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you 发表于 2025-03-15 21:43 文本越多越准确。贴主的主贴,你只贴第一二段去检测也是mostly AI
pwwq 发表于 2025-03-15 08:38 哈 是,这些指点江山的,在你家孩子面前不值得一提 这种学中文的讨论帖子,乐此不疲的 来回讨论 正说明 和多 华人家长 完全缺少 基本常识,整天想当然, 这么 渴望孩子学中文,还有和国内孩子比中文,为啥不直接 回国就好了, 完全不考虑 基本常识
lynnwan 发表于 2025-03-15 00:07 早学这个没用。小时候追得紧,基础打得挺好的,这几年没咋管,已经退步很多了。太费时间费家长了!
Mochi诺尔 发表于 2025-03-15 18:29 不是不相信二代不能说好中文,而是你从第一条回帖里的文字就戾气很重,随时准备好怼人。感觉这边土生土长的孩子不会有这种国内烙印如此明显的特征。有可能你是很小的时候跟家长过来的,像加拿大那个刘思慕一样,中文很溜比生在这边的容易一些。
m口罩sk 发表于 2025-03-15 22:58 学个中文也能给她们创造鄙视链的机会,服了这些人!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5-03-15 22:34 不是主贴,是你家孩子写的作文一二段,也不算短了
thewhere 发表于 2025-03-15 23:52回复 105楼 puyou 的帖子 台湾的书是简体还是繁体?
redot 发表于 2025-03-15 00:21 我家老大就是跟三楼一样,小时候抓得紧,基础大的好,三年级考hsk4几乎满分。可是后面大了有主意了不上几年就忘光了。 老二吸取教训,早早地引入中国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保持兴趣,现在沉迷于修仙小说不能自拔,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5-03-15 23:59 看过台湾孩子的用的中文课本,繁体
thewhere 发表于 2025-03-15 00:01 最近这一段时间论坛上很多海华二代学中文的帖子。感觉随着AI大潮的兴起,大家都意识到了中国已经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学好汉语对我们这些海华的子女的未来至关重要。趁着这个热潮,我也发了一篇用听写代替阅读学中文的帖子,以我女儿为例子讲述我们家学中文的办法,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 我觉得有不同的观点挺好的,论坛就是大家各抒己见。这里,我也根据我家孩子的经历,以及我认识和了解的其他孩子的学习历程和中文水平,总结出ABC学中文四个要:要早,要逼,要现实,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好了这四点,事半功倍,孩子成年后去中国,听说没问题,读写至少不是文盲,可以在中国先上学然后工作,甚至可以直接工作;如果做不好这四点,就往往事倍功半,学了十几年中文,去中国还是一个如假包换的老外。 第一条,要早。这个最没有争议。孩子小,就是学语言的大好时机,越早记忆力就越好。更重要的是,中文是一门外语,而且和英语在中国不同,中文不是美国教育体系中必修的外语,所以在孩子K-12教育历程中,分给中文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再加上还有课外活动,还要拼体育,年纪越高就越没有时间学中文。所以一定要早动手。从孩子0岁开始就说中文,看中文电视,给他/她读中文故事(就是在家用中文,这一般都没有问题),从三岁,最晚五岁开始就要认字。认字的时间越晚,中文就越不可能赶上。 第二条,要逼。这涉及到一个问题: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好逸恶劳,天天不想干活,只想吃香喝辣到处爽。而学习则要求学生不能玩乐,坐在书桌前强迫记忆一些当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用的东西。所以,学习就是反人性的,没有哪个孩子会天生爱学习(不管是学中文英语数学物理还是化学)。