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纪念海子去世36周年。

L
Lantianbihai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

今天,是海子离开我们36周年的日子。如果他还活着的话,该是61岁了。
36年了,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但海子的诗歌,却如同他诗中那些质朴的意象,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
他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写“以梦为马”,那是他自由而热烈的灵魂。
海子的诗,简单而纯粹,如同他短暂的一生。他用诗歌编织了一个梦,一个关于麦地、村庄、太阳和远方姑娘的梦。
这个梦,温暖了无数人,也让无数人在他的诗中找到了共鸣。
今天,我们怀念海子,不仅仅是怀念他的诗,更是怀念他那颗赤子之心。
愿他在远方,依然能够自由地歌唱,依然能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最喜欢海子的这一首: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 覆盖着我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a
anning1941
很多年前,在我最文青的时代,和一个海子的绝对拥趸讨论他为啥自杀。我很矫情地说,因为他所达到的文字的高度,无法再超越,于是绝望。我朋友不屑地说,海子才不是为自身的困境,他绝望的是汉语表达已经陷入困境。后来这朋友多次提醒我这一点,仿佛生怕我传播海子的不实信息。之后不断看到汉语被如何污言秽语之,被如何上纲上线之,一点点认同了我朋友的观点。无论海子是不是为此而死,无论这朋友是不是一语中的,汉语和汉语表达确实在演变得面目全非。好在我不再是文青,有点惋惜,并无痛惜。那朋友也与我散落于天涯,和逝去的海子一样,只在心里留一点淡淡的痕迹。我家的血脉读海子,到我为止,娃们能背出一首《枫桥夜泊》外加知道有过一支据此改编的流行歌曲,进过中文系考试的试卷,顺便知道几支歌词绝美的歌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那个海子所作,已经是他们能达到的汉语表达的高峰了,足够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落霞与孤鹜齐飞一起,成为每个文青曾经的装饰,为汉语表达绝望的海子泉下有知,足以含笑了。
人在它乡
海子(本名查海生,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于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他的自杀原因复杂且多面,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但通过他的生平、诗歌以及相关人士的回忆,可以归纳出几个可能的影响因素: 精神与理想的冲突 海子是一个极度敏感且理想主义的诗人,他追求诗歌中的纯粹与永恒,渴望通过写作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处。然而,现实生活的平庸与琐碎与他内心的宏大愿景形成强烈反差。他曾写下“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显示出一种自我封闭的决绝态度,可能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失望。 感情挫折 海子的感情生活并不顺利,尤其是他生命最后阶段的失恋被认为是直接导火索之一。据友人回忆,他在自杀前不久因酒后与恋人发生争执,事后深感自责。这种情感上的打击可能加剧了他内心的痛苦。 性格与心理状态 海子性格内向、孤独,且有强烈的自我反思倾向。他的好友西川曾在文章中提到,海子可能存在某种“自杀情结”,将其死亡视为一种与诗歌理想殉身的象征。此外,他的生活方式简单而封闭,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可能导致心理上的脆弱。 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 海子生活的80年代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经济改革与文化思潮交织,他作为“北大三剑客”之一,虽然才华横溢,但其诗歌在生前并未获得广泛认可。这种被忽视的处境可能让他感到孤独与无力。他自杀时正值1989年3月,距离随后的社会动荡仅一个多月,有人猜测,若他再坚持一段时间,或许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找到新的出口。 气功与精神探索 有研究指出,海子对气功和神秘主义有浓厚兴趣,他曾尝试通过气功调节身心,但过度沉迷可能导致精神失衡。这种探索或许在他自杀的决定中起到一定作用。 综合来看,海子的自杀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个人性格、情感经历、社会环境与精神追求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他的诗歌,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现实的残酷最终让他选择以极端方式结束生命。他的死留给后人无尽的惋惜与思考。
S
Silverwing
无病呻吟 无法同理
忍者.Q
周云蓬唱的九月,海子的诗,另外一个歌手谱曲“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但是我一直没理解,“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是什么象征
L
Lantianbihai
回复 2楼 anning1994 的帖子
我觉得海子,梵高,荷尔德林;这三位的精神气质非常相像。
海子也受荷尔德林影响很深,他写道:
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
诗歌不是视觉。甚至不是语言。她是精神的安静而神秘的中心。她不在修辞中做窝。她只是一个安静的本质,不需要那些俗人来扰乱她。她是单纯的,有自己的领土和王座。她是安静的。有她自己的呼吸。
诗歌,文学,很多美好的纯净的东西已经渐去渐远...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想对自己说: 不必去追。
L
Lantianbihai
回复 5楼 忍者.Q 的帖子
海子的诗 九月,民谣音乐人张慧生给他谱了曲,可是他们都选择了自杀。后来盲人歌手周云蓬用吉他编曲并演唱了这首歌。关于这首歌,作者海子和张慧生都离开了人世,而周云蓬是个盲人,于是民谣界就有这样的说法,海子和张慧生死了,周云蓬瞎了。他们都隔着世界延续这音乐和诗歌,只剩下黑暗中的想象。
c
cutie
他有心理疾病 没来得及治疗 好多作家都这样
L
Lantianbihai
回复 5楼 忍者.Q 的帖子
我的理解:
木头是指向凝固的固定的死亡。
木头是静止的,被砍伐的生命形态,可能暗指棺木或墓碑,象征生命终将归于沉寂的必然性。在“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的荒凉背景下,木头成为时间废墟中的遗骸。海子的诗中,墓碑的意象出现得不少。
马尾有可能是指流动的奔跑的生命。
马尾是草原上奔跑的马的延伸,象征野性的生命力与未完成的远方。当马尾在风中扬起时,它既是游牧者漂泊的轨迹,也是诗人追逐自由却不断断裂的精神线索。


