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tz2022 发表于 2025-01-01 19:51 这些豆瓣推荐的历史书,你推荐哪几本? 我读过门阀和弃长安。 门阀,我觉得作者的立论站不住脚啊。 王与马,共天下。王氏家族的权倾天下,和慢半拍没有关系啊。 弃长安,文笔很好,作者相对冷静客观,推荐这本。 看过其他10本的同学说说读后感?
Fritz2022 发表于 2025-01-01 20:06回复 4楼 spyj007 的帖子 谢谢,您写得很好。我也读过翦商,但没能读完,有些致郁。
kengdie 发表于 2025-01-01 20:20 这几本都花里胡哨的,我都不喜欢
Fritz2022 发表于 2025-01-01 20:15回复 5楼 spyj007 的帖子 握手! 您说的这三本我也读过了。 您也喜欢渤海小吏和麦老师? 渤海小吏的楚汉双雄,三国争霸也不错。 王觉仁的血腥的盛唐,文笔一般,啰嗦,主观性过强。 张宏杰的历史作品过于偏激。 您有没有读过的觉得好的历史书推荐?
Fritz2022 发表于 2025-01-01 20:33 回复 9楼 的帖子 去年我重读了经典的顾诚先生的南明史,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钱穆,陈寅恪的作品。 去年还读了王晓磊卑鄙的圣人: 曹操 张向荣的祥瑞: 王莽和他的时代 关丁的趣说春秋367年 上医治国的大汉帝国全史 除了第一段的经典,其他的都不值得推荐:(
Fritz2022 发表于 2025-01-01 20:39 明朝那些事儿,有些过于通俗了,有点儿网红化。 推荐赵铁峰的明代的变迁 这本书对明朝国家制度,知识分子,下层社会生活,明朝财政等方面进行论述,核心体现在一个"变"字上面,挖掘了很多更深的东西出来,让人读后大呼过癮。
Fritz2022 发表于 2025-01-01 20:48 回复 10楼 的帖子 翦商很沉重,一点儿也不花里胡哨。好消息是作者李硕“活”过来了,战胜了病魔。不过他好像不再写历史了,而转行写影视剧本了。他早期的孔子大历史和历史的游荡者也写得不错。
ccdywlj 发表于 2025-01-01 20:52 可能写《翦商》确实太消耗了吧,才会生病。听到他病情好转的消息,还是替他开心的。
推荐一下你喜欢的? ccdywlj 发表于 2025-01-01 20:23
Fritz2022 发表于 2025-01-01 21:16回复 23楼 spyj007 的帖子 是啊,为他劫后余生而感到高兴。 生命是最宝贵的。 作为学者的李硕其实是痛苦的,尤其是写《翦商》的时候。李硕透露,那段时间,自己心情是特别压抑,感觉自己很难走出那种情绪。“但是你说要有什么解决办法,我也真没有。那个时间我自我安慰给自己解释,就是对自己说,这本书只有你李硕能够写下去,换个人写一半就自杀抑郁死了,你虽然难受,但还能够写完。写完了之后也没有经过人为的转型或者调试,就把它放到脑后玩别的东西,那个阶段就走过来了。要问我怎么抗抑郁,说实话我也没有这方面的人生经验,因为我本来就想得挺开的,包括后来得病之后,很多人也纳闷这个人怎么不怕死?怎么到死时候还这么乐?其实我一直这样。我以前出去玩,如果去的是大家都不太敢去的地方,我会提前留一个遗书,我就觉得如果大家都不敢去,我就要去看看,即使遇到什么特殊问题,人死了也值得。” 对于已经进行中的拍视频、写虚构作品,李硕也有自己的想法。“非虚构写多了就会发现一个尴尬的悖论,就是非虚构的尤其是游记只适合写你陌生的东西。你第一次去一个地方旅游,往往最有冲动写游记,如果去多了,两次、三次甚至更多,你就没有冲动去写了,而且你认识太多人,跟那边的人已经成了朋友,生活中的私交,就更没有办法写成非虚构了。因为这涉及一个伦理问题,你不能把你朋友的私生活写出来。所以,非虚构这种东西容易流于浅层,它写不深,这种情况下我就想到虚构了,有时候虚构不要想它是真的或者假的,它是给真的东西披了一个假的外衣,起了一个假名字。我的那些朋友如果说非虚构写他,他肯定不干,他跟我生气。但如果我写成小说,他就会开心,他还要给自己加戏,这是人性一个特点——我们用自己真名字的时候容易说假话,当我们带一个假名字的时候就可以说真话了。我是带着这个想法写所谓虚构的小说的,在这个维度上我还是延续了我原来写东西的方式。也许以后你们不会在这种非虚构作品当中看到我了,也许(将来)是在《十月》《当代》《收获》那种杂志,还是能看到一个写非虚构的李硕,只是放了一个假名字,希望大家理解。”
