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北美华人网)
若要辨别食材、食物、餐点是否新鲜,很多人第一个动作就是凑近闻一闻是否有酸败异味。英国食品标准局(FSA)最近示警大众,就算外观、气味没什么问题,很可能还是会接触到可能致命的细菌。 英国《每日邮报》25日报导,FSA委託调查发现,全英约4分之3的民众会使用吸嗅的方式辨别或检查牛奶、优格等食物或食品是否安全无虞,3分之2的人则用同一种方法检查鱼类是否新鲜可放心食用。 FSA警告,这种「嗅探检测法」(sniff test)并非确认食品是否安全可食或可供烹饪的适当方法:「即使过了保存期限,食物的外表与气味可能没什么问题,但其实已经不安全,而且,食物可能含有我们看不见、闻不出的有害病菌,会引起食物中毒。」 这项调查报告还揭露英国家庭烹饪经常发生的其他食品卫生错误,令人忧心。3分之2受访者自称会吃过期的优格、牛奶、熟食肉品;近40%受访者称在处理生鸡肉时会用手清洗,FSA警告,这种行为可能会把生肉的有害细菌沾到手上、工作檯、即食食品、烹饪设备。 所幸,英国多数民众还知道坏掉的香肠不能吃,94%的受访者自称绝对不碰。此外,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准备烹饪或餐点前必定检查食物的使用期限。「保存期限」代表安全食用的期限,过期了就不该吃;「最佳食用期限」则代表最佳风味与质地的期限,过期之后通常仍可食用。 英国政府调查报告显示,去年食物中毒事件频传,例如超市三明治遭大肠杆菌污染,导致2人死亡、上百人住院、300人身体不适。三明治裡的生菜是罪魁祸首,生菜有可能接触了感染大肠杆菌的动物粪便污染的水。 2022年数据显示,英国每年发生大约240万起食物中毒事件,比2009年估计的100万人翻了1倍多。对于孕妇、有潜在疾病的体弱者而言,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与食物有关的病菌均可能致命。英国国民保健署(NHS)统计,2022年至2023年全国1468人因沙门氏菌住院,每10万人有3人,创历史新高。FSA指出,37%食物中毒桉例与外出用餐有关,超市生菜占比约30%,外卖占26%。 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