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赛天才16岁自杀,爸爸写的信很感人,但估计很多人理解不了

s
suixin111
楼主 (北美华人网)
16岁天才少年于行健之死 几天前,16岁的天才少年于行健坠楼身亡,关于他的故事,目前没有任何媒体正式刊文报道,那就让我担起这个责任,让他的故事和命运被看见。 “天才少年”名不虚传。 2022年,还在东北育才学校读初三的他,就在信息学奥赛中拿到了辽宁省第三的高分。 2023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他以接近满分的成绩摘得金奖,学校刊登喜报。2024年3月,他以A类选手的身份成功入选辽宁省队。 可见的转折点发生在2025年3月22日,于行健在最后一次参赛却意外失利,排名跌至第十。 坠楼发生在不久之后的4月1日,告别仪式在4月5日完成。 不要以为罗列这些“天才佳绩”就是我要做的事,不,我是要告诉看到这篇文章的所有人,在只有一次的生命面前,所有的成绩----哪怕是像上面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都只是人生的边角料,生命力与人的命运,才是人生的真正主角。 谨慎推测,于行健应该是死于跳楼,不像是意外的失足坠楼。 目前相对可信的信息证据有两个,一是于行健的同学贾淇中撰写的讣告内容,二是于行健的父亲撰写的纪念信。 讣告内容强调了“因个人压力繁杂等原因・・・坠楼。” 可见,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于行健承受了很大压力----不论是来自于自我的,或是来自于外界的。 贾淇中写道:“于行健品学兼优,为人温柔、真诚、善良,通过其建立的社交媒体组织,为更多人送去温暖和祝福”。 于行健的爸爸在纪念信中说,“你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别人动笔,你只用眼睛看,你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彰显你的学习能力出类拔萃。”但是他也透露了更早的命运转折点:“还记得,你认真听从爸爸的学习辅导,辅导你学习的那些日子真是爸爸最快乐的日子,但不知你从何时起,你不再需要爸爸的辅导了,爸爸知道,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同时你也埋下了戾气的种子・・・・・・时而你又成为魔丸,看不起这个世界的一切,肆意挑战这个世界的规则,我行我素・・・・粗鲁地对待爱你的妈妈。” 我不知道,“戾气”指的是什么,但是显然,随着孩子的成长,学业的精进,爸爸应该是没有能力再做那样的辅导了,从能力上讲,这是容易理解的。 与此同时,字里行间也能见出,孩子对于学业产生了厌倦和反抗,那位父亲说:回想近几年,你失去了所有快乐・・・你不再喜欢学习,不喜欢运动・・・你每天都在煎熬,多次暗示爸爸妈妈,你很想去找你的世界。 也就是说,于行健其实较早之前就表现出了一些心理问题,如果周围的人们有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储备,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在那个时候就必须介入了。 外界不知道当时其他人有没有这方面的努力,现在天才少年已逝,说这些并没有责怪任何人的意思,而是为了提醒后来人,当你的孩子或亲友表现出想要寻找别的生活的时候,请坚定支持他们开拓新空间,实践新的活法,请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因为那是生命在发出求救的信号----“过去的那些,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于行健是一个高智商的人,他一眼就能看出许多复杂学科问题的答案,当然也能一眼就看出复杂人生问题的答案,当他想到自己的人生要持续地跟那些他已经不再爱的学业打交道的时候,他按了核按钮。 这是一个无比悲伤的故事。因为我非常清楚,如果给我机会和这个少年玩三天,我会展示给他更多更有意思的活法,如果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有把握让他变成另一个活蹦乱跳的人。 但是现在没有如果。 很多悲剧的发生,在于玩错了“游戏”。 当你看待世界的眼光和理论变了,就会得到一个新世界,哪怕只是眼前最普通的街道和商店,能被你发现一些其他人根本无法察觉的巨大秘密。 拼学业、拼奥赛,它的本质是地位游戏,第一名地位最高,最后一名地位最低,而且全过程是零和博弈,它对人的心智是巨大的消耗。 人类无法完全拒绝地位游戏,但是在参与的时候需要知道,地位游戏只是人生之旅的小插曲,你也可以彻底地关闭地位游戏,拒绝参与,走少有人走的路。 现在中国已经有一些孩子从小就不走高考路,那样会轻松很多,但是如果用力过猛,继续内卷,他们还是会在欧美教育体系的地位游戏里面走火入魔。 那么应该玩什么“游戏”?我认为,地位游戏容易引起心理问题,是因为它有排名,如果是单人游戏呢?那就不要排名了,只跟自己比,甚至跟自己也不比,只是做点不一样的事,探索世界的多样性,注重的是体验----而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在单人游戏的模式中,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人。 在“成为自己”这件事情上,没有人比得过你。 但愿那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了。 延伸阅读:天才奥赛选手于行健坠楼去世,年仅16岁,濒死之际喊出:妈妈救我 4月1日,本是愚人节,可对于沈阳的于家来说,多么希望这个消息真是愚人节别人开的一个玩笑。 原来,就在愚人节当天下午4点40分,于家的儿子年仅16岁的少年于行健从高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很快救护车的警笛声响彻整个小区,但即使经过全力救治,仍没有挽回这个年轻的生命,于行健在当天晚7点宣布离世。 在濒死之际,于行健本能的喊出:“妈妈,我疼,救我”...可这个年轻的生命仍然没有来得及好好看世界。 据邻居、学校老师同学说,于行健在信息学竞赛圈里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孩子打小就展现出惊人的编程天赋,拿奖拿到手软。 那么,一个前途无量的孩子,怎么就走上了绝路? 是灵童还是魔丸 在古籍《周易・乾卦》中,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其中,于行健的父亲为儿子取行健二字,也想让儿子如宇宙运行一般刚健有力,激励他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 事实上,于行健的确做到了,从其父亲写下的祭文中,我们就能读到很多消息,祭文里,父亲回忆起儿子小时候的聪明伶俐。 父亲将儿子比拟为电影《哪吒》中的哪吒,又是一名灵童但又是一颗魔丸。 他指出,儿子比同龄的孩子都优秀,当别人看到题目还在究竟怎么算的时候,于行健的脑子里已经计算出了答案。 当自己对于行健进行学习辅导时,儿子总是认真听取,还会做做笔记,这让做父亲心里很开心。 当儿子看到街边马路上乞讨的孩子时,于行健总是偷偷擦泪,自己知道,儿子的心是一颗善良的心。 字里行间,都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肯定和骄傲,更让父亲骄傲的还在后面。 2023年,于行健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学成果展示大赛总决赛AI+程序算法赛道以接近满分的成绩拿下金奖。 第二年,他上了高中,在高手如云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又拿下了辽宁省第一名,顺利进入省代表队A类。 这些荣誉,都证明了他的天赋和努力,也让他成了大家眼中的“天才少年”,可谁也没想到,这耀眼的光环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痛苦和挣扎。 光环背后的阴影 随着儿子进入青春期,一切都变了,他变得叛逆、不听话,父亲指出儿子的那颗魔丸已经在不断变大,甚至对最亲的母亲也像“暴君”一样。 在祭文中,父亲也坦白称他们早就发现了儿子的变化,知道他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喜欢学习,不再像以前一样喜欢运动。 但孩子却一直在为了父母去做这些不喜欢做的事情,亦或者说,于行健现在的所有做法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也揭示其人生被塑造为父母教育理想的工具。 这也就是为什么于行健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甚至也多次暗示父母,但他从未明示过,因为他实在是善良,心中的灵童仍在和魔童作斗争。 这篇祭文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引发了人们的深刻反思:孩子也是人,他们也需要有时间放松,也需要在玩耍的年龄自由。 不过,这次事情后,有些人猜测是不是因为最近一次竞赛上,于行健没有进入2025年慈溪学竞赛辽宁省A类和B类名单。 对于他而言,这次的失败、长期的巨大压力、内心深处快乐的缺失、青春期的叛逆和迷茫等问题叠加,是否成为他坠楼的导火索? 不过,于行健的讣告中,也的确指出了四个字:个人压力。 于行健的事情也给我们抛下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因为于行健的悲剧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的青少年悲剧屡屡发生,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该如何定义成功教育? 教育的迷思 回看于行健的事情,于行健的父母不爱他吗? 爱,而且一直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骄傲,但他们却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他们也许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能拥有美好的未来,但他们却忘记了,幸福的定义远不止于此。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知识的灌输,还是人格的塑造?是追求卓越,还是守护快乐?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让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而不是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一个只会追求成功的工具。 于行健的离开,是家庭、社会的悲剧,也提醒做家长的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不要让“成功”绑架了孩子的童年和青春,不要让分数成为衡量孩子价值的唯一标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神童”,更是拥有健全人格、能够独立思考、拥有幸福感的孩子。 不想活的人,也许不需要被理解吧

