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的love language不是words of compliments. 不是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方式就都是好的。 我学生时代也经常得奖,我爸妈也没什么表达,虽然我知道他们百分百支持我。我妈妈从来没有和我做搂搂抱抱这种情感表达,所以我现在不习惯和她有身体接触。我对我家娃自由表达喜爱,娃也对这些很习惯,非常有安全感。 我自己愿意表达对娃的支持,我和我家娃都喜欢互动。 比如说,我家娃知道ta篮球比赛时自己同学的上幼儿园的弟弟一直找我聊天,说“这说明他喜欢你”。我说”你怎么知道?”娃说”另外一个同学的弟弟也对我这样,他会说:This is a car.” 我家娃说”That means he likes you. He wants to get to know you.” 我心里忍不住笑,默默佩服了一下我家孩子的洞察力。
家里有小学娃,看着不傻,不在最卷的那几个州,虽然也是当地不错的私校k-12,录取top5看年份,传说中的玄学,时有时无,时多时少,top10左右每年稳定还有一些,剩下很多本州大学文理学院,也都能上大学,当然和卷州牛校没法比,但感觉看到版上爬藤的牛娃profile和身边的牛娃,觉得自己家的娃连门都摸不着去,首先是学习、好多小学娃都去卷什么数学竞赛,我家娃学个新加坡数学都凑合,竞赛肯定没戏,阅读写作好多小孩都开始写啥chapter book看大部头了;我家娃还在画小人最爱看漫画书。。。艺术也没啥天分,乐器跳舞唱歌画画爹妈不会也没法卷,全看心情。都是酱油,学不学无所谓。体育也没啥天分,吭哧吭哧跑步游泳都是倒数,重在参与锻炼身体,球类也学不会,还是打酱油。。。身边各种国际象棋,游泳花滑乱七八糟的各种项目别人家的娃都到处比赛拿奖了。。。至今也没发现什么闪光点,不敢逼,也逼不出来,怕逼狠了逆反。
感觉普娃也挺快乐的;自我感觉良好,每天也不自推,在学校就是嘻嘻哈哈八卦聊天,日子过得很逍遥,和同学老师关系都挺好,家长会老师也没说啥不好的。。。我们对娃也没啥期待,也感觉压根儿没啥上名校的潜质,以后爬不上藤她也不会哭,我们也没啥失落的。。。就本州的大学能上哪儿是哪儿,学个一技之长都行。。。感觉是不是人放平心态没啥希望就不会失望?能上名校那是惊喜。。。目前看着是没啥指望,还是可能上了中学娃和爹妈的心态都会改变?还是很多人从小就会给娃立志要去上名校???
我自己还好,但感觉身边的家长都好用力,队友一看到别人家拿奖了,参加竞赛了,就觉得自己的娃将来是不是上个像样的大学都没戏了。。。一上华人就更是危机感了。。。感觉人均藤校。。。不上都要哭死在家里。
是不是早点死心反而好一点 尤其是看到那种简历很优秀没录上自己和家人都很失望的那种。。。 比如我有个年纪大点的朋友,女儿也很优秀,就是一直吧HYP中的某一个当理想在追求,不知道结果如何,但过程肯定很重要。
你这样的心态就好了,娃是那块料她会自推的。父母即使推到藤校最后也泯然众人。不要毁掉孩子的创造力和快乐的童年。当然我说了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的,都不会看那木远。因为都希望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出生的时候。 主要看爹。
撒了网,娃喜欢学啥就去试试,quit了一些,坚持下来也谈不上有天分,也就是娃还没主动放弃,至今还没看出来有啥天份😂
说实话我的主要焦虑就是娃以后真的可以跟国内出来的学霸竞争吗 基础太差也没题海战 😮💨
这是误导,童子功一般后来都废掉了
其实在美国上藤校不会比中国上C9容易多少。爸妈自己看看自己以前国内要考进市里省里多少名?容易吗?美国就是打分松,老师天天夸,让家家都觉得自己家娃小天才。其实什么全A,多少门AP,高分学生一抓一大把。没有区分度,不能正确认知自己家娃的真实水平。
其实也还好,我和队友都是高考大省学霸卷出来的,高中三年题海,其实现在工作中好像也没啥用都还给老师了。。。大学学的也没啥用,为了混饭转专业了
这种圈子要走远。。。不然被人带了节奏自己活的累
楼主想表达:
嘴上说不焦虑 其实很焦虑 真正不焦虑的人才不会发这种帖子
我队友偶尔在家也会感叹说自己的娃不如我俩当年自推,但我俩现在混的也就普通人,怕娃还不如爹妈。。。我就想劝劝别那么焦虑。。但好像单纯卷娃做题走我们当年的老路也没啥前途吧,万一把娃逼急了想不开叛逆了怎么办?
