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羡 发表于 2024-12-12 21:04 很多人恋爱婚姻不顺就是本身不是很有奉献忍让精神的主儿,这不是judge这种性格好不好,很多女人在婚姻里忍着也不好,但是这些有点主见自私的女人凑到一起养老,最后结果可能和异性一般,互相不能容忍。愿意伺候老头老太婆孩子的女人,结婚一点不难。多少人跟自己亲父母,兄弟姐妹都不能住一起,凭什么认为一个朋友能做得更好
llwwy 发表于 2024-12-12 20:37 “40岁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自称是北漂中年人的张黎,未婚,决定和闺蜜开始一场“抱团养老”实验。 张黎年底就要40岁了,几年前被互联网大厂优化后,她成了自由职业者,最近两年的主要工作是“为朋友搬砖做PPT”。在北京有套80平米的两居室,没有贷款,但房子并不能消解“养老焦虑”。 这份焦虑首先来自于两段失败的恋爱经历。 第一段恋爱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男友和她只是周末见面,距离感给这段恋情蒙上了阴影,张黎隐隐觉得自己是对方若干潜在结婚对象里的其中一个。 第二段恋情在她看来有了更多的亲密感。和这位小五六岁的“年下鲜肉”相处的一年半里,他大部分时间没固定工作,因为外形不错,有一些推广活动或者平面拍摄的兼职收入,后来经济环境不好,工作机会急剧减少,他们在家里一天都说不上三句话。一次剧烈吵架后,张黎将“小男友”赶出了家门。 自觉永远“找不到对的人”后,张黎想到了“抱团养老”,这来自于她跟闺蜜Sandy之间的一次深夜长聊,两人都认为自己不适合恋爱,甚至不适合结婚。 “既然谈恋爱有那么多不确定性,那不如几个好朋友一起,组成搭子,生活开支可以平分,也不会太孤单。算是二十年后养老的一个先期‘小实验’,如果能持续下去,那就证明是可行的。” 当时Sandy正好重新找住处,于是,张黎将自己的父母从老家接来北京,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她搬出去和闺蜜住,她们在东五环外找到了一间有三间卧室、东西朝向的房子,月租6500元。 十几天后,另外一位朋友小林也搬了进来,三人各住一屋,平时轮流做饭和家务。生活共同花费上,她们商议“成立”一个小金库来解决,根据张黎后来大致估算,一起生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张黎和Sandy各自支出了1万元,小林支出了7000元,其中包括三次大型出游和十几次聚餐费用。 张黎和Sandy因为关系要好,她们私下商量好要存一笔养老基金。当时,两人一起往这笔基金里各自注入了25万,目标是在十年内也存到100万。在这份颇为美好的养老计划里,包括了如下的内容:“55-60岁前提前退休,找一个南方靠海小城养老,开一家小店”。 “刚开始那一个多月,过得很有动力,虽然磨合生活习惯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有一个目标在心里,有些事情都可以妥协,比如可能有人早起,动静比较大,那我也提前早睡保证睡眠,一些生活费用均摊可能不公平,但你也要做心理调整,没必要一个个去追究。” 张黎的母亲从一开始就对女儿搬出家硬要和朋友住一起的行为表示了反对, “我妈说40岁的女人就不要再折腾了,和你那些朋友住一起,不如降低标准早点找个男人嫁了。” 与张黎的父母向往的“养儿防老”不同,随着人们对婚育热情的降低,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更像是一种“幻想”。与同龄人一起“抱团养老”,可能是另一种选择。 顾名思义,“抱团养老”指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不依靠子女,不入住养老院,共同搬到一个地方居住,互相照顾,共同承担生活成本。这不是一个全新的现象,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丹麦,后来推广到了瑞士和荷兰,当下在欧美各国都非常流行。 