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我心 发表于 2025-04-06 09:32 傻子才会觉得制造业会回流吧
常然 发表于 2025-04-06 09:43 我觉得不是回不回流的问题。这个根本就不是关键,也短期回不来,长期估计也没机会回来。关键是通过这种极端方式, force各国重新negotiate与美国的关税条款,以及逼迫大家战队。这个才是关键!
淼焱垚森 发表于 2025-04-06 10:14 理论上很多工厂是可以回美国的,现在制造业也是非常工业化的,机械手臂取代了很多简单工作,就像美国农业是成本最低的国家一样。 但是实际上制造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靠吸大麻的人和非法移民是没法填补这些空缺的,顶多也就能满足10%。 川普要把制造业回流就是希望工作机会回到的选民基础-中西部地区,但是中西部人员流失真的不止是工作机会流失的问题,国内也是一样,年轻人不喜欢一眼看到头的人生。
wonaiwangerxiao 发表于 2025-04-06 10:19 会回流一部分,特别是机械化度高的。
Iwkhx 发表于 2025-04-06 10:33 自动化的工业更需要技术人才。对技术和责任心的要求非常高。芯片厂停工一分钟,几百万美元就打水漂了。 自动化工厂对原料,零部件的要求也非常高。能否在当地供应非常重要。 真想搞制造业,不要在上面搞海阔天空的brainstorm,走下去搞个实验点。搞一个小产业实验。就知道问题在哪,需要怎么解决了。然后再逐步推广。 可惜是商人律师当家,想象加嘴功。
mindstorm 发表于 2025-04-06 10:23回复 1楼 Iwkhx 的帖子 这个版上太推崇中国人勤劳的作用了,认定了美国人不行。中国没加入WTO前,美国也是有世界上最多工厂的。不然五大湖的污染是哪里来的?更何况,人才培训没你想的那么麻烦,而且将来会AI 化,机器人工作,不再大量需要那种劳动密集型的高中毕业生。 美国政策其实是一致的,根本没变过。你看BIDEN废除了上一次TRUMP的关税了吗?没有。现在呢?只是更狠的关税而已。基本政策一直是背后深层政府定下的,无论哪个党上台,从来没变过。
Silverwing 发表于 2025-04-06 10:38 就别说人力,供应链各种众所周知的因素的了 就从end game 的角度思考 你们认为高关税会永远存在么? 这是川屎一己之力签的EO,连去国会搞成bill都不敢,因为会有不少共和党倒戈 这么一个不受欢迎的政策,极大可能会几个月内被迫终止,最多死撑在下一任总统上台当天被废 如果你作为一个在哪儿办厂决策的人, 你会怎么选择? 1MAGA,投资美国工厂,增加无数成本, 几个月或4年后必然亏废? 2静观其变,大家一起挨刀=没有挨刀,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先熬过4年再说 3高调宣称配合,实际行动上各种借口,拖延熬过4年再说 2-3 将是绝大部分公司的选择
mindstorm 发表于 2025-04-06 10:36 非常同意你后面说的。美国缺乏这方面的,也没有了时间了。他们也没办法 。 前面的不同意。论工人工作态度,德国人,日本人比中国人认真负责多了,如果说中国是85分的话,德国人,日本人肯定可以评个优。
Iwkhx 发表于 2025-04-06 10:43 没人会在一个政策没有可预测性,有太多不确定的市场投资。收益眼见不行,风险还大。
Iwkhx 发表于 2025-04-06 10:48 难道日本人频频爆出的造假丑闻是我听错了?
