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 A TIRED DOG IS A GOOD DOG 我娃10岁左右,同龄人已经有一些问题显现出来了,认识几个男娃小的时候不练运动,到了PRETEEN开始发胖,更加什么运动都玩不上手 进入恶性循环,十几岁的男孩子推是推不动的了,但是其实精力还是很旺盛,就是表现出很多情绪问题 随便什么运动,只要能上手,游泳能游着走,骑车能骑着走,打网球能接住球打过网,滑雪滑冰都能滑起来。。。这样男孩子的精力就释放得容易很多 大人带着锻炼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就已经不现实了,他们比我们有力气多了,要让专业的教练带着运动,要上强度,那么对于孩子的运动水平总归是有要求的 我家的今年开始训练时间都越来越晚,回家做了作业吃了饭去球场,没到时间就跟队友打打闹闹,游戏机上打会游戏也随意,反正时间到了就被教练撵着去训练了 对家长来说真的只是辛苦一下开车接送而已,根本没有情绪上的斗争
同意 A TIRED DOG IS A GOOD DOG 我娃10岁左右,同龄人已经有一些问题显现出来了,认识几个男娃小的时候不练运动,到了PRETEEN开始发胖,更加什么运动都玩不上手 进入恶性循环,十几岁的男孩子推是推不动的了,但是其实精力还是很旺盛,就是表现出很多情绪问题 随便什么运动,只要能上手,游泳能游着走,骑车能骑着走,打网球能接住球打过网,滑雪滑冰都能滑起来。。。这样男孩子的精力就释放得容易很多 大人带着锻炼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就已经不现实了,他们比我们有力气多了,要让专业的教练带着运动,要上强度,那么对于孩子的运动水平总归是有要求的 我家的今年开始训练时间都越来越晚,回家做了作业吃了饭去球场,没到时间就跟队友打打闹闹,游戏机上打会游戏也随意,反正时间到了就被教练撵着去训练了 对家长来说真的只是辛苦一下开车接送而已,根本没有情绪上的斗争 Evagreen911 发表于 2025-01-22 14:24
我也觉得只要坚持,即使不是冲着升学去的,也是立马能见到效果的,体力方面,意志力方面都能看到收益,楼上有人提到说是运气好,碰到天使娃,其实有谁有本事能一直领到天使娃,尤其是像我们这种两娃都想把运动或者乐器玩的转的,必然有一个娃需要牺牲,去选不喜欢的活动,必须要家长强迫娃 ,就是有一层的层主说的,尽早,只要能上手,就要去推的。不喜欢,没天赋都不是借口,毕竟不是冲着升学去搞的运动,尤其是小小娃,可塑性非常强,只要能上手就可以参加,唯一可以作为借口的,我觉得就是家长,家长实在是不愿意跟着累的,我觉得可以原谅。安排活动,接送,还真的是挺累的。但娃如果太闲了,那家长就需要DEAL WITH 另外一种累和麻烦。
Evagreen911 发表于 2025-01-22 14:24 同意 A TIRED DOG IS A GOOD DOG 我娃10岁左右,同龄人已经有一些问题显现出来了,认识几个男娃小的时候不练运动,到了PRETEEN开始发胖,更加什么运动都玩不上手 进入恶性循环,十几岁的男孩子推是推不动的了,但是其实精力还是很旺盛,就是表现出很多情绪问题 随便什么运动,只要能上手,游泳能游着走,骑车能骑着走,打网球能接住球打过网,滑雪滑冰都能滑起来。。。这样男孩子的精力就释放得容易很多 大人带着锻炼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就已经不现实了,他们比我们有力气多了,要让专业的教练带着运动,要上强度,那么对于孩子的运动水平总归是有要求的 我家的今年开始训练时间都越来越晚,回家做了作业吃了饭去球场,没到时间就跟队友打打闹闹,游戏机上打会游戏也随意,反正时间到了就被教练撵着去训练了 对家长来说真的只是辛苦一下开车接送而已,根本没有情绪上的斗争
