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 https://openreview.net/profile?id=~Tianfan_Fu1 Career & Education History Assistant Professor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rpi.edu)2024 – Present Postdoc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iuc.edu)2023 – 2023 PhD student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atech.edu)2018 – 2023 MS stud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edu)2015 – 2018 Undergrad stud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edu)2011 – 2015 在药物发现方面,目标是识别具有理想药物特性的药物分子。我将介绍我们的深度生成模型,该模型将离散的分子空间松弛为可微分空间,并将组合优化问题重新表述为可微分优化问题,从而实现高效求解。 另一方面,药物开发侧重于通过临床试验评估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预测临床试验的结果,我设计了深度表征学习方法,以捕捉多模态临床试验特征(例如药物分子、患者信息、疾病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预测III期临床试验获批方面取得了 0.847 的 F1 分数。 最后,我将介绍我在药物发现中的几何深度学习以及药物开发中的预测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 个人简介: 符天帆是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候选人,由 Jimeng Sun 教授指导。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药物发现和开发中的机器学习,特别关注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设计中的生成模型,以及药物开发中的深度表征学习。
让这些人有了危机感
AI方面的专家
30岁出头就是助理教授了。
2018年硕士毕业,
2023年就是 美国一所大学的助理教授了
哪个大学5年拿tenure?现在理工科不做一两个博士后就拿到tenure track教职的凤毛麟角。
5年拿Tenure的不少见。你查UC SD是不是好多年轻点的都是四年上Tenure。不过这个跟我们讨论的问题无关。
上Tenure Track需不需要当几年博士后这个理工科内部差别极大。生物物理大概率四五六年博士后或者更多。数学估计1-3年。统计CS基本不需要博士后就可以做AP。基本供求关系和启动经费区别而已。工科我不是特别熟悉。你这一棒子打死理工科全部要一两站博士后不太合适。我不否认这位教授可能很优秀。我只是说通常情况而已。
what?没读PhD?
1. 国内能给很好的待遇,当然回
2. 国内教育毕业出来的本科生,每年现在上千万,很多人找工作都是问题,能力好,家里条件好的,再出来留学,基本是个循环而已,
最近了解到,身边好几家中国人,带着小学的娃跑到美国这里 来的移民登陆上学的,这几年,仅仅大华府这里知道的就好几家,都是国内的大城市的科研院所背景,移民的方式 不少人是 杰出人才绿卡,看似有些人 以前在美国做过博后,因为为了国内评职称的需要,所以对美国多少有一些了解,所以具体每家情况不一样,大家都是往他自己认为最有利的方向去。
反正是华人最惨的几年就是了。两边挨揍
你是符天凡本凡?
那是天坑专业。
CS这种热门专业做个一两年博后就可以到教职,有的甚至不用做博后。
嗯,是的,任何人回国都要在华人上讨论一番,然后都成为“东升西降”的证据😄
过去几年确实有不少背景好的CS PhD不用做博后就可以直接当AP的,别拿有限的天坑专业的经验往CS领域里套
CS 大部分都不需要postdoc的
https://openreview.net/profile?id=~Tianfan_Fu1
Career & Education History Assistant Professor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rpi.edu)2024 – Present Postdoc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uiuc.edu)2023 – 2023 PhD student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atech.edu)2018 – 2023 MS stud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edu)2015 – 2018 Undergrad studen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edu)2011 – 2015
在药物发现方面,目标是识别具有理想药物特性的药物分子。我将介绍我们的深度生成模型,该模型将离散的分子空间松弛为可微分空间,并将组合优化问题重新表述为可微分优化问题,从而实现高效求解。 另一方面,药物开发侧重于通过临床试验评估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预测临床试验的结果,我设计了深度表征学习方法,以捕捉多模态临床试验特征(例如药物分子、患者信息、疾病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预测III期临床试验获批方面取得了 0.847 的 F1 分数。 最后,我将介绍我在药物发现中的几何深度学习以及药物开发中的预测模型的未来研究方向。 个人简介: 符天帆是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候选人,由 Jimeng Sun 教授指导。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药物发现和开发中的机器学习,特别关注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设计中的生成模型,以及药物开发中的深度表征学习。
Tenure 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回中国当副教授也算代表风向了。这种在10-2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这边博士回国直接教授的一大堆不用说副教授了。
大人, 时代变了, 早在20年前, 我就知道有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工作两年就回国到985高校做正教授了。
特牛track和拿到tenure是两回事吧,招的时候就说清楚了是不是tenure track的
以为国内好大学用人要求高了, 像南大这类C9大学, 好歹也要几篇重要论文。
統計這些年不錯學校的AP大多數也是做過博士後的
CS fresh PhD直接tenure-track太常见了。。。
一个什么刚入门的新人也能吹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