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re three types of people in this world: Dick, Pussy and Asshole. Dicks like to fuck Pussies; they will fuck Assholes too if the occasion calls for it. Pussies hate Dicks because the Dicks are always trying to fuck them, but they also love Dicks whenever the Dicks are fucking the Assholes instead of them. Assholes shit on everybody, whether they be Dicks, Pussies, or other Assholes. Assholes hate everybody and everybody hates them, and in short they make the world stink.”
一是电影中的主要反面角色,金正日,在电影中形象实在太酷。他带着个厚如城墙的大眼镜,操着“l”“r”不分的亚洲味英语,把UN检察官扔到大鱼缸的时候真是霸气盖天;后面孤单的唱着“I’m so ronery (lonely)”的时候,这个人物又内心寂寞的可怜,真是个完美的霸权独裁者。Trey和Matt也算是金正日的大“粉丝”了,在DVD的补充内容里,这俩人表达了对多才多艺的金正日的仰慕之情,同时说明,金正日本人是个电影爱好者,收藏有如同图书馆一样浩如烟海的电影。十有八九这部《美国战队》也能流传到他手里,大概金正日本人听到I’m so ronery这首歌的时候也会感慨的落下眼泪吧。
二是看好莱坞大明星们怎么在电影里被砍杀得片甲不留。既然Trey与Matt连金正日的真人照片都用上了,那么使用George Clooney, Susan Sarandon, Alec Baldwin的真人形象也就实在小菜一碟了。这些明星们被描绘成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但实际上凶残可怖又头脑简单被人利用的反面形象,真让人看得笑掉大牙。
我开始照着Sol Stein的书学习写小说的时候,Sol说了,写作最难的在于要“show the story(展现故事)”,而不是“tell the story(讲故事)”,也就是说,要让文字产生画面感,那是要下真功夫的。我想大家小时候上语文课可能都读过老舍那篇写夏天热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说老舍牛啊,厉害啊,为什么?因为写了半天热,愣没一个热字儿!
跟文字的缺乏画面感想反,电影艺术比较难表达的不是影像,而是感觉和概念。
这个摄像机,其实就是把照相机弄出来的一张张照片连起来播放,开始没声音,后来加上了声音、音乐,今后说不定还能加上气味——迪斯尼的4D电影,画面里下雨,观众身上就被拨水,都是对这种影像艺术的延伸。所以说,用电影来讲故事,那是根本,电影本来就是把一个个的细节呈现在观众眼前,“show the story”是电影的本分。
可这部《Little Miss Sunshine》偏偏不。它上来就调侃,讽刺,搞笑。幸灾乐祸这一人类天性被导演牢牢抓住,让观众一边笑一边看这一家子倒霉蛋们怎么将故事情节展开。看到最后,仍然是笑他们一家的倒霉与世运不济,可笑着笑着心中突然就感动起来。这种感动十分混沌,完全不属于“心中柔软部分被触碰”那种,也根本无法清晰描述究竟是因为什么竟然笑出眼泪来;可大脑中仿佛有个疑惑已久的问题终于被解开了,但又不够清爽明朗,就是那点意思,那点震荡,让人回味良久。这样的感觉到正应了片名:如同阴天里让人心温暖的一抹阳光。一抹,而不是炙热的广泛的不需任何解释的盛夏骄阳。
就是这点到即止,就是这“一抹阳光”的表现手法却蕴含了巨大的能量。小柯以前多次表述过,我最欣赏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轻微的,含蓄的,甚至“无声胜有声”。导演把模糊甚至混沌的原始影像展现在观众面前,充分相信观众们的智商,完全尊重观众们的再创造力。如果有必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或者行为用蜻蜓点水的办法突出电影所要表达的信息重点,但绝不牵强或者煽情。或者说,即使煽情也要全无痕迹大雪无踪,影片从头到尾绝不会让观众感受到导演的存在,只有事后回想体味的时候才意识到如此处理的精彩。《Little Miss Sunshine》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当然影片最后对矛盾的处理手法十分夸张,让人有种“不知该如何收场”的担心;不过最后的镜头小柯却非常欣赏,既然无法收尾那就不收,至于主人公们的未来是悲观还是乐观已经不是导演能够控制的范围,后面这段空白应该怎么来填写取决于观众的人生态度。很可能正是这种影片与观众之间潜意识的深层次的冲撞,成就了“笑中之泪”的最大源泉。
大象 《大象》是根据美国1999年4月发生于科罗拉多州Columbine High School的校园枪击案件为蓝本而拍摄的。影片重点描述高中校园一天的普通生活,不同的少年有不同的少年烦恼,学校生活琐碎忙碌而普通。电影接近一个半小时长度,几乎有一个小时在不遗余力的描绘这种琐碎与普通,从而为之后发生的枪击事件做铺垫。
这部电影的成功正在于它没有任何人为刻意的煽情、烘托或者拔高,就是平实的还原事件原本,前后进行强烈对比,由观众自己在震惊震撼中体会为什么普通的一天,普通的学生会犯下如此冷血的滔天罪行。电影导演Gus Van Sant从头至尾冷静得可怕,叙事过程几乎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而这种冷静与对观众的信任正是这部社会题材电影的难能可贵之处。面对社会问题,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偏偏Gus Van Sant自己什么都不说,就把现实赤裸裸的呈现在观众眼前,由观众自己去完成电影想要表达却没有表达的部分。
美国著名的纪录片导演Michael Moore也拍过同题材的纪录片:“Bowling for Columbine”,从另一个角度探讨这个社会现象的根源。至于究竟是什么引发了校园枪击事件,悲剧是否与美国的教育体制有关,这正是Gus Van Sant与Michael Moore向观众向社会提出的问题。你的答案呢?
以下是引用棉花糖球在2007-4-26 19:31:00的发言: 《教父》,Al Pacino,陈道明及其他 说到这儿,Al Pacino让我不由自主的联想起陈道明,一位尽享荣誉却也让小柯心存疑惑的优秀演员。很多人赞美陈道明的演技,小柯也确实赞同他在《围城》、《中国式离婚》等影视作品中出色的表现。但是纵观陈道明塑造的角色,却大都是自视甚高,甚至具有某种“贵族”气质,或者说具有与大众所不同的理想追求,最终仍然抑郁不得志的人物。不管是方鸿渐也好,康熙大帝也好,甚至《黑洞》中的大反派也好,陈道明所表现出的这种“清高”与“超脱”都是所有角色所共有的。如此看来,陈道明终究是个本色演员,角色选好了,石破天惊;要是选不好,也只能落得个费力不讨好。 不过很多章子仪影迷的不同意见小柯也能理解,毕竟章子仪如同李安所评,是非常有爆发力的,她的表演更有一丝话剧舞台上的夸张与华丽。尽管小柯个人认为夸张的表演比内敛压抑的表达人物内心要容易,但终归哪个更好还要看塑造的人物性格是怎样的,表演上是无法“一白遮百丑”的。 章子仪近年来的机遇明显好过赵薇,表演上的进步也是十分明显的。在《2046》中已经显示出除去野心爆发力的细腻,在《茉莉花开》中的表现更是好评如潮。其实说了这么多,小柯想表达的无非是对本色表演本色演员的质疑。因为我总觉得,一个真正伟大的演员是要不断突破自我的。局限在原来成功的角色塑造里固然舒适,却丧失了表演艺术的伟大与真谛。 I think both Al Pacino and Robert De Niro are 本色演员. 陈道明's acting in Yi Di Ji Mao is quite good. His 清高 is written on his face, esp. between the eyebrows. It's hard to erase. Sometimes, I think some actors in supporting roles are more flexible to melt into different characters. say Philip Seymour Hoffman, and Paul Giamatti. He's in many films, but maybe you ignored him only because you already forgot who he is as himself.
以下是引用Burninglove在2007-4-27 12:01:00的发言: really want to see your comment on "Eyes Wide Shut", although it's an old movie. 呵呵,好的,回头我有空也写写这个影片。库布里克的东西我都喜欢得不得了!
以下是引用spaday在2007-4-27 13:14:00的发言: I think both Al Pacino and Robert De Niro are 本色演员. 陈道明's acting in Yi Di Ji Mao is quite good. His 清高 is written on his face, esp. between the eyebrows. It's hard to erase. Sometimes, I think some actors in supporting roles are more flexible to melt into different characters. say Philip Seymour Hoffman, and Paul Giamatti. He's in many films, but maybe you ignored him only because you already forgot who he is as himself.
是的,听说过很多《一地鸡毛》的好评论了,一直没有机会看。Netflix上貌似没有啊…… 这次ld回国让他给我带一张盘来看! Spaday说的这些supporting actors我也是非常非常喜欢的,尤其Philip Seymour Hoffman and Paul Giamatti,还有William H.Macy,简直就是狂fan,为了他,前一阵特意去看wild hogs,呵呵呵呵……
以下是引用棉花糖球在2007-4-27 16:14:00的发言: 是的,听说过很多《一地鸡毛》的好评论了,一直没有机会看。Netflix上貌似没有啊…… 这次ld回国让他给我带一张盘来看! Spaday说的这些supporting actors我也是非常非常喜欢的,尤其Philip Seymour Hoffman and Paul Giamatti,还有William H.Macy,简直就是狂fan,为了他,前一阵特意去看wild hogs,呵呵呵呵…… 《一地鸡毛》is a TV series. kind of like 围城. William H. Macy amazed me with his acting in Door to Door. I think it's even better than that in Fargo. It's a pity that he didn't win Golden Globe that yea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8 13:39:04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spaday在2007-4-27 17:38:00的发言: 《一地鸡毛》is a TV series. kind of like 围城. William H. Macy amazed me with his acting in Door to Door. I think it's even better than that in Fargo. It's a pity that he didn't win Golden Globe that year. ft,今天才知道《一地鸡毛》是电视剧,难怪哪个租盘网站都没有啦!
Battleground(玩具战场) Umney's Last Case(虚幻侦探) Crouch End(伦敦异度空间) The Fifth Quarter(第五块拼图) The End of the Whole Mess(神水) You know they got a hell of a band(魔域摇滚) The Road Virus Heads North(恶魔画像) Autopsy Room Four(第四解剖室)
“虚幻侦探”的担纲明星是William H. Macy。此君出演过《Fargo》,《Pleasentville》,《Cooler》等电影,是小柯非常喜欢的一位充满喜剧色彩的明星。他的喜剧色彩源于他的表情:标准的小人物的挣扎、困惑与无奈,最后只好阿Q一下来平衡心态。可在此短剧中,William竟然也表现出了他潇洒灵活的一面。虽然根据故事情节,这种潇洒看起来自然有点做作,但William的招牌式困惑表情与这种夸张的洒脱结合在一起,正营造出一种似幻似真的气氛,完美推进了故事发展。根据DVD中的介绍,Stephen King本人的影子都出现在本剧的绝望作家与“恶魔画像”中的寂寞作家身上。所以故事中刻画的作家对自我,对现实与虚幻的挣扎乃至困惑都极有真实感。
而老马的Departed,可改进的地方就太多了,而且很多地方都是《无间道》本来很好,他给改不好的。就比如说把两个女的合成一个的变动,在Departed里,Leo与Matt对她同时产生感情的偶然代替了原版梁朝伟、刘德华音像店相遇的偶然,可这也太偶然了,十分生拉硬拽;而且两个爱上一个,除了增加感情戏的分量,并没有在人物性格刻画上起多大裨益;而《无间道》里,两人对各自配偶的情感与挣扎是表现各自独立性格的重要部分,他们在音像店的相遇代表了命运的偶然:这个偶然很自然,观众不会怀疑;最后的天台生死相搏又代表了命运的必然。我个人呢,是非常欣赏平行对照这样一种表现手法的: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相互烘托,矛盾看似偶然,却其实是命运必然冲撞的假象。什么叫残忍,残忍并不是让人物偶然的遭遇一些命运不公,而是让性格决定命运,让他再怎样挣扎再怎样痛苦还是逃脱不了宿命的安排。何况爱情戏的加重让电影在有限时间里重点分散了,我还是更喜欢“less is more”。
这种结构混乱不清的东西真是把反乌托邦文学的精髓都丢弃了,光把故事情节拿来吸引眼球,也不想想那都是好几十年前的作品了,就算要拿来翻译,好歹也考虑考虑你自己设定的时间年限,不要把1945年二战中的场景硬往二零几几年搬好不好!如果非要照搬,起码做些合理的改变,不要连名字都抄上好不好!对比一下同体系的电影《复仇》(V for Vendetta),其思想内涵下降了不是一点半点,简直就是一泻千里,完全成为一部拙劣的无脑动作片了。
除了情节,表演也十分夸张,满洲里那帮朝鲜/俄国的共产党们被刻画成阴险毒辣又猥琐的一帮,完全是面具化程式化的,更不要提Ben与Raymond的朝鲜仆人打架那幕,简直充满喜剧色彩。当然,片子拍于1962年,在武打、表演方式上挑错确实不厚道,但这种夸张的表演方式无非是为了影片中心服务的。这种人物非黑即白,敌方一律阴险猥琐要么愚蠢的风格简直与文革中拍的样板戏们异曲同工啊!至少从今天的欣赏时尚来看,这样为了显著的政治倾向而强烈歪曲事实或者刻意夸大的表演风格已经不能再糊弄观众了。越是有政治倾向的片子越要显示出客观公正才能令人信服,比如Downfall,比如Good Night, Good Luck,层次比这个哗众取宠的片子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不过从此也可看出,时代确实在进步,电影工业也是一直大踏步向前走的。
同时我还总有导演担心观众不够领会他意图的担心,因为Tornatore喜欢把电影说得很直白。尤其是director cut版本,把一切都解释的那么清楚,反而丧失原有的想象空间。所以最后电影尽管美轮美奂,也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要素来打动观众,却因为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在了盘子上而失掉了本来可以把握的深度。我还是更欣赏李安现在less is more的“大雪无痕”表现手法。
April: Bobby: Mom: Dad: Sister: Oh, Pieces of April ……
Directed by: Peter Hedges Written by: Peter Hedges 主要演员表: Katie Holmes .... April Burns Patricia Clarkson .... Joy Burns Derek Luke .... Bobby Alison Pill .... Beth Burns John Gallagher Jr. .... Timmy Burns Alice Drummond .... Grandma Dottie
Peter Hedges绝对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和导演。整部电影的风格和一般的美国teenager电影风格截然不同,写实的画面效果让人在初看的前两分钟还以为是欧洲哪位导演的试验性电影。
尽管这不算一部好电影,但是如果你爱音乐,爱爵士乐,爱R&B,爱灵歌,那么就值得进影院去欣赏这部2006年最强劲的音乐剧。电影故事不过是把这一首首歌曲串联起来的线索罢了,我们要看的,是最经典的两首单曲:Beyoncé的“Listen”与Jennifer Hudson的“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
尤其是Jennifer在中场的这一曲灵歌"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虽然比不上Jennifer Holiday的经典版本沧桑、绝望,但在爆发力上竟然毫不逊色,技巧上几乎完美。如果说Jennifer在表现力与表演上还有相当距离要走,但这声音,这情感,这从里到外打开胸腔把心掏出来的唱法让人除了感动与震撼,心里不能再有任何杂念。这让我强烈的想起在新奥尔良听灵歌皇后Irma Thomas现场的情形,感动与震撼,感动与震撼,这就是灵歌要呐喊出来的灵魂了吧。 Jennifer Hudson: 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 Beyoncé Knowles: Listen (MTV) Jennefer Hudson: I love you I do (电影片段)
以下是引用阿Q在2007-6-12 11:38:00的发言: 最近还看了"stranger than fiction" Will Ferrell 演的,也很不错。小柯看过吗? 没看呀。最近工作比较忙,我又在写些别的乱七八糟东西,影评都搁下了。 目前刚看过一个Guy Maddin的老片,Saddest Music of the World,真是喜欢喜欢喜欢喜欢极了。等我把该还的债还清了,就转回头来接着写。谢谢阿Q推荐,我回头去看看这部片子。
与场景和形象的不可思议相对照,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一波三折,表面的荒诞之下一切又都有条有理,前后依托。老教授隔着墙壁给断腿的女校长念美丽的诗句,Jacinto贪婪的目光总离不开保险箱里那些金条,主人公Carlos对鬼童又好奇又害怕,追着湿漉漉的脚印,发现孤儿院里一个又一个秘密…… 同样是一个孤单的孩子,在战火纷争的大时代背景下抓不住纯真,早熟,没安全感,现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哪些是真实发生?哪些是幻觉,哪些是另一个世界?《鬼童魅影》与《潘神的迷宫》在整体手法与情感传达上简直惊人的相似,甚至可以说,《鬼童》是《潘神》的前奏,Guillermo del Toro 至少是从《鬼童》开始就在酝酿这同一个故事,直到《潘神》中全部才华得以绽放,通过完美的叙事技巧创造出了一个终极的梦幻世界。
在画面色彩与镜头运用中,《潘神》比《鬼童》更为犀利,尖锐。如果说《鬼童》中的画面感觉是为讲故事而服务的,到了《潘神》之中,即使剥离掉故事,视觉效果作为独立存在的实体,不管是树洞里的青蛙,还是独眼怪兽的金红宫殿,都充满了魅惑人心的力量。在Guillermo del Toro的梦幻世界里,运用一切手段实施的对比,就如同空气一样,是人物、情节、语言、画面、色彩、构图等等一起呼吸的精髓。
《鬼童》比较《潘神》,尽管能够清晰看出Guillermo del Toro叙事手法和拍摄技巧的成熟轨迹,但《鬼童》依然具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充分体现西班牙特色的建筑风格,完美的构图,儿童演员们天真又恰到好处的表演,简单而感人的情感细节,怀旧的炫丽色彩——这些元素勾画除了一幅那么美好的一个小世界,精致而动人。
电影开场第一句话说:“什么是鬼?一个注定不断重复的悲剧?一个痛苦的瞬间,也许,虽死犹生。一种被时间凝固的情感,如同一张褪色的照片,如同琥珀里那只飞虫。” 这样充满诗意的强烈的忧伤,被Guillermo del Toro天才的展现了出来,从故事开始之前血与水交织,色彩迷蒙的沦陷,到最后的湮没在背景音乐之中望不到头的黄土地和那些小小的身影,尽管同样是对比,同样是把残忍剥离出来反衬天真的无所适从,但《潘神》是摇滚,音符强劲,浓彩重墨;而《鬼童》是蓝调布鲁斯,是忧伤,是风,是诗。
第二场,王佳芝与易先生在易家偷情。这一场情欲戏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易先生常常用手按住王佳芝的头,这样的性爱,压抑,苦闷,但也同时因扭曲而倍感刺激。如果说上一场虐爱是王与易之间进退试探的开始,那么这一场偷情就是王佳芝生理沦陷的开始。这一场戏重点在于二人各种姿势的“相互折腾”,并没有情感上的交流,只是单纯的谁压倒谁,谁主宰谁。爱的愉悦在这里并不存在,心有些疼,因为视觉效果的痛苦。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想到曾经读过的一本法国作家 Anne Desclos 1954年发表的经典虐恋小说《O娘的故事》,那本书的重点除了露骨的情色描写,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写到了痛与快感的相互转换。后来看电视剧House,有一集也讲到过人在生理上遭受极度痛苦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分泌产生快感的化学物质,所以很多时候“越痛苦越快乐”。当然,痛与快感的生理转换距离《色戒》的话题扯得有点远,但我想说的是电影中的这一幕,正是把痛与快感,对人来说这两种趋于极端的情感结合到了一起,把王佳芝对易先生的情感发展的第二个层次毫不遮掩近乎于残酷的展现了出来。
做个目录:
第2楼:team america: world police
第3楼:2001:a space odyssey
第4楼:running with scissors + 像鸡毛一样飞
第5楼:little miss sunshine
第6楼:三峡好人
第7楼:elephant
第8楼:幽灵公主
第9楼:god father ii
第17楼:underground
第18楼:brokeback mountain + sideways
第20楼:霸王别姬
第21楼:gone with wind
第22楼: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第23楼:something about mary + 城市猎人
第24楼:matrix
第25楼:irreversible
第26楼:brave heart
第27楼:donnie darko
第28楼:青蛇 + talk to her
第29楼:spirited away
第39楼: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第40楼:《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全部剧情
第41楼:青衣
第42楼:nightmares & dreamscapes
第43楼:matchpoint
第44楼:the departed
第45楼:children of men
?6楼:menchurian candidate
第47楼:天堂电影院
第48楼:the davinci code
第49楼:艺伎回忆录
第50楼:情人结
第51楼:flight plan
第52楼:pieces of april
第53楼:dirty pretty things
第54楼:munich
第55楼:matador
第56楼:inside man
第57楼:last holiday
第58楼:疯狂的石头
第59楼:dreamgirls
第60楼:premonition
第61楼:next
第67楼:devil's backbone
第70楼:a walk to beautiful
第71楼:任逍遥
第88楼:1408
第89楼:玫瑰人生
第90楼:invasion
第91楼:across the universe
第92楼:delirious
第93楼:色|戒
第94楼:色|戒
第95楼:michael clayton
第99楼:barton fink
第100楼:into the wild
第106楼:no country for old men
第114楼:atonement
第115楼:orphanage
第117楼:there will be blood
第122楼:投名状
第123楼:四月三周二天
第139楼:bucket list
第141和144楼:太阳照常升起
第142楼:八部半
第143楼:pan's labyrinth
第162楼:wild parrots of telegraph hill
第166楼:be kind rewind
第167楼:砂之女
第174楼:iron man
第176楼:english surgeon
第179楼:manufactured landscape
第180楼:flow: for love of water
第181楼:伞
第182楼:paranoid park 及其他
第186楼:立春
第191楼:kungfu panda
第192楼:the dark knight
第196楼:赤壁
第201楼:wall-e
第205楼:悠长假期
第216楼:tropic thunder
第221楼:奋斗
第227楼: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第237楼:东邪西毒终极版
第245楼:海角七号
[此贴子已经被oyzz于2008-11-5 15:37:17编辑过]
看过《南方公园》的人都知道导演Trey Parker和编剧Matt Stone不顾一切嘲讽世界的恶搞幽默风格。对这样的成人动画片,从反感到理解再到欣赏甚至沉迷,这个过程有点像一个听惯歌剧的人慢慢喜欢上街头粗口饶舌歌,既不可思议又神奇有趣。
如果说中国传统动画片以严肃见长,日本是美学暴力主义,那么美国的主流动画片,尤其是给成人看的大部分动画片,恶搞就是唯一。从《辛普森一家》到《未来世界》到《住家男人》,当然还有经典的《南方公园》,嬉笑怒骂,讽刺一切,颠覆一切。
不过即便恶搞,也是分类别的。《南方公园》代表的,就是一种不带任何过滤,粗口政治讽刺满天横飞,达到午夜成人单口相声级别的极端恶搞。这两位创作者,Trey与Matt,在2004年将这种极端政治讽刺恶搞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创作出了一部木偶剧电影《美国战队:世界警察》。
大部分的政治讽刺电影,采用讽刺、恶搞的手段,其最终目的是要恶狠狠的讽刺笑话片中被“赞扬”的主题,比如《芝加哥》表面上的故事是律师大人一手遮天颠倒黑白,其实讽刺的是美国司法制度;《恐怖电影》系列也是通过拙劣模仿成名恐怖片片段来达到讽刺其他电影从而搞笑的目的。
这部《美国战队》,从头到尾把美国世界警察的霸道嘴脸讽刺了一遍,到头来,骨子里竟然是赤裸裸的爱国主义,真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电影的精髓,基本可以用里面极其成人级别的话来概括:
“There’re three types of people in this world: Dick, Pussy and Asshole. Dicks like to fuck Pussies; they will fuck Assholes too if the occasion calls for it. Pussies hate Dicks because the Dicks are always trying to fuck them, but they also love Dicks whenever the Dicks are fucking the Assholes instead of them. Assholes shit on everybody, whether they be Dicks, Pussies, or other Assholes. Assholes hate everybody and everybody hates them, and in short they make the world stink.”