很多家长从娃很小开始起早贪黑不辞辛劳的带孩子去这里活动去那里活动,不就是为了给孩子建立一个充实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么?花几百块钱买个游戏机就能带娃大人也轻松,我们能不知道? 我们的孩子打一个travel team还有另一项的house team,基本每天都有训练,我们都得接送,还有一个又一个的周末砸进去,travel早起晚归有时还得住外面。还好我老公工作清闲能多担待些,我工作忙,送孩子去训练都是背着电脑边等他边干活的。有时周末有一两天没比赛/训练,我们也会带他去别的活动,比如最近就是滑雪,也要开一个多小时,一天往返三小时。 对升学有没有用我不知道(但确实还是希望有点用处),但看到孩子和我们比较亲近(还没到青春期我不敢把话说那么肯定),和teammate关系融洽,赢球时的兴奋,输球时的互相鼓励。关键是他在这些活动中有历练,有成就感,就不需要从虚拟的世界获得了。我娃马上11岁了,家里没买过游戏机,ipad上有个minecraft但不常玩,在家玩得最多的是在chess.com上找人下棋。 家长累么?真的很累,尤其他两项运动我和我老公也是要互相鼓励才能坚持下来,但值么,哪怕对申请大学没有什么帮助?肯定值,这样的成长经历值得我们的付出。
不用外出也可以有很多活动,两项运动确实累(因为我们家男孩子精力太旺盛这两项他也都喜欢目前无法取舍),一项也可以啊。美国人搞EC真的是对孩子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丰富充实孩子的生活,建立良好的习惯,也有一两项陪伴一生的爱好。不那么功利为了大学申请,推EC也是值得的
不是说运动,EC不只是运动,芭蕾,音乐,童子军都是EC,都是孩子和家长都要砸很多时间进去的。只是家长不能因为对升学没有帮助就不推了,随孩子去了,然后怪孩子掉进游戏的大坑里了
基本是。我知道的孩子被从小推”有用”的,容易出成绩的某项目,但无奈一到青春期大反叛,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了。 很多青春期大翻牌不只是长相,美的变丑,丑的变美,直的变弯,弯的想直,😂 很多都会变的。
当然了,小娃期家长助推肯定也是重要的。
我同意你的观点 很多青春期来吐槽的父母的确小时候对娃投入不够 但是娃小时候没那么难搞 到青春期 娃一下子发作了 父母受不了 其实父母做具体什么不重要 就是应该多陪伴多鼓励 建立良好关系
资源这么好,是丹弗的吗
我听说是,小时候多推几样,然后根据孩子兴趣,慢慢聚焦到至少一个群体项目,至少一个个人项目。
lz说的就是前期助推器作用不可忽视,可能推到后来娃不喜欢了,总比完全不推,高中从零起步的好
家长尽量吧。我娃我一年级给选很多体育项目,到三年级全停了。四年级开始说要报足球,赶紧给人家报上,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三年级报寄宿夏令营,就是怕到了初中就不听指挥了,我就想她每年都去没有网络只有各种文体活动的夏令营。这样暑假只剩下三周,想打游戏也打不了多少。
我觉得不爱就不爱吧。至少小的时候没那么多时间打游戏。
就是为了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 别在家沉溺于游戏 或者无聊的无所事事
我家娃 很忙
游泳 网球 攀岩 冲浪 ….
只要学校成绩好 他打游戏的时候 我基本不管 周中 他基本没时间 打游戏
周末下午 会和队友连线 一起打两三个小时 我没管过 但时间超过3个小时 我一说该停了 他马上就会停
接送训练 比赛 在路上 可以聊很多
我家13岁 不知道会不会如某些楼回复的 “ 还太早, 还小着呢, 等大了再看了….”
当然父母不能乱推。八九岁之前要广撒网,各种活动都让孩子试试,总会有孩子相对喜欢(做的好,就会喜欢,正反馈)的项目,然后开始做减法,到十二三岁基本上就只focus在一个主要项目上就好了。
当然,有天赋的娃,家长拼一下也不错。我娃她们以前跳水队的一个大娃,今年高三,已经大藤录取。但真心辛苦。她妈妈说没有一天不在练的。娃就没怎么出去玩过。
但问题是藤校不靠体育靠别的进去的,高中时间也没多少留给体育了
说得太好了,赞
can’t agee more! 我家的也是都有自己热爱的运动项目,也是从小开始各种试后自己选的最喜欢的项目坚持到高中,最忙的时候也不肯放弃。这么多年下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体型健美,体质好,抗压能力也强,而且不近视。玩户外球类运动对眼睛真的是好。小娃家长坚持!
