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tz2022 发表于 2024-12-10 21:08回复 4楼 xiaxie8 的帖子 产量和质量还是有区别的。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这一句秒杀。
回复 4楼 xiaxie8 的帖子 产量和质量还是有区别的。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这一句秒杀。 Fritz2022 发表于 2024-12-10 21:08
xiaxie8 发表于 2024-12-10 21:03 回复 1楼 zkyqs2020 的帖子 白居易,唐朝最最高产的诗词作家。 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
Fritz2022 发表于 2024-12-10 21:18回复 9楼 mindstorm 的帖子 李商隐的名句太多了,我个人最喜欢: 深知身在情常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3906 发表于 2024-12-10 22:27回复 1楼 zkyqs2020 的帖子 李煜不是唐朝的?
Cattleya 发表于 2024-12-10 21:03 虽然我本人更喜欢李商隐,但是我觉得王维应该排前三。
baobaokitty 发表于 2024-12-11 20:08 王维top3应该没什么争议的,理论上讲王维应该和杜甫算并列第二,前期王维更火,后来韩愈捧杜甫后杜甫更火。 第四就多了,好多人都可以一争,白居易,刘禹锡,王勃,等等。最可惜的是王勃,多活二十年甚至十年都可以,不知道他能到什么程度
Heiniu 发表于 2024-12-10 22:34 有什么好投票的? 历史公认一向都是李杜白啊
白居易,唐朝最最高产的诗词作家。
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
虽然我本人喜欢李贺,因为他的诗最接近现代诗,意象诡异奇特,我也把第三名投给了王维。
产量和质量还是有区别的。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这一句秒杀。
我最爱白居易的写实!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王勃,李贺和王维白居易相比还是差点儿意思:)
的确应算第三之一,至少不输其他人。。
李商隐的名句太多了,我个人最喜欢:
深知身在情常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情诗当排第一
可是不是评高产诗人啊。这三首长诗,我觉得都不及韦庄的 《秦妇吟》。
他用的是“望” 水声,而不是“听”,因为内心的悲哀苦痛,视听都错乱了。 但这表面的视,听 错乱,更深刻地反映出他的惆怅茫然和叹息。
同意。
天街踏尽公卿骨, 府库烧为锦绣灰。
是评第三名,不是评主流诗人啊。 韩愈最主流了,而且古人诗中确实也有把李杜韩放一起的。
李煜不是唐朝的?
李煜是南唐后主啊:)。五代十国。
但我喜欢王维。他的诗太有感觉了,很有禅意,好会写。这个风格写到极致。
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是语文教科书告诉我们的,并没有出现在任何古人的典籍,诗歌或文学评论里吧?
李杜是双子星座,这个毫无异议; 韩愈有诗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但我找不到把这三个人并称的,除了语文教科书以外。 事实上,李杜的诗歌成就还是比白居易高很多的。 白居易很高产,留下3000多首诗。数量虽高,但不是每一篇都是精品。
王维的诗歌成就也很高,几乎篇篇精品。
唐诗第三名,徐晋如先生选了李商隐; 王悦笛选了王维李商隐白居易和韩愈; 我们目前的投票来看,王维李商隐白居易的票数暂时并列。
附: 这里并没有唐诗三大家之称。
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句: 既观坐长叹,复想李杜韩。 这个韩,指的就是韩愈。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南唐已经很不一样了,再说他是以词闻名
边塞诗人不能少了呼兰
不是呼兰吧,是呼兰那个亲戚的孩子,没有工作,后来卖手机壳:)
太同意了
白居易并不是简单的“高产”,而是对传承有着极强的意识。他不仅自己编订了十五卷的诗集,还立下豪言壮语:“生前富贵应无分,死后文章合有名。”这既是对自己才华的笃信,也是对后世流传的精心布局。
他可不仅仅是写完了事,而是做足了功课。他亲手抄了五份诗集,分别存放在五个地方,可谓煞费苦心。第一份送到了庐山东林寺,还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派仆人专程送去。他曾在江州任职,与东林寺的和尚有深交,这关系铺垫得滴水不漏。第二份留在苏州的南禅寺,那里是他任刺史时的旧地,想必也和寺里的僧人相交甚好。第三份存于洛阳的圣善寺,这可是大有来头的皇家寺院,连杨贵妃都曾在此短暂出家。
还有两份更“私人”一些。一份交给了他的侄子白龟郎,言外之意很明确:你姓白,是我的后人,必须好好替我看管。另一份则给了外孙谈阁童,他更是直截了当地表示:“小子,你妈是我闺女,你有义务帮我守住这些诗!”
