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帖神器
北美华人网
追帖动态
头条新闻
每日新帖
最新热帖
新闻存档
热帖存档
文学城
虎扑论坛
未名空间
北美华人网
北美微论坛
看帖神器
登录
← 下载
《看帖神器》官方
iOS App
,体验轻松追帖。
回复《千古贤后,谁能上桌》
查看北美华人网今日新帖
最新回复:2025年4月26日 16点16分 PT
共 (1) 楼
返回列表
订阅追帖
只看未读
更多选项
阅读全帖
只看图片
只看视频
查看原帖
t
thename
3 天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原帖 https://huaren.us/showtopic.html?topicid=3103287&fid=398
谁能上桌这个问题,每个人的观点,可能多少都有道理,关键是如何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比如看政治能力,那武则天大概就是独一桌了,如果是比贤惠,或者比感情,这没有明确标准,就容易有不同意见。有的人说按照传统的观念,但其实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所以不建议用所谓古代的观点来看; 我觉得大家都活在当下,就用比较熟悉的当代的观点来看看这几位的不同吧。
我看这样的高端局,有卫子夫在,其他佳人基本可以一边凉快了。且让我把我的观点慢慢道来。
这十位,细细看来,一多半都是出身达官显贵,包办婚姻或者政治联姻的气氛很重,感情质量方面不如“恋爱”得到的分数高。阴丽华家里富甲一方名声在外;孝庄太后出身蒙古贵族;长孙皇后的父亲是大将军,亲哥是开国元勋,当朝宰相;独孤伽罗的父亲是当朝权臣,手握兵权;邓绥,开国元勋的孙女;徐皇后,父亲是开国元勋;马皇后,朱元璋的领导的养女。这些主要靠家世得来的婚姻,相比“恋爱”,多少缺了些人生的精彩。
反观另外三位出身卑微的皇后,刘娥是孤女,窦漪房出自平民,卫子夫家里是佣人。从草民到皇后,这人生经历就精彩多了。而且这样的背景要得宠,绝对是花容月貌倾国倾城。卫子夫的容貌身材则更是出众,她被汉武帝看中当日,是在一干献给武帝的歌女舞女中脱颖而出,而且刘彻不顾九五至尊马上趁着更衣,当场就临幸了。一般人被美女迷倒也就算了,但把可能在中国皇帝里排前三的一代雄主迷成这样,卫子夫的魅力实在是不可思议。
不但当时汉武帝迷上了人,也是碰上了真爱,因为刘彻之后一年就没碰过她。如果不是为了躲开当时正宫皇后的妒忌心,刘彻没有理由对卫子夫不闻不问。直到清理冗余宫女出宫时,没名分的卫子夫哭着请求出宫,刘彻这才接过来,给了名分。这皇帝都不理的宫女,隔着后宫里这么多阶层,想见皇帝还就见到了,我觉得这应该是刘彻事先就安排好的。为了她的安全,刘彻忍了一年,比较赵恒的违反皇命,不顾情人死活,暗地和刘娥偷情,刘彻的耐性和细心显然高出一大截,这才是真爱的样子。再看看其他皇帝,像李治有点样子,不过以李治的软弱和武则天的彪悍,这感情质量并不会有高分。
至于这位平民皇后自带的嫁妆,就更让人称奇,那就是后来成了国防部长的弟弟,还有年纪轻轻封侯拜将的外甥,这二位干的都是刀头舔血的工作,并在汉武帝这么苛刻的老板手下打工,身体智商情商都必须是头一等,纨绔子弟要不得。她还有一个外甥,后来成了汉武帝的托孤重臣,也是史上一代名臣。历史上的外戚往往是不成器的纨绔子弟,或又是心术不正的叛逆,而关于卫氏一家,史书里的负面新闻难得一见,还出了少见的能打战的外戚,还有能托孤的重臣,不得不让人赞叹。
既然谈到卫氏的家风,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卫家虽然出身卑微,教育却做的很好。这点从卫青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他建功立业手握兵权后,李广的儿子居然为了私愤把他打伤,他既不追究,也不向武帝陈报,气量可见一斑。卫青的品格还有其他优点,此处暂不敷述。既然是一家人,由此可见,卫子夫的为人处事性格品德,应该多少和弟弟有些类似。还有卫子夫的儿子,太子刘据,史上多有赞誉,这里也不多说。
