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storm 发表于 2025-03-18 19:44 这个是忽悠? 不过感觉实施起来不容易,电线要多粗才能充电5分钟,电压安全?10个人一起充电,电站线路能承受的了?
Namama 发表于 2025-03-17 18:50 但这套体系很难真的展开吧? 中国全国近千万的充电桩,又不可能拆了重装。。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3-17 19:05 加油站可以变成充电站。
Namama 发表于 2025-03-17 19:10 我的意思是,这个需要配合比亚迪的1兆瓦充电桩才能实现 但中国现在全国铺开的上千万的充电桩,都不是这个标准,未来应该也很难全面升级成1兆瓦吧? 技术是好技术,就看比亚迪如何快速落地了。。
我的意思是,这个需要配合比亚迪的1兆瓦充电桩才能实现 但中国现在全国铺开的上千万的充电桩,都不是这个标准,未来应该也很难全面升级成1兆瓦吧? 技术是好技术,就看比亚迪如何快速落地了。。 Namama 发表于 2025-03-17 19:10
gokgs 发表于 2025-03-17 19:17 比亚迪感觉不太靠谱, 吹牛多。 人家雷军就比较脚踏实地。 这个技术普及应该有一定的难度, 估计对电池寿命影响也会很大。 当然, 电池要是便宜了,也不是个大事。 未来李斌更是忽悠多, 换电概念就不靠谱。 不过这是个好事, 有多好, 不好说。
大青椒 发表于 2025-03-17 19:17 你担心的没错, 这个快是快,但是: 为了推动兆瓦级闪充技术的普及,比亚迪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过四千座兆瓦级闪充桩。 全国4000个,想象一下,全国4000个厕所,那么多人排队上厕所。 时间都花在排队上了,尿尿嘛当然是5分钟啦!
shushan 发表于 2025-03-17 19:19 这个厉害,如果固态电池再出来,油车真得就GG了
isUNsHine 发表于 2025-03-17 19:19 怎么我的感觉正好相反。 不喜欢雷军,当然他很善于宣传。 比亚迪感觉比小米靠谱很多。
Dingmoren2 发表于 2025-03-17 19:25 更换充电设备便宜,难的是电网承载能力吧。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3-17 19:24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燃油车在国内肯定会被淘汰,就这几年的事情。
hijklmn 发表于 2025-03-17 19:28 没怎么follow国内电车发展,就想问一句,现在的电车在东北能过冬吗?
充电桩带储能电池的 现在的动力电池的放电能力都很强 shushan 发表于 2025-03-17 19:27
ezf 发表于 2025-03-17 19:51 这是正解!充电站利用晚上给自己的储能电池充电,白天再双管齐下给汽车充电。
minqidev 发表于 2025-03-17 19:54回复 21楼 gokgs 的帖子 小米汽车的大部分产业链供应商就是比亚迪。 比亚迪是做平台的。什么都很厉害。 目前只比华为差点。 不过华为自己不负责生产线
boboky 发表于 2025-03-17 18:43
ezf 发表于 2025-03-17 19:51 这是正解!充电站利用晚上给自己的储能电池充电,白天再双管齐下给汽车充电。这就好比加油站不可能花钱把输油管通到自己家,要建一个巨大的地下油库来缓冲油进出速度的不对等。
更换充电设备便宜,难的是电网承载能力吧。 Dingmoren2 发表于 2025-03-17 19:25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3-17 19:02 比亚迪太猛了,刚发布就上市。美国这边发布一个新平台,往往折腾好几年还不见产品。 https://auto.ifeng.com/c/8ho8Ab7Pk8B 比亚迪王朝网的汉L EV和唐L EV作为首搭超级e平台技术的两款旗舰级新车,也在发布会上成为吸引众人关注的焦点。两款新车即日起正式开启预售,汉L EV预售价范围27万元-35万元;唐L预售价范围28万元-35万元,新车将在今年4月正式上市。
小红书一片唱衰声,都说这个配置和价格尴尬,不知道为啥 xiaojiejie 发表于 2025-03-17 20:22
早上看了一句,这个充电得1000A一个充电头,电网根本撑不住,快充本身得配储能装置,先把电网的电储存下来,这样的话就不能做到24小时充电了,而且设备本身复杂度又高,最后很大可能就是个噱头了。 至于想象说晚上给充电站充电,白天给车充,可以简单算下得需要多大的电池,一辆车就得70度电,即使10分钟一辆车,白天60辆车,就算一半的电是从电池出来,也得存2000度电,这个成本可是不得了,存一度电的电池成本超过50刀,这一个充电头的电池成本就得超10w美金。 flyingforce 发表于 2025-03-17 20:20
xiaojiejie 发表于 2025-03-17 20:22 小红书一片唱衰声,都说这个配置和价格尴尬,不知道为啥
gokgs 发表于 2025-03-17 19:59 我反正对比亚迪比较负面, 2000公里一箱油, 自动驾驶全部开放之类的, 基本忽悠的多。
slippp 发表于 2025-03-18 01:08 你眼光不行。小米就一垃圾。
Harenough 发表于 2025-03-17 18:59 5分钟就太好了 现在特斯拉从20%冲到80%都要半个小时,在车里傻等,好尴尬。
zzm 发表于 2025-03-18 02:12 这个有啥安全隐患吗
blueloveyy 发表于 2025-03-17 18:52回复 1楼 boboky 的帖子 马上就要比加油快了!