这两句并置,就形成一种意象和张力: 木头是沉入大地的死亡,马尾是飘向天空的呼吸。正如诗中“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两种意象共同构成了海子对永恒与瞬间的凝望:所有鲜活终将枯朽,但那些破碎的,未能抵达远方的渴望,却以诗歌的形式在时间里永久震颤。
忍者.Q
Lantianbihai 发表于 2025-03-25 17:01
回复 5楼 忍者.Q 的帖子
我的理解:
木头是指向凝固的固定的死亡。
木头是静止的,被砍伐的生命形态,可能暗指棺木或墓碑,象征生命终将归于沉寂的必然性。在“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的荒凉背景下,木头成为时间废墟中的遗骸。海子的诗中,墓碑的意象出现得不少。
马尾有可能是指流动的奔跑的生命。
马尾是草原上奔跑的马的延伸,象征野性的生命力与未完成的远方。当马尾在风中扬起时,它既是游牧者漂泊的轨迹,也是诗人追逐自由却不断断裂的精神线索。


这两句并置,就形成一种意象和张力: 木头是沉入大地的死亡,马尾是飘向天空的呼吸。正如诗中“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两种意象共同构成了海子对永恒与瞬间的凝望:所有鲜活终将枯朽,但那些破碎的,未能抵达远方的渴望,却以诗歌的形式在时间里永久震颤。

谢谢你的解读,让我这个傍晚变得很美好。
n
nicecool
诗人都是精神病。否则写不了那些动人的诗篇。。。
K
Kubo
原来海子也是白羊座,纯粹,性情中人;原来版上这么多文学青年。
n
nakamoto
海子手稿
L
Lantianbihai
也纪念一下48岁英年早逝的( 死于肺癌)诗人 张枣吧! 他逝于3月8日。
那时候多少人的签名是: 梅花落满山 啊。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 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c
chfox
这个我懂。就象海子这种才子,大学毕业也得住集体宿舍。生活没有希望。
v
ventoou
看不懂!或者大胆地说:我不觉得写得好!
千江月明
nakamoto 发表于 2025-03-25 17:36
海子手稿

跳过一支舞,是用海子的这首歌做歌词。每次跳,都会想起海子,想起他的自杀,歌词很美好,但是跳起来总觉得悲伤。 老公说当年我们学校曾经去了一群诗人,大家朗诵海子的诗悼念他。 想起北岛的波兰来客。八九十年代,那些梦想与诗,都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