kengdie 发表于 2025-01-01 21:10 我以前一直推荐美华都读一读《光荣与梦想》,这本书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翻译文笔都非常好,有些片段心惊动魄像看了电影一样。美华一直都说没有归属感,看看美国的发家史,是非常自豪的。我和美国人(共和党)聊过,他说这本书是左派写的,书里暗搓搓贬低了右派,夸大了左派的功劳。我先入为主,而且我是外国人,我不知道他的评价是否属实。 但是我现在不给人推荐了,美国这几年辱了前人的“光荣与梦想”,已经配不上这几个字了。 另外一本我也推荐过《美国四百年》,是从经济的角度讲美国历史,和以前听说的不太一样吧。 中国历史我读的不是很多,中国历史太长了,5000年文化,看看一些经典的就已经够多了,我会听一听资治通鉴这一类书的白话解说,这就已经很长很长了,有时候有兴趣的地方还会自己去查一些相关资料。 我不是很喜欢那些讲历史的畅销书,太花哨了。《美国四百年》也曾经是畅销书,也是意外入了眼,但角度奇特,就看了两眼。
ccdywlj 发表于 2025-01-01 20:47 《明朝那些事儿》本来就是网文,最开始就是当年明月在天涯论坛上连载的,因为太接地气了所以被捧得很高,当然也不能否认很多人是通过这套书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些明朝历史知识,但也就只适合刚刚把字认全了的人看看当作消遣,如此而已。
mermaidyuu 发表于 2025-01-01 21:53 哎呦, 您识字多所以就这么mean?
ccdywlj 发表于 2025-01-01 21:37 外国历史我是古代的看得多一点,美国这种比较近一点的,关注得不多。谢谢推荐,有时间找来看一看。
Fritz2022 发表于 2025-01-01 23:54回复 37楼 三冬文史 的帖子 非虚构历史作品。这12本书还真不是网络文学,大部分还是很严肃的,前面提到的祥瑞那本书,作者是一位博士,考据很认真。 您说的历史书,是指历史教材吗?
kengdie 发表于 2025-01-01 22:44 主要是中国历史太长了,光是资治通鉴就看了后边忘前边,过阵子又忘了,还有史记,所以反复看,理解也不一样。 美国历史短。咱们没啥归属感,看看他们发家史,让我们苦中作乐吧
Fritz2022 发表于 2025-01-02 10:13回复 46楼 jmm 的帖子 王觉仁先生有本书叫:历史的无间道 他以第一人称写了9位历史上的权臣:吕不韦、霍光、尔朱荣、李林甫、蔡京、秦桧、贾似道、刘瑾、严嵩 作者把这九个人放一起,共同点没一个好玩意儿,没一个有好结局,缺点是太监、枭雄、权臣放一起不知道作者怎么想的。 作者合理的想象了一下历史,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分析了当时的场景,无聊了可以读读,文笔很一般,每个人物在作者笔下语气毫无分别:) 张宏杰先生有一本: 大明王朝的7张面孔 这本书毁誉参半,取决于每一位读者自己的判断。
jmm 发表于 2025-01-02 09:31 这个帖子里的应该都是爱看历史的。 我请教大家个问题吧---- 你推荐哪些从个人/个体角度写的历史书? 我看过很多大部头的历史书,但是基本都是从上帝视角/君王视角来书写宏大的叙事,但是我慢慢觉得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是从个人视角看待历史和当下,进而可以指导自己的思考和生活。 当然,无名小民在历史上连个名字都留不下,更别说他们的故事了。 多谢各位。
我读过门阀和弃长安。
门阀,我觉得作者的立论站不住脚啊。 王与马,共天下。王氏家族的权倾天下,和慢半拍没有关系啊。
琅琊王氏的成功有复杂的客观因素,并不是由王导王敦“沉得住气”等主观性极强的因素促成的。这种以英雄人物为中心的个人英雄主义史观是特别陈旧的思路(从后记中也能看出来)。
弃长安,文笔很好,作者相对冷静客观,推荐这本。
看过其他10本的同学说说读后感?