淼焱垚森 发表于 2025-04-06 10:45 是的,制造业回美国不是一下可以实现的,技术工人非常重要。
LOL. 有的地方,造假不会出丑闻,连个响也听不到。。。 mindstorm 发表于 2025-04-06 10:51
Jennyw2017 发表于 2025-04-06 09:38 真以为美国人是勤劳聪明能生产才过上了如今的舒服日子?是美元好吗
怎么回流呢?这边光是工人工资就高好几倍,本土工人也吃不了苦,不会996加班,还有工会保护,之前听说阻挠自动化。产品真回这边生产估计又慢又贵。拿什么竞争呢?更别说四年后选举估计政策又变 lucy517 发表于 2025-04-06 10:59
chikorita 发表于 2025-04-06 11:11 美元地位难道天上掉下来的?美国也是从农业土鳖国一跃成为工业生产大国,20世纪初期超过英国坐上GDP第一的位子。再加上两次大战远离战场,生产没有受破坏,稳定了位子,二战后美元才奠定霸主地位。 美国人聪不聪明不知道,勤劳是肯定的,快餐、微波炉都是美国人发明的,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是再勤劳也比不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汇率摆在那里,生活成本不一样。
chikorita 发表于 2025-04-06 11:27 从赚钱角度,制造业肯定会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但产业链是环环相扣的,失去了完整的工业能力,就会很被动。即使世界和平,长期脱离实际生产,也很难搞出什么技术创新,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都不知道了。
SSBN826 发表于 2025-04-06 11:40 如果华尔街把制造业的PE升到50,把高科技的PE降到10,保证所有的制造业全部回到美国,所有的高科技全部倒闭。
surezzz 发表于 2025-04-06 11:35 低端回流是不太现实 高端我上面说的是阻止外流 人工再贵,是加在生产成本上。而关税是加在产品售价上,资本家会算账 比如售价500美元,生产成本在美国是100美元,在亚洲是50美元,当然去亚洲划算。但现在东西卖到美国加50%关税变成750美元,那美国本土的生产线占优势了,不能砍掉
Iwkhx 发表于 2025-04-06 11:44 制造业利润率太低,撑不起PE50。花街这么搞,没人买他们的故事。
SSBN826 发表于 2025-04-06 12:02 要按你这想法,当初亚马逊只是个卖书的,每年都亏损,靠什么撑起股价?早该关门了。 高PE让企业现金流为正,没有借贷成本压力,能大量投入研发,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和议价权。想想为什么Walmart会成为巨无霸。
现在在美国的高端产业是啥?机器人,无人机,飞机,造船,电动车,芯片?机器人,无人机,造船美国没什么产业。飞机波音不加关税也是垄断,可越垄断做得越烂。电动车也是排除了中国电车,三大厂造出好电车了吗?芯片Intel是多年垄断性霸主,后面就逡巡不前了。 结论是没有竞争,企图靠关税保护垄断地位,根本不会有竞争力。可能暂时苟延,但长不了。 Iwkhx 发表于 2025-04-06 11:57
我说的是生物医药行业 之前都是美国研发,美国生产线做出来只是pilot,很快就转移到亚洲。甚至以后简单的研发也会转移到亚洲 现在关税出来了,美国的生产线变的很重要,一定要保留。美国生产线就在美国销售了,质量不差就是成本贵 亚洲生产线供给其他国家 surezzz 发表于 2025-04-06 12:17
Iwkhx 发表于 2025-04-06 12:26 原料还是要进口。原料也是加税的。在美国的生产线加了关税也没有啥成本优势。制药生产线其实没啥科技含量。但区别在规模效应。关税能不能保护,我不知道。但不接受国际市场竞争,将来的竞争力值得怀疑。
elleanor 发表于 2025-04-06 11:48 其实很多制造业本来也是可以回流的,毕竟自动话以后不需要那么密集的劳动力了,不是都说印度已经错过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可能了(即使它没那些落后文化)。中国生育率创低,自己也在转型。 美国的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教育上,一帮学社会学人类学的除了端盘子,做客服,sales这种没技术含量只耍嘴皮子的还能干嘛?中国即使一个高中生也是正儿八经学过12年数学5年物理4年生化的,当个操作机械臂使用AI的足够了。美国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可以吗?感觉美国被教育学这门所谓的学科坑了,教育是要在实践中分科积累经验的,不是个可能自己数学就没学明白的教育专家去制定个啥数学大纲强调啥快乐教育。
Iwkhx 发表于 2025-04-06 09:38 所以,加关税目的的说法就是骗傻子,或者以为大家都是傻子。 愚弄大家还是自欺欺人?
