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隔壁lz自述性格拧巴,做了很多错误的选择,导致抑郁症。(bless那位LZ) 我自己性格也拧巴,不赘述了,也一直经历很多心理挣扎。 昨天我女儿跟我讲学校里她和别的3个小孩abc吃完午饭,a要留下来负责擦桌子,我女儿和bc准备离开(一直都是这样)。正好有个老师来了,问我女儿和bc会不会等a。我女儿说no,老师给了我女儿异样的眼光说that‘s not what I want to hear, 然后b甜甜地跟老师说当然会等,c没说话。我女儿觉得这样一比较老师那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又同时觉得b很fake,而自己做不到fake。 有没有方法让我女儿对这个世界上不100%绝对公平的事情更加豁达一些。 ====补充一下吧,之前可能说得不清楚,也不想修改前面的内容。 我之前括号里面说的(一直都是这样): 是说他们4个人一起吃饭,轮流留下一人打扫,其他人离开。很长时间一直都是这样,大家也都觉得okay。 好像有什么规定cafeteria不能逗留,我没仔细问。因为我嘴比较笨,一般都是听着,尤其是她心情不太好发牢骚的时候我尽量少说。 某个回复我感觉挺伤人的,但我听着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换个perspective学习。有好几楼的回复,非常感谢。
sherrilljj 发表于 2025-02-11 07:30 看到隔壁lz自述性格拧巴,做了很多错误的选择,导致抑郁症。(bless那位LZ) 我自己性格也拧巴,不赘述了,也一直经历很多心理挣扎。 昨天我女儿跟我讲学校里她和别的3个小孩abc吃完午饭,a要留下来负责擦桌子,我女儿和bc准备离开(一直都是这样)。正好有个老师来了,问我女儿和bc会不会等a。我女儿说no,老师给了我女儿异样的眼光说that's not what I want to hear, 然后b甜甜地跟老师说当然会等,c没说话。我女儿觉得这样一比较老师那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又同时觉得b很fake,而自己做不到fake。 有没有方法让我女儿对这个世界上不100%公平的事情更加豁达一些。
sherrilljj 发表于 2025-02-11 07:30 看到隔壁lz自述性格拧巴,做了很多错误的选择,导致抑郁症。(bless那位LZ) 我自己性格也拧巴,不赘述了,也一直经历很多心理挣扎。 昨天我女儿跟我讲学校里她和别的3个小孩abc吃完午饭,a要留下来负责擦桌子,我女儿和bc准备离开(一直都是这样)。正好有个老师来了,问我女儿和bc会不会等a。我女儿说no,老师给了我女儿异样的眼光说that's not what I want to hear, 然后b甜甜地跟老师说当然会等,c没说话。我女儿觉得这样一比较老师那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又同时觉得b很fake,而自己做不到fake。 有没有方法让我女儿对这个世界上不100%公平的事情更加豁达一些。
有没有方法让我女儿对这个世界上不100%绝对公平的事情更加豁达一些。
====补充一下吧,之前可能说得不清楚,也不想修改前面的内容。 我之前括号里面说的(一直都是这样): 是说他们4个人一起吃饭,轮流留下一人打扫,其他人离开。很长时间一直都是这样,大家也都觉得okay。 好像有什么规定cafeteria不能逗留,我没仔细问。因为我嘴比较笨,一般都是听着,尤其是她心情不太好发牢骚的时候我尽量少说。 某个回复我感觉挺伤人的,但我听着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换个perspective学习。有好几楼的回复,非常感谢。
性格拧巴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如果她从小看到妈妈在思考问题时都是这种思路,那么她在思考问题时也会采用同样的思路。比如说,首先,在这个故事中,她将老师视为权威,认为老师对她的评价非常重要,这一次老师对她会产生不好的印象,而这一个不会的印象又会对她的将来有不好的影响;其次,她觉得那个B这个孩子很虚伪。 这些想法都是从父母的无形影响、教育或者耳濡目染中产生的。相同的场景,不同的孩子/大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的性格不别扭,也就是说孩子的想法不扭曲,那么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先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看看哪些方面比较拧巴,哪些是可以改进的。
对,父母要更高阶地占位引领孩子
我奇怪的是:我们班五十多人,从来没有人觉得这件事是应该干的,除了我,没有人干过。有些人甚至觉得我是在出风头(小姑娘每天早上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上去显眼包哈哈)。或者是他们不好意思,我擦了黑板,让别人没黑板可擦了,哈哈。
我觉得我可能同理心教育是成功的,也没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现在想起来当年擦黑板,还是觉得自己做对了。
re
是的。我觉得大家好多这类疑问是不是有很大部分因为是独生子女?我有个大我一岁的姐姐,我们两性格就完全不一样的。我姐从小就非常straightforward,像我三叔很喜欢过年给孩子们hard time,故意问考了第几、有没有得奖,我姐回了他几次“关你什么事”后,他都直接跳过我姐,烦其他孩子去了😅我就是“嘴甜”型的,小时候我爸妈是比较头疼我姐的,长大了反而觉得她主意正。
哇, 楼主果然拧巴! 你怎么知道人家甜甜的就是假?