碍于上面内容的粗口程度,这里就不翻译成中文了,请大家自行阅读。总体说来,尽管美国就是大家眼里极其傲慢、粗暴、自以为是洋洋自得的“Dick”,但因为“Asshole”政府的存在,比如成天打来打去在全球搞恐怖主义之流,“Dick”还非得出来管不可。一言以概之,世界警察尽管讨厌,可还得由美国来当。
政治本没有正确错误,到最后无非利益之争罢了,所以对于电影的“政治正确”与否没什么可好评论的。这部电影值得一看,除了上面说的精彩恶搞,我认为主要还有以下两点。
一是电影中的主要反面角色,金正日,在电影中形象实在太酷。他带着个厚如城墙的大眼镜,操着“l”“r”不分的亚洲味英语,把UN检察官扔到大鱼缸的时候真是霸气盖天;后面孤单的唱着“I’m so ronery (lonely)”的时候,这个人物又内心寂寞的可怜,真是个完美的霸权独裁者。Trey和Matt也算是金正日的大“粉丝”了,在DVD的补充内容里,这俩人表达了对多才多艺的金正日的仰慕之情,同时说明,金正日本人是个电影爱好者,收藏有如同图书馆一样浩如烟海的电影。十有八九这部《美国战队》也能流传到他手里,大概金正日本人听到I’m so ronery这首歌的时候也会感慨的落下眼泪吧。
二是看好莱坞大明星们怎么在电影里被砍杀得片甲不留。既然Trey与Matt连金正日的真人照片都用上了,那么使用George Clooney, Susan Sarandon, Alec Baldwin的真人形象也就实在小菜一碟了。这些明星们被描绘成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但实际上凶残可怖又头脑简单被人利用的反面形象,真让人看得笑掉大牙。
当然,被津津乐道的还有著名的木偶性爱场景。Trey与Matt这俩家伙大概在拍摄的过程中过于放纵啦,不管观众欣赏与否,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上放。不过反正电影就是恶搞,观众也大可不必太认真。在这点上《Borat》真是异曲同工,自己都不能接受自己讽刺得太政治,太认真,非得弄点愚蠢的低级下流来中和一下,才能稳定保持影片从头到尾的不在乎声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5 13:05:15编辑过]
我开始照着Sol Stein的书学习写小说的时候,Sol说了,写作最难的在于要“show the story(展现故事)”,而不是“tell the story(讲故事)”,也就是说,要让文字产生画面感,那是要下真功夫的。我想大家小时候上语文课可能都读过老舍那篇写夏天热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说老舍牛啊,厉害啊,为什么?因为写了半天热,愣没一个热字儿!
跟文字的缺乏画面感想反,电影艺术比较难表达的不是影像,而是感觉和概念。
这个摄像机,其实就是把照相机弄出来的一张张照片连起来播放,开始没声音,后来加上了声音、音乐,今后说不定还能加上气味——迪斯尼的4D电影,画面里下雨,观众身上就被拨水,都是对这种影像艺术的延伸。所以说,用电影来讲故事,那是根本,电影本来就是把一个个的细节呈现在观众眼前,“show the story”是电影的本分。
所以呢,相对于文学艺术,电影展现故事容易,但是要表达一种感觉,进而要阐述一种哲学概念,那是相当不容易的。能把后两者做好的,个人认为,那就是这种影像艺术中具有真功夫的人。
扯了这么多,下面回到正题。我心目中,最伟大导演的最伟大电影是斯坦利.库布里克在1968年拍摄的《2001太空之旅》。之所以如此认为,就是因为老库不仅仅完美的阐述了人与宇宙,可知与未知这样的一种关系和概念(这一部分的概念想必老库有自己的完整理论体系),更厉害的是,他还用影像的艺术精确表达出了他对这种概念延展部分的模糊感觉。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我上面说的究竟什么意思。
《2001太空之旅》,我认为主体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第二部分,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秩序的颠倒;最后,宇宙的真理。
贯穿这三部分的是那块莫名其妙的黑色石碑。我开始看也觉得这个东西比较玄,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后来偶然读了一本书,叫《Compleat Moonshadow(月影)》,里面也有一个类似的东西,只不过《月影》里是球体,不是方方正正的石碑。这个东西,可以理解为神对人的智慧启迪,比如上帝显灵托梦,比如佛教说的“德山棒临济喝”之类,也可以理解为“基因突变”,人突然变聪明了,类人猿突然就学会了使用工具变成了人(参考近期《国家地理》杂志,里面刚好有一个人类寻源的专题,谈到了这个基因突变的问题,不过这又扯远了)。不管什么原因,每次这个东西的出现,都代表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质变。至于如何理解,宗教也好,科学也好,甚至像《月影》中的随机无目的论也好,这就看个人愿意怎么理解了,有无限解说的可能。
第二部分,具象的故事是人与飞船电脑争夺控制权,内里隐含的,我个人理解,是一种秩序的重新组合。那个空中小姐走着走着船舱就倒过来的经典镜头正是对这种秩序颠倒的象征。前一部分中人类使用工具,并发生一次次技术变革上的革命;革命发展到一定程度,突破了量变的极限从而演变为质变,工具开始征服人脑,人与物的原始秩序被打破重建。
最后一部分,我个人的理解,讲得是宇宙的真理。问题是,人类作为宇宙中的卑微一员,连自己依存的地球还没完全弄明白,哪里到达了理解宇宙真理的程度!所以这一部分对这个概念的阐述,不是从四四六六讲清楚的角度出发,而是用一种可能,一种感觉,一种猜测的方式去试图解释,解释的目的在于启发性,而不是答案。不管是那个超长的“进入黑洞”镜头,还是后来宇航员进入另一个空间看见自己的未来,包括最后的生命循环,都可能是所谓真理的一种表现,又可能什么都不是。
第一与第二部分,逻辑体系明确,人的进化,秩序的颠覆,与宇宙的关系等等这样艰涩的抽象概念,我觉得老库用电影,用这种具象的视觉艺术讲述的无比清晰,条理通顺,画面干净,多处使用几何构图(这又是个人喜好了,我就是喜欢几何构图);然后到了最后一部分,更把这种概念可能的外延这样更加抽象的东西表现了出来,而且,这种表现还不是自己完全明白了,所以跟老师教学生那样我有一桶水,我给你一碗水的表现出来;他的伟大正在与在这种自己也无法回答的问题上,精确的表明了自己理解的部分,同时也展现了对不可知的敬畏,模糊的恰到好处,引人回味。
所以如果让我评个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导演,最厉害的电影,那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是拍摄了《2001太空之旅》的库布里克。因为他不仅能够用具象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一种抽象的哲学概念,而且还勇于站在一个几乎危险的高度来表达对这种抽象哲学概念的分阶段理解与猜测,这简直就是电影界的爱因斯坦或者霍金。
同样具有哲学思辨的电影,目前我发现了的有Matrix(《骇客帝国》)和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无暇心灵的永恒阳光》),这也是我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两个片子的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5 13:06:30编辑过]
看电影预告的时候,完全认为这部《Little Miss Sunshine》是个儿童或者家庭喜剧,那种茶余饭后不动脑筋不用思考化食消磨时间可看可省的鸡肋。
终于从电影院中走出来的时候,心中的感慨竟然无法用文字来完全表述。
这部貌似家庭轻喜剧的电影,内里传达的信息竟然如此深刻。这部情节简单拍摄手法幽默的电影表达的竟然是对生活最本质最原始的思考:当理想与现实背离的时候,我们怎么对待失败?或者,失败与成功究竟应该怎么定义?当付出全部努力每一步都走得无比正确却仍然得到错误结果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承受?
这样深刻的哲学思考要我来分析怎么也要洋洋洒洒三大片纸,不管能否说得清楚,严肃、沉重甚至沉闷的调子总得大半。同样的,要我来看这样基调这样严肃的一部哲学电影,总要找对时间地点心情认真对待才好。
可这部《Little Miss Sunshine》偏偏不。它上来就调侃,讽刺,搞笑。幸灾乐祸这一人类天性被导演牢牢抓住,让观众一边笑一边看这一家子倒霉蛋们怎么将故事情节展开。看到最后,仍然是笑他们一家的倒霉与世运不济,可笑着笑着心中突然就感动起来。这种感动十分混沌,完全不属于“心中柔软部分被触碰”那种,也根本无法清晰描述究竟是因为什么竟然笑出眼泪来;可大脑中仿佛有个疑惑已久的问题终于被解开了,但又不够清爽明朗,就是那点意思,那点震荡,让人回味良久。这样的感觉到正应了片名:如同阴天里让人心温暖的一抹阳光。一抹,而不是炙热的广泛的不需任何解释的盛夏骄阳。
就是这点到即止,就是这“一抹阳光”的表现手法却蕴含了巨大的能量。小柯以前多次表述过,我最欣赏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轻微的,含蓄的,甚至“无声胜有声”。导演把模糊甚至混沌的原始影像展现在观众面前,充分相信观众们的智商,完全尊重观众们的再创造力。如果有必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或者行为用蜻蜓点水的办法突出电影所要表达的信息重点,但绝不牵强或者煽情。或者说,即使煽情也要全无痕迹大雪无踪,影片从头到尾绝不会让观众感受到导演的存在,只有事后回想体味的时候才意识到如此处理的精彩。《Little Miss Sunshine》基本做到了这一点,当然影片最后对矛盾的处理手法十分夸张,让人有种“不知该如何收场”的担心;不过最后的镜头小柯却非常欣赏,既然无法收尾那就不收,至于主人公们的未来是悲观还是乐观已经不是导演能够控制的范围,后面这段空白应该怎么来填写取决于观众的人生态度。很可能正是这种影片与观众之间潜意识的深层次的冲撞,成就了“笑中之泪”的最大源泉。
到今天为止,我看完这部电影已经超过三个星期了,可脑海里仍然时不时会蹦出来影片里的某个镜头,或者主人公小女孩Oliver的灿烂笑容。这并不是因为电影有多么深刻(它确实很深刻),或者有多么轻松(它也确实很好笑),而是因为它的温暖,因为我十分怀念那种笑中含泪的感动。那样纯粹与干净的时刻让我相信这世界仍然美好,让我相信某些情感即使微小稚嫩,甚至禁不起推敲,但却因为它的真诚也可以成为生命中令人无比珍惜的——一抹阳光。
后记:扮演Oliver的小演员Abigail Breslin其实很苗条,在表演过程中她是穿着特制的“脂肪衣”上镜的。在“公车争论”场景中,Abigail真的在戴大耳机听音乐,所以并没有听到那些出格的言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5 13:07:17编辑过]
这部电影的成功正在于它没有任何人为刻意的煽情、烘托或者拔高,就是平实的还原事件原本,前后进行强烈对比,由观众自己在震惊震撼中体会为什么普通的一天,普通的学生会犯下如此冷血的滔天罪行。电影导演Gus Van Sant从头至尾冷静得可怕,叙事过程几乎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而这种冷静与对观众的信任正是这部社会题材电影的难能可贵之处。面对社会问题,人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偏偏Gus Van Sant自己什么都不说,就把现实赤裸裸的呈现在观众眼前,由观众自己去完成电影想要表达却没有表达的部分。
小柯认为,不管是剧作家还是导演,说比不说要容易,而不说似说,不说胜说更是难上加难。普通的作家/导演很容易从幕后跳到银幕上向观众大肆灌输自我的观点,而真正睿智的导演才会在一切正确的时候调动观众,激动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去优人物之优乐人物之乐。而只有观众与人物结合在一起,只有观众主动的进入电影情节之中,故事/电影才不仅仅是纸上或屏幕上的几十分钟,才真正变作观众自己的思维,永远留在记忆中。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称为经典。
美国著名的纪录片导演Michael Moore也拍过同题材的纪录片:“Bowling for Columbine”,从另一个角度探讨这个社会现象的根源。至于究竟是什么引发了校园枪击事件,悲剧是否与美国的教育体制有关,这正是Gus Van Sant与Michael Moore向观众向社会提出的问题。你的答案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7 13:34:52编辑过]
《教父》,Al Pacino,陈道明及其他 说到这儿,Al Pacino让我不由自主的联想起陈道明,一位尽享荣誉却也让小柯心存疑惑的优秀演员。很多人赞美陈道明的演技,小柯也确实赞同他在《围城》、《中国式离婚》等影视作品中出色的表现。但是纵观陈道明塑造的角色,却大都是自视甚高,甚至具有某种“贵族”气质,或者说具有与大众所不同的理想追求,最终仍然抑郁不得志的人物。不管是方鸿渐也好,康熙大帝也好,甚至《黑洞》中的大反派也好,陈道明所表现出的这种“清高”与“超脱”都是所有角色所共有的。如此看来,陈道明终究是个本色演员,角色选好了,石破天惊;要是选不好,也只能落得个费力不讨好。 不过很多章子仪影迷的不同意见小柯也能理解,毕竟章子仪如同李安所评,是非常有爆发力的,她的表演更有一丝话剧舞台上的夸张与华丽。尽管小柯个人认为夸张的表演比内敛压抑的表达人物内心要容易,但终归哪个更好还要看塑造的人物性格是怎样的,表演上是无法“一白遮百丑”的。 章子仪近年来的机遇明显好过赵薇,表演上的进步也是十分明显的。在《2046》中已经显示出除去野心爆发力的细腻,在《茉莉花开》中的表现更是好评如潮。其实说了这么多,小柯想表达的无非是对本色表演本色演员的质疑。因为我总觉得,一个真正伟大的演员是要不断突破自我的。局限在原来成功的角色塑造里固然舒适,却丧失了表演艺术的伟大与真谛。 I think both Al Pacino and Robert De Niro are 本色演员. 陈道明's acting in Yi Di Ji Mao is quite good. His 清高 is written on his face, esp. between the eyebrows. It's hard to erase. Sometimes, I think some actors in supporting roles are more flexible to melt into different characters. say Philip Seymour Hoffman, and Paul Giamatti. He's in many films, but maybe you ignored him only because you already forgot who he is as himsel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7 13:15:03编辑过]
小柯,我是你的fans,喜欢你的文字,你的歌声,你家kiwi 谢谢古木mm,feel so honored!
really want to see your comment on "Eyes Wide Shut", although it's an old movie. 呵呵,好的,回头我有空也写写这个影片。库布里克的东西我都喜欢得不得了!
I think both Al Pacino and Robert De Niro are 本色演员. 陈道明's acting in Yi Di Ji Mao is quite good. His 清高 is written on his face, esp. between the eyebrows. It's hard to erase. Sometimes, I think some actors in supporting roles are more flexible to melt into different characters. say Philip Seymour Hoffman, and Paul Giamatti. He's in many films, but maybe you ignored him only because you already forgot who he is as himself.
