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5-03-31 16:51 我是高中奥赛班的, 没有进冬令营, 我们学校那时候有两个全国很有名的教练, 但是也就一周一次竞赛课而已。有些家长脑子不正常, 以为靠刷题就能把孩子刷进报送, 所以小孩只学数学, 最后啥也没捞到(我们学校因为数学竞赛成绩太强, 全国一等奖都不能保证报送到心仪的学校)。我们那时只有最后进冬令营的两个同学是有特殊待遇的, 坐在教室角落里自学数学, 不用听讲。后来有一个得了金牌。我觉得他俩的差距跟我们是断层的, 所以从来没指望能靠数学上大学。脱产专攻一项, 也得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料。我是很不理解那些明明知道自己断层落差还死磕的同学是什么心态。
MegMegMeg 发表于 2025-03-31 20:35 那要看什么时候的冬令营,90年代-至少不超过2005年吧,那时候冬令营就是全省前三,传统强队,就是前一年有进集训队的,北京江浙沪两湖maybe川渝可能多一两个名额,冬令营里面一共就不到100人(某些省比如西藏没有搞竞赛没有名额),集训队前20名。后来赛制改了,跟美国看齐(不明白为啥要这样搞),冬令营好几百人,跟那个AIMI 或者F=mA最后的qualifier差不多。所以以前在冬令营基本上就能跟清北复交南浙中科大签好了,但也不是随便进的,集训队是可以随便拽,剩下的可以去清北差一点的专业,比如核物理,地球物理。。。或者去剩下那几个并列第三可以挑专业。fastforward到现在进了冬令营也不一定能保送。
kindaichi 发表于 2025-03-31 19:57 。。。。。。你这口气太大了。 也没有每次金奖=不刷题不准备也能考到金奖。众所周知,国内的奥数考的都不是课本上学的内容,不另外专门学奥数的内容很难拿奖,更何况还是金奖。而且,国内奥数比赛有金奖这种说法吗?不是每次都是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连冬令营都没考进去=冬令营努力一下也是可以进的=冬令营是最低标准。拜托,能进高中奥数冬令营的都是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进了冬令营能直接拿到国内最好大学数学系的提前录取,不需要参加高考。冬令营什么时候变成最低标准了?
wmn 发表于 2025-03-31 13:01
liucoan 发表于 2025-03-31 13:05回复 1楼 wmn 的帖子 比赛是在船上举办吗?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3-31 13:09 湖北不就是北方吗? 我觉得这个很符合我当年对中国各地的认知。stem就是武汉最强,followed by江浙沪成都重庆深圳广州。 如果算上文科综合最强江浙沪。
liucoan 发表于 2025-03-31 13:12 湖北算哪门子的北方。。。。。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3-31 13:16 不是长江以北都是北方吗?
projecthailmary 发表于 2025-03-31 13:19 你是不是中学地理没学好?南北方是以秦岭淮河为界
canada2000 发表于 2025-03-31 13:10 最终湖北三人,竟然两名来自武汉同一高中: 3月30日,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国国家队名单在广东实验中学荔湾校区正式揭晓。来自上海中学高一年级的邓乐言同学以唯一低年级选手身份入选,成为本届国家队最年轻的成员,同时也是上海近十年来首位以高一身份跻身IMO国家队的学生。 本届比赛入选国家队的六位选手分别是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邓哲文、武汉市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的徐祺铭和谈弘毅、重庆市巴蜀中学的张恒烨、杭州学军中学的董镇宇、上海市上海中学的邓乐言。
wudadan 发表于 2025-03-31 13:02回复 1楼 wmn 的帖子 这个。。。 我们北京海淀吹了这么多年了 居然剃光头???