re 我儿子也会是擦桌子那个 如果他的小伙伴被分配干活, 他也会留下来等他或者搭个手帮忙 有的孩子是天生很甜很关心别人 (说实话, 这方面我一直在向我儿子学习)
很多时候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认知决定孩子的认知,这个例子里我完全看不出楼主看到的不公平,fake,楼主想教育女儿的点本身就很奇怪
是的 每个孩子性格不一样 只要不伤害别人 都是正常的
人生就是不断面对自己的缺点,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灵魂从中得到成长。
赞一下“做自己,不内耗,知行合一”。 可能羡慕别人能够随机应变,即使本来不打算等(因为一直以来大家轮流值日,其他人先走,不等值日的人),也能在当下的环境下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回答,而自己却做不到。 想来想去,我觉得还是跟她说做自己,相信自己。 不伤害别人就好。
老二大概就是这样,天生就是会体贴。不过我有时觉得情绪太敏感了也不好。
像楼主孩子这个回答,也很典型。。傻人🈶傻福的那种。
“即使本来不想等,也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回答”---你最好不要给女儿这样的引导。话里话外的,你都让你家女儿觉得B的回答就是言不由衷就是fake的。 也许人家就是本来想等呢,也许人家就是比你女儿会察言观色一点,这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你是觉得A这样的应对很好,那就鼓励女儿学习;如果你女儿本性如此,性子比较直,那就实话实说不要因为旁人的一句评价就改变,也很好。
你现在的感觉就是,不喜欢B的方式,但是又羡慕,又想成为B。这样才真的拧巴
至于家长引导,非常有限。我妈一直致力于各种引导,甚至指责,情绪化骂我。能改变的只是我尽量少跟她说,瞒着她,改变不了内核。内核需要时间,靠自己慢慢悟,慢慢学习,有很多深层的东西需要想透。智慧的增长是无法拔苗助长的。只有通过时间,靠自己慢慢领悟。
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去面对环境的。一个人有用的方法对另一个人可能不但没用,还有害。
对的,父母接受孩子的性格是对孩子最大的blessing! 其实实诚点也没啥不好的,实诚的孩子大多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就是上面有个层主说的“主意正”:)
在老师表扬完B后,楼主女儿立刻接话:我不会等,我会帮他一起打扫。 听到这话,老师的眼神透露出一丝惊喜“老师错怪你了”,说着把楼主女儿搂在怀里,转而用异样的眼神看向B,“你就在那里干等,也不知道搭把手” 只见B从书包里掏出一包辣条,“老师,我帮他打扫完就和大家一起分享零食”。听到这里,老师激动地把孩子们都搂在怀里“你们都是好孩子”。
你说得对。
我没有跟我女儿说任何话,我只是听着。 我本身嘴比较笨,不想说错话给她不好的引导。所以谢谢大家从不同方面提出的建议。
我的理解是按照日常做法(一人留下收拾,其他3人先走这个方式 - 我并不确定为什么会这样,大家一起收拾更好 - 但是这个方式确实存在很久了),没有人说不想等,只是没有等的习惯。所以当老师问他们会不会等A的时候,真实的回答是不会等。 B确实是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更厉害。
谢谢!希望我女儿自己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同时接受理解这个世界的万象。
前面一楼有个回复说的“有效沟通”,也是同理。下次有机会跟我女儿聊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