是的,听说过很多《一地鸡毛》的好评论了,一直没有机会看。Netflix上貌似没有啊…… 这次ld回国让他给我带一张盘来看! Spaday说的这些supporting actors我也是非常非常喜欢的,尤其Philip Seymour Hoffman and Paul Giamatti,还有William H.Macy,简直就是狂fan,为了他,前一阵特意去看wild hogs,呵呵呵呵……
仰慕!!才女小柯! 谢谢mm! 下面我接着贴吧。 荒诞之下的悲哀 电影一开场,诗人马高和朋友黑仔喝得醉醺醺的,坐着马车,后面跟着一帮吹喇叭鼓号的乐队在南斯拉夫柏尔格雷德的街道上飞驰而过。这两个醉鬼一边高喊着革命口号,一边胡乱鸣着枪。马高温柔善良的动物园管理员弟弟伊万在家门口兴奋的看着哥哥轰轰烈烈干革命的壮举,心中羡慕不已,可作为一个普通跛子的他,除了结结巴巴的恭维哥哥之外,也只能在动物园照顾他心爱的动物们。 第二天一早,二战来了。 一只愚蠢的白鹅疯狂得啄受伤老虎的脑袋,结果被恼羞成怒的老虎一口咬断了脖子;伊万抱着自己的猩猩对着死去的动物尸体们嚎啕大哭;黑仔本来不管不顾继续在家吃喝,后来实在被连续不断的枪炮声激怒,决定拿枪出门教训这些不知好歹的外来德国人;黑仔老婆喋喋不休的唠叨着,说黑仔分明是去剧院找相好的演员娜塔丽亚;马高正在妓院风流快活,枪炮声和剥落的房顶墙皮吓跑了光屁股的肥硕妓女,马高只好靠在窗边自己打着手枪达到高潮…… 这就是南斯拉夫,一个疯狂的国家,一个疯狂的时代。故事就在这个疯狂世界里展开。 后来马高爽毕在小广场找到魂飞魄散只知道抱着猩猩哭的弟弟时,我眼睁睁看着他拎起不知道在哪拣来的黑猫,把猫当成块破抹布一样擦他的皮鞋。黑猫嗷嗷乱叫,我则看得哈哈大笑。这时起我就确定了,这是个荒诞喜剧反战电影,如果不深刻,那它至少还搞笑。 我只猜对了一半。 电影从头到位的确都在搞笑,其荒诞夸张的喜剧表现手法颇像《大话西游》,尤其是演员娜塔丽亚在柏尔格雷德大剧院舞台表演的场景,几乎可以丝毫未动的搬到一部典型周星驰电影中去。除了伊万,电影主要人物中简直就没一个好人,大家都没什么原则,娜塔丽亚是个墙头草,马高是个无耻的机会主义者和出卖朋友的伪君子,而黑仔也好不到哪去,行事莽撞又愚蠢,还在个破箱子里不小心引爆了手雷把自己炸得七荤八素!黑仔的那票乐队们一天到晚跟着他,除了奏出些令人烦躁的疯子音乐之外,一到关键时刻只会喊:“完了完了,灾难来啦!” 在这样的疯子情节中,故事从二战一直讲到50年后的内战。 这就是南斯拉夫,一个多么“有趣”的国家! 从1918南斯拉夫开始建国以来,战火就从未远离过欧洲巴尔干半岛上这片土地,民族纷争不断,流血冲突不断。电影极为荒诞怪异的表现手法所描绘的,竟然是这样一片血泪浸泡出来的土地,一个有关民族大义,似乎不应该用来搞怪嘲笑的问题。但在作者Dusan Kovacevic的笔下,这一切又都那么好笑得合情合理。这片土地上,为什么要有战争,为什么一直要有战争?南斯拉夫人,你们究竟在争什么? 我不在这样的历史下长大,在这部电影之前根本没有半点兴趣去了解巴尔干半岛这个倒霉地方,一天到晚打打杀杀莫名其妙。我只是想看看这个荒诞的故事怎么讲下去,我只是觉得这个故事真好笑呀真好笑;可没想到,看到最后,看这个国家仍旧在战火中挣扎,看伊万如同无头苍蝇一样和已经老迈的猩猩在几十年不变,废旧肮脏的地下管道中滑稽乱跑的时候,我笑不出来了。 “当兄弟相互戕杀的时候,你就知道,我们是真的在打仗了。” 电影最后,也如同《大话西游》的结尾一样,超现实主义象征了一把。看着也许本应该歌舞升平一片祥和的土地脱离大陆向无边苦海漂移的时候,我的心充满了难以名状的悲哀。真的,如果世界上的一切问题都能用钱来解决那该多好!痛苦与仇恨不再从心底萌芽,把根向下扎,向下扎,扎过一代又一代人,心也荒芜,家也荒芜,国也荒芜。只有战火,在漫布野草的荒原废墟上熊熊燃烧,将天空染成血状殷红。 导演Emir Kusturica和剧作者Dusan Kovacevic,你们荒诞不经的外衣之下,隐藏的究竟是怎样的创伤之心?!这是多么强烈的爱与痛,才能幻化成魔鬼梦魇一般的故事,连我这样不相干的外人,也不得不随着你们,在狂笑之后掩面而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30 20:18:53编辑过]
这部没有多少情节,没有多少对话的电影实在是一件精美的视觉艺术品,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就仿佛用文字来解释凡.高的《向日葵》,用语言来描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我能够写的,只能是自己的感动感慨感激,可我又做不到李安的平静与对如此情感的深厚驾驭力,一说就过。 一杯好茶,不是喝,而是品。品其苦涩品其清香,品其意义隽永回味无穷。 说到品茶,于是我又想起了另一部需要用心细细慢慢品位的电影:《杯酒人生》(Sideways)。 与《断背山》类似,《杯酒人生》从头到尾也几乎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唯一的起伏还是发生在主角Miles的朋友快要结婚的花花公子Jack身上。这段故事除了推动Miles部分的情节发展以外,主要是给电影进一步增加喜剧色彩。 许多人不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如果品不到它对人性的细腻刻画,体会不了它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那这确实是一部极其平淡的闷片。它没有好莱坞式的惊险动作镜头,没有火辣热烈的激情场面,没有无厘头或者故意搞怪的爆笑片断。从开始到结束,它平淡的就象一杯温开水,大口喝下去没有任何味道。可是数天之后,数月甚至几年以后,在某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也许你就突然想起来Miles在麦当劳里打开那瓶珍藏了的好酒,用快餐纸杯一口一口把苦与甜吞下去的样子,想起来他与Maya谈论pinot时柔和的烛光照到两个人脸上,他们彼此散发出来的幸福与吸引。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喝下去的不是白开水,竟然是一杯酝酿得恰到好处的pinot grigio,入口清淡,舌尖微酸,慢慢咽下去,甘洌清爽回味悠远。 一部好电影,一部可以流传万代的经典之作,似乎都有这样的特质:情节起伏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淡去,深深刻在头脑里的,只有那一颦一笑,只有那眼角眉梢。比如那藏青色的断背山,比如麦当劳里用快餐杯装的红酒。这些细节,这些不动生色的挣扎痛苦与绝望,这些钝刀划下的伤痕,这些无可救药的悲伤与人性的脆弱无助,就是那看不见的眼泪,一滴,一滴,一滴的流进心底,灌溉着人类最本原的灵魂,提醒我们正因为痛,所以活着啊。 能够做到如此的导演,也如同一位伟大的作家一样难得。编一个离奇的情节并非太难,充分运用声光电多媒体带观众经历难忘的视觉之旅也不算苦差。毕竟,眼睛长在脸上,心与灵魂却藏在看不见的地方。打动观众的眼睛容易,打动心,很难。要观众感动,要观众回味,就必须给大家充分的时间足够的机会去了解人物的性格,了解他内心最深处的矛盾脆弱挣扎,让观众自己去认同,去同情,去爱之所爱痛之所痛。这同时,讲故事的导演还要保持充分的冷静与驾驭力,不能因为被自己的故事感动而乱了阵脚失了分寸,一着急就忘了节奏,或者从幕后跳出来把自己的见解观点硬加进去。这份冷静这份超乎寻常的驾驭力,李安做到了。2005年再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象《断背山》这样的完美,他不获奖,天意难平! 除了导演,《断背山》与《杯酒人生》的成功也都离不开最优秀的表演。两位男主人公,Heath Ledger和Paul Giamatti虽然表演风格截然不同,却都完美的用全部身心来诠释了两位不得志的男人,两种自我放逐的心路,两颗伤痕累累却又深存温情的心灵。当然《断背山》中Jack的扮演者Jake Gyllenhaal也十分出色,不过小柯个人认为与他以前的表演比较,比如Donnie Darko,没有让人感到质的飞跃。当然,这大概可以归咎为角色的限制。 品酒也好,品茶也罢。在延绵不断的时间面前,故事情节、性别、爱情、冲突都化作尘土,留在人心里的只有对人性的细腻刻画,只有对美好情感的永恒追求,只有对人类灵魂最深刻的剖析。电影如是,写作如是,人生亦如是。
第一部说的是现实与虚幻这样一个辩证关系,让观众完全从一个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这其实是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打开了大门。后面继续这种辩证关系,重点可以放在整个matrix系统的六次类似事件上。这里面有两条平行线:一条是Neal与Smith的相互制衡,也就是病毒/管理系统与创新/发展系统的相互制约平衡;另一条是Zion人(真正的不处于休眠系统的能源人)与整个matrix机器世界的动态均衡。也就是说,Neal所属的Zion人们一开始以为他们拥有的是真理,他们的正义战争是警醒世人从虚幻世界进入真实存在的世界;可是后来随着matrix整个理论体系的层层深入,其实Zion人们的所谓“真实”也只不过是一部分真相而已。真正的“真实世界”就是Matrix本身,就是一个人与机器的动态平衡:世界演变到Matrix系统之后,一方面需要休眠的能源人(幻觉世界)来提供能量,一方面又需要清醒的Zion人来保持整个机体的活跃与竞争力,同时也需要有Smith这样的管理系统来管理休眠人,又与独立人来相互制衡。
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科幻世界啊,有自己的哲学体系,有自己的制衡机制,而且当矛盾冲突激化到一定程度之后(Smith与Neal之战)系统还有自我重起功能恢复整个机体的运转。这个理论完全超越了以前的科幻小说系统,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角度。我认为如果把电影重点放在开启一个新的哲学体系的角度上,同时充分运用动作片的特效、火爆等优势,是完全有可能超越第一部的。
这些千奇百怪相干又不相干的事件让当尼的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就如同当尼面对学校请来的心理顾问大喊爱与恐惧没有界线一样,现实与虚幻在这部电影里也没有明显的界线,甚至,生与死。 如同青春期的苦闷与迷惑,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也是氤氲一片,说不清是郁闷还是惊异,大概每双眼睛看到的感觉都不相同。比如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跟时空旅行有关的片断,还有电影里边界宇宙与本原宇宙的关系。 我对科幻小说的兴趣很早就产生了。这一切起源于我四年级时母亲从单位图书馆里为我借来的生平第一本图书。这可不是画满彩色图画的儿童读物,而是布满了黑色方块铅字,正正经经的成人读物。我把书拿到手里的那一刻心里别提有多兴奋了,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本图书,这还是一张邮票,一张把我正式邮寄到未来的魔力邮票。 这本中等厚度的书,恰好是一本短篇科幻小说合集,里面的世界五花八门魅力十足。有能够随意变换色彩攀爬任何表面的未来迷彩服,有光感纤维制成的隐身衣,有超现实具备全部六感的三维模拟成像技术,还有我最为迷惑不解的时空旅行。伟大的相对论在我简单的脑瓜里永远只是文字意义的扭曲,什么时间空间的相对运动实在太过深奥,我只好在视觉艺术的电影里来寻求答案。 其实关于时空旅行的电影并不少见,近期比较有震撼力的比如《蝴蝶效应》,比如《病服》,都对时空旅行做出了精彩展现。可我觉得哪部也没有《死亡幻觉》讲述的深奥神秘,自成体系。更为奇妙的是电影看完了不算,跟随电影同来的还有死亡幻觉网站,上面全是从电影中那本时空旅行的书里提炼出来的“线索”,一点一点通向时空旅行的真谛,通向电影故事里隐藏的神秘空间理论。 电影里当尼领悟出物体运动的时空轨迹从而预见未来的时候,演员杰克·盖伦霍尔右嘴角微微翘起慢慢绽开一个恍然大悟般的笑容,澄澈的蓝眼睛微微眯起,那神情强烈的让我想起10岁的自己第一次读到宇航员从亚光速飞行的太空飞船返回地球发现时间变慢了以后,那种即迷惑不解又仿佛发现了什么超级巨大的秘密般的欣喜不已。这个时候,其实是否看懂了关于时空旅行,是否看懂了后来的影片结尾都是次要的。这本来就是一部关于感觉的电影,青春期的困惑与顿悟,似懂非懂的神秘与蠢蠢欲动的欣喜,在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状态中又出又进,模糊与清晰,醒觉与梦魇,界线与混沌一体。 诗人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就是《死亡幻觉》,一道艳丽非常魅影缤纷的绝世风景。它让艾小柯在幻觉里又做了一个关于幻觉的美梦,在别人的记忆里回忆了关于自我的记忆。
是的,听说过很多《一地鸡毛》的好评论了,一直没有机会看。Netflix上貌似没有啊…… 这次ld回国让他给我带一张盘来看! Spaday说的这些supporting actors我也是非常非常喜欢的,尤其Philip Seymour Hoffman and Paul Giamatti,还有William H.Macy,简直就是狂fan,为了他,前一阵特意去看wild hogs,呵呵呵呵…… 《一地鸡毛》is a TV series. kind of like 围城. William H. Macy amazed me with his acting in Door to Door. I think it's even better than that in Fargo. It's a pity that he didn't win Golden Globe that yea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8 13:39:04编辑过]
说实话,霸王别姬非常做作,所以受到很多小资的追捧。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把很多无关的东西扯在一起很矫情的片子,利用了人们对那个年代的同情和怜悯。 把个人情感置于时代车轮下进行碾压并激发人们共鸣与唏嘘的片子不少。像霸王别姬这样做作的却很少,导演张凯歌功不可没。他此后的片子继承了他一贯的做作风格,越来越不好看。 但是,张国荣确实演得很好。 我觉得整体情节前后都很相关啊。为什么这么说呢?陈凯歌后来的片子是挺矫情做作,但是这部却非常好啊!
《一地鸡毛》is a TV series. kind of like 围城. William H. Macy amazed me with his acting in Door to Door. I think it's even better than that in Fargo. It's a pity that he didn't win Golden Globe that year.
ft,今天才知道《一地鸡毛》是电视剧,难怪哪个租盘网站都没有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4:31:06编辑过]
关于江一燕的表演风格也略闻一些批评,不少朋友认为她在开始几集演得做作,故意端着拿着。我看了,却恰恰喜欢前两集她做作的劲儿。江演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无比清纯的女孩周蒙的初恋,而且周蒙自小家教甚严,被父亲视为珍宝,像明珠美玉一样照顾着保护着(关于父女情的部分一会儿下面会专门提到)。这样青涩的女孩子,在头一次遇见一见钟情的男子,头一次浅尝爱情甜美滋味的时候,能自然大方得起来吗?那些刻意的表演表现,那种在恋人面前故意说着貌似聪明的话,故意展露出自己最美好姿态的行为,难道不令人觉得温馨又傻得可爱吗?不同性格的女孩子对待爱情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对周蒙那样的性格来说,在我看来,做作是多么真实的一种体现啊。
随着剧情的发展——恋爱中的人要相互磨合,学生毕业后要与身处的大社会磨合——那些只有青春才拥有的最纯真的美好在一点点解体,一点点被现实痛击得支离破碎。矛盾的中心人物是男主角李然。他的人生选择如果深挖,不管是否完全吻合人物的性格经历(因为很多时候我也觉得他有些奇怪),但至少在表象上都是按照故事本应有的主题方向行进着的。我并没有读过原著,无法得知编剧在后面矛盾发展的细节上究竟怎样偏离,但这并不是此剧的致命缺点。故事的大方向是把一种纯洁的美好毁灭给观众,不管用什么方式毁灭,先要令人信服的必须是这种美好的程度。此电视剧,至少在前八集,在建立这种美好的时候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除了画面色彩和取景这些显而易见的方面,最关键的是细节和表演。细节上,周蒙与李然的爱情发展每一个阶段都伴随了几乎俗套但又俗中存新的小温馨小烦恼小梦想。在这里引用朋友评论中的一个细节:
“还有让我心动的就是周蒙的乌龙告白了,他们虽然一起很久了,可是谁也没有承认,正式说过我们是恋人了。导演很贼,太贼了,把所有这些可爱的小细节都给了周蒙,周蒙和李然说,别去我家,我爸说早恋是不对的,旷当,话一出口就后悔了,这不是就承认了吗。……”
这个“小”字,我认为也是表演成功的关键。江一燕与佟大为的表演都属于情到好处无需言语,眼角眉梢足够的那种。特别要提一句是佟大为,这个小眯眯眼的男子总让我想起来《过把瘾》时期的王志文:长得其实也说不上好看,可一动起来,一举手一投足就莫名的透出一种“酷”,甚至是“拽”的意味,用个时髦的词儿就叫“男人味”吧。不过江、佟二人,当然还有其他演员,在表演上的成功并不能完全归功于他们自身的悟性,导演的机智在许多细节上处处体现着。比如葛俊作为北漂在地铁站卖唱被戴妍偶然发现一节,没有对话,除了惊讶的表情,戴妍就那么走过去,开始与葛俊唱起同一首歌。没有煽情的背景音乐,没有琐碎的长镜头特写,唱了两三句就立刻切换到别的场景去了。也许电视剧导演与电影导演的功力还不能直接比较,但比起国内大部分电视剧不知所谓的长镜头加滥煽情的音乐与废话比起来,我必须要赞叹一下导演的魄力和对观众智商的尊重。
具有相当真实感的剧情,聪慧甚至狡猾的编剧,投入而不过分的表演与大刀阔斧的导演,综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前八集中美好得让人心碎的纯洁、纯真,和属于所有人的对初恋最最美好的怀念。这样恰到好处的美好感觉,我只有在观看侯孝贤《最美的时光》第一部分时才有过。正是这种真实的美好,让观众无法不感同身受,无法不期待着这种美好被保护、被保留、被延续——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一些这样那样关于美好被失落的遗憾吧。所以当这样的美好被无情粉碎的时候,那种心痛才是真切的,愤慨的,甚至是痛苦的。
剧情从第八集急转直下,美好与纯真遭遇社会,有的矛盾合理,有的就不大能自圆其说。戴妍与葛俊这条线下得笔墨少了,令人感觉“奇怪”的地方很多,有些甚至是为了与主线平行对照而平行对照,缺乏前后支撑。陈道明的表演前好后坏,尤其在向小宗交待自己去北京那里,康熙的口吻又出来了,就差说“朕”要如何如何了。
而关于杜晓彬这个人物,除了开始对她“卖身求荣”缺少交待而造成后面对李然的行为不能有力解释之外,性格前后非常一致。结尾处那个出版商给杜晓彬的一句“我爱你,不管用什么手段我要你知道我是爱你的”我认为挺精彩,这就是轮回啊——我现在明白作者为什么一直逃避对杜晓彬的道德判断了,原来都是为这一句在做着铺垫呢。
小宗这个人物是剧中最可爱的男人,几乎可以被称为现代活雷锋,还有他老婆,通情达理得近乎可怕。不知道书中是否提供足够的铺垫,剧中应该再深化一下他与周蒙家庭的关系,比如他曾经受周父恩惠等等,否则后面的行为有点无私得令人难以置信。
说到最后,不得不提一下作为青春偶像剧型,此剧的另一大亮点是父女情。一般的偶像剧,剧中人物只围绕着爱情打转,没有金钱困扰,也都没有父母,或者父母只在必要处才出现。当然本剧并未完全脱离这个套路,但周蒙与周父的深厚感情令人耳目一新。除了推动情结发展的必要之外(甚至还有增加陈道明戏份等原因),我觉得这是展现故事另一个大主题——轮回——的必要。从周校长到李然,尽管故事并没有交代周校长受过什么样的感情创伤,我们只知道他视周蒙为世间最美好最珍贵的财富,他爱她,他要保护她,作者甚至借戴妍之口说出“女儿是爸爸最后的情人”这样蕴含深意的话;可我们通过另一个男人李然的情感经历看到了关于父女情的一个完整的循环。李然带着四岁的女儿行走在祖国大地,发誓要用一辈子来呵护她,珍视她,要带着她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对美好的青春诺言。这样的情感与生活的轮回,就像剧中的西藏大地一样,因为美好,所以神圣。
李然的大学同学小宗毕业后留校成为老师兼学生辅导员,在一次聚会中介绍李然认识了校长的女儿周蒙。二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情网。周蒙纯洁而美好的第一次爱情让李然决定抛弃过往,重新开始。周蒙的室友,校花戴妍,是位敢爱敢恨的泼辣女子。在学校演出中对某乐队主唱——民乐系的葛俊产生感情,于是大胆追求,二人终成情侣。
李然与刘漪分手,刘漪心有不甘,来江城期望挽回与李的感情。爱情没能挽救,却通过小宗之口,得知江城大学一位因卖淫而即将被开除的女孩——杜晓彬的情况。刘对杜产生同情,要求小宗与李然帮助其减轻处分,留在学校。
李然因工作需要,不日将去西藏服务两年。李要求周蒙与其同行,周蒙因身体原因拒绝,而且周本人更向往与李然一起在江城平凡安静的生活,生性不愿四处奔波。本来反对周蒙“早恋”的周校长因为发现已患脑癌,而手术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遂接受了李然,并嘱托李然要好好照顾自己心爱的女儿。
杜晓彬决定辍学,小宗安排她到县城图书馆工作。杜在那里认识了对其一往情深的诗人王勃,但杜在与李然相见之后已然芳心暗许,并决定使用一切手段将李争取到手。与此同时,杜开始进行小说创作,并在李然与小宗的帮助下发表出版。
杜的出现使李然与周蒙的感情受到困扰,李然决定速去西藏工作,但在那里偶然又必然的遇上了已辞职也来到拉萨郊区某小学教书的杜晓彬。杜每天早晨放一束野花在李门口,李去普兰出差,杜也跟着去了。杜自荐当李的向导游普兰,李没拒绝。二人某日同游,为了找公用电话亭给周蒙打电话,杜给李指路,结果(不知是否故意)车陷入泥泞。夜晚,李车中入睡,杜一个人跑了十几里山路回普兰求助。当夜,李回到普兰后对杜的情绪复杂,终于在杜的眼泪与拥抱中融化在杜的柔情里。
是日,李给杜2000人民币,杜忍痛接受,并杜撰了一个孤儿般的悲惨身世。李百感交集,无法抗拒杜的吸引,于是决定辞职,立刻回江城向周蒙求婚。李打算婚后从业自由摄影师,带周蒙去云南采风。与此同时,周校长已决定去北京手术,临行前向小宗托孤。
一切顺利,李在买好99朵玫瑰求婚时,接到王勃的电话,说杜晓彬怀孕了。李然毁了玫瑰,告诉周蒙他不辞职了,流着眼泪上了出租,向自己一辈子唯一的真爱告别,去西藏娶那个自己也说不清是爱是恨的女人。
周蒙尚未从李然的婚迅中恢复过来,又突闻周校长手术失败,去北京又被哥嫂冷遇。学校毕业分配,戴妍葛俊去了北京自主择业,周蒙在小宗的帮助下得到了去江城某小学实习的机会。好景不长,刚刚努力从悲痛中开始恢复的她又因为实施太过前卫/放松的教学方法被学校辞退,而自家的房子学校也在考虑收回。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周蒙陷入了不自觉的幻觉,否认周校长已去世,李然已为他人夫的事实。在小宗的劝说下,周蒙决定去北京散心。
在西藏,李然发现杜晓彬怀孕是假,但仍然决定如约结婚。二人“相敬如宾”,同床异梦,李对杜的态度实在挑不出毛病,只能用好来形容,但好得客气,好得充满距离。杜晓彬真正怀孕,但内心痛苦,终于决定离开西藏,李辞职,二人也来到北京安居落业。
戴妍很快找到了在某广告公司的职员工作,葛俊一次次被唱片公司、酒吧拒绝,最后潦倒落魄的成为街头吉他歌手。周蒙来北京后与戴妍重逢,在见面的路上与李然擦肩而过,李然并没有发现周蒙,因为他的怀中,正是已经大肚子的妻子。周蒙将与李然相逢的事情告诉戴妍,戴担心她精神出了问题。本来打算在北京散心的周蒙不能承受李然也在北京的事实,决定速离。戴妍去车站送周,回来的路上在地铁看到了卖唱的葛俊,二人相拥而歌。
周蒙把身上的存款都给了戴妍,自己在一个叫“靠山屯”的陌生小村下车,无所适从。阴错阳差来到靠山屯小学校长家,度过了初期的不适应,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李然的摄影事业渐入佳境,杜晓彬的悲惨身世谎言因为她母亲的出现而被揭穿。李然依旧不动声色的扮演着好丈夫的角色,内心却日益苦闷。小宗在周蒙“失踪”后多方打探不得,终于来到北京把周蒙的一切悲惨遭遇告知李然。李再次恸哭。
戴妍“假公济私”雇佣葛俊与乐队作为公司某次大型会议的乐手,结果却因为葛俊为被无理客户大声训斥的戴妍强出头而彻底搞砸。戴妍认为自己与葛俊各成拖累,于是决定分手。(我个人理解,这是戴妍在激励葛俊,并不是真打算分手。)葛俊前思后想,决定把音乐当成爱好,找普通工作做个普通人,与戴妍长相厮守。二人愉快和好。葛俊在回家的途中出车祸去世。戴妍带着葛俊的骨灰盒回了江城。(这里葛俊死得莫名其妙,不知道是为了传达什么信息……)
杜晓彬在网上遇到了一位仰慕者,经协商,决定让其出版自己的小说与杜给予极大希望的李然西藏摄影画册。杜面见此出版商,结果发现是自己“失足时代”的主顾,但禁不住他开出的优厚条件,尤其是小说与画册同时出版,同时开新闻记者发布会这个“夫妻伉俪情深”的美好梦想,依然决定与其合作。李然带助手为某杂志社去北京附近拍摄乡村教育专题,与周蒙错过,但助手拍下了这个美丽的乡村教师。
新闻发布会与照片冲印在同一天。李然看到周蒙的照片后义无反顾去了靠山屯,终于与周蒙再次相拥,却耽误了下午的新闻发布会。出版商在开会几个小时前用杜晓彬以前的丑闻与她的“夫妻恩爱梦”作为威胁,强迫杜答应他的无理要求。杜不从,刀杀出版商。
等不到李然的杜发现了周蒙的照片,回到空空如也的家,到头来,青春与爱情,在冰冷的空气中同时崩塌。
四年后,周蒙继续当靠山屯的小学教师,她教孩子们什么是美好;李然带着四岁的女儿咪咪探望狱中终于答应探监请求的杜晓彬。杜准备离婚,并要求李带女儿远走他乡,永远不告知关于自己的一切,李拒绝。李然带着女儿,决定带她踏遍祖国的美好山河,实现自己曾经对周蒙说过的,那些没能实现的青春诺言。
非常喜欢前8集,顺便翻唱了主题曲,也一块儿放这儿吧。 [MP=480,60,false]http://aixiaoke.googlepages.com/aixiaoke_youthatnowhere.mp3[/MP] [MP=480,60,false]http://aixiaoke.googlepages.com/aixiaoke_youthatnowhere.mp3[/MP]
Battleground(玩具战场)
Umney's Last Case(虚幻侦探)
Crouch End(伦敦异度空间)
The Fifth Quarter(第五块拼图)
The End of the Whole Mess(神水)
You know they got a hell of a band(魔域摇滚)
The Road Virus Heads North(恶魔画像)
Autopsy Room Four(第四解剖室)
这些系列剧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玩具战场”,“恶魔画像”与“第四解剖室”。其中“玩具战场”特效精良,创意让人拍手称快。“恶魔画像”有一种真实的恐怖与灵异感觉在里面,尽管这个故事的结局小柯不是十分欣赏,有些无法结尾所以才如此编排的“无赖”感觉,但关键因为那幅最重要的画像实在被设计的可怕之极,如同梦魇,所以这个故事和那幅画像竟然是看后数日仍然缠住我不放的梦幻影子。
“第四解剖室”里灵异情节几乎没有,对于故事里的人,从头到尾发生的事件可能是一场噩梦,但对于观众,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美的短篇故事,紧凑的节奏,迫切的悬念,还有一点幽默与会心之笑,完全跟恐怖无关。这部短剧的语言犀利风趣,同时加入了一点点现实讽刺的意味,情节发展的缓急被控制得恰到好处,是八部短剧中最吸引我的一集。如果非要在八部短剧中拔出头筹,那对小柯而言,“第四解剖室”一定当之无愧。我甚至要买来此短篇原著来学习一下短篇小说的写作节奏呢。
假如说这八部短剧中有一部与其他不相称,那就是“第五块拼图”。这个故事没有灵异的成分在里面,甚至悬疑也只不过点到即止。这部短剧更像一个动作片,混迹在一系列魔幻恐怖的梦魇中给大家带来一丝不一样的口味,调剂整剧的节奏。
“伦敦异度空间”与“魔域摇滚”类似,都是Twightlight Zone(异度空间)的不同演绎。故事情节观众其实最熟悉不过,不存在悬疑的成分。这两部关键看表演,场景,还有要听音乐。这两部的另一个共同特色是男人的愚蠢与固执在推动情节发展中都起到了关键因素:为什么男人永远不承认自己也会迷路呢?我很喜欢Stephen King在恐怖短剧中加入一点点讽刺甚至自嘲的元素。这些东西让原本单纯的故事增加了层次,尽管十分隐讳,却是故事结束后最值得回味的地方。
“虚幻侦探”的担纲明星是William H. Macy。此君出演过《Fargo》,《Pleasentville》,《Cooler》等电影,是小柯非常喜欢的一位充满喜剧色彩的明星。他的喜剧色彩源于他的表情:标准的小人物的挣扎、困惑与无奈,最后只好阿Q一下来平衡心态。可在此短剧中,William竟然也表现出了他潇洒灵活的一面。虽然根据故事情节,这种潇洒看起来自然有点做作,但William的招牌式困惑表情与这种夸张的洒脱结合在一起,正营造出一种似幻似真的气氛,完美推进了故事发展。根据DVD中的介绍,Stephen King本人的影子都出现在本剧的绝望作家与“恶魔画像”中的寂寞作家身上。所以故事中刻画的作家对自我,对现实与虚幻的挣扎乃至困惑都极有真实感。
“神水”是我个人比较不喜欢的一集。Stephen King在这个故事里联系到了9.11,联系到了恐怖袭击、拯救世界等大概念、大事件,虽然整个故事的创意仍旧精彩,但前面过多的笔墨刻画主人公们的童年、纯真,后面强烈对比了为什么他们会采取极端方式拯救世界。这种对比的目的很明显,问题是此剧未能有说服力的展现这种转变。单靠突发性的灾难事件,虽然这种转变是可能的,但总让人觉得机械、刻意,似乎是为了迎合那样的大事件才编出这么一个故事,背后没有细腻的人性刻画作为支撑,强烈的削弱了此剧的说服力。
总体说来,此系列短剧的八个小故事都非常值得一看。它们未必是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更没有什么血腥、暴力在里面吸引眼球,但小柯认为这样的恐怖或者悬疑片才是最优秀的:它们基本传承了Stephen King在《Shining(闪灵)》中的心理至上恐怖风格,靠创意吸引观众,靠悬念抓住观众,靠节奏把握观众。
我喜欢这样的恐怖片,因为这才是聪明人的游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23:08:07编辑过]
伍迪·艾伦2006年的影片《赛点(Match Point)》讲的是一个有点老套的故事。穷人小子遇到富家女,抓住机会上了位,进入上层社会开始享受上层名流的生活方式。如同影片里主人公自己说的,“品位具有惯性”,当你喝过几百上千一瓶的上等红酒之后,十几块钱的大路货就再也喝不下去了。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那。于是,这小子发现自己搞的一段婚外情小插曲对他的家庭产生威胁之后,就动开了脑筋,于是才有了“赛点”这个点睛的名字——网球比赛中当球撞倒网子上的那一瞬间,有可能向任何一边落下,从而决定胜负输赢。
我刚看完这片子的时候,真是不以为然,甚至可以说,是极度失望的。
伍迪·艾伦这个絮絮叨叨罗罗嗦嗦的幽默电影大师,在《赛点》中竟然丝毫没有展示以往的幽默与风趣,如果导演名字不是明明白白的写着“伍迪·艾伦”,谁猜的出来是他啊!