 

🔥 最新回帖

v
vanillamm
189 楼
aipple 发表于 2025-04-10 19:33
这爸爸说的什么鬼啊。气死我了。他明明知道孩子最后几年都很不快乐,做一些事(我猜例如参加竞赛)只是为了爸爸妈妈。那他能不能明确不再索要孩子觉得他想要的那些东西了呀。能不能和孩子一起找寻孩子想要的世界呀。为什么还要逼孩子走正常道路、参加竞赛呢?
还什么孩子有戾气,对妈妈态度不好。凭什么这样说一个死去的人呢,人家已经解释不了了。
他孩子比他天才,他理解不了是正常。但有试图理解过吗?看他的文,不过是对儿子的世界一无所知。真是失职的爸爸。

还什么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父亲太可怕
明朗少女
188 楼
rosemary 发表于 2025-04-11 17:09
她好像是和她的妈妈有矛盾和心结,所以拒绝用中文写作,说不想让她妈妈看到。 这个人也是奇怪,你妈妈看不懂也不等于你们之间的问题就解决了啊。 微博上看到说鲁豫采访过她,她说自己家里很安静,大家都各干各的事,她就是写作和阅读,感觉是不是属于不能共情的那类人啊,只关心自己的事,那为什么还结婚生孩子?

这人太可怕了 为什么要生孩子
m
mailbox777
187 楼
puyou 发表于 2025-04-11 20:56
他妈不是不吭不哈,和网友斗争了七天后才走的

我应该表述更清楚一些。凡是迫不及待昭告天下写小作文自我感动的父母,都是伪君子,并不爱孩子。
z
zzou
186 楼
一个用户 发表于 2025-04-11 20:58
这个很容易理解啊,家庭影响,社会舆论的影响,世界上很多人随波逐流,到什么年纪了就做什么事,并不是每件事都是自己想做的,对不对?