根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60周岁以后,女性总体人口会超越男性,85岁以后,男性存活率不到女性的70%,因此老年独身女性对于“抱团养老”的需求是最高的。 英国就出现过一个最著名的抱团养老社区——“新园”(New Ground),这是英国第一座独属老年女性的社区,位于伦敦北部,26位从50到90多岁不等的中老年人居住在这里。与传统的养老院不同,新园“从规划到建设,全程由住户主持”,生活在这里的老年人“独立生活又关系紧密”,大家互相关照,但又不成为彼此的护理负担。 这听起来像是人人向往的养老乌托邦,但实际上,新园从动念到建成,整整用了18年的时间,仅是找到一块可以使用的地,就花费了11年的时间。最初提出建设新园的六位女性中,只有一位最终等到了入住那一天。 如果说新园对国内的现实情况而言难以借鉴,那么日本女性的抱团养老互助便让更多国人心动。日本媒体NHK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记录了七位平均年龄80岁的老年单身女性是如何“抱团养老”的。 最先提出同居养老计划的人是78岁的村田幸子,她曾是NHK的播音员。年轻时因不满日本女性结婚后必须辞职回归家庭的风气,选择了终身不婚。从2002年起,她开始为共居养老团招募合适的人选,希望寻找单身、有经济能力、有生活自理能力、性格开朗、认同共居养老理念的单身老年女性。 2008年,七位“老年单身贵族”终于聚在一起,各自买下了同一栋公寓的不同单间,开启了共居生活。每个房间里都安装了SOS呼叫系统,2018年初,71岁的川名纪美忽发心悸头疼,就通过SOS系统叫来另一位老人帮忙。 从2008年到2018年,七位老人互相陪伴、彼此照顾、共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大大缓解了老年生活的孤独。 虽然无论新园还是日本女性的共居养老,都非常理想化,但并不妨碍国内有一批人正积极地准备“抱团养老”。 今年同样40岁的小龙姐居住在长沙,将养老当做项目进行规划: 第一步是建立互联网养老人群的“精神交流地”。她在小红书上拥有七个名叫“未婚姐妹乐活群”的群组,总计有4000多人。 第二步是从这些群组中找到可以共同生活、旅行的“搭子”,在未来举行集体活动,建立人脉。 第三步就是从这些“搭子”中筛选出志同道合的姐妹。最终目标是和姐妹们一起“租或建一个养老院,或去旅居式养老,比如在一个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再去另一个城市”。 社交网络的集聚效应让小龙姐的“抱团养老社群”扩展到了全国各地。据她后台数据估算,这些“养老群”里有近62%的人在35-44岁之间,有23%的人在25-34岁之间,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女性。 在群组里,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就是多少钱可以无忧躺平养老,多数人都提到了一个数字:300万。 按照现金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方式,年利率利息1.45%到1.8%的情况下,300万存款每年能拿到利息大概在43500元到54000元之间,每个月能有3625元到4500元的收入。 “退休养老的成本是你现在生活支出成本的三倍基本上就可以了”,小龙姐说。 和小龙姐三步走的“抱团养老”计划相比,张黎的“抱团养老”实验在进行了不到一年后,就遇到了问题。 今年夏天的一次京郊徒步旅行中,小林因为体力不支,半途休息,张黎和Sandy将她安顿在休息处后,继续徒步两小时后再和小林汇合。这件事让小林心生嫌隙,认为张黎和Sandy抛下自己,不顾“姐妹情”。小林当时略带开玩笑地说:“就这也不指望咱们仨养老了”,气氛瞬间冷了下来。 这场小矛盾成了三人共居生活的转折点,小林后来因为换工作,每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不在家里住,不久后就默默搬出了三人之家。 数月前,Sandy的母亲生病,和张黎商量从养老存款里取出10万,松散的集资约定毕竟经不住亲人生病等意外的影响,100万的存钱目标暂时被无限期搁置。 一时间头脑发热的决定在几个月内就分崩离析。小林离开后,她和Sandy依然住在这间能看得见附近公园风景的房间里,但日常一起养老的话题已经甚少提起。