我很喜欢看历史书, 不过这几本都不行,入门级的推荐史记和三国志。
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都读过白话版的。
谢谢,您写得很好。我也读过翦商,但没能读完,有些致郁。
是呀,我看完也有几天神思恍惚,哎
握手! 您说的这三本我也读过了。 您也喜欢渤海小吏和麦老师?
渤海小吏的楚汉双雄,三国争霸也不错。
王觉仁的血腥的盛唐,文笔一般,啰嗦,主观性过强。
张宏杰的历史作品过于偏激。
您有没有读过的觉得好的历史书推荐?
《隳三都》讲的历史是以前比较少有人讲过的部分,大众的目光多半都是集中在汉族中原王朝上面,对金朝这种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关注相对少得多,这本提供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弃长安》作者张明扬还有一本《崖山》写南宋的灭亡过程,推荐读一读。另外他的一本《入关》,讲明亡清兴的,我已经买了但还在海上漂,没拿到手,所以没法发表意见。
罗新《黑毡上的北魏皇帝》也推荐一读,对我来说开阔视野的一本书,了解了一些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如何内化对中华文明中来的。因为中华文化的盛世李唐王朝跟北朝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一些浅见,不值一哂。
推荐一下你喜欢的?
我看世界史多一点,毕竟国史怎么说也是比较了解的
去年我重读了经典的顾诚先生的南明史,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钱穆,陈寅恪的作品。
去年还读了王晓磊卑鄙的圣人: 曹操
张向荣的祥瑞: 王莽和他的时代
关丁的趣说春秋367年
上医治国的大汉帝国全史
除了第一段的经典,其他的都不值得推荐:(
所以我不喜欢看老一辈写的,毕竟时代发展了史料更多了同时历史观也不一样了
资治通鉴,明朝那些事, 人类简史, 病菌钢铁枪炮 。 明朝那些事里面嘉靖也是一个绝品人物,号称聪明但其实目光短浅好玩权术。
朝代的更替,除了几个开国之君,大部分帝王庸庸碌碌。特别中后期的,就像现在的美国克林顿之后没几个体面的总统
推荐赵铁峰的明代的变迁
这本书对明朝国家制度,知识分子,下层社会生活,明朝财政等方面进行论述,核心体现在一个"变"字上面,挖掘了很多更深的东西出来,让人读后大呼过癮。
《明朝那些事儿》本来就是网文,最开始就是当年明月在天涯论坛上连载的,因为太接地气了所以被捧得很高,当然也不能否认很多人是通过这套书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些明朝历史知识,但也就只适合刚刚把字认全了的人看看当作消遣,如此而已。
翦商很沉重,一点儿也不花里胡哨。好消息是作者李硕“活”过来了,战胜了病魔。不过他好像不再写历史了,而转行写影视剧本了。他早期的孔子大历史和历史的游荡者也写得不错。
可能写《翦商》确实太消耗了吧,才会生病。听到他病情好转的消息,还是替他开心的。
嗯嗯,看到作者保住了性命心里好受好多
祥瑞: 王莽和他的时代 还不错。
渤海小吏有一期视频,专讲王莽的,题目好像叫 德之贼,刚才去找,下架了:( 印象中他分析得非常透彻。
这里有文字link :
https://mp.weixin.qq.com/s/W5YuA7pvJkFRi-wC-hJOgg
我以前一直推荐美华都读一读《光荣与梦想》,这本书无论是英文版还是中文翻译文笔都非常好,有些片段心惊动魄像看了电影一样。美华一直都说没有归属感,看看美国的发家史,是非常自豪的。我和美国人(共和党)聊过,他说这本书是左派写的,书里暗搓搓贬低了右派,夸大了左派的功劳。我先入为主,而且我是外国人,我不知道他的评价是否属实。
