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你对loser定义搞错了吧?需要这么不自信吗?如果你这样的是loser,那大部分人连loser都称不上。 MickeyCombo 发表于 2025-04-25 12:03
公用马甲42 发表于 2025-04-25 12:05 这是参考华人的标准而已,觉得top2,top5就要年薪百万,资产几个米,不然就是loser。 我们自己觉得就是普通路人而已,参照系如果是成功校友,的确也不咋滴。。。
Constant_sorrow 发表于 2025-04-25 12:13
公用马甲42 发表于 2025-04-25 11:54 80后那一拨人,十几二十年前top2本硕出国。 爸妈是最早参加高考那一拨人,也不是特别寒门,在一个不穷不富的小镇,但那时候他们家里有五六七八个娃,就他们高考考了个中专大专,有一技之长,去了二线城市国企,那时候他们没高考的亲戚朋友,都在挖地球或者做小生意,他们就算工作稳定,不算富裕,但我从小也算衣食无忧。 所以他们的观念里,就是读书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时候他们同学里有考上本科重点的,后来在他们眼里都是飞黄腾达,北上广的人上人了。 不过他们也对我不错,基本没有打骂过,我小时候也算别人家的娃,在他们那个大国企的子弟小学里成绩名列前茅,唯一的问题就是喜欢唠叨我,比如没考第一,他们就觉得你学习不努力,考不上好大学,将来没出息,谁谁家孩子多争气。 我挺烦他们唠叨的,所以到中考之前基本都是第一,让他们闭嘴别烦我,可能我小时候脑子还算够用,也不是那种挑灯夜战的选手。 中考的时候有点小插曲,成绩比平时差了一点,不是全校第一而是第二,差几分而已,我妈那时候刚知道分数就觉得我上全市最好的班的希望破灭了,觉得天都塌了,觉得我上一流大学都难了,准备好几万块钱准备找人托关系送我去最好的班。不过后来阴差阳错,我踩线进了那个全市最好的班,我妈拿到通知书才松了一口气。决定为了让我每天不赶公交车一个半个小时上学或者住校,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自己每天赶公交上班给我做饭。 其实我上高中好好学习的动力主要也是不想让我妈唠叨,还有觉得考个好大学比较容易找个轻松的工作,外加在学校排名高老师和同学都会对你特别nice(虚荣心),反正那时候记忆力不错,语文英语平趟,其他数学乱七八糟就是刷题找个规律,多做做考试也ok。我们那种高考还算比较难的省份的重点班,其实大家都有两把刷子,偶尔我有几次没考进前几,我妈也是紧张到不行。反正后来就是高考正常发挥,考了个全省前十,我们以前是估分填志愿选专业,其实我这个人没啥追求,觉得自己上个师范回来当个高中老师,有寒暑假上上课多好,或者考个公务员喝茶看报纸。学校和爸妈肯定不会让我报师范,别人都问什么专业热门发展好,我在问招生老师什么专业轻松好学不累so easy。。。。结果最后就如愿以偿去了个某个疗养院(对前途一无所知)。 我那时候的人生规划就是读个研找个躺平工作,公务员之类的,大概就是被我爸妈唠叨需要保研,好好学习,因为疗养院各种特长生加分以及通过关系进来高干孩子(那时候第一次觉得高考也不是那么重要,很多门路),所以我也就gpa不错,保研了。在大学也就谈谈恋爱,参加一下社团,挺躺平挺快乐也没啥大事件。当然很多很卷的同学实习啊,职业规划啊,也挺忙的,事实证明,这些很卷的同学其实后来都混得不错。。。因为身边很多人出国,我就随大流考了个gt,成绩一般,那时候的男朋友也是出国读博,我稀里糊涂就申请了一下,当然我不想读博,吃不来那个苦,疗养院的专业又不好找工作,我家里也付不起很贵学费的master,就找了个普通公立性价比高的master读了一下。毕业了,很多同学都去大城市找工作奋斗,我又很懒觉得大城市啥都卷,又累,房子贵,后来七拐八绕和队友一起结婚生娃去了个非卷州,类似于我家那种在国内的二线城市,两人就是勉强华人贫困线一半或者零头(不清楚具体多少)?不过工作稳定也没啥房贷(房子不大)孩子也能上个私校(不是特别贵的离谱),但也不富裕,没有资产几个米房子n多套,和成功人士差了一大截,和国内混得好的同学也差了一大截,什么出门头等舱,背包爱马仕香奈儿,开车10w起之类的完全和我们没关系。 孩子现在也卷不动,才上小学感觉就是普娃,身边那些卷体育卷数学拿奖参加比赛的都和我们无关,性格不错,但看不出一点自推和学霸的影子。