你要在中国人圈子里让娃练体育,旁边都是那种咬牙猛上,钱猛砸,一门心思出成绩,娃没有life 的。 佛系中国家长是少数派。
也不是所有人都一定会有一个拿手的项目的。所谓普娃就是各方面都普通,能有一个所谓拿手项目,能打出成绩的,就是天赋过人了。
国内现在也有同样的问题,不运动,一天到晚玩手机。姚明都讲过,现在国内农村娃体能还不如城市娃,手机游戏的原因。
你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就行。
Can’t agree more
嗯,那种环境对我们这种没天赋的娃和佛系家长非常非常toxic。我就觉得没天赋的孩子家长愿意的话,也可以打酱油,我也愿意给出钱,但那些家长就鄙视我们。
我也不是非佛系,我娃要是有天赋,我应该也会让她拼一下,但她即使没天赋,她喜欢的运动,也还是可以练习啊。
我没有孩子的时候,和同事聊天,她就说孩子训练累的连同学邀请party都不去了,她说的一句话笑死我了:A tired dog is a good dog。
一个是消耗精力,还一个是让小孩的生活是有奔头的,青春期的孩子荷尔蒙和精力体力都双双爆棚,不耗在这些上面,就铁定要耗家长的。
谁和你说我们家不喜欢了?我们家一家球迷,我和老公就是十多岁时看球结缘。非常喜欢运动,足球,橄榄球,冰球。没有对运动的热情能坚持下来这种日程么? 我老公工作比较清闲,还坚持跑步年年跑半马比赛呢
你是怎么assume这样的家长“痛苦”的?累和痛苦是两回事,累但快乐不可以么?
现在娃都高中了,我再回头看当初我那些微信,在推娃上纠结努力过的事情,曾经的感动感慨,都觉得傻的要死。
成功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
看开就好。
但我说的意思就是我们不求结果不求成功么?只注重过程,我们的付出能让孩子成长的过程是充实的,不掉进其他陷阱,这就足够了。推不推得出结果随缘
觉得傻的是因为当初是冲着出成绩去的,但没达到相应的回报吧。我看出了头的和出了头的。 永远不指望出头的和永远不指望出头的一般都能聊到一起去。 出了头的和永远不指望出头的完全聊不到一起。一方嫌弃另一方太疯狂。另一方嫌弃一方太没出息。
早些年玩课外的家长少,要玩sports都是真的SERIOUS的,这些年玩的人多,纯玩票的多起来了,另外也看地区,有的地区有STRONG 的CLUB, 里面的人是真的玩的很认真的。有的地区没有STRONG CLUB。 想玩认真的都玩不了。加入的时候就知道只是玩玩而已。
哈哈哈谢谢建议,娃不到五岁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做好这个决定了。这个娃精力太旺盛,我们没勇气再来一遍。。。
但我俩娃的朋友也是尽量让孩子不要闲着,各种班各种活动搞起来,家长确实累,但就是为了孩子尽量充实。没有说对大学没用就不搞的。我只是想说不为了升学家长投入时间搞EC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还是要同意一下,我家一娃找到了真爱的项目,一直可以坚持,身材真是越来越好,体格棒棒的。将来预见长大后也会热爱运动。
另一娃,小时候精力十足的时候,我没怎么推运动,后悔。 到preteen, teen 后越来越懒,越来越胖。
不以升学为目的练,坚持下去还是很好的。 但中国人一般只是说说,小娃中娃时期都推得很疯狂,家长的所有精力时间和钱大把大把洒水一样,家长自己都没有life, 钱也花得精光。 然后高中之后都听不到个响,大多人偃旗息鼓,回头瞧觉得自己傻透了。 我家LD的原话,家长孩子有那个多余的时间精力,好好学投资理财,学做房东,学做生意,理工科多抓一抓。 啥不好啊。
在帮助升学上不抱太多期望,就没有太多失望。
