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 公用马甲46 的帖子 3. Good school district comes with safer neighborhood, better infrastructure, nicer parks, etc. Always go for the best neighborhood/school district you can afford. The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 can not be measured by money.
回复 36楼 公用马甲46 的帖子 法语看这里: https://www.sd43.bc.ca/Programs/French%20Programs/Pages/default.aspx#/= From Kindergarten to Grade 2: 100% of instruction is in French In Grades 4-5: 80% of instruction is in French. In Grades 6-8: 80% of instruction is in French. In Grades 9-10: 50% of instruction is in French. In Grades 11-12: 25% of instruction is in French. 应该说 : 不准备上IB, 就不要去Port Mody sencondary. 买房在三联市的Coquitlam, 要注意Coquitlam西, 7A 和highway 7 沿线, 这些区域都不算好区。
10年前结婚没孩子时候买第一个房子的时候,当时收入还不算很高 不敢贷款太多,也完全不懂学区的概念。 买房子的时候就没考虑过学区,在能买得起house区 选了小区环境 和喜欢的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年近40,有了孩子以后 在差不多35岁好像人生就开窍了。有了投资的理念,学习这如何教育培养的自己的孩子。我们是双职工 也没有外援父母帮忙。 这几年看着孩子上学 慢慢对自己家学区更关注.
我们现在是house 可是由于加拿大过去几年大量的放大批移民 印度人为主导。很多new comer 也选在我们区先落脚,造成我们这里的基础设施完全更不上人口的增长。另外demographic issue这几年好像也越来越明显,老大班级里放眼忘去印度和皮肤深为主导 亚裔1/3, 白人近乎没有。孩子教的朋友,我们也约过playdate,家庭很多都是来加拿大不久或者国内技术移民,似乎我们这种读本地大学,2人工作的在身边都找不到。。。。
本来我们学区-公校的排名就一般般,现在好像有下降的趋势。小学的评分 从几年前7.9 一路跌到6.4.。。。
按照数据分析 在过几年我们这个区人口会随着skytrain (地铁)通车,继续猛增,学校现在有了分时段上学的方法。高年级今年开始实验 hybrid 和in-person 混合教学,来缓解这样的人口猛增。感觉这种基础建设更不上人口发展的情况会加重….
现在还小,我们考虑到初中学区的问题,有了换房子的想法。 我想有经验的人给我们一些意见。
1:私校:我们看了一下 不是教会类私校,2个孩子要4万起。。。税后就是快6万 而且还是最便宜的私校在算账以后,我们就放弃了…就是需要极度勒紧裤腰带才能够得上… . 2:家长尝试去上教会的课。我们自己年轻的时候,听说教会都觉得怪怪的感觉。但是过去2年,身边有2个好友都信了基督教。他们说是上课以后,真的信了,我也想着要不要给自己一个机会,也去尝试听听。。。
我家附近10分钟以后,有个排名很好的基督教私校。一年1万多2个孩子,我们也可以负担。想要不要给自己一个机会 真的去了解一下,万一真的有了信仰呢?
3:搬家,因为我们双职工还要考虑去DT 上班的commute,本来10年我们买房子house的时候,已经是整个大温地区-郊区价格洼地去买的。 想换一个学区好的学校,加30-50万。房子也会比现在的降级一些,只能加钱换环境。 我们就当每个月多一些房贷去换个更好的学区给孩子,主要希望他们身边的家庭和朋友也会好一点。我从来不是想要鸡娃的家长,可是我希望他身边的朋友家庭都是比较在意整体培养的。 4:借地址跨区上学,我的表姐住的区有个排名中上的初中,高中。我们也可以借她的地址。以后离我家开车15分钟,bus30分钟,以后就不可能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了。要一直接送他们。这是最小花费可以改变学区的方法,可是大人以后要投入更多精力区接送,我们还是双职工,天天朝九晚五的,现在都是打着时间差,确保一人能WFH 接孩子。
小时候都听孟母三迁,现在有点这样的感觉了。就想住的地方是各个族裔都平均的地方,也是已经在国外长时间生活的,而不是很多刚刚落脚的新移民。
请大家觉得哪条路更适合家庭发展,另外大家觉得住的周围的demographic到底重不重要?
3. Good school district comes with safer neighborhood, better infrastructure, nicer parks, etc. Always go for the best neighborhood/school district you can afford. The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 can not be measured by money.
