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you 发表于 2025-02-12 21:19 数据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听说过吧?调调各个成分的权重可能就有不同的结结果。标化和学科竞赛怎么叠加?对于mit这个档次的学生,美国的这种标化考试基本没有任何区分度了,但是竞赛每上一个级别难度都是几何级数的增加。怎么权衡这两个factor就有无数trick可以play。
boxwood 发表于 2025-02-12 21:51 但是这和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两回事。成绩不好还申请的人,说明家境相对好,家长或者学生更希望上好大学。那就申请,就花钱打水漂好了。成绩不合格的人大学希望他们多多申请,申请的人越多,收到的申请费越多。更重要的是录取率数据更好看。 这个讨论的前提就是,成绩足够好,不能再好的那批学生。说的是这批人里,如果只看EC奖项,同样的小中男和小中女,录取的机会问题。
nyanyanya 发表于 2025-02-12 20:45 你这就是性别歧视加偏见还不承认 我研究生就是上面提过的H/Y/P/MIT/Caltech其中一所,那个时候在本科的录取办公室打工,正赶上AA诉讼闹得厉害,我们办公室提供了许多数据给学校的律所。 学校本科录取的时候是把可以量化的考试成绩(GPA+SAT/ACT+理工科学术竞赛)做了一个加权函数方便比较,东亚裔的平均值和中位数确实都高于其他族裔,但东亚裔男标准化考试的加权分数平均值其实低于东亚裔女,中位数没什么差别,东亚裔男的方差高于东亚裔女。表面上看我们学校录取东亚裔女大约是东亚裔男的两倍,实际上这两倍完全是因为东亚女生成绩好的更多,并不存在prefer东亚裔女over东亚裔男的情况,更不存在东亚裔男比东亚裔女成绩更好的情况。
boxwood 发表于 2025-02-12 20:55 这档次的学校录取小中,GPA+SAT/ACT 别管你如何用函数如何计算,总之就是都足够好不能再好了。方差再大,反正后面的不用多看了。 所以对M这种学校来说,就剩理工科学术竞赛了。你要是去看一下近几年录取的小中男生女生,你就知道区别有多大了。女生当然也都牛,有各种竞赛奖项。但是录取的男生奖项更强。同高中奖项更强或者一样强的小中男生没录。 这情况和你说的不矛盾。因为到了M录取的水平,你说的这些成绩什么都不成为理由了。都1580以上,GPA本校最高,你就说这些成绩算法还有什么用吧。
Jane2021 发表于 2025-02-13 00:30 周围没听说有录MIT的男生,但女生确实听说过。
baoermm 发表于 2025-02-12 18:54 男娃爸怎么就觉得女娃理工没男娃好? 本身就是偏见。 只是喜欢理工的女生少而已
数据不在你这边,就不真实了。所以可以理解你的偏见从何而来。
什么叫dei思路。人类社会的进步本来就是多种学科和知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一些狭隘的人才会认为数理竞赛是学生的唯一出路,世界的发展方向。
是啊。还是看各学科竞赛最好的那一批人当中的男女比例。再高的,比如各美国奥赛队
希望有更多的地方公布方差。光看平均值不看方差是没有意义的。
他们都录取了同一个专业吗?
分别投的什么专业。
事实就是这样,女娃家长再不服气也没用。当然女娃也有男娃没有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