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做朋友 的小贴士 - 3/14 更新-关于学习中文的想法

t
threecolors
楼主 (北美华人网)

  我在另外一个关于职业小贴士的帖子里有人问我的育儿的经验。 我想重新开一个帖子来讨论。 我有三个孩子,老大19岁,老而17岁,老三 13岁。   我的孩子不管从世俗的角度来判断,比如学习成绩和所去的大学,或者从我自己的标准,(我的标准以后会讨论),都是非常让我自豪的存在。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的朋友圈基本都是妈妈们。见过了各种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 我想把我这些年的经验教育经验教训写下来, 给新妈妈们一些参考,更重要的是我也想把我这些经历记录下来,给自己留一个纪念。   我在职业小贴士里花了很多时间讨论人生目标 (life goal) 以及驱动力motivation。我在这里就不重复了,但是我想强调的是, 做所有事情,包括养孩子,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自己,孩子还有别人的motivation, 这样才能做决定和判断事情的时候,可以更有效地去做出策略,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清除一些不必要的noise。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养孩子的目标。   我可以想到的是以下两种目标  第一,养儿防老。 第二,培养一个健康成功幸福,独立的孩子。    首先我们来讨论养儿防老。 你的孩子需要需要做到以下的几点,你才能够Count on them, 在你需要的时候他有能力去养你的老 经济独立和事业独立, 有足够的经济条来养你 有爱心。 思想独立,不受他的另一半的影响。如果另一半不想养你的话 精神健康。 他才可以在你老的时候成为你的精神支柱。   这样看来是不是跟我们上面讨论两个目标是不是重合了? 其实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希望有一个健康幸福的孩子的。      现在我来讨论一下我培养孩子的优先级。 以下是我在大人和孩子有限的时间里,会以以下的优先级来培养孩子   第一,有独立的生活习惯。 指的是他可以自己做自己绝大部分的事情, 不需要别人的帮忙和提醒。  第二,独立的思想和健康的人生观。 可以达到精神层次的自由,不会人云亦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 具体的思想和人生观是会不停变化的。 具体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内容。 有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 第三积极的生活态度。就是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种向上并不是大部分妈妈想要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向上。 这里的向上是指不管在某一方面都希望今天会比前一天更好的一种生活态度。  第四。 可以自由并且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有健康的EQ。 也就是情商。 第五 可以维护健康的朋友圈儿。  第六,academic success。 第七 sports, language 和乐器。 其实我并没有觉得这个Important enough放在这里,可是我看到这个论坛里有很多人都讨论关于中文的学习,我想继此借此来讨论一下我的看法。    我会更新很慢。会在主题标准一下。

s
smilingapple
很棒的观点
t
threecolors
我家孩子学中文的经验教训。   我家老大是按照书上养的,她小的时候每个月份可以做到什么技能, 我几乎每个星期都在比较和记录。 所以在他五岁的时候,当地(Connecticut)中文学校可以接收的时候就马上注册了中文课程。当地的中文学校老师都很负责任。每个星期听写布置作业,如果课堂听写错了,下课会被老师留下来单独辅导。所有的家长也很精心尽力。   当时老二还小,老三也出生了。 我工作当时也非常忙,是从analyst升职到manager的关键时刻。 当时除了必须要做的事情,感觉我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帮老大学中文的事情上。 这也是我所有事情中最让我痛苦的事。我家老大还算听话,但是她对中文书写的笔画总是记不清楚,或者顺序不对。我为数不多的吼孩子的几次经历都发生在那个时候。 而现在14年以后回想过去我当年为什么这么做,我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因为别人都在做,所以我也做了。现在看来我当时并没有很清楚的知道我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从而需要付出多少相应的努力,感觉我们浪费了很多宝贵的亲子时光。   