我们家附近好的私校是需要有牧师推荐的…. 而且我觉得如果真的要去教会学校 我不想要假装信 让孩子进去. 如果上就是家长这关过了 真的有相信….. 但是我们一辈子没啥信仰 还没有参透
fleetwood surrey
不在多伦多 是温哥华…可是印度人现在实在太多了… 而且我们这里以后是skytrain一站 感觉condo 开始盖 人会更多
是的 是的 这就是我们想换的理由. 是周围的家庭 人口 整体的才想换的
一直不明白 不信教的 为什么要把 小孩 送到一群认为 他们该下地狱 的同龄人中去干嘛? 就是因为 便宜?
我想象私校还会有其他的活动 如果我们需要勒紧裤腰带去上…. 感觉孩子也会有压力… 大人压力更是不小….. 连家庭旅行 培养一些兴趣的$ 也要一并减少…. 所以我们算了帐以后,觉得还是不适合我家
所以我说 是给自己一个机会 先去学 如果我能信 再走这条路… 我不能接受的是 假装信 送孩子去. 这样不行
美国是叫中印友谊村的,一般印度裔多不是问题,加拿大因为最近几年印度裔涌入,情况是否类似,你门自己判断。我说的多伦多哪个镇是中国村,里面80%学龄东亚裔,非常卷,但是学区很好。
这个区域各族裔的比例还是蛮恰当的, 尽管这两年印度裔的人口在马路上也明显增多。
BTW, 老师入职选学区时,据说大多数人会选SD43、、、、、
是的.除此以外,我们还喜欢华裔比较强大的环境.
我们现在考虑Dr. Charles Best (但是我们家也没人说法语) 本来英文都不算first language 不知道那里人口 家庭整体怎么样. 去muddy park玩的时候 感觉各个族裔还挺平均的.
heritage 那里感觉在山坡上 但是学校看起来很好….
家里一周还需要去DT commute 还要考虑上班commute 还要考虑 学区 还要house… 选择qu
学法语的可以去Dr. Charles Best, 不代表英语第一语言的不能去这个学校。 这个学校的主要教学语言是英语。 去downtown 可以坐westcoast express 或天车转天车。
heritage 在山上, 用时髦点的话说是“老钱”区。 用那里的老师话说, 需要和学生抢停车场的车位,因为那个学校十六岁孩子的生日礼物是车和驾照。。。。如果你们不是大自然的爱好者, 山上还是不要考虑了, 因为野生动物蛮多的。
“不知道那里人口 家庭整体怎么样” - 可以在 https://www.realtor.ca/ 网上选一个这个区域在售的房子, 房子的信息栏 有 “Statistics” 中有这个区的所有相关信息(人口组成,收入, 职业等等)。。。。
孟母三迁 说的太对了
我们当时按片应该上Dr. Charles Best, 但孩子选择了honour班, 反而接送很不方便。
谢谢 我感觉Charles Best 学区比较适合我自己家 commute 周围环境 评分。可是就是对于法语这个program 不熟悉。。网上信息不全,有人说不学法语就完全没必要去这里。我也许需要去学校自己问问,如果是英文主要受课就好了。 我家孩子现在还在学校的ESL program里。因为在家都说中文,好不容易上学几年英文有了进步,担心去一个法语为主的学校,他完全跟不上。。如果是英文为主 那还行。 那个学校评分很高,
Heritage我上周自己开车上山看了一圈,感觉在好大的坡上。。。 教学楼到是不错的,有种大学的感觉从外面看进去。。。 就是感觉自己上班多了很多困难。。。 heritage 那边的house 要200万起吧,我家需要在加码40+ 买个稍稍可以住的好的房子,其实已经是又背上了一些压力了。。。 还要大地换小,新房换旧去trade off。。。
主要是突然有了换房子的想法,现在在东看看西看看。但是一旦有了念头,就想行动起来。 南Surrey 那里去DT 不适合我家,更远了,Langley 也是更远。 唯一可以近一点 ,学区也好的就是Port Mody了。我现在的家走路就到天车以后,上班去DT会更方便,但是人口现在变得真的很杂,感觉会越来越差随着天车开通。。。。
法语看这里: https://www.sd43.bc.ca/Programs/French%20Programs/Pages/default.aspx#/= From Kindergarten to Grade 2: 100% of instruction is in French In Grades 4-5: 80% of instruction is in French. In Grades 6-8: 80% of instruction is in French. In Grades 9-10: 50% of instruction is in French. In Grades 11-12: 25% of instruction is in French.
应该说 : 不准备上IB, 就不要去Port Mody sencondary. 买房在三联市的Coquitlam, 要注意Coquitlam西, 7A 和highway 7 沿线, 这些区域都不算好区。
是这个道理,环境太重要了,好学区是值得的。我娃和她的朋友讨论的都是quiz对了几题乐团曲子练好没有周末上了哪些兴趣班。我朋友的娃去enrichment program在差学区,那里的孩子上课化妆吃东西聊天,根本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