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ifeiduan 发表于 2025-04-16 03:56 以前觉得中国发言人说话车轱辘话来回说。 现在发现有些人真的听不懂,问你他怎么回事儿你什么反应的时候,可不就是来回的说吗…..
小红马甲 发表于 2025-04-16 07:06过去我对中方外交部发言人并不感冒,感觉他们都在说套话。现在对比川政府的白宫发言人,中方发言人不要素质太高哦。
foreverf 发表于 2025-04-16 09:22 已经打起来了,一个巴掌拍不响。
majia2023 发表于 2025-04-16 06:48 如果我是发言人,我会说:等他们定下来再说吧
brama 发表于 2025-04-16 10:25 按照这个逻辑,你在这里被人骂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肯定你有不对的地方吧,所以你被人骂贱。
bluecrab 发表于 2025-04-16 18:52 说实话,你从小被父母虐待心理变态,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 需要强调的是:发起“拍巴掌”这个动作的,是美国。
所以从国家战略层面看,中美关系已进入“长期竞争”阶段,避免不了博弈和摩擦。
🧭 关键在于:有没有足够的“护栏”和“刹车系统”,比如沟通机制、互信基础、共同利益等。
中美竞争不可避免,但中美对抗可以避免。冲突的烈度、形式和后果,取决于双方如何管控分歧与维持沟通。
Harenough 发表于 2025-04-16 19:13 你对中文的理解肤浅的令人发笑。 还是说说大白话好了,成语,俗语等不适合你。
foreverf 发表于 2025-04-16 18:55 我没有过,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妨具体说说,倾诉下有利于你的心理健康。
bluecrab 发表于 2025-04-16 19:34 这位巴掌,别装傻充愣,按照你的逻辑,上面网友依次推出你的生活里任何来自他人的欺辱应该都是你自己要去反抗的原因。 别人巴掌过来,你脸要凑过去,一定要从自己做起哟。 对了按照你的逻辑,网友怼你,就该跪下别啰嗦了,搬出机器人和大家拍巴掌也会响。
现在发现有些人真的听不懂,问你他怎么回事儿你什么反应的时候,可不就是来回的说吗…..
“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 - 这话说的多有水平!👍
最后一句霸气外露。
赞!
都是比出来的。第一任川普身边的人起码还有点体面,这一任真是群魔乱舞的感觉。
中方素质高太多了。
按照这个逻辑,你在这里被人骂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肯定你有不对的地方吧,所以你被人骂贱。
说难听点的,你另一半出轨,你是不是还要怪自己,一个巴掌拍不响?
哈哈哈哈
别人给你一个耳光,也是响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是句俗语, 不是我原创。 你骂我, 我并不同样回骂你, 咱俩确实打不起来
说实话,你从小被父母虐待心理变态,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川普现在好像有什么精神问题
我没有过,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妨具体说说,倾诉下有利于你的心理健康。
ChatGPT said:
这是个很有深度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是否适用于中美关税战。
✅ 表面上看:“一个巴掌拍不响”——不完全适用 因为在事实层面上,中美关税战是由美方主动挑起的: 2018年起,美国以“贸易不平衡”“知识产权问题”等为由,单方面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中方开始时呼吁协商解决,但在关税落地之后,才进行对等反制; 所以严格讲,第一巴掌是美国先拍下来的。 所以说,从事件起点看,这不是两边一起掀桌子,而是美方先扔出了“关税牌”。
❗但如果我们把“一个巴掌拍不响”理解为“长期矛盾累积导致冲突”,那就复杂了: 中美之间的经贸摩擦、技术竞争、产业政策分歧,其实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存在; 美国觉得中国的国家补贴、市场准入、知识产权制度不公平; 中国觉得美国霸权、限制中国科技发展、插手内政。 这个时候,如果你用“一个巴掌拍不响”来表示 “矛盾非一日形成,责任不能全归一方”,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 📌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是: 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由来已久; 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美方主动挑起的贸易战; 中方的反应是被动应对、合理防守,而不是挑衅。 🧭 小结: 角度是否“一巴掌拍不响”直接责任(谁先动手)❌ 否。是美方先加税,中方反制深层原因(长期矛盾)✅ 是。双方长期存在摩擦与不信任。
ChatGPT said:
这是一个特别关键、但也没有简单答案的问题。“中美冲突是否不可避免”,其实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冲突”这个词 —— 是全面对抗?战略竞争?还是局部博弈? 我们可以分几个层面来分析。
🧱 一、现实层面:结构性矛盾难以避免,冲突某种意义上“注定存在” 中美之间存在以下深层结构性矛盾: 类型内容经济格局中国快速崛起,挑战了美国在全球经济的主导地位科技竞争中国在5G、AI、半导体等领域追赶,美国开始限制关键技术出口意识形态两国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彼此警惕、缺乏互信地缘政治台湾、南海、印太战略,这些都是中美碰撞的热点区域 🤝 二、另一方面:完全对抗并非不可避免,冲突的形式和烈度可以管控 现实不是“非打即和”,更可能是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比如: 核心技术、供应链上互相防备; 气候变化、全球卫生等领域仍然合作; 贸易虽然受限,但也没完全断掉。 你可以把中美比作“两辆高速公路上并行的大卡车”,它们不能完全避开彼此,但也不一定非得撞上去。 🧠 三、民间视角:冲突不一定符合人民利益,反战反对对抗声音也很大 中美普通人之间的敌意其实不深,尤其是有教育、留学、工作经历的人群; 企业、学术界很多都希望稳定环境,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 包括一些美方智库也提出“竞争要可控”,不能走到新冷战那一步。 所以——“冲突”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命运,而是可以选择的路径,虽然现在这条路越来越难走。
📌 最后给你一个简洁但中肯的结论:
你对中文的理解肤浅的令人发笑。
还是说说大白话好了,成语,俗语等不适合你。
三人行, 必有我师。 你是语文老师? 还是?
这位巴掌,别装傻充愣,按照你的逻辑,上面网友依次推出你的生活里任何来自他人的欺辱应该都是你自己要去反抗的原因。
别人巴掌过来,你脸要凑过去,一定要从自己做起哟。
对了按照你的逻辑,网友怼你,就该跪下别啰嗦了,搬出机器人和大家拍巴掌也会响。
你这巴掌很有情绪,你自己单手挥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