不对, 我不觉得 她是个随波逐流的人,也不觉得生两个孩子这么大的事情是个随波逐流就可以做的决定
一个用户
185 楼
zzou 发表于 2025-04-11 17:48
而且我无法理解一个自己都时时刻刻经常想自杀的人,为什么要生两个孩子?!! 如果你如此憎恨这个世界,如此痛苦,你就不应该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个就够了,还两个。


这个很容易理解啊,家庭影响,社会舆论的影响,世界上很多人随波逐流,到什么年纪了就做什么事,并不是每件事都是自己想做的,对不对?

 

🛋️ 沙发板凳

风轻雨
唉,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太多了。RIP
密码是2025
竞赛除了去藤校 有啥用 中国人全球卷竞赛,最后成了华人和中国人比赛 我是金毛,先下个新政命令把各种奥赛 BAN了
h
hijklmn
可怜的孩子。。。感觉爸爸是造成他心理问题的因素。。。这种时候还在抱怨孩子有戾气了,粗暴对待妈妈什么的,还要强调以前是他辅导孩子,而不是单纯后悔自己没有早点理解孩子。。。
g
gvtt
这孩子他爸 有心理问题还差不多 聪明的小孩被控制欲强的爹害惨了
m
momosun
密码是2025 发表于 2025-04-10 18:06
竞赛除了去藤校 有啥用 中国人全球卷竞赛,最后成了华人和中国人比赛 我是金毛,先下个新政命令把各种奥赛 BAN了

不如干脆所有高校都必须抽签招生,到底验验这些藤校的成色,是因为真能教好学生,还只是因为招了权贵和聪明学生
明朗少女
这孩子好像才高一 就算一次没进入省队 还有其他机会呀
M
MajiaLove
fuck,儿子都这么悲惨了,父亲还要在悼文里文过饰非。真有点儿让人出离愤怒了。
明朗少女
感人什么 网上都在批评这个爸爸 那封祭文看不出多爱孩子
M
MajiaLove
感觉父母更像是passive aggressive的有毒魔丸,还他妈赖在孩子身上。
彼岸天涯
孩子后期抑郁了吧,看行文很明显
s
suixin111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5-04-10 18:42
感人什么 网上都在批评这个爸爸 那封祭文看不出多爱孩子

我只是从这个爸爸没有抱怨孩子自杀的角度觉得他理解了孩子的痛苦。不考虑孩子的痛苦是不是他鸡娃造成的。
x
xfx
不觉得感人。。觉得更像甩锅文。。
明朗少女
suixin111 发表于 2025-04-10 18:55
我只是从这个爸爸没有抱怨孩子自杀的角度觉得他理解了孩子的痛苦。不考虑孩子的痛苦是不是他鸡娃造成的。

为什么非等孩子自杀才理解孩子的痛苦?
M
Mimi4
孩子活着的时候要给爹妈长脸,孩子都死了,也要被他爸拎出来挣面子。
t
thyx
这孩子就是实现父亲理想的工具
上中学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工具变得不那么顺手了,父亲一定开始不满和施加压力
父亲并没有真正看见他,更不会去了解他,只想把他身上不符合工具的部分压制甚至去掉
孩子发现,不管取得什么成就,父亲也只会爱那个成就,而不是自己

t
thyx
孩子都痛苦得活不下去自杀了,父亲还在信里责怪他,"都是你的错,都是你不听我的话,我白培养你了"
觉得这信感人的,都有当有毒父母的潜能

一个用户
这个爸爸是NPD吧,什么挑战世界的规则,实际上是挑战了NPD的规则
j
jingqq
人傻快乐多。高智商的人,本来就容易抑郁。
S
SkinnyKat
又是一个爱自己超过爱孩子的父母。 这么优秀的孩子去世了才能有一点点波澜,又有多少可怜的孩子在默默忍受着有心理疾病父母的折磨,而且是以爱的名义。
t
thyx
这个爸爸是NPD吧,什么挑战世界的规则,实际上是挑战了NPD的规则
一个用户 发表于 2025-04-10 19:09

对,实际上就是挑战了父亲的控制,不想再当父亲的工具了
父亲好恨啊,即使孩子以死抗争,父亲还不肯善罢甘休,还要在追悼信里追讨儿子

z
zzou
所以不爱学习了就是心中的魔丸。 what the fuck
m
miaommiaomm
孩子都没了竟然还在抱怨孩子。。。
k
kellybaby
爸爸的话里很多NPD特征。可怜的孩子,没人救他
m
mailbox777
我小时候就是这样,被迫听我爸一堂又一堂的“思想教育课”,简直生不如死。幸运的是我爸是诈尸型育儿,管教孩子一年想不起几次。我受的折磨比较少。
g
guanshuia
哎 卷到头卷到空 RIP
c
chore
NPD父母是世上最可怕的人。希望这对父母再也生不出孩子。
a
aipple
这爸爸说的什么鬼啊。气死我了。他明明知道孩子最后几年都很不快乐,做一些事(我猜例如参加竞赛)只是为了爸爸妈妈。那他能不能明确不再索要孩子觉得他想要的那些东西了呀。能不能和孩子一起找寻孩子想要的世界呀。为什么还要逼孩子走正常道路、参加竞赛呢?
还什么孩子有戾气,对妈妈态度不好。凭什么这样说一个死去的人呢,人家已经解释不了了。
他孩子比他天才,他理解不了是正常。但有试图理解过吗?看他的文,不过是对儿子的世界一无所知。真是失职的爸爸。
c
ccdywlj
在很多中式父母眼里,孩子的成就只是他们的功勋章,可以戴在胸前炫耀而已。孩子本身的感受是如何,父母是不在意的。
z
zzou
ccdywlj 发表于 2025-04-10 19:39
在很多中式父母眼里,孩子的成就只是他们的功勋章,可以戴在胸前炫耀而已。孩子本身的感受是如何,父母是不在意的。