在学校学习,有奖惩制度,考不好拿了零分脸上无光,所以孩子还知道作业要做,课本要读。学中文没有这样的奖惩制度(中文学校的考试和美国学校的中文课的考试都太简单,作为对ABC的要求是不合适的),加上中文难,所以孩子,特别是年纪小的孩子,往往就没有动力学,总是想着敷衍了事。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介入,必要的时候要用惩处手段,保证每周中文学习时间和质量。 以我女儿为例。我在听写代替阅读学中文的帖子中,说过我女儿比较乖,愿意配合我学习。很多家长就觉得,乖孩子是学好中文的必要条件。其实,我女儿小的时候,在我开始用听写汉字的办法教她学中文时,是非常抗拒的。因为她觉得以前学中文轻松愉快,怎么现在用这么无趣的方法,所以一开始,她就给我磨洋工,或者故意写错字,为此我和她经常吵架,有时候甚至要把她关naughty corner,甚至打她屁股。但不管怎么样,我都坚持每周该听写的内容一定要听写完,她才能够休息睡觉。她胳膊拗不过大腿,就这样被我拖着往前学,一年多之后效果出来了,她在中文学校遥遥领先,还跳了一级。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中文学校的作业,对于我女儿来说都是易如反掌,要比她同学少花2,3个小时,把听写多花的时间给offset了。这时候我女儿也认识到听写的意义,也就不再那么抗拒了。 当然,有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可能更难管,我建议家长一方面不能放弃原则,另一方面也要由易到难。以听写来说,一开始孩子肯定觉得boring,那就一周就听写1个小时(好在一开始字也简单也少,一个小时也够了),然后随着年纪逐渐加码。同时也不用放在一天搞,可以分成两天,三天,这样每天的量都不是很大。我的经验是,一周要保证四个小时学中文。在孩子小的时候,这四个小时一部分用于听写,一部分用于上中文学校,后来就慢慢全部用于听写。少于四个小时,对学中文是不够的。这条底线家长一定要守住。 第三条,要现实。海华ABC没有中文环境,中文水平不可能比得上国内的孩子。版上有网友说自己孩子十岁就会认3000个字,可以读非常深奥,满页密密麻麻汉字的中文书,甚至史记那样的古文。说实话,我是非常怀疑的。有人说我不相信有天才。我相信数学,科学这些科目是存在天才的,因为那需要一点就通的灵犀,中文是文,需要的是强化记忆,反复记忆。没有中文环境,到哪里去强化记忆?说真的,我这没有见过哪个ABC,从没有在中国读过书,高中毕业能够认识3000个汉字的(不是说学过3000个汉字,是要都认识,学过不认识的汉字不能算)。如果网友非说有,最好能举出切实的例子,比如像我一样show出孩子的中文作文。 那么什么是比较现实的海华子女的中文水平要求?我觉得就是脱盲。在中国,脱盲的标准是1500个汉字,如果这边长大的ABC高中毕业能够扎扎实实认识1500个汉字,就脱盲了,去中国就可以生存下来了。当然,在中国1500个汉字是不够的,但孩子又不是傻瓜,在中国有了语言环境,汉字的基础也扎实,学起来是很快的,毕竟汉字偏旁部首就那么些,秀才认字认半边么。 如果还想比1500个汉字的要求更高,不是说不可以达到,而是需要的时间精力超过在海外的ABC能够承受的范围,追求起来得不偿失,最后恐怕也坚持不下来。 最后一条,方法要对。这一点,我和很多网友的观点不同。很多网友主张海量阅读。但是,在没有中文环境的海外,这是注定是一条艰苦而收益有限的路。阅读需要大量的识字,字都不认识,怎么读下去?有人说靠阅读来识字,但问题是,第一,只靠眼睛看,根本记不住;第二,中文文章对汉字的覆盖不是平均的,有的字重复多次,有的字则不出现。而且文章和文章都不同。这样一来,给孩子复习以前学过的字造成巨大的麻烦,因为无法保证在新文章中以前的字一定会出现;第三,海量阅读,意味着一定是默读,因为读出声来喉咙受不了。但如果默读,汉字读音慢慢就会忘掉。所以,海量阅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大量的字被遗忘或者记混,最后读不下去了。 既然海量阅读太困难,学中文最好就盯住一套教材,把教材里面的课文搞熟搞通,就已经足够好了。国内部编版的中文教材,比较完整全面,从易到难编排得比较好,唯一的问题就是进度会比较快。如果感觉比较吃力,可以用暨南大学的教材,当然深度可能不如部编版,但是也很全面,对于华人孩子足够了。 使用教材,光靠一次性地做课后练习不够,因为过去学的字无法全部覆盖,很容易遗忘。