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ient 发表于 2025-04-29 10:59 楼主说的基本都是大家都知道的吧。几十年前就是如此,我出国多年,对现在的情况已经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感觉 / 希望相比几十年前应该还是有些进步的,指的就是楼主说的“人文关怀”方面
layjohns 发表于 2025-04-29 10:56 别吹美国水直饮了,容易害人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4-29 11:02 这个确实是,我这次回去,发现国内的反渗透净水机又多又好。美国真应该普及这个,最近美国饮用水污染越来越厉害了。
jellynsyrup 发表于 2025-04-29 11:08 美国自来水直饮?
心跳的希望 发表于 2025-04-29 11:03 蚊子 。。。在美国除非去大的amusement parks,否则就没遇到过没有蚊子的地方,只要是去公园,或者说有草地的地方,OFF是出门必带的东西 抽烟,这个美国真的控制的很好了,有一次我们去公共游泳池,门外有个人在抽烟,我家小娃大声说出来,我还没来得及尴尬,那个爸爸赶紧道歉走远了。 不过我们去加拿大娃被大街上的烟熏的哮喘犯了 喝水, 国内人大部分要喝热水,所以做出能直接喝的自来水用的也不很多吧
lusheeta 发表于 2025-04-29 11:10 个人体验,不喜欢的就三点:公共场合吸烟;随地吐痰;公共厕所。解决了这三点的75%,国内生活旅游很舒服
magnoliaceae 发表于 2025-04-29 11:05 “在飞机上经常有小孩哭闹一路,但身边的人基本都会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扯,美国飞机上对哭闹小孩怒目而视的乘客一点都不少,很多都是老白Karen 自来水直饮有那么重要么,说得好像你在美国就整天喝自来水似的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5-04-29 11:12 还有冷气不充足
nonono123 发表于 2025-04-29 11:12 对不起,中国蚊子不懂事,宁可饿死,也不能咬美华的。。。。。。。
对不起,中国蚊子不懂事,宁可饿死,也不能咬美华的。。。。。。。 nonono123 发表于 2025-04-29 11:12
取名真的好难啊 发表于 2025-04-29 11:06 厌童情绪严重,公共交通上容不得一点小孩哭闹。 但讽刺的是对手机外放壮汉和抽烟人士又是敢怒不敢言,典型的欺软怕硬。 无障碍通道就是个笑话。
lovejames 发表于 2025-04-29 11:15 其实我们家带娃回去四次了 ,十年间回去四趟, 网上常提的“厌童”现象也没有碰到过,极品都只在网络世界里。 生活里见到的人都很友好, 不热情友好也就是从身边匆匆走过罢了 也不会找你孩子麻烦。
anotherhome0713 发表于 2025-04-29 11:24 我碰到的不是厌童 是国内熊孩子密度比较高。 比如去外面playset因为人太多,美国乡下根本没人,小孩都不排队都在抢,我家娃根本一个滑梯都坐不上。 还有去挖沙子,别的不认识小孩抢他的工具, 去博物馆玩一个游乐设施,被两三岁不认识的呼耳光。 还是包邮区文明大城市,不是穷山恶水。 美国熊孩子可能也多,但乡下人口密度没那多大,碰到概率没那么高。
zhubbxy 发表于 2025-04-29 11:26 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出来的孩子,能不熊吗?
