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哥大,被退学了......”

A
Aoisiniy
楼主 (北美华人网)
爬藤是不少留美家庭的执念与情结,一旦爬进了,不仅面子有了,毕业后拿高薪也有保障。 但现实有可能往父母所期待的反方向发展。 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就看到一个中国留学生妈妈的哭诉与惶然无措。 这位妈妈表示,自己家孩子在哥大读书,一天凌晨2点,她接听了其孩子高中同学的一通电话,被告知孩子在考试中挂了三门课,并已收到校方的退学信。 得知消息后,这位妈妈准备马上替孩子做退学申诉,但给娃打电话却怎么都不通。孩子,竟然失联了。 横跨一个大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位妈妈表示,真害怕孩子因为挂科退学的事想不开,去走绝路。
其实孩子很早就透露出在藤校学习的压力:专业内容学起来吃力,完全跟不上课堂节奏,每天有啃不完的书,写不完的报告,再加上周围同学都很厉害,每次考试,自己都有种按在地上被反复摩擦、碾压的感觉。
以前出国留学被认为是逃避残酷高考的路径,但当留学走入普通中产家庭,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留学一点也不轻松:在严进严出的培养模式下,想要顺利毕业,每个留学生必定要历经一番磨难。
去年哈佛一口气劝退51名学生,这让圈内人大吃一惊。 据哈佛大学行政委员会称,这51名哈佛本科生是因为学业表现欠佳而被勒令停学,这也创下了该校过去五年来的最高纪录。 还有149名学生因学业成绩不佳而被留校察看,他们随时有被「踢出」哈佛的风险。 每学期末,哈佛的行政委员会都会审查学生的学业记录,审查内容包括四方面: 01、获得的不合格成绩 02、未能满足学院的最低学术要求 03、需要满足特定学位要求,如语言要求或说明性写作要求 04、每学期修读四门以上的课程 一般连续二次成绩不及格,或是未能达到学院最低学术要求,就会被退学。 哈佛大学的这一举动只是美国高校的一个小缩影。 美国顶尖大学实行严进严出的教育方针,越是名校,越加严谨,根本不存在「上了大学后就自由」的说法。 美国全国学生学历认证中心发布的Completing College: National and State Report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底,全美各大学约62%的学生能够在六年内完成本科学业并获得学位,这就意味着还有约38%的人无法顺利毕业。 College Trasitions网站整理了最新的美国大学本科生毕业率数据,从冷冰冰的数字我们能看到——寒窗苦读四年,拿不到文凭的大有人在。 留学是一段苦行僧的路,但终于踏进校门后,考验才真正开始! 首先,躲不过的通识教育与阶梯式学业难度 美国本科课程主要分三类:专业课、选修课以及通识教育课。 其中通识教育是美本顶尖大学的精髓,一般美国本科毕业要修满120到128个学分,而通识教育部分就要占到35学分以上。 无论什么专业,前两年都要上通识教育课,这就意味着一旦严重偏科,完成不了课程要求,大概率拿不到学位。 通识教育课程既广又深,要掌握海量知识,还得进行深度研究及思考,阅读动辄成百上千页的材料和经典书籍,边看边思考边做笔记,以便于参与课堂讨论。不提前预习根本跟不上教授的步伐,课程结束后还要写几十页的paper。 前文被退学的学生就读的哥大就是通识教育的典范,它的核心课程就是为满足通识要求而设置。 其中哥大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完成科学前沿课、文学人文学科的前两个学期课和大学写作课。如果大一结束时没完成,就会被留校察看,可见其残酷性! (图|哥大核心课程) 大一大二广泛探索,夯实基础,大三大四确定专业方向后,地狱模式才算刚刚开始。对此,不同专业都有各自的烦恼。 文科有看不完的书、啃不完的文献,写不完的论文。知乎上有位在哥大就读文科生这样分享道: 昨天花了8个小时写了一门课的作业,这作业每周都有,一共四节课。写完走在学校里已是深夜,困到、累到连走路都晃......
开学不知道第几周了,反正到期中了,目前的感受是,晚上12点离开图书馆都觉得罪恶感满满,大家都在排队买咖啡继续奋战,自己竟然回家?可没办法,再熬下去估计要猝死,今天老师还发了28份每份30页的阅读材料......
又到final了,好久没有三点前睡觉了......文科真不是人读的,更何况是哥大的文科,都是几百本几百本地读书,算下自己阅读和写作的量,再比比学费,突然感觉这学上得性价比超高。 理工科的细分专业更是要把人学到头秃、呕吐,既要设计各种项目,还要考虑怎么与团队协作,没点主动性和领导力真难以推进下去。 美国大学本科的课程还分阶梯,难度逐步增加,而且环环相扣,没达到前置课程要求或是先决条件,比如GPA3.0,就无法选上心仪的专业课。如果是热门课程,手速不快,即便条件满足,也失去了机会。
其次,无法喘息的考核方式 美国大学的考核方式就像是变着花儿折磨学生。 美本采取全过程学业评价,即对学生的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考试频次高,形式多,搞定了课堂讲演,又是实验和写作,接着是课题设计。以为松了口气,还有一大堆论文没写。稍微缓一缓,期中期末考试连环套来袭。 每一次作业、每次测验都与最终成绩挂钩,就连课堂出勤、课堂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程活动等都算作是评核,每次考核都要给予足够高的重视,不敢有丝毫懈怠。 如果没有良好的时间管理、情绪调节能力与自控、自律性来保持高强度的学习,往往会因压力过大,睡眠不足而出现健康问题。 美国大学有个广为流传的3S魔咒,Study、Sleep、Social谁都想雨露均沾,但现实只允许三选二——为了完成作业、顺利通过测试成功毕业,就得牺牲睡眠。 熬夜赶due已成为留学圈约定俗成的文化:睡得越少,成绩越好! 运动设备公司Jawbone 曾借助智能手环的睡眠检测功能,记录100多所美国大学数万名18到22岁学生超140万个夜晚的作息情况后发现:排名越靠前的大学,学生睡得越晚。 其中最迟入睡的是哥大学生,平均都在凌晨1:26入睡;宾大、斯坦福、MIT、普林斯顿紧随其后,1点后睡觉成了常态。 学业只是冰山一角,活动、实习、科研每一项都将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每个人都在为目标拼命,可即便120%投入,也会学不懂,卷不过,更躺不平,摆不了。
