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too 发表于 2025-02-22 15:52 据说当年英文好一点就可以进浙大了:)
jingzhang2 发表于 2025-02-22 16:46 国内的大学,名校还是普校,差别真的不是那么大。
huaren2018 发表于 2025-02-22 17:08 (典型的偏科技术男,数理化很强,英语语文差) 2006年,16岁的王兴兴上了高中,读的是余姚八中,因为高中理科占比就比较大头,所以凭借理科成绩的优势,第一学期结束时,由入学时年级倒数的成绩,排到了年级前几。但王兴兴自己说,在大大小小的几百场英语考试里,“英语大概只及格过3次”,即使到现在,王兴兴出国接受采访说的也是中文。 陈卫国是王兴兴高中时期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在陈老师的记忆中,那时的王兴兴比较内敛,话不多,但专注力强、思维缜密。从高一第二学期起,他在理科方面的天赋和优势展露出来,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学科成绩基本都能排到年级前几。 到了高三第二学期,在一次余姚市的理科综合模拟测试中,满分300分的卷子王兴兴能考到270分,在余姚市排名前列。陈老师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每次批改王兴兴的作业或试卷,选择题、计算题都是一笔落下,从来没有反复修改的痕迹。 2009年,18岁的王兴兴参加高考,数理化成绩突出而英语语文拖了后腿,最终考入了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机电专业。这学校既不是 985,也不是 211,机械类专业在浙江省高考录取排位是 51000 多名。王兴兴到了大学里那可是大放异彩。大一寒假,就捣鼓出了 14 自由度的双足人形机器人,这动手能力,谁看了不竖大拇指? 2012年,王兴兴考研,报的是浙江大学,总成绩比专业阻挡线高了30几分,由于英语只考了41分,没到浙大的50分英语最低阻挡线,因此与浙大失之交臂,调剂到了上海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ppcat007 发表于 2025-02-22 17:35理工氛围确实属于吃喝玩乐,难得见到认真学习的。我一理工毕业的同学说的。
Unionville 发表于 2025-02-22 17:38 你这同学去的也不是什么好学校吧?真正好学校理工科没有轻松的
k3tchup 发表于 2025-02-22 17:39 发现中国近二十年的startup公司,不少是做实业的,大疆、玉树等。美国这就只有虚拟经济的。
mindstorm 发表于 2025-02-22 17:37 41分还上比浙大高了30分,说明理科等学科很强。本人很聪明,但不说明英语没用。另外,现在的成功,多数是团队一起的努力工作,头目不需要专业懂很多,只需要方向把握对。 他这种成功的情况,只能发生在近10年里。现在这种翻译软件跟大量中文网上信息可以拿到。因为网络信息传递极快,现在的名校跟非名校,懂英语跟不懂英语,这些东西带来的差距越来越小。在过去的话,中国学生如果不留学,就极难获得美国一些最新或者次新的科技进展,而且一切新科技的原始文档全是英文的,只能等着别人先翻译了,再喂食给他二手信息,他这种团队,根本没可能出头。 所以,从这里想到的是,美国如果真的想遏制中国,就只有铁幕制度:封锁一切科技信息,而不是现在的TRUMP这种用关税来制约商品,这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欧美第一要干掉的就是开源,以后无人机,AI,太空系列,凡是开源的直接抓人。不过,美国动手有些晚了,很多领域现在封锁有些来不及了,中国已经全部资料拿到手了。
王兴兴从小就“极其内向、偏科严重,英语成绩极差”。
2009年,19岁的王兴兴参加高考,考入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机电专业。
大一下半学期,20岁的王兴兴对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王兴兴凭借对机器人的热爱、超强的动手能力完成了性格底色方面的蜕变。
2016年初,还未硕士毕业的王兴兴被深圳大疆提前录用,仅工作两个多月后便毅然辞职创业。这缘于他研发的XDog在网上收获关注,还有投资者抛出橄榄枝,坚定了他创办宇树科技,专注研究低成本四足机器人产品的决心。
2024年12月23日下午,宇树科技发布B2-W行业级四足机器狗视频,引发全球关注,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发表看法,认为“未来战争将是无人机的战争”。
回顾王兴兴的成长履历,从曾经的内向少年到如今面对采访侃侃而谈,爱好与热情为他带来了丰厚回报,技术赋予他十足的自信。
