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mber line是什么?我说个方法,我之前教娃7+5,自以为娃必须理解凑10,7+5=7+3+2,12-5=10+2-5=(10-5)+2 这样,但是娃始终不能独立分拆---后来刷到个烙印的视频,7+5,first find the bigger number, then count up 5 from 7, 减法就count down,然后娃马上20以内加减就会了。我的心得就是小娃的思路跟你成年人肯定是不一样的,没必要非要enforce你觉得对你觉得最好的方法。 我后来发现多位数加减娃好像不能独立写竖式,我又去刷烙印的视频LOL,发现他们用不同颜色的铅笔个位连个位,十位连十位就行了,写啥竖式,娃很喜欢这样,觉得彩色铅笔做作业很好看。我想是不是因为我娃中文很差,数学是以英语母语来学的,我小时候用中文学数学的思维,凑十平十,乘法表这些用中文很容易,英语得用烙印的方法。
number line是什么?我说个方法,我之前教娃7+5,自以为娃必须理解凑10,7+5=7+3+2,12-5=10+2-5=(10-5)+2 这样,但是娃始终不能独立分拆---后来刷到个烙印的视频,7+5,first find the bigger number, then count up 5 from 7, 减法就count down,然后娃马上20以内加减就会了。我的心得就是小娃的思路跟你成年人肯定是不一样的,没必要非要enforce你觉得对你觉得最好的方法。 我后来发现多位数加减娃好像不能独立写竖式,我又去刷烙印的视频LOL,发现他们用不同颜色的铅笔个位连个位,十位连十位就行了,写啥竖式,娃很喜欢这样,觉得彩色铅笔做作业很好看。我想是不是因为我娃中文很差,数学是以英语母语来学的,我小时候用中文学数学的思维,凑十平十,乘法表这些用中文很容易,英语得用烙印的方法。 MegMegMeg 发表于 2025-04-08 01:43
我和你想的一样,这个几➕几的过几年不就会了吗,而且会这个的5岁孩子也不少,楼主娃就算会也没什么大不了,能考大学加分还咋地。 老外见面每天都问how was your day, 楼主家娃这个问题一问估计眼泪都要掉下来,苦瘪瘪的低气压,没人想靠近。 楼主自己算数好,又怎么样呢,数学界知道她名字吗。 无聊的很。
然后我就发现他一做不对,我就变得很失望。无意中给他压力很大。 然后孩子睡觉后,我才能发觉自己过份了。5岁孩子不懂number line 计算5+7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为什么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我就不能想起这些呢?
哎,对自己好失望。 我不希望孩子因为我不喜欢数学。不希望他将数学和压力联系在一起。
但又不能全放手。老公不教的。教起来比我还离谱。
学校也指望不上。
怎么办呢。 我是不是该去看下医生。 怎么一教他数学,我就变的不可理喻的可怕呢(娃都说怕我,怕做不出题因为我会很不开心。哎).
哎,听着心里不好受。第二天一到做题,又忘记了。超级严厉,如此轮回,反复。
简直魔障了。
🔥 最新回帖
但是我娃学中文,很费劲,有点鸡飞狗跳,到中学就放弃了,等他高中大学再学吧。
至于如何不吼娃,额,你娃太乖了。我娃是个高敏tantrum娃,还又高又壮嗓门巨大,成天哭闹心脏病都给我嚎出来的节奏。我是不敢吼她的,一天不哭闹就是成功的一天。这么看来你孩子是不是个天使宝宝,别吼人家了。
你去看看医生吧,真心的
原来如果可以和妈妈玩其他的,他并不想和我一起做数学题。但不和我玩数学,他会玩数学 (做IXL , 看number blocks 等) 。给他选择,他只想build magnetic tiles and 跳舞。 (所以真的每天那么乖的做习题,花时间在learning 上,动不动突然告诉我几加几等于几?! 是为了让我高兴?! 不是自主喜好这些?! ).
😔😔😔😔😔。 好吧,要悬崖勒马了 我准备不再参与他的数学历程了,除非他问我。准备给他找个舞蹈班
可不每天学点什么,做点习题,将来怎么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呢?