但是我现在不给人推荐了,美国这几年辱了前人的“光荣与梦想”,已经配不上这几个字了。
另外一本我也推荐过《美国四百年》,是从经济的角度讲美国历史,和以前听说的不太一样吧。
中国历史我读的不是很多,中国历史太长了,5000年文化,看看一些经典的就已经够多了,我会听一听资治通鉴这一类书的白话解说,这就已经很长很长了,有时候有兴趣的地方还会自己去查一些相关资料。
我不是很喜欢那些讲历史的畅销书,太花哨了。《美国四百年》也曾经是畅销书,也是意外入了眼,但角度奇特,就看了两眼。
翦商 刚到手, 看了第一章。 里面就只根据 墓葬的情况 把当时的祭祀 杀人 场景说得 活灵活现的 总觉得 有点不靠谱。
是啊,为他劫后余生而感到高兴。 生命是最宝贵的。
作为学者的李硕其实是痛苦的,尤其是写《翦商》的时候。李硕透露,那段时间,自己心情是特别压抑,感觉自己很难走出那种情绪。“但是你说要有什么解决办法,我也真没有。那个时间我自我安慰给自己解释,就是对自己说,这本书只有你李硕能够写下去,换个人写一半就自杀抑郁死了,你虽然难受,但还能够写完。写完了之后也没有经过人为的转型或者调试,就把它放到脑后玩别的东西,那个阶段就走过来了。要问我怎么抗抑郁,说实话我也没有这方面的人生经验,因为我本来就想得挺开的,包括后来得病之后,很多人也纳闷这个人怎么不怕死?怎么到死时候还这么乐?其实我一直这样。我以前出去玩,如果去的是大家都不太敢去的地方,我会提前留一个遗书,我就觉得如果大家都不敢去,我就要去看看,即使遇到什么特殊问题,人死了也值得。”
对于已经进行中的拍视频、写虚构作品,李硕也有自己的想法。“非虚构写多了就会发现一个尴尬的悖论,就是非虚构的尤其是游记只适合写你陌生的东西。你第一次去一个地方旅游,往往最有冲动写游记,如果去多了,两次、三次甚至更多,你就没有冲动去写了,而且你认识太多人,跟那边的人已经成了朋友,生活中的私交,就更没有办法写成非虚构了。因为这涉及一个伦理问题,你不能把你朋友的私生活写出来。所以,非虚构这种东西容易流于浅层,它写不深,这种情况下我就想到虚构了,有时候虚构不要想它是真的或者假的,它是给真的东西披了一个假的外衣,起了一个假名字。我的那些朋友如果说非虚构写他,他肯定不干,他跟我生气。但如果我写成小说,他就会开心,他还要给自己加戏,这是人性一个特点——我们用自己真名字的时候容易说假话,当我们带一个假名字的时候就可以说真话了。我是带着这个想法写所谓虚构的小说的,在这个维度上我还是延续了我原来写东西的方式。也许以后你们不会在这种非虚构作品当中看到我了,也许(将来)是在《十月》《当代》《收获》那种杂志,还是能看到一个写非虚构的李硕,只是放了一个假名字,希望大家理解。”
啊,郭建龙我读过他好几本穿越系列世界史的书,也蛮喜欢的,对于一些不需要精耕细作了解的区域他的书很可以一睹!
是的,如果因为揭露我们远古祖先血腥的历史而沉郁丧命就太不公平了!
外国历史我是古代的看得多一点,美国这种比较近一点的,关注得不多。谢谢推荐,有时间找来看一看。
哎呦, 您识字多所以就这么mean?
对不起啊,我理解c网友可能有些措辞不当,没有别的意思。
读书是个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没有鄙视链。 读不读,读什么,都是个人选择。
我个人觉得当年明月在普及历史方面( 具体是明史) ,贡献很大。同理还有易中天,于丹等人。 但是现在我们回头再看,他( 她) 们确实都有网红性质,误导,夹带私货的情况挺明显的。
劳驾您给讲讲mean是啥意思?俺不认识英文
主要是中国历史太长了,光是资治通鉴就看了后边忘前边,过阵子又忘了,还有史记,所以反复看,理解也不一样。
美国历史短。咱们没啥归属感,看看他们发家史,让我们苦中作乐吧
非虚构历史作品。这12本书还真不是网络文学,大部分还是很严肃的,前面提到的祥瑞那本书,作者是一位博士,考据很认真。
您说的历史书,是指历史教材吗?
