楅 发表于 2025-03-30 11:54 这种只是理想状态,现实是什么awful烂人当manager的都能遇到,职场是个争权夺利的地方,也应该教教现实是什么遇到怎么处理
Sun408 发表于 2025-03-30 11:35 就是要会抱大腿?
snapduck 发表于 2025-03-30 13:52回复 17楼 nalili88 的帖子 似乎没当我们提及职场的话题,总会扯到“烙印”,这个打从mitbbs就是个经久不衰的认识。 我的经历完全不同,但是我想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也许我只是幸运了 我career开始的头几年做engineer的时候,主动帮助我的是组里一个很忠厚的烙印architect,我最好的朋友是个小烙印。后来换工作不管在哪里,从engineer到team lead,我跟烙印关系都很好,都是私下里谈很多,一起散步,都是我的的基本盘,(我共事的老中不多,关系也都挺好,只不过是没怎么在一个组)。我从IC到管理的mentor是个黑人女的,然后两个老板加mentor都是烙印。尤其是后面这两个,从他们那儿我学习了很多,我是从他们那儿开始思考关于leadership的问题。我现在周围很多烙印,我的感觉是他们基本上都很“勤奋”(要是贬低的话就是显得”忙“),但基本上没有短板,都是B。 个人的看法是,老中跟烙印可以共事互相支持,倒是白人(尤其男的)不太容易。 对于很多人关于烙印如何不行的结论,我的理论是,因为华人少,主要是留学生,容易造成华人的”中马“跟烙印的”下马“共事的局面,所以造成”烙印不行“的印象。
Suess123 发表于 2025-03-30 14:29 白人有自己的圈子 不一定要带你玩 我待过的几个公司 无一例外的都是白男白女只要能力还行就升得飞快 能力不行的也能按部就班 不比非白的同事混得差
qas168888 发表于 2025-03-30 16:31 不太懂什么是coachable。是领导给你建议你很虚心采纳的意思吗? 另外看到你们讨论人种,对我来说,不论人种,不论脾气,不论IQ,只要良心好的,我都愿意维护好关系。
DiorDior 发表于 2025-03-30 15:33 公司里白人的圈子,主要不是看你白不白,而是看你有没有价值。开会不爱说话,说了也口齿不清晰,visibility低每天闷头干活,有没有business value也没人看得到,这种凭啥要加你进圈子
Suess123 发表于 2025-03-30 20:49 算了吧 多去非IT公司看看再说 大多数非白也就是老黄牛价值
snapduck 发表于 2025-03-30 11:32 家里如果有娃刚参加工作,如果能给他们灌输几点建议的话 1, Be coachable. 2,Take ownership. 3,Align your goals with your manager''s. 4,Communicate proactively. 尤其是第一点,这个很少见人提,但是最关键,懂得都懂。 ---- 更新 关于第一点,我想解释一下,尤其是“懂得都懂”会让人曲解成“拍马屁,抱大腿”。我的经验只在Tech industry,其实现在极少有人会只靠manage up升上去,这个是必要的,不是充分条件。 在很多公司,engineer过了senior engineer之后,staff 以及以上,包括管理层,Coaching和mentoring是职责的一部分,甚至经常是senior到staff升级的一个加分项。就是说,对于team的new graduate和level 1, coach的存在不是问题。 然后很多地方performance review还有promotion,经常需要performance calibration, 你如果参与过的话,就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你的manager能左右的,简单的讲,升的快的人,都有直接老板的力推,相关engineering leader的支持,然后没有其他人的强烈质疑(有的话,需要就看你老板defend你的力度了) 你如果在一个有毒的组,或者不行的老板,那是在是没办法,争取跳出屎坑是关键。这里想说的是,一个还算正常的地方,有着还算OK的manager,和还算能力强的staff engineer或者principal engineer的地方,为什么”be coachable“是最重要的: 因为你能“听的进去”的话,其他都不是问题,所有其他的不足都可以是"development opportunity",好的老板会给你创造机会,会给你设计曝光度(demo啦,presentation之类的),其他的engineer lead会给你机会,有人推又有人帮,剩下就是时间和机遇的问题了。 这个听起来很容易,但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在初级,中级engineer里并不是大多数,(sr engineer另当别论,这时候基本是能看出谁在track上了)。很多时候他们似乎听懂了,也点头了,但是不见行动,也没有后续。这样几次之后,人家也就放弃了。 家里有刚参加工作的,或者2-3年经验的, 可以问一下 1, 他们跟老板的1-on-1,都谈了什么,要是光谈工作进度什么的,没有“耳提面命”的东西,基本上就不在老板“培养”的计划里了。 2, 他们跟组里或Org里的资深/有分量的工程师有没有1-on-1, 没有的话,就很难让人在关键的时候给你说话。 那些能每2-3年升一级的人,在这方面都不会差。 其实这些都是common sense,在国内国外都一样(甚至国内更重要,尤其在官场里) 第一代留学生大部分是从学校直接出国,没经过在单位里对一个”organization“的运作的认识,没有单位里大姐的谆谆教诲,缺少”wingman“,这也是很快到天花板的一个方面。希望我们的的孩子能早点有这方面的意识。