zhubbxy 发表于 2025-04-29 11:15 你好酸啊😂这生活中要多loser才这么说话,哈哈
楼主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有一点国内还是能beat美国的,那就是对老年人的关怀!! 倚老卖老也就在东亚国家有市场,在中国,到了一定年龄,那真就是无所畏惧了,因为周围人都有点哄着让着的心理。 在美国,老人是不要想有这个待遇的。 所以美华老了想回国也可以从这个方面的理解理解,哈哈。 buzhidao2000 发表于 2025-04-29 11:02
我见过最厉害的蚊子是在日本,北美除非去野外,日常居家工作学习、院子社区公园等都几乎没蚊子。国内有,但还好,城市里的不算猖獗。日本的蚊子真是可怕,我一个不招蚊子的人都被咬了很多,日本超市里的驱蚊水和止痒水一排排的。我怀疑是不是日本的蚊子被杀蚊药选择过,活下来的都是超级蚊子。说的是京都奈良一带,东京没去过。 minijing 发表于 2025-04-29 11:46
whatever. 发表于 2025-04-29 11:50 我家娃小的时候,我有次临时犯倔,就要用一下无障碍电梯 工作人员虽然略有不耐烦,但也带着我去了,绕了快5分钟之后,到了,但那个电梯之前有两级台阶 工作人员自己都笑了,帮忙我抬了婴儿车 上海地铁2号线的某一站
higherhighlower 发表于 2025-04-29 11:21回复 36楼 hudrum 的帖子 你在国内闲逛,看到过几个残疾人?
小白一枚 发表于 2025-04-29 11:24 同意楼主。。烟味真的太可恶了,而且国内已经有规定,不能在室内吸烟的。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这样干,就离谱。 公共设施不方便残障人士是真的。但有些方面也挺人性化,比如我们南方的地铁站有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问拿到的。比如卫生巾,针线包。
Mia8 发表于 2025-04-29 11:25厌童是怎么回事,听着很怕怕啊,乖孩子应该没事?带小男孩进女厕所会被骂吗?
Landuo83 发表于 2025-04-29 11:34回复 4楼 laohua001 的帖子 出于儒家文件还是啥影响,国内对老人比对小孩子宽容很多很多,有小孩子就是原罪,所以国内不生娃的氛围也更甚
COA 发表于 2025-04-29 11:51 同意啊,小孩飞机上闹绝对会遭白眼的。还有蚊子,美国的蚊子不多吗?挺多的啊,没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喷灭蚊的。家里有,出个门小区里也有啊
明媚的优雅 发表于 2025-04-29 11:56 空调这个,大家应该是适应了这边的低温才觉得国内空调力度不够吧?我反正觉得国内mall里已经够凉的了,甚至觉得可以稍微高两度。
whatever. 发表于 2025-04-29 11:54 “而且国内已经有规定,不能在室内吸烟的” 其实并没有,没有强制规定,而且最新的规定里,饭店等公共场所,已经不算在需要禁言的“室内”了
lusheeta 发表于 2025-04-29 12:00 烟民多,所以随地吐痰的也多吧
77kuku77 发表于 2025-04-29 11:23 这个是真的很普遍
Temporarilycalm 发表于 2025-04-29 11:52 所以残疾人只能死家里呗
amberhoho 发表于 2025-04-29 11:59 我上次回国坐国内航线,有一队小学生夏令营,孩子们兴奋互相聊天,绝对是正常音量、没有闹,一个中年男大喊大叫发脾气,骂孩子们太吵了。这种事情我就觉得很奇葩,在北美不可想象。
whatever. 发表于 2025-04-29 12:00 夏天还好,我可以接受那个空调 冬天才要命,住过几个酒店都中央空调限温,温度根本上不去,我们得额外要毯子
meftw 发表于 2025-04-29 12:10我国内的家里十多年前就有24小时热水和中央空调了。美国的自来水我是不敢喝的,谁喝谁知道。人文关怀这个在国内也是快速进步着。至于抽烟,的确是美国比较少,但是其他发达国家例如欧洲国家比国内更普遍。通篇看下来,发现美国也就这些零碎的小方面没有被中国碾压了。其实不只是美国,大部分发达国家都被中国碾压