是的,一些复杂的概念可以分解成具体的容易理解的东西.
我娃的老师出过一道类似的题.我觉得完全是考验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不过这种情况只出现过一次.我觉得作为家长经历一次收获还是很大的.不在于孩子学了什么,而是家长自己有了新感悟.
🛋️ 沙发板凳
加减法有靠死记硬背会的。也有真正开始掌握基础abstract 会的。 前者真的不算什么。我不需要我娃背(这也太简单了。早会背了),我教的是抽象理解。 当然承认我心急了,忘记这个年龄抽象不容易被5岁的娃理解。(比如同样2+3 , 你拿实物,孩子很好理解,你画条number line , 就比较难了). 所以并不矛盾。
楼主控制情绪第一步,做不到就别教!不是是个人、会个加减乘除就能当老师的!
我也不知道。每次都后知后觉,然后后悔。但第二天看到娃解不了题,我就又忘记了。可是我不给他打好基础,谁给他打呢? 都说美国学校不行。老公比我还抽象。 教加法的时候,直接拿出9 by 9 matrix . 孩子更加听的云里雾里。 孩子对电器,对创造搭建那么感兴趣,数学基础不好,怎么深入下去? 不管是未来去当点工,搞EE 还是去造桥,architect, civil engineer, 那个不需要数学底子好呢?
我不教,谁教呢? 而且原意我是希望这是个亲子时间。因为每天也就晚上和娃有时间一起。 他很亲我,就是因为从2岁开始就没晚都是我和他玩中学,启蒙他各种cognitive ability , math number concept . 也不知道为啥现在我好像魔障了。可能前面学的太顺了?
为什么画number line就抽象了? 娃搞定小学计算之后。我一时开心,曾经把整个过程录过视频。里面就有number line和百格。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NQAswU6YfMo?feature=shared
你想给他打好基础,就拿出专业的态度和教学方式,你应该先去学习下如何当老师。不要拿着给孩子打基础的幌子,用蹩脚的方式去教。5岁初学者,就应该数手指头、数苹果、数实物,哪有上来就用抽象思维的?说句不好听的,你脑子有毛病吧。
楼主,数学教育保持适当小孩的满足感,愉悦感很重要。哪怕在计算中。 看看视频number block, 漫画beast academy 也比你让小孩紧张好。 一定要保持小孩每一步数学学习都是reachable的,就是他自己通过一定process能得出答案。
在小孩算多位数乘以个位数的时候,他心算加法不行,我还创了一个扳手指的方法,让他自己能得出答案。
扳手指不是问题,扳多了自然就熟了。重要的创造小孩能自己得出答案,自己学习的满意感
你还是回去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智商。人家家的孩子做加法都是死记硬背,那应用题是怎么做出来的?也是靠死记硬背?还抽象理解,拿实物跟画number line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你家孩子不能理解不代表别人家的不行。还是那句话承认自己家就是个普娃,硬推就是自己给自己找抽。
我后来发现多位数加减娃好像不能独立写竖式,我又去刷烙印的视频LOL,发现他们用不同颜色的铅笔个位连个位,十位连十位就行了,写啥竖式,娃很喜欢这样,觉得彩色铅笔做作业很好看。我想是不是因为我娃中文很差,数学是以英语母语来学的,我小时候用中文学数学的思维,凑十平十,乘法表这些用中文很容易,英语得用烙印的方法。
5岁的正常孩子在中国都会加减法? 是真的?
别的学的挺好的。简单电路做卡片,phonetic reading , sigh words memorization, 当然这些他都在最简单阶段。
不过问题在我。我一教,他不会,我就态度好急,无意给孩子压力。但在教的时候,我感觉不到。全心都在帮他理解如果解题中。 但special learning session over 以后,我又会发现自己太严厉了,太没有常识了。每天我都提醒自己,但都又忘记。 我其实蛮享受和娃一起学习的时间的。 难得这些我喜欢的,他也喜欢。是我不多的亲子时间。所以最好还是希望可以参与,但能自己的态度改下。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不会,我就会失去耐心,变得那么急,完全变了一个人。平时我都是对他firm but nice . 但教育学习就变成好像好爸爸/爷爷的翻版了 (当然小时候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我做不出几个滑轮的物理题就那么生气). 。 难不成原生家庭影响?