swing 发表于 2025-03-30 11:56 一定要在goal set up的时候和自己经理明确的提出来 说要升职 自己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提高的 和经理align 几个明确的可以量化的目标 到年底总结的时候 说/写清楚自己具体做了什么 如何达到目标 升职就顺理成章了
funnyorno 发表于 2025-03-30 13:09 职场要抱大腿那是肯定的。不过人家大腿也不是谁都让抱的。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noodlewo 发表于 2025-03-30 12:00 这些软技能很多是性格的一部分,从小到大一二十年该养成的都养成了
Lxh 发表于 2025-03-31 01:04 建议是对的 道理其实大部分年轻人都懂 主要是有没有能力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不太懂什么是coachable。是领导给你建议你很虚心采纳的意思吗? 另外看到你们讨论人种,对我来说,不论人种,不论脾气,不论IQ,只要良心好的,我都愿意维护好关系。 qas168888 发表于 2025-03-30 16:31
1, Be coachable. 2,Take ownership. 3,Align your goals with your manager''s. 4,Communicate proactively.
尤其是第一点,这个很少见人提,但是最关键,懂得都懂。
---- 更新
关于第一点,我想解释一下,尤其是“懂得都懂”会让人曲解成“拍马屁,抱大腿”。我的经验只在Tech industry,其实现在极少有人会只靠manage up升上去,这个是必要的,不是充分条件。 在很多公司,engineer过了senior engineer之后,staff 以及以上,包括管理层,Coaching和mentoring是职责的一部分,甚至经常是senior到staff升级的一个加分项。就是说,对于team的new graduate和level 1, coach的存在不是问题。 然后很多地方performance review还有promotion,经常需要performance calibration, 你如果参与过的话,就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不是你的manager能左右的,简单的讲,升的快的人,都有直接老板的力推,相关engineering leader的支持,然后没有其他人的强烈质疑(有的话,需要就看你老板defend你的力度了) 你如果在一个有毒的组,或者不行的老板,那是在是没办法,争取跳出屎坑是关键。这里想说的是,一个还算正常的地方,有着还算OK的manager,和还算能力强的staff engineer或者principal engineer的地方,为什么”be coachable“是最重要的: 因为你能“听的进去”的话,其他都不是问题,所有其他的不足都可以是"development opportunity",好的老板会给你创造机会,会给你设计曝光度(demo啦,presentation之类的),其他的engineer lead会给你机会,有人推又有人帮,剩下就是时间和机遇的问题了。 这个听起来很容易,但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在初级,中级engineer里并不是大多数,(sr engineer另当别论,这时候基本是能看出谁在track上了)。很多时候他们似乎听懂了,也点头了,但是不见行动,也没有后续。这样几次之后,人家也就放弃了。 家里有刚参加工作的,或者2-3年经验的, 可以问一下 1, 他们跟老板的1-on-1,都谈了什么,要是光谈工作进度什么的,没有“耳提面命”的东西,基本上就不在老板“培养”的计划里了。 2, 他们跟组里或Org里的资深/有分量的工程师有没有1-on-1, 没有的话,就很难让人在关键的时候给你说话。 那些能每2-3年升一级的人,在这方面都不会差。 其实这些都是common sense,在国内国外都一样(甚至国内更重要,尤其在官场里) 第一代留学生大部分是从学校直接出国,没经过在单位里对一个”organization“的运作的认识,没有单位里大姐的谆谆教诲,缺少”wingman“,这也是很快到天花板的一个方面。希望我们的的孩子能早点有这方面的意识。