斯坦福大学有个著名的「斯坦福狂鸭症(Stanford Duck Syndrome)」。 在斯坦福,学生像是优雅的鸭子,水面之上,他们自信、松弛、平静、镇定,但在水面之下,却有双腿在疯狂划动,保持前进和漂浮状态。 不仅在斯坦福大学,八大藤校更是如此。其中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者调查也发现了同样特别的校园文化,被称为「Penn Face(宾大面孔)」。 名校精英因为优绩主义,在高压教育下不敢输,也害怕输。于是,无论何时何地,不管心情怎样,他们都表现出一副我很好,假装毫不费力学习,轻松考试拿高分和参与活动。 因为每个人都优秀,如果你十分努力,会显得自己不行;如果你十分努力还没有做出很多了不起的事,就会觉得自己已经落伍,掉队。 偷偷卷GPA、卷实习,暗自拼命学似乎才是出路。 今年美国TOP30名校密歇根大学发布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2022年秋季该校本科生成绩大多为A,算上A+和A-,人数高达74%,超过2.6万人获得了A以上成绩,而B以下不到1.6万人,低分十分罕见,优秀无处不在! 甚至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这种中国留学家庭普遍不感兴趣的大学中,高分也成了稀松平常。2014年春季,该校有35名GPA满分毕业生。今年这上升到了近300人,校内50%本科生GPA4.0。 密歇根大学大三学生萨曼莎·施陶丁格GPA4.0,多次获得奖学金,她说大家都非常在意成绩,尽管都表现得假装不在意。 但这种伪装也是有代价的,剥开名校留学生身上那层层铠甲,就会发现他们的内核是那么脆弱,无助、恐惧与焦虑。 斯坦福鸭子综合症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会加剧名校生们的自我怀疑与不配得感,这就又会引发另外一种流行病——冒名顶替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即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不配在这里就读,害怕自己不行被揭穿。 这些年美国名校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2020年,波士顿大学对全美3.3万大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统计,一半学生筛查出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83%受访者过去一个月的学业受到心理问题影响。 名校生陷入抑郁症,并走向自我毁灭的故事也在媒体报道中不断涌现。 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杀是大学生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约有1100起大学校园自杀事件。 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有26%的学生曾考虑过自杀,其中如果GPA低于2.4,那么47%的人会考虑自杀。 就在刚刚过去的11月,康奈尔大学传出四起疑似自杀事件,其中两人是本校学生,这是继2022年4人死亡后另一起重大噩耗。 2022年该校三人自杀,另外一名大二留学生由于熬夜写作业而猝死,最严重的一次是2009-2010学年,6名学生从大峡谷一跃而下。 今年年初,纽约大学2名学生身亡。2023年哥大一名大二国际生因患有严重抑郁症而离世,而2017年该校有5起校内学生自杀事件。在哈佛,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两倍。 美国有个Send Silence Packing主题展,由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家非营利机构组织举办。哈佛在学生活动庭院多次举办过该展览,以此引起大家对生命敬畏和心理健康的重视。 郁郁葱葱草地上摆放着约1000个背包,每个背包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照片中的他们是如此自信与温柔,也都有着令人艳羡的成就和头衔,均是社会精英,但谁也想不到最后他们会主动选择离开世界。
考上藤校和美本前30大学已然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他们最后偏偏走上一条绝路,这背后不是因为名校生心理脆弱,而是他们接受不了耗尽全力依然比不上别人的绝望感。 Reddit上有人提问:是什么导致了顶尖大学的高自杀率?为什么学业会如此艰难? 高赞第一的回答:这是你人生中第一次发现,你绝对不是那里最聪明的人。 有人跟帖说自己攻读博士时,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重建信心。 爬藤、美本T30已成为时代口号,人人都在为它奔走。 留学家庭从孩子出生就在铺路,外界更是煽风点火,一步步催化焦虑,似乎孩子没了藤校头衔就永无出头之日,考上了藤校人生就将辉煌腾达,但谁考虑过孩子进了藤校后的生活呢? 谁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这势必是与初衷背道而驰,反而把曾经规划的星光大道走窄了。 现在藤校录取率已低到4%左右,中国学生录取也就三四百人而已。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妈妈的孩子因为幸运被录了只是少数,每年大把学生沦为陪跑员和炮灰,对名校祛魅、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已经刻不容缓。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生长环境,在适宜的环境里他们才能开花结果,如今名校心理健康问题频频出现,很大原因是这些学生在错误的环境、有毒文化中迷失了自己。
如果孩子不是藤校的苗子,就顺其自然,让他们去能踮踮脚就可以够得到的地方,幸福人生绝非名校可以决定的,毕竟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如果孩子已经在藤校,那就多鼓励夸奖,帮他们排解负面情绪,遇山攀山,涉海过海,人生就是一步步跨门槛的过程。 知乎上有个藤校孩子的话特别令人感动: 当你身边都是大牛,自己是最不起眼的小草时,没什么好怕的,能被哥大选中的孩子,一定要相信自己有为自己的人生谋划和负责任的能力。每个低潮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瞬间,是哥大让我充满了力量,因为我就属于这里。
人在它乡
语言可能是最大障碍
s
shanggj
回复 1楼 Aoisiniy 的帖子
哈佛 耶鲁 斯坦福 四年毕业率不到 2/3 ?
檀香扇
shanggj 发表于 2025-03-30 21:12
回复 1楼 Aoisiniy 的帖子
哈佛 耶鲁 斯坦福 四年毕业率不到 2/3 ?