就是本来不想焦虑,可睁眼一看身边的娃都在卷,一打开华人大家都在爬藤,想着自家的普娃能不能上个还行的大学,也不是人人爹妈都能财富自由,就开始动摇。。。
我娃是普娃,木有drive,就按普娃路走,也挺好。有学校缘不一定有职场缘财富缘。
我家娃也没有drive,好像小学就是挺明显的。。。那些爬藤爬不上会哭会难过的孩子就像我小时候考不到第一名会哭会难过,我家娃就无所谓,做题做错了也无所谓,考试考不好也就那样,有些小孩比赛就会争第一。。。不过我们也是有学校缘职场财富很一般。。。
我娃打小就是无所谓,乐呵乐呵。我们也不推EC,大人小孩都轻松。
普娃上top校会很痛苦的,心理健康比较重要吧
这倒是,我家几个赚钱多的都是有drive也肯吃苦很努力的。
我觉得你这样有点过于执着啊。我一晚辈亲戚就是这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上的top 2,他妈妈从小就说“我们长大也要上xx”。然后高中可能太压抑,去女厕偷窥差点被开除。那一年也没考好。复读了一年,考上了top 10也可能是top 5吧一家很好的学校,结果母子抱头痛哭。我觉得这些就是小时候目标太明确惹的祸。
可能是这个道理,你从小定了目标,朝着top的学校努力,即使没上;也能上个不错的大学,或者有上进心。 从小就想躺平上个州大,可能不努力到时候州大都没戏。。。
我心里也是觉得自己家娃小学就能看出来不是上藤的材料了,但还是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至少走个正途吧。
Correct!
不觉得这玩意需要从小定什么目标, 因为录取结果又不完全取决于你。 从小养成好的做事习惯, 学到真本事, 走到哪里都是在兴趣引导下水到渠成的结果。 成不成, 孩子的素质都摆在那里了, 以后去哪都没差。
国内上名校好多也只需要刷题比较牛啊 其实好多人后来也是普通人,当然肯定也有刷题牛人。 当然美国的名校也可能是包装的,后来也是普通人。 所以国内那套在美国也不一定适用,美国只刷题的孩子好多也不能上藤。
我小孩到高中9年级下学期才开始努力的,上学期是covid,在家上课,他都不听课,后来才跟我们说的。后来目标T5,才开始各种俱乐部和准备竞赛,都是自己搞,没去补习班。然后就进了,所以是不是腾苗,进高中懂事了就完全不是一个人了。
初中大多数成绩都是八十几,有一些九十出头。真的完全看不出任何资质。
主要和他说了大学是考的,不像小学中学是安排好的。然后大学去的好就能找到好工作,然后他感觉就紧张了,觉得自己这个状态不行,特别混过covid后感觉他开始对自己未来认真了。
原来看他不行,本来想让他回国读清华北大的,结果突然变了。
老大那么拼,现在后面的孩子也都开始拼的要命,都打鸡血了,老大的确做了个好榜样。我就在旁边偷笑着看着,还经常安慰,别太认真了,尽力而为。
你举的是心比天高例子。能力要匹配心气,准确self assess也是能力的一种。
焦虑的鸡娃最猛的都是小学家长
好像上了州立就能开大公司当老板一样。
要不要这么犀利啊😂 送的是本地最好私校,小学抓数学,各项都有培养,不是不逼是怕逼急了逆反,跟周围上藤的对标硬件。楼主要减压才是。
还要看孩子的性格。不是优秀的孩子就都觉得一定要把藤校当目标。
先得定义什么算推出来吧。普娃推音乐运动最多到州一级比赛止步。再往上得看天赋和资源。 数理方面美国公校太拉垮,家长需要拉一把。拉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合格打工人。目标藤校精英领导众生,推不出来。
正解,非常潇洒!