在2024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王兴兴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发言,他的创业逐梦励志事迹被讲述给更多的学生,激励大家做矢志前行的“逐梦人”。
“世界上聪明的人太多太多,永远有比你更聪明的人,有比你有更多资源的人,但只要你持续地每天、每月、每年保持学习和进步,就能保持领先,不然很快就会落后。”
民营企业座谈会,王兴兴成为坐在第一排的年轻人
此次大会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年轻企业家的发言。在场的很多人都是老一辈的企业家,看到像王兴兴这样的年轻企业家崛起,大家感到非常振奋,仿佛看到了未来创新的活力正在被一点点激发出来。
他的硕士学校-上海大学,可能比浙江理工大学高一点,但也属普校
2006年,16岁的王兴兴上了高中,读的是余姚八中,因为高中理科占比就比较大头,所以凭借理科成绩的优势,第一学期结束时,由入学时年级倒数的成绩,排到了年级前几。但王兴兴自己说,在大大小小的几百场英语考试里,“英语大概只及格过3次”,即使到现在,王兴兴出国接受采访说的也是中文。
陈卫国是王兴兴高中时期的班主任兼物理老师。在陈老师的记忆中,那时的王兴兴比较内敛,话不多,但专注力强、思维缜密。从高一第二学期起,他在理科方面的天赋和优势展露出来,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学科成绩基本都能排到年级前几。
到了高三第二学期,在一次余姚市的理科综合模拟测试中,满分300分的卷子王兴兴能考到270分,在余姚市排名前列。陈老师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每次批改王兴兴的作业或试卷,选择题、计算题都是一笔落下,从来没有反复修改的痕迹。
2009年,18岁的王兴兴参加高考,数理化成绩突出而英语语文拖了后腿,最终考入了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机电专业。这学校既不是 985,也不是 211,机械类专业在浙江省高考录取排位是 51000 多名。王兴兴到了大学里那可是大放异彩。大一寒假,就捣鼓出了 14 自由度的双足人形机器人,这动手能力,谁看了不竖大拇指?
2012年,王兴兴考研,报的是浙江大学,总成绩比专业阻挡线高了30几分,由于英语只考了41分,没到浙大的50分英语最低阻挡线,因此与浙大失之交臂,调剂到了上海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差远了
浙大痛失英才,捶胸顿足
美国更是没什么差别
他这种成功的情况,只能发生在近10年里。现在这种翻译软件跟大量中文网上信息可以拿到。因为网络信息传递极快,现在的名校跟非名校,懂英语跟不懂英语,这些东西带来的差距越来越小。在过去的话,中国学生如果不留学,就极难获得美国一些最新或者次新的科技进展,而且一切新科技的原始文档全是英文的,只能等着别人先翻译了,再喂食给他二手信息,他这种团队,根本没可能出头。
所以,从这里想到的是,美国如果真的想遏制中国,就只有铁幕制度:封锁一切科技信息,而不是现在的TRUMP这种用关税来制约商品,这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欧美第一要干掉的就是开源,以后无人机,AI,太空系列,凡是开源的直接抓人。不过,美国动手有些晚了,很多领域现在封锁有些来不及了,中国已经全部资料拿到手了。
你这同学去的也不是什么好学校吧?真正好学校理工科没有轻松的
这里讨论的理工,以前是浙江丝绸工学院,服装类最出名,和东华以前都是部属。
所以公司叫宇树(语数)没有英哈哈哈
仔细想想为什么?因为竞争不过中国,最早搞机器人的波士顿动力咋样了?资本是最聪明的,哪里有利就去哪里。所以家里熊娃想搞机器人,被我一票否了,在美国还是去搞虚拟经济吧
不否认普校也出牛人,但是名校和普校还是很大差别的。尤其从找工作角度,非985/211你搞不好连简历筛选那一关都过不了
跟国外名校差别也不是很大。
切,说的好像美国人都是天神下凡,别人想不出来似的。
在科技领域,想法不值一文,做出来才是硬道理。
以中国现在碾压的工业技术基础,任何人类的新想法,都会最终助力中国工业的进一步压倒性优势。谁会在意美国?
听你说话口气,应该是老留了,人老了就跟不上时代了,你要多学习。
不能够啊,我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晚饭之后大家都去自习教室或图书馆学习去了,去晚了都没坐位,不过那个时候高等教育还没有扩招,虽然人少,学校的教学楼也很少,就那么几个苏式老楼。自习教室关灯才回宿舍,冬天的时候天黑早,摸着黑去摸着黑回来,北京的冬天还挺冷。
我觉得自己学习挺努力了,可是学习成绩却一般般,因为大家都很努力,我又属于资质平庸的,可怜呀!
你真是为美国封锁中国操碎了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