而且有些高年级课本的练习对于ABC来说太难。所以,我并不给女儿布置中文学校之外的中文作业(我们后期甚至都没有上中文学校了),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认字上。好在现代汉语是口语和书面语高度一致的语言,这就意味着,如果孩子听说没有问题,字会认,阅读就不会有很大的障碍。识字是阅读前提,而不是反过来。而如果想要识字,光看是不够的,一定要写,否则记不住。光抄写也不够,因为抄写意味着无法训练记忆字的读音,而且抄写孩子容易敷衍走过场,所以必须听写。听写是调动孩子的听力,视觉和肌肉记忆的协同训练模式,对于识字来说效果最好。 听写1500个汉字是个大的工程,需要大量时间,很多家长望而却步。但听写不是一次听写完,只是要坚持下去,哪怕慢一点也没有关系。如果中文一周学习4个小时,哪怕一分钟听写一个字,也可以听写最少240字,两个月就可以轮一次,一年每个字可以复习最少6次,这样就够了。我女儿就是这样学出来的,而且她现在也只是在温习以前的汉字没有继续大量学新的,所以所有的汉字已经形成肌肉记忆,这比海量阅读有效率多了。还有就是听写以前是需要家长的大量投入,很多家长没有那么多时间。这也是我当时纠结的地方:光给孩子补习中文一个星期就要花4-5个小时,值得吗?好在我当时坚持下来了。后来在谷歌商店上下载了Chinese Dictation然孩子自己听写,听写完了之后把结果报告直接发给我,我这4-5个小时的时间就省掉了,一下子就轻松了很多。所以,如果现在还有家长说没有时间给孩子听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错误的借口。此外,让孩子听写汉字并不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汉字书法家,而是为了让孩子把字牢牢记住不要忘了或者搞混,换句话说是为了认识字,所以我给女儿听写的时候并不很在意正确率,甚至选用允许倒笔连笔的识别模式,只要字写得差不多像就可以,所以对于孩子来讲,在手机上听写,可能比纸笔听写还相对轻松一些。 虽然家长端的问题解决了,但孩子那端可能还是有问题:第一是孩子不自觉,乘家长不注意玩游戏上网。这个时候家长最好就在旁边,家长做自己的事情,但能够听到孩子听写报词的声音;第二是有些字可能太难,孩子不会写。这也没关系,家长可以选择孩子需要听写哪一册书的哪一课,然后让孩子不会写的字就抄,多抄几遍。在手机听写软件上抄效果比默抄好得多,因为会有字词的读音,更有利于记忆。 我觉得,大家能够出国,都应该是高智商人群,所以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学中文不是学不好,而是没有抓住窍门。我相信,只要坚持这四要,大家孩子的中文一定可以突飞猛进,可以在未来为自己找到更广阔的发展道路,的AI世界中驾驭自如甚至大显身手。
thewhere 发表于 2025-03-16 01:46 回复 112楼 rubysiam 的帖子 如果你的孩子用的是暨南大学中文教材,或者是部编版教材,APP里面应该是自带所有的生字。 你打开Chinese dictation应用,select books选择暨南大学修订版,或者人教部编版语文,book range就是要听写的课本,暨南大学的课本可以输入1,2,3,或者1 3 8(英文逗号或者空格隔开)或者1-7这样的,部编版输入一上,二下这样的,部编版不能输入范围,所以要听写几册,只能一上,一下,中间用逗号(英文逗号)或者空格隔开。lesson输入也是类似。part的输入是听写哪一部分,暨南大学课本有大课文,算part 1,小课文,算part 2,还有大课文中的没有在生字表中的生字,算part 3,小课文中没有在生字表中的生字,算part 4。所以如果只是要听写生字表中的生字,就输入1 2,或者1-2。部编版只有需要写的生字,所以这一part可以不输入。 如果孩子需要听写的内容不是固定哪一本书或者哪一套教材,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点击pick chars,然后输入孩子要听写的字。这里有三个char sets,可以输入在任何一个char set的输入框中,然后保存回到主界面,然后在Please select books or picked set中,选择要听写的char set,就可以听写想要的字。