此外,这位卫皇后可能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力,自从她给刘彻生了皇长子刘据之后,之前等了十几年儿子的刘彻就好像解锁了一样,接着陆续生出了数名皇子。这么一来,卫子夫可能是掌握了生男生女的秘密,也许刘彻因此把长子称为“证据”的“据”吧。
所以从这嫁妆和延续家庭血脉上说,卫子夫这就是独特的旺夫了,其他皇后并没有达到这么高的贡献。
再比较另两位平民皇后,窦漪房权瘾太重,培养外戚,干预朝政;刘娥隐瞒宋仁宗,打发其生母去守陵,为了稳固自己太后地位,搞得人家母子不能相认;由此可见这二位功于心计,人品分数不会太高。
而上面二位皇后政治干练的优点,却恰恰是卫子夫的弱点,不争宠(再看看独孤和武则天),不干预朝政,不搞自己的势力。巫蛊势力做大,她不幸丢了老公的信任,儿子的性命和皇后的位子,最后自杀以表清白。不幸的遭遇不是她的错,头铁的人本就极难改变,更何况是一位彪悍的皇帝。试问朱元璋滥杀功臣,马皇后劝得住吗?朱棣要灭方孝孺十族,徐皇后劝得住吗?这么难的事,只是其他几位皇后没碰上,碰上未必就能圆满解决,所以这场灾祸不能说明卫子夫不行。她这貌似史上独一例的废后死谏,若不是为了爱和真像,真的很难令人理解。要知道刘彻只是收了卫子夫的皇后印玺,既没有诏告天下,也没有马上治罪。卫子夫这为了清白从容赴死的勇气,实在让人敬佩。身在这复杂的宫廷环境里,当了38年皇后(可能历史前三)的卫子夫倒是有几分像古墓派的小龙女一样,不食人间烟火。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不愿涉足政治,视清白如生命的“傻白甜”,才会让汉武帝最后痴念一生。对刘彻来说,失去了才知道是最好的,可惜晚了,大错已经铸成,只能是刻骨铭心的悔恨和伤痛。他能挽回的只能是剿灭儿子的政敌,提拔支持儿子的大臣,再建个思子宫,把托孤重任交给卫子夫的外甥霍光,还有空着那个皇后的位子给永远回不来的卫子夫。(后来皇位又回到了卫子夫曾孙的手上。)
我用现代的眼光,而非政治得失的考量,粗粗评阅这十位牛人佳丽。以我的看法,患得患失的人生注定走不远,人生的意义不单纯地重在得失,而是一场历程,又或是一出不可重复的大戏,卫子夫的经历,性格,品德,容貌,让一个强悍的皇帝最终念念不忘,两人在那充斥政治权色的世界里大大方方地爱了一场,她虽有遗憾但真是奇女子,史上独一等。
另外,卫子夫的存在,还可能间接影响了《史记》的命运,司马迁不幸挨刀,但这就是题外话了。
请输入帖子链接
收藏帖子
谁能上桌这个问题,每个人的观点,可能多少都有道理,关键是如何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比如看政治能力,那武则天大概就是独一桌了,如果是比贤惠,或者比感情,这没有明确标准,就容易有不同意见。有的人说按照传统的观念,但其实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所以不建议用所谓古代的观点来看; 我觉得大家都活在当下,就用比较熟悉的当代的观点来看看这几位的不同吧。
我看这样的高端局,有卫子夫在,其他佳人基本可以一边凉快了。且让我把我的观点慢慢道来。
这十位,细细看来,一多半都是出身达官显贵,包办婚姻或者政治联姻的气氛很重,感情质量方面不如“恋爱”得到的分数高。阴丽华家里富甲一方名声在外;孝庄太后出身蒙古贵族;长孙皇后的父亲是大将军,亲哥是开国元勋,当朝宰相;独孤伽罗的父亲是当朝权臣,手握兵权;邓绥,开国元勋的孙女;徐皇后,父亲是开国元勋;马皇后,朱元璋的领导的养女。这些主要靠家世得来的婚姻,相比“恋爱”,多少缺了些人生的精彩。
反观另外三位出身卑微的皇后,刘娥是孤女,窦漪房出自平民,卫子夫家里是佣人。从草民到皇后,这人生经历就精彩多了。而且这样的背景要得宠,绝对是花容月貌倾国倾城。卫子夫的容貌身材则更是出众,她被汉武帝看中当日,是在一干献给武帝的歌女舞女中脱颖而出,而且刘彻不顾九五至尊马上趁着更衣,当场就临幸了。一般人被美女迷倒也就算了,但把可能在中国皇帝里排前三的一代雄主迷成这样,卫子夫的魅力实在是不可思议。