bhtbht 发表于 2024-12-12 20:53 女的和女的养老?看看版上这么多骂架的帖子就知道了。
mindstorm 发表于 2024-12-12 20:55 一起生活的话,三个男的行,一个男的两个女的也行,一个女的两个男的也行,三个女在一起三个月后,一定会打起来。
弹指芳华 发表于 2024-12-12 22:23 早就说过,女人心眼小,比较容易斤斤计较,感性,感受比较多比较细微。女人和女人要相处好也得靠运气。女性同性抱团养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说完全不可能
flyingmind 发表于 2024-12-12 22:18 为啥要抱团养老,还不是怕自己老了一个人搞不定,想找个人帮忙,可是大家都这么想,都指望别人照顾自己,那付出多的肯定不平衡了。 想抱团养老的先问自己一下,如果对方生病卧床了,自己愿不愿意给对方做饭擦身子接屎接尿,把自己的存款拿出来给对方付医药费。如果接受不了,那就呵呵了
qqlxl 发表于 2024-12-12 23:02日本女人可以一起抱团养老我挺相信的,日本人边界感特别强,不轻易打扰别人,也不想别人打扰自己。
copycat 发表于 2024-12-12 21:00 版上夫妻吵架的帖子更多。我不能接受污名化女性友谊,总觉得这是爹味男的煤气灯效应:女人间没有真正友谊,所以你只能跟你的男人绑定,因为你的女性朋友都靠不住。如果是个男人这样说,也就算了,毕竟有既得利益在里面,如果一个女人也真心这样想,嗯,有点惋惜。
iammaja 发表于 2024-12-13 00:28 当年,我们6个女生一个房间住了4年都没啥事……
抱团养老最长寿那位得有奉献精神才行。。 clover12 发表于 2024-12-12 20:42
lululemon888 发表于 2024-12-13 02:48这不就是合租房吗?这边美国年轻人很多这么干的,都是穷人,自己租得起一套的没人想跟别人合租。我有两套四房三卫的都是一个人租了住着
Moonlightlady 发表于 2024-12-13 03:02 还不如自己生个孩子呢,像那个叶海洋,多好!中国现在想提高人口数量就应该让大家随便生娃、不管结婚与否。
iloveGelato 发表于 2024-12-13 03:05 我们宿舍当年八个女生住一起也没有任何矛盾,大家相处都很融洽,轮流打水买饭按时熄灯睡觉,中午还一起拉上窗帘午睡。 男的住一起也有很多矛盾啊,说女的小心眼事儿多纯属对女性的污名化。 我老公他们大学宿舍晚上闹腾到十二点不睡,影响他睡眠他气死了,他还有新疆室友不爱洗澡,宿舍臭烘烘的。马加爵还把室友都杀了分尸呢。
我认为女性友谊,男性友谊,男女感情都是存在的,但是每一种关系都有其边界。住在一个屋檐下抱团养老,是超过友谊边界的,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oldbear1 发表于 2024-12-13 00:45
蓬松的头发 发表于 2024-12-13 01:23 有没有可能三个人不是女性的稳定关系组成结构?播客和小红书上有两个女的好友搭伙过日子的。
尉迟琳嘉 发表于 2024-12-12 21:19 非亲属抱团养老唯一可能性,在于参与者不计较,且有付出精神,没有这两特质,没门。 至少四五个人起,三个人容易2:1,耍单的肯定退出。
能自理不需要抱团养老啊,好朋友经常聚聚即可。 不能自理了,哪个朋友给你端屎端尿?说好了你们三抱团养老,一个瘫了,另外俩给伺候? 想啥呢? Shangshang111 发表于 2024-12-13 01:58
wendywu00 发表于 2024-12-13 00:26 曾和3个女伴一起租房,总吵架:房子就一根绳子,美女把别人衣服扔地上,挂她自己的,大家吵。大家都争着做饭,厨房里怎么切菜,先放盐还是后放盐,怎么做,互相看不惯,大家吵。。。。。 一个屋子容不下2个及以上没血缘关系的女人。