好吧,其实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一定要他现在就会,显然是个聪明孩子,早晚都能学会。 他现在会了又能怎么样呢。
简单的计算你为什么要帮他理解和解题 而不是创造一种方法让他自己去得到答案?例如楼上说的彩笔求加法 小学算术那点东西让小孩用自己接受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就可以。慢慢的算多了,他会有自己的理解。类似11的6次方与帕斯卡三角的关系。 扳手指真的挺好的,增加数感,手脑结合。扳够了自然抽象概念就有了,不能拔苗助长。要让小孩脑中一步步去建立自己的观念。
给娃报个数学的什么兴趣班或者课程之类的吧 既然觉得自己不适合,就不要去做了不就好了么 其实就是蛮难的,我们小时候做孩子的时候,可能也都假设过自己将来做了父母一定要如何如何理解孩子,如何如何给孩子自由,但是假设是基于那时候做小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假设到了成年以后就不一样了 其实你的问题也好解决啊,就是降低期望值,但是我觉得你自己也知道的,只是控制不好,那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加减法不会独立列竖式与中英文没有关系 是没有理解数位 准确说应该是老师教数数的时候用计数器演示怎么逢十进一,用计数器演示从1数到100. 当年我为了找一个竖的可以往后翻的计数器搜了很久,后来实在找不到英文的,买了个下面是中文数位的,用胶带贴成英文的数位。 论教学辅助理解工具上,美国实在是。。。。。 我同意你说的老印有很多好玩的办法。但其实算术跟中英文关系不大,数学自己的符号就成一个体系,不能理解多半是那里基础知识的理解上有遗漏。
就是下面这个,要竖的往后翻会用这个从1数到100数着玩就可以理解和自己列竖式加减。
美国公立的k年级是个大杂烩,有从来没上过学的,有不会英文的,有不会社交的,有会语言bully的,每个班还都有几个特殊儿童,你家数学落后点完全不显眼,既然是普娃就让他走普娃的路,任何时候还是亲子关系第一
就好像我们很难理解抠鼻子也不是一出生就会的哦,甚至是很大的进展。怎么控制手,然后手眼配合,最后通过尝试与调整,才能控制手找到自己看不见的鼻孔。
你意识到时,就会佩服和尊重孩子,更有耐心。
另一点是,不要有先入为主的一个设定,觉得孩子有天分。没有期望就没有失望。这设定只不过是自己虚荣,对孩子没帮助。
在这些基础上,你要改变自己的mindset。否则会天天重蹈覆辙。你要把“琢磨孩子哪里不会”当成好玩的事,当成自己的挑战。孩子听不懂永远是你的问题。你就再深挖原因。
例如,number line要懂,需要理解数从小到大排序,越往右越大。还要充分理解十进制,9再往后1是几,为什么。这没那么简单。然后numberline上做加法,其实不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加法其实有多重理解。首先要理解,从一数到几,总数就是几,序数=总数。然后,加法是两堆加起来有几个,这个其实有的孩子一开始是重新数的。2+3,共12345,5个糖。接着是孩子发现,我其实不用再数2了,接着往后数三个就行,345,数到5,共5个。number line得理解到这里才会懂。
像孩子们在班里也会学习各种models,part whole model、fact family、number line、number bonds这些。五以内的,然后十以内的,然后才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为什么这么迂回反复呢?就是从根本从多角度理解加法这件事。打好了基础,再扩展到更大的数,才不在话下。
多问问孩子怎么做加法的,你会觉得挺有意思的。像7+5,有的孩子会掰指头从头数(而且十个手指还不够,要借妈妈的。有的是从7开始数5个(这个可以只用五根指头了,哈哈)。有的是熟悉凑10,把5进行了拆分。其实这个很不容易,需要知道number bond(7+3=10),需要知道3+?等于5,问号是2。还需要知道我要把所有元件都加一遍。10+2。知道了孩子的理解在哪一步,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帮助他(虽然我主张,孩子跟得上就好,没必要提前学。除非他好奇地问。)。
完全不懂 如何教孩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完全被网络上 各种乱七八糟的言论 洗脑,而不考虑尊重和 很多自然规律,
眼看着日复一日,就把自己的孩子 整出 心理问题
有可能你孩子本身数学方面就不行,即使再大一些 也比别的同龄孩子要慢,但是同时 他又有别的 突出的 方面和特点,你能接受吗?? 你有想过吗? 你有去试着 发掘吗?
