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贝妈2008 发表于 2025-03-30 17:10 回想小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和亲人住四合院里,我小时候,一到饭点,我哥提着一个碗走一圈就饱了,把婶婶伯伯家的吃了一遍。我哥大我9岁,那时正是长身体容易饿的年纪。家里几个堂哥一般大,天天到处田野里,河里捣乱。。堂姐妹们时不时就睡在一起。。那时家里我最爱看书,夏天经常藏到叔叔家的阁楼上,一待就是个暑假,把那金庸古龙看个遍。。。叔叔爱做小吃,做好了,院子里一喊,我们小馋猫就出动。。院子外面是各个邻居,他们也是几乎按照自己的宗族住一起。但孩子们之间没有隔阂,院落之间的空地 是我们最开心的小天地。不到吃饭的时间,谁也不想回家。。 后来慢慢的,大家长大了,不少人被外界迷惑,背井离乡,四合院也荒芜了,邻居家慢慢的外省人搬来,我们搬走,来了美国,住在四周人都不认得的地方,食品买了就放冰箱急冻吃一星期,亲人离得远来越远,起先靠书信,后来用电话,现在方便的用个网络就可以沟通,却也懒于去联系了。。 小时候的人和人之间的亲昵接触变成了机器之间的冷冰冰的交流。 大家说说,这生活是进步了 还是 倒退了?
贝贝妈2008 发表于 2025-03-30 17:25 以前那种生活比较昂贵,现在的大网络时代是廉价的生活。 你看看这世界上几乎只有富豪才有资格继续活在亲人亲戚宗族之间。。包括英国皇家。
mmstest 发表于 2025-03-30 17:13 越来越怀旧,觉得啥都是以前的好,说明你老了
贝贝妈2008 发表于 2025-03-30 17:16 感觉现在的孩子好可怜。。整天就自己一个家庭。没有亲人的陪伴,难怪这么多孤独症,自闭症,情绪出问题
可口可耐 发表于 2025-03-30 17:45 树大分枝,人大分家,没人会永远陪你住在宗族大院里呀。你要现在还住着四合院,估计你和孩子都也开心不起来
timefliesanyway 发表于 2025-03-30 17:54 可能楼主家亲戚关系比较好,我家的那些亲戚们,一辈子不来往都可以,都是些恨人有笑人无的货
4y 发表于 2025-03-30 18:01 这种大家庭住在一起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挺开心的,大人(尤其女人)才不会,谁会喜欢和公婆叔伯大小姑子之类的住一块
mysrrx 发表于 2025-03-30 18:23 因为你那时候是孩子,你父母把这种生活带来的坏处帮你顶了。 我自己是永远不想回到以前大杂院的生活了,虽然我那时候也是孩子,原因如下: 1 没有干净整洁的卫生间和马桶,要去公共厕所上旱厕,这个是我永远都不想回忆的噩夢。 2 屋顶漏雨,一到下雨天滴滴嗒嗒,我妈拿个水盆放在床上我脚头接雨,真切体会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生活,床前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3 黄河以北却没暖气,冬天冷得呀,从热被窝里出来穿衣服简直是酷刑,为了取暖屋里生煤炉,我两次煤气中毒。 所以现在的生活对比起来小时候简直是天堂,我非常愿意用孤独没朋友来交换现代化的生活。
贝贝妈2008 发表于 2025-03-30 18:35 你可以住现代版的四合院啊。。你说的这些我都没经历过,除了去外婆家才会有茅厕。 父母年纪大了,社区有活动他们是必然要参与,个性特别外向,特别想的开。
xijuren 发表于 2025-03-30 18:38 那还不是因为姥姥姥爷不辞辛苦生了一堆孩子,一大家子特别热闹。而且逢年过节经常把大家搞一起聚会。 姥姥姥爷去世了,几年前的事,也就散了。而且因为争遗产,结了仇,正好更不用往来了。:D 为啥要争呢?本来我姨和舅舅们自己也用不上,不过下一代都没啥出息,而且国内也难混,听我妈说现在除了一个最小的表妹,其他都在下岗啃老状态。(那个表妹也快了)。还不是为了下一代多争一点,我笑死。 倒是奶奶家因为啥遗产没有,大家至少现在面子上都客客气气的。