有一种倾向好像越枯燥到如嚼蜡越不好懂用词“高端”就给人好有学问的印象,写得有些趣味好懂则容易被归入娱乐不值一提之类,我倒觉得这完全是作者写作能力的问题而不是专不专业的问题
嗯,好像是有这样的倾向。
弃长安的文笔非常优美。他的写作态度我也很欣赏:
我尽力克制对这群人的浓烈情感。没错,我对张巡与颜杲卿这样的人有着忍不住的关怀,对李林甫与杨国忠之流抱持天然的恶感。我会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好恶,但同样重要的是,每个历史写作者理应克制自己单向度道德批判的冲动。对,是克制,不是隐匿立场与判断:张巡对面可以站着并非兽性的敌人,李隆基身边更可以隐藏着雄才大略的颠覆者。伟大的司马光诚然爱憎分明,但他并不需要我们这些后人像他一样。
我本想给这本书取一个超长的副题“天子、储君、宰相、宠妃、边将和诗人的最后盛世”,一次性致敬本书中出现的大多数人物,但自知过长,又有效法李隆基君臣好大喜功之嫌,便主动放弃了。
读安史之乱这段历史,你会始终被世间好物不坚牢的晦暗情绪所笼罩:当长安城的贵胄与小民们“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两不知”时,乱世的鼙鼓声已在几千公里外敲响。
这几年有一个物理学概念流行于公众舆论:熵。大约的意思就是说,无序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但人之所以为人,我们自然希冀这个世界是有序运行的。
同时,因为熵,我们才更明白,有序对人类社会是如何的奢侈与幸运,远不是什么“理所当然”,我们应当像李隆基呵护杨贵妃一样呵护有序。
我幼稚地想,当李隆基君臣沉迷于开元盛世的巅峰之时,他们如果知道“熵”的存在多好,或许就不会放任那么多荒诞与野心横流。
这本书献给我的女儿栖约,愿她生活在有爱、有序的世界里。
在写安史之乱的作品中,这一本是我最喜欢的。
盛世的崩塌也是写安史之乱的,文笔通俗易懂,颇有新闻特稿的风格( 和作者的职业有关吧)但出场人物众多,没有抓住重点。
王觉仁也写了安史之乱,文笔流畅,但是太多自己的主观想象,还不时致敬马尔克斯。
您写得挺好!看得出您看历史也对历史有自己的理解,是个成熟的读者。写史是一种态度,不同于以往写史为政治服务的态度(这种真的挺反感),现代的史观我觉得更为客观,适当的作者主观评论其实增加可读性也利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只要不过度就好
读史怎么也有鄙视链了? :) 宋朝史学家吕祖谦说过一段读书法:“今人读书全不作有用看,且如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及一旦遇事,便与闾巷人无异……只缘读书不作有用看故也。何取?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
其意思是,读历史要有用。如果读历史书仅是满足于炫耀故事,那是没什么用的,只有把自己放在古人身处的事情里,假想自己该如何解决当年的事情,然后再看古人的成功或失败案例,才能以史为鉴,做到读史增长智慧。
读史应该使人更加宽容和智慧啊。为何读世界史的瞧不上读中国史的,读专业史的瞧不上读通俗史的?:)
我觉得历史时间够长,样本/sample size足够大,才能看出一些规律。 美国这点短小的过去,和中国历史上一个朝代差不多。 无论成败,偶然性都太强。 欧美强大就是进300年左右的事,把它们的规律做为普适规律,则是over rated.
我请教大家个问题吧----
你推荐哪些从个人/个体角度写的历史书? 我看过很多大部头的历史书,但是基本都是从上帝视角/君王视角来书写宏大的叙事,但是我慢慢觉得真正对自己有价值的是从个人视角看待历史和当下,进而可以指导自己的思考和生活。 当然,无名小民在历史上连个名字都留不下,更别说他们的故事了。 多谢各位。
王觉仁先生有本书叫:历史的无间道
他以第一人称写了9位历史上的权臣:吕不韦、霍光、尔朱荣、李林甫、蔡京、秦桧、贾似道、刘瑾、严嵩
作者把这九个人放一起,共同点没一个好玩意儿,没一个有好结局,缺点是太监、枭雄、权臣放一起不知道作者怎么想的。
作者合理的想象了一下历史,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分析了当时的场景,无聊了可以读读,文笔很一般,每个人物在作者笔下语气毫无分别:)
张宏杰先生有一本: 大明王朝的7张面孔
这本书毁誉参半,取决于每一位读者自己的判断。
多谢推荐哈。 不过我们距离权臣相差十万八千里,他们的轨迹和历史对我们参考性还是不够大
有一本书就叫: 历史里的那些小人物,作者汪志明。
这是那本书的总结/ 评论,看了之后就不必再去读本尊了:)
《历史里的那些小人物》
此书和《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一个类型,且还有几个故事是一样的。都是讲的人们是如何在某个历史节点上改变事情发展方向。大部分略显牵强附会,很少实至名归。就看您站着什么角度,什么立场上去看待了。
