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 公用马甲42 的帖子 Good point! Two wealthiest people I know as friends, one from Harvard, one from WPI. they are in the same field and both donate to nonprofit by the millions. I would never tell my kid the goal of his education is to get into ivy.
扯来扯去,这不是这几年科技大厂加上几家硬件公司的正常现象吗?前100名的学校普娃也都能进, 不需要太卷学业。赶上股市好RSU涨的多一点。但是这个趋势会怎么样呢?特别这几年要入坑的 NEW GRADUATE? 如果不谈趋势就和前两年建议人人都读CS一样到今天不好找工作了 CS早就人尽皆知了。所谓的STEM ENGINERRING 也就是EE, CE 这两种偏硬件的这两年暴涨一下。
本人是EECS专业,工作接近20年,目前带着几十人的团队,我下面还有hiring manager, 每年会有new head count, 加上团队也会有 attrition, 所以说基本上时不时会招人,说说我们招人方面的情况吧。早些年我们招的应届生多半来自 UIUC, UCSD, UCLA, USC, 密西根,北卡这些学校,排名不错,但不是顶级,但资质和能力基本够了。 近一两年我们开始 陆续收到很多 CMU, 康奈尔, 哥大, 布朗,油盆这一类的,但是坦白说,筛选简历的时候, 这些学校 并不会比来自 USC/UCLA 的学生们更 attractive,完全不会让 hiring manager 高看一眼,偶尔收到 普林斯顿, MIT的,倒是确实会让人感叹一下, 不过那种确实比较少见就是了, 但是不知道按这个趋势,以后会不会看见更多。
如果孩子将来想做科研,当教授, 或者志在华尔街,那可能不同,本人没有经验也不好评价, 但抛开大学体验不说, 单纯从 工作机会和career path 来说,如果只是打算做 STEM engineering 方向的工作, 排名前 50 的学校,真话和 T5 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等有了工作经验再跳槽,当然名校多少会有一点加分,但是面试过程中更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和 个人能力,除非学校特别差,其实拿到 offer 的区别没有那么显著不同了。
--------------------------------- 36 楼回复加在 主楼吧 --------------------------------- 是这样的, 很多STEM 专业其实是比较相关的,学CS的, 不少会double major, 比如学一个应用数学, 或者学 EE/Computer architecture 相关专业的, 也可能学一点游戏动画或者编程, 这些背景的毕业生如果找工作,有些人可能去 jane street, 也有些人可能更喜欢去 硅谷 和 西雅图。。。
如果我孩子将来想去T5 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我当然双手双脚赞成,精神和经济上毫无保留的支持,就算T5 毕业和 旗舰州大毕业的拿类似的包裹,但是能进T5 就是代表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人生态度, 而且进 T5的成就感和自信,可能会影响长远, 不过我不会给孩子压力去 push,坦白说真正进T5 的很少是被家长 push 进去的, 都是自推和努力的娃们。
我发帖的意思是说, 如果家长和孩子的目标是 T5, 但是 end up with UIUC/UCLA/USC/UM..., 那也不是 end of world, 也是非常不错的学校,孩子还是可以有灿烂的前途, 不比过于沮丧或者难过。我没有说去CC 也可以无差别胜任 ,楼里有些人酸溜溜的说“那些公司”, 我想说的是我司也是知名公司,工作5~10年的, 单职工收入基本上可以达到华人贫困线。回帖攻击的请不要揪着细枝末节胡乱攻击,真正在STEM industry 工作的人会非常清楚 我说的 就业情况,这就是现实。
招人过程中, 多数华人 hiring manager 还是愿意招华裔candidates的, 不是说简单粗暴的拉帮结伙, 而是华人很少是靠吹牛包装出来的,一般华裔candidate,如果学校或者最近的工作经历比较靠谱,基本上没有水货,踩雷的概率极小 。
🔥 最新回帖
楼主你说的很中肯, 你在的硬件公司, 不可能招本科毕业生吧, 都需要博士至少研究生, 最好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 至于本科还是博士哪个学校应该前50还有engineering强的比藤不藤的还重要点。 楼主还是把W2删了吧, 保护隐私。
谢谢楼主分享,会给孩子灌输同样的思想,考上心仪的大学当然最好,但是即使没有也绝不是end of the world
🛋️ 沙发板凳
楼主估计会被拍 我在药厂我们部门看到的更是如此 人均phd,个别md pharma,本科在哪里完全没人在乎哪怕一点点… 极端点的两个例子有mit catech本科生四五十岁在做contractor 别说人家就这么选 不然不会努力去转fte
确实
UIUC / Purdue 工程排名在前十,比 USC/UCLA 找intern 或者 fulltime 的机会更多吗?