exactly
h
heyykitty0
青春期脑子变化很大,家长应该学习一些脑科学知识。 https://courses.lumenlearning.com/wm-lifespandevelopment/chapter/brain-development-during-adolescence/
阿修罗33
RIP
p
puyou
密码是2025 发表于 2025-04-10 18:06
竞赛除了去藤校 有啥用 中国人全球卷竞赛,最后成了华人和中国人比赛 我是金毛,先下个新政命令把各种奥赛 BAN了

瞧你能的,咋不把奥运会禁了呢。
H
High.eee
过慧易折。漂亮又聪明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好好呵护。
p
puyou
明朗少女 发表于 2025-04-10 18:58
为什么非等孩子自杀才理解孩子的痛苦?

了解了也未必能解决。抑郁本来就有可能会导致人的自杀,这是世界范围的医学难题,他爸未必能凭一己之力解决。
p
piggrasspku
父亲的信如果属实,娃很早就有抑郁症了,没有及时治疗
h
heyykitty0
家长别着急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小孩,这些小孩自己学学得更好。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传递给小孩一个开放的人生态度,才是正经。
t
tomjust
puyou 发表于 2025-04-10 20:16
了解了也未必能解决。抑郁本来就有可能会导致人的自杀,这是世界范围的医学难题,他爸未必能凭一己之力解决。

这个爸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
抑郁症不是凭空蹦出来的
F
Fibonacci2
可怜的孩子,选择这么惨烈的方式离开。rip
很讨厌这爸爸写的东西,孩子都不在了还PUA。
一年明月
我觉得这个事件里最可怕的问题是孩子说竞赛都是“为爸爸妈妈做的”,他是不认同的。
然后他爹把这种反抗称为“魔丸”,我觉得这不是魔丸的问题,是父母不尊重孩子意见的问题。哪怕出发点是“为孩子好”,也不能独断专行地为孩子规划人生,何况说难听点,那是比你聪明百倍的人的人生。
哦啦啦
高处不胜寒
A
AnjiaToronto
回复 1楼 suixin111 的帖子
可惜了这孩子,RIP。
p
puyou
tomjust 发表于 2025-04-10 20:34
这个爸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
抑郁症不是凭空蹦出来的

你是他爸?
b
baohu_suk
这就像我碰到一家,那个孩子确实挺厉害的,喜欢做题,中文也学的好。他妈妈说,都是他自己学的。但是这个妈妈也说,她平时下班早,三岁以后就教孩子看书,读诗,学数学等。我心里想,还不是教的早,再加上孩子确实聪明些,就显得比同龄人厉害。但有什么用呢,这孩子吃除了做题,玩起来就没任何想法了,脸上也很少有孩童的纯真笑容。然后,很多家长还不自知,觉得自己孩子是神童。
t
tomjust
puyou 发表于 2025-04-10 21:12
你是他爸?

我写不出来这么扯蛋的信,当不了他爸
B
Burnham
根据他爸爸的描述,孩子明显是抑郁,到这个程度老早该干预了。
c
ctrl
真正的神童比普通娃更难养啊。 这句话送给所有家里有普娃或者神童的人父母。
T
The2ndLaw
这个爸是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根源。
抑郁症不是凭空蹦出来的
tomjust 发表于 2025-04-10 20:34

不完全。感觉孩子应该是twice exceptional 灵童是高智商的部分 魔丸是ASD和ADHD
这个爸爸说的这个世界那个世界其实就是neurotypical 的世界, neurodivergent 的世界。
ASD和ADHD的自杀率就是普通人的十倍以上。 一方面是抑郁焦虑,一方面也是冲动impulsive。
这个爸爸估计自己也是, 也有很多struggle。 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自己和孩子的情况。
m
mailbox777
我写不出来这么扯蛋的信,当不了他爸
tomjust 发表于 2025-04-10 22:11

对,这就是重点。孩子自杀了他他妈的还有闲工夫扯蛋,在互联网上维护人设,满满的表达欲。这都不是痛失至爱的表现。 上一个至爱死了有闲功夫在公共平台和朋友圈扯蛋的(美籍印尼华人),后来被警方发现“至爱”就是被他买凶杀害的。我们附近的凶杀旧闻,眼馋多年女友的巨额财产。
Y
Yesterdayom
既然知道孩子不喜欢自己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父母在做, 为什么不带孩子去做他喜欢的事呢, 好自私的父亲
s
sibyla
好几例男孩抑郁自杀的,都是父亲出来写小作文。这是巧合吗? 也是真实的感人,也是文学的巧言令色。
剑桥的那个鱼火锅男主角,emory一个留学生的网红爸爸。。。

Y
Yesterdayom
suixin111 发表于 2025-04-10 18:55
我只是从这个爸爸没有抱怨孩子自杀的角度觉得他理解了孩子的痛苦。不考虑孩子的痛苦是不是他鸡娃造成的。

