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人有自己的community非常重要。再坚忍努力的人,也要有背后的支持,有的时候家人朋友是不够的。 现在英文里有句著名的话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我们华人很少讲。 但是我觉得现在很多青少年患忧郁症,是和这个有关的。即使做父母的自己觉得喜欢独处,自认社恐,还是要有community. 这种community 可以是孩子同学的家长,一起做义工的朋友,邻居,同事,球友,更可以是教会的团契。有些教会的青少年团办得非常好,我很感恩我目前的教会,孩子在青少年团里如鱼得水地成长。我自己也在各方面成长成熟。
Heiniu 发表于 2025-04-21 15:50 就是说人有自己的community非常重要。再坚忍努力的人,也要有背后的支持,有的时候家人朋友是不够的。 现在英文里有句著名的话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我们华人很少讲。 但是我觉得现在很多青少年患忧郁症,是和这个有关的。即使做父母的自己觉得喜欢独处,自认社恐,还是要有community. 这种community 可以是孩子同学的家长,一起做义工的朋友,邻居,同事,球友,更可以是教会的团契。有些教会的青少年团办得非常好,我很感恩我目前的教会,孩子在青少年团里如鱼得水地成长。我自己也在各方面成长成熟。
非常同意并且这些年体会很深,学校,church,朋友,邻居,同事mentors。。。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帮助和影响都很大,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需要的时候互相鼓励帮助(曾经给朋友,甚至朋友的孩子refer过工作,也得到过朋友和前辈的推荐)孩子就更是,在一个健康的环境成长,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除了家人,还有自己值得信任的,可以得到建议,support的地方很重要。 我更倾向于Family is by accident and friends (community)are by choice。
Heiniu 发表于 2025-04-21 15:50 就是说人有自己的community非常重要。再坚忍努力的人,也要有背后的支持,有的时候家人朋友是不够的。 现在英文里有句著名的话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我们华人很少讲。 但是我觉得现在很多青少年患忧郁症,是和这个有关的。即使做父母的自己觉得喜欢独处,自认社恐,还是要有community. 这种community 可以是孩子同学的家长,一起做义工的朋友,邻居,同事,球友,更可以是教会的团契。有些教会的青少年团办得非常好,我很感恩我目前的教会,孩子在青少年团里如鱼得水地成长。我自己也在各方面成长成熟。
不过我记得看这本书时,我感触最深的却是它的引言部分。
家人朋友是够的。只不过美华身边家人朋友都很少。
比如我觉得community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重要,约play dates 并不够,除了同学球友以外,需要有个地方他/她感觉很安全自在。 而我以后年纪大了,community 更重要了。不仅需要抱团取暖,还要有归属感。平时亲姐妹相处都经常磕磕碰碰,在信仰里的community 应该更持久。希望和大家共勉。
谢谢问候! 我挺好的。昨天复活节周末,教会有若干青少年和一位弟兄受洗,他们的发言出人意外的让人感动。晚餐邀请了一对夫妇和一位最近受强迫症困扰的艺术专业姑娘来就餐。我的几样小菜和一道大菜都成功,大受欢迎。今早看一眼股市,恐怖得不敢看,除了祷告,也别无他法。
我更倾向于Family is by accident and friends (community)are by choice。
嗯,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也有说到这点,大意团队或社区精神不强是我们的民族弱点。
细想也无益啦。咱自己多多走出家门 be a part of a community,多参与,多贡献,多获得。共勉。
牛
孩子其实可以自己找到自己的community,不一定非得是家长的
非常认同
听了很宽慰。以前你的经历让人有点挂念。祝孩子们和你们夫妻否极泰来一切都好。
说实话,在这里也太忙,孩子家务工作投资,没啥闲工夫,真的有点空了就想全家出去旅游旅游,看看百老汇演唱会啥的,都比community的活动吸引人。
等退休了,打算去一些打球的club,可能会好些。白人社交还是简单的,就是交不深,华人成堆的任何社区(除了有宗教信仰约束的可能好点)都是各种勾心斗角, 八卦,攀比,刚来时试过,心累,退出是relief
以前的日本人才這樣吧
很多人觉得认同融入靠的是好工作和高收入
但其实,是一种交流共存
我一直说找到自己的爱好,一方面自己可以消磨时间,沉静内心,另一方面,自然就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