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fhfs 发表于 2025-03-29 03:50
cdr 发表于 2025-03-29 04:32 大家猜猜,这个“首席”, 这回是staff还是principal?
avatar1234 发表于 2025-03-29 11:02 首席一般指principal吧,我公司博士毕业需要升三次到principal,一般卡在第二次升职后很久,他如果是我公司级别的principal,那是挺厉害的,不知道apple是怎样的
cathybefore 发表于 2025-03-29 07:35 孔融让梨,孔龙让苹果
大嘴得不得 发表于 2025-03-29 07:03 完了,苹果要倒闭了。
wudadan 发表于 2025-03-29 15:17 回复 1楼 kvfhfs 的帖子 这个应该是principal engineer翻译成了首席工程师 其实也没啥 国内的券商,每家都有几十个首席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大家也都习惯了 现在海龟在国内拿个好职位,在舆论上要受夹板气,国内的妒忌,海华也要酸
应该也不容易,肯定也很优秀,但是apple在这个title上的说不定上千吧。principal这个翻译就很无语。 oats715 发表于 2025-03-29 11:07
danaz 发表于 2025-03-29 15:00 苹果内部没有叫principal或者staff的, 这种吹牛的脸皮厚度和胆子大小成正比。 当苹果没有人吗
cleveri 发表于 2025-03-29 15:37 Principal Scientist 国内大点的公司都是翻译成主任科学家。翻译成首席就是转空子
首席是ict5? shvane 发表于 2025-03-29 11:23
gudugudu 发表于 2025-03-29 18:59 前从业者来评论一下。 他在苹果具体什么职称对他就职复旦应该没多少帮助。 就算他不在苹果,或者去了苹果之后一级没升都不影响。 所以说什么首席是principle 还是sr的 甚至说造假的都可以歇了。 苹果principle也是多如牛毛,有几个能轻松转身去复旦。 翻了下他publication,isscc *2 , jssc *5, 这在美国找教职也足够了, 当然美国主要是没什么坑,夕阳产业,又对中国敌视。美国教职社会地位远没国内高。 有人可能会问你说苹果对他找教职没帮助, 他为啥不直接找教职而去苹果呆了几年再找教职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去业界可进可退,苹果毕竟给钱多。 他的工作其实并没有脱离学术界。不像cs博士很多进大厂去拧螺丝钉写c++的, 这种在苹果应该是正而八经做设计的。每个项目做完都可以拿出去水文章的,然而苹果policy不给发文章,呆久了很久没有publication也不行。 虽然对他找教职本身没多少帮助。但工业界的经历对开展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毕竟这是一个工程学不是数学物理,有业界的浸淫做过3nm芯片的candidate更有可能成功
墨染云烟 发表于 2025-03-30 00:32 我看他学历经历之类的也还行。就是迷惑他title。如果是这样也说的通。现在美国这样早年留学来的都想回了。
不可能是ic5,看公司,大部分至少是ic6-7吧。 keluoyi 发表于 2025-03-29 20:23
名字很惊艳啊
经常在lunch time第一位入座的意思
应该也不容易,肯定也很优秀,但是apple在这个title上的说不定上千吧。principal这个翻译就很无语。
复旦这个level的学校估计不会直接给他副教授的职称,同等待遇有可能
哈哈哈哈哈😂
苹果工程师开始几级没有正式的title,从杰出工程师(相当于其他公司E8/L8)才开始有,所以大家随便乱叫,这哥们应该是蛮优秀的,博士估计是razavi组里读出来的,先当教授,以后求财的话,再开一个创业公司?
美国要完
这个应该是principal engineer翻译成了首席工程师 其实也没啥 国内的券商,每家都有几十个首席经济学家,首席分析师,大家也都习惯了 现在海龟在国内拿个好职位,在舆论上要受夹板气,国内的妒忌,海华也要酸
Principal Scientist 国内大点的公司都是翻译成主任科学家。翻译成首席就是转空子
其实大多数人那么计较的话,直接写美国职位principal Engineer,随便看客怎么理解好了啊。省得被人闲话。
现在 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是澳大利亚籍baike.baidu.com/item/申恒涛/20255866 申恒涛,1977年出生,籍贯山东,澳大利亚国籍,计算机科学专家,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 院士,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 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执行院长, 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 ( 宜宾) 院长,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网上搜一下就证实有principal。 这里有个招聘广告。 AIML - Principal Software Engineer (Production Engineering), Machine Learning Platform & Infrastructure Santa Clara,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Machine Learning and AI
虽然principal engineer不多,但是互联网大厂也不是说罕见。
那些酸的人自己不知道而已。 像 principal dancer in ballet,芭蕾舞里的首席,都一直翻译成首席的。首席并不是说第一名。 一个芭蕾团里可以有多个首席。 芭蕾里的首席是,你可以在这场舞蹈里跳主角。 那么下场舞蹈里可能另一个首席跳主角。
同理,工程师里,这次一个大项目,这个principal engineer作为lead。下次换一个人。
芭蕾舞里的principal一直翻译成首席,从来没人诟病。事实上,国内舞蹈界,一直沿用首席这个术语。
翻了下他publication,isscc *2 , jssc *5, 这在美国找教职也足够了, 当然美国主要是没什么坑,夕阳产业,又对中国敌视。美国教职社会地位远没国内高。
有人可能会问你说苹果对他找教职没帮助, 他为啥不直接找教职而去苹果呆了几年再找教职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去业界可进可退,苹果毕竟给钱多。 他的工作其实并没有脱离学术界。不像cs博士很多进大厂去拧螺丝钉写c++的, 这种在苹果应该是正而八经做设计的。每个项目做完都可以拿出去水文章的,然而苹果policy不给发文章,呆久了很久没有publication也不行。 虽然对他找教职本身没多少帮助。但工业界的经历对开展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毕竟这是一个工程学不是数学物理,有业界的浸淫做过3nm芯片的candidate更有可能成功
不可能是ic5,看公司,大部分至少是ic6-7吧。
Principal Engineer 在很多公司是多如牛毛。甚至还有 Senior Principal Engineer的。 这个首席中文翻译应该有些夸张了。
我看他学历经历之类的也还行。就是迷惑他title。如果是这样也说的通。现在美国这样早年留学来的都想回了。
他老板应该是拉扎维 razavi 有本模电教材被誉为模电课程圣经
为啥
苹果的ict5对应google等大公司的L6–L7的样子。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原核物理学家刘畅、美国俄勒冈大学原数学教授林华新、英国剑桥大学原物理学家贠国霖 、美国康宁公司原光学研究员占涵宇……媒体本月来接连曝光四名顶尖科学家回到中国任职的消息,使得华人科学家“海归潮”再受关注。
《联合早报》梳理发现,去年以来至少有17名顶尖科学家从海外回到中国,他们多数来自数学和物理学领域,例如被誉为“纳米发电机之父”的物理学家王中林、被视为华人中最可能获得“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数学家孙崧等。
这些“海归”学者加入的机构,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传统顶尖学府,也包括一些近年来新成立的研究机构和院校。
以2018年设立的西湖大学为例,这所位于浙江杭州的民办研究型大学,去年接连吸引三名海外顶尖科学家任职,包括法国巴黎西岱大学原数学系教授陈华一,曾任美国贝勒医学院解剖教学中心主任的张晓明,以及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教20年的数学家汪徐家。 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