这都是真对国内包装过度过来的,ABC进藤没听说过不毕业的,不排除有但没说过
g
generalB
檀香扇 发表于 2025-03-30 21:19
这都是真对国内包装过度过来的,ABC进藤没听说过不毕业的,不排除有但没说过

林书豪那样天天打球的也能毕业。
B
Bigandbigger
猜猜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又开始要求sat成绩了
檀香扇
generalB 发表于 2025-03-30 21:20
林书豪那样天天打球的也能毕业。

就是,读个书写个报告还是事吗?得不了90还不能得70吗,不毕业可不常见
l
lnghng
其实,第一亇学期读下来发现成绩不好,就少修点课,四年读不完,多读一两年,虽然多花点钱,但总比退学好。
g
gluna
对于很多美国长大的孩子,高中就已经是这个模式了。上了大学反而挺适应的。甚至还轻松了点,因为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做extracurricular 的活动了。而且这样磨练出来的孩子都非常善于时间管理,效率极高。看到过很多这样的孩子,感叹我们的下一代真是非常厉害的。
s
sunnyStore
我在想通识教育对大学生有必要吗? 例如英国,澳洲,大学只要3年,就是去了通识课,只上专业类课。
感觉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工专业去了马列,毛思,习想,也没啥。政治,历史类高中之前该教育和了解的也有了。