izz.ling 发表于 2024-12-13 03:35 +1 不过一直好奇为啥男的没有那么多大张旗鼓唧唧歪歪要内部抱团养老的?是因为都预设大多有起码理智的男性和自己一样是比较理性的,所以没觉得这是个有空子可钻的营生?要钻空子的都打着真爱的旗号去骗傻乎乎的圣母女了,是吗🤭
Constant_sorrow 发表于 2024-12-12 22:01 抱团养老失败也不代表结婚或者找异性老伴养老会成功
proserpina 发表于 2024-12-12 23:20 Too simple too naive
m口罩sk 发表于 2024-12-13 08:06 这些人可能没想到,婚姻本身的目的就是create一种obligated relation以帮助人类的bonding和可持续性发展,不然单靠人本性?结果就是这个实验反应的一线。 插一句话,我觉得中国的教育里太缺humanity components了,所以教出这么多看起来智商超强但对人本质了解甚少的人。
centenario 发表于 2024-12-12 20:42 考验人性的事情不用试
贵鬼 发表于 2024-12-12 20:53有这种想法的人真是老天真
shanshan1999 发表于 2024-12-13 11:07 必须特别铁的人才能合住。 有个up叫躺平搭子,俩上海土著一起养老,俩人一个热爱做饭,搞两个账号,也会理财,看着还不错。
自称是北漂中年人的张黎,未婚,决定和闺蜜开始一场“抱团养老”实验。
张黎年底就要40岁了,几年前被互联网大厂优化后,她成了自由职业者,最近两年的主要工作是“为朋友搬砖做PPT”。在北京有套80平米的两居室,没有贷款,但房子并不能消解“养老焦虑”。
这份焦虑首先来自于两段失败的恋爱经历。
第一段恋爱只维持了不到一年,男友和她只是周末见面,距离感给这段恋情蒙上了阴影,张黎隐隐觉得自己是对方若干潜在结婚对象里的其中一个。
第二段恋情在她看来有了更多的亲密感。和这位小五六岁的“年下鲜肉”相处的一年半里,他大部分时间没固定工作,因为外形不错,有一些推广活动或者平面拍摄的兼职收入,后来经济环境不好,工作机会急剧减少,他们在家里一天都说不上三句话。一次剧烈吵架后,张黎将“小男友”赶出了家门。
自觉永远“找不到对的人”后,张黎想到了“抱团养老”,这来自于她跟闺蜜Sandy之间的一次深夜长聊,两人都认为自己不适合恋爱,甚至不适合结婚。
“既然谈恋爱有那么多不确定性,那不如几个好朋友一起,组成搭子,生活开支可以平分,也不会太孤单。算是二十年后养老的一个先期‘小实验’,如果能持续下去,那就证明是可行的。”
当时Sandy正好重新找住处,于是,张黎将自己的父母从老家接来北京,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她搬出去和闺蜜住,她们在东五环外找到了一间有三间卧室、东西朝向的房子,月租6500元。
十几天后,另外一位朋友小林也搬了进来,三人各住一屋,平时轮流做饭和家务。生活共同花费上,她们商议“成立”一个小金库来解决,根据张黎后来大致估算,一起生活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张黎和Sandy各自支出了1万元,小林支出了7000元,其中包括三次大型出游和十几次聚餐费用。
张黎和Sandy因为关系要好,她们私下商量好要存一笔养老基金。当时,两人一起往这笔基金里各自注入了25万,目标是在十年内也存到100万。在这份颇为美好的养老计划里,包括了如下的内容:“55-60岁前提前退休,找一个南方靠海小城养老,开一家小店”。
“刚开始那一个多月,过得很有动力,虽然磨合生活习惯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有一个目标在心里,有些事情都可以妥协,比如可能有人早起,动静比较大,那我也提前早睡保证睡眠,一些生活费用均摊可能不公平,但你也要做心理调整,没必要一个个去追究。”
张黎的母亲从一开始就对女儿搬出家硬要和朋友住一起的行为表示了反对, “我妈说40岁的女人就不要再折腾了,和你那些朋友住一起,不如降低标准早点找个男人嫁了。”