不过,我本来也不是伍迪·艾伦多大的“粉丝”,一向看电影不看导演演员名号的的我,看电影永远是看内容为主,就算精致的画面、超长的镜头、天衣无缝的切换再好,这些技术上的优秀也还得为中心主题服务。
《赛点》这个故事,尽管每个细节都可以说做到完美,但这婚外恋的题材实在是老套到不能再老套,也许是我以前言情的题材看的比较多,在看电影的时候几乎每一步都能提前推测出来,没什么惊喜。电影结束,我只用了一个字来盖棺定论:俗!
话我说了,可《赛点》从上映到现在也有一年了,不知道为什么,这部“俗之大俗”的电影却竟然总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Scarlett Johansson穿着白色连衣裙站在光晕里的镜头常常浮现在我眼前,这样性感魅惑的瞬间,简直抵得上梦露在地铁站口被风吹起裙裾的时刻了。当然,故事依然是俗的,所谓“人生起伏”的主题还是可以用一万种更好的方式来诠释,都不会那么老套,那么陈腔滥调。
我究竟是怎么被这样一部“大俗片”给吸引住了,竟然欲罢不能?
思来想去,还得从电影表现手法的完美上来分析。
《赛点》在人物塑造上简直可以用无懈可击来形容。主角网球教练这个小人物,从草根开始抓住机遇一点点向上爬,心态变化非常具有真实感。人都不是从一开始就多好多坏的,悲剧往往是从一个小失误出发,用一千个谎言去遮盖初始的一次玩笑。而Scarlett饰演的在伦敦打拼缺乏天赋的落魄女演员也很传神——无非是一个迷惘的,不知道该在生命中抓住什么的可怜女子罢了。尽管拥有美貌、性感、诱惑力,可还是随波逐流的一个普通女人,缺乏抓住男人心的那点聪慧,又太过迫切。作为配角的上流社会兄妹俩的表演也很恰到好处,尤其是主角猥琐男的老婆,挺单纯,有点势利,动作表情稍微夸张的“上流作派”不温不火的推进了故事的进程。
可能正是因为这些人物都塑造的太完美,太真实了,所以我相信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千千万万这样的男男女女,无数类似的故事都这样上演着,当然结果未必都如电影中一样一发不可收拾,可这类型的故事就是俗——不是它们不好,而是太常见了。
可能因为正是如此,伍迪·艾伦抛弃了他以往的浪漫搞笑夸张手法,将每一个细节做真实,做到不缺不滥,做到完美过头从而变成了“俗”,所以才有了这部老套的《赛点》。我一开始失望,讨厌它,觉得不够激荡人心,没有意外惊喜,可过一段时间再仔细品味,生活自己不也就是这么回事嘛!我们喜欢管一本书里的某个细节,一部电影里的某个镜头叫“经典”,不正是因为它具有代表性,代表了某种共性或者达到了某种巅峰吗?许多年后,谁还记得那些当初让人激动万分的离奇情节,倒是那些发生在身边的,被永恒重复的故事们留在了记忆里,不用特意回想就信手拈来。
伍迪的《赛点》正是这样一个可被无数次重复的完美而老套的经典。
这样的经典,因为太过熟悉,我不一定会有兴趣时常重复温习,但绝对是类似的题材的模板榜样。节奏、配乐、构图、对话细节,简直没有一样不是毫无瑕疵。哪个段落都可以拿出来作为例子来分析一下故事细节该怎么被展现,人物性格怎么在飞速发展的情节中被凸现出来而又不脸谱化。故事本身没什么新意,可也正好增添了某种类似“乡愁”的熟悉感觉,仿佛这个电影数年之前就已经被看过了,早已经印在头脑中成为记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样一部电影,并未深切触动心灵,却仍然让我由厌至爱,甚至在回味中迷恋,不得不说,是有其独特魔力的。可能我永远也不能一丝一毫的解释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对它欲罢不能,就好比爱恨之间的隔膜本来也只有一纸之厚,再怎么分析,也无法完全用理性来精确度量。
我看最佳导演的角度是看一部电影导演是不是做到了最好,也就是说,是不是所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都顾及到了(也可以叫“帕雷托最优”),如果我能想出来可以更好的方式(当然是自认为的),考虑电影拍摄的年代看这些改进是否可行,才得出结论是否导演/演员等等表现到位.
比如李安的《断背山》,他得最佳导演我是心服口服佩服,因为能做的他都做了,没有可改进的地方。
而老马的Departed,可改进的地方就太多了,而且很多地方都是《无间道》本来很好,他给改不好的。就比如说把两个女的合成一个的变动,在Departed里,Leo与Matt对她同时产生感情的偶然代替了原版梁朝伟、刘德华音像店相遇的偶然,可这也太偶然了,十分生拉硬拽;而且两个爱上一个,除了增加感情戏的分量,并没有在人物性格刻画上起多大裨益;而《无间道》里,两人对各自配偶的情感与挣扎是表现各自独立性格的重要部分,他们在音像店的相遇代表了命运的偶然:这个偶然很自然,观众不会怀疑;最后的天台生死相搏又代表了命运的必然。我个人呢,是非常欣赏平行对照这样一种表现手法的: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相互烘托,矛盾看似偶然,却其实是命运必然冲撞的假象。什么叫残忍,残忍并不是让人物偶然的遭遇一些命运不公,而是让性格决定命运,让他再怎样挣扎再怎样痛苦还是逃脱不了宿命的安排。何况爱情戏的加重让电影在有限时间里重点分散了,我还是更喜欢“less is more”。
所以对我来说,原《无间道》好,不是因为它的情节有多么出众(我个人不太喜欢枪战动作片),而是它将这种平行对照,将人性的比较刻画揉了进去,而且重点突出又精炼,极少废话。我觉得香港能拍出这样的片子真是奇迹!我认为这才是剧本真正的精华所在。
而老马的Departed将重点放到了Jack Nicholson的帮派老大角色上去了,延续了他传统的黑帮片风格,影片的重心转移,人物平行对照弱了。情节性虽然加强了,黑帮老大风采有了,爱情也有了,也确实吸引眼球,可深度就下降了。如果用我一位摄影师朋友话来说,这就叫——“减法不够”。所有动作片里,我真正喜欢的两部,Matrix和《无间道》,都是因为它们有动作情节之外一些永恒的东西,而这部Departed,反正我是没看出来老马哪里改良了原片加入了自己的精华元素。
再说翻拍,都有前车作借鉴了,我觉得要是比原来拍得弱,那只能说明导演眼光有问题,能力不够格。其实作为导演,说老马“江河日下”也有点过了,这部Departed依据他一贯的黑帮路子,拍得还算中规中矩。我觉得关键问题在于他对《无间道》的解读上,我个人看来,是没把重点摆对,这跟中西方文化差异无关——西方电影里刻画人性的东西多了去了。金球给老马最佳导演,是名气?还是2006其他电影更弱?
说到这我联想一下大胡子张纪中。大胡子翻“射雕”,被人骂得狗血淋头。如果大家对大胡子也象对老马一样客气,那恐怕他的待遇就要好得多了吧。
OK,对画面的牢骚发完了,再说说这个片子的两个极端:技术与情节。
技术上,在废墟大楼前的政府与恐怖分子交火,一个超长镜头实在是令人鼓掌叫好!Clive Owen的角色有点象前期的《脱轨》(Derailed)一片,都是颓废中孕育着爆发的类型,尤其是在老友Jasper遇害之后的树边恸哭,真是令人感同身受。Julianne Moore比较之下就差了,不过我对这位女演员的评价一直不高,自从The Hour之后她就烂片不断,再没接过有力量的好角色了。
情节上,尽管我还没来得及读《1984》,但反乌托邦的科幻小说也看了两本,对这个哲学体系与表现方式并不陌生。这部电影给我的最大感觉是前因后果都极其模糊:人类因为失去生育能力而彻底垮台,政府驱逐移民,民众暴乱,反政府武装搞恐怖……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自古以来的宗教信仰革命反革命,无一不是有一个自称系统的哲学理念,有一位充满凝聚力又肯舍身成仁的领袖。电影里这些不同的团体到底是依据着什么信仰什么宗旨来说服群众招募信徒执行任务的?他们这么瞎搞,究竟是为了什么?导演运用大量镜头语言来展示未来社会的分崩离析,却不肯花一点点时间思考一下现象后面的本质,几种力量几种矛盾的对抗原因究竟在哪里,人性在新的社会动荡中怎么沉沦怎么爆发——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种没有前因后果莫名其妙的起头,说白了就叫胡编乱造。反正人类也没希望了,大家都不理智了,就暴乱吧。一乱,什么都可能发生,于是想怎么编就怎么编,想怎么演就怎么演。这才引出了那个莫名其妙的神圣婴儿,跟耶稣基督一样来到世间,抄抄圣经来个通俗演绎版本,人完蛋了,还得我上帝来救你们。真是哦弥陀佛,阿门阿门!
这种结构混乱不清的东西真是把反乌托邦文学的精髓都丢弃了,光把故事情节拿来吸引眼球,也不想想那都是好几十年前的作品了,就算要拿来翻译,好歹也考虑考虑你自己设定的时间年限,不要把1945年二战中的场景硬往二零几几年搬好不好!如果非要照搬,起码做些合理的改变,不要连名字都抄上好不好!对比一下同体系的电影《复仇》(V for Vendetta),其思想内涵下降了不是一点半点,简直就是一泻千里,完全成为一部拙劣的无脑动作片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23:08:54编辑过]
但是从纯粹欣赏电影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电影工业极度发达的今天,这部电影也比垃圾好不了多少。
情节上,开始让人迷糊了一下兴趣一下提了起来,后边完全胡扯。要是胡扯到底也行,不过迷题在电影演到一半就解开了,而且这个Raymond Shaw进入催眠与清醒交代得拖泥带水,最后与Frank Senatra饰演的军官Ben交谈中,他清醒的模模糊糊,到底我也没分析出来他是看到第二张方片Q就清醒呢,还是Q是发布命令?如果Q发布命令,按照前面的说法,Raymond完成任务清醒之后是不应该对催眠时刻有任何记忆的,那么他为什么清醒后还记得Ben跟他交代的事?这完全是前后矛盾,想怎么编就怎么编嘛!
除了情节,表演也十分夸张,满洲里那帮朝鲜/俄国的共产党们被刻画成阴险毒辣又猥琐的一帮,完全是面具化程式化的,更不要提Ben与Raymond的朝鲜仆人打架那幕,简直充满喜剧色彩。当然,片子拍于1962年,在武打、表演方式上挑错确实不厚道,但这种夸张的表演方式无非是为了影片中心服务的。这种人物非黑即白,敌方一律阴险猥琐要么愚蠢的风格简直与文革中拍的样板戏们异曲同工啊!至少从今天的欣赏时尚来看,这样为了显著的政治倾向而强烈歪曲事实或者刻意夸大的表演风格已经不能再糊弄观众了。越是有政治倾向的片子越要显示出客观公正才能令人信服,比如Downfall,比如Good Night, Good Luck,层次比这个哗众取宠的片子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不过从此也可看出,时代确实在进步,电影工业也是一直大踏步向前走的。
再有就是片子的节奏,真是冗长又冗长啊!这么点破事儿,在《Law&Order》里45分钟一集早都说完了,而且说得肯定更清楚。电影罗罗嗦嗦说了两个多钟头,比如Raymong被蛇咬遇见心上人那幕,点到即止就够了;而关于他妈妈的刻画又不够丰满,直到影片几乎结束才大大给了一笔,如果前面再铺垫一下效果应该更好。
这样的片子成为“经典”,除非它开创了什么拍摄手法的先河,否则真是说不过去!这部片子的偏激与刻意与近期的《Last Samurai》有的一拼,都是主观倾向太过明显,只要一思考,水就全洒啦(Doesn't hold wate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23:03:23编辑过]
其实对于Giuseppe Tornatore的另一部影片“Melena”我的感觉也相似。两部电影都刻画了风景优美的西西里小镇,纯朴真性情的民众,简单的情感与故事,还有悠扬的音乐。尽管拥有这么多美妙的元素,但Giuseppe Tornatore却不是最好的讲故事大师。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他在剪辑上有问题,很多片段的衔接不十分流畅。并不是说情节本身不流畅,而是视觉上不流畅,好像能看到两张胶片衔接中的黑色空白缝隙似的(比喻,不是说真的能看到),视角的跳跃性很大。比如说主人公萨尔瓦多(托托)躺在床上回忆童年时光,画面从暖色基调的小镇跳回冷色调的黑暗卧室再跳回去,对比十分明显,甚至太过明显了。并不是说跳跃或者对比本身不好,而是这种貌似有意营造出来的效果却并没有服务于某种目的。电影本身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是美好的充满童年香气与少年可爱烦恼的悠远回味,成年的萨尔瓦多是带领观众体会这一情感的线索。电影并没有交代太多他成年后的生活细节,更别说他现在的思想状态或者人生困惑,所以萨尔瓦多的成年生活并不是用来与童年的无忧无虑作对比的。在这种情况下,电影画面的对比就显得很突兀,从而造成视觉对比心理的断层,反而将观众从电影的美好气氛中给“生拉硬拽”了出去。我想,这是为什么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没有我所期待的百分百情感投入的原因之一。
同时我还总有导演担心观众不够领会他意图的担心,因为Tornatore喜欢把电影说得很直白。尤其是director cut版本,把一切都解释的那么清楚,反而丧失原有的想象空间。所以最后电影尽管美轮美奂,也充分调动了视觉、听觉要素来打动观众,却因为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在了盘子上而失掉了本来可以把握的深度。我还是更欣赏李安现在less is more的“大雪无痕”表现手法。
不过总体说来,Giuseppe Tornatore的选材极佳,画面优美,尤其是摄影构图,简直就是一张张明信片集合!电影中的无数小细节都安排得当,温暖又幽默,非常具有意大利民族特色。尤其对“天堂电影院”本身的刻画,我认为是全片最精彩的地方。不管少年托托还是电影放映员阿尔夫莱多,他们的主要功用一是线索,二是以他们的故事作为电影院的陪衬,让电影与电影院本身生动起来;而真正的主角其实是电影工业的变迁以及代表一代人对电影热爱的“天堂电影院”。将对电影的爱与对生活的爱与困惑揉在一起,用个人成长来比照时光流逝中通过电影展现出的社会变迁,我想这才是真正打动观众的地方,也是结尾令人落泪的原因。幸好原版本将后来画蛇添足的解释部分剪切掉了,要知道电影本来要表现的这种将虚幻、回忆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如同水彩氤氲的感觉与“水至清”是完全格格不入的。
其实早在两年前,我就听说了丹.布朗最著名的这本《达芬奇密码》,不过受朋友影响,一直拒绝阅读文笔不好作家的作品。今年捱不过电影的诱惑,终于还是读了,结果朋友说的一点没错:书中故事虽然不错,可写作实在太差!大量的背景信息还有文中人物的回忆研究内容等等都十分生硬的插入故事的进程当中,几乎连个过渡都没有,简直象极了一篇写作糟糕的理工论文。想想大学时代期末抓狂写不出来论文,似乎也是这样东抓一家,西抄一段的,也没时间仔细的修改过渡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论据。这丹.布朗的写作水平也就停留在大学论文阶段,不过这个故事实在是好,他的奇思妙想还是要大大佩服一番的。
小说的毛病除了生硬过渡外,还有就是人物形象的苍白。不过根据情节小说的写作原理,人物本来就是为情节服务的,所以人物形象刻画的薄弱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小说改编电影,能够把主题突出,同时加强一下人物的厚度,那就应该非常成功了。
整场电影除了个别细节改动外,是非常忠实于原著的,几乎所有重要的迷题与解密过程都被完整的展现了出来。由于我看了半本书,电影对我也自动分成两半:进入Villette古堡之前与古堡之后。
前半段,我不由自主的对比电影与书中的情节,觉得这个电影简直就是坐着光速飞船在浏览啊。看之前如果对基督教对达芬奇的艺术作品没有一定了解的话,那还不听得云山雾罩莫名其妙!尤其是关于PrioryofSion的那个百合标志的保险柜钥匙,虽然也能明白,但没了书中那些详尽有趣的解释,囫囵吞枣的吃进去有些没滋落味,真不过瘾!
可到了后半段,我也没有书中情节作为参照了,完全专心致志的看电影,反而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虽然同样有不少解密的过程看个一知半解,但因为主要更沉浸在对中心谜团的思考重复感叹回味中,那些次重要的细节就先放在一边,倒也看得津津有味。尽管电影较书速度已是快得不能再快,情节删减得不能再减,可也整整2个半小时才看完。不知道几个月后是否也如《TheLordofRing(指环王)》一般出版一个超长4-5个小时的详尽DVD版本?