1 有勇无谋的大力士,将宋国搅得天翻地覆 春秋时期宋国的南宫长万和宋闵公都是“德才不配位”的人。
由这两个德才不配位之人引起的政变告诉我们用人要以德优先。
才能我们是可以培养的,品德却是很难改变的。
2 彪悍的司机如何成就了开国皇帝
夏侯婴的和刘邦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特定的时代有一项出色的技能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让你吃香喝辣、事业腾飞。
同时也告诉我们,做人要本分。分内之事要管好,为领导分忧。
3 两个商人引发的汉匈百年之争
两国之间的战争建立在两个小商人的建议上,想想也觉得可笑。
首先是他们的阶层不同,一个商人和国家首脑机器是天差地别的。光靠偷鸡摸狗的举动是很难取得战争胜利的。
其次,国与国之间要和睦相处,互利互惠,互相贸易才是正途。闭关锁国是很难发展的。
4 罪己诏与巫术
权力是一味毒药,绝对权力更甚。
封建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来不得半点挑战。只要挑战就是你死我活,很难有和平过度的。 汉武帝和他儿子刘据的巫蛊案就是例子。
5 再完美的人也扛不住宦官的陷害
左丰对于卢植的陷害可以说是体制内的勾心斗角的事情很多。 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在有得选的时候就要选择那些和自己价值观吻合的工作,这样才不至于“中道崩阻”。
6 三个门客促成的三国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 人才的重要性,孙策在世时已经拿下了江东,如果不死他是很有可能向北扩张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
7 赤壁之战的“罪魁祸首”
“蒋干盗书”和劝庞统投降造成了曹操将两员水师大将杀了并把战船连在一起。这直接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 蒋干是个迂腐的书生,他没有实操的经验。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中的实操是有差距的,是需要锻炼的和长期积累的。 曹操在这种生死之战中用这么一个没有实操经验的新人可能也是因为他对于水战的不了解,所以病急乱投医了。
8 东晋版“赵氏孤儿”为国捐躯洗刷家族耻辱
沈劲向我们证明在任何时代都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这样勤奋努力,积极为民。就算是“七尺微命”,生在毫末也能创造一番事业。
9 凭一己之力干掉两个皇帝一个太子的小太监
太监之祸源于人们对权力的追逐,对于权力继承的纯正。 皇帝为了消息的顺畅把身体有缺陷的太监视作对自己最忠诚的人。同时也不会扰乱自己的后宫。 在这样的条件下,太监也拥有了无限的权力。
10 史上最会“抱大腿”的小人物
这一章也太牵强附会了吧。 贾南风作为西晋正牌的外戚面对一个傻子皇帝要想让她不善权是很难的。我去了我也要善权啊。 什么农夫指路更是扯淡,说不定农夫在哪农耕时代的活动半径还没两公里呢。陶渊明的“桃花园”了解一下。
11 好心的马贩子办了件坏事
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大概就是人类总是不愿意吸取教训,一次次的重蹈覆辙。 宋朝联合金朝打辽朝,何其可笑。 自己实力弱,就算苟且得到的一点利益最终都会失去。
12 无名败类让韩世忠功亏一篑
史书总是喜欢书写那些光辉事迹,圣人盛德。 然而很多的重大事件都是起于微末之中的。我们不得不防身边和自己价值观不同的小人物。
13 一个太监止住了大明颓势 万贵妃和朱见深的爱情。 爱情是自私的,最后可能发展成为控制。 张敏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人性的光辉。朱佑樘在宫女太监的呵护下成才了,可歌可泣。
14 流亡医生勇救明王朝
许以后虽身处异国仍不忘家国的赤子之心令人佩服。 同时他干一行爱一行的医者仁慈也让他赢得了许多人的爱戴和尊重。关键时刻能得到人们的帮助。
15 尼堪外兰,努尔哈赤的垫脚石
尼堪外兰为了一己私利出卖女真族,然而在努尔哈赤报复的时候又不能得到李成梁的信任。这样双边都失去依托的他只能一死。
16 吃鸡吃出的血案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是很容易发生惨案的,要是军队里物质匮乏那更是不得了,轻则打家劫舍,重则攻城覆国。
17 两起小人物的偷情引发的巨变
崇祯时代的大明已经到了“撤东墙补西墙”,“十口锅五个盖子”的时候了。即使没有李自成也会有赵自成……
18 一个江湖女艺人,让清政府耗费两亿白银 国家机器对百姓的不仁势必会导致像王聪儿这样的仁人志士起来反抗黑暗。 太平盛世来之不易,请惜之,爱之。