与张黎的父母向往的“养儿防老”不同,随着人们对婚育热情的降低,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更像是一种“幻想”。与同龄人一起“抱团养老”,可能是另一种选择。
顾名思义,“抱团养老”指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不依靠子女,不入住养老院,共同搬到一个地方居住,互相照顾,共同承担生活成本。这不是一个全新的现象,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丹麦,后来推广到了瑞士和荷兰,当下在欧美各国都非常流行。
根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60周岁以后,女性总体人口会超越男性,85岁以后,男性存活率不到女性的70%,因此老年独身女性对于“抱团养老”的需求是最高的。
英国就出现过一个最著名的抱团养老社区——“新园”(New Ground),这是英国第一座独属老年女性的社区,位于伦敦北部,26位从50到90多岁不等的中老年人居住在这里。与传统的养老院不同,新园“从规划到建设,全程由住户主持”,生活在这里的老年人“独立生活又关系紧密”,大家互相关照,但又不成为彼此的护理负担。
这听起来像是人人向往的养老乌托邦,但实际上,新园从动念到建成,整整用了18年的时间,仅是找到一块可以使用的地,就花费了11年的时间。最初提出建设新园的六位女性中,只有一位最终等到了入住那一天。
如果说新园对国内的现实情况而言难以借鉴,那么日本女性的抱团养老互助便让更多国人心动。日本媒体NHK曾拍摄过一部纪录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记录了七位平均年龄80岁的老年单身女性是如何“抱团养老”的。
最先提出同居养老计划的人是78岁的村田幸子,她曾是NHK的播音员。年轻时因不满日本女性结婚后必须辞职回归家庭的风气,选择了终身不婚。从2002年起,她开始为共居养老团招募合适的人选,希望寻找单身、有经济能力、有生活自理能力、性格开朗、认同共居养老理念的单身老年女性。
2008年,七位“老年单身贵族”终于聚在一起,各自买下了同一栋公寓的不同单间,开启了共居生活。每个房间里都安装了SOS呼叫系统,2018年初,71岁的川名纪美忽发心悸头疼,就通过SOS系统叫来另一位老人帮忙。
从2008年到2018年,七位老人互相陪伴、彼此照顾、共同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大大缓解了老年生活的孤独。
虽然无论新园还是日本女性的共居养老,都非常理想化,但并不妨碍国内有一批人正积极地准备“抱团养老”。
今年同样40岁的小龙姐居住在长沙,将养老当做项目进行规划:
第一步是建立互联网养老人群的“精神交流地”。她在小红书上拥有七个名叫“未婚姐妹乐活群”的群组,总计有4000多人。
第二步是从这些群组中找到可以共同生活、旅行的“搭子”,在未来举行集体活动,建立人脉。
第三步就是从这些“搭子”中筛选出志同道合的姐妹。最终目标是和姐妹们一起“租或建一个养老院,或去旅居式养老,比如在一个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再去另一个城市”。
社交网络的集聚效应让小龙姐的“抱团养老社群”扩展到了全国各地。据她后台数据估算,这些“养老群”里有近62%的人在35-44岁之间,有23%的人在25-34岁之间,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女性。
在群组里,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就是多少钱可以无忧躺平养老,多数人都提到了一个数字:300万。 按照现金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方式,年利率利息1.45%到1.8%的情况下,300万存款每年能拿到利息大概在43500元到54000元之间,每个月能有3625元到4500元的收入。
“退休养老的成本是你现在生活支出成本的三倍基本上就可以了”,小龙姐说。