如果几部或更多台电车同时在充电,这么大电能量短时间内释放出来,边上的修个小变电站或蓄能装置。 suwa 发表于 2025-03-18 06:19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3-18 06:24 比亚迪的充电桩接了一个大号的充电宝,可以做到对每辆车兆瓦放电,所以对电网峰值功率没有要求。
gokgs 发表于 2025-03-17 19:58 这个感觉是脱裤子放屁, 哈哈
yoyo2007 发表于 2025-03-18 09:45 手机电池应该和动力电池在种类上差不多,啥时候手机快充能几分钟搞定充满?这个应该比较容易吧。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3-17 20:49 上海快充站的平均价格接近2元一度电。每天4000度电的充电量,按2元一度,一年300天有效营收来算,一年的营收就有240万人民币,30多万美元。一次性成本才10万多美元。 这以后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sprinkle 发表于 2025-03-18 10:59 一次性?你以为电池是永动机吗?这每天完全充放一次,一年就只剩80%了吧,第二年呢?第三年呢?
minqidev 发表于 2025-03-17 18:52 国内有人做了测试。甚至比蔚来换电池还要快
tailor101 发表于 2025-03-17 19:23 这个对电池安全吗?兆瓦不是闹着玩的,现在超冲(150KW)多了,电池都degrade很快
gongmaa 发表于 2025-03-18 11:20 这种新技术是怎么做到的,是电池技术变了,还是充电技术变了?中国的电车种类很多,比如普通人出行用的moped,ebikes,小电驴,老头乐,都要充电,如果能做到充电器接口或者是某种protocol/转换器标准化,不要像Apple似的,每换一个产品,就换一种接口,市场还是很巨大的,能给用户更多的方便,会让更多人愿意买电车类的产品
Rusteze 发表于 2025-03-18 11:57 用电动车淘汰的电池recycle一下做充电站,成本不高,经济上完全没有问题
Jimyen22 发表于 2025-03-18 10:20 Realme发布320W超级闪充技术,可在不到5分钟内为智能手机充满电
他这种计算就是胡说八道,没考虑电费、场地租金、税收、人员成本,而这些成本才是建充电站的大头。 真的如他所想象,能够做到每年充出去240万人民币的电,绝对cover不了10万美金的电池成本的,更何况电池一方面是会有损耗的,另外一方面10万美金只是当前最低估计,tesla提供的1900度电储能的megapack开价102万美金。 flyingforce 发表于 2025-03-18 14:31
dukenyc125 发表于 2025-03-18 12:38那马应龙要破产了,哈哈哈哈
gokgs 发表于 2025-03-18 19:23 上面大刘科普跟我想的差不多了, byd 现在忽悠的多。 严重不看好。 感觉在往邪路上走。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3-18 19:24 特斯拉的股票已经跌了一半了,恐怕还要跌。不过这主要怪Musk,得罪人太多了。
这个是忽悠? 不过感觉实施起来不容易,电线要多粗才能充电5分钟,电压安全?10个人一起充电,电站线路能承受的了? mindstorm 发表于 2025-03-18 19:44
🔥 最新回帖
包括那个 一箱油 2000 公里的, 都是忽悠阿。 可行性应该差好多。 类似广告宣传, 靠噱头。
🛋️ 沙发板凳
中国全国近千万的充电桩,又不可能拆了重装。。
马上就要比加油快了!
好像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导入
现在特斯拉从20%冲到80%都要半个小时,在车里傻等,好尴尬。
https://auto.ifeng.com/c/8ho8Ab7Pk8B
比亚迪王朝网的汉L EV和唐L EV作为首搭超级e平台技术的两款旗舰级新车,也在发布会上成为吸引众人关注的焦点。两款新车即日起正式开启预售,汉L EV预售价范围27万元-35万元;唐L预售价范围28万元-35万元,新车将在今年4月正式上市。
加油站可以变成充电站。
我的意思是,这个需要配合比亚迪的1兆瓦充电桩才能实现 但中国现在全国铺开的上千万的充电桩,都不是这个标准,未来应该也很难全面升级成1兆瓦吧?