不但当时汉武帝迷上了人,也是碰上了真爱,因为刘彻之后一年就没碰过她。如果不是为了躲开当时正宫皇后的妒忌心,刘彻没有理由对卫子夫不闻不问。直到清理冗余宫女出宫时,没名分的卫子夫哭着请求出宫,刘彻这才接过来,给了名分。这皇帝都不理的宫女,隔着后宫里这么多阶层,想见皇帝还就见到了,我觉得这应该是刘彻事先就安排好的。为了她的安全,刘彻忍了一年,比较赵恒的违反皇命,不顾情人死活,暗地和刘娥偷情,刘彻的耐性和细心显然高出一大截,这才是真爱的样子。再看看其他皇帝,像李治有点样子,不过以李治的软弱和武则天的彪悍,这感情质量并不会有高分。
至于这位平民皇后自带的嫁妆,就更让人称奇,那就是后来成了国防部长的弟弟,还有年纪轻轻封侯拜将的外甥,这二位干的都是刀头舔血的工作,并在汉武帝这么苛刻的老板手下打工,身体智商情商都必须是头一等,纨绔子弟要不得。她还有一个外甥,后来成了汉武帝的托孤重臣,也是史上一代名臣。历史上的外戚往往是不成器的纨绔子弟,或又是心术不正的叛逆,而关于卫氏一家,史书里的负面新闻难得一见,还出了少见的能打战的外戚,还有能托孤的重臣,不得不让人赞叹。
既然谈到卫氏的家风,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卫家虽然出身卑微,教育却做的很好。这点从卫青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他建功立业手握兵权后,李广的儿子居然为了私愤把他打伤,他既不追究,也不向武帝陈报,气量可见一斑。卫青的品格还有其他优点,此处暂不敷述。既然是一家人,由此可见,卫子夫的为人处事性格品德,应该多少和弟弟有些类似。还有卫子夫的儿子,太子刘据,史上多有赞誉,这里也不多说。
此外,这位卫皇后可能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能力,自从她给刘彻生了皇长子刘据之后,之前等了十几年儿子的刘彻就好像解锁了一样,接着陆续生出了数名皇子。这么一来,卫子夫可能是掌握了生男生女的秘密,也许刘彻因此把长子称为“证据”的“据”吧。
所以从这嫁妆和延续家庭血脉上说,卫子夫这就是独特的旺夫了,其他皇后并没有达到这么高的贡献。
再比较另两位平民皇后,窦漪房权瘾太重,培养外戚,干预朝政;刘娥隐瞒宋仁宗,打发其生母去守陵,为了稳固自己太后地位,搞得人家母子不能相认;由此可见这二位功于心计,人品分数不会太高。
而上面二位皇后政治干练的优点,却恰恰是卫子夫的弱点,不争宠(再看看独孤和武则天),不干预朝政,不搞自己的势力。巫蛊势力做大,她不幸丢了老公的信任,儿子的性命和皇后的位子,最后自杀以表清白。不幸的遭遇不是她的错,头铁的人本就极难改变,更何况是一位彪悍的皇帝。试问朱元璋滥杀功臣,马皇后劝得住吗?朱棣要灭方孝孺十族,徐皇后劝得住吗?这么难的事,只是其他几位皇后没碰上,碰上未必就能圆满解决,所以这场灾祸不能说明卫子夫不行。她这貌似史上独一例的废后死谏,若不是为了爱和真像,真的很难令人理解。要知道刘彻只是收了卫子夫的皇后印玺,既没有诏告天下,也没有马上治罪。卫子夫这为了清白从容赴死的勇气,实在让人敬佩。身在这复杂的宫廷环境里,当了38年皇后(可能历史前三)的卫子夫倒是有几分像古墓派的小龙女一样,不食人间烟火。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不愿涉足政治,视清白如生命的“傻白甜”,才会让汉武帝最后痴念一生。对刘彻来说,失去了才知道是最好的,可惜晚了,大错已经铸成,只能是刻骨铭心的悔恨和伤痛。他能挽回的只能是剿灭儿子的政敌,提拔支持儿子的大臣,再建个思子宫,把托孤重任交给卫子夫的外甥霍光,还有空着那个皇后的位子给永远回不来的卫子夫。(后来皇位又回到了卫子夫曾孙的手上。)
我用现代的眼光,而非政治得失的考量,粗粗评阅这十位牛人佳丽。以我的看法,患得患失的人生注定走不远,人生的意义不单纯地重在得失,而是一场历程,又或是一出不可重复的大戏,卫子夫的经历,性格,品德,容貌,让一个强悍的皇帝最终念念不忘,两人在那充斥政治权色的世界里大大方方地爱了一场,她虽有遗憾但真是奇女子,史上独一等。
另外,卫子夫的存在,还可能间接影响了《史记》的命运,司马迁不幸挨刀,但这就是题外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