qcat6 发表于 2025-04-29 10:51 刚从国内回来,这两年各个季节都回过了几次。版上已经有很多帖子讨论回国的感受,大部分的评价都是中国发展迅速,治安良好,生活交通便利,娱乐饮食丰富多彩等等。这些都是实情,我就不赘述了。这里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亲身感受,一些大家可能并没有太过注意的细节。 首先个人觉得中国社会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基本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差距,很多地方甚至碾压。但是最大的一点差距,就是人文关怀。这主要指对弱势群体的包容度,比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等等。版上的帖子提到这一点的不多,这也很正常,因为回国度假的大部分人都是正值壮年,身体健全,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回国可以纯粹的体验生活的便利性。但是如果多加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国内在人文关怀这方面还是非常落后的。举个例子,在美国的公园里会经常看到身体或精神有问题的大人或小孩,但是周围的人完全不会对他们投以异样的眼光,仍然会微笑的打招呼。在飞机上经常有小孩哭闹一路,但身边的人基本都会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与此相反,在国内,即使你带的小孩在车厢里哭叫一下,全车厢人就会立即齐刷刷的看你,使你无比尴尬。另外,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都会有无障碍通道,你会看到很多人坐着轮椅甚至吸着氧去饭店吃饭,去看球,去剧院,但在国内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前两年看过一个视频,NBA灰熊队的兰多夫在下场时被一个唐氏小球迷拍肩膀,他转过头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兴奋的跟小球迷击掌,乐呵呵的逗他玩。相比之下,前两天中超浙江队的外援在比赛几小时前自杀身亡,结果比赛非但没有取消,本队的中国潜力新星在进球后竟然还兴奋的滑跪庆祝,丝毫没有难过之情,其人情的冷漠程度可见一斑。综上所述,这种人文上的差距,才是目前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是绝对没有办法弯道超车的,而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赶上。 然后说一下大家没怎么提过的基本生活方面的问题。首先国内基建确实搞的很好,但在家庭生活方面比起美国来还是有差距,比如24小时热水,自来水直饮,中央空调等等,在大多数家庭都没有普及。夏天的时候大部分公共区域冷气不太足,甚至没有。夏天还有一个问题是蚊子:很多公共的草坪花坛等并不像这边会喷杀虫剂等等,所以夏天的蚊子是个很大的头疼之处。相反,不光是美国,我们去别的亚洲国家,像日本,新加坡等等,完全都没有这种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吸烟。国内吸烟的太多了,南方城市还好点,北方的简直了,餐馆里基本都是烟雾缭绕,大街上也很多,公共场合根本就不管旁边有没有老人或小孩。所以带小孩的还是尽量去商场吧。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吃饭。确实选择很多,但是由于预制菜横行以及各种科技与狠活,口味跟我们小时候相比基本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基本不可能做到像版上有些帖子说的那样随便找个餐馆就能秒杀这边的。但是如果你自己做饭的话倒是不错,超市东西又多又新鲜。在外吃饭只要不是天天吃倒也问题不大,毕竟选择多,丰俭由人,总能找到好吃的。 先想到这么多,总结就是国内确实适合短期旅游,但是长期居住甚至养老的话,还是要多考量考量。
minijing 发表于 2025-04-29 12:14 得看普及程度,你家装了不代表什么啊。别的不说,国内中小学都有24小时水龙头热水和中央空调么?
lucytest 发表于 2025-04-29 11:21 确实,国内各方面都比美国强,但是对残疾人和特殊儿童的关怀不如美国。
meftw 发表于 2025-04-29 12:20 中央空调我十几年前读高中时就有了。热水的确没有。我给再加一点吧,美国公共厕所有厕纸,中国经常没有。美华抱着热水和厕纸也许能保留一点对中国的优越感?lol
grace1025 发表于 2025-04-29 12:21 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就像路上给盲人导航的那个斑点儿瓷砖,太扯淡了,也没啥轮椅通道之类的,我后来想了想,也有可能是美国的人文关怀不够,健康有问题身体有缺陷的还得靠自己出门买菜做法看医生啥的,在国内基本上都是儿女帮父母把这些做完了,或者保姆把这些家务做好了,包括残趴,如果在像是国内那样到处可以打车,交通那么方便,谁会自己开车去医院呢?