具体哪个更多我不敢说,你说的这四个学校本身都非常好。
但UIUC和Purdue的engineering牌子在把握公司话语权的年龄层里是相当有分量的,绝对比目前这两所大学排名的位置要高得多,尤其UIUC。
PhD是不看本科背景了,但是很看重PhD背景啊。 如果不读博,本科就业,去工业界在入门的那个时候,名校会有一点点的优先,但也只是一点点,工作之后都不忘记得这些同事本科哪里毕业的了,根本没人在乎了😀
楼主说的是T5 毕业如果进入stem engineering, 排除科研和华尔街之类的了。。
坦白说,工业界还真是这个现实,我们公司就有MIT和斯坦福的,合作起来确实聪明,交流起来不用啰嗦,也有认识的孩子MIT毕业一个去了G、一个去了亚麻,真不像大家想象的T5毕业各个都去openAI 或者自己创业成功,估计比例确实高一些,但大多数还是去大厂了。不过就算毕业进入同一个公司、拿差不多的包裹,T5毕业还是值得一辈子骄傲的啊。
确实是这样的,平均来说,T5孩子的学习和努力程度一定要高很多。但如果去工业界,因为做的那些事情并不是解决数学猜想和各种宇宙奥秘,工作中要完成的项目,很多不一定需要大聪明,大多数日常工作,是普通聪明的人就能做得很好。
在技术领域,如果确实是本专业的范畴(如果是其他方面,比如人脉之类的,那当然另说),但只需要本科生就能干好的活?这种工作是不是名校,显然关系不大吧。。。
top5的本科生会不会更可能后劲不足?比如先天更nerdy,或者burn out了,或许confidence不足?
确实,混大厂,需要一些其他伏低做小的功底
我老公他们组有个entry level 的工作机会几个月前在招人,他说MIT 毕业的那个小姑娘真是鹤立鸡群,首先看问题的眼界就比其他人要高要广,其次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也更强更严谨,最后是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他们扔了个模拟小项目给最后几个candidates 做)那简直是完爆其他candidates 。。。他们面试官都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唯一担心的是自己学校普普通通害怕留不住人家长久呆下去,但最后还是给了offer ,因为她实在太优秀了,其他人跟她相比惨不忍睹 。。。
现在讨论的是,清北毕业的学生,如果去工业界,不一定就碾压东南大学、北理工之类的,并不是把清北毕业的跟蓝翔技术学院的比。。
我的意思是,大家努力进清北,是因为只有清北能进大公司拿大包裹 如果不能进“一线”公司,那是不是清北当然没什么影响。 LZ 说的很清楚,他们不是一线公司。所以T5 与否没那么重要。我理解他是想安慰录取结果不完美的孩子。 但T5 的主要赛道不是这样的公司。非T5 也很难进他们的赛道
这个楼里讨论的,是学STEM 专业的,准备毕业直接在本行业(注意,这个很重要 - 打算去华尔街搞金融之类的不属于这部分),找那些本科毕业就可以做的工作的(这个条件也重要 - 这楼里谈的显然不是那些接着在本专业继续读PhD。。。)
在这个范畴下,T5对”大包裹“会有很大影响么?或者,说的再清楚点,这个范畴下,真有很多”大包裹“存在么(我不做CS ,确实不知道CS 本科毕业就直接工作,能拿到”大包裹“的情况如何。。。我猜除了CS 之外,其他工程方面的专业,更不太有这种情况吧?)