即便如此,他仍不放心,为每一份诗集都写了“交代信”——诗。字里行间既是感谢,也是昭告天下:谁都别想抵赖,这五份诗集的去向,全天下人都知道了!这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堪称细致到家。
正因如此,白居易成为唐代诗文流传最多的作者。他的诗几乎完整保存下来,共计3000首。相比之下,李白留下的诗不到1000首,杜甫稍多一些,也不过1500首,而杜牧的作品只有400首。没有印刷术的唐代,白居易能让自己的诗歌完整流传下来,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奇迹!
根据投票和大家的意见,本楼主个人同意第三名有四位诗人并列: 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和韩愈。 ( 韩愈先生打通了古文与诗歌的壁垒; 王维先生诗画双绝 )
唐诗的天空璀璨绚丽,诗人灿若繁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本来不该排出个一二三四的:) 但中国人比较热衷于排个名,分个类,贴个标签:) 当然也不止中国人,这是人类的共性,不是也有世界7大奇迹之类的各种排名吗?
每位诗人都有自己流传至今的佳句名篇,所以我们排名的标准不是根据谁的金句多,谁最高产,而是根据他的综合实力,很遗憾,其中没有女诗人。
BTW,宋词的TOP 5,我选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秦观,黄庭坚,大家同意吗? 候选人还有柳永,姜白石,陆游,晏殊,欧阳修,周邦彦...
涨知识了,谢谢!
我以前总结过六神的唐诗流传困难的几个原因:
今天的我们,能读到那么多唐诗,总觉得理所当然,因为: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啊!真的这么简单顺利吗?
明代天启年间,有一位老先生,让我们记住他的名字: 胡震亨先生。胡先生要编一部最全的唐诗集,不要再有遗漏,不要再有散佚,让后世子孙都能读到。您可能会问:诗怎么会失传呢?只要诗人够棒,写得够好,不就会口口相传留下来吗?
不是这样的。 在胡先生所处的那个时候,唐诗正以今天物种灭绝般的速度在失传。据胡震亨先生估算,到他所处的年代,唐诗已经至少佚失了一半...
先问您一个问题啊:在所有唐诗里,最好的是哪几首?大家的答案可能不一样,但我猜春江花月夜一定在大多数人的榜单上。所谓闻一多先生称赞的“孤篇压全唐”啊。那么它的作者是谁?您也一定能答对:张若虚。
这位张先生写出了这么好的作品,对唐诗做了这么大贡献,那么他到今天留下来了多少诗呢?答案很令人震惊😲: 留下且只留下了两首!
《春江花月夜》能得以传世,实在是非常非常侥幸。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宋代人在编一本乐府诗的集子时,收录了张若虚的这首诗,让它得以传了下来。否则,我们压根不会读到大唐这首南波万了。
唐代的五言绝句里哪一首最好?估计有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登鹳雀楼》。就是每个人小时候都背过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它的作者,一般认为是王之涣。
那这位大诗人有多少诗留了下来?答案依然触目惊心,只有六首,剩下的都遗失了...
您最关心的最伟大的最厉害的李白先生有多少诗留了下来?最悲观的说法是:大概十分之一。这位天才诗人写了一辈子诗,总数估计有五千到一万首,也许十中之八九我们永远见不到了。
李白去世前整理了毕生稿件,郑重托付给了他的族叔李阳冰,请他为自己编集子,以便流传后世。李阳冰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用心整理出了《草堂集》十卷,然后在宋代失传了...
诗圣杜甫先生也是同样命运:杜工部大人四十岁之前的诗几乎全部亡佚不存,而他活了多少岁呢?只有五十八岁。从这个意义上说,可谓大半辈子的诗白写了...