一个用户
檀香扇 发表于 2025-03-30 21:19
这都是真对国内包装过度过来的,ABC进藤没听说过不毕业的,不排除有但没说过

其实ABC也不少,很多是家里人不愿意说而已
h
heyykitty0
不是在郁闷中恋爱,就是在郁闷中变态。
m
mmoommoo
ABC 娃休学的也不时有所听闻。除了学业外,更可能的是心理因素,是否适应独立生活等。
s
sunnyStore
lnghng 发表于 2025-03-30 21:28
其实,第一亇学期读下来发现成绩不好,就少修点课,四年读不完,多读一两年,虽然多花点钱,但总比退学好。

对,没必要赶四年毕业,按照自己的pace规划就可以。
j
jiangyoudang17
长篇大论,这不就是继续卖大学代写作业代签到服务的软文么
t
tuchao
檀香扇 发表于 2025-03-30 21:19
这都是真对国内包装过度过来的,ABC进藤没听说过不毕业的,不排除有但没说过

啥包装,就是全套假的,Sat都是代考的。这边大学是严进宽出,毕不了业了一般都有特殊情况。
b
blushpeony
shanggj 发表于 2025-03-30 21:12
回复 1楼 Aoisiniy 的帖子
哈佛 耶鲁 斯坦福 四年毕业率不到 2/3 ?

这些学校很容易gap一年 再加上一两个full time intern 四年毕业率比不容易gap的学校低 co-op多的学校也一样 两个co-op就是一年 学生如果不暑假修课 就是5年才能毕业
s
snowytiger
一个用户 发表于 2025-03-30 21:31
其实ABC也不少,很多是家里人不愿意说而已

身边ABC,有JHU退学的,Rice低GPA硬头皮学下去的,文理压力大转州大的。
檀香扇
gluna 发表于 2025-03-30 21:29
对于很多美国长大的孩子,高中就已经是这个模式了。上了大学反而挺适应的。甚至还轻松了点,因为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做extracurricular 的活动了。而且这样磨练出来的孩子都非常善于时间管理,效率极高。看到过很多这样的孩子,感叹我们的下一代真是非常厉害的。

对,非常厉害,学习社交两不误,关键是知道社会对亚裔的歧视依然从容面对,一些势力世故也都懂但知世故而不世故一副简单快乐的样子,ABC是很令人佩服的群体
r
rocky.free
我女儿在一所top 20大学读文科专业。
每次放假回家第一天,她都在amazon上买一堆小说。我说你们学校那么大的图书馆,小说多了去了,怎么不在学校读?我娃说,在学校都在读教授要求的文献,哪有时间读小说
h
hijklmn
见过主动退学的,但是没听说过美国大学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勒令学生退学的。难道不是成绩不好就重修,反正自己交学费,直到自己受不了了主动退学或者是别人上四年你上八年毕业吗?
檀香扇
jiangyoudang17 发表于 2025-03-30 21:36
长篇大论,这不就是继续卖大学代写作业代签到服务的软文么

这有可能一针见血了
s
shanggj
sunnyStore 发表于 2025-03-30 21:31
我在想通识教育对大学生有必要吗? 例如英国,澳洲,大学只要3年,就是去了通识课,只上专业类课。
感觉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工专业去了马列,毛思,习想,也没啥。政治,历史类高中之前该教育和了解的也有了。


只能说 美国的高中教育 太拉跨了 。
f
florenced
所以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个用户
snowytiger 发表于 2025-03-30 21:40
身边ABC,有JHU退学的,Rice低GPA硬头皮学下去的,文理压力大转州大的。

最严重的,大家都知道的 次严重的,退学 还有短暂休学的 孩子出现状况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尽力支持。我知道的能走出来的孩子,父母都付出很多
w
wueda
认识的ABC ,有在宿舍打游戏不去考试,fail四门被退学的
h
heyykitty0
回复 20楼 rocky.free 的帖子
干嘛不去社区图书馆借小说
k
kareisss
很多也是扶不上墙的
有些专业的确比较苦,我小孩只能和别人一起做功课当作社交,因为功课量非常大,根本没啥时间社交或者娱乐,不过很多社交活动都有食物,组织者都知道大家没时间,所以社交顺便把饭吃了。大家都是每个阶段的考试都考完了,到附近玩半天,第二天继续读书。
C
ChunYouBaiHua
hijklmn 发表于 2025-03-30 21:48
见过主动退学的,但是没听说过美国大学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勒令学生退学的。难道不是成绩不好就重修,反正自己交学费,直到自己受不了了主动退学或者是别人上四年你上八年毕业吗?