一般的STEM engjineering 特别是传统方向,UIUC,UM,purdue非西岸,肯定比usc/ucla 高的。特别是UIUC ,UM
T5真的好多不是走寻常路的, 招生的时候就希望这些学生可以有推动社会进程的力量,而不仅仅是打工做个螺丝钉。
我也遇到过top5本科加phd的小姑娘,的确能力超强。
是这样的, 很多STEM 专业其实是比较相关的,学CS的, 不少会double major, 比如学一个应用数学, 或者学 EE/Computer architecture 相关专业的, 也可能学一点游戏动画或者编程, 这些背景的毕业生如果找工作,有些人可能去 jane street, 也有些人可能更喜欢去 硅谷 和 西雅图。。。
如果我孩子将来想去T5 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我当然双手双脚赞成,精神和经济上毫无保留的支持,就算T5 毕业和 旗舰州大毕业的拿类似的包裹,但是能进T5 就是代表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人生态度, 而且进 T5的成就感和自信,可能会影响长远, 不过我不会给孩子压力去 push,坦白说真正进T5 的很少是被家长 push 进去的, 都是自推和努力的娃们。
我发帖的意思是说, 如果家长和孩子的目标是 T5, 但是 end up with UIUC/UCLA/USC/UM..., 那也不是 end of world, 也是非常不错的学校,孩子还是可以有灿烂的前途, 不比过于沮丧或者难过。我没有说去CC 也可以无差别胜任 ,楼里有些人酸溜溜的说“那些公司”, 我想说的是我司也是知名公司,工作5~10年的, 单职工收入基本上可以达到华人贫困线。回帖攻击的请不要揪着细枝末节胡乱攻击,真正在STEM industry 工作的人会非常清楚 我说的 就业情况,这就是现实。
招人过程中, 多数华人 hiring manager 还是愿意招华裔candidates的, 不是说简单粗暴的拉帮结伙, 而是华人很少是靠吹牛包装出来的,一般华裔candidate,如果学校或者最近的工作经历比较靠谱,基本上没有水货,踩雷的概率极小 。
我相信在多数 hiring manager 里, UCB 的绝对不比 Brown, Duke,U Penn这些差,在西海岸 找工作一定是UCB 更有优势
我所认识的 T5+Caltech STEM 毕业的, 除了一人去jane street,一人创业, 其他都是进厂了, 可能样本小,我观察的是同事或者邻居的孩子们,不走寻常路的还真不多。
不需要, 如果没找到工作再读不晚。 不过前两天听一个cmu ece的姑娘说她在csco,他们有的部门喜欢招读完master的。
在西海岸,UCB的EECS 仅次于MIT/Stanford,属于绝对第一档次
我们村一个哈佛毕业的, 去了Jane street
不过,我见过实在不少身边的朋友,一辈子就只为孩子爬藤而爬藤,如果没有爬进去,真的是天都塌了。。。没办法,人和人真的不一样,想法也不一样,没法改变的,有时我都怀疑这是刻在基因里的。。。
true
学校就是敲门砖 我看到mit ucb Stanford基本会给面试机会 招不招看本事
东部的公司不好说, 不了解, 在加州的话 应该是 UCLA/UIUC 比 JHU 更受欢迎。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哈!!
"我想说的是我司也是知名公司,工作5~10年的, 单职工收入基本上可以达到华人贫困线"
贫困线是80万,这是那家公司?FUND 还是META, NVDA?