所有我想讨论一下学中文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个,有些人认为学中文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请你认真的想一下你周围的人有多少个是因为有中文给职业加分的?请问你会中文,你的中文对你的工作的帮助有多大?我所知道的只有中文老师和中文翻译,还有一些从中国进口的采购。大部分都是相对低level的职位,用到中文。而在其他专业方面,即使可以用中文交流,对方的英文也足够好了,可以顺利交流。 我工作中需要和来自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日本,包括中国 的人交流,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已经足够用了。不会说其他语言, 从来没有成为我工作前进的一个障碍。会中文也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优势。 即使有机会去这些国家旅游,也许会当地的语言,会有一些帮助,但是现在借助google translate, 我没有发现有多困难。    第二。 我们觉得学习中文会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的文化背景,让孩子们知道从哪里来。从而产生文化自豪感。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但是通过学习中文来达到这个目的我不觉得是最好的手段。 尤其传统的听写默写背课文的方法。这种办法把一个丰富悠久的历史转换成了刻板烦人的反复记忆的过程。 就像你想学希腊历史和文化,你不需要去懂希腊语,反而你要去看他的历史,他的故事,去当地看他的建筑,吃他的食物,这才是一个了解一个文化的最好方法。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知道很多孩子,包括我的孩子,都被这种反复的刻板的方法抹杀了学习的兴趣。反而是舍本逐末了。    我还听有人讲说学习中文是为了可以跟grandma grandpa交流。 但其实我想问一下。 你最近一次跟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交流是什么时候?你说了哪些交心的话了吗? 甚至我还可以问你上一次你和你父母的交心是什么时候? 你孩子现在用不管用什么语言,跟他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交流的机会有多少? 所以让孩子去用一个不常用的语言和一个不常见人的交流,是你假想的场景还是现实的需要。即使是现实的需要,我们需要化多少时间进去满足这个需要 也是我们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 我现在的办法是把孩子和外公外婆放在一个微信群里。 因为都是打字,他们可以翻译成英文或者中文。大部分都是语音, 双方能够交流一些基本的问候。 也经常也相互会发一些照片,去保持这个联系。 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我在两面互相传话。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发红包环节,虽然红包都进入到我微信钱包里了?我再给他们美金。 和我爸爸妈妈交流的责任和义务是在我的身上,不在我的孩子们身上。所以我基本每天都给我爸妈打电话,汇报孩子的点点滴滴进步   我认为之所以大家非常重视学中文是有两个两个基本的原因 一个就是学中文是在Chinese community里被overrated,因为以上讨论的原因。但是被overrated, 主要原因是中文是我们家长优于孩子的不容置疑的强项。 我么很容易指导,指挥和push, 是中国家长在所有方面最容易控制的。 所以我们就抓住不放,反而会忽视了其他更重要的孩子们的品质的发展,比如独立性 比如心理健康。   也许你会想知道我的孩子的中文怎么样了? 我家老大大概到了她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儿子也上中文学校了,那那时候我们搬到了迈阿密。迈阿密的中文的学校比起来康州组织的并不是很正规。 孩子去到学校大部分时间都在玩儿。 即使这样仍然很多家长都送去,我觉得更重要的只是妈妈们去social和聊天。 很快我觉得这样非常浪费我和孩子们的时间,所以我决定自己来教。 我那时候是参考的是马丽萍的教材,但是主要focus在认字造句和讲故事, 也就是在读和说方面。 那段时光是我们学中文的journey里最高兴的时光。 比如有一天。 我们会brainstorm 所以可以用手做的动作的中文,并且做出来,比如拧,扭,丢,扔,掐,拉之类的。 现在我还能想起那时候我们四个人(三个孩子和我)嘻嘻哈哈又打又闹的学中文。 还有的时候我们会讲所有用脚做的动作,身体的器官,植物,动物。 而且我们主要强调于造句和讲故事。我的两个大的孩子为了比另一个更别出心裁,总是能想出很有意思的句子。 这样我们孩子中文到现在说的都还不错。 我个人认为这段时间是对孩子语言的最有增长的时光。   再后来,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我需要搬到另外一个城市, 需要提前去另外一城市买房子找学校,那时候有几个月和孩子们不在一起, 所以中文课就停了。 