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面面 发表于 2025-04-04 17:06 满屏的紧张气氛,我来贡献点轻松的话题吧。 每当天气热起来,童年的回忆就一帧帧浮现在脑海中。 春天的花还没有凋谢,夏天的热风就吹进校园了。 女生们开始穿上透明的露脚跟或是包脚趾的五颜六色的塑料凉鞋,我也想要有一双,我的胶鞋包裹在脚上我感觉很热。我去供销社的货架上拿起一只来放在鼻子跟前闻,它散发出劣质塑料的刺鼻气味对我来是一种渴求拥有的吸引。我不敢和父母提要求,因为知道说了也会被拒绝,父母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不和别人比学习,就只注意吃和穿? 下午的课间,有些家境好的同学去小卖部买健力宝易拉罐,拉下拉环就听到气泡“噗!”的一声,我难以想象喝下去那种满足感,我拼命的咽口水。有些同学掏出透明玻璃瓶,里面装了用桔子粉和白糖或糖精冲兑的凉白开,大口的喝着。我回家便向母亲请求是否可买一包桔子粉用来冲兑凉白开,也是遭到了拒绝。她让我用玻璃瓶装上她中午煮面条后锅里放凉的面汤,白白的,像牛奶一样。我照做了,也带去了学校,但是我没有在课间拿出来,我幼小的心灵感觉到了一丝自卑。 我之后成长的许多年里,总有挥之不去的自卑感和不配得感。 我在快40岁的时候有了自己的孩子,我接他放学回家的路上,常常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同学们都在吃什么零食,如果你也想吃,记得第一时间告诉妈妈,我会去超市找,找不到我就在online上找。换季打折时,我先把他的衣服鞋帽备齐,冬天不能冷着,夏天不能热着,因为对我来说,这是刚需。 也感叹一下现在的孩子幸福指数。
winnieyan 发表于 2025-04-04 17:10 我很好奇你现在和你父母的关系。。。。
???和楼主可能差不多年纪,但是供销社这种东西我从来都没见过。我记得小时候周末去上舞蹈课,下课妈妈都会带我去友谊商场,进商场不管逛什么都会让我吃一个冰激凌船。供销社感觉是比我们再大一轮的人年代的回忆。楼主在年龄上春秋笔法了? jennyjin 发表于 2025-04-04 18:15
mtwash 发表于 2025-04-04 18:18 你信不信,像楼主这样的,对父母的态度基本大多都会在平均水准之上 那种乖幺儿蜜糖泡大的,反而对父母不好的居多。
jennyjin 发表于 2025-04-04 18:15 ???和楼主可能差不多年纪,但是供销社这种东西我从来都没见过。我记得小时候周末去上舞蹈课,下课妈妈都会带我去友谊商场,进商场不管逛什么都会让我吃一个冰激凌船。供销社感觉是比我们再大一轮的人年代的回忆。楼主在年龄上春秋笔法了?
felali9 发表于 2025-04-04 18:25回复 1楼 意大利面面 的帖子 哈,真好玩。我小时候估计比楼主还穷。我都从来没想过。穷得压根儿没想过我能拥有那些。压根儿连羡慕的没。长大了我也物欲很低。穿着廉价的衣服,不爱一切奢侈消费。但我姐就完全和楼主一样。她跟我讲这些心理时,我完全没法同理。 没啥,我就觉得人和人还真是不一样。
虾米 发表于 2025-04-04 18:36 我只记得童年班里女孩子大家憋着看谁第一个穿裙子,一般都是6/1 儿童节前后,白色衬衫,背带裙,一个勇敢的姑娘穿了,大家就陆陆续续都开始穿了。 物质上大家都差不多,没有这种自卑心理。 回想春天,是酸甜杨梅的味道, 夏天是白玉兰的清香。
意大利面面 发表于 2025-04-04 18:30回复 10楼 jennyjin 的帖子 你是北京人你去友谊商场,我是十八线乡下小镇只能去供销社合作社
realsimplejill 发表于 2025-04-04 20:22 塑料凉鞋我小时候叫水晶凉鞋,女孩子人手一双 我妈提前给我买好了,记得是黄绿色的,等了好久脚才长到能穿 橘子粉我都不记得了,楼主一说想起确实有这东西 我们那时流行喝果珍和粒粒橙,有一颗颗的果粒 周末放学后我妈接我回外婆家会路过国营冷饮店,吃个雪糕 那个年代,零食冷饮都是奢侈。我外婆外公退休教授医生从来不让多吃,一是没钱,二是必须好好吃饭。 现在小孩太可怜,垃圾食品便宜又好吃,所以我家算管得挺严的,不买果汁,Oreo一天两片,土豆片要portion,甜点只能饭后吃。我家老二六岁还没喝过巧克力奶😂那天去星巴克,他见到巧克力奶,说不要,要白的。