队友有时候会有点失望,我时常安慰队友,你看我们家族里也没啥上国内top大学的,很多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在国内也就上个三本大专,有的高中毕业都没上大学,他们可能也就是回归均值而已,我俩是基因突变,以后在私校混个中流就可以上州大(这也是愿意出钱上私立的原因之一,录取率看着好一点,老师attention多一些,大公立他们根本卷不过)。我们身边很多老美同事也大都是州大,人也活得下去,有些都混成自己的大领导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当年在top2的时候,看到了太多英年早逝,隔壁楼,对面楼,某栋理科教学楼,每年不止一个跳楼的,本硕博都有,有些是毕业以后的,因为学习,因为感情,因为工作,因为导师延毕,因为抑郁症。 我一个朋友亲眼目睹过有人在自己面前跳楼,脑浆一地的场景。。。还有各种意外疾病去世,直接或间接知道的,甚至有比较熟悉的,感觉比例比我后来认识的非top2出来的人高多了。而且很多人会觉得你们top2出来混这么普通么?所以现在和华人聊天,不是人家刨根问底,我们根本也不说哪儿毕业的。 还想起来,还有两个儿时我爸妈一直用来叨叨我的榜样,单位同事的孩子,早我几年去了top2,后来一个在北上广外企一直不结婚,年轻时爸妈挑剔(当时小地方觉得top2简直是神话,北上广不算啥,来美国更不算啥了),岁数大了大城市生活压力大就更不想结婚剩下了,他爸妈一说起就开始抹眼泪觉得老王家绝后了那种,在单位看到老同事一问孩子结婚生娃没都崩溃(后来想开点了,那个年代老人传统),一个单位领导的孩子,爸妈一直想让孩子当大官t,top2从本科读到冷门博士毕业就去老少边穷选调了,不知道后来发展如何。反正四十多也没做到市长之类的,搜了一下还在一个不如我们老家的某个穷省市里的某个区干吧?不知道啥时候能混到市长省长。不过top2也是运气,再后来我爸妈那个单位都十几年也没孩子考上top2了,复旦交大浙大也有,不过后来也基本就是大城市普通白领和苦逼研究人员之类的,没听说什么飞黄腾达的,和那些留在老家的人也差不多(其实我们现在也差不多。。。) 当然在我们自己知道的校友同学,的确有混的好的高大上人士,财富自由或者社会地位高,和我们不是一个圈层,望尘莫及,当然包括运气,机会,自己的努力以及家庭背景。 现在觉得自己娃能平安健康长大,没有疾病,能enjoy life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
edelweisskitty 发表于 2025-04-25 12:36 有理科楼的应该不是五道口那家吧?
不过他们也对我不错,基本没有打骂过,我小时候也算别人家的娃,在他们那个大国企的子弟小学里成绩名列前茅,唯一的问题就是喜欢唠叨我,比如没考第一,他们就觉得你学习不努力,考不上好大学,将来没出息,谁谁家孩子多争气。 我挺烦他们唠叨的,所以到中考之前基本都是第一,让他们闭嘴别烦我,可能我小时候脑子还算够用,也不是那种挑灯夜战的选手。
中考的时候有点小插曲,成绩比平时差了一点,不是全校第一而是第二,差几分而已,我妈那时候刚知道分数就觉得我上全市最好的班的希望破灭了,觉得天都塌了,觉得我上一流大学都难了,准备好几万块钱准备找人托关系送我去最好的班。不过后来阴差阳错,我踩线进了那个全市最好的班,我妈拿到通知书才松了一口气。决定为了让我每天不赶公交车一个半个小时上学或者住校,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自己每天赶公交上班给我做饭。
其实我上高中好好学习的动力主要也是不想让我妈唠叨,还有觉得考个好大学比较容易找个轻松的工作,外加在学校排名高老师和同学都会对你特别nice(虚荣心),反正那时候记忆力不错,语文英语平趟,其他数学乱七八糟就是刷题找个规律,多做做考试也ok。我们那种高考还算比较难的省份的重点班,其实大家都有两把刷子,偶尔我有几次没考进前几,我妈也是紧张到不行。反正后来就是高考正常发挥,考了个全省前十,我们以前是估分填志愿选专业,其实我这个人没啥追求,觉得自己上个师范回来当个高中老师,有寒暑假上上课多好,或者考个公务员喝茶看报纸。学校和爸妈肯定不会让我报师范,别人都问什么专业热门发展好,我在问招生老师什么专业轻松好学不累so easy。。。。结果最后就如愿以偿去了个某个疗养院(对前途一无所知)。