我想Keep up the 学语言的momentum,所以在网上给他们找到了一个native Spanish speaker的tutor教他们学西班牙语。 我本来期望他可以像我一样寓教于乐。我当时美好的理想是孩子可以流利的用英文中文和西班牙语,这样他们就可以和几乎一大半的世界上的人来交流了。 和这个tutor 孩子们学了大概两年左右, 说觉得并没有增长空间了,孩子们也有其他兴趣爱好花时间,我们也就停了。 我们后来又去过几个西班牙国家旅。 他们可以磕磕巴巴勉强的交流一些基本的要求, menu能够看懂一点点, 但大部分还是依靠Google Translate。 我三个孩子现在可以做基本的中文语言的交流。 读不了多少。 可以用拼音打字,但是还经常选错字。但用现在的app,可以把说的话自动打出来,也可以用语音把中文读出来。    总之,现在看来我并没有觉得中文有多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对自己文化和习惯的自恰。 我们孩子在外面和我们打电话喜欢说中文,我们把中文当做我们家的secret language,中文把我们bring closer. 学校potluck 的时候,孩子们也喜欢带有中国特色的饭,比如炒饭。 春卷儿,饺子之类。 孩子们也经常会把他的好朋友请回家。我们会做馄饨汤圆儿火锅,一起庆祝中国春节。 老大上大学,主动和中国来的国际学生交朋友,帮他们解释他们不懂的问题。 我很自豪他们可以embrace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where they come from。
p
puyou
threecolors 发表于 2025-03-14 11:19
我家孩子学中文的经验教训。   我家老大是按照书上养的,她小的时候每个月份可以做到什么技能, 我几乎每个星期都在比较和记录。 所以在他五岁的时候,当地(Connecticut)中文学校可以接收的时候就马上注册了中文课程。当地的中文学校老师都很负责任。每个星期听写布置作业,如果课堂听写错了,下课会被老师留下来单独辅导。所有的家长也很精心尽力。   当时老二还小,老三也出生了。 我工作当时也非常忙,是从analyst升职到manager的关键时刻。 当时除了必须要做的事情,感觉我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帮老大学中文的事情上。 这也是我所有事情中最让我痛苦的事。我家老大还算听话,但是她对中文书写的笔画总是记不清楚,或者顺序不对。我为数不多的吼孩子的几次经历都发生在那个时候。 而现在14年以后回想过去我当年为什么这么做,我唯一可以解释的是因为别人都在做,所以我也做了。现在看来我当时并没有很清楚的知道我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从而需要付出多少相应的努力,感觉我们浪费了很多宝贵的亲子时光。   所有我想讨论一下学中文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个,有些人认为学中文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请你认真的想一下你周围的人有多少个是因为有中文给职业加分的?请问你会中文,你的中文对你的工作的帮助有多大?我所知道的只有中文老师和中文翻译,还有一些从中国进口的采购。大部分都是相对低level的职位,用到中文。而在其他专业方面,即使可以用中文交流,对方的英文也足够好了,可以顺利交流。 我工作中需要和来自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日本,包括中国 的人交流,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已经足够用了。不会说其他语言, 从来没有成为我工作前进的一个障碍。会中文也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优势。 即使有机会去这些国家旅游,也许会当地的语言,会有一些帮助,但是现在借助google translate, 我没有发现有多困难。    第二。 我们觉得学习中文会可以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的文化背景,让孩子们知道从哪里来。从而产生文化自豪感。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但是通过学习中文来达到这个目的我不觉得是最好的手段。 尤其传统的听写默写背课文的方法。这种办法把一个丰富悠久的历史转换成了刻板烦人的反复记忆的过程。 就像你想学希腊历史和文化,你不需要去懂希腊语,反而你要去看他的历史,他的故事,去当地看他的建筑,吃他的食物,这才是一个了解一个文化的最好方法。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我知道很多孩子,包括我的孩子,都被这种反复的刻板的方法抹杀了学习的兴趣。反而是舍本逐末了。    我还听有人讲说学习中文是为了可以跟grandma grandpa交流。 但其实我想问一下。 你最近一次跟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交流是什么时候?你说了哪些交心的话了吗? 