但要注意,听写这些字的时候,听写时报的词,都是使用软件内置的暨南大学或者部编版教材中的语音文件。如果孩子需要报的听写词汇不同,这种办法可能不合适。比如,“大”这个字,假如暨南大学的听写报词是”大小的大“,部编版听写报词是”伟大的大“,那么用这种办法,就会报”大,大小的大;大,伟大“,但如果您的孩子学”大“字时,学的相关词汇是“大字报”,听写报词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困惑。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要用第二种办法,也就是定义听写脚本。你可以首先在电脑上用文本编辑器写一个听写脚本,保存成txt文件。听写脚步的格式帮助中有,就是向下面的这种格式: books-我的语文教材 book-1 lesson-1 lesson-2 part-写字 一:一二三 二:二三四 三:三四五 上:上楼;上面 book-2 lesson-1 part-写字 口:说话吃饭要用口 耳:耳朵 目:指眼睛 手:手和脚[en]hand 。甚至还可以在听写时报英文解释(需要在setting中选English才能既报中文,也报英文,如果是Mandarin,就只报中文),比如上面的例子中的手。然后保存,然后用手机连上电脑,把txt文件拷贝到手机的Download文件夹中。当然做这件事可能需要点技术,不行的话可以把你的听写脚本用email作为附件发出去,然后手机上打开email,下载附件,这样也可以把电脑上的文件传到手机上。然后打开应用,点击Define Script,然后点击ADD按钮,选择load existing,这样会打开手机上的文件管理器,然后就可以把自己定义的听写脚本装入了。装入后重启应用,在主界面中应该可以看到自己生成的语文听写脚本了,也可以像部编版和暨南大学教材一样选择哪一册哪一部分听写。 注意一点就是听写的时候,软件是根据你的听写文本自动生成语音,所以第一,手机一定要装中文文本语音引擎(如果听写时还要报英语解释,就需要英文文本语音引擎)。文本语音引擎是android自带的,但注意可能你得在系统Setting中安装中文文本语音引擎;第二,文本语音引擎生成语音有时延,所以第一次听写时,可能不会报你的文本词汇,可能还是报部编版或者暨南大学的听写词汇。不过第二次听写时,就应该会报你的文本词汇了。如果你想第一次听写就报你定义的听写词汇,可以在导入时点击create sound files,让它导入时就生成语音。不过这可能会很花时间,取决于你听写脚本大小。可能要几分钟到几个小时。 这个应用我用了很长时间了,感觉还算顺手,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thyx 发表于 2025-03-15 15:04 谷爱凌说话发音很准,但有时候明显是在用中文说英文句子 比如,"什么也不能停我(对滑雪的热爱)" 她还挺经常这样说话的,很多生硬的地方,所以一听就听出来她不是中国长大的 但那些台湾ABC一点都听不出来,口若悬河,没有破绽
shenandoah1 发表于 2025-03-16 05:05 会不会是你没听出来?换台湾人来听,也许就不一样? 要我听两个广东人滔滔不绝地说话,我是听不出来谁是广州的,谁是顺德的,哈哈。
台湾国语有什么不懂的 有的人不但当上主持人,还得了金钟奖,说明台湾人也觉得不错吧 thyx 发表于 2025-03-16 05:09
thewhere 发表于 2025-03-18 04:19回复 126楼 Landuo83 的帖子 可能在国内念过几年小学,这样就大不一样。
keetkeety 发表于 2025-03-15 01:02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送小孩回国小学读几年,6-8岁这样,既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语文都能学,回来之后英语还能是native speaker,不会有口音
不是主贴,是你家孩子写的作文一二段,也不算短了
全华人网喜欢出来指点江山的,你要排第二,就没人敢排第一。家长们交流心得,你家孩子英文钢琴差,就少发言,你和这位HIV两位在这里不要惹人讨厌而不自知。
早学还是挺好的,我娃晚了一点,让她跟学前班小孩一个班学中文的时候她死活不去啊,我花了更大的成本请了私教补上去了,跟年纪匹配了才肯继续。
学个中文也能给她们创造鄙视链的机会,服了这些人!