这就是武汉外校嘛 之前是文科外语类保送的中学,现在理科这么牛逼了 helloterran4 发表于 2025-03-31 13:43
武汉不是能打,而是有人办了一个专门搞竞赛的辅导班。全日制那种。这仨都是那个学校出来的。从比较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了。 我感觉有点不认同这种方式。 aipple 发表于 2025-03-31 13:48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5-03-31 13:52 哇, 现在卷成这样了? 我小时候还没这样, 都是学校课余时间搞搞, 一个星期加一堂课而已 要说卷, 我昨天也是被惊讶到了, 一个三年级的小姑娘很自豪的说 她为了准备 maths kangaroo, 花了5个月时间把过去12年的考卷都做了, 吓死大妈我了
snail 发表于 2025-03-31 13:57 一年就一套题,一共12 套题,五个月一共二十个星期,一个星期做不到一套,还好还好不用怕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5-03-31 13:23 N年前, 有一年国家队有两个学生都来自武钢三中, 结果那次比赛在台北举行, 中国决定不参加
jiangyoudang17 发表于 2025-03-31 14:09 是98级读大学那届,没有奥赛数学金牌。
kindaichi 发表于 2025-03-31 14:19 上海还是上中最强,有三个,然后有华师大二附中的一位。很多年前就是这种格局了。 现在小朋友好卷,都是高一就入选国家集训队了。 国内考试古代分南北榜不是没有道理的,确实教育有地域差异。
大衣被禁 发表于 2025-03-31 13:26武汉top真的很强。我观察他们主要是智商很高,但是比江浙人更能吃苦,更要强,从小竞争更激烈。九头鸟不是瞎说的。
回复 1楼 wmn 的帖子 哎呀,两个小学弟学妹!! 不愧是我为楚有才,人杰地灵的地方!哈哈哈.......... 不过争论南北的,我们湖北一向是,北方的人觉得我们是南方。南方的人觉得我们是北方。 豆腐脑我们吃甜的!!汤圆我们吃甜的!! 我们说的水饺,相当于北方的馄饨,南方的云吞! ajanny 发表于 2025-03-31 15:17
彼岸天涯 发表于 2025-03-31 15:23 湖北是中原地带。。。不北不南
没看出来很卷,这不是常规操作么? 第一. 12年的卷子就12套题,每天刷一套两周就刷完了 第二. 既然报名比赛,不刷题准备怎么行,难道指望现场去撞大运 wantU 发表于 2025-03-31 15:08
Kirin9000s 发表于 2025-03-31 16:03 长江沿线智商最高,这个应该没啥异议吧
回复 1楼 wmn 的帖子 这个。。。 我们北京海淀吹了这么多年了 居然剃光头??? wudadan 发表于 2025-03-31 13:02
别的省不清楚,湖北和上海为什么奥数都不是top高中出来的? hushuobadao 发表于 2025-03-31 16:20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5-03-31 16:27 湖北的三所高中都是本地的第一梯队 (藏龙我不认识)
怎么可能,湖北省内的高中排名,武汉的学校都是在后面的,就是在武汉那两个学校前面还有更好的。 hushuobadao 发表于 2025-03-31 16:29
freewilly 发表于 2025-03-31 16:22 湖南湖北四川,都是容易出智商高的人的地方
hushuobadao 发表于 2025-03-31 16:20 别的省不清楚,湖北和上海为什么奥数都不是top高中出来的?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5-03-31 16:35 那是因为出了武汉, 湖北省其他地方的孩子都非常勤奋, 整体上高考成绩好 武汉市的孩子没有他们那么卷 那么辛苦 (至少我当年一直到高三, 都能weekdays晚上九点睡觉, weekends不上课) 奥数不一样, 不需要整体学生都很勤奋, 只要有够聪明的尖子和够给力的老师就够了 省实验 武汉六中 都是省重点中学, 武汉外校更是掐尖考进去的学校, 都是很好的学校 你看的哪个排名? 