他早知道孩子痛苦, 但是他不在乎, 仍然逼孩子做他想让孩子做的事。
M
MajiaX
字里行间浓浓的自恋感
一个用户
sibyla 发表于 2025-04-10 22:30
好几例男孩抑郁自杀的,都是父亲出来写小作文。这是巧合吗? 也是真实的感人,也是文学的巧言令色。
剑桥的那个鱼火锅男主角,emory一个留学生的网红爸爸。。。


NPD空心人把孩子往死里逼,逼死了也不内疚,要不哪有心情写小作文
p
puyou
我写不出来这么扯蛋的信,当不了他爸
tomjust 发表于 2025-04-10 22:11

那就别轻易扣锅。 就凭一封信就扣这么大一口锅,太武断了。有些人可能就是来这个世界体验一下,不快乐不适合,就回去了,父母也左右不了。
不困不睡
“你认真听从爸爸的学习辅导,辅导你学习的那些日子真是爸爸最快乐的日子” 所以孩子学习是为了让他爸快乐?难怪孩子之后学什么都不快乐了。
L
LaCampanella
一般有小孩自杀的家庭,很可能有NPD,这爸爸没有同理心,给自己添金(都是他培养孩子),甩锅,都是NPD惯用手段。
B
Bigandbigger
现在的孩子都要闯关,以前大人也就能挣个醋钱,觉得孩子长大能有份工作有个婚姻孩子就足够了,后来的父母自己已爬上中上产,觉得孩子怎么也得比自己强,年薪10万算什么,最好一毕业就年薪40万以上,有大包裹,卷啊卷,现在孩子的大学申请读起来都是博士毕业水平。可是人无限的欲望终将被个人的能力所限,凤毛麟角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一但不如意,孩子对自己的沮丧,对父母付出的愧疚就像山一样把孩子压倒了

t
tomjust
那就别轻易扣锅。 就凭一封信就扣这么大一口锅,太武断了。有些人可能就是来这个世界体验一下,不快乐不适合,就回去了,父母也左右不了。
puyou 发表于 2025-04-10 23:20

这口大锅可不是“轻易”扣下去的,而是对人性的尊重和观察得出来的结论,看看这个楼里多少人都对爸爸的“扯蛋”感到不舒服。
16岁的孩子自杀,父母不管怎么三寸不烂之舌都不可能推卸得了责任。怎么不见一两岁的婴幼儿自杀走了?
多了解人性就知道这爸多没人性。
X
Xiaohun
High.eee 发表于 2025-04-10 20:14
过慧易折。漂亮又聪明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好好呵护。

的确是,傻点想得也少吧。
p
puyou
这口大锅可不是“轻易”扣下去的,而是对人性的尊重和观察得出来的结论,看看这个楼里多少人都对爸爸的“扯蛋”感到不舒服。
16岁的孩子自杀,父母不管怎么三寸不烂之舌都不可能推卸得了责任。怎么不见一两岁的婴幼儿自杀走了?
多了解人性就知道这爸多没人性。
tomjust 发表于 2025-04-11 01:21

一两岁婴儿还没有自我意识,十几岁的青少年正是脱离父母,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孩子出问题只会一味责怪父母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也许他父母就是抽到一个下下签。你碰到这样的孩子也未必能做得更好。你大概没见过天生极其聪明,很小年纪就看透一切,然后又特别悲观的娃。这种孩子心智比父母高很多很多,根本不在一个层次,父母是很难影响到他们的。
s
sodaa
这父亲写给自己看的吧
s
suixin111
这个世界上,一些人幸福快乐,即使一无所有;一些人却抑郁痛苦,即使在别人眼中他们拥有许多。有很多想不开的人,也有许多看破红尘的人,与环境有关,但基因也很重要。
a
anwenfish
R.I.P.
k
kvfhfs
这爸爸从来就没理解过自己的孩子
没事去逛街
中国这样的父母挺多的吧,成功了大家都来借鉴,不觉得有毒了,比如朗朗,幸好他坚韧,一般人跳楼几回了。
l
liulaolao
puyou 发表于 2025-04-10 23:20
那就别轻易扣锅。 就凭一封信就扣这么大一口锅,太武断了。有些人可能就是来这个世界体验一下,不快乐不适合,就回去了,父母也左右不了。

这个世界有许多事确实不可控 至少,可以控制不写这么信,来开拓自己
m
mailbox777
puyou 发表于 2025-04-11 01:49
一两岁婴儿还没有自我意识,十几岁的青少年正是脱离父母,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孩子出问题只会一味责怪父母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也许他父母就是抽到一个下下签。你碰到这样的孩子也未必能做得更好。你大概没见过天生极其聪明,很小年纪就看透一切,然后又特别悲观的娃。这种孩子心智比父母高很多很多,根本不在一个层次,父母是很难影响到他们的。

字里行间其实都是在暗示自杀是孩子的责任,他一点责任都没有。你别告诉我,真的连这都看不出。如果真看不出,当我没说。
贝贝妈2008
其实竞赛这种事情不适合父母自己辅导。一对一也不合适。最好有个环境,大家你追我赶,这样才能找到乐趣。
Y
Yesterdayom
puyou 发表于 2025-04-11 01:49
一两岁婴儿还没有自我意识,十几岁的青少年正是脱离父母,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孩子出问题只会一味责怪父母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也许他父母就是抽到一个下下签。你碰到这样的孩子也未必能做得更好。你大概没见过天生极其聪明,很小年纪就看透一切,然后又特别悲观的娃。这种孩子心智比父母高很多很多,根本不在一个层次,父母是很难影响到他们的。