你甚至不知道这些发“鄙视”贴的是什么人,没准是监狱里的改造犯干活呢。
网上对于不合逻辑的事情 不用太认真。
我娃写这些的时候ai还没出来呢。有大概一年的时间很喜欢写故事。最后一个西红柿侦探的故事是看了台湾一套童书故事奇想树里的用点心学校,模仿写的水果侦探。前面几个也是受了当时她读的一些书或者看的电视剧的启发,具体是啥不太记得了。
台湾的书是简体还是繁体?
那大概是AI检测器误检了
看过台湾孩子的用的中文课本,繁体
求推荐适合小朋友的电视节目
是国内引进的简体版。有些是带拼音的,有些不带
国内引进的书会出简体版,我们还看过一套台湾的桥梁书叫阅读123,也不错
我想问楼主:
1. 只听写汉字还是听写课文?如果听写汉字,哪里找所有的孩子学过的汉字? 2.如何把想让孩子听写的内容导入到dictation app?
楼主家孩子多大了?时间不会被课文活动和学校的学习挤没吗?
我觉得对我家娃来说,大声阅读课文是有帮助的。我觉得孩子如果能背课文最好。我家娃缺乏中文环境,我的诉求就是娃口语可以说得流利些。
如果你的孩子用的是暨南大学中文教材,或者是部编版教材,APP里面应该是自带所有的生字。
你打开Chinese dictation应用,select books选择暨南大学修订版,或者人教部编版语文,book range就是要听写的课本,暨南大学的课本可以输入1,2,3,或者1 3 8(英文逗号或者空格隔开)或者1-7这样的,部编版输入一上,二下这样的,部编版不能输入范围,所以要听写几册,只能一上,一下,中间用逗号(英文逗号)或者空格隔开。lesson输入也是类似。part的输入是听写哪一部分,暨南大学课本有大课文,算part 1,小课文,算part 2,还有大课文中的没有在生字表中的生字,算part 3,小课文中没有在生字表中的生字,算part 4。所以如果只是要听写生字表中的生字,就输入1 2,或者1-2。部编版只有需要写的生字,所以这一part可以不输入。
如果孩子需要听写的内容不是固定哪一本书或者哪一套教材,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点击pick chars,然后输入孩子要听写的字。这里有三个char sets,可以输入在任何一个char set的输入框中,然后保存回到主界面,然后在Please select books or picked set中,选择要听写的char set,就可以听写想要的字。但要注意,听写这些字的时候,听写时报的词,都是使用软件内置的暨南大学或者部编版教材中的语音文件。如果孩子需要报的听写词汇不同,这种办法可能不合适。比如,“大”这个字,假如暨南大学的听写报词是”大小的大“,部编版听写报词是”伟大的大“,那么用这种办法,就会报”大,大小的大;大,伟大“,但如果您的孩子学”大“字时,学的相关词汇是“大字报”,听写报词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困惑。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要用第二种办法,也就是定义听写脚本。你可以首先在电脑上用文本编辑器写一个听写脚本,保存成txt文件。听写脚步的格式帮助中有,就是向下面的这种格式: books-我的语文教材 book-1 lesson-1 lesson-2 part-写字 一:一二三 二:二三四 三:三四五 上:上楼;上面 book-2 lesson-1 part-写字 口:说话吃饭要用口 耳:耳朵 目:指眼睛 手:手和脚[en]hand 。甚至还可以在听写时报英文解释(需要在setting中选English才能既报中文,也报英文,如果是Mandarin,就只报中文),比如上面的例子中的手。