这个排名里, 前10名里面武汉市有5个 2024湖北最牛的十大高中 湖北有哪些好的高级中学 湖北重点高中排名|夷陵中学|第一中学_网易订阅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5%2F0204%2Fede2ffffj00sr47lg008jd200u001fmg00it00w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Evagreen911 发表于 2025-03-31 16:41 国内的奥赛出成绩基本上是跟着教练走的,哪里有最好的教练再加上全省掐尖的生源,哪里就容易出成绩 北方经济发展不好,吸引不到好的教练很正常 大城市聪明孩子更多,但是顶尖高中那些娃都是奔着美本藤校去的,各科包括EC都不会放松,没办法ALL IN 去脱产搞竞赛 就是中部这种经济说得过去的地方有搞奥赛的土壤,现在国内很多孩子都是脱产奥赛的,其他科都丢了 所以高一必须要出成绩,出不了成绩的高二高三还得回去狂补其他科目拼高考 我以前就是所谓的省重点奥赛班的,20多年前的风气就已经是鼓励单科强的孩子ALL IN 奥赛拼保送 奥赛没拼出来只考个二本的都有
国内的奥赛出成绩基本上是跟着教练走的,哪里有最好的教练再加上全省掐尖的生源,哪里就容易出成绩 北方经济发展不好,吸引不到好的教练很正常 大城市聪明孩子更多,但是顶尖高中那些娃都是奔着美本藤校去的,各科包括EC都不会放松,没办法ALL IN 去脱产搞竞赛 就是中部这种经济说得过去的地方有搞奥赛的土壤,现在国内很多孩子都是脱产奥赛的,其他科都丢了 所以高一必须要出成绩,出不了成绩的高二高三还得回去狂补其他科目拼高考 我以前就是所谓的省重点奥赛班的,20多年前的风气就已经是鼓励单科强的孩子ALL IN 奥赛拼保送 奥赛没拼出来只考个二本的都有 Evagreen911 发表于 2025-03-31 16:4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GTK6SJ05366OU1.html 你说的那几个学校虽然好,但是不是武汉最TOP 的学校,地球人都知道。 hushuobadao 发表于 2025-03-31 16:50
teabucket 发表于 2025-03-31 16:38 错了。 这里有真实统计数据,是因缺碘调查搞的智商统计 https://gwern.net/doc/iodine/2006-li.pdf 孩子平均智商 上海、浙江、北京 第一梯队 114-115 江苏、山西、山东、辽宁、吉林、福建 第二波 湖南湖北四川孩子平均智商还在他们后面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5-03-31 15:36 大妈我当年不知道刷题是咋回事, 更不要说三年级了, 除了高中全国赛会准备准备, 以前比赛都是现场撞大运 Kangaroo 这么点小比赛, 不就是个趣味数学, 有啥好准备的? 我以为大家都是现场去考着玩的呢
freewilly 发表于 2025-03-31 17:08 我说的不是平均智商,我说的是那种智商特别高的人
wantU 发表于 2025-03-31 17:11 你难道比我大很多? 难道我们小时候各种数学竞赛前不要刷一下题? 更不要说现在了 可能你比我有天赋多了完全不需要刷题每次都能拿金奖
teabucket 发表于 2025-03-31 17:14 那个表格里最后一列,最后两列,超过120,130的比例,也没有stand out
我老公九头鸟 高考先报后考 成绩出来可以上top2不过他当年报了c9之一 我没感觉他特别聪明(大智若愚?) 但是知道他们从小填鸭得很凶 缺点是数理化很强 但是其他文史生物地理什么的都是空白😐wantU 发表于 2025-03-31 17:18
wantU 发表于 2025-03-31 17:18我老公九头鸟 高考先报后考 成绩出来可以上top2不过他当年报了c9之一 我没感觉他特别聪明(大智若愚?) 但是知道他们从小填鸭得很凶 缺点是数理化很强 但是其他文史生物地理什么的都是空白😐
EvenOdd 发表于 2025-03-31 17:25 Q 中国哪个省份的人平均智商较高 中国各省市人口智商指数排名 UQ
第一梯队不是华师一附中吗 海棠花 发表于 2025-03-31 17:27