贝贝妈2008 发表于 2025-03-30 17:51 白人还是的啊 我娃的爱尔兰同学,家里兄弟姐妹8人,父辈兄弟姐妹9人 除了一个搬到西部。其他几家全住在一个镇上。逢年过节,亲戚之间开party就上百人,不需要去哪里了
中心思想 不是, 你快乐的时候, 你父母负重前行 ,而你却不知道。 你只有收获, 没有付出 ,当然快乐,喜欢。 等你的季节 发表于 2025-03-30 18:51
birdsofparadise 发表于 2025-03-30 18:44 生八九个孩子的女人真惨
Orcawa 发表于 2025-03-30 18:59 以前自己屋里没有自来水,没有马桶,不能天天家里洗澡。现在回到那个条件,回得去吗
贝贝妈2008 发表于 2025-03-30 19:03 你就不能把这些生活条件加上去之后再一起高高兴兴的住四合院吗? 小时候大家都差不多生活条件,感觉不出多不方便。现在从上往下看,倒是矫情的很了。
旗亭画壁 发表于 2025-03-30 19:06 换我的话,条件再好我也不要和一大家子亲戚住一起,每天打招呼都嫌累
贝贝妈2008 发表于 2025-03-30 18:55 我怎么感觉我父母也很喜欢呀~ 我爸还带着一家族的人一起开公司玩了。
Gnoh1 发表于 2025-03-30 19:57 有次我和我妈说我好怀念小时候过年的气氛年味儿,我妈白了一眼说,怀念小时候的年味儿,那是穷味儿吧🤣🤣
深秋2020 发表于 2025-03-30 20:09 你儿时的年味,你妈妈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那时候的女人,从过年前就要开始清晰洗打扫,准备年货,过年了还要走亲戚,招待亲戚。一直忙到正月十五。这些,都是在她们工作之余做的。 那时候,没有洗衣机,没有吸尘器,没有烤箱。大部分人家,还要亲手杀鸡杀鸭杀鱼。 我经常听到大院的家庭主妇说:唉,好歹过了正月十五,加班结束了。 你的年味,是你妈妈的辛劳,甚至,是噩梦。
旗亭画壁 发表于 2025-03-30 20:15 我真觉得我妈比我苦多了,就比如说,小时候看她洗床单被套,喔,那时候还没有被套,被子和被面都是一针一针缝的,那叫一个辛苦,后来有了洗衣机还好点,但是也需要晾晒。我从来没有手洗过床单被套,到了美国还有烘干机,晾晒都免了。
笨笨熊 发表于 2025-03-30 19:55 想想当时那个厕所,还是算了
chfox 发表于 2025-03-30 20:43 美化回忆是不是人类生存的秘决
猜 发表于 2025-03-30 21:06 这种拿个碗吃一圈就饱了了大院生活,对小孩也许很有趣,大人可不这么认为。那时候物资缺乏,你哥哥多吃人家几口,别人就少吃几口,说不定还要另外再做个菜应付第二天中午饭。有豁达不计较的大人,也会有计较的大人,何况还是经常性的。lz你现在大人了,如果邻居小孩天天来你家打扰吃饭,你大概也很烦,哪怕是亲戚的小孩。我小时候也是住大院,没见有哪家小孩吃百家饭。家长一是不好意思,二也是不愿意给别人家添麻烦
住四合院里的都是至亲,哪有这么计较的。孩子都是这么随意的。可不止我哥,我堂哥也是如此。。你是不是没跟亲戚这么亲密过?哪家做好吃的 都会喊孩子来尝。爷爷奶奶生日,会在祖厅开趴体,可乐雪碧是那时候第一次尝到。。。祖辈忌日也会聚在一起拜祭。过年倒是在各家过。。我妈说分家之前都在一起。楼上说的也是对的,合一起时,那些媳妇们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吧,听我妈说过。。我记事以来就是各家各家过了,逢年过节才在一起。 贝贝妈2008 发表于 2025-03-30 22:00
贝贝妈2008 发表于 2025-03-30 22:00 住四合院里的都是至亲,哪有这么计较的。孩子都是这么随意的。可不止我哥,我堂哥也是如此。。你是不是没跟亲戚这么亲密过?哪家做好吃的 都会喊孩子来尝。爷爷奶奶生日,会在祖厅开趴体,可乐雪碧是那时候第一次尝到。。。祖辈忌日也会聚在一起拜祭。过年倒是在各家过。。我妈说分家之前都在一起。楼上说的也是对的,合一起时,那些媳妇们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吧,听我妈说过。。我记事以来就是各家各家过了,逢年过节才在一起。