同书比起来,电影可以说是非常平淡的。没有大失误,可也没有什么精彩之处,基本上就是把书本内容打了个压缩包,一口塞进人嘴里,不管消不消化,大家尝个味先。至于很多影评对主要演员TomHanks和AudreyTautou的批评,我倒不太同意。前面说了,书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本来就很薄弱,偏激一点说简直就是为了情节发展而跑龙套的,换成别的性格/人品也不影响主要故事情节的进行。电影并没有把人物形象给改丰满起来,同样的单薄同样的人物为情节服务。相必换了哪个演员,演出来都差不多。两位超演技派的大牌接了这样没有挑战力的角色,本来就做不出什么无米之炊,纯粹是从声势与票房角度考虑罢了。倒是演Silas这个白化病杀手的PaulBettany这次大出风头,即卖了帅又展示了他的舞台表现力,一颗偶像+实力派新星又冉冉升起啦。
想来想去,电影其实挑不出什么大错,错就错在想要在短短两、三个小时来解释一个本来需要长篇大论的复杂理论。为了时间,只好牺牲故事的细节;而没了细节没了环环相扣的解密与推导,故事本身的可信性就大大下降了。如果这本书改编的不是电影而是一部电视剧的话,相信其娱乐性精彩性可信性都会极大提高,那个时候,主流基督教会们才真要抓狂那!
说到这,不仅要再次鄙视一下丹.布朗这家伙,把人家的理论拿来就用,还说得如同真事一般;可又不得不大大赞叹这个家伙,就偏偏能拿这么多论据来把少数派的学术观点说成真事,这也是非常的才能。再说了,人家本来写得就是小说,从来没说自己是学术研究,你爱信不信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23:14:33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23:13:30编辑过]
这个染着火红头发,画着粗黑眼圈的庞克少女,似乎从来和美好的家庭回忆无关。她纹身,她不停的在身体上打洞穿环,在厨房烧弟弟的头发,和不良青年交际,离家出走……
April从来没有给家人带来过欢笑关怀,这个家,没有人有关于April的一项美好记忆,哪怕是小小的碎片。
April是一场灾难。
April是这个家庭不愿提及不想回忆尽量避免的伤疤。
April的童年。
妈妈说:“不要把感恩节的火鸡装饰打坏,它们比你还要值钱。”
“April你怎么能够这样?”
“April你疯了吗?”
“……”
如果不是因为妈妈得了癌症,就要死去,也许April和这个家庭将不再有交集。这个感恩节,很可能就是妈妈最后的感恩节。
爸爸强迫全家人,包括得了老年痴呆症记忆几乎丧失住在老年公寓的外祖母去April在纽约和男友Bobby一起居住的公寓共度感恩节。
家庭,再多的苦难,再多的痛苦回忆,在死亡面前都不得不放下彼此的骄傲,向生命妥协。
爸爸是唯一一个对April的感恩大餐抱有希望的人,因为他觉得April的新男友,Bobby,有一颗温暖的心,就象自己。
挣扎,争吵,回忆,后悔……车子缓缓驶向纽约。
纽约一个破败的居民区,灰暗的公寓楼的水泥墙上满是肮脏的涂鸦。
April在忙碌的准备要烤一只火鸡。
这是她第一次烤火鸡,第一次准备正式的晚饭。April的心里充满了不愿,不满。“他们不配……”April这样对Bobby说。
Bobby只是温柔的笑笑,帮助April填充火鸡内腔,偷偷的在门外贴上“欢迎”的装饰。然后出门去找一件体面的西服,正式见这个自己深爱的女孩的父母。
烤箱坏了!Bobby不在。
April端着有10磅重的火鸡在纽约这个冷漠的公寓离挨家敲门,请求人们在感恩节这一天把烤箱借给自己使用。
黑人夫妇……
独身女人……
溜狗的孤独男子……
不说英文的中国老夫妇……
Bobby在朋友的旧衣店试穿西服。对朋友说自己童年的一段往事。
“爱,是那么强大。”
“爱,让母亲在车祸后用受伤的躯体撑起了整辆汽车,把我从车身下拯救出来。”
“爱,让人心甘情愿改变,让人去做自己觉得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
“爱,是一个奇迹。”
开向纽约的汽车,开向矛盾的边缘……
没有烤箱的火鸡,没有归属的晚餐……
爱,能够成为这个家庭的最终救渎吗?
April:
Bobby:
Mom:
Dad:
Sister:
Oh, Pieces of April ……
Directed by: Peter Hedges
Written by: Peter Hedges
主要演员表:
Katie Holmes .... April Burns
Patricia Clarkson .... Joy Burns
Derek Luke .... Bobby
Alison Pill .... Beth Burns
John Gallagher Jr. .... Timmy Burns
Alice Drummond .... Grandma Dottie
Peter Hedges绝对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和导演。整部电影的风格和一般的美国teenager电影风格截然不同,写实的画面效果让人在初看的前两分钟还以为是欧洲哪位导演的试验性电影。
整部电影语言幽默,充满生活气息。April找烤箱和全家开往纽约这两条线索交相辉映,有痛有泪有笑有思索。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导演对与画面的处理干净利索,没有罗嗦的细节,渐渐的将小小的矛盾逐步升级,将人物的性格逐步加深刻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妈妈的Patricia Clarkson。在这部片子里,她将一个身患癌症,饱受化疗痛苦,神经质,过分抑郁的母亲刻画得入木三分,是影片最大的亮点。无数影迷都认为Patricia没有因为这部片子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实在是不公平。小柯还看过Patricia在Station Agent里的精彩表演,她特别善于通过表情和不多的语言,有些压抑的动作来体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当人物内心的情感积累到一定程度而爆发的时候,Patricia可以在短时间内脱胎换骨,一扫先前压抑的表演风格,如火山爆发般将激情托盘而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演技派实力女将。
Katie Holmes就是现在频频登上杂志封面的Thomas Cruise的新女友。在这部片子里,Katie的表现不错,基本完成了对April的内心刻画,不单纯的是动作表演。不过在Patricia如此精彩的演技面前,仍然有些黯然失色。
影片的结尾是非常具有点睛效果,可以说“一切尽在不言中”。小柯个人认为结尾是电影处理最成功的一个场景,完美的把整个影片的气氛托向最高潮。当然,这个结尾离不开前面不遗余力的细节刻画和气氛烘托。所有的线索,矛盾交织的时机都掌握的非常娴熟。
Peter Hedges说这是一部关于选择的电影,一个充满问题的家庭,在伤害和亲情之间必须做出选择。小柯认为这更是一部关于爱的电影,爱的力量,爱的缺陷,爱的奇怪的表现形式……
如果你对生活感到失望,感到不满,那么,Pieces of April是一部很好的影片。它让人重新审视亲情,重新寻找希望。
虽然故事发生地点在英国伦敦,但是移民们,尤其是不具有或者正在申请合法身份的移民的艰难生活在哪里却都是一样的。
故事的主人公Okwe,本是非洲奈及利亚国的一个著名病理解剖医生,因为拒绝给腐败政府做假,被陷害谋杀而受通缉,无奈之下逃到伦敦,成为了非法移民中的一员。为了生计,Okwe 白天当出租车司机,夜晚在一家酒店当大堂夜班服务供职。
尽管生活十分艰难,Okwe仍然坚守着个人的信仰,努力保持一份最正直最崇高的情操。他的善良赢得了很多同样不具合法身份移民的信任。同时又因为Okwe以前是医生,他经常通过一个在医院验尸房工作的移民朋友的关系,拿少量的药物救治那些无法去医院看病的移民们。
和Okwe在同一家酒店打扫房间的美丽的土耳其女子,Senay,是Okwe生活的亮点。Senay通过难民身份来到伦敦,未被身份未被通过之前也不能从事任何形式的合法工作。美丽善良的Senay收留了Okwe,即使这有可能给她自己带来危险:Okwe,Senay和他们身边的非法移民在伦敦是不被欢迎的底层人群,移民局追查他们;伦敦人讨厌他们。非法移民们除了夹着尾巴做人,在各方压力的夹缝里呼吸一点自由的空气外,没有任何权利可言。
这日复一日看不到尽头的日子就像一个长长的黑色隧道,但电影却以一种极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来描述着Okwe眼里的移民生活。移民们苦中作乐,旁人一点小小的恩惠都可成为欢乐的源泉。也正因为外界、因为生存的巨大压力,移民内部非常团结,大家互相信任,互相帮助。整部片子的色彩非常鲜明,尤其是Okwe晚上工作的高级酒店。展现在观众眼前的一切都是生动的,明快的,似乎一切与黑暗无关……
这种艰难倒也平静的生活被Okwe的一次偶然发现所打破。酒店的经理,Juan,利用职务之便在酒店从事非法的肾脏买卖活动。他利用非法移民们迫切需要获得合法身份的心理,欺骗他们说切除肾脏和拔牙一样简单安全,从而在这肮脏的交易中获取巨额利润。Juan请来的医生几乎没有正规培训,即使出卖肾脏的非法移民死在手术床上,他们也只需要把尸体处理掉——冲入酒店的下水道。非法移民们的生死病痛在伦敦繁荣的城市景象中根本就是被掩埋在最最深处的污渍,他们是不存在的,他们是透明的……
Juan以Okwe的过去为要挟,想让他帮助进行肾脏取出手术。Okwe严词拒绝。这同时,Senay在酒店非法打工的事情也被移民局发现。整个故事突然加速,Okwe和Senay的世界开始混乱,旋转。Okwe不断的被Juan威胁利诱;Senay不得不离开酒店到一家充满非法移民的制衣厂打工,却为了生存被制衣厂老板羞辱。在这种急转直下的环境下,Okwe和Senay惺惺相惜,逐渐产生了爱情。但是爱情,对于连生存权利都无法保障的非法移民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啊!Okwe无法接受Senay的爱,无法找到生活的出口;Senay拥抱着一份绝望的爱情,忍受着衣场老板的羞辱,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故事发展到这,Okwe和Senay两个人的生活要么爆发,要么灭亡。终于,Senay决定打破僵局,孤注一掷,出卖自己的肾脏给Juan,换取假护照与身份以便离开伤心地。Juan利用这个机会逼迫Senay出卖自己的贞操,Senay无奈就范。而Okwe在获悉了Senay出卖肾脏的消息后,在道德信仰和爱情的激烈挣扎后终于决定答应Juan, 亲自给Senay动肾脏取出手术。
故事的结尾非常具有戏剧性,可以说是一个梦幻般的移民理想的实现。Senay的目的地,美国纽约,是她心中美丽平等的自由天堂:阳光灿烂,警察骑着白马保护每一个人……电影毕竟是电影,虽然展现了移民们的黑暗生活,但是仍然给人以希望。但是现实中呢?哪里存在这样的美好天堂?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永远是社会最底层的污泥,承担最累的劳动,承受最多的白眼,受尽侮辱,没有自由。每个移民背后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每个移民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哪里才是真正自由的天堂?
电影中贯穿着色彩鲜明的美丽景象:酒店员工大红色的制服,酒店房间里明快的灯光,自由市场上鲜艳的蔬果…… 这些和移民们晦暗单调的服装形成了鲜明对比。片中几乎没有任何生硬的语言或评论来突出体现主旨,导演仿佛站在一个遥远的距离单纯的叙事,一切留给观众自己去评判。许多对话,比如Okwe和Juan关于肾脏交易的辩论等都非常引人思考: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没有一个健全合法的体制来保护移民利益之前,一个社会如何处理非法移民问题?
小柯认为影片最大的败笔是结尾导演借助Okwe说出的控诉移民悲惨生活的一席话,看似画龙点睛,却严重脱离影片节奏,同时彻底打破了影片原来中立的处理方法,实在是画蛇添足,可惜可惜!
除去这个败笔,整体影片节奏紧凑,画面优美,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优秀作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23:29:59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23:29:03编辑过]
《斗牛士》是皮尔斯.布鲁斯南从007系列退役后主演的一部幽默轻松喜剧。布鲁斯南在剧中饰演一个成功却又一团潦倒孤独寂寞的杀手Julian,在一次任务中于墨西哥城偶遇普通美国商人Danny,二人莫名其妙成为朋友,由此展开的让人啼笑皆非却又惊喜连连的故事情节。 小柯推荐这部电影,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选角成功。由布鲁斯南饰演杀手估计没人会有疑惑,尤其是一开始一辆宝时捷赛车被炸飞火光冲天的镜头,就是故意提醒观众,这个杀手是很有说服力的。布鲁斯南的小胡子,金项链与人到中年开始发福的肚子又都为这个杀手潦倒寂寞尖酸刻薄的一面提供了物质证明。Danny的演员Greg Kinnear的长相就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男人,由他饰演这样一个“随机人物”是再合适不过。同时随着剧情发展,当Danny蓄起小胡子以后,Greg与布鲁斯南站在一起竟然有一种奇怪的想像,让人啼笑皆非。 表演出色。芝加哥阳光时报说杀手Julian是布鲁斯南演艺生涯塑造最成功的一个角色。这个人物不仅有冷酷无情的一面,对人又尖酸刻薄,可在内心深处却十分寂寞脆弱,强烈渴望友情亲情。尤其是Julian在Tucson赛马场因为自身病患无法执行任务时绝望的崩溃,布鲁斯南那透过蒙蒙泪水的天蓝色瞳孔,那苍白颤抖的双唇,还有绝望无助的表情都带给Julian全方位的诠释。在一部喜剧片里,Julian是少有的一个多重角度内心丰满具有深度的人物形象。布鲁斯南凭此角色被提名金球喜剧/音乐剧最佳男演员是实至名归。 画面优美。墨西哥城的色彩斑斓,斗牛士们的华服美装都十分抢镜。 情节意外。《斗牛士》节奏紧凑,时不时给观众留下一个悬念,一个小提示让人去猜,可不到故事结束,是怎么也猜不出来究竟怎么回事的。 笑料连连。笑料是喜剧的基本元素。这部电影的笑料主要表现在语言对话上。布鲁斯南和Greg的表现都十分精彩,恰到好处不过火。 综上所述,《斗牛士》是一部高质量的喜剧,是目前严肃电影充斥屏幕的情况下值得改变口味轻松一刻的首选。
经过了奥斯卡或沉重或缠绵或深情的“大片”洗礼,06年度暑期电影大战即将拉开序幕。三、四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影院里好电影不多,不过这部巨星云集的《Inside Man》却是个例外,从故事到节奏到表演,虽然不能说滴水不漏,但起码保持了高水准的叙事,简洁不拖沓的速度,还有Danzel Washington, Jodie Foster, Clive Owen的精湛演技。
故事从Clive Owen饰演的银行劫犯Dalton Russel的自白演起。Dalton身处一间狭室,说:“仔细听着,我说的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我不会重复。”之后如同分析记叙文一样告诉大家故事的人物时间地点,正当观众迷惑不解又拼命竖起耳朵生怕担心露了什么的时候,好戏开始了。
抢银行的电影基本元素无非是警匪对话,人质还有紧张的气氛,再加上大量的动作镜头。前三者这部电影都有了,所以当我照图索骥准备迎接大量动作爆炸血腥镜头的时候,我完全惊讶了。劫匪头子Dalton无疑是个超级聪明的家伙,他在与侦探,Danzel Washington扮演的Keith Fraizer斗志斗勇的过程中总是领先一步,我随着Fraizer侦探的思路也在拼命猜测这个劫匪究竟打的什么主意。因为开始劫匪Dalton暗示整个计划是超级完美的,我头脑中老有《完美谋杀案》的影子,以为演到一半肯定也会出现意向不到的偶然。偶然虽然出现了,可发展的方向与我预测的毫不沾边。影片中仅有的几分钟暴力动作镜头只出现在警长的想像中,除此之外就是不停的思考,猜测,解迷。如此精彩与智慧的情节自然不会让观众在最后一分钟之前解开所有疑惑的。所以,正如开始劫匪Dalton说的,仔细听他的每一个字,仔细看每一个细节。迷题揭开的时刻,相信每位观众都会满足的微笑。
除了这个精彩的故事,影片还有一些细节让人会心莞尔。比如人质小孩超级暴力血腥的电子游戏机,信奉伊斯兰教过机场安检永远被“随机”检查的倒霉蛋和在纽约街头找外语翻译的细节。这些小对话小情节,一方面使人物丰满立体,另一方面又影射社会现实,可绝不说教,就那么稍稍一点,令人会心微笑又点头称是,小聪明配合整个故事情节的大智慧,调剂的恰到好处,不多不少。
电影看完,两个小时过去,竟然不知不觉。再次赞叹一下影片的节奏把握,尽管不如电视剧Law and Order或者West Wing一般惜墨如金,但张弛的力度很好,观众虽然时不时跟着Fraizer侦探喘口气,听两句发展人物性格展示小聪明的废话,但立刻就被拽回智力游戏中去,继续紧张,轻松的紧张着。
Inside Man没有多少社会意义的暗示,坚决不闷,基本从讲好故事的角度讲了一个超级有趣智慧精彩的故事,可以说近年来娱乐片中拍的最好之一。Jodie Foster饰演的高级PR/经纪人的角色有些脸谱话,甚至可以说圆滑的过了头,我认为是电影中唯一比较失败的形象刻画。但Foster的演技是没的说,人物写成这样,感觉她已尽力了。
情节是标准的美国喜剧:Georgia Bryd被误诊为绝症,告知只有三个星期活头。这个一直生活在盒子里的女人决定充分享受生命最后的每一秒钟,做自己以前想做又不敢的一切事情。喜剧故事与欧洲风光就此开始。不过大出我所料的是,电影第二个镜头就出现了street car,还有St. Charles大街上熟悉的一切。原来这部电影竟然是在飓风前的新奥尔良摄制的!电影充满温情,让人从头笑到尾,没有任何紧张激烈的镜头,轻松如同春天的阳光。结尾连Emeril大厨都出现了,又是一位代表新奥尔良文化风情的核心人物。经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后看来,这个小细节竟然超级煽情。
想当初与朋友一起去Emeril餐馆吃饭,应该是2002年初夏。穿了美美漂漂风情万种的露肩长裙,特意带了长长又垂垂的吉普塞耳坠。一番心思,就是为了好好体会这全国名列前矛的高级餐厅究竟有什么魔力,说不定还能碰上Emeril本人也有可能啊。四个人点了红酒,奶酪炸三角作头盘,我记得自己要的是一只美味的烤鸭腿,配以加了威士忌酒的面包布丁和烤得恰到好处的红皮香酥小土豆。那一顿觥筹交错,笑语欢歌,宾主尽开颜。当然银子也没少花,不过美味在口,每一分钱都花得值得。不知道Emeril如今风光是否依旧?
本来是说电影,可不自觉的就跑题了。不过这部电影确实带动了我很多关于新奥尔良,关于美食的美丽回忆。虽然它不是什么经典或者优秀大片,可其真挚明快的基调却让人感觉温馨无比。严肃深刻固然长久流传,不过有些时候这样轻松可爱的电影也是人生里的美味冰激凌。不要想太多,叹息太多,也不要问太多问题,只要让自己的眼睛好好投入,让自己的笑容干净纯粹就对了。再加上熟悉美丽的新奥尔良风光,《最后的假日》艾小柯倾情推荐。
当然赞誉的同时也有不少观众批评《石头》抄袭英国电影《两杆老烟枪》。二者的相似之处确实不少,但《石头》绝不是抄袭《老烟枪》,冲其量算作模仿。不过话又说回来,在电影学院学习的时候,各种拍摄技巧叙事手段不都是通过观摩讨论过去的成功作品而体会掌握吗?《石头》走的是相似套路,但故事、文化背景、语言,尤其是很多细微的只有生长在中国文化中才能体会出来的幽默包袱是必须自我创作的,这些不是抄袭,也不是简单模仿就能模仿得来的。如果能够另辟蹊径开创全新的电影拍摄门派当然是绝无仅有的妙事,但向优秀老电影致敬也绝对不是坏事,尤其对于整个电影行业还在成长成熟的中国电影来说。
说到《石头》的“黑色幽默”,每个人的理解可能都不尽相同,完全可能有人觉得好笑,有人觉得恶俗。不过我个人很反对给《石头》贴上“恶搞”的标签,因为这部电影,导演用心了,剧本也用心了。而恶搞是香港王晶那样的拍摄套路,完全没有情感没有心血没有投入的堆砌。《石头》并不完美,但它打开了中国电影的一扇门,另一种可能的拍摄手法,单单从这一点说,它就绝不是“恶搞”。 不过说了这么多《石头》的好话,也应该提一提它不足的地方。《石头》整体故事情节是经过深思熟虑没有大漏洞的。唯一需要推敲的大概就是结尾处大量防暴警察的突然出现,电影中没做交代,有点想当然了。
《石头》中采用了大量跳跃的剪辑镜头。在剪辑上,我个人的感觉是影片为了追求速度而使镜头时间特别缩短,有些地方的跳跃幅度过大,意图太过明显。如此的处理虽然突兀有余,清晰不足,但却不是致命硬伤。这部电影拍的是悬疑+幽默,悬疑要做到前后一致相互解释没有明显bug自圆其说,除此之外所有细节都要物尽其用,没有废镜头,要么伏笔要么开局;幽默要有时代特色,调动观众背景社会文化。《石头》基本上都做到了,这不容易啊:本子要够聪明,语言要够诙谐,导演也要够冷静,都做到了就是成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23:41:20编辑过]
从纯电影的角度说,这个故事讲得比较失败,情节不连贯,剪辑上有些细节不够精炼,让人有不知所云的感觉;整体节奏还好,时间跨度比较大,废话不多,但很多时候跨越之间的关联不强,故事变得支离破碎;当然最大的缺陷在人物刻画上,人物性格给的笔墨不多——因为是音乐剧,主要篇幅都给了一首首单曲——但比较《芝加哥》,尽管是同一编剧,但这部功力明显不在一个档次。最后效果所有人物都很单薄,矛盾不能推敲,剧中转变十分突兀。尤其是Jennifer扮演的Effie White,无比年轻的面孔演绎一个经过生活艰辛的单亲妈妈、一个眼睛里本应有故事的成年女人,实在是没有说服力,好几次我都差点笑出声来。
尽管这不算一部好电影,但是如果你爱音乐,爱爵士乐,爱R&B,爱灵歌,那么就值得进影院去欣赏这部2006年最强劲的音乐剧。电影故事不过是把这一首首歌曲串联起来的线索罢了,我们要看的,是最经典的两首单曲:Beyoncé的“Listen”与Jennifer Hudson的“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
尤其是Jennifer在中场的这一曲灵歌"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虽然比不上Jennifer Holiday的经典版本沧桑、绝望,但在爆发力上竟然毫不逊色,技巧上几乎完美。如果说Jennifer在表现力与表演上还有相当距离要走,但这声音,这情感,这从里到外打开胸腔把心掏出来的唱法让人除了感动与震撼,心里不能再有任何杂念。这让我强烈的想起在新奥尔良听灵歌皇后Irma Thomas现场的情形,感动与震撼,感动与震撼,这就是灵歌要呐喊出来的灵魂了吧。 Jennifer Hudson: And I Am Telling You, I'm Not Going Beyoncé Knowles: Listen (MTV) Jennefer Hudson: I love you I do (电影片段)
如此想来,这部《后来》的故事竟然有很多让人惊喜的细节。
尽管情节说的是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Christ能够看到与自身相关的两分钟之内将要发生的事情,貌似时间旅行类科幻题材;可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对博弈论的一个视觉展示。Christ做的与一个研究博弈论的经济学家做的也差不多:在限定条件之下,推导出未来发生的无限可能,然后比较这些可能的结果得出最优结论。不过Chris不用像经济学家那样用电脑啊或者通过原始的数学公式手算,他是内在能力,生出来就能看见。所以影片开始Chris在赌场逃离警卫追踪一节真是精彩得让人拍手称快! 这简直就是一博弈论机器人那!
