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club17 发表于 2025-02-07 20:01 怎么可能?李自成什么出身?被裁的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干不成革命的。
裁到USPS或许有可能吧。 daoming 发表于 2025-02-07 23:32
对等美国红脖出身? 😂
老婆也跟人跑了,又杀妻,继而投军,升把总,谁成想又拿不到军饷,一气之下杀参将,县令,揭竿而起,一时间从者如云,多旧驿卒与裁撤衙役。
这剧本换玉米地红脖子毫无违和感。
明朝的李自成,不是完全的文盲,少儿时代在寺庙干过几年。 青少年时曾做过商贩的小学徒,学习读书写字;成年后应募为驿卒,不久,驿站被裁撤;杀了人后,逃去边关当兵,还升职到把总(相当于今天的团长);因为饷银被克扣,才率众起兵的。
===========================
明朝天启年间,陕北地区灾荒连年,官府粮差分文不减。李家生活非常困难。李自成小时候曾被舍入寺庙当小和尚,名黄来僧,并给本邑艾姓地主牧羊度日。 [3]十几岁丧母,不久父亲又去世。二十一岁那年,无依无靠的他应募到银川驿站当一名驿卒。 [3]不久,因无力偿还豪绅文举人的债,他曾被戴上枷锁严刑拷打,后来在穷伙伴的帮助下,杀死文举人,又与侄儿李过逃往甘肃当边兵。当时,边兵的生活也很困苦,粮饷不足,军官又贪污、克扣军饷,兵士经常挨饿受冻。 [4] 明朝末年的驿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朱由检在崇祯元年(1628年)对驿站进行了改革,精简驿站。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 [5],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缴不起举人艾诏的欠债,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于是,就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 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的把总。崇祯二年(1629年)冬,后金兵大举南下,京师吃紧。为了保住北京,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防守。甘肃边兵李自成所在部队随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兵士们要求发饷,参将王国却克扣不发。于是,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被杀,兵民发动了兵变 [6]。
===========================
把总是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陆军基层军官名,在明代属京营、边军系统,秩比正七品,次于军中统率千名战兵之千总(守备),麾下约有战兵四百四十人。 明驻守京师兵,分三大营,统兵官中有此官;各地总兵属下军官亦有此官,位次守备。明初多以功臣、外戚充任。后职位日轻,至清代成绿营兵低级军官。秩正七品,位次于千总;京城巡捕五营统兵官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