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就医谨慎!华男感冒 线上看诊 1小时后死亡 妻怒告亚马逊

m
mouton
楼主 (北美华人网)
住在屋仑(Oakland)的华人董先生(Philip Tong)2023年底出现感冒症状,接受亚马逊所属的One Medical线上看诊,随后病情急速恶化,送院不治。 妻子Suzanne Tong对One Medical提告,指责医生并未重视先生已经喘不过气且腿部发紫,只要他用“吸剂(inhaler)”就好,才会导致45岁的先生不治。 每日邮报(dailymail)报道,身为家事律师(family lawyer)的董太太,在递交给阿拉米达高等法院诉状中指出,亚马逊One Medical与后来收治先生的Alta Bates Summit医疗中心,都有医疗疏失。 先生的突然过世,对她与2个孩子造成极度精神创伤。 两名女儿同为原告,每日邮报称,本案是亚马逊One Medical首度被提告医疗疏失致病患死亡。 下次开庭订于2025年3月。
董太太描述,先生生前罹患糖尿病,是One Medical的会员,2023年12月18日因为严重感冒症状求助One Medical。 虽有医生初步查看,但状况持续恶化,因此登记当天的线上门诊。 虽然董先生喘不过气且腿部发紫,但线上看诊中,医生只简单让他使用“吸剂”(simply told to take an inhaler)。 线上门诊结束约一小时后,董先生感到极度不适,送往Alta Bates Summit医疗中心的急诊部。 董太太说“先生在急诊的候诊室倒下,随后宣告不治; 整个过程非常迅速、没有预兆,甚至来不及说最后的话“。董太太认为,如果One Medical或医院有正确处置,董先生就不会丧命,他们一家人还能快乐生活。 董太太说,她不相信一个45岁的(壮年男子),会因感冒而死; 这样的结果,家人难以接受。 “在2024年12月28日举行的葬礼上,所有人都很震惊(we're all in shock),都无法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
对董家案例,One Medical发言人告诉每日邮报,有法律规定,他们无法讨论、披露病患信息,因此对该个案无法置评。 但是One Medical不认同,与医生接触时间长短,或线上还是线下看诊,会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说法。 “医疗服务质量与病患安全,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位病患”。 每日邮报指出,亚马逊、沃尔玛及好市多,近年都极力发展线上医疗服务,但各有成功与失败之处。 亚马逊虽然在2018年购入处方药商PillPack,但之后几次的并购尝试都告失败,直到2022年底开设Amazon Clinic,并在2023年购入One Medical才算站稳脚跟。 One Medical原属总部设在旧金山的“1Life Healthcare Inc”,加入亚马逊后带来20地市场与200多间医疗院所。 One Medical有超过80万名员工,为会员提供24小时的线上看诊,与到府服务。 亚马逊Prime会员可以每个月9元或每年99元的价格,享受One Medical服务,同时家人也能以每月6元的价格加入。
h
haigee
前面已经有人贴过这个新闻了。我就想从亲身经历再说几句。我去年春得了肺炎,当时还不知道,坐飞机回了国内,住院观察,在已经吸氧的情况下突然血氧下降,被紧急推到icu抢救,在icu呆了十几天。对于我来讲,当时并没有一个什么阈值,感觉自己需要急救。如果当时不是已经在病房,家属告诉医生,主任马上联系了icu,又和医生护士推着病床跑,可能当下就挂了,或留下缺氧后的后遗症。如果当时在美国,我不觉得我会先知先觉地打911。
C
ChubbyCat
喘不过来气看线上门诊? 不是应该去er吗
S
Silverwing
这标题党取得 感冒症状 和 得感冒, 天壤之别
r
retiep
已经喘不过气的话为什么不立刻去E R?
l
ljoiooq
病人没有常识,不看医生的话,是病人的问题。但看了医生,医生不提出去ER的话,就是医生的问题。我们家娃从小有轻微哮喘,任何时候打去儿医那里,提到呼吸有点急促,儿医首先数呼吸频率,稍微有点不放心就肯定是建议ER——医生应该本着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心态。所以关键在于这个医生有没有建议ER,如果呼吸问题、腿还紫了,却没有建议过ER,医生必然要负责。病人已经负完自己的责任、搭上命了。
h
haigee
haigee 发表于 2025-01-03 12:18
前面已经有人贴过这个新闻了。我就想从亲身经历再说几句。我去年春得了肺炎,当时还不知道,坐飞机回了国内,住院观察,在已经吸氧的情况下突然血氧下降,被紧急推到icu抢救,在icu呆了十几天。对于我来讲,当时并没有一个什么阈值,感觉自己需要急救。如果当时不是已经在病房,家属告诉医生,主任马上联系了icu,又和医生护士推着病床跑,可能当下就挂了,或留下缺氧后的后遗症。如果当时在美国,我不觉得我会先知先觉地打911。