甚至我还可以问你上一次你和你父母的交心是什么时候? 你孩子现在用不管用什么语言,跟他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交流的机会有多少? 所以让孩子去用一个不常用的语言和一个不常见人的交流,是你假想的场景还是现实的需要。即使是现实的需要,我们需要化多少时间进去满足这个需要 也是我们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 我现在的办法是把孩子和外公外婆放在一个微信群里。 因为都是打字,他们可以翻译成英文或者中文。大部分都是语音, 双方能够交流一些基本的问候。 也经常也相互会发一些照片,去保持这个联系。 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我在两面互相传话。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发红包环节,虽然红包都进入到我微信钱包里了?我再给他们美金。 和我爸爸妈妈交流的责任和义务是在我的身上,不在我的孩子们身上。所以我基本每天都给我爸妈打电话,汇报孩子的点点滴滴进步   我认为之所以大家非常重视学中文是有两个两个基本的原因 一个就是学中文是在Chinese community里被overrated,因为以上讨论的原因。但是被overrated, 主要原因是中文是我们家长优于孩子的不容置疑的强项。 我么很容易指导,指挥和push, 是中国家长在所有方面最容易控制的。 所以我们就抓住不放,反而会忽视了其他更重要的孩子们的品质的发展,比如独立性 比如心理健康。   也许你会想知道我的孩子的中文怎么样了? 我家老大大概到了她四五年级的时候我儿子也上中文学校了,那那时候我们搬到了迈阿密。迈阿密的中文的学校比起来康州组织的并不是很正规。 孩子去到学校大部分时间都在玩儿。 即使这样仍然很多家长都送去,我觉得更重要的只是妈妈们去social和聊天。 很快我觉得这样非常浪费我和孩子们的时间,所以我决定自己来教。 我那时候是参考的是马丽萍的教材,但是主要focus在认字造句和讲故事, 也就是在读和说方面。 那段时光是我们学中文的journey里最高兴的时光。 比如有一天。 我们会brainstorm 所以可以用手做的动作的中文,并且做出来,比如拧,扭,丢,扔,掐,拉之类的。 现在我还能想起那时候我们四个人(三个孩子和我)嘻嘻哈哈又打又闹的学中文。 还有的时候我们会讲所有用脚做的动作,身体的器官,植物,动物。 而且我们主要强调于造句和讲故事。我的两个大的孩子为了比另一个更别出心裁,总是能想出很有意思的句子。 这样我们孩子中文到现在说的都还不错。 我个人认为这段时间是对孩子语言的最有增长的时光。   再后来,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我需要搬到另外一个城市, 需要提前去另外一城市买房子找学校,那时候有几个月和孩子们不在一起, 所以中文课就停了。 我想Keep up the 学语言的momentum,所以在网上给他们找到了一个native Spanish speaker的tutor教他们学西班牙语。 我本来期望他可以像我一样寓教于乐。我当时美好的理想是孩子可以流利的用英文中文和西班牙语,这样他们就可以和几乎一大半的世界上的人来交流了。 和这个tutor 孩子们学了大概两年左右, 说觉得并没有增长空间了,孩子们也有其他兴趣爱好花时间,我们也就停了。 我们后来又去过几个西班牙国家旅。 他们可以磕磕巴巴勉强的交流一些基本的要求, menu能够看懂一点点, 但大部分还是依靠Google Translate。 我三个孩子现在可以做基本的中文语言的交流。 读不了多少。 可以用拼音打字,但是还经常选错字。但用现在的app,可以把说的话自动打出来,也可以用语音把中文读出来。    总之,现在看来我并没有觉得中文有多重要,最重要的是孩子对自己文化和习惯的自恰。 我们孩子在外面和我们打电话喜欢说中文,我们把中文当做我们家的secret language,中文把我们bring closer. 学校potluck 的时候,孩子们也喜欢带有中国特色的饭,比如炒饭。 春卷儿,饺子之类。 孩子们也经常会把他的好朋友请回家。我们会做馄饨汤圆儿火锅,一起庆祝中国春节。 老大上大学,主动和中国来的国际学生交朋友,帮他们解释他们不懂的问题。 我很自豪他们可以embrace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where they come from。

十几年前的时候中文视听读资源都不像现在这么丰富,用自然习得的方式沉浸式学外语的探索也是刚刚起步萌芽,大家一想到学中文就是送中文学校,用枯燥的写背念的传统方法学海外的中文教材。所有人都默认海外娃学中文很难,自己读中文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海外娃家长没有更好的option,只能认可学中文没那么重要。
现在各种中文资源比以前丰富很多,而且也有很多家庭摸索出了非常有效的海外娃学中文的方法,abc娃自由阅读不再是天方夜谭,诗词歌赋古文也都可以有所涉猎。现在小娃的家长多了一个option,如果愿意,是可以把娃的中文推到一个听说读写(打字)都自由的水平的。
f
freshonion
不同意养儿防老,但是谢谢楼主分享的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