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临终前的绝笔诗,看似潇洒却令人惋惜,道尽人生无奈

m
mamaya
楼主 (北美华人网)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所以苏州的吴县阊门一户唐姓人家,把在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二月初四寅时,即寅年卯月丑日寅时出生的一个孩子取名为唐寅。地支中寅为虎,加之唐寅又是老大,故又取字为伯虎。说到唐伯虎,大家就很熟悉了,脑海里肯定也会浮现一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多情多金,还能拥有一个专属出场BGM,秒杀一众文人的青年才俊的形象。

这是大家受影视剧影响的原因,毕竟《唐伯虎点秋香》、《江南四大才子》、《风流才子唐伯虎》等等影视剧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其中的主角唐伯虎就是以这样的形象出现。但我们抛却艺术戏说,吹开历史尘埃,才发现真实的唐伯虎一生也活得非常憋屈坎坷。
出身于商人家庭的他自幼聪明伶俐,但青年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开始衰败。早年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的唐伯虎,也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但生活并没有让他好过,尤其后半生受到科场舞弊案的牵连,考取的功名也被收回,被斥为民。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始终过着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的生活。

“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那个时代读书人的追求,但满怀才识却不得赏识的唐伯虎,只能放浪形骸之外,用潇洒自由来掩盖内心悲哀的事实。
他虽然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也终成一代名画家,但时常要依靠朋友接济,并且在54岁时便郁郁而终了。
他留给人间的的最后一首诗,就是他的绝笔《临终诗》。在这首感人肺腑的名篇中,我们能看到一种非常矛盾复杂的心情,既能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无奈,心中的苦楚,又能读出对于死亡的那种洒脱、淡然。
临终诗明代:唐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第一二句便是写得极为伤感,也表达出了内心的感伤之怀,读来让人着实是悲痛不已。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人生在世哪有不散的宴席呢,即便是死又有何惧怕的呢?因为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决定了未来要面对生离死别,有时候死亡何尝不是一种解脱,毕竟生活有苦有甜,而在唐伯虎看来那是尘世皆苦。唐寅回首生活贫艰、一失意坎坷的一生,自己如同江湖中飘零的浮萍,流水中漂流的落叶。尘世的无情折磨让他淡漠了一切,现实的折磨已然让自己体无完肤,所以他在面对死生这种大事时,内心已经毫无波澜。因为在他看来有着“阎罗”的地府,其实和自己流浪的人间没有什么区别,唐寅说出了“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这既是无奈,也是一种悲哀。
来源: 长风文史
c
coolfish1202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f
fannysunny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coolfish1202 发表于 2024-12-05 12:24

他想效忠朝廷做官大展鸿途但命运弄人,真那么想得开就不会郁郁而终了!可惜可叹!