我也觉得只要坚持,即使不是冲着升学去的,也是立马能见到效果的,体力方面,意志力方面都能看到收益,楼上有人提到说是运气好,碰到天使娃,其实有谁有本事能一直领到天使娃,尤其是像我们这种两娃都想把运动或者乐器玩的转的,必然有一个娃需要牺牲,去选不喜欢的活动,必须要家长强迫娃 ,就是有一层的层主说的,尽早,只要能上手,就要去推的。不喜欢,没天赋都不是借口,毕竟不是冲着升学去搞的运动,尤其是小小娃,可塑性非常强,只要能上手就可以参加,唯一可以作为借口的,我觉得就是家长,家长实在是不愿意跟着累的,我觉得可以原谅。安排活动,接送,还真的是挺累的。但娃如果太闲了,那家长就需要DEAL WITH 另外一种累和麻烦。
这位显然是大娃家长
不冲着帮助升学去的运动,一般高中都会适当减量的。真的比较STRUGGLE 的是那种玩到了对升学有帮助的级别。就需要权衡利弊了,关键是有多少人家里会有这个烦恼啊。。。。不但极少,而且能达到这个对升学有帮助程度的家长,之前的投入,砸钱,砸时间就已经不是一般的大了,到这个时候都不算啥了。你要真有这个烦恼,倒是好事了,又有啥关系。
家长孩子有那个多余的时间精力,好好学投资理财,学做房东,学做生意,理工科多抓一抓。 啥不好啊。
其实跟你LD想法一样,但是娃根本不喜欢 “学投资理财,学做房东,学做生意,理工科多抓一抓”, 我们附近初高中的娃就没看见对这个有兴趣的。
我觉得说后悔啥的,自己家可以后悔,别人有没有后悔其实旁人是没有立场说什么的 因为每家的人力财力和预期都不一样,你以为别人后悔了,其实可能本来就在别人家的预期之中,愿赌服输 我家就是在身边某些家长眼中推体育推太狠的,尤其是自家孩子完全不练体育的,家里有大娃的,真的很喜欢恶意去揣测其他体育娃的家长(我被几个华人家长当面怼过) 很多人一听TRAVEL TEAM,就联想到,旷课比赛,毫无LIFE,花钱如流水,不出成绩就打水漂 但是其实TRAVEL TEAM本来也分很多档次,LOCAL 和周边TRAVEL一下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根本不难。我觉得的我家是不以升学为目的但是要让孩子在这个TEAM里好好打维持目前水准下的相对较高的竞技水平,到了什么时候跟学业无法平衡了咱们就退下去打低层次的LEAGUE,这个金钱和时间我们也花得起(我家其实是请BABYSITTER接送日常训练的,对于我们大人的工作影响很小,但是确实我们业余时间大量花在了接送比赛上。我们大人也无非周末不睡懒觉,把刷手机跟人GOSSIP的时间花在了孩子身上罢了) 练体育过程中我也见过一些孩子天份确实好,那么趁还没上高中,冲一冲,或许真的能出成绩呢?职业运动员多半也是这个路子练出来的,出不了成绩该回去专注学业就专注学业,愿赌服输,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会担心运动和学业有冲突的人,其实是非常非常少的,多数孩子的天份达不到这个水平 就好像很多东亚女性不愿意进健身房锻炼,因为怕练出肌肉太壮了不好看,但是作为一个规律举铁的女性,我自己练了才知道,要练出肌肉可太难了
我同意你的观点
是的,到了13/14岁再来说说
是的。以为是我说的。
“我家13岁 不知道会不会如某些楼回复的 “ 还太早, 还小着呢, 等大了再看”
我家的是14岁时,说功课来不及做,不主动去训练的。
sports 强队肯定是竞争激烈。娃水平不够可以去recreation队伍。但也不要觉得强队的娃很枯燥只知道训练。别人娃天赋和努力和家长背后的付出值得尊重。
我儿子才5岁,但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就我生活中知道的游戏宅男(ABC、大陆读书出来的都有),很多都是从小家里没推体育,等青春期大了,男生身上那些旺盛的精力跟爱竞争的欲望,只能在游戏世界里得到满足,然后进入恶性循环。
很多人没意识到,现在流行的游戏跟我们小时候玩的所谓的电子游戏,是different level,类似于短视频对比咱们父母辈的传统电视。它们是建立在大数据时代的,有心理学做背书,依靠强大的反馈机制,专门针对人性弱点创作的。家长能做的,就是尽量推迟它们的使用时机跟频率吧。
以前觉得爹妈接送开车太费时间了,现在发现反而是很好的交流的时间。全家一起聊天出门比赛有时候还挺享受的,想出去旅游一样很多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