有没有苗头小时候都是错觉,没有任何意义;初中上完一半,家长就有数了,只有在本地最top program里拔尖的才是真正能打的有可能的。当地9/10公立honor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大境界在高中二年级结束基本上可以定了。 GPA会直接决定大部分孩子的大境界。你看一下你高中往年录取记录差不多就有数了。多少percentile的GPA才能进入下个境界,就跟真气一样是基础。
课外活动比赛什么的是法宝。真气是下限的话,法宝特别是本命物(你孩子最能拿的出手的特色)品质是上限。大部分人没有USAMO这种直接影响结果的法宝,所以还是看看法宝是否和你的功法搭配。
高中开始之前,一切皆有可能。只要肯给修仙资源,严格控制上网时间,推一个境界不是问题。初中需要尽可能的多让孩子培养修行习惯,尝试不同低品法宝看看哪个可以拿来当本命物。
除非娃自推,那就全力支持创造条件…… 总之尽量不要反客为主。我一直跟娃说,父母的介入永远是以退出为最终目的的。
如果是北京的,那可能功课好点的是只能盯top2,下一档的学校差太多了,外地top3又看不上,听都不一定听说过。
确实如此。
我觉得7-8年级是一个分水岭,能不能上藤校,还是州大,基本能看出来了。
以前的ID大多自己在国内就是学霸,不需要参照社交媒体就知道自己娃啥样,不需要网上找意见。现在一方面来美的学霸少了,一方面社交媒体和各种中介贩卖焦虑,弄得华人跟黄庄2.0一样
不想泼冷水,但是对自己孩子预期我是乐观谨慎态度。 华人聚居区,你说的profile,父母没资源,不推,去top20有可能。top10好专业难。 父母参与少的娃自推,即使大学没有去最好那档,长远看发展都不错。 只要家庭不是酗酒吸毒特别拉垮,没有耽误孩子一说。
小朋友拿奖我以前说”I’m so proud of you’, 今天说’Congratulations!”
懂教育的来说说应该怎么祝贺孩子?
现在的父母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我小时候投稿或写作比赛,得了几本书当奖品,我爸还盘问哪来的。真正喜欢做一件事拦不住,也不需要父母加油。
同意👍
3-8年级娃妈同意你的精准描述。 聚在一起聊家常的都是上不上 下不下的,而且没人知道神龙家长在干嘛。
可能你的love language不是words of compliments.
不是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方式就都是好的。
我学生时代也经常得奖,我爸妈也没什么表达,虽然我知道他们百分百支持我。我妈妈从来没有和我做搂搂抱抱这种情感表达,所以我现在不习惯和她有身体接触。我对我家娃自由表达喜爱,娃也对这些很习惯,非常有安全感。
我自己愿意表达对娃的支持,我和我家娃都喜欢互动。
比如说,我家娃知道ta篮球比赛时自己同学的上幼儿园的弟弟一直找我聊天,说“这说明他喜欢你”。我说”你怎么知道?”娃说”另外一个同学的弟弟也对我这样,他会说:This is a car.” 我家娃说”That means he likes you. He wants to get to know you.” 我心里忍不住笑,默默佩服了一下我家孩子的洞察力。
怎么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