得了化学诺奖。
啥叫有用呢?觉得好玩而已
我到美国第一天20年前,不知道找房子的规矩,我是直接工作的,住在一个朋友的朋友家。
房主人很好,没说收费,我离开时硬给的 夫妇两个一个是药学博士,一个是医学博士,儿子10年级在做AP化学作业,被一道作业难住了,家长说,美国AP化学是大学课程,他们辅导不了。我说拿给我看看,太简单了,先配平,经管有点绕,这个好理解,就是三个反应物都给了质量和体积,求一个生成物的量。题点在哪里?
就是换成摩尔质量后 按摩尔比找最少的反应物参加计算呗。
那个孩子 抱着书 瞪着眼睛看着我说:你太厉害👍
这个孩子H毕业好多年了,他父母在他进H就回国特聘学者,后来癌症离开了。 这个普通娃就是很lucky进了H 遇到韩裔H医学院毕业的,现在娃一岁 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自信吧,学什么有用呢?
有用没用不是任何人能定义的,看录取率说话
如果你家孩子拿了T5 你拒绝吗?如果拿不到说爬藤没用,只能贻笑大方
基本可以总结:通过抛砖引出几块玉,二个互不服气的争论实际很有见地,你们是殊途同归我理解,细枝末节不用统一
我个人觉得1-10 的奖里面都算很了不起的奖。我孩子在6以下有多项,多年的奖,T5 中有一个学校不喜欢,没有申请。剩下的都拿到offer了,我对这些奖项没有那么清楚,孩子做了之后才跟了解,我想这是大多数人努力能做到的,如果按照捐个楼或几个米,基本华人上的ID做不到,暂不讨论
另外,睿说的一点是对的,如果哥哥姐姐在H,其他兄弟姐妹相对容易。我家小孩子可以借点儿光。不过我还是认为他们可以靠实力,不说躺进应该相对来说容易些
你保留意见吧,成年人不做改变,只做选择。
选择听我的 还是听你的 还是听自己的 都会存在的
小娃妈不明觉厉的问哪里能看到这些奖是啥?
第一页
一个州大,想找到好学生就需要这样也只能如此
即使是state的 单项第一,也没用么?会让去national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