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湾区中餐馆陷关税“生死局”:9成熬不过今年

C
Caroli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据旧金山纪事报4月16日报道 今年春季,原本是旧金山茶商方瑞(Roy Fong音译)一年中最忙碌、最令人振奋的时节。他远赴中国采买新茶,却在途中听闻川普政府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全面加征关税。对这位自1993年便创办帝皇茶苑(Imperial Tea Court)的老茶人来说,这一消息几乎可以用“毁灭性”来形容。

“没有什么比这个再糟糕的了。”方瑞在一封从中国发来的邮件中写道。他的店里有许多特色茶品,像福州的茉莉珍珠、安溪的铁观音,皆为中国独产,别无替代。
图:旧金山纪事报截图 方瑞不是唯一一个为此感到焦虑的商人。
在湾区,从茶叶、花椒、豆瓣酱,到一次性餐盒、厨房设备,众多依赖中国进口的中餐馆、零售店正面临相同困境:涨价、缺货、不确定性。餐饮业本就因通胀和消费萎缩而步履维艰,如今又得为一纸关税令掏腰包。 位于旧金山华埠、拥有米其林星级的中餐馆Mister Jiu's,厨师兼店主Brandon Jew同样忧心忡忡。他说,厨房里有些调味料完全无法用本地货替代,比如陈年豆瓣酱、四川花椒、陈醋等——这些正是其招牌麻婆豆腐、春季蟹肉芦笋等菜式的灵魂。“这些味道不是简单可以模仿出来的。”
Brandon说,“如果实在撑不住,也许只能暂时从菜单上撤掉一些菜了。”
这些食材主要由位于田纳西州的Mala Market进口,该公司专营高品质中式调味料。
联合创始人Taylor Holliday表示,新关税叠加原有税率后,她部分产品的进口成本将激增至159%到188%。一批刚从中国起运的货物,包括辣椒粉和豆瓣酱,将在新税率下入关,她不得不考虑是否要将这些成本转嫁给客户,甚至探索将货物临时储存在保税仓,以“避风头”。 “我们也许能撑过去,但会非常艰难。”Taylor说,“很多同行恐怕挺不过这一波。”

同时,Brandon也正为涨价苦恼。为了应对旧金山的最低工资上涨,他原计划在其连锁品牌Mamahuhu适度提价。但米其林餐厅Mister Jiu's的定价空间有限,当前一套品鉴菜单已达175美元。“10美元的商品涨价到11美元,顾客也许无感;但15美元的菜一口气涨到20,心理冲击就不一样了。”
另一头,方瑞也开始重新估算春季绿茶的售价,甚至提前让客户确认订单。虽然福州茉莉茶尚未采摘(通常在6月),他还能撑几周,但新茶受天气与税负双重影响,注定价格不菲。而就在一个月前,他预计的税率还是72%;现在,却是翻倍的145%。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走完这个产季,等着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他说。 中餐馆不仅要面对食材涨价的挑战,还有设备、耗材等“看不见”的涨价威胁。旧金山餐厅606的联合老板刘智诚(Eugene Lau音译)表示,他每天都在跟供应商确认价格更新:干货、餐盒、纸巾,甚至冰箱、油炉、微波炉等厨房设备都在悄悄涨价,涨幅从5%到100%不等。他担心,接下来连维修费用都可能跟着水涨船高。 “我不想涨价。”Eugene说,“我们会尽可能自己吸收这些成本。” 但餐饮业的承受力终究是有限的。Brandon坦言,这一轮政策不只是经济层面的问题,更是文化认知的冲击——美国人对中餐的价值,本就存在低估。
“社会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如何看待中餐、看待唐人街。”Brandon说。 在这样的氛围下,中餐若想维持高品质、高售价,无疑是一场逆风之战。毕竟,一碗豆腐是否值20美元,不只取决于食材成本,还取决于食客的认知。而现在,这种认知的基础正在被动摇。
m
mermaidyuu
啊,我以为他们陷入的是小费生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