技术是好技术,就看比亚迪如何快速落地了。。
比亚迪计划建新的充电站,有些现有的充电站也可以利用。
https://auto.ifeng.com/c/8ho8Ab7Pk8B
兆瓦闪充终端,补齐兆瓦充电生态的最后一环
超级e平台架构的兆瓦闪充对充电桩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当前社会上运营的充电桩几乎无法满足超级e平台的兆瓦闪充能力。因此,比亚迪这次还发布了自研的全球首款全液冷兆瓦闪充终端系统,其最大输出功率达到1360kW,规划将在国内各地建设超4000座兆瓦闪充站。
此外,超级e平台架构依然支持比亚迪独特的“双枪充电”技术,在没有比亚迪兆瓦闪充站的地方,也可通过双枪充电技术实现超充变闪充、快充变超充的高效充电体验。
你担心的没错, 这个快是快,但是: 为了推动兆瓦级闪充技术的普及,比亚迪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超过四千座兆瓦级闪充桩。 全国4000个,想象一下,全国4000个厕所,那么多人排队上厕所。 时间都花在排队上了,尿尿嘛当然是5分钟啦!
比亚迪感觉不太靠谱, 吹牛多。 人家雷军就比较脚踏实地。
这个技术普及应该有一定的难度, 估计对电池寿命影响也会很大。 当然, 电池要是便宜了,也不是个大事。
未来李斌更是忽悠多, 换电概念就不靠谱。
不过这是个好事, 有多好, 不好说。
怎么我的感觉正好相反。 不喜欢雷军,当然他很善于宣传。 比亚迪感觉比小米靠谱很多。
这个厉害,如果固态电池再出来,油车真得就GG了
这个对电池安全吗?兆瓦不是闹着玩的,现在超冲(150KW)多了,电池都degrade很快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燃油车在国内肯定会被淘汰,就这几年的事情。
比亚迪发展方向有问题, 他家不是搞纯电, 主要是混动插混, 什么都自己搞, 什么都不精, 有可能搞成 intel.
我非常看好小米, 可以中国公司股票有中国公司普遍的问题。
固体电池也是猴年马月。
充电桩带储能电池的
现在的动力电池的放电能力都很强
没怎么follow国内电车发展,就想问一句,现在的电车在东北能过冬吗?
不用想了,在东北那一块燃油车也会被新能源车淘汰的。
这是正解!充电站利用晚上给自己的储能电池充电,白天再双管齐下给汽车充电。这就好比加油站不可能花钱把输油管通到自己家,要建一个巨大的地下油库来缓冲油进出速度的不对等。
小米汽车的大部分产业链供应商就是比亚迪。 比亚迪是做平台的。什么都很厉害。 目前只比华为差点。 不过华为自己不负责生产线
这个感觉是脱裤子放屁, 哈哈
是充满吗?
我反正对比亚迪比较负面, 2000公里一箱油, 自动驾驶全部开放之类的, 基本忽悠的多。
我还要继续等以后电池再突破了续航瓶颈后再加上这充电突破就买电车了。现在继续油车估计再有个5-10年
比亚迪这样做也是居心不良,它是做电池起家的,这样做电池需求量要多一倍以上。
最近比亚迪的股票涨了100%。
早上看了一句,这个充电得1000A一个充电头,电网根本撑不住,快充本身得配储能装置,先把电网的电储存下来,这样的话就不能做到24小时充电了,而且设备本身复杂度又高,最后很大可能就是个噱头了。
至于想象说晚上给充电站充电,白天给车充,可以简单算下得需要多大的电池,一辆车就得70度电,即使10分钟一辆车,白天60辆车,就算一半的电是从电池出来,也得存2000度电,这个成本可是不得了,存一度电的电池成本超过50刀,这一个充电头的电池成本就得超10w美金。
小红书一片唱衰声,都说这个配置和价格尴尬,不知道为啥
Wow wow wow! 油车终于可以啦!
会有危险么?
看国内评论就是BYD价格超过20万的车卖的不好,而且这2车定位不清晰,家用车一味堆砌马力,但是底盘拉跨,不像小米一看就是纯性能取向,而且跑圈真的也厉害。所以不看好。
Use some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not just believe what you read.
上海快充站的平均价格接近2元一度电。每天4000度电的充电量,按2元一度,一年300天有效营收来算,一年的营收就有240万人民币,30多万美元。一次性成本才10万多美元。
这以后会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因为要彻底把丰田大众等合资品牌干趴下了
小红书就是这样的,还瞧不起deepseek
小红书都在推deepseek,你平时喜欢看什么它就退什么
你眼光不行。小米就一垃圾。
别 ,,, 在华人版一定要赞!
呵呵,可不见得。三五年以后电车可能会有电瓶车的待遇,不能进停车楼,尤其不能进地下车库。
谁说的,一箱油 2000 公里有啥不对?就是真的!