purplebasil 发表于 2025-03-31 17:30 华师一并没有断层性的强, 武汉市头部几所学校都不错 前面发的那个排名, 武汉市学校up to武汉一中, 我都觉得差不多
hushuobadao 发表于 2025-03-31 16:5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GTK6SJ05366OU1.html 你说的那几个学校虽然好,但是不是武汉最TOP 的学校,地球人都知道。
hushuobadao 发表于 2025-03-31 17:51 搞笑呢,武汉市头把交椅觉对是华师一,其它学校不可能跟那个学校是一个level的,只能是第二梯队。你的年代可能跟大家不一样,你现在去问现在高中生的家长,他们肯定告诉你华师一最强。
🔥 最新回帖
因为家长不懂,老师忽悠一下,孩子也以为自己很厉害了 不跟能进冬令营的大牛比,以为自己搞个省一能保送top985是捷径 我家就是中部小城市奥赛传统强省,什么阿猫阿狗都觉得自己是人才,高一做了几套题,被老师忽悠一下就上头了,把语文英语全丢了去all in 刷题,我们20多年前就是高一学完高中三年所有科目,高二奥赛班专攻竞赛。当时我们两个奥赛班,愿意all in的去一个班,不肯all in的去另一个班一周上两三次奥赛课 然后我去了不愿意all in 的那个班,发现愿意来这边的,好多都是我爸妈同事的小孩(大学教授),那些父母知识水平不太好的,都鼓励孩子去脱产奥赛,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最后发现,奥赛真正学明白的,全校只有一个人,也没脱产,自学拿了数学和信奥的金牌,因为保送的专业不理想,又去高考,高考考了我们地级市状元(全省也是前10吧)。其他的最多拿了省一,保送天坑学科,因为其他科丢了也不敢高考。有一些没拿到省一的,这力气就是白费了。
是的,老人家我就是2005年以前的,那时候进冬令营是个大事,我们学校同年级进去两个,其中一个是从武汉外校转学过来的,就是为了跟我们这里的名师磕奥数。训练肯定重要,但是没有天赋就做不到断层碾压(断层碾压的定义就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数学题,人家都比你做得又快又好),光靠刷题,不要说金牌,连个冬令营都刷不进去。
说话看个上下文 不行吗?我用“金奖”是因为我会的那位问我是不是每次“金奖“啊!所以我老实回答:没有金奖,而且连冬令营都没进。 回到我的本来话题:三年级的娃考个破kangaroo 都要刷题五个月,真的不奇怪吗?我觉得三年级小娃对数学有兴趣就去临场考着玩一玩才是常态。小学数学有啥值得刷题的?
冷知识,虽然南方很多汉人是北方迁过去的,但很多北方汉人也是南方迁回去的。元末明初北方人口稀少,朱元璋朱棣用了五十年不断往北方移民。
🛋️ 沙发板凳
这个。。。 我们北京海淀吹了这么多年了 居然剃光头???
北方太冷了,都去扫雪了。
比赛是在船上举办吗?
在湖南雅礼中学举办的。
3月30日,第66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国国家队名单在广东实验中学荔湾校区正式揭晓。来自上海中学高一年级的邓乐言同学以唯一低年级选手身份入选,成为本届国家队最年轻的成员,同时也是上海近十年来首位以高一身份跻身IMO国家队的学生。 本届比赛入选国家队的六位选手分别是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邓哲文、武汉市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的徐祺铭和谈弘毅、重庆市巴蜀中学的张恒烨、杭州学军中学的董镇宇、上海市上海中学的邓乐言。
湖北算哪门子的北方。。。。。
层主是广东人吗?广东以北皆北方。 中国划分南北方是秦岭淮河一线,河南南部都有一小块算南方,湖北全境都是南方。
不是长江以北都是北方吗?
国内这些竞赛,反正合格的人多,谁能上不能上,都不是完全公平的,跟乒乓球一样。家长推的时候,应该侧重学习能力,而不是卷荣誉
你是不是中学地理没学好?南北方是以秦岭淮河为界
哦!谢谢科普。
N年前, 有一年国家队有两个学生都来自武钢三中, 结果那次比赛在台北举行, 中国决定不参加
武汉市一屁股坐在长江上面, 咋算?
不是说都是厉害的在北京吗, 所以北京高考也没照顾吗?