19 小幕僚让大清国祚延了六十年
人在绝望的时候一个好消息就如久旱逢甘霖一样让人振奋。 曾国藩战斗失利,自杀未遂。得益于幕僚的关心和劝解,最终迎来了人生的辉煌时刻。
20 安徽农民干掉满清最后一张底牌,从此汉人掌兵权 人只有在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时才能熠熠生辉。 张宗禹就是这样的人,不喜欢科举做官。做了叛军的首领,将大清猛将僧格林沁给拿下。不论历史功过,至少他是对自己如愿了吧。
21 平民与教会的纷争,最终引来了八国联军 乌合之众哪管什么严重后果,一点火星子就能让大家群群激愤。但是这个愤怒又是由谁引起的呢?当然是对社会的不公,对异族的蹂躏的反击。
22 瑞大人从洞里跑了,辛亥革命成功了 怀疑的种子在心里种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行动来证实它,如不能证实那就只能对抗。 尤其是在政治活动中,如果你不能统一思想,大搞怀疑之风,就会把觉得自己被怀疑的的人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以致造成灾难。
23 考不上秀才的“下里巴人”造出了大军舰 徐寿深知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他在科举无望的情况下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为中国的近代化打开了一扇窗。
24 一个中国小人物引发的西方民族大迁徙 窦宪在“燕然勒石”的举动改变了西方世界的格局,可谓功绩赫赫。
25 几个中国工匠,让西方走出几百年的黑暗 唐朝的俘虏将造纸术传到了欧洲,促使欧洲的文化普及程度,加速了中世纪的灭亡。
26 几个蒙古士兵引发的欧洲文艺复兴 是因为黑死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那些掌握了核心技术的新兴资本主义开始崛起。他们逐渐掌握了社会资源,同时进一步促进新兴资本家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并且开始了更加罪恶的、奴隶贸易和殖民地统治。
蒙古兵的黑死病加速了欧洲教会的瓦解,解放了人性,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
27 德国“毕昇”古藤堡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都建立在活字印刷的基础上。 没有关键技术的突破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向创新者们致敬。
28 千年帝国的崩溃和一扇未关的小门 穆罕默德把拜占庭帝国消灭了,欧洲人就开始了海上的探索之路。 这样就拓展了世界的边界,繁荣了贸易。
29 印地安人守护者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你可以用先进的文明奴役不那么先进的文明。但是你不可能一辈子都奴役。人们会起来反抗,直至公平合理。
30 医疗止血第一人 理发师兼任外科医生的工作。安布鲁瓦兹·帕雷发明了比洛铁术更好的止血术。为人类外科手术的发展迈出一大步。
31 英国士兵差一点改变美国建国史 弗格森改变了英国的枪械史,也差一点改变了美国的历史。 弗格森在实践中了解到了技术的落后对自己的威胁与伤害是巨大的。不改变落后的状态将步入死亡。
32 一个“英国骗子”救了全球几亿人 赤脚医生爱德华·詹纳通过敏锐的观察发现了“牛痘疫苗”可以克制“天花病毒”。 他在实验阶段得到了小男孩的支持,然而在推广阶段却由于自己的身份受到阻碍。 然而有用的东西是藏不住的,它最终会被广泛使用。 正是爱德华·詹纳的发现消灭了天花病毒,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33 石匠和园丁创造的“混凝土世界” 泥匠和园丁为了自身工作的便利与成效发明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 这两个发现改变了我们的建筑结构,建筑高度和许多我们人类不可战胜的自然环境。真是功德无量。
34 小人物一秒钟的犹豫毁了拿破仑一生 格鲁希一生唯唯诺诺,谨慎有余。他葬送了拿破仑的大好局面。 拿破仑征战一生,最后无将可用,在人才培养方面难以为继,
35 关二爷的刮骨疗毒,止于自杀的美国牙医 威尔士通过敏锐的观察发现笑气能当做牙科的麻醉剂。 从此他致力于推广这项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但是他没有等来社会对他的认可就自杀了。 真是好事多磨,我们能摆脱无痛手术都靠他。
36 传教士之子让世界有了联网的可能 菲尔德经过一波三折的铺设横跨大西洋的电缆向我们证明有时候坚持再坚持就能改变世界。 每当我们打电话的时候是否能想起他?