darkhorse 发表于 2025-03-30 17:14 当你回忆过往的时候,你潜意识里会美化以前的生活
zhuizhenxiang 发表于 2025-03-31 03:16 英国王室也很多狗血啊,兄弟本来没了妈相依为命,现在也不亲热了。 我记得回国的时候好不容易大部分我妈家的亲戚都来齐了一起吃饭,我一个表哥说了他买了100万股茅台,我表嫂就跑到他背后去拧了他一把,恨他露财,表哥脸都扭曲了。这才是偶尔见个面吃饭,要是天天住一起,不要烦死,各种算计各种计较。二婚夫妻为了钱都过不好,还不要说兄弟妯娌亲戚朋友邻居。
ddiou 发表于 2025-03-31 01:42 那时候人与人之间是心贴心的交流,现在是点对点的通讯
Taozhiyaoyao 发表于 2025-03-31 10:18 啥心贴心,哪个年代人性都是一样的,小时候住单位家属楼,邻居都是一个单位的,大人们没少为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撕逼。当然也有关系好的,反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还是觉得现代社会有边界感的日子好。
小时候的人和人之间的亲昵接触变成了机器之间的冷冰冰的交流。
大家说说,这生活是进步了 还是 倒退了?
🔥 最新回帖
是你的生活问题。你在国内属于条件好的。在美国属于条件差的
我家娃们在街上一堆小朋友。经常就是在谁家吃了好吃的。晚上回来不用吃饭了。
我们也经常让别的小孩就在家吃饭了。反正阿姨天天过来做饭,多俩盘子而已。
亲人的话更方便了。就在自己住的house旁边再买俩house呗。男方父母住一套,女方父母一套。以后孩子长大结婚还可以住。
我们退休再买个农场,孙子辈放假都住自家农场。雇个幼教老师,再雇个厨子就行。 没啥冷冰冰的机器接触
英国皇家的狗血故事还不够多吗……原来楼主羡慕的是那样的生活?我真的一点都不想过,看看黛安娜王妃,再看看凯特……我可不觉得这样聚居在一起是享受 再说了,以前聚居在一起怎么就昂贵了?穷才是真的。大家只能共用很多设施,比如水龙头,厕所,家里也没有洗澡间,要去公共浴室,当时没觉得有多苦因为不知道自己有一天可以过得多好而已。小时候当然有小时候的快乐,但我也不想回去了。
🛋️ 沙发板凳
看看哈勃望远镜
人生本来就是没有意义的
感觉现在的孩子好可怜。。整天就自己一个家庭。没有亲人的陪伴,难怪这么多孤独症,自闭症,情绪出问题
在学校不就和同学一起玩吗?我家的高中之前每天都在玩
以前那种生活比较昂贵,现在的大网络时代是廉价的生活。
你看看这世界上几乎只有富豪才有资格继续活在亲人亲戚宗族之间。。包括英国皇家。
那么多亲戚要来往走动,这种家庭关系多复杂啊,不喜欢不喜欢….亲戚很多时候往往还不如朋友
现在的孩子有的是好玩的东西,只不过你不喜欢而已
白人还是的啊
我娃的爱尔兰同学,家里兄弟姐妹8人,父辈兄弟姐妹9人 除了一个搬到西部。其他几家全住在一个镇上。逢年过节,亲戚之间开party就上百人,不需要去哪里了
阶层得对
有得必有失
re,想想都可怕,公婆叔伯妯娌….我还是一家人过过小日子得了,亲戚什么的,一年聚会一次就够了,几年一次也可以
你可以住现代版的四合院啊。。你说的这些我都没经历过,除了去外婆家才会有茅厕。
父母年纪大了,社区有活动他们是必然要参与,个性特别外向,特别想的开。
你连问题是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也没有去仔细思考了。 从客观讲,人类整体是上升了,每个人都上升了,但是你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并没有上升,甚至在下降,或者你所在的群体整体在社会中下降,才导致你感觉不好。 你在一列急速行驶的列车里,从头等舱移到了后等仓。
从主观讲,你把现在的各种事情导致大感觉跟无忧无虑的小时候相比,算是苹果和蔬菜比,没有可比性。 从哲学上来看,人生来就是受苦的。你如果感觉一直很好,那一定是你出了问题。