Iwkhx 发表于 2025-04-06 09:30 不管是低端还是高端制造业,你想过外移到他国的原因了吗? 我告诉你,第一是成本。美国是高收入同时高消费国家。但制造业是利润低,周期长的行业。资方和雇员都无利可图。所以资本不愿投钱,雇员也难找。提高关税,资本也未必多热心。因为金融,网络,媒体这些行业利润高,周期短,事情少,没有那么复杂的供应链问题。 第二,人才。美国全方位缺乏从理工人才到守纪律的技术工人。这就不多说了。富士康,台积电的例子在那,投了钱但招不到合适的人。 第三,政策。美国四年一换政府,而且原先的政策都推倒重来,大政方针缺乏持续性。川总更是拍脑袋政策,想一出是一出。说好的芯片补贴,电动车补贴,川总再出山,说变就变了。制造业是长期投资,刚盖好厂房政策可能就变了,谁敢下重本? 不把这些内在原因解决了,以为关税一加就行了,是缘木求鱼。 就好象自己的土地种的桃子又酸又小,但觉得只要对别人的又大又甜的桃子加高关税就能种出自己的大桃子了,这是幻觉,也是懒惰。 结果一定是,自己的小桃子种了也是没人买。另外还是要多花钱买别人的大桃子。 想要种出好桃子,应该踏下心,不要急功近利,用一些年,改进土壤土质,同时培养能种好桃子的人才。
Emosid 发表于 2025-04-07 03:49 能。关税是制造业回流的唯一办法。 但是加太少关税是没用的,除了造成通胀。加就要加足,60%~100%以上。
zhikantie 发表于 2025-04-07 05:17制造业回归美国唯一的方法就是彻底自动化和机器人操作,这是有可能的,但肯定不是近期。
我告诉你,第一是成本。美国是高收入同时高消费国家。但制造业是利润低,周期长的行业。资方和雇员都无利可图。所以资本不愿投钱,雇员也难找。提高关税,资本也未必多热心。因为金融,网络,媒体这些行业利润高,周期短,事情少,没有那么复杂的供应链问题。
第二,人才。美国全方位缺乏从理工人才到守纪律的技术工人。这就不多说了。富士康,台积电的例子在那,投了钱但招不到合适的人。
第三,政策。美国四年一换政府,而且原先的政策都推倒重来,大政方针缺乏持续性。川总更是拍脑袋政策,想一出是一出。说好的芯片补贴,电动车补贴,川总再出山,说变就变了。制造业是长期投资,刚盖好厂房政策可能就变了,谁敢下重本?
不把这些内在原因解决了,以为关税一加就行了,是缘木求鱼。
就好象自己的土地种的桃子又酸又小,但觉得只要对别人的又大又甜的桃子加高关税就能种出自己的大桃子了,这是幻觉,也是懒惰。
结果一定是,自己的小桃子种了也是没人买。另外还是要多花钱买别人的大桃子。
想要种出好桃子,应该踏下心,不要急功近利,用一些年,改进土壤土质,同时培养能种好桃子的人才。
所以,加关税目的的说法就是骗傻子,或者以为大家都是傻子。
愚弄大家还是自欺欺人?
如果目的是这个,恐怕更不靠谱了。强扭的瓜不甜。不靠利益绑定,而是靠胁迫的关系,没法持久。
你高估了大统领。
不要再意淫床铺在下大棋了。围堵中国逼站队不是拜登一直在干的事?现在这么一出,得罪全世界,自己重伤,这是啥大棋啊?原本还一直在吹要制造业回归,这个编不下去了,又转弯是吧?