如果按长江以北算,武汉市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在长江以北,应该算北方
当时吓了一跳。
现在理解了。
襄阳还有哪个城市在文化上算北方,吃面吃馒头的。
这就是武汉外校嘛
之前是文科外语类保送的中学,现在理科这么牛逼了
我感觉有点不认同这种方式。
现在的情况不了解, 武汉外语学校以前一直是掐尖入学的, 小学生需要老师推荐才能参加外语学校入学考试(语文和数学), 生源没有问题, 理科不会差 数学竞赛以前是打不过其他学校的, 以前就有很好的数学苗子高中特地转学出去搞竞赛的, 现在可能是数学师资力量上来了
哇, 现在卷成这样了? 我小时候还没这样, 都是学校课余时间搞搞, 一个星期加一堂课而已 要说卷, 我昨天也是被惊讶到了, 一个三年级的小姑娘很自豪的说 她为了准备 maths kangaroo, 花了5个月时间把过去12年的考卷都做了, 吓死大妈我了
一年就一套题,一共12 套题,五个月一共二十个星期,一个星期做不到一套,还好还好不用怕
那就是每套题做了好几遍吧! 三年级的小娃为了一个不重要的小比赛, 刷这么多题, 还是很惊人的。
是98级读大学那届,没有奥赛数学金牌。
北方人里,很多都是胡人,和汉胡的混血。胡人的智商低,所以现在北方人学习、做生意、搞科研,都不如南方人。
有可能, 只记得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没看懂。过去12年不就是12套卷子么?还需要5个月么?
目测地理是饭堂大爷教的
现在小朋友好卷,都是高一就入选国家集训队了。
国内考试古代分南北榜不是没有道理的,确实教育有地域差异。
感觉北方人不多啊,黑河腾冲线东南部大多是南方地界
是得搞南北榜啊, 不搞的话, 不管是搞经济,搞科研,写文章, 都是南方远胜北方。会不公平的。
过去北方还可以武力征服南方, 南方人确实打不过北方人, 所以刘裕,陈庆之,朱元璋能北伐成功的,都大吹特吹,但现代战争, 热兵器,北方人也打不过南方人了。
没看出来很卷,这不是常规操作么?
第一. 12年的卷子就12套题,每天刷一套两周就刷完了
第二. 既然报名比赛,不刷题准备怎么行,难道指望现场去撞大运
惟楚有材!
哎呀,两个小学弟or学妹!!
不愧是我惟楚有才,人杰地灵的地方!哈哈哈..........
不过争论南北的,我们湖北一向是,北方的人觉得我们是南方。南方的人觉得我们是北方。
豆腐脑我们吃甜的!!汤圆我们吃甜的!! 我们说的水饺,相当于北方的馄饨,南方的云吞!
甜豆腐脑和馄饨都是南方,北方吃的咸,喜欢吃面,馄饨和饺子的区别就是馄饨面少,淀粉放的多
湖北是中原地带。。。不北不南
中原地带不是一直指的河南吗?啥时候把湖北弄进去了?
大妈我当年不知道刷题是咋回事, 更不要说三年级了, 除了高中全国赛会准备准备, 以前比赛都是现场撞大运 Kangaroo 这么点小比赛, 不就是个趣味数学, 有啥好准备的? 我以为大家都是现场去考着玩的呢
长江沿线智商最高,这个应该没啥异议吧
你回去把脑子先补补再来发言,湖北算北方,真是活久见。
不过是愿意学,有手段学而已
没有海淀
海淀那群蛙只能在北京人里面混,放到全国就拉垮了。海淀从小奥数,不如别的省有天赋的孩子。
湖北的三所高中都是本地的第一梯队 (藏龙我不认识)
怎么可能,湖北省内的高中排名,武汉的学校都是在后面的,就是在武汉那两个学校前面还有更好的。
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但现在中国智商最高的那些人基本都集中在北京呀。LOL
那是因为出了武汉, 湖北省其他地方的孩子都非常勤奋, 整体上高考成绩好 武汉市的孩子没有他们那么卷 那么辛苦 (至少我当年一直到高三, 都能weekdays晚上九点睡觉, weekends不上课) 奥数不一样, 不需要整体学生都很勤奋, 只要有够聪明的尖子和够给力的老师就够了 省实验 武汉六中 都是省重点中学, 武汉外校更是掐尖考进去的学校, 都是很好的学校
你看的哪个排名? 这个排名里, 前10名里面武汉市有5个 2024湖北最牛的十大高中 湖北有哪些好的高级中学 湖北重点高中排名|夷陵中学|第一中学_网易订阅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5%2F0204%2Fede2ffffj00sr47lg008jd200u001fmg00it00w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错了。 这里有真实统计数据,是因缺碘调查搞的智商统计