最有问题的是 这个爸爸说他知道孩子不喜欢学习 不喜欢一切都是为了父母, 然后那还让他为了父母继续做不喜欢的事吗?
公用马甲10
这个孩子明显是严重抑郁啊。父亲对此一无所知,还是继续逼迫孩子,导致悲剧的发生,之后还推卸责任。
愿孩子在天堂安息! 也希望其他孩子的父母们关注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健康,不要攀比,不要push 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唯一。
Y
Yesterdayom
baohu_suk 发表于 2025-04-10 22:08
这就像我碰到一家,那个孩子确实挺厉害的,喜欢做题,中文也学的好。他妈妈说,都是他自己学的。但是这个妈妈也说,她平时下班早,三岁以后就教孩子看书,读诗,学数学等。我心里想,还不是教的早,再加上孩子确实聪明些,就显得比同龄人厉害。但有什么用呢,这孩子吃除了做题,玩起来就没任何想法了,脸上也很少有孩童的纯真笑容。然后,很多家长还不自知,觉得自己孩子是神童。

这个孩子确实是神童, 高一就全省第一了,拿到全国也能进前几十这也是万里十万里挑一的智商了。 家长猛推和早慧到高中时期课业难度加大以后就会慢慢掉队了。 觉得孩子是神童只能说家长没见过数理竞赛全国前几那种智商碾压的, 肯定有很多家长说那也是推的, 谁家孩子推一推都能全国数竞前几, 我家只是没推,这何尝不是高估自家孩子智商。
t
thyx
对,这就是重点。孩子自杀了他他妈的还有闲工夫扯蛋,在互联网上维护人设,满满的表达欲。这都不是痛失至爱的表现。 上一个至爱死了有闲功夫在公共平台和朋友圈扯蛋的(美籍印尼华人),后来被警方发现“至爱”就是被他买凶杀害的。我们附近的凶杀旧闻,眼馋多年女友的巨额财产。
mailbox777 发表于 2025-04-10 22:21

"儿子都死了,还在互联网上维护人设,满满的表达欲。这都不是痛失至爱的表现"
这句话说的也是那个两个儿子都自杀还在写文章矫饰的李翊云,都是混账王八蛋父母

天干勿早
家长和学校把孩子捧太高了,让这么小的孩子就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青春期荷尔蒙刺激下行为不稳定,自杀了家长还觉得是去另一个高维空间了,就连不在人间了家长还觉得孩子与众鬼不在一个档次。这样的孩子最好普普通通的活着,家长不要捧杀
j
jingqq
puyou 发表于 2025-04-11 01:49
一两岁婴儿还没有自我意识,十几岁的青少年正是脱离父母,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孩子出问题只会一味责怪父母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也许他父母就是抽到一个下下签。你碰到这样的孩子也未必能做得更好。你大概没见过天生极其聪明,很小年纪就看透一切,然后又特别悲观的娃。这种孩子心智比父母高很多很多,根本不在一个层次,父母是很难影响到他们的。

是的。
豆腐脑和豆腐乳
戾气本质上是觉得父母无能
M
Mdx123
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是父母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可惜,许多父母却难以做到。他们不愿意放手,总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当孩子渐渐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己的选择时,父母却感到失望。 悲哀!
x
xiaohuihui
这爸太可怕了,还在指责孩子
t
tomjust
puyou 发表于 2025-04-11 01:49
一两岁婴儿还没有自我意识,十几岁的青少年正是脱离父母,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孩子出问题只会一味责怪父母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也许他父母就是抽到一个下下签。你碰到这样的孩子也未必能做得更好。你大概没见过天生极其聪明,很小年纪就看透一切,然后又特别悲观的娃。这种孩子心智比父母高很多很多,根本不在一个层次,父母是很难影响到他们的。

什么叫做父母很难影响到他们?这个例子就是父母一直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所导致的悲剧。
既然不在一个层次,那就认清现实,只要孩子每天还活着就应该兴高采烈,而不是愤怒孩子为什么跟我想的不一样。
我举一两岁婴幼儿的例子是想说明,没有孩子天生来就想自杀,抑郁想自杀一定是后天养育的原因,养育者有不可逃脱的责任,这个爸爸的小作文就暴露了他是推进这一切的根源。
简简单单123
回复 1楼 suixin111 的帖子
如果一个不到20岁的孩子自杀或者杀人了,都是身边人有毒,而不是孩子的错。
看到这个父亲居然说还是少年的孩子是魔丸,就知道孩子的死因了。深深为这个孩子生前经历的痛苦和压力心痛。
p
puyou
liulaolao 发表于 2025-04-11 06:19
这个世界有许多事确实不可控 至少,可以控制不写这么信,来开拓自己

人家孩子没了都不能发泄一下?
p
puyou
mailbox777 发表于 2025-04-11 08:14
字里行间其实都是在暗示自杀是孩子的责任,他一点责任都没有。你别告诉我,真的连这都看不出。如果真看不出,当我没说。

甩锅是人之常情,而且也很有可能不是甩锅而是事实,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别孩子一出什么事儿就指责父母,键盘侠真是容易当。
p
puyou
Yesterdayom 发表于 2025-04-11 08:31
最有问题的是 这个爸爸说他知道孩子不喜欢学习 不喜欢一切都是为了父母, 然后那还让他为了父母继续做不喜欢的事吗?