至少有的学校有重修次数限制的
n
nalili88
国内学生英语不过关吧?国内注重stem,藤校文科肯定累得不行
六月苹果
昨天一个上海小区群里看到一个妈妈发的他们家娃曾经六年级上海某普通公立倒数第三被劝退的学渣,终于被规划到哈弗,哥大,宾大,西北大学,南加大,纽大,约翰霍普金斯都录了,竟然还给她奖学金, 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她还组建了讨论群说研究如何进入美国藤校。
M
MandyF
檀香扇 发表于 2025-03-30 21:19
这都是真对国内包装过度过来的,ABC进藤没听说过不毕业的,不排除有但没说过

国内包装过度的占哈佛耶鲁斯坦福1/3?
m
mysrrx
檀香扇 发表于 2025-03-30 21:19
这都是真对国内包装过度过来的,ABC进藤没听说过不毕业的,不排除有但没说过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资质不是特别好的那一类,虎妈鸡娃进了藤校的CS专业,第一个学期下来全C,还有一门不过,孩子自信心极大打击,不肯回学校,妈这时候也后悔了,孩子心理健康最重要啊。另一个亲戚家的孩子也在个藤校的非STEM专业,说班里一堆STEM专业读不下去转过来的。
E
EvenOdd
sunnyStore 发表于 2025-03-30 21:31
我在想通识教育对大学生有必要吗? 例如英国,澳洲,大学只要3年,就是去了通识课,只上专业类课。
感觉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工专业去了马列,毛思,习想,也没啥。政治,历史类高中之前该教育和了解的也有了。


<例如英国,澳洲,大学只要3年,>
英国:7年+3年 --> 10年获得学位 澳大利亚:6年+3年 -> 9年获得学位 (6年+4年 -> 获得工程学位) 美国:6年+4年 -> 10年获得学位
?
只想躺平
我身边已经有读不下去转学的,而且是中学时代非常优秀的孩子,所以,大家都在反省,如果做好过渡,和大学期间遇到问题如何应对,我觉得主要还是心理问题,大学就放松了,学习成绩下降造成对学习失去了热情。
t
theredino
回复 1楼 Aoisiniy 的帖子
not a good fit if you struggle and can't get better.
A
Avrill
很多喜欢去哥大
c
cindy_cheng2000
一个用户 发表于 2025-03-30 21:31
其实ABC也不少,很多是家里人不愿意说而已

认识ABC大籐的, 因为抑郁症退学, 去了cc, 然后转州大
c
cindy_cheng2000
MandyF 发表于 2025-03-31 00:39
国内包装过度的占哈佛耶鲁斯坦福1/3?

不是过度包装, 是英文阅读跟不上, 英文水平必须达到一眼就在一页纸上看到重点。 我们中文能达到这水平, 英文不行
T
Taisy66
知道很多ABC还是很能坚持的
a
angelene
rocky.free 发表于 2025-03-30 21:40
我女儿在一所top 20大学读文科专业。
每次放假回家第一天,她都在amazon上买一堆小说。我说你们学校那么大的图书馆,小说多了去了,怎么不在学校读?我娃说,在学校都在读教授要求的文献,哪有时间读小说

我家也差不多是这样的 根本没啥时间
s
shaohuacrystal
generalB 发表于 2025-03-30 21:20
林书豪那样天天打球的也能毕业。

Nathan Chen也耶鲁毕业了啊,运动员训练苦并不代表不学习啊!
l
losing
进来看看,不知道说什么好
A
ABC小阿呆
我知道的倒是不会这样
F
FishsWings
路过进来看看
C
Chowhound
读书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
w
weee21
檀香扇 发表于 2025-03-30 21:19
这都是真对国内包装过度过来的,ABC进藤没听说过不毕业的,不排除有但没说过

知道有abc上了斯坦福, 一年后抑郁修学转到其他学校的
月光果
六月苹果 发表于 2025-03-30 23:41
昨天一个上海小区群里看到一个妈妈发的他们家娃曾经六年级上海某普通公立倒数第三被劝退的学渣,终于被规划到哈弗,哥大,宾大,西北大学,南加大,纽大,约翰霍普金斯都录了,竟然还给她奖学金, 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她还组建了讨论群说研究如何进入美国藤校。