姥姥姥爷去世了,几年前的事,也就散了。而且因为争遗产,结了仇,正好更不用往来了。:D 为啥要争呢?本来我姨和舅舅们自己也用不上,不过下一代都没啥出息,而且国内也难混,听我妈说现在除了一个最小的表妹,其他都在下岗啃老状态。(那个表妹也快了)。还不是为了下一代多争一点,我笑死。
倒是奶奶家因为啥遗产没有,大家至少现在面子上都客客气气的。
现代版的四合院不也是现代的吗?你主楼的意思是说现代生活比以前退步了。 以前不只有诗与远方,也有苟且。
白人 至少我知道的那家爱尔兰人,他们的祖辈的资产都弄成了信托,帮助孙辈上私校。他们家族很多都去的天主教私校。。崇尚体育和教育。
生八九个孩子的女人真惨
我怎么感觉我父母也很喜欢呀~ 我爸还带着一家族的人一起开公司玩了。
你这个表达能力。。 你的正确表达是‘我如果生八九个,我会很惨’。不能替别的女人说话。
能生八九个肯定都是顺产,纯好奇最后几个是不是打个喷嚏娃就自己掉出来了
很多脑残粉不是哭着喊着要穿越回卫生巾马桶都没有的时代嘛
你就不能把这些生活条件加上去之后再一起高高兴兴的住四合院吗?
小时候大家都差不多生活条件,感觉不出多不方便。现在从上往下看,倒是矫情的很了。
换我的话,条件再好我也不要和一大家子亲戚住一起,每天打招呼都嫌累
不同意你的看法。
1)你童年的幸福生活,是以你父母的辛劳做代价的,他们辛勤劳作,但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好运气的话也是仅得温饱。房子质量不好,精神生活也很匮乏。
2)你的母亲,作为一个“外人”,在这个大家庭里要忍让,融入,是最不自在的一个人。我不相信一个大家庭真能做到真心相亲相爱的,这不符合人性,家庭关系也是阶级关系,而一个外来者,就是在食物链的下端,当然,如果你母亲娘家架势,那又是另外一个story。
3)你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幸福,我觉得不能这样看,现在的孩子有现在孩子的不容易,但也有他们的快乐,至于忧郁症什么的,过去你没听说,不等于没有,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4)至于你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感觉,我觉得可能跟社会发展,阶层滑落有关;也有可能你本人在一个tribe里面感受到更安全,有belonging to的需要。
5)其实大部分人都有这种精神归宿感的需要。但是,如果因为需要这种归属感,就必须与人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嫁进来的女人更要成担更多的家务,要与什么公公婆婆,大小姑子。大伯小叔子,妯娌们相处,我还是宁愿放弃这种精神需求了/
6)在一个所谓“族人”群居的小社会,外来的女人,就算家里的女人们是最没有地位的。我小妹夫客家人,他们有祠堂。每年冬天拜祭的时候,女人们要打扫祠堂,要准备祭品,要做饭。。。而拜祭时,女人却不可以进祠堂,只有男人们才有资格拜祭。可怜的女人们大冬天在祠堂外面等,因为拜祭完毕,女人们还要撤下祭品,打扫祠堂。然后准备食物,供族人聚餐。这样的宗族社会,想想都害怕。
说到我心里去,太感同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取决于双方
我也是。 我就喜欢清净简单的生活。
多一个人的麻烦,不是加一个麻烦,这个麻烦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
我也不相信很多人住在一起,没有一个人不出来惹事端的,得多么乌托邦才可以想象宗族人住在一起可以相亲相爱呀。
唉,像母猪一样。
你爸爸可能喜欢,可能他有家族情怀。 我公公也是这样的,临终遗愿还要他几个儿子在家乡搞些什么。。。
我老公也是这样的,喜欢宗族,家人,我想,幸亏是现代社会了,他是长子嫡孙,做他老婆要累死苦死了,委屈得受着,体面都是他的,我做的好应该,做不好大罪。有时候我问他,如果中国没有改变,还像旧时代那样族人群居,要你做个“族长”,你愿意吗?他说“愿意,为什么不呢?“。我暗暗叹了一口气,吓人啊!