你怎么知道是父母强迫他做的?很有可能是孩子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我们很多人每天也在做的同样的事情,只是程度没那么大,比如隔着太平洋对父母报喜不报忧,中年人每天强装坚强,其实心里早就想躺平了,但是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各种责任。
t
tomjust
多顶顶这个帖子挺好的,让更多人看到这个爸爸伪装的嘴脸和扭曲的心理,增进自己对人性的理解,顺便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态度。 希望以后类似的悲剧可以越来越少。
p
puyou
tomjust 发表于 2025-04-11 10:51
什么叫做父母很难影响到他们?这个例子就是父母一直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所导致的悲剧。
既然不在一个层次,那就认清现实,只要孩子每天还活着就应该兴高采烈,而不是愤怒孩子为什么跟我想的不一样。
我举一两岁婴幼儿的例子是想说明,没有孩子天生来就想自杀,抑郁想自杀一定是后天养育的原因,养育者有不可逃脱的责任,这个爸爸的小作文就暴露了他是推进这一切的根源。

你咋知道是父母把自己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也可能是孩子自己给自己压力。搞各种竞赛的孩子很多都是这种性格,尤其是高水平的娃,要通过竞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痛并坚持着。
p
puyou
简简单单123 发表于 2025-04-11 11:02
回复 1楼 suixin111 的帖子
如果一个不到20岁的孩子自杀或者杀人了,都是身边人有毒,而不是孩子的错。
看到这个父亲居然说还是少年的孩子是魔丸,就知道孩子的死因了。深深为这个孩子生前经历的痛苦和压力心痛。

这个想法太巨婴了
a
aipple
puyou 发表于 2025-04-11 11:28
你咋知道是父母把自己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也可能是孩子自己给自己压力。搞各种竞赛的孩子很多都是这种性格,尤其是高水平的娃,要通过竞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痛并坚持着。

你有没有看完他爸爸自己写的东西啊
t
tomjust
puyou 发表于 2025-04-11 11:28
你咋知道是父母把自己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也可能是孩子自己给自己压力。搞各种竞赛的孩子很多都是这种性格,尤其是高水平的娃,要通过竞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痛并坚持着。

这个帖子回贴和点赞的数量都表明了90%的路人都可以从爸爸的小作文里看出来爸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强迫他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这爸是在扼杀孩子的生命力,这是孩子自杀的原因。
如果你看不出来,不知道是谁的问题。毕竟人的层次可以相差很远,互相理解不了。
h
hellokitty00
通篇窒息性的控制感,通过孩子的成就来到达自己虚荣的和改变自己人生的父母。
一个用户
puyou 发表于 2025-04-11 11:25
你怎么知道是父母强迫他做的?很有可能是孩子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我们很多人每天也在做的同样的事情,只是程度没那么大,比如隔着太平洋对父母报喜不报忧,中年人每天强装坚强,其实心里早就想躺平了,但是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各种责任。

孩子都抑郁成这样子了,父母在身边都不知道? 孩子已经走了,没法说话了。这可是当父亲的说的:"那位父亲说:回想近几年,你失去了所有快乐・・・你不再喜欢学习,不喜欢运动・・・你每天都在煎熬,多次暗示爸爸妈妈,你很想去找你的世界。"
B
ButterBunny
密码是2025 发表于 2025-04-10 18:06
竞赛除了去藤校 有啥用 中国人全球卷竞赛,最后成了华人和中国人比赛 我是金毛,先下个新政命令把各种奥赛 BAN了

干脆ban了所有比赛好了,人类不需要竞争。
圣地亚哥小鹿
puyou 发表于 2025-04-11 11:25
你怎么知道是父母强迫他做的?很有可能是孩子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我们很多人每天也在做的同样的事情,只是程度没那么大,比如隔着太平洋对父母报喜不报忧,中年人每天强装坚强,其实心里早就想躺平了,但是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各种责任。