川普要把制造业回流就是希望工作机会回到的选民基础-中西部地区,但是中西部人员流失真的不止是工作机会流失的问题,国内也是一样,年轻人不喜欢一眼看到头的人生。
这个版上太推崇中国人勤劳的作用了,认定了美国人不行。中国没加入WTO前,美国也是有世界上最多工厂的。不然五大湖的污染是哪里来的?更何况,人才培训没你想的那么麻烦,而且将来会AI 化,机器人工作,不再大量需要那种劳动密集型的高中毕业生。
美国政策其实是一致的,根本没变过。你看BIDEN废除了上一次TRUMP的关税了吗?没有。现在呢?只是更狠的关税而已。基本政策一直是背后深层政府定下的,无论哪个党上台,从来没变过。
在中国,东南亚的生产线,回流10%到美国,美国就够了,就忙不过来了。
自动化的工业更需要技术人才。对技术和责任心的要求非常高。芯片厂停工一分钟,几百万美元就打水漂了。
自动化工厂对原料,零部件的要求也非常高。能否在当地供应非常重要。
真想搞制造业,不要在上面搞海阔天空的brainstorm,走下去搞个实验点。搞一个小产业实验。就知道问题在哪,需要怎么解决了。然后再逐步推广。
可惜是商人律师当家,想象加嘴功。
生产线不光是企业那点工人工作岗位 ,会涉及很多经济活动。
如果一个10万人的城市,多一个1万人的工厂 ,就要有相应的大量的:餐馆,维修,保险,运输,交通甚至割草等,经济要好很多的。
非常同意你后面说的。美国缺乏这方面的,也没有了时间了。他们也没办法 。
前面的不同意。论工人工作态度,德国人,日本人比中国人认真负责多了,如果说中国是85分的话,德国人,日本人肯定可以评个优。
不是说了吗,只有反中是持续性的和两党一致的。没啥用啊。看到隔壁家花园漂亮,男主女主是一致骂隔壁。但怎么盖自己的花园,还是公说公,婆说婆。
就从end game 的角度思考
你们认为高关税会永远存在么? 这是川屎一己之力签的EO,连去国会搞成bill都不敢,因为会有不少共和党倒戈 这么一个不受欢迎的政策,极大可能会几个月内被迫终止,最多死撑在下一任总统上台当天被废
如果你作为一个在哪儿办厂决策的人, 你会怎么选择? 1MAGA,投资美国工厂,增加无数成本, 几个月或4年后必然亏废? 2静观其变,大家一起挨刀=没有挨刀,把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先熬过4年再说 3高调宣称配合,实际行动上各种借口,拖延熬过4年再说 2-3 将是绝大部分公司的选择
没人会在一个政策没有可预测性,有太多不确定的市场投资。收益眼见不行,风险还大。
是的,制造业回美国不是一下可以实现的,技术工人非常重要。
难道日本人频频爆出的造假丑闻是我听错了?
就拿耐克那个新闻来说吧 我上雅虎看了下MAGA红脖子的评论
很多MAGA要求搬回来办厂是这么比较的:拿Nike不搬厂的后果和现在的nike比,说绝对会利润下降,这也是川粉洗地的主要逻辑
可是谁说nike做决定时候要和现在的利润比? 有川普天灾和没川普天灾能放一起比么? 人家耐克要做的比较是 不搬工厂提高美国销售价格 VS 搬工厂到美国躲避关税 只要不是脑残,都知道该选什么
关税可以阻止高端的生产外流
在关税壁垒下,资本家得保持两条生产线,美国一条(产品在美国销售),亚洲一条(产品销售到其他国家)
没关税的情况下,正在往亚洲搬
LOL. 有的地方,造假不会出丑闻,连个响也听不到。。。
连任 三届,12年。
这个没意义 。当地可以培训,实在不行,在中国,越南招人。
只要承认造假就还是优。考试承认打小抄了,就给一百分。原因是那些得100%的肯定也打小抄了,只是没被发现。
美元地位难道天上掉下来的?美国也是从农业土鳖国一跃成为工业生产大国,20世纪初期超过英国坐上GDP第一的位子。再加上两次大战远离战场,生产没有受破坏,稳定了位子,二战后美元才奠定霸主地位。
美国人聪不聪明不知道,勤劳是肯定的,快餐、微波炉都是美国人发明的,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是再勤劳也比不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汇率摆在那里,生活成本不一样。
低端回流是不太现实 高端我上面说的是阻止外流
人工再贵,是加在生产成本上。而关税是加在产品售价上,资本家会算账