然后保存,然后用手机连上电脑,把txt文件拷贝到手机的Download文件夹中。当然做这件事可能需要点技术,不行的话可以把你的听写脚本用email作为附件发出去,然后手机上打开email,下载附件,这样也可以把电脑上的文件传到手机上。然后打开应用,点击Define Script,然后点击ADD按钮,选择load existing,这样会打开手机上的文件管理器,然后就可以把自己定义的听写脚本装入了。装入后重启应用,在主界面中应该可以看到自己生成的语文听写脚本了,也可以像部编版和暨南大学教材一样选择哪一册哪一部分听写。 注意一点就是听写的时候,软件是根据你的听写文本自动生成语音,所以第一,手机一定要装中文文本语音引擎(如果听写时还要报英语解释,就需要英文文本语音引擎)。文本语音引擎是android自带的,但注意可能你得在系统Setting中安装中文文本语音引擎;第二,文本语音引擎生成语音有时延,所以第一次听写时,可能不会报你的文本词汇,可能还是报部编版或者暨南大学的听写词汇。不过第二次听写时,就应该会报你的文本词汇了。如果你想第一次听写就报你定义的听写词汇,可以在导入时点击create sound files,让它导入时就生成语音。不过这可能会很花时间,取决于你听写脚本大小。可能要几分钟到几个小时。
这个应用我用了很长时间了,感觉还算顺手,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对 必须在那个语言环境中。
谢谢楼主花时间分享大量信息。我家孩子的中文学校使用暨南大学的教科书。
我之所以追问是因为我家娃好好做作业,但是假期3个月不看就会把上学期学的很多生字忘了。
Ta不怎么喜欢中文阅读,但是喜欢朗读课文。我估计得把前面几年的教科书拿出来,没事就陪娃朗读朗读。
会不会是你没听出来?换台湾人来听,也许就不一样?
要我听两个广东人滔滔不绝地说话,我是听不出来谁是广州的,谁是顺德的,哈哈。
台湾国语有什么不懂的
有的人不但当上主持人,还得了金钟奖,说明台湾人也觉得不错吧
台湾国语和广东话都能听懂,但对方说的是不是地道就不敢说了。但台南口音肯定能听出来,哈哈,以前有个朋友是台南来的。
好东西就要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说得好
太晚了学中文记不住
这样说就不好了。
这个太偏颇了,我家女儿ABC初一识字量和我差不多,中文版三体金庸都能看懂,认多少字早就不测了,但是我见到过比我家女儿厉害很多的abc。加州中国人多重视中文,这边我女儿这水平的多的是。
兴趣的确很重要。不过,低年级小朋友什么也不懂,而且中文的用处也不是马上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还是要逼没错
是不是在国内念过书?
说得好
可能在国内念过几年小学,这样就大不一样。
说得对,明显是中文是母语。
我家俩娃都可以读金庸,四年级测的识字量2800,之后就不纠结识字量的问题了。没在国内读过书,双职工也就放假的时候能回去几周,疫情期间四年都没有回去过。
应该说有用才能长久。 大家觉得自己上班快乐吗?但还不是天天上班,不敢迟到早退
你孩子还是很强的。
这我赞同,语言环境太重要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个条件,小孩小,如果要回国,是牵动整个家庭的大事
是这样,中文其实语法简单,老外去中国两年中文倍溜
汉字会难一些,不过如果接受正规小学教育几年,也问题不大。
不过全家回国也不容易啊。
学中文是为了自己的未来,无关鄙视
中国以后的发展潜力无限,学中文比学任何其他语言都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