尼古拉斯.凯奇在类似片段中的表演说“耍酷”也好,说“到位”也罢,按照故事情节,如果这样的提前最优选择是可能的,那生活就是这样神奇这样酷的,所以影院里观众才一边大笑一边骂着:这小子真是走了狗屎运!
后来电影在现实与推测之中反复跳跃,如果站在博弈论的角度看,整个故事就是在讨论可能性与选择的关系,那就完全合理完全正常了。比较吸引我的一个细节是Julian Moore饰演的FBI侦探与Jessica Biel饰演的Chris女朋友Liz谈话,要她回旅馆房间后给Chris下药,但不能一进屋立刻下药,而是等待两分钟后再行动。我反复思量这个安排是否合理:Liz一进门Chris来迎接他,从这时起他就能看见之后两分钟内发生的一切可能,所以不能在两分钟内下药;可是随着时间发展,Chris应该也能顺延看见三分钟、四分钟之后的一切可能啊。电影中暗示的解释是Liz与Chris见面后,Chris进入卫生间刮胡子,所以他是只能看见与他自身活动相关物理空间内的未来可能的,Liz两分钟后下药的事因为发生在另一个房间,所以他看不到。尽管这个解释还不十分完美,比如,假设Chris和Liz在旅馆门口谈话一分钟才进入卫生间,而Liz刚好在2分59秒下药,那在一分钟这一时刻Chris还是能看到Liz下药的举动的;再比如,后面Chris进入仓库推断一切可能从而找出最优行进路线的时候,他的“可视范围”是不受物理范围限制的。这个细节上的偏颇是影片理论体系的一处硬伤,其目的性只是为了表现Liz对Chris的感情,其实可以删除,不过加入倒也不影响影片整体的博弈体系。
对于很多人讨厌的虎头蛇尾的结尾,我个人竟是非常喜欢其中的某个元素的。Chris运用自己的超能力,在每个两分钟时段都做着一切最优化选择来选择一个最完美最正确的未来,可最后竟然发现每一步的完美走入的仍然是灭亡的结局。这种博弈论中阶段性正确与整体正确的悖论再一次通过具体的故事被视觉化——人在对未来做推测的过程中每次都是竭尽所能选择最优行动方案的,但由于“幸运”这个因素的扰乱,即使每一步都做到最优,最后可能还是负负得正选了最错的一条路。其实如果故事减少动作片元素而把力量都放到这个悖论上来,深度也可以上去,有趣性也能增加不少。不过还是那句话,对于娱乐片要有娱乐片的标准,如果你接受了《后来》这个故事的前提限定,不上来就因为“一个小人物被FBI找来拯救世界”这样荒谬的情节所吓跑,那么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值得玩味值得体会的地方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8 12:59:38编辑过]
小柯,你的影评真好,几部我喜欢的电影在你的文字下显得更为隽永,多亏你的文字把我心里想说却说不清的话表达出来:) yes.
喜欢《一米阳光》,小柯MM的影评都蛮深刻,虽然有些观点我并不完全接受 谢谢mm。我这些都是“观后感”一样的东西,普普评论,与“深刻”二字相去甚远啊! mm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说说吧,我们好讨论讨论,说不定能发现什么新鲜的东西呢!
最近还看了"stranger than fiction" Will Ferrell 演的,也很不错。小柯看过吗? 没看呀。最近工作比较忙,我又在写些别的乱七八糟东西,影评都搁下了。 目前刚看过一个Guy Maddin的老片,Saddest Music of the World,真是喜欢喜欢喜欢喜欢极了。等我把该还的债还清了,就转回头来接着写。谢谢阿Q推荐,我回头去看看这部片子。
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一名战争孤儿Carlos,被送去不知道哪里一片荒原里的孤儿院。孤儿院里有一位支持革命的独腿严厉女校长Carmen,一个默默爱她的绅士老教授Casares,一个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心怀不轨的年轻人Jacinto,还有一群命运相同的战争孤儿们。
让这个故事变有趣的是一开始就出现的鬼童。孤儿院里死去的小孩子,头上的伤口流出殷红的血迹,因为最后沉在了水塘底,鬼的形象总被笼罩在一片闪着隐隐金光的水雾里,红色的血在光影里变成一片迷蒙的红色云霞,从伤口里不停冒出来,向上飘升,轻若烟,红似山茶烂漫。与这样诡异而绚丽的鬼童形象相搭配的,还有孤儿院院里半掩在土里的巨大炸弹,就那么莫名其妙的戳在空地上,小孩子们交头接耳的说那炸弹是活的,鬼童就藏在里面。
与场景和形象的不可思议相对照,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一波三折,表面的荒诞之下一切又都有条有理,前后依托。老教授隔着墙壁给断腿的女校长念美丽的诗句,Jacinto贪婪的目光总离不开保险箱里那些金条,主人公Carlos对鬼童又好奇又害怕,追着湿漉漉的脚印,发现孤儿院里一个又一个秘密……
同样是一个孤单的孩子,在战火纷争的大时代背景下抓不住纯真,早熟,没安全感,现实与虚幻交织在一起,哪些是真实发生?哪些是幻觉,哪些是另一个世界?《鬼童魅影》与《潘神的迷宫》在整体手法与情感传达上简直惊人的相似,甚至可以说,《鬼童》是《潘神》的前奏,Guillermo del Toro 至少是从《鬼童》开始就在酝酿这同一个故事,直到《潘神》中全部才华得以绽放,通过完美的叙事技巧创造出了一个终极的梦幻世界。
在《鬼童》中,以人为代表的现实世界与以鬼为代表的虚幻世界的界限区分是很明显的,交织在一起的是人性的善恶,或者说是人鬼的寓意。到了《潘神》,现实与虚拟世界的边界完全模糊了,从来就没有清晰的界线,每一个线索都有漏洞,需要用另一个世界的逻辑来解释。作为线索与中心人物的小女孩在世界的两个边缘前后穿梭,如果失去了线索上的漏洞,那这两个边界变作分离,她的游走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深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看《潘神》每个世界的逻辑体系,漏洞是一种遗憾;但如果用错误来连接正确,用漏洞来打破清晰制造模糊,这样的叙事手法就变成了一种伟大的突破,具有开创性意义。
在纯真与现实残酷的对比中,《鬼童》采取了人与鬼的对比,采取了孩子与一个险恶人物的对比,手法直白而简单。发展到《潘神》,仍然是孩子与成人世界的比较,但成人世界的视角更为广阔,人物的层次感更为明显,恶不是单纯的恶,善也不是单纯的善,故事整体极为丰满。
在画面色彩与镜头运用中,《潘神》比《鬼童》更为犀利,尖锐。如果说《鬼童》中的画面感觉是为讲故事而服务的,到了《潘神》之中,即使剥离掉故事,视觉效果作为独立存在的实体,不管是树洞里的青蛙,还是独眼怪兽的金红宫殿,都充满了魅惑人心的力量。在Guillermo del Toro的梦幻世界里,运用一切手段实施的对比,就如同空气一样,是人物、情节、语言、画面、色彩、构图等等一起呼吸的精髓。
《鬼童》比较《潘神》,尽管能够清晰看出Guillermo del Toro叙事手法和拍摄技巧的成熟轨迹,但《鬼童》依然具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充分体现西班牙特色的建筑风格,完美的构图,儿童演员们天真又恰到好处的表演,简单而感人的情感细节,怀旧的炫丽色彩——这些元素勾画除了一幅那么美好的一个小世界,精致而动人。
电影开场第一句话说:“什么是鬼?一个注定不断重复的悲剧?一个痛苦的瞬间,也许,虽死犹生。一种被时间凝固的情感,如同一张褪色的照片,如同琥珀里那只飞虫。” 这样充满诗意的强烈的忧伤,被Guillermo del Toro天才的展现了出来,从故事开始之前血与水交织,色彩迷蒙的沦陷,到最后的湮没在背景音乐之中望不到头的黄土地和那些小小的身影,尽管同样是对比,同样是把残忍剥离出来反衬天真的无所适从,但《潘神》是摇滚,音符强劲,浓彩重墨;而《鬼童》是蓝调布鲁斯,是忧伤,是风,是诗。
Devil's backbone很不错。也是那种让人看了有点sad的鬼故事。我也觉得它象是《潘神》的前奏。一个是没有父母的小男孩,一个是没人关心的小姑娘。让我感觉最温暖的应该是那个老教授了。 有时候我想,这个del Toro会不会小时候有点心理阴影啊。或者他自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是呀是呀,不知道del Toro是有种什么情结,如此卧薪尝胆讲这同一个故事。
而一贯的以社会大变迁作为故事背景,这点可以说是贾的匠心,也可以说是他投机取巧——如果故事讲不好,至少还有这些保证一定程度的共鸣;在《任逍遥》中,这些大背景基本都是与故事发展相互依存的,没有完全脱离主线的为了大环境而大环境,比如北京申奥成功恰好化解了小济欲带人寻仇的矛盾激化,比如电视上批判某某攻正好暗合了斌斌母下岗向宗教寻求心灵解脱的细节,再比如纺织厂被人恶意引爆,大批死伤群众被抬入医院,这既吻合影片中城市落败,夕阳产业制造了大批失业下岗人员的大背景,同时又与斌斌在医院体检,小济偶然解巧巧燃眉之急合理的联系在一起。这点上,个人认为《任逍遥》远胜过《三峡好人》。 贾樟柯从导演所在幕后跳出来明显的向观众现身说法只有两次,一次是斌斌贩卖盗版光盘,被混混小武问是否有电影《小武》、《站台》,另一次就是影片结尾警察说斌斌挺乐观,于是莫名其妙的让他站到墙边唱歌。前者,明显是贾与观众开玩笑,一笑莞尔,无伤大雅;后者,其唯一用意就是让斌斌唱《任逍遥》结尾,贾在这里没沉住气,迫不及待的脱离了故事的正常进程再行点题,还是太过急躁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0 1:07:36编辑过]
三代青衣,两样人生,一世挣扎叹戏痴 2004年冬天回国,跟着父母看电视连续剧。翻来覆去的换台,古装现代中国外国每个都扫了几眼,不是做作恶心就是无聊,故事性不强。只有一部电视剧牢牢吸引了小柯的视线,让我乖乖坐在电视机前,保持安静不抱怨,看完一集等着看下一集。它就是康洪雷导演,徐帆、傅彪主演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青衣》。 这是一部讲述一位京剧青衣演员——筱燕秋一生的故事。 青衣这个行当,套用电视剧里的话说就是“黄连托生了苦胆胎”,从里苦到外。青衣扮演的人物,比如月宫里孤独寂寞的嫦娥,比如苦守寒窑十八载的王宝钏,比如被压在雷峰塔下的白蛇,大多是抑郁不得志的,无限才情无从寄,空待年华似水流。所以一位真正的青衣,在生活上往往也充满了这样那样的悲剧。尤其是剧中的核心青衣筱燕秋,事业青春被硬生生掐断,从此要风不得风,要雨不得雨,一生苦闷,无法解脱。 筱燕秋的悲剧命运,完全是由她孤傲自赏的性格决定的。因为戏唱得好,所以完全看不起跟自己风格不同的老演员,争吵中用开水泼人家的脸;看不起自己的丈夫面瓜,更看不起曾经筒子楼里的邻里邻居,不与人交往;看不起自己的婆婆,多少年不肯叫“妈”;看不上自己的女儿,导致女儿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够好”……可筱燕秋却是如此热爱青衣这个行当,热爱京剧。为了再次站上舞台,她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健康,身体,甚至灵魂。她的一生都活在戏里,爱情是镜花水月,理想是抑郁不得志,生活是情非所愿。她的一生是青衣的一生,充满矛盾,从里苦到外,却也从里美到外。 看过这么多的电视剧,还从没有这么一位主人公,让人打心眼里鄙视,因为她“要戏德没戏德,要人性没人性”;可也没有一位这样不讨人喜欢不招认待见的主人公,让人如此揪心痛心与感慨。筱燕秋是个戏痴,可惜生活不是戏。除了戏,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青衣只能任命运随波逐流,看尽人间冷暖,枯等红颜白发。徐帆把这样一个让人可恨可怜又可叹的女子演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她那“唧唧歪歪的劲儿”,再加上傅彪的大老粗交警,给这样一部悲情电视剧增加了无数喜剧色彩,语言对话都极为精彩。 电视剧里一共出现了三代青衣:潘虹演的老青衣柳如云,徐帆的筱燕秋与马静饰演的学生春来。柳如云一生活在戏里,认为自己是永远的明星,就连跑龙套都一丝不苟,拒穿没有熨烫过的戏服。与筱燕秋一样,柳如云也爱上了戏中人,为了不向爱情不向生活妥协,一生没有嫁人。筱燕秋的目中无人比起柳如云要温和许多,可眼角眉梢也都是孤高与冷傲。不过筱燕秋终究没能向柳如云一样彻底活在戏中,爱情失败的她选择了迅速嫁人作为出路。与柳如云相同的是,她也将自己对青衣的领悟,对京剧的热爱,将自己一生不能实现的舞台理想寄予了下一代青衣,自己的学生——春来身上。春来,这个二十一世纪的青衣,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悲苦青衣。春来追求人生的享乐,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是几乎没有道德底线的新新人类。春来抛弃了柳如云与筱燕秋时代对青衣的热爱,她彻底离了戏,轰轰烈烈的开放在在灯红酒绿的现代花花世界里。春来是三代青衣里最有适应性的,最春风得意的,也是最不象青衣的青衣。可以预见,青衣到了春来的时代,就真正如落花流水,魂归离恨天了。 这三代青衣,唱功能力上是一代比一代强,人品道德生活底线上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我们的国粹京剧,也正如剧中的青衣一样,这样江河日下,辉煌一去不返了吧。我敬佩柳如云与筱燕秋对青衣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她们一辈子活在戏里,是真正把灵魂奉献给理想的艺术家;可我又鄙视她们目中无人缺少人性的生活方式。我瞧不起春来的不择手段出卖灵魂,可不可不承认她这样奋不顾身的新新人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必然脱颖而出,最早尝到胜利果实的滋味,至于这滋味对春来是苦是甜,只有这代道德价值观念已天翻地覆的新新人类自己才能评述。 生活从来,就是这样复杂的啊。 所以,看完了《青衣》,我只有一声叹息,两行眼泪,再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喜欢电影的人很多,但是爱电影的人却很少,更不要说挚爱到痴迷的人了。偶然来到这个版,却意外发现了一些真正的影迷(甚至如果说是影痴--借用艾小柯评青衣的话--应该也不算太过分?因为说到影痴时,是把我自己也勉强算在里面了的)。蓦然间看到这么多好贴,很过瘾很过瘾。同时也勾起了我的许多痴思迷想,有点迷糊的抖起胆子写出来求教。 最先想说的是〈青衣〉,因为这部戏曾让我罕见的有点沉迷,也因为从没见别人说起这部戏。小柯的影评,让我一下子回想起很多,竟好象是刚刚看过这部戏不久,全没有阔别两年的生疏。所以我觉得这一篇影评,是对这部戏极精彩的浓缩和升华,更让人看到写手极富个性的视角和感触。 “筱燕秋的悲剧命运,完全是由她孤傲自赏的性格决定的” “我敬佩柳如云与筱燕秋对青衣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她们一辈子活在戏里,是真正把灵魂奉献给理想的艺术家;可我又鄙视她们目中无人缺少人性的生活方式” “我敬佩柳如云与筱燕秋对青衣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她们一辈子活在戏里,是真正把灵魂奉献给理想的艺术家;可我又鄙视她们目中无人缺少人性的生活方式” 我很赞同小柯的性格决定论,但是我却并不以为筱燕秋“目中无人”。她的确看不起许多人,但这似乎并不等同于“目中无人”。其实一个现成的例子就在眼前:姑且假设“看不起”和“鄙视”是同义词吧,我新近相识、并且颇令我仰视的一位网友,就很喜欢时不时的鄙视别人一把。可我并没有觉得她目中无人,相反的,倒因为她鄙视得合情合理而会心一笑。 筱燕秋鄙视别人时候,大概其也算得上合情合理。她看不起那位和自己风格不同的老演员,是因为她觉得那位把嫦娥演的象柯湘,就是〈杜鹃山〉里英风凛凛的党代表,一个穆桂英一类的角色。看来以那位老演员的风格,本应该是唱刀马旦的,可偏偏要来唱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多感嫦娥,只怕很难让人看得起吧。筱燕秋用开水泼那老演员的脸,是在争吵的时候,那老演员当众说筱燕秋借唱戏和男主角调情,好象还骂她是个“倒贴也没人要的货”。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差不多是最重量级的人格侮辱了,更何况筱燕秋当时对男主角一网情深,却碰在他的软钉子上,心中正不知有多深的失落,那个老演员偏偏又哪壶不开提哪壶,并且还是专揭人家心尖上的疮疤,当真够得上恶毒二字了。而筱燕秋当时的心情,说是恼羞成怒,应该再合适不过,所以恐怕也想不到手中水杯里的水是冷是热,就劈脸泼过去了。这大概也是想起了那出〈马前泼水〉的戏来。她没有连水杯一块儿砸过去,已经是够客气了。而筱燕秋居然因为这件事而被剥夺唱戏的权利,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当时社会的不公,她的性格缺陷倒在其次吧。而那个老演员的恶毒,大概也只能让人加深对她的看不起。 她的丈夫面瓜呢,名副其实的老好人一个,除此之外,好象就没什么太让人兴奋的地方了。然而作为生命的另一半,即便他有千好万好,只是不懂戏这一点,就如何让视戏为生命的她看得起呢?至于她看不起婆婆和女儿,我觉得主要还是“鄙视乌而及屋”的缘故吧。至于筒子楼里的邻居,我倒没觉得她多么看不起,只是和他们道不同不相与谋吧。所以我觉得她对那些人,其实都鄙视得合情合理,不是那种不谙世事的盲目自大,而是看穿别人后的失望和落寞。所以她也没什么错处,也就没法儿让我对她鄙视。 不过她也有一次鄙视错了,结果反而伤到了自己。有一个大款,因为追忆年轻时候对筱燕秋演出的痴迷,出巨资重排《奔月》,请筱燕秋复出,担纲主演嫦娥。有一晚那个大款请剧组吃饭,酒后单独邀筱燕秋到他办公室闲坐,很是动情的说起他当年插队时候,看筱燕秋的演出,场场不落,每次都跑几十里的山路,披星戴月的追星奔月。这时候筱燕秋却冷冷的打断他,说你不就是想摘天上的月亮吗,反正这一天迟早要来,那么晚来还不如早来,说着就扯开自己的上衣,扣子居然迸落一地。那个大款却大出意料,惊谔得夺路而逃,走在街上还翻来覆去的念叨“怎么会这样”。筱燕秋呢,最主要的心理反应竟然是“我真是个倒贴也没人要的货”,就是当年那个老演员当众污辱她的原话。其实那句话的确是击中了她的软肋,一直扎在她心头没能除根儿。这一次复发,应该是着实伤的不轻。其实她的错处,就在于鄙视了那个大款,以为他不过是对自己有所企图,所以听到他那些深情款款的往事追忆,只当做是他要对自己“潜规则”的前戏了。她没有想到,大款心中的追星情结,其实真的很纯洁,对她只当做神仙姐姐一般的仰视、倾慕,而没有丝毫亵渎的意思。只不过这么纯情的大款,大概也实在珍稀了吧,也难怪她没想到,连我都深感意外。所以只能算做特例,不好据此判定筱燕秋目中无人吧。 从另一个角度讲,筱燕秋还是目中有人的,只不过入得她法眼的人,实在得有些道行。她的授业恩师柳如云,应该算一个了,筱燕秋对她也算得上礼敬有加。另外一个她从没有看不起的,是好朋友裴锦素。其实我倒觉得裴锦素是整部戏里最具人格魅力(甚至是人性光辉)的人物。我甚至怀疑她这个角色是实有其人,因为她的行当是铜锤花脸,而现实中女花脸的名宿,有一个名叫裴艳玲,和“裴锦素”是不是很象? 关于裴锦素,我也许以后会有情绪另写,在这儿还是回到筱燕秋的目中无人上来,我只好说她原并非目空一切,争耐得曲高和寡。在小柯“天凉好个秋”的叹息之后,再续貂一句“高处不胜寒”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5 10:06:25编辑过]
第一次看mm的影评,写的很好:) 《任逍遥》是我大学时候看的了。赵涛在一段时间里似乎是贾樟柯的御用演员。个人觉得贾樟柯在以山西为背景拍摄的片子都相当不错。另见《小武》,他善于把一些现实赤裸裸的剥离了给人看,一些细节分化的很好。《站台》我个人觉得冗长了些,但是一些叙事和表现手法上是同类型电影的高峰。 谢谢Orangesky MM! 昨天晚上看了《世界》,觉得是贾拍得比较凌乱的一部。很好的题材,但有点太过琐碎了,觉得减法做得不够,完全可以再压缩一下把主题浓缩起来。