这个孩子跟我有点像,就是那种只跟自己较劲,如果我认为我的能力能做某件事,我就会哪怕天天熬夜到凌晨两点也会把这件事做到,做完了别人会觉得我神经病,但是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看,我就觉得我能做到”,那种成就感别人体会不到。这个孩子心智不够成熟,就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误判了当时他做的事情。我经历过这种场景,就是感觉天都塌了,特别悲观,觉得过去耗的那些时间都是没有意义的,我对不起信任我的人爱我的人,我太垃圾了,我怎么这么笨,大家根本想象不到这背后摧毁我的可能就一个十天前我没发现的一个小学二年级就教的简单的数学公式,本来应该乘以101%,可是除以了101%。我目前工作还是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别人觉得我做的事情是top performer,但是我就觉得我干的活谁都能干,我太普通了,我配不上这种夸奖,这也是种煎熬,我不是别人眼里的那个我,所以我真的特别讨厌跟经理开会,我宁可选择被批评都不想听那些让我很讨厌的表扬。我不知道这种心理问题是属于什么,自虐?希望姐妹给点建议,目前来看不至于走向极端,未来不知道会演变成什么样。家里人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全部都是工作的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我想过去看心理医生,但是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我不觉得跟我的原生家庭有直接关系,更觉得我就是天生的怪,我也很讨厌跟人接触,活这么大年纪也就4,5个好友。
e
earlybirdie
“人类无法完全拒绝地位游戏,但是在参与的时候需要知道,地位游戏只是人生之旅的小插曲,你也可以彻底地关闭地位游戏,拒绝参与,走少有人走的路。 现在中国已经有一些孩子从小就不走高考路,那样会轻松很多,但是如果用力过猛,继续内卷,他们还是会在欧美教育体系的地位游戏里面走火入魔。 那么应该玩什么“游戏”?我认为,地位游戏容易引起心理问题,是因为它有排名,如果是单人游戏呢?那就不要排名了,只跟自己比,甚至跟自己也不比,只是做点不一样的事,探索世界的多样性,注重的是体验----而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在单人游戏的模式中,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人。 在“成为自己”这件事情上,没有人比得过你。 但愿那样的悲剧不要再发生。” —— 倒是反思了不应该在学习上攀比,但是只字不提这个“地位游戏”是家长逼迫加入的,并不算是孩子的自愿选择,家长也没有让孩子及时抽身这个游戏。字里行间一点都不真诚,怕被舆论骂,假模假样写个信,一点自责和愧疚都不愿意提,不愿意直接承认孩子的压力多半是家长造成的。
不困不睡
报喜不报忧的孩子也是因为之前报忧父母对忧的反应,报忧后父母没有任何情绪安慰反而说些话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三十岁之前人和社会的关系和自己的关系都受父母的影响,孩子想不开大概率是父母的养育出了问题。
M
Minamiting
孩子这么痛苦,人都没了,还在说什么之前对妈妈方式不好。。。。仿佛看到了我爸 就是就算你死了他也不会反省一秒 还会怪你给他添麻烦了
t
tomjust
圣地亚哥小鹿 发表于 2025-04-11 11:47
这个孩子跟我有点像,就是那种只跟自己较劲,如果我认为我的能力能做某件事,我就会哪怕天天熬夜到凌晨两点也会把这件事做到,做完了别人会觉得我神经病,但是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看,我就觉得我能做到”,那种成就感别人体会不到。这个孩子心智不够成熟,就是高估自己的能力,或者说误判了当时他做的事情。我经历过这种场景,就是感觉天都塌了,特别悲观,觉得过去耗的那些时间都是没有意义的,我对不起信任我的人爱我的人,我太垃圾了,我怎么这么笨,大家根本想象不到这背后摧毁我的可能就一个十天前我没发现的一个小学二年级就教的简单的数学公式,本来应该乘以101%,可是除以了101%。我目前工作还是会有这种感觉,就是别人觉得我做的事情是top performer,但是我就觉得我干的活谁都能干,我太普通了,我配不上这种夸奖,这也是种煎熬,我不是别人眼里的那个我,所以我真的特别讨厌跟经理开会,我宁可选择被批评都不想听那些让我很讨厌的表扬。我不知道这种心理问题是属于什么,自虐?希望姐妹给点建议,目前来看不至于走向极端,未来不知道会演变成什么样。家里人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全部都是工作的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我想过去看心理医生,但是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我不觉得跟我的原生家庭有直接关系,更觉得我就是天生的怪,我也很讨厌跟人接触,活这么大年纪也就4,5个好友。

婴幼儿不会觉得自己不好,不会在心里较劲,不会对自己说负面的评价:觉得自己垃圾,对不起其他人,如果别人知道真实的我,一定会不喜欢我。
这是抑郁症的症状了,去找心理医生吧,越早处理越容易。
你觉得和你的原生家庭没关系,那此内化的批评的声音从哪里来?不是无中生有,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必有出处。
看的进去书的话推荐几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案例多说较少,微信读书app上有: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幸福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2》
圣地亚哥小鹿
tomjust 发表于 2025-04-11 12:06
婴幼儿不会觉得自己不好,不会在心里较劲,不会对自己说负面的评价:觉得自己垃圾,对不起其他人,如果别人知道真实的我,一定会不喜欢我。
这是抑郁症的症状了,去找心理医生吧,越早处理越容易。
你觉得和你的原生家庭没关系,那此内化的批评的声音从哪里来?不是无中生有,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必有出处。
看的进去书的话推荐几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案例多说较少,微信读书app上有: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幸福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2》

谢谢老师,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贴特别有感觉才发的心声,其实平时我都看着挺正常的,我还特别喜欢来这潜水,但是我实际生活中是个内心特别自卑的人,我都不知道我自卑什么。这个少年自杀的那个moment,我觉得应该就是我之前提到的那种“一瞬间觉得自己就是个垃圾”,而且就算这种负面的情绪过了,我还会一直想这件事,真的会一直想。我先看看老师提到的书,起码我先知道我这种自卑的人格是怎么回事,然后再约个心理医生。我一直不敢找心理医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觉得面对一个陌生人说自己的事情真的放不开,而且我潜意识就是拒绝他们,他们就是收钱的,他们又不了解我,能帮什么?我觉得自己自卑又自负,简直不可理喻。
j
jeweljewel
"于行健是一个高智商的人,他一眼就能看出许多复杂学科问题的答案,当然也能一眼就看出复杂人生问题的答案," 连这个貌似清醒反思的作者都在神话"智商"。 醒醒吧,一个人工设定的指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