这是不可能的,
当人们有了这些条件,,是因为社会发展的另外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更多的人要投身社会生产,要出门工作。。。
也因为更多人赚取了更多的财富,人们又了资本可以分而居之了。
过去的人群居,不是他们喜欢找虐,而是社会生产力的产物。
退步了!全球化就是罪魁祸首!没有全球化,美国和中国都有各自的美好和人性!现在生活的质量只取决于财富。人和人沟通越方便越失去沟通的欲望。曾经在一个小书店看书很有幸福感。现在bn各种玩具和嘈杂,走进去都想买本书立刻离开。
给我一个四合院(得是现代化大城市的,农村的不要)的话,我会很高兴。但是如果前提是和一大帮亲戚同住的话,我肯定不愿意。我家亲戚间其实关系挺好的,但距离产生美啊,亲戚当邻居不见得就能好。
无论如何不会觉得一分钟4美元给国内打电话会比现在好...
你儿时的年味,你妈妈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那时候的女人,从过年前就要开始清晰洗打扫,准备年货,过年了还要走亲戚,招待亲戚。一直忙到正月十五。这些,都是在她们工作之余做的。
那时候,没有洗衣机,没有吸尘器,没有烤箱。大部分人家,还要亲手杀鸡杀鸭杀鱼。
我经常听到大院的家庭主妇说:唉,好歹过了正月十五,加班结束了。
你的年味,是你妈妈的辛劳,甚至,是噩梦。
我真觉得我妈比我苦多了,就比如说,小时候看她洗床单被套,喔,那时候还没有被套,被子和被面都是一针一针缝的,那叫一个辛苦,后来有了洗衣机还好点,但是也需要晾晒。我从来没有手洗过床单被套,到了美国还有烘干机,晾晒都免了。
是的呢,以前做家庭主妇真的很辛苦的。 光是洗衣服就不的了。 电饭锅,我记得是80年代的事情? 微波炉也是80年代才有的,还得从香港买回来。 电热水器也是80年代才有的,顺德生产的。
每年冬天还要缝被子。。。 勤劳的主妇还要给全家人打毛衣。。。
过年过节就更辛苦了。刚才那位层主的妈妈很有智慧的,反驳了女儿所喜欢的年味。真的不要去羡慕那些过去,那是妈妈们非常劳累的结果。。现在没什么年味了,我恰恰觉得是社会进步,女人的解放。
真的是,第一反应也是这个
估计是的吧,再回首,能想起的都是美好
住四合院里的都是至亲,哪有这么计较的。孩子都是这么随意的。可不止我哥,我堂哥也是如此。。你是不是没跟亲戚这么亲密过?哪家做好吃的 都会喊孩子来尝。爷爷奶奶生日,会在祖厅开趴体,可乐雪碧是那时候第一次尝到。。。祖辈忌日也会聚在一起拜祭。过年倒是在各家过。。我妈说分家之前都在一起。楼上说的也是对的,合一起时,那些媳妇们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吧,听我妈说过。。我记事以来就是各家各家过了,逢年过节才在一起。
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这个生活条件,我觉得这个生活条件挺好接受的,比现在的生活幸福。 就你一个人回去过去受罪那肯定没人觉得好。
你只是在美化曾经的生活而已,尤其是孩子时期,只享受快乐不用操心柴米油盐。你的父母长辈,很可能有很不一样的感受,还是更喜欢现在这种物质丰富生活方便的生活。
完全羡慕不起来这种大家庭混居的生活
是呀,全看是谁的视角,我爸现在回忆起来,他跟他妈,老婆,女儿,外甥女住在一起的那几年,是他人生最幸福的时候,因为爱的人都在一起,他觉得其乐融融的。但对我妈和我来说,都是很辛苦的时候,我妈很克己,面子上跟婆婆很客气,但其实一起住当然很拘束加了很多活儿,还要照顾个外甥女,我呢独生子女过得开开心心的,平白家里多了个妹妹跟我抢吃的穿的,太不习惯了。家里房子又小,过得好憋屈
好有画面感。那时拆洗一次被子是大工程。
楼主说的这个我理解,我小时候在石库门里跟外婆,舅婆,阿姨一起住,还有很多老邻居,不光我外婆舅婆阿姨烧了好菜会叫我去吃,就是邻居家阿婆烧了好菜也会拿小碗装一点给我尝尝,当然外人不是经常的,有特别的好菜才会,他们家喝汽水吃奶油蛋糕吃瓜子啥的也会给我一点,我会跟着他们一起打牌做游戏做蛋卷包馄饨,那是我十岁前,小朋友确实很喜欢这种大院子的氛围,一直有人陪玩儿从来不寂寞