向楼上的Maleizi同学深深鞠一躬,感谢你花时间这么仔细得看了这篇评论,这好像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对《青衣》大篇幅的评论啦! 尽管我还是认为筱燕秋的生活态度仍然太过“目中无人”,但看了Maleizi的评论,也确实是从另一个角度挖掘一下她如此行为的原因。我说“鄙视”,Maleizi说“自傲”,“高处不胜寒”其实是一种行为的两个角度。“鄙视的合理性”在于筱燕秋的才华,她确实在唱功“业务”上高出同辈太多,对那个年代的不合理社会也有太多委屈,所以她确实达到了“合理鄙视”的高度。但我觉得自己想强调的还是她这种为人处事的方法方式成为她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能够鄙视”但仍然谦虚可亲,与因为“能够鄙视”便理所当然的鄙视不如自己的人、事、物,暂时撇开社会大环境,这两种生活态度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结局。我前一阵写了篇《艺术是什么》,本来想贴在这里,后来还是放到艺文版去了,也表明了我这种看法。 谢谢你的认真回复。“合理鄙视”概括得有意思,你对“合理鄙视”的分析,深入清晰得真让人合理仰视,并且启迪我往深里又想了想(艺术果然是启迪啊)。 究其根本,鄙视是有两层含义的,第一层意思,是发自内心、接近本能的心理反应;第二层意思,则是外在的流露和表现。任何人都有鄙视别人的时候,但是区别就在于是不是表现出来,或是如何表现,也就是你所说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和生活态度吧。筱燕秋的悲剧,大概就是把她对别人的鄙视都写在脸上了,自然让人反感、四处树敌。而相反的,就譬如艾小柯对麻雷子的观点虽然有点鄙视,但是仍然谦虚可亲,并且含蓄委婉的提出合理批评,自然会让人心悦诚服的接受。这大概就是“骄傲”而不 “骄纵”吧。 “有诸内必形诸外”本是人之天性,所以鄙视在心,偏要不形于色,憋在心里有时会很不爽。我一直很好奇的一件事,是曹操早年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却不知为什么中年以后性情大变,对士人倨傲无比,很是不能容人。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以曹操出众的奇才,大概无人不遭他内心的鄙视;但是出于延揽人才的需要,他外表上却要时时做出谦虚可亲,礼敬有加的样子,想必脸上的肌肉总是有点僵。到后来位子坐稳,不太需要笼络人心了,也就不再强颜欢笑,反而变本加厉的肆意流露他对别人的鄙视。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当鄙视产生在心的时候,多想想别人的好处,再反思自己值得鄙视的地方,这样就会更全面的看人看己,也许就会将鄙视从根本上消解于无形,自然也就无鄙视可流露了。 "她真是一个令人不得不爱的性情中人,活得潇洒率真,最具有人性光辉!期待Maleizi同学有时间专门写写裴锦素(裴艳玲),这实在是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女子。" 小柯寥寥几笔,已得锦素的神韵,竟弄得雷子同学一时间“眼前有景道不得”了。不过倒是先想说说春来的。不知道作者为什么给她这么一个名字,反正我想到的是“春来茶馆”和那个机智勇敢、工于心计的老板娘,就是阿庆嫂。春来同学给我的初步印象,就是工于心计。但是后来细想,这个印象还是多少有点先入为主的成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6 9:29:29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7 20:39:5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7 20:38:40编辑过]
麻雷子觉得剧中春来对自己的行为有矛盾挣扎吗? 我前面对春来的分析, 其实已经解释了. 内心的矛盾,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欲望和观念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情感和理智的冲突),另外一种是不同观念之间的矛盾。而观念又很多是来自外人的反馈和压力。春来有演A角的欲望,也有和大款在一起的欲望,这些本来和她的观念应该没什么矛盾的,但是周围人对她的不满,譬如说筱燕秋甩给她的脸色,还有裴锦素当众骂她“小妖精”,这些都应该会让她产生观念上的混乱和矛盾,而这些外人加给她的观念,显然只会压制她的欲望,也就是造成了观念和欲望的矛盾。当然,这些只是推测,实际的表现呢,我只想起一处,就是她最后乱刀将大款打跑时候,的确显得很疯狂的样子,而让人疯狂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内心强烈的矛盾挣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4 17:16:00编辑过]
春来是个有趣的角色。到从来没想过这个名字的来历,真的是“春来茶馆”么?我比较不喜欢春来,但我一个朋友就喜欢得不得了,说她“充满青春气息,不顾一切的追求目标,勇敢而可爱”。这个人物确实可以好好分析分析。 我在前面一页8-4-07一贴里对春来的分析,应该算得上“好好”的了吧。因为是和上面那贴同一天发的,正好翻页,所以也许没被看到。否则的话,就是被小柯合理鄙视,甚至于合理忽视了--该不会是因为唱反调而惹得小柯不高兴了吧?(汗)如果这样,那真的很抱歉。那谁谁不是说嘛,“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现在好象刚有三个春来,离一千还差的远,实在可惜了这么个有趣的角色。我是对春来很感兴趣,但是又好象把她的性格看得太被动了,又觉得其实她象是有一种被动掩藏下的主动,总之我感觉抓不住她的神韵,所以才把我的理解写出来求教。我觉得这样会加深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对了,喜欢《青衣》,一个特殊理由是因为作者。我是去年偶然看过《玉米》和《玉秀》之后,惊诧于毕飞宇描写女性心理的鬼才,一时间竟然想不起这方面谁能和他PK。这才注意到《青衣》的作者原来也是毕飞宇,遂感叹果然不同凡响。又一想,“奔月”又岂不正是“飞宇”?如果“名如其人”成立的话,那么《青衣》里面编出“奔月”这出戏来,应该和作者的性格有些本质性的一致吧。且待有空找来原著细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8 17:26:47编辑过]
西方人起名字,只是选一个现成的,不象中国人那样,永远可以创新。所以在中国,起名字可以算做一门艺术,常有很微妙的内涵。所以我看到有意思的名字,总爱下意识的联想。就譬如见到“艾小柯”,就想这孩子是不是很爱一个叫做“小柯”的人(有一个很有才气的音乐人就叫“小柯”),或是“小蝌”,或者干脆就是“爱(的)小窠”?只不过既然名字是艺术,那么知音者自然也该具有“小众性”,象雷子这样的一般群众大约就给排除在外了。 "充满青春气息,不顾一切的追求目标,勇敢而…" 的确是春来的特色,但是这句话用在某些别人身上也照样贴切,就譬如文迪邓或是希特勒。再看看小柯不喜欢春来的地方: “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几乎没有道德底线…….不择手段出卖灵魂” 两者并不矛盾,可以很自然的并存在一个人的身上。某人喜不喜欢春来,似乎取决于TA更看重哪一方面了。 但是仔细想想,我觉得小柯说春来还是有点重了。印象中她涉嫌“没有道德底线,不择手段出卖灵魂”的,大概是如下几条: 一,和老师筱燕秋争演A角; 二,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A角; 三,对当权者出卖色相、利用感情。 三,对当权者出卖色相、利用感情。 三,对当权者出卖色相、利用感情。 二,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A角; 三,对当权者出卖色相、利用感情。 三,对当权者出卖色相、利用感情。 三,对当权者出卖色相、利用感情。 二,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A角; 三,对当权者出卖色相、利用感情。 三,对当权者出卖色相、利用感情。 三,对当权者出卖色相、利用感情。 但是仔细回想事情经过,又觉得很难轻易作出结论。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前面说过,一个大款因为追忆年轻时候对筱燕秋演出的痴迷,出巨资重排《奔月》,请筱燕秋复出主演嫦娥。她自然是无可争议的A角。为了扶植自己最钟爱的学生春来,她就让资历甚浅的春来演B角。春来借机会认识了那个大款,并且主动促成了两人关系的飞跃。有一次春来突然和剧团领导说要离开京剧界,转行去当电视主持人。筱燕秋闻讯,急忙赶来劝说春来留下,结果还是无效。筱燕秋情急冲动之下,当众提出让春来演A角,而春来也就就坡下驴的留下了。这是春来第一次争得A角。 事后筱燕秋后悔不叠,觉得最后一次机会被自己放弃,艺术生命就此完结,但是表面上还要维持高风亮节的形象,所以着实郁闷的不轻,以至于后来指导春来排练的时候,很多人都感觉到空气的紧张。这时候那个大款出面了,大概是基于自己的本意和原则吧,他向剧团领导提出,还是应该由筱燕秋演A角,团长就是当初和筱燕秋颇有缠绵的男主角,自然求之不得,立刻又将春来替下。春来盛怒之下,立刻不再理睬那个大款。失去的东西最可贵,大款这才意识到自己离不开春来,于是就以撤出投资为要挟,提出还是让春来演A角,团长无奈,只好答应。这才换来了春来的原谅。这是春来第二次争得A角。 筱燕秋自然重又失落。而且经过这几起几落的折腾,心灵倍受打击。就在这绝望境地,还是裴锦素出手救驾。她在戏里面扮演后YI4,在即将正式公演的时候突然罢演,并提出复演的唯一条件,就是让筱燕秋演A角。由于象裴锦素那样高水平的铜锤花脸一时找不到第二个,所以连那个大款也无可奈何,只好再次让春来下岗。春来自然也又失落。而且经过这几起几落的折腾,心灵也倍受打击。盛怒之下,一顿乱刀将那个大款打跑。 后来正式公演时候,春来在后台听到筱燕秋的临场发挥,这才意识到自己相距太远,于是真正领悟到青衣艺术的真谛,真心热爱起这门艺术来。再后来,筱燕秋连演多场后,终于体力不支,昏睡在医院,等她醒过来赶到剧场,已经迟到了。迎面看见春来已经妆扮停当,走向舞台,而且大有青出于蓝的势头。她终于不得不承认,春来的时代开始了,于是只剩得自己一人换上戏妆,走到空无一人的后院,迎着漫天飞雪的广寒世界,真真正正的寂寞嫦娥舒广袖了。所幸的是团长,就是那个昔日扮演后YI4的男主角,还在不远处默默的凝视着她。 基于上面的事实,我觉得说春来“没有道德底线,不择手段出卖灵魂”好象很难成立。但是我想还是暂停在这儿,先把基本事实弄清弄准,然后再做分析。小柯,还有看过这部戏的同学,觉得我上面的事实经过概括得准确吗?
恩,剧中过程总结得很仔细,就是酱紫的。 可是你也说“出卖色相,利用感情”啦,这还不算不择手段出卖灵魂啊?
我在前面一页8-4-07一贴里对春来的分析,应该算得上“好好”的了吧。因为是和上面那贴同一天发的,正好翻页,所以也许没被看到。否则的话,就是被小柯合理鄙视,甚至于合理忽视了--该不会是因为唱反调而惹得小柯不高兴了吧?(汗)如果这样,那真的很抱歉。那谁谁不是说嘛,“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现在好象刚有三个春来,离一千还差的远,实在可惜了这么个有趣的角色。我是对春来很感兴趣,但是又好象把她的性格看得太被动了,又觉得其实她象是有一种被动掩藏下的主动,总之我感觉抓不住她的神韵,所以才把我的理解写出来求教。我觉得这样会加深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对了,喜欢《青衣》,一个特殊理由是因为作者。我是去年偶然看过《玉米》和《玉秀》之后,惊诧于毕飞宇描写女性心理的鬼才,一时间竟然想不起这方面谁能和他PK。这才注意到《青衣》的作者原来也是毕飞宇,遂感叹果然不同凡响。又一想,“奔月”又岂不正是“飞宇”?如果“名如其人”成立的话,那么《青衣》里面编出“奔月”这出戏来,应该和作者的性格有些本质性的一致吧。且待有空找来原著细看。
啊,这两部书是第一次听说,多谢推荐,我有机会一定找来读读!
只有事实弄清楚了,分析才能靠谱。看来我的回忆还没什么大错。 春来所做所为的动机和心态,其实可以有不同的解释。粗看起来,象是春来为了和老师筱燕秋争演A角,以离开剧团做为要挟,诱骗筱燕秋情急之下把A角让给她。同时她又施美人计诱惑那个投资的大款,胁迫他给剧团施加压力,二次夺回失去的A角。当A角第二次得而复失之后,觉得大款失去利用价值,就毫不留情的将他弃如蔽屣。 但是仔细想来,又觉得可以有另外的解释。春来开始追求那个大款的时候,很难说主要是利用他,至少那个大款除了金钱和权势之外,还算有些人格魅力,譬如说对京剧艺术的痴迷和扶植;还有,从他拒绝筱燕秋的主动献身来看,还算有点纯真情怀和做人准则,不是个见色起意的色狼。这样的男人也不会轻易被女人诱惑和利用。所以说,还是看得出一些感情的成份在里面。 春来第一次得到A角的时候,已经和那个大款好的如火如荼了,可她得到A角却丝毫没有借助大款的力量。其实我感觉春来宣布要离开京剧团,也不是设圈套诱骗筱燕秋让出A角,倒象是真要去电视台当主持人了,A角的机会其实是意外所得。我的理由是,既然筱燕秋把这次复出的机会视若生命,那她让出A角的机会实在是太小了;春来要不是下定决心要离开,是不会冒这个险的。 然后就是大款横刀夺(春来之)爱,压制剧团把A角又还给了筱燕秋。他干的这件事,一方面是坚持了他自己的原则和初衷,另一方面却是对春来极大的不尊重,程度上似乎更超过了合理鄙视,简直就是无视春来的存在。春来又怎么能容忍自己的恋人对自己这样。更严重的一点呢,大款对筱燕秋的那份特殊的仰慕,是年青的春来很难理解,并且无法接受的.平时不提倒也罢了,这次他居然把已经属于春来的A角还给筱燕秋,岂不正是在春来的心病上戳刀?再看这件事对春来本身的影响,事业发展上固然遭遇一大打击,还有面子上呢?周围人还不趁机飞口水把她淹死? 所以难怪春来要和大款翻脸了。不过这时候倒看出大款对春来动了真心。他出尔反尔的又压制剧团把A角还给春来,其实很是败坏自己的公众形象,并且也丢掉了自己的原则。但是,若为爱情故,两者皆可抛。而这也似乎是唯一能够挽回春来的办法了,是不是?而这时候春来如果再拒绝大款的一片心意,反倒不太合乎常理了。 至于春来第二次失去A角之后,立刻又和大款翻脸,还一顿乱刀将他打跑,给人的印象和第一次一样,得到A角,就和你好;失去A角,就和你翻,功利色彩十足。可是再细想想呢,其实这恰恰说明春来并不是利用大款。假如春来是出于利用才和大款在一起的话,那么他虽然无力帮她争回A角,但是依然有其他的利用价值,至少会在金钱上做些弥补。可是春来却毅然和他断了,正说明她没考虑继续利用他。至于她最终放弃大款的原因呢,可能是因为大款为了爱情而放弃原则,即便是为了她吧,也还是人格上降了一等,所以让她鄙视了;还有一个可能,是这件事给春来的心理压力实在太大,以至于她想把这件事彻底忘掉,所以就再不想见到他。不管怎样,都表明他们之间的感情很不成熟。 所以我的结论是,春来并没有主动和筱燕秋争夺A角,只是在两次机会来临的时候,没有拒绝而已;好象说不上为了争夺A角而不择手段、出卖自己。当然,她对待感情的方式的确不很成熟。我的这个结论,其实也没有充足的理由,只是有一个前提,就是把春来看成一个普通人去理解,而不是把她看做一个“小妖精(裴锦素当众骂春来的话)”。 把你上面分析的这些,加上春来在做上述行为时还同时脚踩二船,再加上她还不到20岁这样的前提条件,我仍然认为这个小姑娘厉害得令人可怕。 打架的时候说,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春来同学恰好属于“不要命”这一类,貌似没什么她不敢做的。
把你上面分析的这些,加上春来在做上述行为时还同时脚踩二船,再加上她还不到20岁这样的前提条件,我仍然认为这个小姑娘厉害得令人可怕。 打架的时候说,不怕横的,就怕不要命的。春来同学恰好属于“不要命”这一类,貌似没什么她不敢做的。 的确如此。毕飞宇写的玉米和玉秀,还有《玉秧》里面的几个女师范生,也是人小鬼大,心机重重的女孩子,想必阿庆嫂还没做嫂之前,也不过如此了。春来的风格是绵里藏针、以退为进,再加上一股无欲则刚的狠劲儿,那几个女孩子则心思机巧各有不同。这样的女孩不太让人喜欢,但却足够让人不可小觑。毕飞宇的作品,至少有一部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上海往事》,因为后来给改编成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面的小金宝也是一个路子. 春来的脚踩两船,在前面我没有提起,是因为记不太清来龙去脉了。好象那个大款是她追的,而另外一个小穷帅哥是追她的。我不记得春来对那个小帅哥有没有承诺,好象她从来就没有看得起他吧。觉得在一起玩玩可以,但是他成不了大事(他的名字好象就叫“小能”),所以不堪托付。在她脚下,大款是瓜洲楼船渡,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而小帅哥是双溪蚱蜢舟,载不动她许多愁的。好象只是在大款把A角还给筱燕秋,春来和大款翻脸的时候,小帅哥乘虚而入送温暖,她才有点感动,顺便也借他来刺激大款吃吃醋。后来大款对她一表忠心,春来又立刻重返大船了。给我的感觉,她不仅是脚踩两船,更象是在两船之间跳来跳去。是不是这样的啊? 我觉得当今社会的女孩子,很多都象春来这样,在没有明确什么是自己的真爱之前,在两个(甚至多个)候选人之间犹豫摇摆吧?有比较才有鉴别,其实这样会帮她们明白自己爱什么。但是如何来评价她们的道德底线呢?这实在是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很遗憾的,我感觉越来越少的人会从道德角度考虑,大家宁可去欣赏和羡慕这类女孩子驭人有术的本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0 18:56:08编辑过]
这次尽管《1408》在吓人手法上也没能脱离这定势三招,但这部依据恐怖小说大师史蒂芬.金的小说故事改编的电影却也拍出了一些令人惊喜的新意。
第一处令人欣喜的是John Cusack的表演。电影故事情节相对简单,John Cusack扮演的靠写灵异旅馆评论为生的作家麦克,机缘巧合住进了纽约某旅馆闹鬼的1408号房。这个鬼屋尽管外貌与旅馆其他房间无他,但麦克进入后,待得时间越长就越被迫面对自己的心魔:一切未解决的情感负担与家庭责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电影中就只有麦克这一个人物,场景几乎近似一场单人舞台表演,麦克的清高、愤怒、恐惧、失落、痛苦等等情绪,都要在有张有驰的节奏中不紧不慢却也高潮迭起的被展现出来。这样的剧情对演员的表演功力要求可不低,既要可信不过分夸张,又得有足够张力,不过于内敛令人琢磨不透,还要笼络住观众,具有足够的亲和力。John Cusack可以说是麦克的不二人选,在片中表现可圈可点,尤其在对悲伤绝望情绪的刻画上,十分令人动容。
电影的第二处惊喜是中部情节上的一个“圈套”,让观众先失望再惊喜,欲扬先抑,真是恐怖片中难得的突破。当然,这大概要归功于恐怖大师史蒂芬.金的聪明才智,但至少电影处理得很好,基本没有破绽,让观众领略到了与三板斧结合起来的情节与悬念为影片所带来的另一层惊悚体验。
电影还有一处惊喜是其结尾手法。一般说来,恐怖片情节上最难安排的就是结尾。电影前面各种手段用尽,费劲心思的用声响、音效、扮相、悬念来吓唬或者调动观众,尽管细节饱满但往往新意不足,所以到了结尾,要想出一个与前面细节同样分量同样震撼人心的解释就越发困难。不管是鬼怪故事还是变态恶魔,不管中间是什么样的悬念套路,到最后的解疑时间,很多影片都拍得虎头蛇尾,甚至有些实在无法自圆其说就干脆放弃,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观众。《1408》是闹鬼故事,这样的情节到最后一般是解释鬼怪来龙去脉,想拍大团员结局的,主人公大展神威成功突破牢笼;想拍悲剧的,主人公败于心魔或者与鬼怪玉石俱焚。尽管这部影片并为彻底突破闹鬼故事的大致套路,但结尾处却也有出人意料的细节,没有完全停留在套路上,观众能感觉出编剧的用心与努力。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始部分麦克与Samuel Jackson扮演的酒店经理Gerald Olin的一场口角戏,二人你来我往,表情、语气、神态、肢体动作无不精彩,实在有话剧舞台之风。两位影帝的这幕精湛表演是《1408》的另一引人之处。
总体说来,《1408》把欧美传统的灵异恐怖片吓人三板斧定势与惊悚片的情节悬念节奏张弛有机结合到了一起,尽管没有脱离大套路,但也在套路中力求创新,获得了一定突破,是2007年值得推荐的恐怖电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4 0:47:50编辑过]
的确如此。毕飞宇写的玉米和玉秀,还有《玉秧》里面的几个女师范生,也是人小鬼大,心机重重的女孩子,想必阿庆嫂还没做嫂之前,也不过如此了。春来的风格是绵里藏针、以退为进,再加上一股无欲则刚的狠劲儿,那几个女孩子则心思机巧各有不同。这样的女孩不太让人喜欢,但却足够让人不可小觑。毕飞宇的作品,至少有一部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上海往事》,因为后来给改编成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面的小金宝也是一个路子. 春来的脚踩两船,在前面我没有提起,是因为记不太清来龙去脉了。好象那个大款是她追的,而另外一个小穷帅哥是追她的。我不记得春来对那个小帅哥有没有承诺,好象她从来就没有看得起他吧。觉得在一起玩玩可以,但是他成不了大事(他的名字好象就叫“小能”),所以不堪托付。在她脚下,大款是瓜洲楼船渡,可以乘长风破万里浪;而小帅哥是双溪蚱蜢舟,载不动她许多愁的。好象只是在大款把A角还给筱燕秋,春来和大款翻脸的时候,小帅哥乘虚而入送温暖,她才有点感动,顺便也借他来刺激大款吃吃醋。后来大款对她一表忠心,春来又立刻重返大船了。给我的感觉,她不仅是脚踩两船,更象是在两船之间跳来跳去。是不是这样的啊? 我觉得当今社会的女孩子,很多都象春来这样,在没有明确什么是自己的真爱之前,在两个(甚至多个)候选人之间犹豫摇摆吧?有比较才有鉴别,其实这样会帮她们明白自己爱什么。但是如何来评价她们的道德底线呢?这实在是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很遗憾的,我感觉越来越少的人会从道德角度考虑,大家宁可去欣赏和羡慕这类女孩子驭人有术的本领。
其实,在确定关系之前dating几个人貌似也没什么不好的,男未婚,女未嫁,双方信息对称,谁也不蓄意破坏对方家庭,不过增加自己的选择范围我觉得还算满聪明的,无可厚非。只是那个春来,有点太过功利,尽管她对大款不能说没有感情,但还是以争角为主,目的性十分明确,同时电视剧刻画得又比较细致,所以让人看得很不爽。最关键的,她老欺骗小帅哥,这就是“性质问题”了,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6 4:04:45编辑过]