我不想跑题,但你一定要较真我就贴给你看哈,这是W2,不包含 股票增值。
也欢迎更多的华人分享自己知道的。我个人观点是:我们大家能帮的就帮一把,无论是招聘还是信息分享。这样华二代,华三代可以少走点弯路,少吃点亏。
很中肯,Engineering industry 就是这样的。我有同事 斯坦福的, 也有普林斯顿的,那些同事很聪明, 咱当年没去 T5 不是自己不想去,这不是没够着吗, 承认别人更聪明更努力 或者运气更好 没那么困难,但咱也不赖啊, 工作也不比人差,反而实际接触下来,真正顶级名校出来的,除了聪明,很多人还很 humble。
这位大叔应该是工作20多年, 手下不是20-30号人吗。 你说的你们公司本科工作5-10年就是80万+。 比较好奇哪个公司?硬件这两年涨的估计 NVDA , APPL。 可以大概分享一下哪一个公司,STEM ENGINEERING 很广的范围
但现在很多华人对名校的崇拜,让人很无语,似乎娃进不了名校,就觉得天塌下来了。
大概整个大陆的选拔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的DNA发生变化
根本没大区别。
如果是我,就去离家近,好找实习的。They are all good enough. 如果最后没进大厂,肯定不是学校的问题。
从数据看,T5毕业能去大厂的,已经属于最优秀的一波。
但是某些人就是不正常,偏要把1%的人去的,当作T5所有人都去这些地方。
T5出了几个总统,在这里,就会说,T5除了做总统,啥都瞧不上。
谢谢楼主分享,很实用👍
明确说了不想跑题, 最后一次回复你,我们在说孩子升学, 只要努力了就值得鼓励,中了T5 是人生大幸,怎么高兴都不过分,但是万一没中不要天塌了一样,让孩子觉得自己失败了, 那是没有必要的。
1) 本人不是大叔让您失望了, 本人是大妈一枚。 2) 本人手下不止20~30人, double 都有了。本人说的是工作接近20年, 其实还差两年哈, 并没有20多年。 本人晒得是 W2 Gross Pay,含极少数 ESPP, 但没含股票增值部分哈。 3) 本人说的是毕业5~10年,没有说本科好吗? 如果5~10工作经验, 入职有3~4年 sign-on RSU的,算上股票增值合起来就是达线啊, 当然也不是每个5~10 年的都超线,请不要钻牛角尖
你SHOW OFF 了半天实质问题都全都回避了, 细一点,具体哪家公司?粗线条一点 到底是STEM ENGINEERING 哪个专业 都不说
顺便说一下, 管了50.60号人才这么点W2?有些行业管5-10个人估计都是你的几倍了。
再说一下,你所谓RUS 股票也就这么几年FED 大放水股市涨的原因,你看接下来几年股市进入熊市这个RSU就不可持续了。 所以鼓吹毕业5-10年单收入80万+是不是过于乐观了?
我猜STEM在大厂大包只可能是ee/ece/cs类吧,或者加很牛的applied math?,别的没可能吧
人家在哪家公司关你什么事呢,你一个咄咄逼人的陌生人,谁愿意你问啥人家啊答啥?
这贴子明明在分享一些实用信息,topic 是关于升学,就因为有你这种满身戾气 一直在钻牛角尖的人, 一些正面的分享就越来越少。
对,从大数据来看, 国内能进清北的,毕业后一定机会更广阔,整体平台还是更高。 但是浙大,武大, 南大,很多也可以有不比清北 差的机会,只要孩子努力了,录了T5 值得骄傲, 甚至可以骄傲一辈子, 但是没中T5/Ivy也不需要沮丧, 真的大可不必,将来的生活和工作, 有无数机会,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要在正确的道路上努力,就值得鼓励。
同意楼主说的
商科也是 进科技大厂top 50够了。可能只有第一年比T5会少一些。
也够了,第一份工作不一定有前面的机会好,但是后面的工作就看个人努力了。工作8年后,没人看哪个学校毕业招人的,都是看前面的工作如何。
RPI, WPI实习机会应该不错的。
非常感谢,儿子成绩很好,可是没啥活动,就只能这些学校里选选,其中有特别突出的大学吗,还是哪个便宜上哪个即可?
Good point!
Two wealthiest people I know as friends, one from Harvard, one from WPI. they are in the same field and both donate to nonprofit by the millions. I would never tell my kid the goal of his education is to get into ivy.