就像楼上有个🆔说的,你也许需要先 测测 自己的 智商,
你就是典型的 那种 最差劲的 中国父母,自己还不自知
来,早慧的你,说一下你现在在物理或者数学上的成就。
没有那个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完全不懂教育,非要干教育的事。
这其实是LZ严重的anxiety的表现,她能抓得住能控制的只有数学
小孩子某方面开窍时间不一样,也许在不久的某天他一下子就想明白很多以前怎么也想不清楚的东西。
怎么会不生气,只是不生数学的气了
(我娃当初学中文,他们爸爸对他们又骂又吼,每个礼拜做作业都这样,现在中文一点都不碰了,血泪教训)
哈哈哈,和小提琴比起来,数学就是小菜一碟。。数学都能生气,小提琴那绝对是直接气晕过去了
只有忍了。
我家一直到7岁半才开始学钢琴, 因为我压根儿没打算挑战自己, 哈哈! 一直到7岁半, 我儿子看见他的同学们都会个什么钢琴小提琴, 主动要求学小提琴, 我想了想, 说还是钢琴容易点, 他就同意了。
不打算得奖啊走专业路线啊, 乐器完全可以大一点等孩子自己想学的时候再开始。孩子大了, 练习的自觉性也会高一点, 进步也比较快, 会压力小一点。
深有同感
我觉得我的确要停下来了。可能真的是我自身问题(我他这个年龄,有被要求会1-20以内的加减,因为考私立小学会要考。我可能把我的童年投射到自己娃身上了。). 。我会去看看医生的
谢谢你
我娃以前还能阅读,后来有点懒得读,娃爹不仅不好好指引想办法,就会他娘的无能狂怒,天天发脾气吼叫逼娃读,我拦都拦不住。
好了,彻底反抗厌恶课外阅读,死都不肯碰。 我把娃爹这种人彻底排除出去,花了两年时间才慢慢恢复娃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
血泪教训 +1
不需要看医生,看看Dr Shefali 的书,我们父母着急上火怪孩子其实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投射
人家跟你的追求 不一样呗
如果你继续重复,你的孩子也会这么苛刻地对待自己。 将来如果你孩子的伴侣不是一个宽容并能发声的人,你孩子的孩子也就是你的孙辈也会被这么苛刻对待,如此循环下去所谓代际传承。
你现在有感受了,下一步要有觉察,觉察是一切改变的开始。改变才能打破魔咒。 老苏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你如果不想只是重复就要加油哦。
楼主我把你发的主题帖都看了一下,意识到一个问题 你对初等算术知识体系的怎样层层递进的理解有问题。
比如你要小孩做5+7,9+6, 那么首先小孩子要对数位的认识非常清楚,也就是说拿个数位器可以自己愉悦的一个个数到到125 为什么是125,因为逢十进一两次,这样会对数位有清晰的认识。仅仅数到20是不够的。
当数数(a对数位的认识)和扳手指(b具体与抽象的转化)熟悉到一定程度,也不一定要练习,有小孩在看视频,漫画,甚至玩计算器中脑中对ab两点完成了,自然而然就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其实玩大富翁,蛇棋是一个道理。
你不能只看到算术计算的加减乘除,而不知道整个算术体系是怎么推进,然后自己自己又没有系统,还硬推。
数学学习,进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 1一定要让小孩保持信心满满的自豪感, 2一定要是小孩从他现有的理解出发能够得出下一步答案的学习方式。举例,你曾经在其他主题提到过小孩2岁就是看number block,那么为什么对他来说脑中还没有自己形成数位,是不是你过于强调了,加减法这个显性“技”,而没有想过小孩到底明不明白数位?小孩子今天教了明天忘一定是知识体系之间的衔接有问题,不能接受你灌输的知识,小孩脑中需要自己去想清楚。