我们家是尽量不给糖,不给碳酸饮料。果汁和oreo这种甜腻腻的东西根本不买。 jennyjin 发表于 2025-04-04 20:36
我很好奇你现在和你父母的关系。。。。
你信不信,像楼主这样的,对父母的态度基本大多都会在平均水准之上
那种乖幺儿蜜糖泡大的,反而对父母不好的居多。
乡镇的供销社应该是存在了很久吧。我小时候七十年代,我爷爷每次说他买东西都是去合作社,就是供销社。感觉至少到八十年代还是有的。
哈,真好玩。我小时候估计比楼主还穷。我都从来没想过。穷得压根儿没想过我能拥有那些。压根儿连羡慕的没。长大了我也物欲很低。穿着廉价的衣服,不爱一切奢侈消费。但我姐就完全和楼主一样。她跟我讲这些心理时,我完全没法同理。
没啥,我就觉得人和人还真是不一样。
你是北京人你去友谊商场,我是十八线乡下小镇只能去供销社合作社
物质上大家都差不多,没有这种自卑心理。 回想春天,是酸甜杨梅的味道, 夏天是白玉兰的清香。
我还记得泡过麦乳精什么的,高考还喝太阳神补充能量。
你说的没错,楼主这么溺爱自己的儿子,她儿子却好象不太成器。
白富美啊。小时候我特别羡慕能去舞蹈班钢琴班的女孩
你从小只有两件衣服的话难道不会和爸妈说要买衣服吗?看到好吃的好喝的也不会想要?那你物欲真低。我觉得我物欲都挺低的了,你比我还无欲无求
说起凉鞋,我也想起来一事。
我和楼主差不多,小时候住在山沟里连镇都算不上的地方,方圆几十里也只有一个类似供销社的商店里面基本上啥货都没有。
大家都是店里卖啥穿啥没什么好挑的。店里只卖两种鞋一种黑色搭绊儿的布鞋,一种猪肝色儿的皮鞋。皮鞋一进货就被一抢而空。我妈也给我买了一双,刚买来就让鞋匠钉上厚厚的轮胎底,穿上象猪蹄。我很不想要钉底但没话语权。
但是我爸经常出差会给我妈买时髦衣服。85年,我爸去美国开会回来给我妈买了一双非常漂亮的白皮凉鞋,我特别羡慕。有一天下午放学早,趁我妈还在上班,我就偷穿我妈的皮凉鞋上街走。为了搭配这高级的美国凉鞋,我还偷搽了我妈的变色口红。
说是街其实就是从我家通往学校一条沥青路,两边啥也没有既没有商店也没有什么住户,没什么人能看见我的"锦衣昼行"。我刚上初中也没有什么男同学想要引起关注。纯粹是一种毫无目的的臭美之心。
夏天天气暴热,沥青路质量很差一晒沥青就化了,我妈的白皮凉鞋踩在软乎乎的沥青上差点就陷进去。鞋底变得焦黑。我在街上瞎遛达一圈挺无聊,也怕再走下去鞋彻底完了,就回家了。
好死不死,根据墨菲定律任何事只要能往坏的方向发展一定会往坏的方向发展。回家的路上正碰上我妈,两人迎头打了照面。
回家挨了一顿好打。
这个事件之后,为了防止我"思想变复杂""不好好学习",我被严防死守,基本上剥夺了所有"臭美"的可能性。
楼主,胶鞋也很贵的啊,凡是供销社里卖的都是要花钱的啊
哈哈哈哈,大家憋着看谁第一个穿裙子,有时候天气再热也憋着,不知道跟谁赌那口气。。
我家也很穷但感觉我是被富养大的。感谢父母。所以女孩还是要富养。会记住一辈子。
不好意思,是我看错了。楼主是说快40岁有孩子,不是说现在快40岁。sorry
我们家是尽量不给糖,不给碳酸饮料。果汁和oreo这种甜腻腻的东西根本不买。
我觉得我小时候很穷但是都是快乐的回忆。我更喜欢在玩花花草草和家里鸡鸭鱼鹅,我可以玩蚂蚁玩一下午。
我家也不买饮料,果汁都不行,喝的只有水、牛奶、kombucha 和Kefir.
完全没糖也不现实,去一次birthday party就疯了😂
我灌输的理念是:80%健康,20% enjoy life,不然还有啥意思。所以甜点要有,cookies会买也会做。我老公做的超好吃,那天给邻居拿了几个,夫妻俩居然瞒着小孩自己吃光了😂
其实楼主跟父母关系也不会太好,楼主太拧巴了,一两件小事记了几十年,内心欲望又很强,很容易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