和李白同时代的大腕诗人王维先生,也没好到哪里去。仅开元年间,王维就写了成百上千首诗,最后只流传下来大概十分之一...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就是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那个少年天才,他的集子艰难地流传了几百年,亦同样在明代彻底湮灭。直到明朝都快亡了,人们才从别的图书里找出了一些他的零散诗文,甚至要跑到日本去找一点抄本残卷,攒成集子,让我们感受王勃的风采。
我最喜欢的诗人李商隐,就是写“春蚕到死丝方尽”“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那位,曾亲自编了四十卷诗文集,可惜全部佚散,没有一卷留下来。他的诗是多年之后人们陆续一点点搜求到的。
那么,那些湮灭掉的诗文,都是因为水平糟糕,无甚价值,大家才记不住吗?不是的。即便是名动一时、口口相传的诗文,也照样会失传。
比如唐代人记载说,李白的辞赋《大鹏赋》和《鸿猷文》特别伟大,比上一代辞赋霸主司马相如和扬雄的水平都高。今天,《大鹏赋》幸运地流传了下来,但《鸿猷文》呢?对不起,没有了,永远湮没在了历史中...
大家都很熟悉陈子昂先生的登幽州台歌吧。其实这首诗是明代的杨慎先生发现并推出的。但作者到底是不是陈子昂,还是有疑问的。
陈子昂有个好朋友叫卢藏用,也是位诗人,在陈子昂死后,他将陈子昂的诗歌、文章收编在一起,形成一部《陈伯玉文集》。在这部文集里有一篇小传,里面写了这样一段话:“乃泫然流涕而歌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们都知道,现代行文的规则里引用别人的原文是要打引号的,可惜古代并没有这样的说法,因此也就无从考证,这首诗到底出自二人谁之手了。我本人更相信是陈子昂写的。而且灵感来自屈原先生的《楚辞•远游》,“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千余年前,屈夫子时时徘徊于汨罗江畔,那一份凌贯千古的孤独和绝望,陈子昂感同身受。( 卢藏用先生才华有,但经历与陈子昂不同,所以我更倾向于这就是陈子昂的诗。)
今天,每读到一首唐诗,我们都应该感觉庆幸。且读且珍惜啊!
小巧而已
可不仅仅是小巧。
李义山先生最好/ 流传最广的诗,我个人以为,并不是那些用典过多,掉书袋的,晦涩难懂的,当然也绮丽优美的无题诗,而恰恰是这首简单重复的夜雨寄北啊。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想到那时夫人已经病逝,年仅29岁,而李商隐写这首诗时还并不知道,这真是人间至痛啊!
李商隐对人性的解读是非常深刻的。比如说这首《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写什么呢?写生命,写爱,写美... 爱就像建在沙子上的城堡一样,是这世间最绚丽的幻灭。美是消逝。而生命,生命的珍贵和活跃,是以必然的不长久为代价的。生命的来龙去脉又都是生命本身难以知道的,由此我们就可知,生命的底色注定是悲伤的。诗人表达生命的终极悲伤,诗里面说“何事”。“何事”这二个字,不仅仅是“周穆王已"死”的委婉说法,它还是有关生命结局的真正设问。您说一个人,能把人的悲伤写得这么温文敦厚,您不觉得李商隐实在是诗中的高手吗?
只留下一首诗的还有张继,枫桥夜泊。像这首和登幽州台歌,都是绝对的爆款😊作者肯定有很多其他也很不错的作品,可惜都失传了
第四就多了,好多人都可以一争,白居易,刘禹锡,王勃,等等。最可惜的是王勃,多活二十年甚至十年都可以,不知道他能到什么程度
完全同意。王维的五绝可以独步天下。
李杜没有争议 白应该没有那么高·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应该是苏东坡说的?
再加一个佐证,黛玉怎么教香玲的?黛玉关于诗的品味毋庸置疑的:
“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
然后才有有陶渊明等人,但是,白还不在黛玉的书单里就可见一斑了
李商隐太苦,意境不是那么高,那么恬淡,深长
黛玉就不待见他,以为就一句好: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他写的最有意境和趣味的?
唐以后诗人/ 文人评论唐代诗人的很多,曹雪芹只是其中之一。
比如苏轼: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他认为陶渊明比李杜都好;
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
苏轼认为李白、杜甫能够独振大雅,集前代之大成,在诗坛上并驾齐驱,千古罕有其匹。
文起八代之衰, 而道济天下之溺 。 忠犯人主之怒, 而勇夺三军之帅。
苏轼高度评价了韩愈的道德、 文章和政绩, 对其钦佩之至。
苏轼评白居易、 韦应物
乐天长短三千首, 却爱韦郎五字诗
说明苏轼认为白居易不如韦应物。
虽然林妹妹那样说李义山,实际上他们是同一气质的人。 黛玉真正不喜的是陆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