垃圾倒是不至于。小米的造车团队最早是从吉利挖过去的,吉利水平不低。开始假意要合作造车,等摸清情况,直接把整个团队挖走,把吉利气得不行。
但是汽车要做好,底盘等技术细节需要大量测试和用户反馈不断改进。所以我预计小米会跟其他新势力类似,电气化智能化先进,技术指标也先进,但驾驶和乘坐感受以及各种细节会比传统车企差点。
是。 能这么快充满,电车就更方便了。
基本安全。国内新能源车用LFP电池,不象美国这边用三元锂电池。
其实本来特斯拉的车有些型号本来用国产LFP电池的,贸易战开打后又改回用三元锂电池了。
坚持不买电车的这是最大的考虑因素。 如果这个推广了,电车销量会上一个台阶吧
比亚迪的充电桩接了一个大号的充电宝,可以做到对每辆车兆瓦放电,所以对电网峰值功率没有要求。
假设一排十个充电桩,一个充电宝电量可给10辆电车快充,充电宝电量用完了自己也要充电,新来的电车也要充电,全压在电网上。可以加大充电宝容量,这费用维修费用就上去了,最后还是离不开电网。
夜电便宜,你裤子脱早了
Realme发布320W超级闪充技术,可在不到5分钟内为智能手机充满电
一次性?你以为电池是永动机吗?这每天完全充放一次,一年就只剩80%了吧,第二年呢?第三年呢?
是不是内部分流进行多块小电池并行充电?
你想啥呢,你以为别人会那么萎缩,赚够了钱还舍不得换电池。
所以 蔚来 是要完蛋了?
现在lifepo4电池是5000到10000次充放电,到80%capacity.
这是个革命!
我看见有好一些报告一些特斯拉车主住apartment,一直用超充
没有发现明显的超过其他在家充电车的degradation
特斯拉不是保证8年,10万迈 以后80%的capacity吗,不管你用不用超冲。
这种新技术是怎么做到的,是电池技术变了,还是充电技术变了?中国的电车种类很多,比如普通人出行用的moped,ebikes,小电驴,老头乐,都要充电,如果能做到充电器接口或者是某种protocol/转换器标准化,不要像Apple似的,每换一个产品,就换一种接口,市场还是很巨大的,能给用户更多的方便,会让更多人愿意买电车类的产品
感觉都有
但主要是电池技术提高了,电池管理系统也该有一定贡献。
换电池整个过程也要很久的,起码3,4年前是这样,这样充电站就很昂贵效率也低。这个闪充看样子是需要重新布桩?
用电动车淘汰的电池recycle一下做充电站,成本不高,经济上完全没有问题
还是老兄你胆儿大,敢用废旧电池搭一个超级系统。成本是不高,可靠性安全性怎么办?
拆旧电池成本很高,还会有维护的难题。
你是在质疑土共的基建能力么。。。
基站从2G 3G 4G 5G不都是这一路升级过来的吗
他这种计算就是胡说八道,没考虑电费、场地租金、税收、人员成本,而这些成本才是建充电站的大头。
真的如他所想象,能够做到每年充出去240万人民币的电,绝对cover不了10万美金的电池成本的,更何况电池一方面是会有损耗的,另外一方面10万美金只是当前最低估计,tesla提供的1900度电储能的megapack开价102万美金。
这种技术推广的难度在什么地方? 电流太大?过热,还是其它方面。
LOL,你至于这么激动吗,关键在于你不能只看成本不看收入。
对储能充电站来说,电池成本是很小的一部分。其他层主也说了,现在国内的电池充放寿命至少在5000次以上,如果每天充放一次,哪需要每年换电池。
系统提示:若遇到视频无法播放请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embed/b55_OnyPOX8
特斯拉的股票已经跌了一半了,恐怕还要跌。不过这主要怪Musk,得罪人太多了。
这个是忽悠? 不过感觉实施起来不容易,电线要多粗才能充电5分钟,电压安全?10个人一起充电,电站线路能承受的了?
MUSK早就志不在此。这点钱太有限了。
有实测的视频,实际上还好,和特斯拉的充电线差不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ILyH9DJ-s&t=1s
电站线路不用担心,最大充电功率主要是由储能电池来提供的。有分析说,比亚迪储能充电站最大的优势就是比其它快充站便宜。如果电站线路的平均功率已经够用了,就不需要扩容了。这样的话,有很多地点比亚迪可以设充电站,别人却很难。
比亚迪这样搞,会碾压特斯拉在国内的充电网络。
这就是中美的差距,美国公司的发布会,可能是个概念,还是个PPT,并不会马上到你手里。
国内现在,小米比亚迪,是开完发布会就可以线下买线下用
当有的人还在想是不是概念的时候,国内的人已经买好车子开始去测试了
包括那个 一箱油 2000 公里的, 都是忽悠阿。 可行性应该差好多。 类似广告宣传, 靠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