37 第一个“发现”美国的日本人 人们能记住的往往是第一人,谁会去想想二三呢。万次郎就是这样的人物。
38 医生的霍乱地图,改善了全球城市生活 斯诺医生通过传染病确认了病因是污水排放引起的。 这一举动促使了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一大步,修建了许多下水道排污。
39 庸医引发的德国国乱 普鲁士的国王病急乱投医导致死亡,将本来将向自由民主的国家推入军国主义之路。
40 屌丝拉斯普京,罗曼诺夫王朝终结者之一 拉斯普京胡乱的干预朝政加速了沙皇的灭亡。
41 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穷小子 普林西普可能就是一战的替死鬼,也是民族英雄。就看人们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了。
42 伤亡百万的凡尔登绞肉机终结者 新兵将炮打错方向直接导致德国的炮弹库存被毁,加速德国的失败。
43 一念之仁让历史改变了方向 在坦迪的日记里,人们发现了这样一段话:“我后悔当时的仁慈,这种仁慈影响了无数人的命运,也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灾难。如果再来一次,面对一个深陷绝境的伤兵,我还是会选择放他离开。因为我是一名士兵不是屠夫。如果当年我开了枪,那么我与希特勒,就没有区别了。”
44 没事离猴子远点,小心被它改变了历史 “一次猴子咬伤,导致25万人的死亡”。 我们在景区里,经常能看到游客给猴子喂食,甚至被猴子撕咬、抓伤、咬伤的事情发生。如果那些喂食猴子的游客能了解到希腊的这个故事,会不会离野生猴子远一点儿呢?毕竟,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5 揭秘奥斯维辛黑幕的骑兵 皮莱茨基在纳粹集中营坚韧不拔,苦心经营,最终成功越狱。揭露了纳粹的罪行。
46 黑人裁缝启动了美国民权运动 帕克斯之所以能够写入教科书中,不仅仅是因为她改变了美国黑人的地位,同时,她的努力还端正了美国国家的价值观,让美国的公平正义精神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社会的每一个人。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美国白人也对帕克斯十分尊重。
47 因为他的一个疏忽,柏林墙一夜倒塌 君特·沙博夫斯基作为东德的新闻发言人在不恰当的时机透露出了东德政府允许人民自由流动的政策。导致柏林墙的倒塌,促使德国的统一。
需要kill time是读读还行:)。历史的偶然和必然没有这么简单。
古文观止是散文集吧? 222篇散文,也是222个历史故事,文采是有,专业性不强。而且最后一篇五人墓碑记,到明末就结束了。清史呢?
mark
试图读完哈佛中国史,全六册,最终没能完成,读完了秦汉南北朝和唐。视角新,敢说我们不敢说的。 知识面广,作者往往不仅仅是历史学者,还精通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学问。
这里有一个书评:
《哈佛中国史》,是美国、德国、加拿大三国四位著名汉学家,集6年功力写成的一套著作,代表国外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原名 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帝制中国史”或者“中华帝国史”,也就是以中国帝制时代的历史为研究对象,全书一共分为六卷,分别是:
第一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第二卷《分裂的帝国:南北朝》、第三卷《世界性的帝国:唐朝》、第四卷《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第五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还有今天讲的第六卷,《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这套书关注的点,不是具体的历史人物或事件,也不是扔给你一些结论,而是重点介绍每个时代最突出的特征,用这种方法,让你对历史有更全面、更立体的认识。
比如《秦与汉》:统一的中华帝国的形成、皇帝这个职位的出现、为巩固政权而存在的学术体系;《南北朝》:“士族”的形成,以及士族子弟的做派,也就是所谓魏晋风度,主要宗教的出现和带给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影响;《唐朝》:一系列重要变革,一些过去中国标志性制度的消亡,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体系的形成;《宋的转型》:新的知识分子阶层“士大夫”的崛起,儒学的意识形态化,以及对宋代从市民生活到外交国防的各种影响;《元与明》:蒙古征服对中国传统权力结构平衡和儒家君臣价值规范的打破,并且这种打破为明代皇权实现个人独裁化铺了路;《大清》:国外清史学界对清代历史的三种新的研究方法,以及这种方法之下的全新的“大清”形象。
这就是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历史——就像这套书的主编卜正民在总序言里写的:
“我邀请你们走进这个中国历史的房间,而四位学者正站在外头观察它。我希望你会同意,我们的确看到了一些你会错过但值得留心的东西。我还希望我们发现的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够激励中国读者用自身的内部观察视角来检视中国的过去与未来。”
从小人物入手的,之前也从豆瓣推荐上读了罗新这本《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从宫女的生平角度写权力斗争,试图复原宏大历史背景中的个人命运。作者的研究团队一直从墓碑/墓志铭中挖掘相对普通人的历史,然后成书。当然内容侧重点其实还是帝王将相,不过也是角度新颖很有趣的一本。
更早更有名的还读过史景迁的《王氏之死》,也是大历史后面的小人物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