不要扯远了,现在讨论的是选大学的问题,大部分的孩子还是普娃,能有楼主热心人主动出来分享经验,已经很感恩了。其实大家看帖也大概知道工程热门专业就那么几个,硬件大厂就那么几家何必咄咄逼人。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所在行业招人的一些动态都分享出来,大家都可以受益不是
就是这样。这里很多人扯远了。楼主帖子的主要意思,就是用自己公司招人的例子,让大家知道在STEM (楼主自己是EECS)行业,本科生毕业在本专业找工作(放飞自我干和本专业无关或者自个儿开公司之类的咱就不说了),T5 的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
本来去T5的,很多人主要目的就不是这个(STEM专业 ,直接毕业找本专业工作) - 这是相对来说,最不体现藤校优势的选择。
至于楼里不少人提到自个儿同事是哪哪儿毕业的,也如何如何,这个其实和楼主说的不是一回事。这儿的人,自己的”同事“,应该大部分都不是靠本专业的本科学历在职场遨游的,和大家讨论的,孩子大学之后找工作,其实关系不大。
赞一个。这里有些人明显不正常,好好的一个信息贴,一定要揪住别人的隐私不放。
同意。有些人明显的不正常。
CS早就人尽皆知了。所谓的STEM ENGINERRING 也就是EE, CE 这两种偏硬件的这两年暴涨一下。
有些很优秀的 孩子落榜T5,也许会闷闷不乐,如果家长也表示出失落甚至失望,只会让孩子更加难过,殊不知他们录取的UCB/UIUC/USC…. 可能是很多其他普娃遥不可及的dream school,他们应该更乐观的看待现实,这些学校也有很多优秀的同学,他们将来也有bright future.
RSU都写不对的人,层主不用浪费时间了
你和楼主强调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吧。。。
楼主强调的是本科毕业直接在本专业找工作的STEM 学生(或者,楼主的专业EECS),T5的优势不是那么明显,其他学校也有的一搏。换句话说,楼主在强调的是T5和差一点的学校之间的相对比较 - 差别没那么大。
你在强调从绝对来说,STEM 或者CS 的孩子好不好找工作。。。
二者没矛盾。。。如果总体市场很不好,那么当然相应的这些专业找工作也会困难。但楼主说的仍然没错 - T5在这个方面优势不那么明显,没进T5的孩子,如果只考虑(STEM, 毕业直接找本专业工作)这方面,不用太羡慕T5的孩子(市场不好的时候就是大家都找不到。。。)
这个不是一直这样的,不要说TOP50 大公校, 连SJSU 也不错。
大藤也不是为了贫困线的钱,大藤招人是为了改变世界
我家一个医药bio 一个engineering 不能比 火坑专业不是随便说说的
听说泥巴的校友网很强? 邻居家的小中男找实习好像很顺利。
meta吧
同意
看得我都笑了,像你这样胡搅蛮缠的人,居然把近二十年工作经验的楼主带偏了。工作中经常碰到你这样胡缠的莫名其妙的,稍不注意就掉进无聊的争论。
楼主就不该回你任何带偏的话题,一个“滚”字就可以了。
楼主,请问以下工程专业内部,什么领域比较好就业
能冲 T5 当然要冲一下啊,没成功也不需要妄自菲薄,不要在这带节奏 搞对立了。
同问
Thanks for sharing! 我家女儿今年进了州大的math,这几天也在看相关信息,也许建议她去读个其它的人文相关的minor, 感觉这个对以后的路也许会帮助比较大,楼主这方面有什么建议
啊?T5不来大厂?为啥?
这倒也犯不着。
上T5的话,路可以走的更宽,选择相对更多一些。
在T5读STEM,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在T5读STEM,还仍然坚持只走一条路,就是靠本科学历找本专业的工作,那么优势就没有那么大。
但为啥人家要只走这一条路呀?这条路当然可以走,但选择多了的话,这条路如果发现结果不是那么好,就有更大可能可以选择其他的路。。。
是的,我原本也是说的很清楚, 并不是说 T5 和 前50 无差别, 只是说 stem 相关的专业 (法律,金融以及其他专业不懂也不包含),如果打算以后去industry 做 engineering, 也不是说毫无区别, 但是区别真的不大。 如果以后志在科研, 做学术,去改变世界,或者去投行,去做量化,那还是有区别的, 奈何有些人一定要以偏概全。
这要取决于你女儿的想法,以及你们对她的期望? 不知道人文相关的 minor 会什么情况。说一个更加具体的例子,我们今年招了一个 UCLA 的小姑娘,专业是 math,因为UCLA 文理学院还是比 CS/Engineering 容易一些,但是文理学院的有些专业比如 math, 其实选课的时候也可以修一些 compute science 专业, 找工作的时候, 其实跟直接 CS major 的区别也不是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