呼呼猫 发表于 2025-04-29 12:17 今春天气反常热到32度但是公共场所冷气默认23度就下不去了甚至五星级宾馆也是 夏天40几度回国的都是勇士
首先个人觉得中国社会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基本生活方面基本没有差距,很多地方甚至碾压。但是最大的一点差距,就是人文关怀。这主要指对弱势群体的包容度,比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等等。版上的帖子提到这一点的不多,这也很正常,因为回国度假的大部分人都是正值壮年,身体健全,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所以回国可以纯粹的体验生活的便利性。但是如果多加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国内在人文关怀这方面还是非常落后的。举个例子,在美国的公园里会经常看到身体或精神有问题的大人或小孩,但是周围的人完全不会对他们投以异样的眼光,仍然会微笑的打招呼。在飞机上经常有小孩哭闹一路,但身边的人基本都会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与此相反,在国内,即使你带的小孩在车厢里哭叫一下,全车厢人就会立即齐刷刷的看你,使你无比尴尬。另外,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都会有无障碍通道,你会看到很多人坐着轮椅甚至吸着氧去饭店吃饭,去看球,去剧院,但在国内这基本是不可能的。前两年看过一个视频,NBA灰熊队的兰多夫在下场时被一个唐氏小球迷拍肩膀,他转过头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兴奋的跟小球迷击掌,乐呵呵的逗他玩。相比之下,前两天中超浙江队的外援在比赛几小时前自杀身亡,结果比赛非但没有取消,本队的中国潜力新星在进球后竟然还兴奋的滑跪庆祝,丝毫没有难过之情,其人情的冷漠程度可见一斑。综上所述,这种人文上的差距,才是目前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是绝对没有办法弯道超车的,而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赶上。
然后说一下大家没怎么提过的基本生活方面的问题。首先国内基建确实搞的很好,但在家庭生活方面比起美国来还是有差距,比如24小时热水,自来水直饮,中央空调等等,在大多数家庭都没有普及。夏天的时候大部分公共区域冷气不太足,甚至没有。夏天还有一个问题是蚊子:很多公共的草坪花坛等并不像这边会喷杀虫剂等等,所以夏天的蚊子是个很大的头疼之处。相反,不光是美国,我们去别的亚洲国家,像日本,新加坡等等,完全都没有这种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吸烟。国内吸烟的太多了,南方城市还好点,北方的简直了,餐馆里基本都是烟雾缭绕,大街上也很多,公共场合根本就不管旁边有没有老人或小孩。所以带小孩的还是尽量去商场吧。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吃饭。确实选择很多,但是由于预制菜横行以及各种科技与狠活,口味跟我们小时候相比基本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基本不可能做到像版上有些帖子说的那样随便找个餐馆就能秒杀这边的。但是如果你自己做饭的话倒是不错,超市东西又多又新鲜。在外吃饭只要不是天天吃倒也问题不大,毕竟选择多,丰俭由人,总能找到好吃的。
先想到这么多,总结就是国内确实适合短期旅游,但是长期居住甚至养老的话,还是要多考量考量。
这主要指对弱势群体的包容度,比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等等。
covid 时年轻人关到家里,不就是为了保护老人和小孩,身体弱的人吗?
比美国人口里的“my body, my choice”, “boomer remover“ 强多了吧!
倚老卖老也就在东亚国家有市场,在中国,到了一定年龄,那真就是无所畏惧了,因为周围人都有点哄着让着的心理。
在美国,老人是不要想有这个待遇的。
所以美华老了想回国也可以从这个方面的理解理解,哈哈。
其实我觉得就是公共设施对残疾人做的不够好,日常生活要靠人善良。 但老人的待遇比美国好很多啊。
这个确实是,我这次回去,发现国内的反渗透净水机又多又好。美国真应该普及这个,最近美国饮用水污染越来越厉害了。
抽烟,这个美国真的控制的很好了,有一次我们去公共游泳池,门外有个人在抽烟,我家小娃大声说出来,我还没来得及尴尬,那个爸爸赶紧道歉走远了。 不过我们去加拿大娃被大街上的烟熏的哮喘犯了
喝水, 国内人大部分要喝热水,所以做出能直接喝的自来水用的也不很多吧
你该回去看看,变化很大,而且是向着好的方向。
大家又不是老华侨,大部分都是从国内出来的一代,这些情况难道不知道?俺觉得你要比较和你出国前是否有进步还是停滞不前,是否有进步,那才有意义。就和有些213回国感想是人好多啊,这纯属脑子有病,难道出国前中国人口很少吗?