和小龙姐三步走的“抱团养老”计划相比,张黎的“抱团养老”实验在进行了不到一年后,就遇到了问题。
今年夏天的一次京郊徒步旅行中,小林因为体力不支,半途休息,张黎和Sandy将她安顿在休息处后,继续徒步两小时后再和小林汇合。这件事让小林心生嫌隙,认为张黎和Sandy抛下自己,不顾“姐妹情”。小林当时略带开玩笑地说:“就这也不指望咱们仨养老了”,气氛瞬间冷了下来。
这场小矛盾成了三人共居生活的转折点,小林后来因为换工作,每月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不在家里住,不久后就默默搬出了三人之家。
数月前,Sandy的母亲生病,和张黎商量从养老存款里取出10万,松散的集资约定毕竟经不住亲人生病等意外的影响,100万的存钱目标暂时被无限期搁置。
一时间头脑发热的决定在几个月内就分崩离析。小林离开后,她和Sandy依然住在这间能看得见附近公园风景的房间里,但日常一起养老的话题已经甚少提起。
🔥 最新回帖
我也觉得。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讲国内6个还是7个60左右的女人抱团养老,她们跑了好多地方最后选了一个地方建了个房子,请设计师设计的特别漂亮。纪录片肯定都是拍的美好的一面,但是其实能看出问题,有几个人个性特别特别强,有的说一不二,有的非常爱计较一丁点事都不忍的。在选房间上就能看出来,房间总归有大有小,有朝阳的,有一楼的,有几个就很强势一定要哪个,镜头里肯定还是稍微忍了一忍的。镜头下真一起生活了,鸡毛蒜皮的事更多,性格不随和不互相忍让肯定长久不了。
🛋️ 沙发板凳
这种根本不可能的。人是刺猬,靠的太近都受不了,哪怕是闺蜜。说孩子指望不上的,指望朋友闺蜜更是胡扯。
版上夫妻吵架的帖子更多。我不能接受污名化女性友谊,总觉得这是爹味男的煤气灯效应:女人间没有真正友谊,所以你只能跟你的男人绑定,因为你的女性朋友都靠不住。如果是个男人这样说,也就算了,毕竟有既得利益在里面,如果一个女人也真心这样想,嗯,有点惋惜。
这个在理,主要其实是这个原因。如果有一位能每天打扫卫生,另一位每天做饭,再一位承担更多的开支或者承包所有买菜,我估计她们哪怕有矛盾也能过下去,因为互相享受到了便利。
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女性可以说是最不稳定的三角关系
我奶奶和她妹妹当年住同一个养老院,关系都搞不好。
我和我姐性格天差地别,我断言肯定没法一起过
以前岁数大的老人有搬去和尚庙,道观,尼姑庵,或者教堂去住的
当年,我们6个女生一个房间住了4年都没啥事……
因为配偶去世抱团成功的可能性大点,如果因为找不到人结婚而抱团养老,难。
不是指望这样照顾法吧。像一楼提到的日本的例子,有啥健康急症时,🆘按一下,可以互相救助。真的病了卧床了的话,找保姆找护工啊。有同伴的话,保姆也会知道有朋友监护。那种把钱放一起的养老,肯定行不通。还是需要经济分开,至少AA吧。
那还抱啥团?自己养老就行了
年纪轻轻的都找不到男朋友,估计比较难看。 年纪大了需要跟人合伙养老,估计钱也没有。
丑穷一族,不光男的嫌弃,女的也互相嫌弃,子女爹妈都嫌弃,不如自己呆着。
我认为女性友谊,男性友谊,男女感情都是存在的,但是每一种关系都有其边界。住在一个屋檐下抱团养老,是超过友谊边界的,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你们是住宿舍,不需要交水电费,不用买家具装修,甚至不用买菜做饭收拾厨房 直接去食堂打饭,根本不是正常的“生活”。
不能自理了,哪个朋友给你端屎端尿?说好了你们三抱团养老,一个瘫了,另外俩给伺候? 想啥呢?
但女人一般比较注意各种细节,对对方有很多隐形的期待,没有达到自己标准,就容易心烦。如果都是这样女人住一起,感觉更容易出现矛盾。
“抱团养老”这个词本身就很无能的样子,好像自己一个人就活不好似的,得一群病歪歪的互相搀扶着指望着勉强度日🤮意义是…苟延残喘?
合租是对室友没期待的。
这个什么抱团听起来更像别无他选的前提下,然后几个人弄个类似保险公司似的合作(所谓君子协议最终倒霉的只有君子),相互是有期待的。表面上看风险共担,其实都大概盘算着找个身体必须比自己健康但又拯救欲旺盛的圣母吧🤭
想过孩子感受吗?养老工具人?