5. visibility要高,每个meeting认真准备,自己干的活和business value要自豪展示出来。
6. 多表扬同事,懂得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哪怕是小事
你说的是对的 但是,楼主说的更让人有动力,因为她的建议focus on the positive and proactive Language matters
职场要抱大腿那是肯定的。不过人家大腿也不是谁都让抱的。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似乎没当我们提及职场的话题,总会扯到“烙印”,这个打从mitbbs就是个经久不衰的认识。
我的经历完全不同,但是我想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也许我只是幸运了
我career开始的头几年做engineer的时候,主动帮助我的是组里一个很忠厚的烙印architect,我最好的朋友是个小烙印。后来换工作不管在哪里,从engineer到team lead,我跟烙印关系都很好,都是私下里谈很多,一起散步,都是我的的基本盘,(我共事的老中不多,关系也都挺好,只不过是没怎么在一个组)。我从IC到管理的mentor是个黑人女的,然后两个老板加mentor都是烙印。尤其是后面这两个,从他们那儿我学习了很多,我是从他们那儿开始思考关于leadership的问题。我现在周围很多烙印,我的感觉是他们基本上都很“勤奋”(要是贬低的话就是显得”忙“),但基本上没有短板,都是B。
个人的看法是,老中跟烙印可以共事互相支持,倒是白人(尤其男的)不太容易。
对于很多人关于烙印如何不行的结论,我的理论是,因为华人少,主要是留学生,容易造成华人的”中马“跟烙印的”下马“共事的局面,所以造成”烙印不行“的印象。
我遇到的烙印也是认真又勤奋 关键是胆子特别大 就算口音重会上也是和积极参与 不怕问蠢问题,不懂就各种问直到搞懂为止 其实很多quality值得学习的
白人有自己的圈子 不一定要带你玩 我待过的几个公司 无一例外的都是白男白女只要能力还行就升得飞快 能力不行的也能按部就班 不比非白的同事混得差
公司里白人的圈子,主要不是看你白不白,而是看你有没有价值。开会不爱说话,说了也口齿不清晰,visibility低每天闷头干活,有没有business value也没人看得到,这种凭啥要加你进圈子
另外看到你们讨论人种,对我来说,不论人种,不论脾气,不论IQ,只要良心好的,我都愿意维护好关系。
coachable就是拎得清 能抓住重点 学得快
就是能看到自己需要改进改进的地方,而不是看别人都觉得不如自己
re 非常认同“价值论”
能坐上去的人,一定是“价值论”的拥护者。
不只是虚心接纳。最重要的是要能照着建议执行并做出来符合预期的结果。
其实我特别不喜欢“虚心接纳”这种说法。说实话老一辈中国人给我的印象就是啥事情嘴上答应着,然后又没有后续了,你说他是阳奉阴违吧,你也不知道他究竟怎么想的,到底是赞成还是不赞成你的意见。如果不赞成,能说出来个一二三也行啊。说不出来,然后也不照着做。这种人真的不配职场混。
算了吧 多去非IT公司看看再说 大多数非白也就是老黄牛价值
觉得楼主说的很有道理,我一把年纪了领悟的太晚。想请问楼主能不能举个例子什么是 “耳提面命”的东西”
loser喜欢什么事情都blame给肤色,错的是这个世界,反正不是自己
非常正确
说得非常好👍
请问那个“没有耳提面命”基本不在培养计划里面,可以多说几句吗?
goal set up的时候明确提出来,并不会让老板愿意帮你升职,但是,如果老板不愿意的话,你会知道,然后你有更多信息决定去留
exactly,想抱大腿的人多了去了
你如果在一个有毒的组,或者不行的老板,那是在是没办法,争取跳出屎坑是关键 非常同意这一句,之前被坑惨了
正常情况下,do the right thing = do the thing right。比较awful的烂人老板往往你只能二选一。这个利弊去留需要自己proactive做选择,不能被老板牵着鼻子走
人不是一成不变的。you learn how to learn。学会了就改呗
建议是对的 道理其实大部分年轻人都懂 主要是有没有能力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这是内在的。还有个外在的,现在不景气,并不是做啥都能增长。半年来个新老板,两年三次reorg,简直是家常便饭。今天老板笑哈哈说要给你写promo plan,明儿就比你先跑路了,也不是没有可能。稍微稳定增长的org,就卷的要死要活。二十个人围着老板要promo,看老板翻谁的牌子了
就是手下能接受建议,并努力改进,而不是带有偏见或者抵触情绪。很多时候是良性,坦诚的双向交流。 孩子在球队这方面确实能学习到,有的孩子教练一点拨,就能理会,并且很努力地去改进,这样教练就愿意给更多机会,给更多成长空间,职业发展中也是,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态度最积极,最有growth mind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