我那时候的人生规划就是读个研找个躺平工作,公务员之类的,大概就是被我爸妈唠叨需要保研,好好学习,因为疗养院各种特长生加分以及通过关系进来高干孩子(那时候第一次觉得高考也不是那么重要,很多门路),所以我也就gpa不错,保研了。在大学也就谈谈恋爱,参加一下社团,挺躺平挺快乐也没啥大事件。当然很多很卷的同学实习啊,职业规划啊,也挺忙的,事实证明,这些很卷的同学其实后来都混得不错。。。因为身边很多人出国,我就随大流考了个gt,成绩一般,那时候的男朋友也是出国读博,我稀里糊涂就申请了一下,当然我不想读博,吃不来那个苦,疗养院的专业又不好找工作,我家里也付不起很贵学费的master,就找了个普通公立性价比高的master读了一下。毕业了,很多同学都去大城市找工作奋斗,我又很懒觉得大城市啥都卷,又累,房子贵,后来七拐八绕和队友一起结婚生娃去了个非卷州,类似于我家那种在国内的二线城市,两人就是勉强华人贫困线一半或者零头(不清楚具体多少)?不过工作稳定也没啥房贷(房子不大)孩子也能上个私校(不是特别贵的离谱),但也不富裕,没有资产几个米房子n多套,和成功人士差了一大截,和国内混得好的同学也差了一大截,什么出门头等舱,背包爱马仕香奈儿,开车10w起之类的完全和我们没关系。
孩子现在也卷不动,才上小学感觉就是普娃,身边那些卷体育卷数学拿奖参加比赛的都和我们无关,性格不错,但看不出一点自推和学霸的影子。队友有时候会有点失望,我时常安慰队友,你看我们家族里也没啥上国内top大学的,很多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在国内也就上个三本大专,有的高中毕业都没上大学,他们可能也就是回归均值而已,我俩是基因突变,以后在私校混个中流就可以上州大(这也是愿意出钱上私立的原因之一,录取率看着好一点,老师attention多一些,大公立他们根本卷不过)。我们身边很多老美同事也大都是州大,人也活得下去,有些都混成自己的大领导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当年在top2的时候,看到了太多英年早逝,隔壁楼,对面楼,某栋理科教学楼,每年不止一个跳楼的,本硕博都有,有些是毕业以后的,因为学习,因为感情,因为工作,因为导师延毕,因为抑郁症。 我一个朋友亲眼目睹过有人在自己面前跳楼,脑浆一地的场景。。。还有各种意外疾病去世,直接或间接知道的,甚至有比较熟悉的,感觉比例比我后来认识的非top2出来的人高多了。而且很多人会觉得你们top2出来混这么普通么?所以现在和华人聊天,不是人家刨根问底,我们根本也不说哪儿毕业的。
还想起来,还有两个儿时我爸妈一直用来叨叨我的榜样,单位同事的孩子,早我几年去了top2,后来一个在北上广外企一直不结婚,年轻时爸妈挑剔(当时小地方觉得top2简直是神话,北上广不算啥,来美国更不算啥了),岁数大了大城市生活压力大就更不想结婚剩下了,他爸妈一说起就开始抹眼泪觉得老王家绝后了那种,在单位看到老同事一问孩子结婚生娃没都崩溃(后来想开点了,那个年代老人传统),一个单位领导的孩子,爸妈一直想让孩子当大官t,top2从本科读到冷门博士毕业就去老少边穷选调了,不知道后来发展如何。反正四十多也没做到市长之类的,搜了一下还在一个不如我们老家的某个穷省市里的某个区干吧?不知道啥时候能混到市长省长。不过top2也是运气,再后来我爸妈那个单位都十几年也没孩子考上top2了,复旦交大浙大也有,不过后来也基本就是大城市普通白领和苦逼研究人员之类的,没听说什么飞黄腾达的,和那些留在老家的人也差不多(其实我们现在也差不多。。。)
当然在我们自己知道的校友同学,的确有混的好的高大上人士,财富自由或者社会地位高,和我们不是一个圈层,望尘莫及,当然包括运气,机会,自己的努力以及家庭背景。 现在觉得自己娃能平安健康长大,没有疾病,能enjoy life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
这是参考华人的标准而已,觉得top2,top5就要年薪百万,资产几个米,不然就是loser。 我们自己觉得就是普通路人而已,参照系如果是成功校友,的确也不咋滴。。。
那loser很多啊, 我认识不少.
21世纪缺的就是层主这样的人才,无论层主母校是不是top200,层主都是top1那一拨的人才
光华?
以后华人应该和ai连上,有几个选项会很有用,“一键总结” ”ai回复“ ,多好
哈哈哈,这总结真好啊
别小看了小镇做题家,能考上top 2,绝写不出这么又臭又长的裹脚布。
目测是。我入学那年听说跳楼的,后来天井就被封起来不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