https://gwern.net/doc/iodine/2006-li.pdf
孩子平均智商 上海、浙江、北京 第一梯队 114-115 江苏、山西、山东、辽宁、吉林、福建 第二波
湖南湖北四川孩子平均智商还在他们后面
湖北不清楚 上海是top高中
上海这两个是无可争议的top高中。。。特别是理科竞赛,自古以来上海其他学校无法望其项背。华师二附有全国理科班,原来都是半个班报送清北的,上中综合实力第一。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GTK6SJ05366OU1.html
你说的那几个学校虽然好,但是不是武汉最TOP 的学校,地球人都知道。
我是高中奥赛班的, 没有进冬令营, 我们学校那时候有两个全国很有名的教练, 但是也就一周一次竞赛课而已。有些家长脑子不正常, 以为靠刷题就能把孩子刷进报送, 所以小孩只学数学, 最后啥也没捞到(我们学校因为数学竞赛成绩太强, 全国一等奖都不能保证报送到心仪的学校)。我们那时只有最后进冬令营的两个同学是有特殊待遇的, 坐在教室角落里自学数学, 不用听讲。后来有一个得了金牌。我觉得他俩的差距跟我们是断层的, 所以从来没指望能靠数学上大学。脱产专攻一项, 也得看看自己是不是那块料。我是很不理解那些明明知道自己断层落差还死磕的同学是什么心态。
这个了解情况。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脱产ALLIN搞奥赛,是有机会上名校的。在美国这样是很难的。这些高中都是是挂名的,真正的竞赛培训都在培训机构里面的名师那里。
是不是家里条件还可以的都送出国了。不拼竞赛了。太苦了。
就你这个全省排名: 外校第五 实验第十 六中第12 都可以了吧? 华师一也经常出金牌, 只是今年没有而已; 武钢三中(和黄冈高中)历史上一度是金牌大户。本来也是轮流坐庄的事。不管地球人怎么看, 武汉本地人觉得武汉市内这几所学校差异不大, 都差不多水平。
我说的不是平均智商,我说的是那种智商特别高的人
你难道比我大很多?
难道我们小时候各种数学竞赛前不要刷一下题?
更不要说现在了
可能你比我有天赋多了完全不需要刷题每次都能拿金奖
那个表格里最后一列,最后两列,超过120,130的比例,也没有stand out
我不刷题, 但是也没有每次金奖, 连冬令营都没考进去 三年级刷题, 我真觉得有点过分哈, 就那么点玩意儿, 怎么也得到中学的比赛才值得费这个劲吧
不需要看比例, 只需要看极值
是武汉人吗? 湖北其他地方的孩子特别卷, 我们从小就生活在黄冈高中的阴影之下, 动不动就被班主任教育"你们玩的时候黄冈高中的同学都在blah blah", 还得经常做传说中黄冈高中或者什么四校联考的卷子
中国哪个省份的人平均智商较高
UQ
我没说武汉人比别的地方智商高。我说的是他们在智商不差的情况下,特别努力,特别愿意竞争。别的地方,比如江浙沪,那些智商高的,多多少少有一些不要太努力,不要竞争的太厉害的想法,甚至有很多情绪上的内耗,表现出来就是比较消极比较忧郁。武汉人在智商不差的情况下,欣欣向荣的竞争,把努力当成一件自然而应当的事情,也没有什么精神内耗,大都非常阳光向上。我说的是as a group.个体间的差距肯定是很大的。
没啥用,我在我省明显拉高平均值,你在高IQ省可能就是拉低平均值的那个….
华师一并没有断层性的强, 武汉市头部几所学校都不错 前面发的那个排名, 武汉市学校up to武汉一中, 我都觉得差不多
搞笑呢,武汉市头把交椅觉对是华师一,其它学校不可能跟那个学校是一个level的,只能是第二梯队。你的年代可能跟大家不一样,你现在去问现在高中生的家长,他们肯定告诉你华师一最强。
我在一公众号上看到,他们根本只是在那俩学校挂名。是全日制在一个竞赛辅导机构上学的。
你才搞笑呢! 我同学的孩子中考高分, 被华师一录了, 但是她选择了另外一所高中, 就去年的事
可以考虑把“他们”改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