这是助学金非奖学金吧?!国内就是容易把两者混淆。
a
apical
毕业率不高?
s
suwa
据说哥伦比亚学业重,听说过上MIT后来转学的。 这类事情在美国一级大学很普遍的,特别少数公立硬核工科类大学有末尾淘汰,不少学生要花五六年毕业,扛不住就转学了。 这对小留学生来讲很残酷。当初福特基金会推AP初衷是让高中生体验大学学习节奏,为日后升学做准备,不过现在用烂了。 一般卷高中出来的小孩大多能适应,国内来就看小孩了。
l
liminous
路过
z
zhangxx818
gluna 发表于 2025-03-30 21:29
对于很多美国长大的孩子,高中就已经是这个模式了。上了大学反而挺适应的。甚至还轻松了点,因为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做extracurricular 的活动了。而且这样磨练出来的孩子都非常善于时间管理,效率极高。看到过很多这样的孩子,感叹我们的下一代真是非常厉害的。

别嘎吹了了,美国孩子高中自杀,大学自杀的也有很多,哪里都一样。
c
caterpillarzhh
强扭的瓜不甜啊。不是那块料,靠各种操作进去,最终还是这样的结果
一个用户
cindy_cheng2000 发表于 2025-03-31 02:32
认识ABC大籐的, 因为抑郁症退学, 去了cc, 然后转州大

这算是比较好的,家里能尽快接受现实,支持孩子转学。从大藤到cc,落差非常大
A
Anotherfacet
gluna 发表于 2025-03-30 21:29
对于很多美国长大的孩子,高中就已经是这个模式了。上了大学反而挺适应的。甚至还轻松了点,因为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做extracurricular 的活动了。而且这样磨练出来的孩子都非常善于时间管理,效率极高。看到过很多这样的孩子,感叹我们的下一代真是非常厉害的。

这tm有什么好得意的?
我曾经在湾区最卷的公司之一工作,虽然我已经算是很有self motivation的人,还是被折磨得不行,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造成了一些影响。
就算你的娃能卷,但是未必喜欢卷。真正发自内心喜欢卷的人有几个?很多人都是被生活被周围人裹挟着不得不走上这样的道路。
我只知道同公司的同事,不管在职还是离职,生育率都低的吓人,大概连1都不到,因为没人愿意生个娃就为了让它再重复一次这样的生活了。
一个用户
Anotherfacet 发表于 2025-03-31 10:01
这tm有什么好得意的?
我曾经在湾区最卷的公司之一工作,虽然我已经算是很有self motivation的人,还是被折磨得不行,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造成了一些影响。
就算你的娃能卷,但是未必喜欢卷。真正发自内心喜欢卷的人有几个?很多人都是被生活被周围人裹挟着不得不走上这样的道路。
我只知道同公司的同事,不管在职还是离职,生育率都低的吓人,大概连1都不到,因为没人愿意生个娃就为了让它再重复一次这样的生活了。

是啊,有几个人生下来就喜欢卷呢。别听那位吹了,ABC出问题的可不少
F
Fhb
Anotherfacet 发表于 2025-03-31 10:01
这tm有什么好得意的?
我曾经在湾区最卷的公司之一工作,虽然我已经算是很有self motivation的人,还是被折磨得不行,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造成了一些影响。
就算你的娃能卷,但是未必喜欢卷。真正发自内心喜欢卷的人有几个?很多人都是被生活被周围人裹挟着不得不走上这样的道路。
我只知道同公司的同事,不管在职还是离职,生育率都低的吓人,大概连1都不到,因为没人愿意生个娃就为了让它再重复一次这样的生活了。

话说你们这类主动或被动卷的人,就没想过自己既然已经受苦受难,不妨卷出个家资千万几千万$, 这样孩子不就不用卷了吗? 开开心心接受娃<10万一年。 不鸡娃母慈子孝,挣得少娃飞不走。 住在附近安详天伦之乐。
那又为啥不生娃?为啥默认一代人卷了,就必须世世代代卷成狗? 你们说来说去不是钱的问题, 不就是怕没面子嘛。
s
suwa
不田忌赛马一对一的比,MIT比清华,哈佛比北大,一路比下去。 美国大学学业比国内同档次大学重。
m
mermaidyuu
现在的本科生,正是 covid 一代的初高中生,非常难教
m
mermaidyuu
hijklmn 发表于 2025-03-30 21:48
见过主动退学的,但是没听说过美国大学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勒令学生退学的。难道不是成绩不好就重修,反正自己交学费,直到自己受不了了主动退学或者是别人上四年你上八年毕业吗?

你没听说过的事可多了...
l
lovewriting123
caterpillarzhh 发表于 2025-03-31 08:58
强扭的瓜不甜啊。不是那块料,靠各种操作进去,最终还是这样的结果

其实可以找个水专业混混啊。否则小布什不是号称智商八十,也毕业了
S
Struggle
看完觉得好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