自己装一个分分秒秒的事,不难。
扯,美国飞机上对哭闹小孩怒目而视的乘客一点都不少,很多都是老白Karen
自来水直饮有那么重要么,说得好像你在美国就整天喝自来水似的
发展都是阶段性的,初期当然allin在赚钱堆科技中,人文之类的靠边站,到了大后期就有余力做人文这种扩散边缘的事情了。 美国也是,富的早,所以早几十年都在享受生活了。
婴儿车残疾人通道这些问题,也不关是人的问题。美国建筑的code比较严格有这些要求,中国的估计没这些硬性要求。
很多美国人就直接喝。 反正中国人的习惯是不能会直接喝凉水,都是烧开了 ,然后家里有饮水机 ,大桶纯净水送货上门。
国内的反渗透净水机可以自带管线机,出热水出冷水都可以。而且国内的反渗透净水机的滤水效果更好。
24小时热水,应该都有的吧,不就是连个热水器吗。我去过的所有朋友家都有,哪怕是很老的小区。
关爱老人特殊群体这方面,确实公众设施不够,但是去年听盲人按摩师介绍,他们到任何地方都是对接的,比如从一个城市去另外一个城市,一路上都有专人帮助,他们还有自己的APP, 这个是我以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另外,小区对老人是很关心的,社区工作人员是要经常家访老人的,几天没看到在小区出现,就会上门问候。
还有冷气不充足
这次回去还正好碰上包邮区乡下一场婚礼,把我们几个衬得跟刘姥姥一样。同时闹婚房的习俗也没有了。
我住了好多地方,不说以前旧金属管道污染了,就说那个水硬的,在锅里煮一次厚厚一层白的,天天直饮早晚结石。你要说装软化水装置,过滤装置,这么麻烦还吹啥直饮啊?你还不如买个饮水机呢
还有蚊子太多
你好酸啊😂这生活中要多loser才这么说话,哈哈
所以适合冷的时候比如过年时回去。 热的时候蚊子太多要出国玩就去日本欧洲玩,蚊子少很多。
??????????突然蹦出这个,能的你?不仔细看,以为这里是小红薯呢
你在国内闲逛,看到过几个残疾人?
这个是真的很普遍
厌童太low 还是像美国一样直接杀童, 比较高大上
我碰到的不是厌童 是国内熊孩子密度比较高。 比如去外面playset因为人太多,美国乡下根本没人,小孩都不排队都在抢,我家娃根本一个滑梯都坐不上。 还有去挖沙子,别的不认识小孩抢他的工具, 去博物馆玩一个游乐设施,被两三岁不认识的呼耳光。 还是包邮区文明大城市,不是穷山恶水。 美国熊孩子可能也多,但乡下人口密度没那多大,碰到概率没那么高。
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出来的孩子,能不熊吗?
我觉得美国这边的冷气太足了,是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倒真的是,那些熊孩子都是老人带着出来的 爸妈都要996上班。。。谁带孩子啊。 我爸妈公婆说在国内生俩娃没老人带,他们身边根本没有。。。
吱吱吱,高华说话确实不简单。咱都是乡巴佬是不是要对你说“谢谢”?。。。。。
出于儒家文件还是啥影响,国内对老人比对小孩子宽容很多很多,有小孩子就是原罪,所以国内不生娃的氛围也更甚
说点对老年人关怀的正面,城市里公共汽车对老年人是免费的,很多公园对老年人也是免费的。另外社区给老年人提供很多免费的服务,比如体检啦,咨询等等。社区大学也提供很多老年人免费的课程,比如绘画书法插画之类的。如果是学校政府部门大的单位,那就更好,经常组织退休职工的活动。朋友父母是同一个中学的退休老师,活动不要太丰富了,跳舞唱歌表演运动会旅游等等,逢年过节单位还送东西慰问,所以她父母都不怎么来美国,偶尔来一次不到两个月就想回去了。我父母是私企的退休职工,倒是没有这些,不过过节公司也是会发东西的。
我见过最厉害的是夏威夷雨季的蚊子。太可怕了。我自己都快要被防蚊水熏死了, 蚊子都还在 ,咬了好多包。
所以残疾人只能死家里呗
一个正经残疾人都没有看到过
我在商场里看到过几个坐轮椅的,是体力差的老年人,因为到了饭店门口,他们就自己下来走了
还有一些年轻人拄拐杖,但看着就是临时骨折受伤的那种
“而且国内已经有规定,不能在室内吸烟的”