这样根本性的哲学问题作为大部分反乌托邦作品的核心,通过心理医生Carol的个人心理历程被展现出来,应该说,本是非常精彩的一笔。与电影的原型,1956年的电影《人体异形》(The Invasion of Body Snatchers)相比,《致命拜访》采用了原来的反乌托邦哲学理念,但抛弃了冷战与苏联入侵的背景,转而用现代心理医生的自我否定,辅以母子亲情作为Carol心理转变的强有力支撑,本是一个可具有高度说服力的精彩故事,可惜,电影编剧与导演在情节安排与细节处理上均出现重大失误,致使电影处在了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界,进退两难。 首先,电影的定位是恐怖片,但导演Oliver Hirschbiegel的风格路数显然与好莱坞恐怖片的套路不能一致。从恐怖片的角度来看,人物心理刻画过多,视觉效果的震感力与情节转变的节奏感都不够强劲;而在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过程中,也没有采取日韩恐怖片缓慢心理刻画与恐怖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完全是剧情片的叙事手法,这导致了影片定位的错乱。 其次,抛开电影的定位不谈,故事的叙事重点主要放在了外星病毒入侵前后两种世界转变的过程中,花了不少时间来刻画世界动乱的细节,可相对的在心理医生Carol的内心挣扎表现上却严重的笔墨不足。这样安排的原因我想大概是想走好莱坞的大场面套路,不过导演似乎忘记了一点,好莱坞的大场面电影一般都要与个人英雄主义的激烈动作场面相结合才能吸引票房,这部片子的第一主角是心理医生Carol,扮演者Nicole Kidman尽管展示了不错的演技,但并没有太多动作场景。抛弃挖深主题的心理刻画细节转而追求宏大视觉场景,对于这部电影来说,绝对是舍本逐末。 综合来说,《致命入侵》一片选择了Indie film的主题,却没在主题上深挖;定位在恐怖片,却没按恐怖片牌理出牌,并没多少视觉恐怖的元素;采取了好莱坞的投资与制作手法,却没有足够激烈的大场面来吸引票房。最后的结果是影片刚好卡在了中间,思想内涵挖得不够深,恐怖效果做得不够悚,场面特技拍得不够“炫”,哪一边都不上不下,没能完成任务。
电影的主线是英国小伙子Jude与美国典型中产家庭女儿Lucy的曲折爱情故事,电影人物的名字均取自甲壳虫乐队歌曲中提到的人名。这条线本身可以说中规中矩,但60年代的反越战背景正好与当前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相呼应,在大背景上相当有共鸣;至于故事本身的逻辑性观众却不能深究,中间一部分情节甚至完全采取了音乐电视的唯美拍摄手法,脱离了叙事电影的范畴——毕竟,歌舞剧电影的大主题永远都是音乐为主,情节为辅,所以在故事性上不能要求过高。
尽管如此,《穿越苍穹》在故事发展上仍然有一条辅线是相当精彩的。在刻画黑人吉他手与摇滚女歌手的爱情一线时,故事从黑人吉他手的故乡底特律开篇,以60年代的底特律骚乱为背景,通过一个藏身在汽车之后面对暴力惊惶无助的黑人小孩来带出“Let It Be”这首经典名曲,之后镜头在两个葬礼场景中来回跳跃,与歌词有机结合在一起,完成了影片第一次情感高潮。随后黑人吉他手离开故乡带着吉他来到纽约,辅线与主线交汇,两相呼应。
而另一条辅线,女孩Prudence的故事却是彻头彻尾的牵强,除了引出歌曲“Dear Prudence”这唯一的目的,对情节发展内容丰富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纯属多余。
电影中的三大唱将,扮演Jude的英国演员Jim Sturgess可以说是通过这部电影唱开了他的星途,从此好莱坞偶像派男演员列表中又多了一颗初升的新星;饰演Lucy的Evan Rachel Wood在同期录制“If I Fell”时更是一遍成功,这位20岁的年轻演员表演声乐兼能,2007年她出任女主角与Michael Douglas合作的独立制片电影《加州之王》也同时在北美部分地区上映,评论对其表演颇为肯定;而饰演片中摇滚女歌手Sadie的演员/歌手Dana Fuchs在纽约拥有自己的乐队,嗓音充满磁性,声音具有强大的力量感与穿透性,是片中我最喜爱的歌手。
整体说,歌舞电影《穿越苍穹》仿佛一部加长版的精美MTV,充满了乡愁的意味与怀旧触感,尽管情节上硬伤颇多,但对于喜爱甲壳虫乐队的观众来说,仍极有回味。
[此贴子已经被spaday于2007-10-10 14:41:19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9 14:20:09编辑过]
第一场虐爱。我记得以前读到过一篇描写男女情与性关系非常精彩的一段文字:“两个人要相逢,相吸,然后是眼角眉梢,你进我推,徘徊着,猜测着,试探着,多少的辛勤多少的准备,赤身肉搏,就为那欲生欲死的一瞬。尔后,就是大海退潮清光万里,万花吹雪繁花落尽……情欲的尽头就是这样了吗?”而《色戒》中这第一场床戏,从王佳芝对易先生的挑逗开始(其实从在香港那次吃饭就开始了),到易先生对王佳芝的暴力入侵,无一不是“眼角眉梢,你进我退”。其实,男女之事,生理也好,心理也罢,一切的过程不都是用“进退”这二字来概括了么?王与易,在故事里的进退是被推至极致的夸张的体现,再没有比虐爱更合适的形式来表达这种试探与你进我退。这一场,表面上是易占了上风,但王事后的一抹浅笑却更像是胜利者的宣言。
第二场,王佳芝与易先生在易家偷情。这一场情欲戏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易先生常常用手按住王佳芝的头,这样的性爱,压抑,苦闷,但也同时因扭曲而倍感刺激。如果说上一场虐爱是王与易之间进退试探的开始,那么这一场偷情就是王佳芝生理沦陷的开始。这一场戏重点在于二人各种姿势的“相互折腾”,并没有情感上的交流,只是单纯的谁压倒谁,谁主宰谁。爱的愉悦在这里并不存在,心有些疼,因为视觉效果的痛苦。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想到曾经读过的一本法国作家 Anne Desclos 1954年发表的经典虐恋小说《O娘的故事》,那本书的重点除了露骨的情色描写,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写到了痛与快感的相互转换。后来看电视剧House,有一集也讲到过人在生理上遭受极度痛苦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分泌产生快感的化学物质,所以很多时候“越痛苦越快乐”。当然,痛与快感的生理转换距离《色戒》的话题扯得有点远,但我想说的是电影中的这一幕,正是把痛与快感,对人来说这两种趋于极端的情感结合到了一起,把王佳芝对易先生的情感发展的第二个层次毫不遮掩近乎于残酷的展现了出来。
第三场,是《色戒》情感戏中的次高潮,直接为后面艺伎馆一幕奠定基础,铺展台阶。这一幕中,王佳芝与易先生之间的纠葛已经正式从生理上升到心理,从在汽车里易先生对审问犯人的血腥描述,到后来两个人同时看挂在床边的枪,到王佳芝用枕头蒙住易先生的眼睛,这里,痛不再是纯粹的生理之痛,痛,源于心理上的挣扎与情感上的撕裂,源于看不到结果的纠缠,源于明知下一步就是深渊但依然被命运推着往前走的无奈与不甘,痛,源于一切没有答案的问题,源于人与自身欲望的战争,源于理智与情感的对立。正是这样强大的心理洪潮,才会伴随着生理高潮的到来,让最汹涌的浪潮摧毁一切禁忌的防线。而当这些无比强烈的情感与挣扎都达到极致的时候,眼泪才是唯一的出口,这才有了结束后王佳芝痛苦的表情与眼眶中隐约的泪光。这一幕的结束,让我禁不住暗自思考,李安怎么能如此了解女人,不仅在心理上细腻刻画,竟然在与生理有关的细节上也可以做到细致入微!
最后一场情欲戏结束之时,王佳芝的从生理到心理的感情变化已经被充分交代,一切的铺垫,渲染,准备都终于完成,影片的高潮正式到来。随后在日本艺伎馆一幕,当王佳芝为易先生轻轻唱着《天涯歌女》的时候,我的感受竟然是肝肠寸断。一方面,是爱上一个不能爱的男人,另一方面,是民族大义,是最应该遵守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藉口可以失守的阵营。在这两种强烈的情感之间,眼看着面前这个女人被生生的撕裂,眼看着悲剧不可逆转的到来,就如同影片前一部分邝裕民他们一刀、一刀、又一刀把老曹扎死一样,没有半点隐晦与遮掩,只有残忍,残忍,赤裸裸的残忍。
但无论如何,李安比起张爱玲,是温情的。他至少安排了易先生对王佳芝动情的细节,让王佳芝最后的沦陷可悲得还不那么彻底。在张爱玲的书里,易先生对王佳芝有的,仅仅只是感动,仅仅只是感动。女人的感情强到可以放弃一切,可到头来,自己却只是一颗棋子,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红颜知己”罢了。张爱玲的心,在我看来,实在是一块青黑的千年寒冰,什么东西到那里都失了温度,不过是一把灰,一滴泪,一捧虚无,一场空梦而已。
三场情欲戏,看完没有半点愉悦,只有说不出的压抑,胸中如同堵了大石,怎样挣扎也没有出口。而影院外的阳光,明亮得刺眼。也许,悲剧的意义正在于看到、理解苦痛从而学会悲天悯人,从而不自觉的去思考而珍惜生命。色与戒,戒不掉的并不是爱欲情仇,而是人与生而来的挣扎,与自己,与别人,与社会。正因为这样的人性戒不掉,爱与痛,才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不值!”当然,不管戏言如何,钻石并不是王佳芝放弃革命理想的最终原因。影片开始有易先生舍不得给易太太买火油钻的细节,后面在珠宝店里易先生执意要王佳芝带着钻戒的情景与前对应。让一个女人能够放弃生命也要飞蛾扑火的东西,尤其是王佳芝这样内心孤苦没有安全感的,除了汹涌的爱情,再无其他。 说到最后,从李安的《色|戒》再回到张爱玲的《色•戒》。不管事实真相考据究竟如何,让张爱玲写了三十年的小说,必定是痛彻心扉的。李安的电影,尽管在情节上未必处处忠实于原著,但我以为是相当传神的。色与戒,戒不掉的并不是色,而是色所代表的人性。正因为人戒不掉,所以心才会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9 16:37:1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5 4:42:58编辑过]
Writer (WGA): Tony Gilroy (written by)
纠正一小点,Michael Clayton的导演不是克鲁尼。 Michael Clayton (2007) Director: Tony Gilroy
Writer (WGA): Tony Gilroy (written by) 谢谢提醒,这里忘记改了,呵呵。
怀抱着这样不切实际的梦想,当然很想知道这世界上是否也有人与我有同样的挣扎和共鸣。所以当有一天我突然看到一部几乎完美的表现出一个作家的心路历程电影的时候,那份欣喜真是很难用言语来形容,它就是科恩兄弟1991年的老片子,“Barton Fink” (《才子梦惊魂》)。
我不知道这部电影一开始被创作出来的时候是否主要被用来描述一位作家的心理,因为电影诡异而荒诞、甚至有时近乎恐怖的气氛,也可以让它被定位为一个优秀的悬疑故事。故事的主人公,Barton Fink,是一位在纽约颇获好评的戏剧作家,因为得到了好莱坞某电影公司老板的赏识,决定到洛杉矶发展写剧本挣钱。电影相当一部分的场景发生在Barton Fink所居住的一座老旧的洛杉矶旅馆中,几乎望不到尽头的幽暗的长走廊,Steve Buscemi所扮演的红衣制服前台服务生,房间里绿色的墙纸配着橘黄的被单,深棕色的家居,昏暗的台灯和隔壁莫名其妙的笑声——导演花了相当的笔墨刻画这些细节,着力营造出一种难以言传的神秘与诡异氛围。而当Barton 睁大眼睛死死盯着因为受热而突然从破败的墙壁上缓慢脱落的绿色墙纸时候,这样细节所带来的震撼,对我,也是惊人的。
不过假若只有这样的细节,电影再诡异也算不上激动人心。科恩兄弟通过这样特殊的表现手法,非常精确的表现出一位作家在现实与虚幻交接的边缘游走的近似疯狂的心理过程,既有深切的痛,也有创作的狂喜,传神之极。
Barton Fink的作家之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到达好莱坞后发现自己曾经最仰慕的作家不仅是个人格败坏的酒鬼,更令他失望的是这酒鬼很可能还是个文学骗子。对于Barton这样一心扑在文学事业上的全情投入者来说,发现自己偶像的黑暗面几乎具有毁灭性的打击。他沮丧,落魄,在新环境里不知所措。二是作为一个把写作当成世界上最伟大事业的作家来说,写作这件事本身,必须是痛苦的。因为要写出故事中人物的所感所想,作者必须抛开自我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当中,替他欢笑替他痛苦;同时因为Barton本人有比一般的商业作家更高的精神追求与职业标准,他认为作家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着力描绘社会上的小人物小事件,并用文学的语言进行升华与夸张,把这份责任感融进人物的对话行为当中,凸显社会不公与阶级挣扎。带着这样的左翼文学态度进行严肃文学创作的作家精神上必定是苦痛的,因为他们不仅要承担普通人的思考与冲撞,还要站到不同人的角度与立场上对痛苦进行多重体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要从社会的大环境大制度出发,或者在绝望中直面黑暗,或者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他们批评、抨击、呐喊,直至声嘶力竭。一旦这种呐喊遭遇暂时性文思枯竭的低谷,那种焦躁与沮丧几乎是令人难以承受的。除此之外,Barton的作家之痛还体现在自己呕心沥血创作出的传世佳作并不被人所承认的尴尬与无奈之中。这种明珠投暗的落寞大概是一种最最长久的苍凉,它不仅能磨灭作家的斗争意识,更可能彻底摧毁作家的创作激情甚至整个文学事业。
对Barton Fink的创作狂喜一面,电影主要通过了两种手段来描绘。一是直白的明示,Barton在手稿完成之后跑到派对上纵情狂舞,放肆的对一群愣头青的小兵娃子们狂喊“你们懂什么,我是创造者,我以创造为生!”;二是相对隐晦的细节描述,这一部分基本与Barton向保险推销员Charlie大谈特谈作家之痛的情节完全重合在一起:Barton激动得什么都听不进去,完全投入到对创作过程的描述当中,根本不理会这样的高谈阔论是否在对牛弹琴。这里,创作与谈论创作所带来的满足感完全统治了Barton的行为,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文学世界中,我想,就算世界在那一瞬间崩塌他大概都意识不到。
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文字创作的人来说,写作,就是这样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与其他描述作家的电影相比,比如“Adaptation”,“Barton Fink”最独特的魅力主要在于它展现同时带给作家最大痛苦与快乐的创作过程的手法。电影几乎完全抹掉了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把Barton的头脑中的幻像与沉闷而令人失望的现实生活结合到一起,让观众不知不觉的就跟着情节的发展滑入虚幻世界中去了。我个人倾向于理解从血案开始,幻象就开始了,甚至可以猜测其实后面的内容大致就是Barton Fink所写的手稿。至于Charlie给Barton的盒子,还有海滩上与照片里一模一样的美女背影,都是强化幻象之诡异而不可思议的细节,或者说,是与Charlie回到旅馆各个旅馆房门纷纷起火的场景相类似的提示。我一开始怀疑那两个气势汹汹的警察应该是现实中的人物,电影的叙事手法是虚实交织,相互渗透;但后来两方交锋,尤其是前面说的那个超现实的燃烧场景,只能被归类于Barton头脑中的虚幻世界。这样的叙事手法与十年后大卫.林奇的电影“Mulholland Drive”是何其相似!
除了对作家思路心理的绝妙刻画,“Barton Fink”也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思想与行动的脱节。Barton在对Charlie大谈特谈他的文学理念的时候,一边强调他怎样致力于描绘普通人,一边对身旁这个普通的保险推销员完全不屑一顾,根本不给人家说半句话的机会;Barton的纽约话剧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他还担心过于大众而丧失了艺术的深度,而剧本不获电影公司老板赏识他又掩饰不住失落的情绪到海滩逡巡。从这两个思想与行动脱节的表现来看,作家这个群体,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患有口是心非的虚伪病。尽管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可以摒除外界的一切影响一心追求内心的完整与思维的独创性,但在作品完成之后对于读者是否共鸣这件事,几乎没人能做到置身事外,尤其对于写作这样几乎是审视作者整个思维体系、人生观、价值观的创作手段。连伯牙子欺这样的音律大成者为了共鸣一事都能够高山流水遇知音传下千古佳话,更何况本来就在创作这条路上孤独而痛苦前行的作者们呢!所以,作家的创作过程与作品的实现过程在本质上是分裂的,要弥补这个断层所带来的困惑,要么创作之初就考虑市场需求,要么保持创作过程的完整与纯洁但摒弃所谓的共鸣需求。我相信大部分作家都会致力于寻求这两种极端中的某个均衡点,但又碍于对创作神圣性的根本性敬畏,多多少少都要遮掩一下这种不那么纯粹的创作动机。同时作为Barton口中所宣称的“创造者”,习惯了以“上帝”的角度来俯瞰笔下的小世界小人物,再悲天悯人也洗不掉这种职业性的优越感,所以口是心非也实属必然。
“Barton Fink”这部电影,故事是假的,其中幻的部分更是假的,但科恩兄弟通过对“假”的描述,却从虚幻中提炼出一种无比真实的痛苦与快乐,而作家的精髓更是被刻画的形神兼备:他们口是心非的矛盾着,挣扎着,他们唱着创作的歌,他们痛并快乐着。 已奖励 by oyzz
[此贴子已经被oyzz于2007-11-15 11:30:39编辑过]
演员出身的Sean Penn近年来逐步开始制片、编剧和导演。由他执导的这部电影确实有一些较为难得的看点,比如美国加州与阿拉斯加的俊秀风光;某些有趣的对话片段,比如Christopher在阿拉斯加荒原上狩猎失败饥饿得气急败坏在空地上大喊大叫的发泄;还比如影片的叙事手法——Christopher想办法筹集旅资向阿拉斯加出发的过程与他到达阿拉斯加荒野后的生活片段相互穿插对照等等。可一旦纵观全片,Sean Penn导演手法的幼稚和几乎可笑的MTV式镜头手法的运用却导致了剧情说服力的薄弱和整体情感的完全失败。
片中表现出来的主人公Christopher的性格几乎是没有发展变化的脸谱式,套用电影中人物的话来说,他简直就是“上帝”:拥有一切的智慧,他可以让流浪的吉普赛女人对他敞开心扉,为南Dakota州种玉米的农民开启视野的天窗,对偶遇的欧洲旅者阐述教化,对耄耋的老人给予最后的人生启迪,他简直无所不能无所畏惧,人人都爱他珍惜他。尽管用影像来展示这些个别片段等表面化的东西并不难,但故事的难处其实在于如何描绘Christopher的心路历程。童年的阴影固然可以解释他的与众不同愤世嫉俗;但从思想上的愤世嫉俗到行为上的离经叛道,这个中过程我想本应具有相当的启发性,甚至是比Christopher走进荒野的旅途本身更为有趣的思考。可对于这方面电影基本采取了回避的方式,仅从他妹妹的角度进行了某种猜测,更是几乎全部用话剧舞台旁白的方式来发出评论,实在缺乏可信度。
在拍摄手法上,Sean Penn几乎采取了纯风光片的拍摄方式,某些细节甚至如同音乐电视一样过于煽情滥情。然而在叙事进程中,Sean Penn却又忽略了对于电影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来说“影像”的重要作用,或者说也许因为对影像本身的叙事潜力和存在意义有所怀疑,所以他采取了大段大段第三人旁白与主人公内心自白等赤裸裸的说教方式来向观众点出影片的“中心思想”。更可笑的是,影片采取了清晰的,模糊的,渐变渐弱,左突右撺等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字幕方式——章节名称、日记内容——来不停提醒观众:大家看好啦,这就是本片的中心思想,不要告诉我你们都没看到哦。最后结果是影片的可信度说服力进一步下降,几乎流于煽情音乐电视水平。
假如抛开电影格局叙事手法等等技术性的东西来看,《走进荒野》最精彩的片段应该说是Christopher路遇退伍老人Ron Franz的经历,尤其二人登山的部分,Christopher性格中活泼勇敢的一面头一次被不强硬不做作的自然表现了出来。当然,饰演Ron的老演员的精湛演技也是这个片段出彩的重要原因。
这部《走进荒野》,若按照风光片来看待应该还算有值得欣赏的看点;但除此之外,导演水平的幼稚与不停跳到幕前反复提醒观众注意中心思想的表现手法实在无法令人恭维,一个本应充满启发性的感性故事就这样变成了一部不入流的劣质电影,着实可惜。
发表于《电影世界》杂志,转载请注明 已奖励 by oyzz
[此贴子已经被oyzz于2007-11-27 20:42:5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