要做到1,就需要有人承接住小孩可能沮丧,类似小孩说个5+6=11,你有没有立刻回应,你好棒啊,来跟妈妈解释一下你怎么能想出这么复杂的东西。给小孩不断创造他的自豪满意感。这样小孩才能保持探索新知识之后,有正向的内啡肽。
要做到2,EGO就不能很强,觉得什么办法都不如自己的。(其实老师让玩计算器小孩+1+1+1也没什么不好。我就曾帮小孩买了各种计算器娃,然后小孩知道不断按住=,就可以重复下一个计算,他会玩+1+1+1+1, +2+2+2,。。,+3+3+3,。。。+5+5+5+5,然后总结他们倍数的特点来跟我显摆。)任何一个工具和方法未必就没有取巧之处,你需要的是顺应小孩的喜好,然后思考清楚如何让小孩在保持满足感,新奇感,探索感的情况下去拓展小孩数学知识的疆域是每一个教的人要背后思考的。
总之,你别自己折腾各种方法,特别是在小孩不愿意接受这种方法的时候还强行推进。因为强大的内在知识衔接性,初等数学教育是个顺水退舟,水到渠成的事情。最后建议
要么你就用一套成系统的教材(随便是BA,新加坡,prodigy, RSM, 学而思,等等随便哪个系统都行),然后按照教材的系统,让小孩循序渐进的学——请放弃你那些自己东一头西一棒的方式。
要么你就直接送外面。
知道你是数学甚至教娃专家,读书无尽,但是放过楼主吧,她光是不会方法的事吗,她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就一定能教出爱学的孩子、教出数学奇才?哈哈哈。她恰恰是因为被一些碰上了聪明孩子、自以为特懂就上来长篇大论的家长,哦不教学专家给带到沟里去了。
我和你想的一样,这个几➕几的过几年不就会了吗,而且会这个的5岁孩子也不少,楼主娃就算会也没什么大不了,能考大学加分还咋地。 老外见面每天都问how was your day, 楼主家娃这个问题一问估计眼泪都要掉下来,苦瘪瘪的低气压,没人想靠近。 楼主自己算数好,又怎么样呢,数学界知道她名字吗。 无聊的很。
不是的, 我家老大三岁数数很快就会了,然后就这样。五岁的时候,听说别人有的娃会100以内加减了,呀完了落后了。但我也不知道怎么教,朋友说看number block吧,偶尔看一些,也不知道会不会,让他做题,打印了一叠,做了一张,也不太会,慢得很,也不爱做,就不做了。 一年级的时候,朋友送了beast academy,娃自己没事翻看,我也不知道是喜欢漫画还是数学。然后二年级主动要求上数学俱乐部,是高中生教小学生BA。现在三年级跟着数学俱乐部飞速地上完了BA。学校里数学很简单,考了个试就跳级了。我觉得应该算是喜欢数学的。天赋吧,我觉得三年级也看不出啥吧?小学生那些内容迟早都会的吧,肯定碰不到智力天花板吧? 当然可能是我没遇见过天才的娃是怎么样的。 我觉得我家孩子数学还算可以吧,学校里考试二年级起一直是99%,五岁时候确实是不会加减,5以下的没问题,进位的傻眼那种。我也不教,后来让他背乘法口诀表, 也不讲,当语文一样背,隔几个月拿出来念两句,断断续续前前后后有个一年吧, 背得很慢, 中间做过几天扑克牌24点的游戏,但覆盖的乘法比较少,后来就不玩了。嗯,确实我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教。但是好像孩子到年龄了的话,学起来比较容易,总之快点慢点都会了。不会的,可能就是没到理解能力吧。 反而教中文确实气急败坏过。六岁时候,让写个字,太难了。后来双方都让步了,娃也躲不掉,我也不激进,反正而只要坚持学,不中断,还是有进步的。 总之,不着急,不放弃, 累了喘口气休息一阵,调整一下进度,再来,最后都可以的。
感谢分享!!太有用了
24 点是好游戏 兴趣保持的话 可与引进各种更复杂的 运算方式 像阶乘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