热力学第二定律
科学才是硬道理
我小时候去好朋友家玩,如果到了饭点人家留我吃饭我还不走,真的留下来吃了,那回家要被我妈打的,太没有家教了。所以我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兼同学兼闺蜜,两个人的父亲还是同事,我上大学前在她家吃饭的次数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是两次,能有两次还是因为上高中她搬了家离我家远了,我去她家玩事先跟父母请示过路远想在她家多玩会儿得到批准的。 我父母的教育他们自己也是身体力行的,我妈带我去她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兼同学兼远亲家,那阿姨嫁在邻市,我们进她家门前一定要先去饭馆吃饱了,这样阿姨要招待我们吃饭时,我就可以真诚地说我们真的吃饱了的。 后来我去广州工作,阿姨的儿子也去广州,我们俩个很神奇地买房在邻居小区,把两个妈妈接过来,高兴得不得了,天天一起约了散步,然而有次我去阿姨家玩,阿姨留我吃饭,我就吃了,没把这个当回事。回来我妈就骂我一顿,说蘑菇要四块钱一斤呢,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在人家家吃饭,我说那家哥哥一个月挣两万,不会计较我吃他一口蘑菇的。我妈说钱上分清楚了才能做长远朋友,你这么大了不能这么不懂事。
这还用说吗?以前你是吃现成的,你要是想进步,那你天天做饭招呼街坊邻居来吃呗
对的带滤镜了
英国王室也很多狗血啊,兄弟本来没了妈相依为命,现在也不亲热了。 我记得回国的时候好不容易大部分我妈家的亲戚都来齐了一起吃饭,我一个表哥说了他买了100万股茅台,我表嫂就跑到他背后去拧了他一把,恨他露财,表哥脸都扭曲了。这才是偶尔见个面吃饭,要是天天住一起,不要烦死,各种算计各种计较。二婚夫妻为了钱都过不好,还不要说兄弟妯娌亲戚朋友邻居。
茅台现在是1500元一股,100万股那是15亿人民币。这样的大富翁还有漏不漏财一说?
😂赞脸都扭曲了
退步了
说明还是人本身的问题,不是时代的问题。 科技发展了,进步了,人愿意聚会可以聚会,不愿意聚可以不聚,有更多的选择。 想聚会找不到人聚,需要反省的是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需要怎样改变?
啥心贴心,哪个年代人性都是一样的,小时候住单位家属楼,邻居都是一个单位的,大人们没少为了各种各样的事情撕逼。当然也有关系好的,反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还是觉得现代社会有边界感的日子好。
Re,我还是喜欢小家庭,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一大家族住一起,画面太美…..
跟现在小孩playdate生日party啥的一样,娃开心得不得了大人累个半死
同感。就像前几年没法回国,心里都是过去在国内的各种便利和和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去年夏天回去了,前几天忙着叙旧感觉很好,时间长了各种别扭不习惯。潜意识的在心里美化了以前的生活
英国皇家的狗血故事还不够多吗……原来楼主羡慕的是那样的生活?我真的一点都不想过,看看黛安娜王妃,再看看凯特……我可不觉得这样聚居在一起是享受 再说了,以前聚居在一起怎么就昂贵了?穷才是真的。大家只能共用很多设施,比如水龙头,厕所,家里也没有洗澡间,要去公共浴室,当时没觉得有多苦因为不知道自己有一天可以过得多好而已。小时候当然有小时候的快乐,但我也不想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