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女儿做家务,儿子拿遗产

a
adsffdbhg
楼主 (北美华人网)
论文标题:Providing More but Receiving Less: Daughters in Intergenerational Exchange in Mainland China 以下由OpenRead根据论文内容生成: 研究背景: 该研究探讨了中国大陆家庭代际交换中下游(从父母到子女)和上游(从子女到父母)的性别模式。研究旨在了解传统的偏重儿子的父系范式在当代中国是否仍然存在。 研究目标和假设: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性别不对称的模式,即父系范式主导了父母的下游转移决策,但对子女对父母的上游支持影响甚微。研究假设,尽管女儿提供给老年父母的金钱和家务帮助比儿子更多,但她们在从父母那里获得转移支付方面相对处于劣势。 研究方法: 研究使用了来自中国60岁以上人群的全国性调查数据。采用同时方程模型分析了父母转移决策和子女支持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控制了诸如社会经济地位、人口特征、居住安排和兄弟姐妹特征等各种因素。 结果和发现: 结果证实了女性照顾者"提供更多但获得更少"的模式。女儿在为父母提供经济和家务支持方面更积极,但相比于儿子,她们从父母那里获得货币转移和遗产的可能性较低。 讨论和解释: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代际交换规范存在性别不对称。尽管女儿在养老照顾中发挥了更积极的作用,但传统的父系偏好仍然主导着父母的下游转移。这可能是由于不同世代在家庭规范理解上的代沟,以及社会变革对不同世代的不均衡影响所致。 对研究领域的贡献: 该研究通过考察代际交换的双向性别模式,而不仅仅关注女儿在上游转移中日益增加的作用,拓展了现有文献。它强调从世代视角审视文化规范的重要性。 成就和意义: 该研究为当代中国代际交换中的性别不对称模式提供了实证证据,这挑战了传统父系范式已被完全消解的结论。它为文化规范的持续性和家庭价值观的代际差异提供了见解。 局限性和未来研究: 横断面数据限制了推断因果关系的能力。未来研究可以使用纵向数据探讨代际交换中的性别模式。此外,该研究无法完全区分子女和子女配偶的支持,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