多加一句,等我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在icu里好几天了。出事那段时间的记忆完全没有。
c
czcat
ljoiooq 发表于 2025-01-03 12:51
病人没有常识,不看医生的话,是病人的问题。但看了医生,医生不提出去ER的话,就是医生的问题。我们家娃从小有轻微哮喘,任何时候打去儿医那里,提到呼吸有点急促,儿医首先数呼吸频率,稍微有点不放心就肯定是建议ER——医生应该本着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的心态。所以关键在于这个医生有没有建议ER,如果呼吸问题、腿还紫了,却没有建议过ER,医生必然要负责。病人已经负完自己的责任、搭上命了。

的确是的,这是医生的疏忽。 我有次觉得胸闷去urgent care,然后抽血做了几个检查。有个指标不是太对,虽然不是很重要的指标,我的urgent care doctor立马打电话来告诉我因为是周末来不及去约cardiologist,需要立马去er做一下心脏方面的检查。 后来我就去了,其实啥事都没有那个指标alone也不代表什么。但是这的确是医生应该做的。
k
keetkeety
haigee 发表于 2025-01-03 16:11
多加一句,等我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在icu里好几天了。出事那段时间的记忆完全没有。

还是国内便宜吧 所以没有没有那么大心理上的hurdles 难受就直接去医院
m
mickey2007
这是ChatGPT 翻译的吗? 我孤陋寡闻了“家事律师”?
h
haigee
keetkeety 发表于 2025-01-03 17:08
还是国内便宜吧 所以没有没有那么大心理上的hurdles 难受就直接去医院

病到那个份儿上已经不会考虑开销的情况。但是当时确实觉得不需要住院,总想问为什么要住院。觉得如果在美国,最多是急诊观察一晚或者几个小时就放出来。但是如果在家发生了血氧突然下降,昏迷,就没有打911的机会了。
i
iammaja
前面已经有人贴过这个新闻了。我就想从亲身经历再说几句。我去年春得了肺炎,当时还不知道,坐飞机回了国内,住院观察,在已经吸氧的情况下突然血氧下降,被紧急推到icu抢救,在icu呆了十几天。对于我来讲,当时并没有一个什么阈值,感觉自己需要急救。如果当时不是已经在病房,家属告诉医生,主任马上联系了icu,又和医生护士推着病床跑,可能当下就挂了,或留下缺氧后的后遗症。如果当时在美国,我不觉得我会先知先觉地打911。
haigee 发表于 2025-01-03 12:18

Covid 之后,还以为大家家里都会有血氧仪呢,果表之类的wearable 也能测血氧。血氧低于一定阈值,即使自己还没特别的感觉,也是个red flag需要就医了吧。
t
teamwork
iammaja 发表于 2025-01-03 18:01
Covid 之后,还以为大家家里都会有血氧仪呢,果表之类的wearable 也能测血氧。血氧低于一定阈值,即使自己还没特别的感觉,也是个red flag需要就医了吧。

有果表但从来不测。得,明天开始测
a
aiyamayayongle
这个案子要是能赢了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法务部可以全换掉了。
h
haigee
iammaja 发表于 2025-01-03 18:01
Covid 之后,还以为大家家里都会有血氧仪呢,果表之类的wearable 也能测血氧。血氧低于一定阈值,即使自己还没特别的感觉,也是个red flag需要就医了吧。

我不是没监测,而是下降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