比如售价500美元,生产成本在美国是100美元,在亚洲是50美元,当然去亚洲划算。但现在东西卖到美国加50%关税变成750美元,那美国本土的生产线占优势了,不能砍掉
50年前美国人确实是勤劳聪明能生产再加上点二战的运气。
勤劳的是几代前的人了。享乐惯了的人早变了。中国的独生子们也是这样。只是中国人多。也还有祖训的影响。
道理谁都懂。但关税是烂招。
美国土特产,傻子多!以前是人傻钱多,现在只剩大量傻子。哪怕有钱也不要印钱了,非要吵着进工厂做苦力。殊不知,一半人都过不了尿检,过了尿检的人上了几天班吃不了苦也不来了。愚蠢浓度惊人!MAGA拼一股傻力要干翻全世界。
制造业利润率太低,撑不起PE50。花街这么搞,没人买他们的故事。
我觉得不是迫使大家战队,川普只关心权力,目的是搞乱全世界,混乱中把持更多更久的权力。如果美国像俄罗斯那样民不聊生,普大肯定满意吖。
现在在美国的高端产业是啥?机器人,无人机,飞机,造船,电动车,芯片?机器人,无人机,造船美国没什么产业。飞机波音不加关税也是垄断,可越垄断做得越烂。电动车也是排除了中国电车,三大厂造出好电车了吗?芯片Intel是多年垄断性霸主,后面就逡巡不前了。
结论是没有竞争,企图靠关税保护垄断地位,根本不会有竞争力。可能暂时苟延,但长不了。
要按你这想法,当初亚马逊只是个卖书的,每年都亏损,靠什么撑起股价?早该关门了。
高PE让企业现金流为正,没有借贷成本压力,能大量投入研发,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和议价权。想想为什么Walmart会成为巨无霸。
未来美国货物都会很贵,质量还普通,在世界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经济增长速度会下来,资源配置会变差。最终政策会180度扭转,在那些质量差被保护行业上班的人会被layoff, 技能落后,倒大霉。和中国当年下岗职工一样
关键就是亚马逊不是制造业。
我说的是生物医药行业 之前都是美国研发,美国生产线做出来只是pilot,很快就转移到亚洲。甚至以后简单的研发也会转移到亚洲
现在关税出来了,美国的生产线变的很重要,一定要保留。美国生产线就在美国销售了,质量不差就是成本贵
亚洲生产线供给其他国家
原料还是要进口。原料也是加税的。在美国的生产线加了关税也没有啥成本优势。制药生产线其实没啥科技含量。但区别在规模效应。关税能不能保护,我不知道。但不接受国际市场竞争,将来的竞争力值得怀疑。
不会。因为政府没有任何系统性的措施让制造业回流。以总统为首的政府继续在发虚拟经济的横财。
我上面举了例子了,原材料加关税的影响有限,是在生产成本里的。关税是加在售价上的,影响大多了,资本家会算账。结果就是要保留两条生产线
上面有个层主说的对,研发和生产联系是很紧密的。生产线转移了几年后,研发必定也要部分转移。美国人二战时工业生产能力也很强,造军舰如下饺子。这几十年是制造业空心化了,不重视实业,理工,只靠ppt这些都是恶果。
有工作才会有人学这些,美国现在传统行业工程师并没有紧缺,工资也不高。
现代工业宏观经济的几个基本常识之一:
第一:winner takes all,你卖三块八毛钱,你的竞争对手卖三块七毛钱,你的厂子迟早挂,而不是消费者付不起三块八毛钱。
第二: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你每年生产一百万林志玲跳蛋,vs 你每年生产三千万林志玲跳蛋,假设都能卖出去,那么生产三千万林志玲跳蛋的单件成本更低也有的赚。
很多穷白人真的信,加关税美国赢麻了。 不可信的是她们智商真的低到这个程度。
能。关税是制造业回流的唯一办法。 但是加太少关税是没用的,除了造成通胀。加就要加足,60%~100%以上。
你开过工厂再说话 农业 妹的 面积那么大 又平 这与成本不相关, 是地理优势问题。 傻吊。 拿农业与 其他的 生产行业来对比。
如此,估计制造业没回流,穷人先造反了。这是何不食肉糜的思维,川总估计没体会民间承受力的脆弱。小小鸡蛋已经怨声载道了。
自动化更需要理工人才。机器谁造,谁开,谁修?芯片厂就是高度自动化,为什么招不到足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