其实并没有,没有强制规定,而且最新的规定里,饭店等公共场所,已经不算在需要禁言的“室内”了
“带小男孩进女厕所会被骂吗”
可能会,还有可能会被拍照录像网爆
但国内一些熊孩子会在女厕所里偷看其他隔间,家长也不管
所以这是双向问题
因为老人往地上一趟,你赔不起
我上次回国坐国内航线,有一队小学生夏令营,孩子们兴奋互相聊天,绝对是正常音量、没有闹,一个中年男大喊大叫发脾气,骂孩子们太吵了。这种事情我就觉得很奇葩,在北美不可想象。
夏天还好,我可以接受那个空调
冬天才要命,住过几个酒店都中央空调限温,温度根本上不去,我们得额外要毯子
客观上就是不够,所有人都一头汗、臭臭的,问就是害怕空调病
烟民多,所以随地吐痰的也多吧
我真的太不理解了,宣传了几十年的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就一下子放弃了
厌童感觉不至于。 不包容是真的。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蜜罐里长大的,自我为中心的厉害,吵闹的孩子侵犯到了他的权利,他们反感甚至抗议,可以理解。
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熊孩子背后是熊家长,你家长纵容孩子无底线吵闹,那就是你不懂事,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需要家人得力,残疾人才有好一点的生活
我一个曾经的老烟枪都受不了到处烟味,更重要的是这玩意是真的会带来肺癌高发,有些人脑子里不知道在想啥
这个外放真是素质不行, 飞机上写的不要外放 还是有人偷偷放
Chicago man kills 9-year-old girl because he was upset over noise, neighbors say Before the 43-year-old shot the girl, he allegedly said to a neighbor that she was being too loud
北方暖气很足。去哈尔滨的时候,在屋里都是T shirt
得看普及程度,你家装了不代表什么啊。别的不说,国内中小学都有24小时水龙头热水和中央空调么?
今春天气反常热到32度但是公共场所冷气默认23度就下不去了甚至五星级宾馆也是 夏天40几度回国的都是勇士
退休后长期居住并不看你说的这些。长期居住主要考虑因素是,第一离家人远近,第二生活成本,第三医疗条件,第四治安好坏。
如果没退休,就看一条,工作。
这个就应该是楼主想要说的,国内不方便残疾人出门,所以猜他们只能尽量少出门了
但是在美国见到残疾人真的不是啥稀奇事儿,因为他们不怕不方便
中央空调我十几年前读高中时就有了。热水的确没有。我给再加一点吧,美国公共厕所有厕纸,中国经常没有。美华抱着热水和厕纸也许能保留一点对中国的优越感?lol
求推荐!安装容易吗
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就像路上给盲人导航的那个斑点儿瓷砖,太扯淡了,也没啥轮椅通道之类的,我后来想了想,也有可能是美国的人文关怀不够,健康有问题身体有缺陷的还得靠自己出门买菜做法看医生啥的,在国内基本上都是儿女帮父母把这些做完了,或者保姆把这些家务做好了,包括残趴,如果在像是国内那样到处可以打车,交通那么方便,谁会自己开车去医院呢?
都说了得看普及程度,你又说你的高中,谁知道你是什么高大上人家、高大上高中,十几年前就有了中央空调了。而且有是一回事,舍不舍得开,舍不舍的开足了是另一回事。环境温度、空气质量、卫生状况是24/7无处不在影响着体验的,国内这方面确实还是差点。
路边车趴得到处都是 正常人从被车占了的马路走都不容易 更何况残疾人了 无法想象轮椅什么的怎么走 有点空地都停车了 车辆太多停车场太少
23度还不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