男的住一起也有很多矛盾啊,说女的小心眼事儿多纯属对女性的污名化。 我老公他们大学宿舍晚上闹腾到十二点不睡,影响他睡眠他气死了,他还有新疆室友不爱洗澡,宿舍臭烘烘的。马加爵还把室友都杀了分尸呢。
主要问题不是合住,是期待。
合理的边界在任何关系里都很重要。有人有妄念打破边界的话,别说宿舍了连拼车都不行。
+1
不过一直好奇为啥男的没有那么多大张旗鼓唧唧歪歪要内部抱团养老的?是因为都预设大多有起码理智的男性和自己一样是比较理性的,所以没觉得这是个有空子可钻的营生?要钻空子的都打着真爱的旗号去骗傻乎乎的圣母女了,是吗🤭
那是播客和小红书。而且“搭伙过日子”根本就不是什么好词。
但这样的人早就结婚了。。。
就是想自己出什么所谓情绪价值,然后对方出钱出力出时间给自己送终,一个丫鬟不够还得多个。说白了就是没有奴隶主的命偏要使唤人🤭
真的是类似的人都碰到一起。我年轻的时候合租房子,从来没出过这些事情!大家都是稍微能为对方着想的,所以很多年过去,还时时想起以前的这些室友们过的怎么样了。我唯一不能容忍的是一个把厕所马桶用成挂着黄色污垢的地步,出门是美女,结果家里厕所臭的不行。
不切实际地放大友谊的功效,是自欺欺人。血缘关系,几十年的婚姻相处磨合,金钱的捆绑和法律的监督,家族利益还有社会文化的监督等等加在一起都无法真正的解决两个人扶持养老,你认为一个单纯的女性友谊能解决?这个真的太幼稚了。 女人的友谊更多是精神世界的,用来享受和满足的,比起男女的爱情还经不起先是的考验。
不是说丧偶老太基本就不会结婚了,但丧偶老头都再婚了。能娶老婆解决的为啥要找男人。
心心念念靠别人的…就只能唉了😑除非能捡漏到一个人格障碍的,然后花时间反复PUA成能任自己摆布的狗
再加一个Too young, 才40来岁养啥老啊?
这些人可能没想到,婚姻本身的目的就是create一种obligated relation以帮助人类的bonding和可持续性发展,不然单靠人本性?结果就是这个实验反应的一线。 插一句话,我觉得中国的教育里太缺humanity components了,所以教出这么多看起来智商超强但对人本质了解甚少的人。
群居就跟所谓“驴友”一起出门一样,这种生活方式只能是心大随和,要求不高能凑合的才有可能,更不要说还经济大锅饭了,就是想占别人的便宜,自己的便宜是一定不能让别人占的。
因为第一没有男人愿意和别的男人一起生活的,除非是gay;第二男人太知道婚姻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了,很多男人如果不结婚根本难以想象过成什么样子,你看看周围的绝大多数家庭气氛仪式各种活动全部是靠女主人经营的。而不幸的女人大多觉得男人是自己不幸的根源,其实大多数不幸的婚姻原因并不是一方面的。
我觉得“缺humanity components 教育”,是新中国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很重视人伦教育,不重视科学教育。
说的太对了,中国人从小到大的环境太缺乏这方面的教育跟熏陶了,比如很多人说美国人虚伪表面客气说好听话,其实这是明白人性弱点后的相处之道。
上面说的没错,很多人所谓的养老就仅仅是考虑自己老有所依,希望自己老了之后可以有人依靠有人照顾,而能做到这个的,除了爱人或者子女,大概只有付费的保姆或者护工了,其实都没那么可靠,更何况是同性朋友呢。她们有没有想过依靠别人的同时是需要付出的,你期许获得多少,就肯定要付出多少,甚至应该降低期许且付出更多,才不至于让自己失望。
上面有MM说,不要污名化女性友谊,我觉得恰恰相反,友谊很珍贵,无论同性的或者异性的,正因为如此,不要给它增添不必要的负担,友谊不能承受之轻,对于成年人来讲,就让友谊单纯简单轻松一点,这样才能长久。
别人的意思是女人很容易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吵起来,而大部分男人一般都不care这种鸡毛蒜皮事还整天被版上的大妈追着骂。如果是一堆这样的大妈在一起生活怎么过得下去。
人类就是不厌其烦地试了又试, 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 当然也可能就是这三个人就从来没思考过人性。
三个和尚没水喝。 三个女人不仅仅没水喝, 还要吵架。
也被youtube推过,感觉挺没劲的,每天过得啥日子。。。
其实就是简单的一句:没钱别躺平
女性之间当然有真正的友谊,但要长期共同生活只靠友谊可不行 同一屋檐下难免有龃龉,靠血缘和共同利益还可绑定,靠友谊很容易一拍两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